• 356.00 KB
  • 2022-09-27 发布

海体育学院运动生理学习题集

  • 60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4.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上海体育学院运动生理学习题集绪论一、名词解释反应兴奋性神经调节体液调节反射神经-体液调节基本生理特征二、判断题()1.人体生理学是研究人体的形态、结构和功能活动规律的一门科学。()2.运动训练导致人体形态、结构和机能诸方面的变化,是人体对运动训练的一种适应性变化。()3.生理学实验包括动物实验和人体实验,其中人体实验又可分为急性实验和慢性实验。()4.人体机能的调节方式包括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而体液调节的关键物质是激素,又称为第二信使。()5.生理学是一门实验学科,生理学实验又可分为在体实验和离体实验。()6.神经活动的基本过程是反射,巴甫洛夫将反射分为条件反射和非条件反射两类,其中条件反射又可分为阴性条件反射和阳性条件反射。()7.从控制论的角度,在人体机能调节中,大部分为“正反馈”调节,这种调节形式对于维持机体的“内环境”稳定起着重要作用。()8.非条件反射与条件反射的主要联系在于非条件反射是条件反射形成的基础,因此条件反射属于高级神经活动。()9.只要有足够的刺激强度,组织就可以产生兴奋。()10.组织或细胞对刺激的反应主要取决于刺激的质和量,与细胞或组织的结构和当时的机能状态无关。()11.活组织在刺激的作用下产生可扩布的电变化的活动过程,称为兴奋性,是一种基本生理特征。()12.兴奋指在刺激的作用下能够产生动作电位的能力,是细胞的一种特性。()13.兴奋性是一切活细胞、组织或机体的基本特性,只不过有的兴奋性高,而有些兴奋性低。()14.可兴奋组织包括神经、肌肉和腺体,所以其余组织不具备兴奋性,而只具备应激性。()15.新陈代谢包括物质代谢和能量代谢,其中物质代谢的过程中伴随着能量的转移。()16.适应性是机体的基本生理特征,有利于机体避免环境伤害,因此,适应的结果一定对机体有利。()17.长期的运动训练可引起人体机能的良好变化,这种适应与运动项目无关。三、填空题1.运动生理学是研究、和的科学。2.运动生理学以为研究对象,研究人体对运动的和。3.生理学的研究水平一般包括三个层次,分别为、和。4.人体生理学是实验科学,人体实验可分为和。5.人体基本生理特征包括、和,有时还将包括在内。6.新陈代谢包括作用和作用,前者是指;后者是指。因而,新陈代谢过程中既有代谢,又有代谢。\n7.当环境发生变化时,生物体可发生相应的代谢和活动变化称为,可分为和两种形式。8.一切活组织或细胞对内外环境变化发生反应的特性称为;一切活组织或细胞在刺激的作用下可产生可扩布的电活动变化过程称为。习惯上被称为可兴奋组织(细胞)的包括、和。9.机体在环境变化时改变自身活动和代谢,以应付环境变化对机体的伤害,这种特性称为。10.可以引起反应的各种因素称为。要引起组织兴奋,必须具备的条件包括、和。11.人体的机能调节主要包括和两个关系密切的调节系统;前者的特点包括、和,后者具有、和的特点,可以看作是前者的延续和补充。四、选择题(选择一个最佳答案)1.人体在一次练习、一次体育课或训练课所出现的暂时性功能变化称为()。A、应激B、反应C、适应D、兴奋2.在中枢神经系统的参与下,机体对内外环境变化所产生的适应性反应称为()。A、反射B、反应C、适应D、应答3.由效应器回输到整和中枢的信息,称为()。A、反馈信息B、第一信号C、第二信号D、传入信号4.从控制论的角度出发,赛前状态所出现的各种机能变化,属于()的表现。A、条件反射B、负反馈调节C、正反馈调节D、前馈调节5.以下不属于机体基本生理特征的是()。A、新陈代谢B、应激性C、生殖D、适应性E、反应性6.任何组织对刺激发生的最基本反应是()。A、兴奋B、分泌C、收缩D、物质代谢变化E、电变化7.以下属于局部调节的是()。A、毛细血管局部血流的恒定B、自分泌调节C、旁分泌调节D、前馈调节8.引起组织兴奋,刺激不必满足的条件是()。A、足够的强度B、足够的作用时间C、适宜的强度/时间变化率D、组织处于良性兴奋状态9.运动生理学主要研究()。A、运动训练引起的形态变化B、运动训练引起的结构变化C、运动训练引起的生物化学的变化D、运动训练引起的机能变化及其调节10.组织对内外环境的变化可以发生反应的特性称为()。A、兴奋B、兴奋性C、应激D、应激性11.组织对刺激反应的表现形式为()。A、兴奋B、抑制C、兴奋或抑制D、电变化五、简答题1.简述机体的基本生理特征。2.简述引起组织兴奋刺激必须具备的条件。3.简述人体机能的调节。4.运动生理学的研究内容是什么?为什么要学习运动生理学?5.举例说明反馈控制对人体机能的调节。\n第一章肌肉收缩一、名词解释基强度强直收缩时值等张收缩静息膜电位利用时等长收缩动作电位终板电位二、判断题()1.用基强度刺激组织时,能引起组织兴奋所必需的最短作用时间称为时值。()2.神经细胞的静息膜电位是钠离子的平衡电位。()3.Ⅰ型肌纤维收缩速度慢,毛细血管密度低,肌红蛋白含量少,而Ⅱb型肌纤维则相反。()4.肌肉收缩前初长度越长,收缩力量越大。()5.在氧气供应不足的情况下,脂肪和糖可无氧酵解生成ATP。()6.肌肉接受一个短促的刺激,产生一次短促的收缩,称为单收缩。()7.肌肉收缩的程度与刺激的强度和刺激频率成正比。()8.优秀短跑运动员中Ⅰ型肌纤维比例较高。()9.在一定范围内,要引起组织兴奋,刺激的作用时间越短,阈强度就越大。()10.ATP在肌肉中的储量是很少的,在剧烈的肌肉收缩时充其量仅能维持6-8秒的时间。()11.在正常机体中,肌肉的单收缩是极少见的。()12.ATP和CP是剧烈运动时肌肉收缩的直接能量来源。()13.缩短期和宽息期的总和是完成单收缩所需的全部时间。()14.在一定范围内,肌肉收缩的前负荷越大,肌肉收缩力越强。()15.肌肉收缩时需要消耗能量,肌肉舒张时不需要消耗能量。()16.引起组织产生兴奋的刺激强度越大,该组织的兴奋性越低。()17.后负荷愈大,肌肉中产生的张力也愈大,而缩短的速度愈小。()18.刺激作用无限长时,引起组织兴奋所需要的最小电流强度称时值。()19.适当增加神经细胞膜外的KCl浓度,细胞接受刺激发生兴奋时,可增大动作电位的幅度。()20.肌肉在无负荷时,缩短速度最小,但张力最大。()21.理论上讲,肌电图是肌肉收缩时各个肌纤维收缩曲线的总和。()22.一根肌纤维兴奋时的单个动作电位可分为潜伏期、缩短期和宽息期。()23.强度时间曲线表明,只要延长刺激作用时间,不论刺激强度大小,总能引起可兴奋组织兴奋。()24.不断增加对骨骼肌的刺激强度,最终一定会导致该肌肉发生强直收缩。()25.一块完整的骨骼肌收缩程度,在一定范围内将随刺激强度的增大而增大。()26.Ⅰ型肌纤维收缩慢,能持久,线粒体数量多,且线粒体体积大,氧化酶数量多且活性高。()27.不断增加刺激频率,在一定范围内,骨骼肌收缩曲线的幅度增大。()28.Ⅰ型肌纤维内线粒体体积大,数量多,肌肉收缩快但不能持久。()29.在一定范围内,随着肌肉收缩时的后负荷增大,肌肉收缩的速度和张力也增大。()30.终板电位、兴奋性突触后电位、动作电位、感受器电位都具有全或无的性质。()31.骨骼肌具有伸展性,骨骼肌的伸展程度与外力成正比。()32.接受刺激后可兴奋细胞膜电位减小到阈单位时即可爆发动作电位。()33.神经纤维上传导的冲动实质上就是动作电位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布。()34.适当增大神经细胞细胞外液KHCO3的浓度,可增大动作电位的幅度。\n()35.完整的骨骼肌随着给予的刺激强度增大,其单收缩程度也增大。()36.兴奋在细胞间的传递必需ACh。()37.在一定范围内,即使刺激强度小于阈强度,可兴奋细胞也可发生反应。()38.细胞膜既是细胞与环境的屏障,又是细胞接受刺激的门户。()39.易化扩散与简单扩散之间最大的区别在于易化扩散需要消耗能量。()40.如果适当改变细胞内外的离子浓度,就有可能改变可兴奋细胞的静息电位和动作电位的幅度。()41.所谓阈刺激,一般是指能使膜电位变小到达阈电位的刺激强度。()42.神经细胞轴丘上的动作电位传导到末梢,必须依靠局部电流。()43.终板电位达到一定大小,便可在终板膜上爆发动作电位。()44.超常期是指神经细胞兴奋后的一段时期内兴奋性明显低下的时期。()45.肌原纤维上相邻的两条M线之间的区域,称为肌小节。()46.人体内所有组织接受有效刺激后都能产生兴奋过程。()47.正常人体内骨骼肌收缩绝大多数属于单收缩。()48.终板电位具有“全或无”的特征,即运动神经纤维末梢释放ACh的量大小与终板电位的大小无直接关系。()49.细胞膜是以易化扩散的方式转运氧和二氧化碳,以主动转运的方式转运葡萄糖。()50.可兴奋细胞在静息状态下,膜上的钠-钾泵并不工作。()51.只要刺激有足够的强度,可兴奋细胞就可产生兴奋。()52.兴奋从骨骼肌细胞表面传导到横管部位必须依靠化学递质。()53.适当增加神经细胞外钠离子的浓度,兴奋时动作电位的幅度可增高。()54.人体内所有的活组织都具有兴奋性。()55.优秀的马拉松运动员肌纤维组成以Ⅱb型纤维为主。()56.在正常情况下,兴奋性高的组织发生兴奋时动作电位的幅度也高。()57.细胞膜的流动性与膜脂质成分有关,不饱和脂肪酸越少,流动性越大。()58.一定范围内,神经细胞的动作单位幅度随刺激强度增大而增大。三、填空题1.在生理学中,衡量组织兴奋性的常用指标是和。2.肌肉的物理特性是指肌肉具有、和。3.静息状态时,由于神经细胞膜内外离子浓度差以及膜对离子的选择通透性,结果造成膜外带电,膜内带电,这是由于顺着浓度差从通透到,这种状态成为状态。4.肌肉收缩的直接能源是。5.耐力训练能引起骨骼肌的型肌纤维选择性肥大,而速度-爆发力训练可引起型肌纤维选择性肥大。6.引起组织兴奋的刺激条件是、和。7.兴奋收缩耦联是指与之间的联系,兴奋收缩耦联关键物质是。8.骨骼肌细胞内粗肌丝上的蛋白质是,细肌丝上的蛋白质有、、和。9.肌肉收缩是指肌纤维接受刺激后所发生的一种机械反应,这种机械反应有两种表现,一是;另一是。10.肌肉收缩的直接能源是,其补充途径包括、和。在运动时主要以哪条途径补充,决定于。11.静息电位实际就是平衡电位;动作电位是平衡电位。12.骨骼肌细胞兴奋时,肌细胞膜的动作电位通过传入肌细胞内部,它的去极化促使\n中储存的释放入肌浆,并且到达细肌丝的原宁蛋白,消除了抑制影响,使和相结合,产生收缩。13.肌纤维中与收缩有关的蛋白质有多种,称为收缩蛋白的有和;被称为骨骼肌收缩的调节蛋白的蛋白质是和。14.肌小节与肌小节之间以为界,其两侧为,相邻的两个H区两侧为。15.神经细胞的静息膜电位大小约等于的平衡电位,动作电位大小约等于的平衡电位,这可以通过公式计算出来。16.细胞膜转运物质的形式有、、和四种,其中转运方式必须消耗能量。四、选择题(选择一个最佳答案)1.阈刺激值要求较低意味着该组织的兴奋性()。A、越低B、越高C、不变D、不确定2.强度-时间曲线是反映组织()的曲线。A、兴奋性B、收缩性C、延迟性D、机械变化3.固定刺激时间,改变刺激强度,刚刚引起组织兴奋的强度叫()。A、时间强度B、阈强度C、阈上强度D、阈下强度4.膜电位的特征是()A、内正外负B、外正内负C、内外相等D、不确定5.运动终板神经末梢释放的神经递质为()。A、肾上腺素B、去甲肾上腺素C、乙酰胆碱D、γ-氨基丁酸6.兴奋-收缩耦联过程的连接因子是()。A、Ca2+B、Na+C、K+D、Mg2+7.如果刺激强度不变,肌肉收缩时所需要刺激时间越长,该肌肉兴奋性越()。A、高B、低C、不变D、不确定8.肌肉等长收缩时该肌肉()。A、作功并消耗能量B、不作功但消耗能量C、作功不消耗能量D、不作功也不消耗能量9.肌肉收缩前适度拉长可增加()。A、初长度B、伸展性C、兴奋性D、粘滞性10.超过肌肉最适初长度,肌肉的收缩能力将()。A、下降B、不变C、继续提高D、不确定11.举重运动员爆发力强是因为快肌纤维比例高而且()。A、Hb含量丰富B、放电频率高C、耐力时间长D、肌肉中毛细血管密度高12.慢肌纤维比例高的运动员适合于从事()运动。A、100米跑B、跳高C、10000米跑D、长距离游泳13.肌肉是一种不完全弹性体这是由于()所致。A、伸展性B、收缩性C、粘滞性D、弹性14.神经冲动的传导()电流传导的衰减性。A、具有B、不具有15.有髓鞘纤维的神经冲动传导要()无髓鞘纤维。A、等于B、慢于C、快于D、不确定16.终板电位是一种()电位。A、动作B、去极化C、兴奋性突触后D、抑制性突触后17.在运动终板上乙酰胆碱的作用()。A、持续较长时间B、直到下一次冲动到来C、很快被清除D、一直持续\n18.终池Ca2+在兴奋-收缩耦联过程与()相结合。A、肌凝蛋白B、肌纤蛋白C、原宁蛋白D、原肌凝蛋白19.Ⅱa型肌纤维与Ⅱb型肌纤维具有不同特征,反映在()。A、ATP酶活性高B、收缩速度快C、毛细血管丰富D、Mb含量高20.肌电图所记录的是肌肉的()。A、兴奋过程B、收缩过程C、兴奋-收缩过程D、作功过程21.人体O2、CO2和NH3进出细胞膜是通过()。A、单纯扩散B、易化扩散C、主动转运D、入胞作用E、出胞作用22.葡萄糖进入红细胞是属于()。A、主动转运B、单纯扩散C、易化扩散D、入胞作用E、吞噬23.神经纤维中相邻两个锋电位的时间间隔至少应大于其()。A、相对不应期B、绝对不应期C、超常期D、低常期E、绝对不应期24.人工地增加离体神经纤维浸浴液中的K+浓度,静息电位的绝对值将()。A、不变B、增大C、减小D、先增大后减小E、先减小后增大25.人工增加细胞浸浴液中Na+浓度,则单根神经纤维动作电位幅度将()。A、增大B、减小C、不变D、先增大后减小E、先减小后增大26.神经-肌肉接点处的化学递质是()A、肾上腺素B、去甲肾上腺素C、γ-氨基丁酸D、乙酰胆碱E、5-羟色胺27.当神经冲动到达运动神经末梢时,可引起接头前膜的()A、Na+通道关闭B、Ca2+通道开放C、K+通道开放D、Cl-通道开放E、Cl-通道关闭28.骨骼肌收缩和舒张的基本功能单位是()。A、肌原纤维B、肌小节C、肌纤维D、粗肌丝E、细肌丝29.按照滑行理论,安静时阻碍肌纤蛋白同横桥结合的物质是()。A、肌凝蛋白B、原肌凝蛋白C、肌钙蛋白ID、肌钙蛋白TE、肌纤蛋白30.在强直收缩中,肌肉的动作电位()。A、发生叠加或总和B、不发生叠加或总和C、幅值变大D、幅值变小E、频率变低31.细胞膜组成中,分子数最多的是()。A、糖类B、脂质C、蛋白质D、糖脂E、胆固醇32.膜内电位负值增大称为()。A、极化B、去极化C、复极化D、超极化E、反极化33.与细胞膜流动性有关的因素是细胞膜中()。\n(1)脂质的熔点(2)胆固醇的含量(3)脂质脂肪酸的饱和度(4)糖蛋白的含量A、(1),(2),(3)B、(1),(3)C、(2),(4)D、(4)E、(1),(2),(3),(4)34.构成细胞膜的蛋白质与下列哪些功能有关()。(1)细胞膜的物质转运功能(2)细胞膜的受体功能(3)细胞膜的免疫功能(4)细胞的变形或运动功能A、(1),(2),(3)B、(1),(3)C、(2),(4)D、(4)E、(1),(2),(3),(4)35.关于易化扩散论述错误的是()。A、离子扩散需要特殊通道B、属于主动转运一种形式C、扩散时不需要能量D、顺电-化学梯度转运E、具有启闭的闸门特性36.兴奋的产生与传导的标志是()。A、静息电位B、局部电位C、动作电位D、阈电位E、正后电位37.下列属于协同转运的物质是()。A、钾离子B、钙离子C、钠离子D、葡萄糖E、磷脂38.在运动终板处()。(1)产生的终板电位即是肌膜的动作电位(2)终板膜本身不产生动作电位(3)终板电位与局部电位无共同之处(4)终板膜上的离子通道是化学依从式通道A、(1),(2),(3)B、(1),(3)C、(2),(4)D、(4)E、(1),(2),(3),(4)39.肌丝滑行的基本过程不包括()。A、Ca2+与肌钙蛋白结合B、兴奋向肌纤维深部扩步C、肌动蛋白的位点暴露D、ATP酶被激活E、横桥扭动40.单次刺激间隔时间略短于骨骼肌单收缩的收缩期,肌肉出现()。A、强直收缩B、不完全强直收缩C、单收缩D、一连串单收缩E、无反应41.动作电位的特点是()。A、电位幅度高低与刺激强度有关B、由K+外流形成C、有总合现象D、由Na+外流形成E、具有全或无性质42.在强直收缩中,肌肉的动作电位()。A、发生叠加和总和B、幅值变大C、频率变小D、不发生叠加和总和E、时程增加五、简答题1.简述肌纤维的收缩过程。\n2.对不同性质的训练,肌纤维会产生“专门性”适应,这些适应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3.简述神经肌肉接点的兴奋传递过程,(或兴奋由神经传递给肌肉的过程。)4.简述肌肉收缩的滑行学说理论。5.肌肉收缩能量供应的基本理论。6.简述可兴奋细胞静息膜电位形成的原理。第二章血液一、名词解释体液内环境内环境稳定渗透压碱储备运动性贫血血细胞比容(hct)二、判断题()1.对维持血管内外水平衡,保持血管充盈有重要意义的是血浆胶体渗透压。()2.人体内含有大量液体,称为体液,约占体重的60%-70%。()3.红细胞在高渗溶液中会发生皱缩现象。()4.与血浆渗透压很相似的溶液称为等渗溶液,如0.9%葡萄糖溶液,5%NaCl溶液。()5.T细胞的主要作用是实行体液免疫。()6.生理学上认为,细胞内液是细胞生存的环境,因此细胞内液称为内环境。()7.人体内含有大量的液体,即人体内的水分和溶解于水中的各种物质,统称为体液。()8.红细胞在低渗溶液中,红细胞内水分向外扩散,红细胞发生皱缩。()9.如果把红细胞置于0.09%NaCl溶液中,其体积不会发生改变。()10.如果红细胞膜上只有A凝集原,血清中就只有抗B凝集素。()11.血浆属于细胞外液。()12.血浆胶体渗透压比晶体渗透压大。()13.人体失血200ml后,血液的各种成分在二周内就可以完全恢复。()14.血液粘滞性的大小主要取决于血浆蛋白的含量,而与血细胞的数量无关。()15.血浆晶体渗透压对水份出入毛细血管起调节作用。()16.人体进行登山运动时血液粘滞性会增大。()17.血液中的缓冲物质抗碱能力远远大于抗酸能力。()18.成熟红细胞没有细胞核。()19.血细胞占全血中的40%-50%。()20.血浆是指血液凝固后渗出的黄色澄清液。()21.体液总量的2/3存在于机体的内环境中。()22.细胞内外物质交换基本上是根据细胞内外存在的渗透压差而进行的。()23.红细胞内重要的缓冲对为碳酸氢钠/碳酸,二者之比为20:1。()24.优秀无氧耐力运动员血液碱储备量可以比普通人高10%。()25.如果红细胞膜上只有抗A凝集素,血清中就只有B凝集原。()26.血浆晶体渗透压比胶体渗透压大得多,因此在正常人体中,维持血量和水的平衡方面,晶体渗透压作用远比胶体渗透压重要。()27.每天正常人大约有1/120的红细胞总数被破坏。()28.人体内大约2/3的体液在细胞内,这部分体液成为组织细胞生存的环境,因而被称为机体的内环境。()29.红细胞膜上只有A凝集原、血清中只有B凝集素的血型是A型。()30.\n将血液从血管中抽取后加入抗凝剂,然后离心,正常人液体部分与有形成分两部分的比例大约在55:45。()31.在抗凝物质中,最重要的抗凝血酶是肝素。()32.无论外源性或内源性凝血过程,钙离子都是必需的。()33.血液的粘滞性主要取决于其中所含有的红细胞数,因此当血流速度发生变化时,其粘滞性并不发生变化。三、填空题1.血液有以下几方面机能、、和。2.渗透压的大小决定于,而与无关。3.淋巴细胞分为和两类;前者主要执行免疫,后者主要执行免疫。4.正常成年人安静时血液中白细胞总数为,正常成年人血小板数为。5.正常成年人血量占体重的%;人体体液总量约占体重的;6.血液中最重要的缓冲对是血浆中的和。7.正常成年男子血液红细胞数为;正常成年女子血红蛋白数为。8.血小板的主要机能是和。9.血浆中的缓冲对有、和。10.正常成年女子血液红细胞数为;正常成年男子血红蛋白数为。正常成人红细胞寿命平均为。11.血浆渗透压由和两部分组成。12.白细胞的特性有、、和。13.红细胞膜上有A、B两种凝集原的血型为型,血清中含有抗A、抗B两种凝集素的血型为型。14.血液内的缓冲对都是由和成对组成的,重要的缓冲对是,正常情况下,二者之比为。所谓碱储备是指。15.红细胞中的缓冲对有、、和。16.血液的比重在之间,血浆的pH值在,血液的粘滞性约为水的倍,正常成人血液总量约占体重的,正常成年男性红细胞比容大约在,正常成人体液总量约占体重的。17.血液成分可分为两部分,一是液体部分,称为,另一部分为细胞部分,称为,它又可分为、、。四、选择题(选择一个最佳答案)1.血液和淋巴液是属于()A、细胞内液B、细胞外液2.正常成年男子红细胞平均值为()个/mm3。A、380万B、460万C、500万D、600万3.正常女子红细胞平均值为()个/mm3。A、380万B、420万C、460万D、480万4.()和()属于等渗溶液。A、9%NaClB、0.9%NaClC、5%葡萄糖D、0.5%葡萄糖5.血浆渗透压主要是由()组成的。A、晶体渗透压B、胶体渗透压6.通常以每100ml血浆中()的含量来表示碱贮备量。A、NaH2PO4B、NaHCO3C、H2CO3D、KHCO37.登山运动员血液粘滞性增大是因为(),长跑引起体内血液粘滞性加大是因为()。A、血浆蛋白增多B、血液浓缩C、红细胞增多D、白细胞增多8.人体体液占体重的()。\nA、30-40%B、40-50%C、50-60%D、60-70%9.血浆占体重的()。A、1%B、3%C、5%D、8%10.每公斤体重的血量成人比幼儿(),男子比女子()。A、多B、少C、相同D、不确定11.正常人血浆中pH值约为(),呈()。A、7.15-7.25B、7.35-7.45C、7.55-7.65D、弱酸性E、弱碱性12.如果血液中出现大量网织红细胞,说明红细胞生成()。A、不足B、亢进C、平衡D、不确定13.血细胞是在()部位生成的。A、肝脏B、骨髓C、肾脏D、脾脏14.经过抗凝处理后的血液液体部分称为()。A、血清B、血浆C、血饼D、红细胞15.血浆胶体渗透压主要来自()。A、纤维蛋白原B、α1-球蛋白C、α2-球蛋白D、γ-球蛋白E、白蛋白16.机体细胞内与组织液通常具有相同的()。A、钠离子浓度B、总渗透压C、胶体渗透压D、氯离子浓度E、钾离子浓度17.红细胞悬浮稳定性差时,将发生()。A、溶血B、血栓形成C、叠连加速D、脆性增加E、凝集18.成年人的造血组织是()。A、肝脏B、脾脏C、全部骨髓腔的骨髓D、肝脏和骨髓E、扁骨及长骨近端骨骺处骨髓19.下列血细胞除()外均发源于骨髓并在骨髓中成熟。A、红细胞B、血小板C、单核细胞D、中性粒细胞E、淋巴细胞20.红细胞比容是指红细胞()。A、与血浆容积之比B、与血管容积之比C、与白细胞容积之比D、在血液中所占的重量百分比E、在血液中所占的容积百分比21.在下列白细胞中免疫细胞主要指()。A、单核细胞B、中性粒细胞C、淋巴细胞D、嗜酸粒细胞E、嗜碱粒细胞22.血液凝固的主要步骤是()。A、凝血酶原形成—凝血酶形成—纤维蛋白原形成B、凝血酶原形成—凝血酶形成—纤维蛋白形成C、凝血酶原激活物形成—凝血酶形成—纤维蛋白形成D、凝血酶原激活物形成—凝血酶原形成—纤维蛋白原形成E、凝血酶原形成—纤维蛋白原形成—纤维蛋白原成23.启动外源性凝血途径的物质是()。A、因子ⅢB、因子ⅦC、PF3D、钙离子E、凝血酶原24.血凝块回缩是由于()。A、学凝块中纤维蛋白收缩B、红细胞发生叠连而压缩C、白细胞发生变形运动D、血小板的收缩蛋白发生收缩\nE、纤维蛋白降解25.血小板数减少可导致皮肤呈现出血斑点,主要原因是血小板()。A、不易聚集成团B、释放血管活性物质的量不足C、不能修复和保持血管内皮细胞完整性D、影响了血管回缩功能E、在血液凝固中的作用减弱26.凝血因子Ⅷ的作用是()。A、激活因子ⅨB、使Ⅹa激活因子Ⅱ的作用加快C、使Ⅸa激活因子Ⅹ的作用加快D、使Ⅱa激活因子Ⅰ的作用加快E、激活因子Ⅺ27.通常所说的血型是指()。A、红细胞上受体的类型B、红细胞表面特异凝集素的类型C、红细胞表面特异凝集原的类型D、血浆中特异凝集素的类型E、血浆中特意凝集原的类型28.一般血型抗原都是红细胞膜上的()。A、糖原B、蛋白质C、磷脂D、脂蛋白E、糖脂或糖蛋白29.某人的血细胞与B型血的血清凝集,而血清与B型血的血细胞不凝集,此人血型为()。A、A型B、B型C、O型D、AB型E、B亚型五、简答题1.简述运动性贫血的产生原因。2.何谓等渗、低渗、高渗溶液?3.简述血液中的缓冲物质在调节酸碱平衡中的作用。第三章循环一、名词解释自动节律性窦性心律期前收缩心动周期心输出量每搏输出量射血分数心指数血压收缩压舒张压脉压中心静脉压心力储备微循环心血管中枢二、判断题()1.由于特殊传导系统传导速度快,因此心肌细胞不会发出强直收缩。()2.在一定范围内,心舒末期容积越大,心肌收缩力越强。()3.最大心率与安静心率之差称为心力储备。()4.心率越快,心肌收缩射血能力就越强,心输出量就越大。()5.心率的改变主要影响收缩压。()6.运动性心动徐缓是因为运动训练使交感中枢紧张性增高,迷走中枢紧张性降低的结果。()7.与吸气相比较,呼气不利于静脉血的回流。三、填空题1.心率加快时,心动周期,其中以_____________更为显著。2.心室收缩与射血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三个时期。3.等容收缩期时,房室瓣____________,半月瓣处于__________状态。4.等容舒张期时,半月瓣____________,房室瓣处于__________状态。心室肌的前负荷是______________,后负荷是______________。\n5.心室肌细胞动作电位可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五个时期。6.心肌的生理特性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7.与骨骼肌比较,心肌收缩的特点为、和。8.心室肌细胞一次兴奋过程中,其兴奋性发生的改变可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9.心肌细胞的自律性以____________最高,____________最低。10.心脏活动的正常起搏点在____________,其它部位的自律细胞为____________起搏点。11.影响心输出量的主要因素有、和。12.与之比称为射血分数。13.小动脉和微动脉的管径小,对血流的____________大,因此称之为____________血管。14.形成动脉血压的前提是____________,形成动脉血压的基本因素是和____________。15.影响动脉血压的主要因素包括五个方面:、、、和。16.影响静脉回流的因素有:、、、和。17.微循环是指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之间的血液循环。18.心脏受_____和双重神经支配;前者对心脏有_____作用,后者对心脏有_____作用。19.心交感神经兴奋时,其末梢释放____________,和心肌细胞膜上的________受体结合,可使心率____________,心缩力____________。20.心迷走神经兴奋时,其末梢释放____________,和心肌细胞膜上的_________受体结合,可使心率____________,心缩力____________。21.去甲肾上腺素既可与血管平滑肌上_________受体结合,也可与骨骼肌血管平滑肌上__________受体结合。前者引起血管____________,后者引起血管____________。22.心血管基本中枢在____________。23.大部分血管仅有_________神经支配,当它兴奋时,血管_________,当它抑制时,血管____________。24.减压反射是一种__________反馈调节机制,它的生理意义在于。25.减压反射的感受器是、,效应器是______和______。26.运动中心血管机能的主要变化是和,这些变化是在调节下实现的。四、选择题(选择一个最佳答案)1.健康成年男性静息状态下,心输出量约为()。A、2~3L/minB、4~6L/minC、7~8L/minD、9~10L/min2.心指数等于()。A、每搏输出量/体表面积B、心输出量/体表面积C、心率´体表面积/心输出量D、心输出量/体表面积/心率3.心室肌的后负荷是指()。A、心房压力B、快速射血期心室内压C、减慢射血期心室内压D、大动脉血压4.心肌不会产生强直收缩,其原因是()。A、心肌是功能上的合胞体B、心肌肌浆网不发达,Ca2+贮存少C、心肌的绝对不应期特别长D、心肌有自律性,自动节律收缩\n5.房室延搁的生理意义是()。A、使心室肌不会产生完全强直收缩B、增强心肌收缩力C、使心室肌有效不应期延长D、使心房、心室不会同时收缩6.颈动脉窦压力感受性反射()。A、在血压升高时起作用,平时不起作用B、在血压降低时起作用,平时不起作用C、在高血压时不起作用D、在血压波动时起作用,而对稳定性血压上升不起作用7.支配心脏的交感神经节后纤维释放的递质是()。A、去甲肾上腺素B、肾上腺素C、乙酰胆碱D、血管紧张素II8.下列()因素不能使心输出量减少。A、迷走神经传出纤维兴奋B、颈动脉窦内压升高C、切断支配心脏的交感神经D、增加心室舒张末期容积9.容量血管是指()。A、大动脉B、微动脉C、静脉D、微静脉10.肌肉运动时,该肌肉的血流量增加,这主要是由于()。A、交感缩血管神经紧张性活动减弱B、毛细血管主动舒张C、肌肉收缩时,局部代谢产物增多D、相邻不活动的肌肉血管收缩11.阻力血管主要是指()。A、大动脉B、小静脉C、小动脉及微动脉D、毛细血管12.在下述()情况下,心交感神经的活动会减弱。A、动脉血压降低时B、情绪兴奋时C、肌肉运动时D、由直立变为平卧时13.在下列()情况下,可使心输出量增加。A、心迷走神经兴奋时B、颈动脉窦区血压升高时C、心室舒张末期容积减小时D、由直立变为平卧时14.在一次心动周期中,左心室压力升高速度最快的是在()。A、等容收缩期B、快速射血期C、减慢射血期D、心室收缩末期15.心输出量是指()。A、每分钟由一侧心室射出的血量B、每分钟由左、右心室射出血量之和C、一次心动周期一侧心室射出的血量D、一次心动周期由两侧心室射出的血量16.心室肌的前负荷可以用下列()来间接表示。A、收缩末期心室容积B、舒张末期心室容积C、快速射血期末心室容积D、等容舒张期心室容积17.正常人心率超过180次/分时,心输出量减少的主要原因是()。A、快速射血期缩短B、减慢射血期缩短C、心充盈期缩短D、等容舒张期缩短18.心肌细胞中,传导速度最慢的是()。A、心房肌B、房室交界区C、左、右束支D、浦肯野纤维19.下列关于正常心电图的描述()是错误的。A、P波代表两心房去极化B、QRS波代表两心室去极化C、ST段很稳定,表明心室肌处于静息状态D、PR间期延长说明房室传导阻滞20.当血流通过下列()部位时,血压的降落最大。A、主动脉和大动脉B、小动脉和微动脉C、毛细血管D、微静脉和小静脉21.关于动脉血压的叙述,下列()是正确的。A、心室收缩时,血液对动脉管壁的侧压称为收缩压B、平均动脉压是收缩压和舒张压的平均值C、心室舒张时,血液对动脉管壁的侧压称为舒张压\nD、脉压是指收缩压与舒张压之差22.主动脉在维持舒张压中起重要作用,主要是由于主动脉()。A、口径大B、管壁的扩张性和弹性C、管壁厚D、血流速度快23.心脏收缩力增强时,静脉回心血量增加,这是由于()。A、动脉血压升高B、血流速度加快C、心输出量增加D、舒张期室内压低24.下列情况下,能使组织液生成减少的是()。A、大量血浆蛋白丢失B、毛细血管压加大C、血浆胶体渗透压升高D、右心衰竭,静脉回流受阻25.关于交感神经对心脏的作用,下列()叙述是错误的。A、末梢释放的递质是去甲肾上腺素B、可使心率加快、心缩力加强C、使心输出量增加D、使心室舒张末期容积增大26.人体内大多数血管的神经支配是属于下列()描述。A、只接受交感舒血管神经纤维的支配B、只接受交感缩血管神经纤维的支配C、既接受交感神经支配,也接受副交感神经支配D、只接受副交感神经纤维的支配27.当颈动脉窦压力感受器的传入冲动增多时,可引起()。A、心迷走神经传出冲动减少B、心交感神经传出冲动增加C、交感缩血管神经传出冲动减少D、心率加快28.肾上腺素不具有下述()作用。A、使心肌收缩力增强B、使心率加快C、使骨骼肌血管舒张D、使组织液生成减少五、简答题1.简述心肌的生理特性。2.何谓心动周期?在一个心动周期中心房和心室活动的顺序是怎样的?3.增加心室的前负荷对心输出量有何影响?4.增加心室的后负荷对心输出量有何影响?5.心肌细胞一次兴奋以后,兴奋性将发生什么变化?6.简述正常心脏兴奋传导的途径及特点。7.影响动脉血压的主要因素有哪些?8.影响静脉回流的主要因素有哪些?9.何谓微循环?它有哪几条通路?10.简述组织液的生成及其影响因素。11.心脏受什么神经支配?有何生理作用?12.血管受什么神经支配?这些神经对血管有何作用?13.简述安静时动脉血压测定的方法。14.简述一次运动循环系统的机能变化及调节机制。15.简述长期的运动训练对心血管系统的影响。第四章呼吸一、名词解释呼吸肺通气肺换气肺内压胸内压潮气量肺活量每分通气量最大通气\n解剖无效腔血氧容量血氧含量血氧饱和度氧离曲线氧利用率氧脉搏呼吸中枢摄氧量最大摄氧量无氧阈氧债二、判断题()1.血液运输气体有两种方式,大部分是以物理溶解方式运输的。()2.从气体交换的角度看,深而慢的呼吸比浅而快的呼吸的效率更高。()3.实现肺换气和组织换气的动力是气体的分压差。()4.人体在运动中,必须尽可能地增加呼吸频率,适当减少呼吸深度,以增加肺通气量,适应运动中的氧供应。()5.血液运输二氧化碳的方式是以氨基甲酸血红蛋白的形式为主。()6.每100毫升血液中血红蛋白实际结合的氧量称为血红蛋白氧含量。()7.从大脑皮层到脊髓,整个中枢神经系统内,都有控制呼吸运动的神经细胞群。()8.每分需氧量能较好地反映运动强度。()9.无氧阈是反映无氧能力的重要指标。()10.摄氧量是指单位时间内被机体摄入并被机体利用的氧量。()11.一般来说,摔跤运动员的最大摄氧量大于公路自行车运动员。三、填空题1.呼吸的全过程包括三个相互联系的环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2.呼吸的生理意义是维持内环境中______和______含量的相对稳定。3.外呼吸包括______和______。4.肺回缩力来自______和______。5.肺泡表面活性物质是由______细胞分泌的,主要成分是______。主要作用是______肺泡表面张力,故有利于肺的______,并能阻止______液体滤入______内。6.肺通气的原动力是______,肺通气的直接动力是______。7.肺泡表面活性物质减少时,肺回缩力______,肺顺应性______。8.平静吸气时,______和______收缩,使胸廓______径、______径和______径增大,肺容积______,肺内压______大气压,空气入肺。9.平静吸气是一种______过程,而平静呼气则是______过程。10.主要由______舒缩,使肋骨和胸骨运动而产生的呼吸运动,称为______。主要由______舒缩引起的呼吸运动,称为______,正常人的呼吸大多是______。11.肺通气的阻力有______和______两种。12.迷走神经兴奋,释放______,引起呼吸道平滑肌______,使气道口径______,气道阻力______;交感神经兴奋,释放______,引起呼吸道平滑______,使气道口径______,气道阻力______。13.胸内压是指______内的压力。平静呼吸过程中,胸内压总是______大气压。14.一次最深吸气后尽力呼出的最大气量称为______,其数值是_____、_____和______之和。15.在一次最深吸气后,用力尽快呼气,计算第1、2、3秒末呼出气量占______的百分数,称为时间肺活量。16.正常人第1秒末的数值约为______%。17.每分通气量等于______和______的乘积。18.衡量肺通气机能的常用指标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19.胸内压=______-______。20.每分肺泡通气量=(______-______)×______。21.\n血液运输气体的方式有______和______两种。氧气的化学性结合形式是______;二氧化碳的化学结合形式是______和______。22.血氧饱和度是指______占______的百分比。23.氧离曲线是表示______与______关系的曲线。24.呼吸节律基本上来源于______,脑桥存在有能完善正常呼吸节律的______中枢。25.影响氧离曲线的主要因素为:______、______和______。26.引起呼吸兴奋的化学感受器有______和______。27.外周化学感受器位于______和______;中枢化学感受器位于______。28.外周化学感受器感受血液中______、______和______的改变而影响呼吸;中枢化学感受器对______敏感。29.血液中二氧化碳可与血红蛋白的______结合而形成______。30.肺泡气氧分压______静脉血液氧分压,肺泡气二氧化碳分压______静脉血液二氧化碳分压,所以肺泡中氧气向______内扩散,静脉血二氧化碳则向______内扩散。31.氧脉搏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若某人每分摄氧量为2100毫升,心率为140次/分,则氧脉搏为______。32.成年人安静状态时的每分需氧量约为______。33.最大摄氧量有两种表示方法,即绝对值和_________,绝对值的常用单位为_________,而后者的常用单位是_________。四、选择题(选择一个最佳答案)1.肺通气是指()。A、肺与血液之间的气体交换B、外界环境与气道间的气体交换C、肺与外界环境之间的气体交换D、外界O2进入肺的过程2.有关肺泡表面活性物质生理作用的叙述,正确的是()。A、增加肺泡表面张力B、降低肺的顺应性C、阻止血管内水分滤入肺泡D、增强肺的回缩力3.下列关于肺泡表面活性物质的叙述,错误的是()。A、由肺泡II型细胞合成和分泌B、主要成分是二棕榈酰卵磷脂C、减少时可引起肺不张D、增加时可引起肺弹阻力增大4.肺通气的原动力来自()。A、呼吸肌运动B、气体分压差C、肺内压与大气压之差D、肺内压与胸内压之差5.肺通气的直接动力来自()。A、呼吸肌运动B、肺内压与大气压之差C、肺内压与胸内压之差D、气体的分压差6.肺换气的动力是()。A、呼吸运动B、呼吸膜两侧气体的分压差C、肺内压与大气压之差D、肺内压与胸内压之差7.有关平静呼吸的叙述,错误的是()。A、吸气时肋间外肌收缩B、吸气时膈肌收缩C、呼气时肋间内肌收缩D、呼气时胸廓自然回位8.胸膜腔内的压力=()。A、大气压+肺内压B、大气压+肺回缩力C、大气压-肺回缩力D、大气压-非弹性阻力9.引起肺泡回缩的主要因素是()。A、支气管平滑肌收缩B、肺泡表面张力\nC、胸内负压D、大气压10.有关胸内压的叙述,正确的是()。A、胸膜腔内存有少量气体B、有利于胸腔内静脉血回流C、在呼吸过程中胸内压无变化D、胸内压大于肺回缩力11.维持胸内负压的前提条件是()。A、呼吸肌舒缩B、胸膜腔密闭C、胸廓扩张阻力D、肺内压低于大气压12.常人第1秒时间肺活量约为()。A、63%B、73%C、83%D、93%13.下列对安静时胸内压描述,正确的是()。A、吸气时低于大气压,呼气时高于大气压B、呼气时等于大气压C、吸气和呼气时均低于大气压D、等于大气压14.胸内负压形成的主要原因是()。A、肺回缩力B、肺泡表面张力C、气道阻力D、吸气肌收缩15.肺泡通气量是指()。A、每次吸入或呼出的气量B、每分钟进或出肺的气体总量C、每分钟进入肺泡的新鲜气体量D、用力吸入的气量16.肺活量=()。A、潮气量+补呼气量B、潮气量+补吸气量C、潮气量+补吸气量+补呼气量D、潮气量+余气量17.肺的顺应性大表示()。A、肺弹性阻力小B、肺弹性阻力大C、气道阻力小D、气道阻力大18.O2分压最高的部位是()。A、动脉血B、静脉血C、毛细血管血D、肺泡气19.CO2分压最高的部位是()。A、动脉血B、组织液C、静脉血D、肺泡气20.氧离曲线右移是因为()。A、体温升高B、血液pH升高C、血液PCO2降低D、2,3-DPG减少21.通气/血流比值是指()。A、每分肺通气量与每分肺血流量之比B、每分肺泡通气量与每分肺血流量之比C、每分最大通气量与每分肺血流量之比D、肺活量与每分肺血流量之比22.氧离曲线是()。A、PO2与血氧容量间关系的曲线B、PO2与血氧含量间关系的曲线C、PO2与血氧饱和度间关系的曲线D、PO2与血液pH间关系的曲线23.下列()因素不影响氧合血红蛋白的解离。A、血中PCO2B、血液中H+浓度C、血液温度D、血型24.CO2在血液中运输的主要形式是()。A、物理溶解B、H2CO3C、NaHCO3D、HbNHCOOH25.生理情况下,血液中调节呼吸的最重要因素是()。A、CO2B、H+C、O2D、OH-26.呼吸的基本中枢在()。A、脊髓B、延髓C、脑桥D、中脑27.CO2增强呼吸运动主要是通过刺激()。\nA、中枢化学感受器B、外周化学感受器C、延髓呼吸中枢D、脑桥呼吸中枢28.呼吸调整中枢位于()。A、脊髓B、延髓C、脑桥D、中脑29.下列运动项目中,()项目运动员的最大摄氧量最大。A、公路自行车B、400米跑C、体操D、举重五、问答题1.何谓呼吸?呼吸的全过程及生理意义是什么?2.何谓肺泡表面活性物质?它有何生理意义?3.简述胸内负压的形成及生理意义。4.为什么深而慢的呼吸比浅而快的呼吸效率高?5.何谓氧离曲线?试分析氧离曲线的特点及生理意义?6.运动中影响氧离曲线的因素有哪些?7.简述CO2对呼吸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8.运动时改善呼吸方法的原则有哪些?9.需氧量和摄氧量在运动强度的确定中有何意义?第五章消化和吸收一、名词解释消化吸收化学性消化机械性消化胃肠激素胃排空二、判断题()1.食物中营养物质的主要吸收部位是胃。()2.正常人的胃液呈弱碱性。()3.胃液具有分解食物蛋白质的作用。()4.糖类食物在胃内的停留时间比蛋白质性食物在胃内的停留时间长。()5.胆囊分泌的胆汁能乳化脂肪,促进脂肪的消化和吸收。()6.分节运动是小肠和大肠的主要运动形式。()7.经常从事体育锻炼,对消化器官的机能有良好的影响。三、填空题1.支配消化道的迷走神经节后纤维释放的递质主要为_______,可使消化道活动_________。2.支配消化道的交感神经节后纤维释放的递质主要为________,可使消化道活动_________。3.消化道的内在神经丛包括_________神经丛和_________神经丛。4.目前发现的胃肠激素的化学本质均为__________。5.分泌胃泌素的细胞主要分布于_________和_________,它对胃酸分泌有__________作用。6.胃液中的盐酸是由_________细胞分泌的。7.胃蛋白酶原是由________细胞分泌的,在_________的作用下可转变为有活性的胃蛋白酶。8.内因子是由__________细胞分泌的,内因子的作用是__________。9.胆盐的主要作用是促进__________的消化和吸收。10.胆盐在_________被重吸收后回肝脏再重新被分泌至小肠的过程称为__________。11.胃肠道吸收营养物质的主要部位是__________。\n12.吸收胆盐的部位是__________,吸收维生素B12的部位是__________。13.淀粉被水解为__________后才能被小肠粘膜吸收,蛋白质需水解成__________时才能被小肠吸收,它们的吸收均与__________离子的吸收相耦联。14.迷走神经可通过释放__________直接刺激胃液分泌,也可通过引起__________的释放间接刺激胃液分泌。15.胃的容受性舒张可使胃能更好地完成__________的功能。16.小肠的运动形式主要有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17.剧烈运动时,交感神经__________,引起腹腔内脏器官的血管__________,肌肉中的血管__________,血流量进行重新分配,以适应肌肉活动的需要。18.剧烈运动时,交感神经__________,副交感神经__________,胃肠运动__________,消化腺分泌__________。四、选择题(选择一个最佳答案)1.关于紧张性收缩的叙述,下面()是错误的。A、是胃肠共有的运动形式B、有助于消化管保持正常的形态和位置C、有助于消化液渗入食物中D、当紧张性收缩减弱时,食物吸收加快2.关于消化管神经支配的叙述,正确的是()。A、交感神经节后纤维释放乙酰胆碱B、所有副交感神经节后纤维均以乙酰胆碱为递质C、去除外来神经后,仍能完成局部反射D、外来神经对内在神经无调制作用3.下述关于胃肠激素的描述,()是错误的。A、由散在于粘膜层的内分泌细胞分泌B、均为肽类激素C、仅存在于胃肠道D、可调节消化道的运动和消化腺的分泌4.下列()激素不属于胃肠激素。A、胃泌素B、胆囊收缩素C、肾上腺素D、促胰液素5.人唾液中除含有唾液淀粉酶外,还含有()。A、凝乳酶B、蛋白水解酶C、溶菌酶D、麦芽糖酶6.下列()不是唾液的生理作用。A、部分消化淀粉B、部分消化蛋白质C、湿润与溶解食物D、清洁和保护口腔7.关于消化道运动作用的描述,下列()是错误的。A、磨碎食物B、使食物与消化液充分混合C、使食物大分子水解成小分子D、向消化道远端推送食物8.胃的容受性舒张是通过下列()途径实现的。A、交感神经B、迷走神经末梢释放的乙酰胆碱C、迷走神经末梢释放的血管活性肠肽D、壁内神经释放的生长抑素9.关于胃的蠕动,下列()是正确的。A、空腹时基本不发生B、起始于胃底部C、蠕动波向胃底和幽门两个方向传播D、发生频率约为12次/分10.关于胃排空的叙述,下列()不正确。A、胃的蠕动是胃排空的动力B、混合性食物在进餐后4~6小时完全排空C、液体食物排空速度快于固体食物D、糖类食物排空最快,蛋白质最慢11.关于分节运动的叙述()是错误的。\nA、是一种以环形肌为主的节律性舒缩活动B、是小肠所特有的C、空腹时即有明显分节运动D、分节运动存在频率梯度12.下面()不是消化液的生理作用。A、水解食物中的大分子B、为消化酶提供适宜的pH环境C、稀释食物,使其渗透压与血浆相近D、有时会损伤消化道粘膜13.关于胃液分泌的描述,()是错误的。A、主细胞分泌胃蛋白酶原B、主细胞分泌内因子C、壁细胞分泌盐酸D、幽门腺和贲门腺分泌粘液14.胃酸的生理作用不包括()。A、激活胃蛋白酶原,并为胃蛋白酶提供一个酸性作用环境B、杀死进入胃内的细菌C、促进胰液和胆汁的分泌D、促进维生素B12的吸收15.下列()物质不刺激胃酸分泌。A、胃泌素B、生长抑素C、组织胺D、糖皮质激素16.胃排空速度最慢的物质是()。A、糖B、糖与蛋白的混合物C、脂肪D、蛋白质17.消化力最强的消化液是()。A、唾液B、胃液C、胆汁D、胰液18.胰液中不含()。A、肠致活酶B、胰蛋白酶原C、糜蛋白酶原D、淀粉酶和脂肪酶19.对蛋白质消化力最强的消化液是()。A、唾液B、胃液C、胰液D、小肠液20.下列关于胆汁的描述,正确的是()。A、非消化期无胆汁分泌B、消化期时只有胆囊胆汁排入小肠C、胆汁中含有脂肪消化酶D、胆汁中与消化有关的成分是胆盐21.胆盐可协助下列()酶消化食物。A、胰蛋白酶B、糜蛋白酶C、胰脂肪酶D、胰淀粉酶22.营养物质的吸收主要发生于()。A、食道B、胃C、小肠D、结肠23.糖吸收的分子形式是()。A、单糖B、多糖C、寡糖D、麦芽糖24.蛋白质主要以下列()形式吸收。A、氨基酸B、多肽C、寡肽D、二肽和三肽25.小肠粘膜吸收葡萄糖时,同时转运的离子是()。A、Na+B、Cl-C、K+D、Ca2+26.关于脂肪的吸收,下列()叙述是错误的。A、需水解为脂肪酸、甘油一酯和甘油后才能吸收B、吸收过程需胆盐的协助C、进入肠上皮细胞的脂肪水解产物绝大部分在细胞内又合成为甘油三酯D、长链脂肪酸可直接扩散入血液五、简答题1.消化道平滑肌有哪些生理特性?2.何谓胃肠激素?其主要生理作用为何(请各举一例)。\n3.请叙述胃液的组成和生理作用。4.有哪些因素可以抑制胃液的分泌?5.小肠有几种运动形式?它们各有什么作用?6.营养物质主要在小肠吸收的原因是什么?7.为什么说饭后不宜马上进行剧烈运动,或在剧烈运动后不宜立即进餐?第六章体温一、名词解释体温基础体温不显汗习服蒸发散热二、判断题()1.人体在代谢过程中所释放的能量,大部分被用于做机械功,其余少部分转变为热能。()2.人的正常体温平均为36.8°C,波动范围不超过10°C。()3.习惯上都是测定口腔或腋窝,尤以腋窝为常用。()4.一般来说,女子的基础体温比男子稍低些。()5.人体温度的恒定,有赖于产热过程和散热过程的动态平衡。()6.人体进行剧烈运动时,体温越高对机体越有利。()7.肝脏是机体主要的产热器官,剧烈运动时其产热量占总产热量的90%以上。()8.研究证明,人体活动的最佳温度为38°C,而肌肉的温度为38°C。()9.环境温度与人体体温接近时,皮肤散热的主要方式是传导和对流。()10.在寒冷季节,安静状态下皮肤的蒸发散热仍是机体散热的方式之一。()11.人体热量是通过辐射、传导、对流和蒸发四条途径不断向外界发散。()12.在环境温度升高到30°C以上时,人体的主要散热方式是蒸发。()13.温热性出汗散热的部位主要是在手掌和足跖。()14.在一定范围内,环境温度越高,出汗速度越快,环境湿度越大,汗液蒸发速度越慢。()15.汗液初自汗腺分泌时所含NaCl与血浆是相同的,但经过汗腺导管后,就成了低渗液体了。()16.由于汗上一种低渗液体,所以当大量出汗时体内出现高渗性脱水。()17.由于大量出汗时体内呈现高渗性脱水,为了维持机体内环境平衡,只应给机体大量的水。三、填空题1.人体热量通过四个途径不断向体外放散:;;;。2.皮肤散热的方式有四种:、、、。3.体温是指温度。4.人体体温的昼夜节律变化中,体温最低是,最高是,最高体温和最低体温相差小于。5.生育期妇女的月经周期中,排卵前体温较。排卵后较。6.寒冷时机体主要依靠增加产热量。7.辐射散热量受以及的影响。8.蒸发散热可分为和两种。9.出汗可分为和两种,与体温调节有关的是。10.出汗散热主要受、和的影响。11.体温调节的基本中枢位于。\n四、选择题(选择一个最佳答案)1.安静时,在室温条件下()皮肤的温度最高,()最低。A、胸部B、头额部位C、四肢末端2.人体各部位的温度并不相同,以()的温度较能代表体内深部的温度。A、口腔B、腋窝C、直肠3.儿童的体温()成人,老人则()成人。A、略低于B、略高于C、等于4.人体在代谢过程中所释放的能量,其有效利用率约为()。A、30%B、50%C、70%D、90%5.安静时人体最主要的产热器官是(),运动时最主要的产热器官是()。A、心脏B、肺C、肝脏D、骨骼肌6.女子的基础体温随月经周期发生有规律的波动,()较低,()最低,()逐渐回升。A、经期及排卵前B、排卵后C、排卵日7.人体热量通过四个途径不断向体外散发,其中()散发热量最高。A、呼吸道B、皮肤C、加温冷空气或冷饮食D、尿粪8.在不穿衣服的情况下,当空气温度达到()时,对流散热将减少至零。A、34.5°CB、36.4°CC、36.7°CD、36.8°C9.当环境温度升至28-30°C以上时,()就成为主要的散热方式。A、传导B、对流C、蒸发D、辐射10.体温调节的基本中枢位于()。A、延髓B、下丘脑C、脑干D、脊髓11.()后腋下温度可升高到39.75°C,有时甚至超过40.0°C。A、短跑B、中跑C、长跑D、超长跑12.引起汗腺活动的适宜刺激是()。A、热B、冷C、冷热13.体内温度最高的器官是()。A、肾B、十二指肠C、脑D、肝E、胰腺14.正常人的腋窝温、口腔温和直肠温按温度由高到低排列顺序为()。A、口腔温,腋窝温,直肠温B、腋窝温,口腔温,直肠温C、口腔温,直肠温,腋窝温D、直肠温,腋窝温,口腔温E、直肠温,口腔温,腋窝温15.人在寒冷环境中主要依靠下列哪种方式来增加产热量()。A、寒战性产热B、非寒战性产热C、温度刺激性肌紧张D、肝脏代谢亢进,E、全部内脏代谢增强16.女子的基础体温随月经周期而变动,这可能与下列哪种激素有关()。A、雌激素B、孕激素C、甲状腺素D、肾上腺素E、胰岛素17.在常温下,皮肤的物理散热速度主要取决于()。A、皮肤温度B、环境温度C、环境湿度D、皮肤和环境温度差E、风速18.当外界温度等于或高于机体皮肤温度时,集体的散热形式是()。A、辐射散热B、传导散热C、对流散热D、蒸发散热E、辐射和对流散热\n19.促进机体产热的最主要的激素是()。A、生长素B、糖皮质激素C、甲状腺激素D、肾上腺素E、胰岛素20.当人体处于炎热环境中()。A、完全靠增强散热维持集体热平衡B、血热的逆流交换作用增强C、血体表层发挥隔热器作用D、交感神经紧张度增加E、机体代谢率明显降低21.一般情况下,皮肤散热量占散热量的()。A、50%B、60%C、70%D、80%以上E、90%以上五、简答题1.影响体温生理波动的因素是什么?2.运动时体温适当升高对有什么意义?3.简述机体的散热过程。4.根据体温调节的原理,简述影响马拉松跑成绩的环境因素。第七章肾脏的排泄功能一、名词解释排泄肾小球有效滤过压肾小球滤过分数肾糖阈球-管平衡渗透性利尿近球细胞血浆清除率肾小管主动重吸收肾小管被动重吸收球-管平衡二、判断题()1.当入球小动脉收缩时,肾小球毛细血管血压升高。()2.近曲小管远端内的液体渗透压低于血浆。()3.近球小管含有分泌肾素的近球细胞,是抗利尿激素的主要作用部位。()4.醛固酮可促使远曲小管重吸收K+增加,使血容量减少。()5.肾素是近球细胞分泌的,可引起血中醛固酮增多。()6.肾小球滤过K+减少可引起肾素分泌增加。()7.人两侧肾每昼夜可产生180L的原尿,而终尿仅1.5L左右,说明肾小管对原尿中的所有物质重吸收达到99%。()8.运动性尿蛋白的产生主要是由于肾小管的重吸收功能降低导致的。()9.在酸碱平衡的调节方面肾脏主要是通过Na+-H+交换实现的。()10.当肾脏缺氧时,可刺激肾脏产生促红细胞生成素,可促进红细胞增生。()11.Ca2+在肾小管的重吸收需要和Na+伴联。()12.在髓袢升支粗段Na+、Cl-和K+是由同一载体协同转运的,转运的比例为Na+:Cl-:K+为1:2:1。()13.肾脏的血流量是由肾脏自身的代谢需要决定的。()14.当人寒冷刺激人体时,肾脏血管收缩,血流量降低,因此尿量减少。()15.在抗利尿作用方面,醛固酮的作用远远强于抗利尿激素。()16.在近球小管K+大部分被重吸收,因此终尿中K+的浓度低于血浆。()17.在集合管,水的重吸收属于被动重吸收。三、填空题1.尿生成的基本过程包括、和。2.肾小球有效滤过压等于-(+)。\n3.尿液中的K+主要是由和分泌的。4.当循环血量减少时,近球细胞分泌的肾素,血浆中血管紧张素,醛固酮。5.肾脏的血流特征只要是,血液流经肾脏时,经历了,形成了。6.肾脏分泌的生物活性物质包括、、和。四、选择题(选择一个最佳答案)1.下列()情况不属于排泄途径。A、由呼吸器官排出B、由肠道排出的食物残渣和细菌C、由皮肤排出D、由肾脏排出E、由肠道排出胆色素2.肾脏的泌尿功能不包括()。A、排出大部分代谢尾产物及进入机体的异物B、调节细胞外液量和血浆渗透压C、保留体液中的重要电解质D、产生与尿生成调节有关的肾素3.肾脏中近球小体的功能是()。A、控制磷酸盐的排泄B、对动脉血压升高发生反应C、调节肾小球毛细血管通透性D、释放血管紧张素原4.下列()生物活性物质不是肾脏分泌的。A、肾素B、血管舒张素C、羟化的维生素D3D、促红细胞生成素E、前列腺素5.正常情况下,承认的肾小球滤过率为()。A、100ml/minB、125ml/minC、250ml/minD、500ml/min6.与肾小球滤过率无关的因素是()。A、滤过膜的通透性B、肾髓质血流量C、肾血流量D、有效滤过压7.正常情况下,肾小球滤过分数为()。A、10%B、20%C、30%D、40%E、50%8.原尿的成分与血浆相比,不同的是()。A、葡萄糖含量B、Na+的含量C、尿素的含量D、大分子蛋白质的含量9.产生运动性尿蛋白的主要原因是()。A、血浆蛋白质含量增多B、肾小球毛细血管血压升高C、肾小球滤过膜通透性增加D、肾小管对蛋白质的重吸收减少10.下列()不属于滤过膜的结构。A、毛细血管内皮细胞层B、肾小囊脏层C、肾小囊壁层D、基膜层11.血液流经肾小球时,促使血浆滤过的直接动力是()。A、入球小动脉血压B、出球小动脉血压C、肾小球毛细血管血压D、肾动脉压12.近球小管对Na+的重吸收量经常是Na+滤过量的()。A、55%-65%B、65%-70%C、75%-80%D、85%-90%13.引起抗利尿激素分泌的最敏感因素是()。A、循环血量减少B、血浆晶体渗透压增高C、血浆胶体渗透压升高D、寒冷刺激14.肾糖阈的数值为()。A、100-120mg%B、120-140mg%C、160-180mg%D、180-220mg%15.肾脏排出H+的主要机制是()。A、通过碳酸酐酶的作用,H+与HCO3-结合B、H+与小管液中的NH3结合形成NH4+C、H+与SO42-结合形成H2SO4而分泌出来D、H+与Cl-结合为HCl\n16.在近球小管中滤出的HCO3-被重吸收的主要形式是()。A、H2CO3B、CO2C、HCO3-D、H+17.长时间剧烈运动时少尿的主要原因是()。A、肾小球毛细血管血压升高B、醛固酮分泌增多C、肾小动脉收缩,肾血流量减少D、肾小球滤过膜面积减少18.肾脏维持体内水平衡的功能,主要依靠调节()活动实现。A、肾小球滤过量B、远曲小管与髓袢的重吸收水量C、近曲小管和集合管的重吸收水量D、肾小管的分泌功能19.远曲小管和集合管对水的重吸收主要受()激素调节。A、血管紧张素B、抗利尿激素C、醛固酮D、肾上腺素20.醛固酮作用于远曲小管和集合管,可促进()。A、Na+的重吸收和H+的分泌B、Na+的重吸收和K+的分泌C、K+的重吸收和H+的分泌D、Na+的重吸收和NH3的分泌21.大量出汗时尿量减少,主要是由于()。A、血浆晶体渗透压升高,引起抗利尿激素分泌B、交感神经兴奋,引起抗利尿激素分泌C、血容量减少,导致肾小球滤过减少D、血浆胶体渗透压升高,导致肾小球滤过减少22.肾脏不能分泌下列()激素。A、醛固酮B、促红细胞生成素C、肾素D、1,25-二羟维生素D3E、前列腺素23.通过下列()可完成肾脏的泌尿功能。A、肾小体和肾小管B、肾小体、肾小管和集合管C、肾单位D、集合管和输尿管24.下列()在正常情况下不能通过滤过膜。A、Na+、K+、Cl-等电解质B、血浆白蛋白C、氨基酸D、葡萄糖25.渗透压感受器位于()。A、肾脏致密斑B、肾脏近球细胞C、脊髓D、下丘脑26.重吸收Na+能力最强的部位是()。A、近球小管B、髓袢升支C、髓袢降支D、远曲小管27.对Na+重吸收的叙述,正确的是()。A、肾小管和集合管各段均能重吸收B、Na+的重吸收常伴有Cl-和水的分泌C、近球小管重吸收Na+的量与肾小球滤出Na+的量成定比关系D、Na+的重吸收常伴有HCO3-的分泌28.关于HCO3-重吸收的叙述,错误的是()。A、主要在近球小管重吸收B、与H+的分泌有关C、HCO3-重吸收需要碳酸酐酶的辅助D、Cl-的重吸收优先于HCO3-的重吸收29.参与尿液浓缩和稀释调节的主要激素是()。A、肾素B、血管紧张素C、醛固酮D、抗利尿激素E、前列腺素30.血容量感受器兴奋,可引起()。A、抗利尿激素分泌增多B、抗利尿激素分泌减少C、醛固酮分泌增多D、醛固酮分泌减少E、抗利尿激素和醛固酮分泌都增加31.血容量感受器位于()。\nA、胸腔大静脉和左心房B、心室C、肾动脉D、颈动脉窦32.醛固酮主要由()释放。A、肾上腺髓质B、肾上腺皮质球状带C、肾上腺皮质束状带D、肾上腺皮质网状带33.使血管紧张素原转变为血管紧张素I的是()。A、血管紧张素转换酶B、氨基肽酶C、羧基肽酶D、肾素34.大量饮用清水后,尿量增多主要是由于()。A、循环血量增加,血压升高B、醛固酮分泌减少C、血浆晶体渗透压下降D、血浆胶体渗透压下降35.下列()与肾素分泌无关。A、交感神经活动B、血K+浓度C、致密斑兴奋D、动脉血压五、简答题1.简述尿的生成过程。2.简述马拉松跑运动员少尿机制。3.简述肾脏在水平衡调节中的作用。4.简述肾脏在酸碱平衡调节方面的作用。5.在近球小管葡萄糖是如何重吸收的?其特点是什么?6.什么是运动性尿蛋白?其产生原因和影响因素有哪些?7.血Na+水平降低时,醛固酮分泌有何变化?其生理意义如何?第八章感官一、名词解释感受器的换能作用感受器感受器的适应视力视野前庭器官稳定性周围视觉中央视觉正视隐斜视眼肌平衡二、判断题()1.感受器的一项重要功能就是接受刺激能量,并将其转化为神经冲动。()2.感受器一般只能接受特定性质的刺激,不能接受其他刺激,这种刺激称为感受器的适宜刺激。()3.与终板电位一样,感受器电位的大小在一定范围内与刺激强度成比例,具有“全或无”的性质。()4.感受器电位的产生,意味着感受器换能功能的完成。()5.感受器在换能换能过程中所产生的感受器电位的幅度、波动方向和持续时间反映了外界刺激的某些特性。()6.外感受器是指人体与内、外环境直接接触和联系的部分。()7.内感受器在受到刺激后,一般都能引起主观上清晰的感觉。()8.感受器只对适宜刺激有反应,而对于非适宜刺激,无论刺激强度多大都不发生反应。()9.感受器的适应,本质是由于感受器发生了疲劳。()10.视觉的形成是由眼的折光系统和感觉系统的机能共同参与下完成的。()11.瞳孔可控制进入眼内光线的量,增强视觉的准确度。()12.视野是指眼注视前方不动时所能看到的空间范围。()13.辐射肌收缩时瞳孔缩小,它受副交感神经支配。()14.瞳孔对光反射是指看强光时,瞳孔放大,看弱光时瞳孔缩小的反射现象。\n()15.在视网膜黄斑中心凹处分布的几乎全是视杆细胞。()16.双眼正视前方,只要两眼瞳孔分别处于正中央,就是正视眼。()17.前庭器官的稳定性受遗传的影响很大,后天训练对其稳定性影响很小。()18.视锥细胞主要分布在视网膜的周围部分,主要感受弱光。()19.腱梭感受肌肉长度的变化,而肌梭主要感受肌肉张力的变化。()20.椭圆囊与球囊内囊斑的适宜刺激是耳石重力作用和旋转加速度。()21.运动员所有运动技能的形成都是在本体感觉的基础上形成的。()22.视觉只有分辨物体形状、大小、颜色和感受空间位置的功能,而对于维持人的平衡几乎不起作用。()23.过度刺激前庭器官,可引起身体平衡失调,眼球振颤和植物神经反应等神经反射。三、填空题1.感觉是客观事物在人脑中的主观反应,客观事物作用于,可转化为,经传入通路到达而产生相应感觉。2.感受器是指。可分为和,前者是指、后者是指。3.感觉的产生是由三部分共同活动来完成的,分别是、和。4.一般来说,感觉器官由和构成,高等动物在头部有高度特化的感受器,称为。5.根据感受器分布的部位,可将感受器分为和,前者感受,后者感受。6.感受器的一般生理学特性包括、、和。7.感受器在换能过程中,一般不是直接将刺激能量转变为神经冲动,而是,称为,与终板电位一样,是一种电位。8.眼能分辨两点之间最小距离的能力称为,通常视角越小,视力越。9.视网膜上有两种感光细胞,它们是和,前者感受,后者感受。10.当血液中维生素A含量过低时,会影响细胞中的合成,引起症。11.在同等环境下,白色视野最,色视野最小。12.正常声波传入内耳主要有二条途径,分别是和。13.前庭器官包括、和。14.前庭器官是机体对和的感受器。15.老视眼主要是因为晶状体;眼的调节能力,近点变,纠正办法是看近物时配戴矫正。16.近视眼多数是由于眼球前后径变,或折光能力,视远物时光线聚焦在视网膜,需配戴镜矫正。17.散光是由于表面各个方向上曲率半径不同所致,应配戴镜矫正。18.注视物由远向眼前移动时,眼的调节包括、和。19.正常眼视远物时,物像聚焦在视网膜;近视眼视远物时,物像聚焦在视网膜;远视眼视近物时,物像落在视网膜。20.人耳听觉最敏感的频率范围是Hz。四、选择题(选择一个最佳答案)1.物体从远方向眼前移动时,眼发生的调节不包括()。A、瞳孔缩小B、晶状体曲率增加C、视轴会聚D、眼球前后径增加2.由于眼球前后径过短,平行光线经折光系统折射后成像在视网膜后方,这种眼称为()。A、近视眼B、远视眼C、老视眼D、散光眼\n3.由于眼球前后径过长,平行光线经折光系统折射后成像在视网膜前方,这种眼称为()。A、近视眼B、远视眼C、老视眼D、散光眼4.由于晶状体的折光机能降低,平行光线经折光系统折射后成像在视网膜后方,这种眼称为()。A、近视眼B、远视眼C、老视眼D、散光眼5.青少年由于不科学用眼导致晶状体折光机能过强,平行光线经折光系统折射成像在视网膜前方,这种眼称为()。A、近视眼B、远视眼C、老视眼D、散光眼E、假性近视6.物像恰好落在(),就有最高的视敏度和色觉。A、视网膜中央凹B、视神经乳头C、视网膜周边D、视杆细胞7.长期缺乏维生素C,将引起()。A、夜盲症B、坏血症C、口腔溃疡D、贫血8.视力是指()。A、单眼固定不动,所能看到的所有空间范围B、双眼正视前方,两瞳孔分别位于正中央,且对应的眼肌的张力均衡C、对物体形状的精细辨别能力,即辨别两点间最小距离的能力。D、视觉器官对颜色的分辨能力9.正常眼观看()米以外的物体时,物体发出的光线经视器折光后恰好聚集在视网膜上。A、2B、4C、6D、810.足球运动员的()视野范围较无训练者大。A、红色B、黄色C、白色D、绿色11.光频率较低时,人感到的是闪光,闪光频率逐渐增加并超过一定限度时,人眼产生连续光感,这种现象称为()。A、视觉疲劳B、融合现象C、光化学反应D、兴奋的节律转换12.经过一定时间的刺激作用后,前庭器官对刺激引起的反应逐渐减小,这种现象称为()。A.前庭器官机能稳定性B.前庭反应C.前庭习服D.前庭不应期13.感受直线加速度的感受器是()。A、椭圆囊与球囊中的囊斑B、半规管中的壶腹嵴C、耳石膜D、小脑14.听觉器官连续长时间受到强刺激后其感受性会明显下降,这种现象称为()。A、听觉适应B、听觉疲劳C、听觉习服D、听觉阻断15.声音较长时间作用于听觉器官时,听觉感受性会降低,这种现象称为()。A、听觉适应B、听觉疲劳C、听觉习服D、听觉阻断16.以下项目中,前庭器官稳定性较高的是()。A、游泳和跑步B、体操和武术C、举重和铅球D、射击和篮球17.颜色视野范围最大的是()。A、黄色B、红色C、绿色D、白色E、蓝色18.人耳最敏感的频率范围是()。A、20-20000HzB、100-600HzC、1000-3000HzD、1000-10000Hz19.夜盲症产生的原因是()。A、视蛋白合成障碍B、视紫红质缺乏\nC、视锥细胞功能障碍D、晶状体浑浊E、维生素E缺乏20.对视锥细胞的描述,错误的是()。A、对光敏感性弱B、分辨率高C、主要分布在视网膜中央部D、能分辨各种颜色五、简答题1.什么是视觉?视觉是怎样形成的?2.简述前庭器官在运动中的作用。3.过度刺激前庭器官,人体有哪些反应?4.什么是前庭器官的稳定性?简述提高前庭器官稳定性的训练方法。5.简述皮肤触压觉在运动中的作用。6.简述运动中各感觉机能间的相互作用。第九章神经系统一、名词解释状态反射牵张反射EPSPIPSP突触后抑制肌紧张腱反射突触前抑制锥体外系特异性投射系统后作用交互抑制兴奋的扩散自主性神经系统二、判断题()1.神经元是神经系统基本的结构和机能单位。()2.神经调节是人体内最重要的调节方式,常把神经调节看成是体液调节的延续和补充。()3.将神经冲动由细胞体传向外周的部分叫树突。()4.兴奋性突触后电位是由于突触后膜出现超极化。()5.抑制性突出后电位是由于突触后膜出现去极化。()6.中枢神经系统活动的基本形式是反射。()7.兴奋和抑制是中枢神经系统的基本活动过程。()8.兴奋过程加强它周围的抑制过程称为相继负诱导。()9.脑干网状结构的上行系统对大脑皮层有激醒作用。()10.植物性神经系统传导兴奋的速度比躯体性神经系统慢的原因是经过的突触数目多。()11.神经元间的复杂联系是中枢神经系统机能高度复杂化的结构基础。()12.体表的各种感觉是在大脑皮层的投射区主要在中央后回。()13.本体感觉在大脑皮层的投射区主要在中央后回。()14.体表感觉投射在大脑皮层后回所占面积的大小与身体各部分面积的大小呈正比。()15.中央前回既是支配躯体运动代表区,也是感受运动的感觉代表区。()16.神经冲动由胞体传向外周的长突起叫轴突。()17.时间总和是指许多神经纤维同时将冲动传到中枢引起反射活动的现象。()18.交感神经对肌肉的营养作用是因为它的兴奋能改善肌肉物质代谢过程,改变肌肉的营养状况,从而增加肌力。()19.肌紧张是由于骨骼肌的肌纤维轮换交替微弱收缩的结果。()20.肌紧张不是牵张反射。()21.头后仰,人体下肢及背部伸肌的紧张性无变化。()22.头前倾,人体下肢及背部伸肌的紧张性增强。()23.在跳马推马时,若头部位置不正,落地时身体会向头歪的方向偏斜。()24.人体的一切随意运动都是由于大脑皮层通过锥体系的活动实现的。\n()25.锥体系的机能是支配同侧肢体远端关节肌肉的精细运动。()26.大脑皮层的视区在枕叶。()27.听神经终止于大脑皮层的颞叶。三、填空题1.神经系统的基本结构和功能单位是,包括一个和,按照机能可分为、和。2.神经元具有、和等机能特征。3.神经中枢是指集中的部位。4.突触是由、和构成的;按照机能特点可分为突触和突触。5.刺激传入神经引起运动神经元膜电位绝对值降低,出现电位,此电位称为后电位。6.EPSP的产生,是由于突触后膜对、和,尤其是的通透性增加所致。7.刺激传入神经引起运动神经元膜电位绝对值增加,出现电位,此电位称为后电位。8.IPSP的产生,是由于突触后膜对和的通透性增加所致。9.兴奋在突触传递的特点是、和。10.反射的结构基础是,包括、、、和五个环节。11.兴奋通过反射中枢的特征包括、、、、和。12.许多神经纤维同时将冲动连续传到同一中枢,从而引起反射活动的现象称为;而一条神经纤维有许多冲动连续传入,从而引起反射活动的现象称为。13.兴奋和抑制的关系可分为和诱导,它们又可分为和诱导。14.同时诱导是指兴奋和抑制过程在中枢神经系统部位相互加强的现象;相继诱导是指兴奋和抑制过程在神经元内的时间内相互加强的现象。15.脑干网状结构上行系统对大脑皮层具有作用,下行系统与、和有关。16.小脑的主要生理机能包括、和。17.牵张反射的主要感受器是,牵张反射可分为和,膝跳反射属于。18.大脑皮层对躯体运动的调节功能主要是通过和完成的。19.锥体系的功能主要是、和。20.锥体外系的功能主要是和。21.交感神经兴奋时,心率,支气管平滑肌,瞳孔。22.副交感神经兴奋时,心率,支气管平滑肌,瞳孔。四、选择题(选择一个最佳答案)1.神经冲动由胞体外传的突起叫()。A、树突B、轴突C、神经末梢D、胞突2.接受其他神经元的冲动,将其传向胞体的是()。A、树突B、轴突C、神经末梢D、胞突3.突触后膜的(),称为抑制性突触后电位()。A、去极化B、超级化C、复极化D、反极化4.连续给予数次阈下刺激而引起反射,称为兴奋的()总和。A、时间B、空间C、时空D、局部5.同时在不同区域分别给予几个阈下刺激而引起反射,称为兴奋的()总和。A、时间B、空间C、时空D、局部6.兴奋过程加强周围的抑制过程,称为()。\nA、同时正诱导B、同时负诱导C、相继正诱导D、相继正诱导7.兴奋停止后,兴奋中枢由兴奋转为抑制状态,称为()。A、同时正诱导B、同时负诱导C、相继正诱导D、相继正诱导8.肌紧张属于()反射。A、条件B、非条件C、阴性D、阳性9.突触前抑制是通过()突触的活动而发生的。A、轴突—树突B、轴突—胞体C、轴突—轴突D、树突—胞体10.头后仰,上肢与背部()肌紧张性加强。A、伸肌B、屈肌C、拮抗肌D、固定肌11.头转向一侧,则()上下肢伸肌的紧张性加强。A、同侧B、对侧C、两侧12.突触是一个神经元的()和其他神经元相联系的部位。A、轴突B、树突C、胞体D、细胞体13.运动员灵活性的高低,与大脑兴奋与抑制过程的()有直接关系。A、相互转化B、强度C、均衡性D、稳定程度14.植物性神经系统上午灵活性比躯体性神经系统();兴奋与抑制转换的时间(),兴奋传导的速度()。A、低B、相同C、较短D、较长E、快F、慢15.从发生机制上讲,突触前抑制也可称为()抑制。A、超极化B、去极化C、复极化D、条件反射性14.动物和人为维持身体基本姿势而发生肌肉张力的重新调配的反射活动,称为()。A、状态反射B、翻正反射C、姿势反射D、牵张反射15.关于突触传递的叙述,下列()是正确。A、双向传递B.不易疲劳C.突触延搁D、不能总和E、刺激停止,传出冲动也立刻停止16.兴奋性突触后电位后电位是指在突触后膜上发生的电位变化为()。A、极化B、超极化C、后电位D、复极化E、去极化17.关于抑制性突触后电位的产生,正确的叙述是()。A、突触前轴突末梢超极化B、突触后膜对Ca2+、K+通透性增大C、突触后膜去极化D、突触后膜出现超极化E、突触后膜出现复极化18.兴奋性突触后电位的产生,是由于突触后膜提高了对下列()离子的通透性。A、Ca2+B、Cl-C、K+D、Na+和K+,特别是Na+E、Cl-和K+,特别是Cl-19.突触前抑制的发生是由于()。A、突触前膜兴奋性递质释放量减少B、突触前膜释放抑制性递质C、突触后膜超极化D、中间抑制性神经元兴奋的结果E、以上原因综合结果20.以下()感觉不经过特异性投射系统传入。A、视觉B、听觉C、嗅觉D、味觉E、本体感觉21.叩击跟腱引起相连的同块肌肉收缩,属于()。A、肌紧张B、腱反射C、屈肌反射D、姿势反射E、多突触反射22.维持躯体姿势的最基本反射是()。A、屈肌反射B、肌紧张反射C、对侧伸肌反射D、翻正反射E、腱反射23.叩击跟腱引起与该肌腱相连的肌肉收缩,是由于刺激了下列()结构。A、腱器官B、痛觉感受器C、肌梭D、触-压感受器\n24.人的基本生命中枢位于()。A、延髓B、脑桥C、下丘脑D、丘脑E、大脑皮层五、简答题1.简述锥体系和锥体外系的功能。2.简述突触传递的过程和机理。3.简述小脑对躯体运动的调节功能。4.简述自主性神经的结构和机能特点。5.简述兴奋通过中枢的特征。第十章内分泌一、名词解释激素内分泌旁分泌第二信使允许作用下丘脑-垂体束应急应激二、判断题()1.胰高血糖素和肾上腺素在血糖浓度的调节方面表现为颉抗的关系。()2.大量饮水后,抗利尿激素(ADH)的分泌相应增加,以促进水的排出。()3.激素是一种营养物质,可以供给人体能量。()4.胰岛素具有升血糖的作用。()5.激素的作用只能使机体的机能增强。()6.抗利尿激素是由下丘脑视上核和室旁核合成,通过垂体门脉系统运送到垂体储存。()7.下丘脑催垂体激素经垂体门脉系统运送到垂体后叶,调节垂体后叶激素的分泌。()8.长期食物中缺碘,将导致甲状腺萎缩。()9.胰高血糖素可通过生高血糖而刺激胰岛素的分泌。()10.肾上腺髓质的分泌细胞是直接受交感神经节前纤维支配的。()11.中枢渗透压感受器兴奋,可导致醛固酮分泌增加,进而保Na保水。()12.ATP是第二信使。()13.激素具有始动作用,可以使抑制或加强提内的代谢过程。三、填空题1.激素按其化学性质可分为和两大类。2.垂体激素的化学性质为;甲状腺素属于类激素;肾上腺皮质激素属于类激素。3.甲状腺激素有两种,即和,其中分泌量多的是,生物活性高的是,半衰期较长的是。4.生理水平的甲状腺激素可促进蛋白质,而过多的甲状腺激素则促进蛋白质。5.幼年时缺乏生长素将导致症,而甲状腺激素缺乏可导致症。6.神经垂体可释放和两种激素,它们在合成,经过运输到神经垂体。7.肾上腺皮质可分泌、和三种激素。8.糖皮质激素是由分泌的,盐皮质激素是由分泌的。9.肾上腺髓质可分泌和,前者占分泌量的%,后者占分泌量的%。10.胰岛A细胞分泌,B细胞分泌的激素是。11.腺垂体分泌的四种促激素是、、和。12.生长素的分泌受下丘脑释放的和双重调节。\n13.肾上腺髓炙激素分泌增加,可使心输出量,血糖,支气管平滑肌。四、选择题(选择一个最佳答案)1.下列()不属于下丘脑调节多肽。A、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B、抗利尿激素C、生长抑素D、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2.下列()不是腺垂体分泌的。A、促甲状腺激素B、黄体生成素C、催产素D、催乳素E、促肾上腺皮质激素3.下列()不属于生长素的作用。A、促进蛋白质合成B、生血糖C、促进脂肪分解D、促进脑细胞发育4.合成升压素的部位是()。A、神经垂体B、腺垂体C、下丘脑视上核和室旁核D、下丘脑促垂体区5.幼年时生长素分泌过多会导致()。A、肢端肥大症B、巨人症C、侏儒症D、向心性肥胖6.幼年时生长素缺乏会导致()。A、呆小症B、侏儒症C、糖尿病D、指端肥大症7.催乳素促进并维持乳腺泌乳主要起作用的时期是()。A、青春期B、妊娠早期C、妊娠后期D、分娩后8.影响神经系统发育最重要的激素是()。A、肾上腺素B、甲状腺激素C、生长素D、胰岛素E、醛固酮9.关于肾上腺皮质激素的分泌,下列不正确的是()。A、束状带主要分泌糖皮质激素B、束状带主要分泌盐皮质激素C、网状带主要分泌糖皮质激素D、球状带主要分泌性激素10.不是肾上腺皮质分泌的是()。A、皮质醇B、醛固酮C、性激素D、肾上腺素11.下列中,()没有促进蛋白质合成的作用。A、甲状旁腺激素B、生长素C、胰岛素D、雄激素12.胰岛中分泌胰岛素的细胞是()。A、A细胞B、B细胞C、C细胞D、D细胞13.降低血糖的激素是()。A、胰岛素B、糖皮质激素C、生长素D、甲状腺旁激素14.关于胰岛素对代谢的调节作用,下列()是错误的。A、促进组织对葡萄糖的摄取和利用B、促进糖原合成C、促进糖异生D、促进蛋白质的合成15.可促进小肠对钙吸收的是()。A、维生素AB、维生素BC、维生素CD、维生素D316.调节胰岛素分泌最重要的因素是()A、血糖水平B、血脂水平C、血中氨基酸水平D、血Na+浓度17.产生有活性的维生素D3的部位是()。A、皮肤B、肝脏C、肾脏D、小肠E、骨骼18.通过细胞膜受体起作用的激素是()。A、糖皮质激素B、盐皮质激素C、肾上腺素D、性激素19.下列()不属于激素的。A、肾素B、促红细胞生成素C、维生素D3D、前列腺素\n20.下列属于第一信使的是()。A、cAMPB、cGMPC、肾上腺素D、ATP五、简答题1.简述含氮类激素的作用机理。2.简述类固醇激素的作用机理。3.简述腺垂体分泌的激素及主要生理作用。4.简述肾上腺皮质分泌的激素及主要生理作用。5.简述肾上腺皮质和髓质激素在应激中调节和生理意义。6.简述胰岛素的主要生理作用。第十一章高级神经活动一、名词解释条件反射非条件反射条件刺激非条件刺激强化外抑制超限抑制阳性条件反射(兴奋性条件反射)阴性条件反射(抑制性条件反射)消退抑制分化抑制延缓抑制条件抑制兴奋扩散同时诱导相继诱导正诱导负诱导动力定型第一信号第二信号第一信号系统第二信号系统二、判断题()1.非条件反射是动物和人先天已有的一系列反射,有固定的反射途径,不易受外界环境的影响而变化。()2.大脑皮质切除后,非条件反射随之消失。()3.动物和人的防御反应是在后天生活过程中形成的。()4.能够引起条件反射活动出现的一切刺激物,都成为非条件刺激。()5.高级神经活动是指大脑皮质的活动。()6.人类的一切运动技能以及生活中的一切活动都是条件反射。()7.建立条件反射的神经中枢在大脑皮质内,它的反射途径不是固定的,而是在大脑皮质中的有关中枢间建立了暂时的神经联系。()8.与条件反射相比较,非条件反射是维持机体基本生命活动所需要的反射,因此,非条件反射比条件反射对于维持生命活动更重要。()9.条件反射建立后,如不给予非条件刺激强化,条件反射就会逐渐消退,这种抑制称为消退抑制。()10.排球比赛中的时间差技术,实际上就是一种分化抑制。()11.在形成运动技能的泛化阶段,教学方法应强调纠正错误动作和动作细节。()12.条件反射建立后,并不随环境中条件的改变而改变。()13.条件反射的建立必须以非条件反射为基础。()14.当无关刺激变成条件刺激,条件反射就建立起来了。()15.建立条件反射时,大脑皮质必须处于良性兴奋状态,条件刺激必须在非条件刺激出现之前出现,并且两者结合一段时间。()16.条件反射建立的快慢同条件刺激和非条件刺激的性质和强度无关。()17.条件刺激的强度过大,大脑皮质反而转为抑制。()18.阳性和阴性条件反射的区别在于,前者产生兴奋的条件反射活动,而后者表现为反射活动的减弱和停止。()19.建立条件反射时,条件刺激必须在非条件刺激出现之前出现,并且两者必须结合一段时间。()20.\n建立条件反射时,应先给予非条件刺激,后给条件刺激,并且两者必须结合一段时间,两者结合的过程称为强化。()21.大脑皮层的兴奋程度越强,就越容易建立条件反射。()22.条件刺激和非条件刺激的强度越大,就越容易建立条件反射。()23.所谓第一信号,就是指最先出现的第一次信号。()24.所谓第二信号,就是代表第一信号的信号。()25.由于儿童少年第一信号系统功能并不完全成熟,因此儿童少年建立条件反射主要依靠第二信号系统的功能。()26.所谓非条件刺激,就是指不能引起条件反射的无关刺激。()27.与非条件反射相比,对人体生存更具重要意义的是条件反射。()28.条件反射建立后,如果不给予非条件刺激强化,条件反射就会逐渐消退,这种抑制称为消退抑制。()29.人类的一切活动,都是由大脑皮质基本活动过程兴奋和抑制的协同活动实现的。()30.非条件抑制是先天的、不需要任何特殊条件就可发生的,是大脑皮质和皮质下中枢所共有。()31.外抑制是在有新异刺激的情况下出现的,所以经常伴随探究反射,具有一时性。()32.刺激强度过大,必然会引起超限抑制,而长时间的弱刺激就不引起超限抑制。()33.运动员纠正错误动作,其本质就是建立消退抑制。()34.条件反射巩固的程度,并不影响消退抑制产生的速度。()35.分化抑制包括泛化和分化两个阶段。()36.时间是延缓抑制中的一个条件。()37.节奏感强的运动项目,是靠延缓抑制实现的。()38.由条件刺激和附加刺激的复合刺激所引起的抑制过程,叫条件抑制。()39.所有犯规规则的附加条件所引起的抑制,并不是条件抑制。()40.相互诱导是大脑皮质兴奋和抑制过程的规律之一。()41.大脑皮质所进行的反射活动,都是在综合作用下实现的,而这种综合作用有是在分析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42.多级条件反射的出现,是按照刺激的性质、强度和顺序不同而不同的。()43.人们一切习惯和熟练的运动技能,在本质上都是大脑皮质建立起动力定型的结果。()44.第一信号系统和第二信号系统都是人类所特有的。三、填空题1.与非条件反射不同,条件反射是、、和的反射。2.巴普洛夫把机体对外界刺激进行分析的神经结构叫分析器,每一分析器都由三部分组成,即、和。3.建立条件反射的条件包括、、和。4.非条件抑制包括和。而条件抑制包括、、和。5.所谓第一信号,是指,而第二信号是指;所谓第一信号系统即是,而第二信号系统是指。6.大脑皮质的抑制过程包括、;前者包括、,后者包括、、和。7.形成条件反射必需具备的条件包括、、。\n8.消退抑制产生的速度,取决于、和。9.大脑皮层对一系列固定形式的刺激,产生的反应,称为。四、选择题(选择一个最佳答案)1.人和动物的一切本能,都是()。A、条件反射B、非条件反射C、阳性条件反射D、阴性条件反射2.大脑皮质的基本活动方式是()。A、反射B、非条件反射C、条件反射D、反射弧3.运动员纠正错误动作,与()反射有关。A、消退B、分化C、延缓D、条件4.人类认识和鉴别事物,是靠()抑制实现的。A、延缓B、条件C、消退D、分化5.从神经反射的角度来看,害怕和疲劳属于()。A、延缓抑制B、条件抑制C、消退抑制D、分化抑制6.外抑制是()诱导现象。A、同时正B、相继正C、同时负D、同时正7.第二信号系统的活动()使人脱离现实,因此,()与第一信号系统的活动结合起来。A、不易B、容易C、必须D、不必9.外抑制和超限抑制属于()抑制,它的中枢在()。A、条件性B、非条件性C、大脑皮层D、皮层下中枢E、大脑皮层和皮层下中枢10.运动员纠正错误动作,与()有关。A、消退抑制B、分化抑制C、延缓抑制D、条件抑制11.人认识事物和鉴别事物,是靠()。A、消退抑制B、分化抑制C、延缓抑制D、条件抑制12.预示着某一事物即将来临的刺激属于()。A、信号B、预兆C、第一信号D、第二信号13.外抑制是()诱导现象。A.同时正诱导B.同时负诱导C.相继正诱导D.相继负诱导14.害怕属于()诱导。A.消退抑制B.超限抑制C.延缓抑制D.条件抑制五、简答题1.简述条件反射的生物学意义。2.叙述条件反射和非条件反射的区别与联系。3.叙述条件反射建立的过程。4.叙述影响条件反射建立的各种因素。5.什么是非条件抑制?6.什么是条件抑制?7.简述两个信号系统的相互作用。第十二章运动技能的形成一、名词解释运动技能动作自动化运动条件反射运动动力定型分化抑制二、判断题\n()1.形成运动技能的泛化阶段,其神经过程是大脑皮层有关中枢兴奋与抑制广泛扩散,导致动作不精确、不连贯和存在许多错误动作。()2.形成运动技能的分化阶段,有关中枢兴奋和抑制在时间和空间上高度集中,动作连贯、自如,即使环境条件发生变化,成套动作也能正确完成。()3.所谓动作自动化,就是在完成非常熟练的动作过程中,并不需要大脑皮层的控制,也能自如地完成。()4.不同训练水平运动员在学习新技术动作时,所需时间基本相同。()5.所谓无意识或下意识地完成动作,就是在大脑皮层兴奋性低下或不适宜的部位实现的活动。()6.在形成运动技能的泛化阶段,教学方法应强调纠正错误动作和强调动作细节。()7.在建立运动技能过程中,重要的感觉机能是视觉和位觉。()8.大脑皮层兴奋性越高,就越容易建立运动技能。()9.即使在巩固、自动化阶段,仍应注意错误动作的纠正。()10.运动技能之间的相互影响总是良好的。()11.运动技能的形成,是由于大脑皮层上各感觉中枢之间建立起暂时的联系。()12.在形成运动技能的过程中,身体素质得不到同步发展。()13.随意运动只要大脑皮层下中枢参与,就能实现。()14.大脑皮层建立的运动动力定型越巩固,学习新动作就越不容易。()15.在形成运动技能的过程中,各阶段时间的长短与动作的复杂程度和运动员的训练程度有关。()16.在形成运动技能的分化阶段,大脑皮层运动中枢内兴奋和抑制过程逐渐集中,内抑制过程加强。()17.形成运动技能的巩固阶段,动作的某些环节可达到动作自动化。()18.在大脑皮层参与下实现的反应,有的是有意识的,有的是无意识的。()19.在无意识情况下实现动作自动化时,全过程不需要大脑皮质的参与就能实现。()20.想练结合教学法的生理机制,是由于在大脑皮质上使这一运动技能的暂时联系再一次接通,等于接受了一次强化。()21.动作自动化后,第二信号系统对运动技能的形成不起作用。三、填空题1.人的随意活动,是从开始,以为中继,以为告终的反射活动。2.运动技能本质上是、、的运动条件反射。3.在运动技能的形成过程中,本体感觉传入冲动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它既是前一动作的刺激,起作用;又是后一动作的刺激,起作用。4.运动技能形成后,兴奋和抑制在中枢内,有、有、有地交替发生。5.运动技能形成过程中,经历了三个相互联系的阶段性变化,即、和。6.一般而言,影响运动技能的形成和发展的因素包括:、、、和。7.所谓动作自动化是指。四、选择题(选择一个最佳答案)1.运动技能形成过程中,有关神经中枢兴奋和抑制相对集中的阶段,称为()阶段。A、泛化B、分化C、巩固D、动作自动化\n2.人体在运动中按一定技术要求完成的随意运动行为,或在运动中掌握和有效完成专门动作的能力,称为()。A、身体素质B、训练水平C、运动技能D、非条件反射3.下列各项中对运动技能的叙述,()是错误的。A、运动技能形成过程实质上是形成运动性条件反射的过程B、运动技能是一种复杂的运动性条件反射C、运动技能是连锁的运动性条件反射D、运动技能形成过程中,本体感觉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E.运动技能形成过程中,有关中枢建立了复杂的、暂时的神经联系F.运动技能间的相互关系都是具有积极意义的促进作用4.下列对动作自动化的描述中,()是不正确的。A、所谓动作自动化,就是在练习某套动作时可以在脱离意识的情况下完成B、所谓动作自动化,就是在练习某套动作时是在皮层兴奋性低下部位完成C、所谓动作自动化,就是在练习某套动作时控制中枢在低级中枢部位完成D、所谓动作自动化,就是在练习某套动作时可以不加思索地自动完成5.在运动性条件反射中,()传入冲动起者非常重要的作用。A、视觉B、听觉C、触-压觉D、本体感觉E、位觉6.运动技能的形成,是由于大脑皮层上各感觉中枢与()中枢发生暂时神经联系。A、位觉B、视觉C、运动D、听觉7.运动技能形成后,兴奋和抑制在()中枢内有顺序、有规律、有严格时间间隔交替发生。A、运动B、视觉C、位觉D、本体觉8.经常进行比赛性的训练,可以提高运动员对()的适应能力。A、新异刺激B、无关刺激C、非条件刺激D、防御反射9.在分化阶段,运动动力定型()。A、初步建立B、还未建立C、建立较巩固D、非常巩固10.动作自动化的实现,需要()的参与。A、延髓B、丘脑C、小脑D、大脑皮层五、简答题1.运动性条件反射是怎样形成的?2.简述影响运动技能形成的各种因素,并举例。3.简述运动技能形成的过程及各阶段的教学要点。4.简述运动技能的形成与一般运动性条件反射的差别。第十三章身体素质的生理学基础一、名词解释身体素质超等长练习RM最大摄氧量无氧阈(个体乳酸阈)反应速度等动练习无氧耐力二、判断题()1.最大摄氧量是反映有氧耐力的生理学指标,而无氧阈是反映无氧耐力的生理学指标。()2.最大摄氧量受训练的影响明显,而无氧阈受遗传的影响明显。()3.有氧耐力运动员训练早期最大摄氧量的提高主要通过发展泵血能力,训练后期则主要通过增加骨骼肌用氧能力。()4.\n最大摄氧量仅表明运动员最大摄氧能力的潜在能力,而无氧阈表明运动员最大限度维持有氧工作的能力。()5.无氧阈既可作为评定有氧耐力的水平,也可以作为控制用氧耐力训练的运动强度。()6.最大摄氧量与骨骼肌慢肌纤维百分比有密切关系。()7.与同年龄男子相比,女子的最大摄氧量小,原因使因为女子的体重较男子轻。()8.等动练习就是指速度相等的练习。()9.超等长练习就是指运动中肌肉的长度始终保持相等的练习。()10.力量性运动员和速度性运动员肌纤维中快肌纤维百分比高。()11.最大摄氧量是指机体在某种运动时每分钟摄入的最大氧量。()12.在不同个体之间进行有氧耐力素质生理学评定时,应以最大摄氧量的绝对值表示比较可靠。()13.优秀有氧耐力运动员经多年训练,最大摄氧量可并无增进,但无氧阈可明显提高,而无氧阈的提高与有氧耐力运动成绩的提高有密切关系。()14.快肌纤维百分比较高的短跑运动员经短跑训练,最大摄氧量也可获得提高。()15.最大摄氧量与有氧耐力运动成绩密切相关,因此,最大摄氧量是有氧运动成绩的唯一决定条件。()16.男子无氧阈时的摄氧量明显高于女子,如果用最大摄氧量的百分比表示无氧阈,则男女之间差别不大。()17.力量训练中联系的安排应是小肌群的练习在前,大肌群的练习在后。()18.与其它力量训练方法比较,电刺激法对发展肌肉协调性作用明显。()19.在一定范围内,肌肉收缩时给予的负荷越大,产生张力也越大,收缩速度就越快。()20.为了发展短跑运动员的下肢力量,应不断增加负重深蹲的杠铃重量,使肌肉体积增大,下肢力量相应增大。()21.所谓动作时,是指从动作开始到完成动作所需要的时间。()22.所谓反应时,是指感受器接受刺激产生兴奋,兴奋沿反射弧传递,直至引起效应器开始兴奋所需要的时间。()23.由于不同运动项目素质要求不同,有些项目的运动员可以表现出反应时短,而动作时长,但有些运动员却表现为动作时短而反应时长。三、填空题1.速度素质是指,速度在运动中的三种表现形式包括、和。2.身体素质是指人体在运动中所表现出的、、、、和等机能能力。3.决定力量大小的生理学因素包括、和。4.发展肌肉力量的原则包括、和等。5.肌肉进行收缩之后,紧跟收缩,称为超等长练习。6.超等长收缩肌肉产生的力量较大,是因为、和。7.按照运动时能量供应特点,耐力可分为和。8.决定无氧耐力的生理学基础是、和。9.反应速度的快慢主要取决于、和。10.动作速度的快慢主要取决于、和。11.限制最大摄氧量的中枢因素是指,外周因素是指。\n12.影响力量训练效果的因素有、和。13.评定运动员有氧工作能力的生理学指标有和,前者受遗传的影响大,后者受训练的影响大。14.跑速主要取决于步频和步长两个变量,而步频的加快有赖于、和;而、和主要影响步长。四、选择题(选择一个最佳答案)1.氧运输能力的限制因素是()。A、肺通气和肺换气B、血液运输氧的能力C、心输出量D、血液Hb含量2.影响最大摄氧量的中枢机制是()。A、中枢神经系统的调节能力B、肌纤维类型及其用氧能力C、心脏的泵血能力D、呼吸机能3.下列各项中,()不能作为是否达到最大摄氧量的指标。A、心率达到180次/分以上B、血乳酸大于11mmol/L(100mg%)C、呼吸商大于1.15D、肺通气量必须达到50-60L/minE、参与运动的肌肉必须占全身肌肉的一半以上4.限制最大摄氧量发展的主要因素是()。A、肺通气能力B、肺换气能力C、血液运输氧的能力D、心输出量5.研究发现,男子在18-20岁时最大摄氧量达到峰值,女子的峰值年龄在()。A、12-14岁B、14-16岁C、16-18岁D、18-20岁6.男子最大摄氧量的峰值能稳定保持到30岁左右,而女子保持到()。A、20岁B、22岁C、25岁D、28岁7.称为最大摄氧量外周机制的是()。A、中枢神经系统的调节能力B、呼吸机能C、血液运输氧的能力D、心输出量E、肌纤维类型及其用氧能力8.由于无氧阈出现并不是由于肌肉“缺氧”,因此,有人提议将“无氧阈”改称()。A、个体乳酸阈B、运动后过量氧耗C、最大摄氧量利用率D、通气无氧阈9.加速疾跑训练主要发展()系统的能力。A、非乳酸能无氧供能B、乳酸能无氧供能C、乳酸能和有氧氧化供能D、有氧氧化供能10.一般采用6-10RM的力量训练主要用于()。A、短跑训练B、中长跑训练C、长跑训练D、超长跑训练11.发展800米跑运动员专项素质的训练常用()。A、大强度高乳酸值间歇训练B、高强度低血乳酸重复训练C、中等强度低血乳酸持续训练D、中等强度低血乳酸变速训练12.间歇训练主要是使()机能保持在较高水平上。A、呼吸系统B、心血管系统C、神经系统D、运动系统13.法特莱克训练法(速度游戏,即在自然条件下交替快跑和慢跑),主要发展()系统的能力。A、非乳酸能无氧供能B、乳酸能无氧供能C、乳酸和有氧氧化供能D、有氧氧化供能14.重复训练法与间歇训练法的主要区别在于()。A、重复训练法有固定的间歇时间B、重复训练法的强度比间歇训练法大C、间歇训练法的恢复时间长且不固定D、间歇训练法有固定的恢复时间\n15.人体在运动中所表现出的各种运动能力,称为()。A、运动技能B、身体素质C、生理学指标D、运动性适应16.高原训练对()素质的发展作用不明显。A、有氧耐力B、无氧耐力C、柔韧D、灵敏17.力量素质的生理学基础中骨骼肌形态及工作并不包括()。A、肌肉生理横断面积B、肌纤维类型C、肌肉长度D、关节运动角度E、内脏功能18.力量训练的基本原则中,超负荷原则是指()。A、超过本人最大负荷能力B、超过平时一般的负荷或已适应的负荷C、力量训练时应不断增加负荷直至达到最大负荷19.举重和投掷运动员为了发展肌肉体积和绝对力量,应采用()训练。A、5RMB、6-10RMC、10-15RMD、30RM20.100米跑和跳跃项目运动员为了发展肌肉体积、力量和速度,应采用()进行力量训练。A、5RMB、6-10RMC、10-15RMD、30RM21.为了发展400米和800米跑运动员的力量、速度和耐力,应采用()进行力量训练。A、5RMB、6-10RMC、10-15RMD、30RM22.为了发展长跑运动员肌肉内毛细血管密度,提高耐力,应采用()进行力量训练。A、5RMB、6-10RMC、10-15RMD、30RM23.肌肉先被迫迅速进行离心收缩,紧跟着迅速转向向心收缩,这种力量练习称为()。A、动力性练习B、静力性练习C、等动练习D、超等长练习E、退让练习24.反应速度的高低与()基本无关。A、中枢神经系统的兴奋性和灵活性B、感受器的敏感程度C、条件反射的巩固程度D、反射活动的复杂程度E、内脏机能25.长期力量性运动训练使心室壁肌肉增厚的重要原因是力量性运动使()。A、心脏射血后负荷降低B、心脏射血后负荷增加C、心脏回心血量减少D、心脏回心血量增加26.高强度速度训练可以提高()系统的供能能力。A、磷酸原B、肌糖原无氧酵解C、无氧酵解和有氧氧化D、有氧氧化27.速度素质的训练对()能力的提高作用并不明显。A、神经系统灵活性B、磷酸原功能系统C、肌肉协调放松D、有氧氧化28.在800米跑的过程中,整体测得的呼吸商可以()。A、小于0.706B、大于1.0C、与安静时相仿D、与恢复期后期相仿29.运动训练导致肌纤维肥大的主要信息是()。A、肌张力的变化B、肌细胞膜结构的变化C、肌细胞内合成蛋白质的能力D、胰岛素分泌量30.在马拉松跑过程中,肌肉收缩的直接能源物质是()。A、ATPB、ATP和CPC、肌糖原的无氧酵解D、糖原和脂肪的有氧氧化五、简答题1.简述马拉松跑的生理学基础。2.简述无氧耐力的生理学基础。3.简述运动成绩和身体素质的关系。4.比较静力性练习和动力性练习的特点。\n5.简述力量素质的生理学基础。6.举例说明发展力量素质的原则。7.简述决定周期性位移速度快慢的生理学基础。8.简述能量供应的基本理论。第十四章运动中身体机能状态的变化规律一、名词解释赛前状态准备活动极点第二次呼吸进入工作状态真稳态假稳态运动性疲劳超量恢复二、判断题()1.赛前状态的生理学本质是自然性条件反射。()2.赛前状态对提高运动成绩都是有积极意义的。()3.准备活动的生理机理是通过预先的肌肉活动,在中枢神经相应部位留下兴奋性的痕迹,这一痕迹效应使正式练习时中枢神经系统的兴奋性提高。()4.准备活动的时间,在温暖季节可适当延长,而在寒冷季节应缩短。()5.准备活动的强度应由大到小,逐渐减量,但最大强度不宜超过45%最大摄氧量。()6.准备活动的内容可分为一般性和专门性两种,应该先进行专门性练习,后进行一般性练习。()7.准备活动的目的是使体温有所升高。()8.进入工作状态的根本原因是由于内脏机能的生理惰性。()9.“极点”的产生表示人体进入工作状态的结束、稳定状态的开始。()10.运动强度越大,“极点”出现越早且越明显。()11.“极点”出现的早晚除了与运动强度有关外,还与训练水平有关。()12.在中长跑运动中,运动强度越大,训练水平越低,“极点”出现越早,反应越明显,消失越迟。()13.良好的赛前状态和充分的准备活动能推迟极点的出现和减弱极点的反应程度。()14.运动中摄氧量和需氧量保持平衡,乳酸的产生和积累很少,机体多种机能水平保持相对稳定状态,称为真稳定状态。()15.极点出现后,表明机体开始进入真稳定状态。()16.在进行亚极量强度有氧练习时,进入工作状态结束后,摄氧量已达最大摄氧量水平,但仍不能满足运动对氧的需要,称为假稳定状态。()17.无氧练习由于持续时间短,因此无氧练习不出现稳定状态。()18.儿童少年进入工作状态的时间比成人短。()19.第二次呼吸的出现标志着机体进入工作状态的结束。()20.真稳定状态保持时间的长短关键在于氧运输系统的功能。()21.运动过程中由于各种原因所致的力竭现象,称为运动性疲劳。()22.运动性疲劳产生原因的“衰竭学说”认为,疲劳是由于体内能源物质的消耗而引起的。()23.“堵塞学说”认为,疲劳是由于乳酸堆积在肌细胞内所引起的。()24.“内环境稳定失调学说”认为,疲劳是由于细胞外液各种理化性质的稳定性被破坏所致。()25.“保护性抑制学说”\n认为,疲劳是由于各级脑组织中产生广泛的抑制所引起,尤其是脑组织中γ氨基丁酸水平明显升高引起中枢神经系统的抑制。()26.赛前状态是由于交感——肾上腺系统活动加强,引起情绪变化的一系列现象。()27.良好的赛前状态和适宜的准备活动,能够缩短进入工作状态的时间。()28.“极点”的出现,说明在运动开始阶段躯体性神经机能和植物性神经机能的不相适应达到高峰。()29.“极点”出现后,如果继续运动下去,动力定型可以恢复正常。()30.进入工作状态的根本原因是由于内脏机能的生理惰性。()31.在运动中,能源物质就开始恢复。()32.在一定范围内,运动量越大,能量消耗越多,超量恢复就越明显。()33.运动量大或小,都能引起超量恢复。()34.不同的能源物质,出现超量恢复的时间不同。()35.运动结束后,整理活动可有可无。()36.整理活动有使肌肉放松、降低肌肉紧张度、促进恢复过程的作用。()37.短跑后,若不做整理活动而是骤停,就可能发生“重力性休克”。()38.大强度间歇训练后,至少应有1天休息时间,以促进肌糖原的恢复。三、填空题1.运动过程中,人体的机能变化可分为、、、和五个阶段。2.准备活动的生理学作用包括、、和。3.人体的生理学惰性表现在和。4.解释运动性疲劳的学说有、、、和等。5.判定疲劳的方法有、和。6.促进恢复、消除疲劳的措施有、、、和等。四、选择题(选择一个最佳答案)1.比赛、训练和体育课的基本部分之前所进行的身体练习,称为()。A、赛前状态B、准备活动C、进入工作状态D、整理活动2.下列各项中,()不是影响赛前状态的主要因素。A、准备活动B、训练水平C、比赛经验D、观众态度和环境气氛E、比赛规模和对手水平F、裁判员和教练员言行G、性别和年龄3.下列各项中,()不是影响进入工作状态的主要因素。A、赛前状态B、准备活动C、运动强度D、训练水平E、机能状态F、年龄G、性别H、运动场地和气候4.下列各项中,()对准备活动的叙述是错误的。A、准备活动可以提高中枢神经系统的兴奋性,并留下兴奋的痕迹B、准备活动可以增强氧运输系统的功能水平C、准备活动使体温升高,降低肌肉粘滞性D、准备活动可以使氧离曲线右移,有利于氧的供应E、准备活动可以增强皮肤的血流量、降低泌汗阈,有利于散热F、准备活动可以加快神经传导速度,使反应时缩短G、准备活动可以推迟极点的产生,缩短进入工作状态的时间\nH、准备活动可以增加血红蛋白含量和增大心室腔容积,有利于射血5.比赛前运动员中枢神经系统兴奋性过高,这种状态称为()。A、赛前状态B、准备状态C、起赛热症D、起赛冷淡6.下列各项中,()不是影响准备活动生理效应的因素。A、准备活动的强度B、与正式比赛的时间间隔C、准备活动的时间D、进入工作状态的时间7.极点出现的早晚、反应强弱和消失快慢与下述()无关。A、运动强度B、运动项目C、赛前状态D、耐受高体温的能力E、准备活动8.下列各项中,()对运动性疲劳的叙述是不正确或不完善的。A、运动性疲劳是由于运动引起的运动能力暂时性下降的现象B、运动性疲劳是指运动员在持续运动中不能维持既定运动强度的现象C、运动性疲劳是指运动员不能把机能保持在某一特定水平的现象D、运动性疲劳是指运动员不能维持某一预定的运动强度的现象E、运动性疲劳是指运动员的运动器官完全不能维持运动的现象F、运动性疲劳是暂时的,经过适当措施和时间完全可以消除的生理现象9.不同性质的运动中,疲劳产生的原因也不同。在无氧强度练习中导致运动性疲劳的主要原因可能是()。A、能源物质的耗竭B、神经中枢和神经肌肉装置功能下降以及磷酸原物质的消耗C、内环境稳定失调D、血糖水平的下降和肝糖原分解过度10.下列各因素中,()不是引起短跑运动性疲劳的主要原因。A、高能磷酸原物质的消耗B、中枢神经系统对大量本体感觉传入冲动的耐受能力下降C、神经肌肉接点功能下降D、乳酸的快速堆积导致内环境稳定失调11.下列各因素中,()不是引起马拉松跑运动性疲劳的主要原因。A、高能磷酸原物质的消耗和乳酸的堆积B、能源物质的消耗C、中枢神经系统的保护性抑制D、高体温和失水导致的内环境稳定失调12.疲劳时,人体从卧位转变成坐位时动脉血压出现一时性()。A、下降B、上升C、先上升,后下降D、脉压差增大13.疲劳时运动员的心电图可出现()。A、R波幅度增大B、ST段下降并有T波改变C、R-R间期延长14.运动性疲劳时连续5次肺活量测定结果呈下降趋势,表明()。A、肺换气功能下降B、呼吸肌耐受力下降C、血液运输氧的能力下降D、气体交换能力下降15.下列各项测试结果,()不能反映运动性疲劳。A、反应时延长B、闪光融合临界频率下降C、皮肤空间阈增大D、基础代谢率E、皮皱厚度F、心电图ST段下降和T波改变16.超量恢复出现在()的恢复期。A、适宜大运动量B、适宜大强度C、中等强度D、任何运动项目17.准备活动和赛前状态的生理意义,相同处有()。A、缩短进入工作状态时间B、减轻“极点”的反应C、缩短进入稳定状态的时间D.防止外伤18.疲劳后,更换运动练习或做些放松练习,对疲劳的脑神经细胞起()作用,从而使脑神经细胞更快地恢复工作能力。A、同时正诱导B、同时负诱导C、相继正诱导D、相继负诱导\n五、简答题1.简述准备活动的生理作用和机制。2.简述赛前状态、准备活动和进入工作状态三者的关系。3.简述进入工作状态的原因。4.试用“内环境稳定失调”学说解释马拉松跑运动性疲劳的原因。5.简述运动性疲劳产生的五种学说。6.判断运动性疲劳的生理学指标有哪些?7.简述恢复过程的几个阶段。8.简述整理活动的生理学意义。第十五章运动效果的生理学评定一、名词解释训练程度机能节省化氧脉搏运动强度训练程度的生理学指标METs定量负荷最大负荷PWC170二、判断题()1.训练水平高者不仅在安静状态表现出机能节省化,而且在定量负荷运动中机能反应也比无训练者低。()2.在进行动力性运动时,训练水平高者,收缩压上升幅度大,但舒张压有不同程度下降。()3.在进行动力性定量负荷运动时,训练水平高者心血管机能表现为动员快、反应大、恢复快的特点。()4.运动训练导致人体形态、结构和机能诸方面的良好变化是人体对运动训练的一种适应性变化。()5.常以训练程度的生理学指标结合教育学观察、身体发育指标以及其他指标评定运动效果。()6.神经过程的灵活性和相对稳定性做为评定短跑和长跑运动员训练程度的指标之一。()7.肌肉中线粒体的有氧代谢酶活性提高,反映在肌肉中耗氧量、糖和脂肪分解代谢能力提高。()8.短跑运动员出现运动性心动徐缓和运动性低血压现象较少。()9.运动员出现安静状态心率低的现象是训练效果良好的表现,长期停训后这种现象可消失。()10.有训练的运动员在运动中以增加心率为主适应工作需要,而无训练者以增加心肌收缩力量为主。()11.训练安排的强度越大、频率越高、持续时间越长,则训练效果越好。()12.掌握运动员的恢复情况,应在训练当日晚上临睡前后正常状态进行脉搏和血压等简易指标的测试。()13.晨脉不超过正常范围1-2次/分、血压变动在5mmHg内、体重减少小于0.5Kg,可以认为运动量适宜。()14.最大摄氧量是评定心肺功能最重要的综合指标。()15.短距离或非周期性运动项目的优秀运动员,最大摄氧量一般和常人无异。因此最大摄氧量不能用来评定其训练程度。\n()16.优秀运动员在心率达到190次/分,并进一步增加时,氧脉搏随之有增加趋势。()17.无氧阈时的运动负荷,可作为评定有氧耐力训练程度的指标。()18.人体对内环境变化的耐受性,可作为评定训练程度的指标。()19.运动时的最大心率可作为评定训练程度的指标,可不必考虑氧脉搏的变化。()20.心输出量从5L/min降至4.7L/min时,动静脉氧差的绝对值增大,反映了组织利用氧能力提高。三、填空题1.在评定运动员训练效果时,常选定、和状态下的生理变化水平为依据进行对照分析。2.在评定训练程度时,应注意的问题包括、、、和等。3.有训练的运动员在定量负荷时的机能表现为、和。4.有训练的运动员在最大负荷时机能表现为、和。5.评定人体的工作能力,常用的定量负荷实验有、和。四、选择题(选择一个最佳答案)1.血液缓冲酸性物质能力的较高幅度提高,这是()运动员对运动训练的适应性变化之一。A、力量项目B、速度项目C、有氧耐力项目D、无氧耐力项目2.与普通人比较,优秀中长跑运动员在进行中等强度动力性运动时收缩压明显上升,是由于()的原因。A、外周阻力明显增大B、循环血量明显增大C、每搏输出量明显增大D、大动脉弹性明显改变3.长期力量性运动训练使心室壁肌肉增厚的主要原因是力量性运动使()。A、心脏射血后负荷降低B、心脏射血前负荷增加C、心脏回心血量减少D、心脏回心血量增加4.长期耐力性运动训练使心室腔容积增加的主要原因是耐力性运动使()。A、心脏射血后负荷降低B、心脏射血前负荷增加C、心脏回心血量减少D、心脏回心血量增加5.运动员在静止用力练习时,呼吸和循环功能的变化远不如结束后明显,这种生理学现象称为()。A、林加尔德现象B、波尔效应C、瓦尔萨尔瓦现象D、库珀氏阈6.优秀中长跑运动员的氧脉搏可达()。A、5-10ml/bsB、10-15ml/bsC、18-20ml/bsD、22-23ml/bs7.可以作为运动员科学选材的依据主要是根据()特征。A、形态B、心血管C、遗传D、可训练性8.尿肌酐指数可以间接用来反映骨骼肌中()含量。A、肌糖原B、线粒体C、ATP和CPD、ATP酶和CP酶9.24小时尿肌酐排出量(mg)与体重(kg)的比值,称为()。A、尿肌酐指数B、尿素氮指数C、磷酸原指数D、尿肌酸指数10.经过长期系统训练的运动员,关节软骨的厚度、可压缩性、接触面积均()。A、减少B、增加C、不变D、以上都不对11.有训练的力量项目运动员安静时,肌肉中ATP-CP系统、糖酵解酶活性()。A、提高B、降低C、不变D、以上都不对12.有训练运动员安静状态血红蛋白含量()。\nA、不变B、稍有增加C、稍有降低D、不一定13.系统耐力训练后,能引起运动员心脏重量/体重比值()。A、增加B、降低C、不变D、不一定14.耐力训练可改善运动员的心血管机能,安静状态下运动员收缩压和舒张压可()。A、升高B、降低C、收缩压略高,舒张压略低D、收缩压略低,舒张压略高15.运动性低血压、心动徐缓,多见于()运动员。A、短跑B、长跑C、体操D、射击16.有训练耐力运动员,安静状态下心率较低,每搏输出量()。A、略有增加B、略有降低C、变化不大D、不一定17.随意停止呼吸时间长短,是评定()中枢对缺氧和二氧化碳耐受性的重要标志。A、心血管B、呼吸C、运动18.训练有素的运动员,在完成动力性定量负荷时即刻,心率、收缩压比无训练者()。A、上升得多B、上升得少C、上升明显D、降低19.有训练运动员为适应运动的需要,心脏主要是增加()为主,提高心输出量。A、心率B、收缩力量C、血压D、回心血量20.评定训练效果的一个重要的、简便指标是()。A、呼吸频率B、血压C、体重D、心率21.肌肉出现局部慢性疲劳且疲劳尚未消除时,在肌电图上可观察到肌肉的()延长。A、收缩期B、宽息期C、潜伏期22.运动员出现烦躁不安、表情淡漠、反应迟滞和协调性差,属于()疲劳。A、稍有B、轻度C、中度D、重度五、简答题1.简述评定训练效果时应注意的问题。2.在安静状态、定量负荷和最大负荷时评定运动员训练效果时的原则是什么?3.有训练耐力运动员安静时心血管机能改善,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4.有训练运动员在定量动力性负荷时,心血管机能有哪些表现?5.如何评定运动员的训练负荷适宜?6.结合本人专项,试选取适当生理学指标评定运动员的训练效果。第十六章儿童少年、女子的解剖生理特点和体育教学训练一、名词解释生长发育儿童少年青春发育期性成熟期第一性征第二性征骨化初潮青春期高血压月经来潮月经周期身体素质的自然增长身体素质发展的敏感期身体素质发展的稳定阶段二、判断题()1.与成人比较,儿少的骨骼中软骨成分多、有机物多、骨骼不坚固,因此在外力的作用下易发生骨折。()2.儿少的关节囊较薄,关节内外的韧带薄而松弛,关节周围的肌肉和软组织薄弱,因此儿少关节活动度大、灵活性好,但牢固性和稳定性较差。()3.\n儿少全身肌肉的生长发育是不平衡的,大肌群发育早,生长速度较快;而小肌群发育迟,生长速度慢。()4.儿少的心输出量较成人小,但心输出量的相对值较成人高。()5.儿少由于代谢率较高,安静心率随着年龄的增长逐渐加快。()6.儿少心脏收缩力较弱,血管弹性较好,因此,儿少的收缩压不高而舒张压并不很低,因此脉压差较小。()7.儿少神经系统活动中,第二信号系统的活动占优势。()8.身体素质增长速度特别快的年龄阶段称为素质发展的敏感期。()9.相同年龄不同性别的儿童少年各种身体素质,男性优于女性。()10.女性生殖周期发生原因是由于性激素的分泌量发生周期性变化。()11.7-12岁为儿童期,13-17岁为少年期。()12.第二性征是性的本质区别,是由性染色体决定的。()13.青春期高血压是由于性腺和甲状腺等分泌旺盛引起的。()14.儿少不适合进行长时间剧烈运动和距离较长的运动,原因是其最大摄氧量和有氧工作能力低。()15.儿少肌肉成分随年龄增加,有机物和无机物含量减少,水分增加。()16.全身肌肉力量男子在25岁左右、女子在20岁左右达到高峰,此后随年龄增长很快减退。()17.儿童安静心率随年龄增长而递减,血压则随年龄递增。()18.儿童心输出量和每搏输出量比成人低,因此儿童心脏不能胜任一定紧张性的肌肉工作。()19.人体各器官系统的发育,最早的是神经系统,最晚的是生殖系统。()20.各种身体素质随年龄增长均衡发展。()21.力量素质增长最快的年龄段,男子在10-16岁,女子在9-13岁。()22.速度素质增长最快的年龄段,男子在7-14岁,女子在7-12岁。()23.耐力素质增长最快的年龄段,男子在19-23岁,女子在15-17岁。()24.灵敏素质增长最快的年龄段约在13-14岁。()25.儿童神经活动过程的特点是抑制过程较弱,兴奋过程占优势,兴奋和抑制过程易扩散、不易集中。()26.儿童做动作时,动作不协调、不准确、易出现多余动作,原因是兴奋过程占优势。()27.出生后,10岁前女孩的发育速度比男孩快;10-20岁时男孩的发育速度加快。()28.女子的重心低、肌肉力量差,因此平衡能力强。()29.女子的关节、韧带、肌肉弹性好,动作幅度大而稳定,适合体操、技巧和武术等运动练习。()30.女子体脂含量高,因此长时间有氧工作的能力强于男子。三、填空题1.年龄划分的依据有、和。2.青春发育期是的阶段,以为开始的标志;以为结束。标志着已经进入青春期。青春发育期可分为、和三个阶段。3.第一性征是指;第二性征是指。4.儿童少年身体各部肌肉发育不平衡,躯干肌先于,屈肌先于,上肢肌先于,大块肌肉先于。5.青春期高血压是指,其特点是。6.儿童血压较成人低的原因是和因素造成的。\n7.儿童少年心机收缩力相对较弱是由于、和造成的。8.根据儿童少年的心血管结构和机能特点,在安排体育教学时应注意、和。9.儿少脑细胞的工作特点是:、和恢复过程快。10.儿童在运动时心输出量的增加,主要是靠增快而增加的;肺通气量的增加主要是依靠来增加的。11.各种素质的自然增长分两个阶段,分别是和。12.雌激素有促进的作用;雄激素有促进的作用。13.儿少小肌群在岁后才迅速发展;躯干力量增长最大的时期是在岁。14.女子骨骼与男子比较有、、和的特点。15.女子肌肉与男子比较有和的特点。16.儿童时期年龄越小越适宜进行和素质的训练;7-12岁或14岁期间进行素质训练较适宜。17.身体素质发展到最高水平的年龄阶段,男女多数在岁之间,身体素质增长稳定阶段的年龄大致在岁。18.女运动员最大摄氧量越为L/min;最大氧脉搏在ml/bs。19.身体素质的自然增长在阶段最快;增长速度开始缓慢的时期在阶段。20.发展各种身体素质,在阶段进行训练较适宜。四、选择题(选择一个最佳答案)1.青春期高血压一般多见于()的青少年。A、身体发育不良B、身体虚弱C、身高增长缓慢D、身高增长迅速2.儿童少年身体素质随年龄增长而增长的现象称为()。A、身体素质发展的阶段性B、身体素质发展的自然增长C、身体素质发展的顺序性D、身体素质发展的敏感期3.在正常情况下,安静状态女子的体温较男子()。A、高B、低C、无差别4.出生时的男女性别和性腺决定的性征称为()。A、第一性征B、第二性征C、第三性征D、第四性征5.和成人相比,儿童疲劳出现和恢复均()。A、慢B、快C、无差别6.女子生理阶段的划分主要是以()为依据。A、生长发育规律B、形态和机能C、心理D、性腺和卵巢的机能7.各项身体素质自然增长速度的顺序,由大到小依次为()。A、力量—耐力—速度B、耐力—速度—力量C、速度—力量—耐力D、力量—速度—耐力8.各项身体素质由增长阶段过渡到稳定阶段的先后顺序依次是()。A、速度—耐力—力量B、耐力—力量—速度C、力量—速度—耐力D、速度—力量—耐力9.挑选高个子运动员,应选性成熟较()。A、早B、晚C、不确定10.与成人比较,儿童骨的成分内水分和有机物质多,而无机物()。A、多B、少C、不确定11.当儿少身高增长快时,肌肉主要向()发展。A、纵向B、横向C、纵横均衡发展\n12.当儿少身高增长缓慢时,肌肉主要向()发展。A、纵向B、横向C、纵横均衡发展五、简答题1.青春发育期是如何划分的?2.青春期高血压的特点是什么?体育教学中应如何对待?3.儿少身体素质的发展有哪些特点?4.根据儿少骨与关节的特点,如何进行体育教学与训练?5.根据儿少肌肉的特点,如何进行体育教学与训练?6.根据儿少的循环呼吸系统特点,如何安排体育教学与训练?7.根据女子解剖生理特点,如何安排体育教学与训练?第十七章主要运动项目的生理特点一、名词解释动力性练习静力性练习周期性运动非周期性运动运动性机能植物性机能运动强度重力性休克林加尔德(Lindgaard)现象瓦尔撒尔瓦(Valsalva)现象二、判断题()1.短跑运动主要以无氧氧化供能,因此,优秀短跑运动员运动后血乳酸浓度增加很多。()2.经过系统短跑训练后,肌肉中ATP和CP含量提高,而酶活性提高不明显。()3.“林加尔德”现象是指,在进行肌肉静止用力时,呼吸和循环系统的机能变化比运动后明显。()4.动力性活动中对抗肌群交替舒缩,身体多数环节在空间移动,肌肉以等长收缩的形式进行活动,因此,在活动中肌肉不发生等张收缩。()5.静力性活动中肌群处于持续紧张状态,身体多数环节在一定时间内维持相对固定姿势、静止不动,因此在活动中肌肉不发生等长收缩。()6.在任何运动项目中,肌肉的收缩包括静力性和动力性的成分,只是所占的比例不同。()7.短跑结束后若突然停止不动,可能会发生“重力性休克”。()8.在短跑运动中,整体的呼吸商可在1.0-2.0。()9.在中跑和长跑过程中一定会发生“极点”和“第二次呼吸”。()10.短跑运动疲劳的产生是由于肌肉中ATP和CP耗尽。()11.短跑运动主要依靠ATP-CP系统供能,因此,经过长期训练短跑运动员最大摄氧量不会提高。()12.在800米跑的过程中,呼吸机能可维持在最高水平。()13.400米跑的运动强度大于800米跑,因此,400米跑后即刻血乳酸浓度明显高于800米。()14.100米全力跑的运动量小于马拉松跑,但运动强度大于马拉松跑。()15.在马拉松跑的过程中,整体平均呼吸商可在0.7-08。三、填空题1.按照肌肉活动特征,运动练习可分为和练习。2.按照动作结构特征,运动练习可分为、和练习。3.按照肌肉工作时的相对强度,运动练习可分为、、和小强度练习。\n4.以发展占优势的素质为主,可将运动练习分为、、、和五种练习。四、选择题(选择一个最佳答案)1.运动强度可以用最大摄氧量百分比表示,45%-65%O2max属于()的运动。A、极量强度B、亚极量强度C、中等强度D、小强度2.下列运动中平均每分能耗最大的项目是()。A、足球B、篮球C、排球D、网球3.短跑运动后脉搏频率恢复到安静状态比动脉血压()。A、快B、慢C、同时4.在运动中一定会出现“极点”和“第二次”呼吸的项目是()。A、短跑B、中跑C、长跑D、以上都会5.在800米跑的过程中,整体平均呼吸商可达()。A、大于1B、小于0.706C、0.6-0.5D、不确定6.在运动中收缩压低于95-105mmHg,称为运动性低血压。下列()项目可出现运动性低血压。A、短跑B、中跑C、长跑D、不确定7.在马拉松比赛的过程中,为了防止血糖下降,应适当给予运动员口服糖水,糖水的浓度应该是()。A、高于10%B、高于5%C、低于2.5%D、高于10%,低于15%8.足球运动员的()色视野较正常人大。A、绿色B、红色C、红色D、蓝色五、简答题1.简述短跑运动的生理学特点。2.简述中跑运动的生理学特点。3.简述长跑运动的生理学特点。4.简述超长距离跑的生理学特点。5.简述重力性休克的产生原因、症状和防治。6.简述“林加尔德(Lindgaard)”现象产生的机理?7.简述“瓦尔撒尔瓦(Valsalva)”现象,以及如何《运动生理学》考试题一、名词解释(每题3分,共30分)1、肾糖阈2、视力(视敏度)3、绝对肌力4、食物的热价5、基础代谢6、中枢延搁7、超等长练习(超等长训练)8、肺总容量、9、有效滤过压(肾小球有效滤过压)10、机能节省化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5分)1、肾上腺髓质除分泌肾上腺素外,尚分泌___________。2、抽机棱的机能主要是古籍肌肉_______的变化。3、人体血浆PH的正常值在_____________之间。\n4、物质的主动转运是一种逆浓度差,需要载体和能量的转运过程,能来自是______的分解,而______的分解需要膜内的_______酶。5、运动技能形成过程的第二阶段称为___________。6、人体从以及每次搏动血量中所摄取的氧量称为___________。7、运动中人体以何种方式供能,取决于_______与_______的相互关系。8、慢肌纤维百分比高者,其有氧氧化能力也愈____。9、呼吸商是指机体在同一时间内产生的________量与消耗的_______量的比传真值,10、功能余氧量等于_______与______之和。三、判断题(每小1分,共15分)1、人体运动时,由于心脏舒张末期心容量明显增大,所以才导致运动时心输量的增加。2、抑制性突触后电位(IPSP)是由于递质与受体结合后,突触后膜K+、CI=通透性增加所致。3、身体统纵轴转动,会反射性的引起眼球先向旋转方向同侧移动,隔一段时间,眼球向旋转方向相反的一侧回跳,4、胰高血糖素加速肝糖元分解,促进糖的异生,因而使血糖水平升高。5、疲劳是组织、器官甚至整个机体工作能降低的现象。6、血液中酸性物质增多时,PH下降。7、随着水平的提高,安静时的摄罐头量将增大。8、运动时交感神经兴奋,可以使胃肠活动减弱。9、呼吸是指呼吸阻力,失去肺通气时所作的功。10、人体运动后,各种生理生化指标的恢复速度相同。11、心脏每产生一次期前(额外)收缩之后,往往出现一次代偿间歇。12、运动技能达到自动化程度后,便可以在皮质下神经中枢支配下完成,大脑皮质即不参与调节了。13、肾脏是以排除II+的吸收MA+来参与人体酸碱平衡调节的。14、骨骼肌在作等长收缩时产生的张力最大,因而完成的功最大,机械效率最高。15、短跑运动主要靠无氧代谢供能,但长期从事短跑训练可以使有氧代谢酶的活性提高,导致有氧代谢机能随之提高。四、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10分。请把正确答案的题号写在题前面的括号内)1、肌纤维收缩时_______不变、______缩短。A、带长度I带和H区B、A带和I带H区C、I带和H区A带D、H区A带和I带2、红细胞在血流和失去下通过狭窄的毛细血管时发生变形。回到大血管时又原型形的特性称_________。A、红细胞比容B、可塑性变形C、变形运动D、自稳态3、每100毫升备注中血红蛋白实际结合的氧量称_______。A、氧含量B、氧容量C、氧贮存D、氧利用率4、______不是小肠的运动形式。A、蠕动B、分节运动C、摆动D、集团运动5、_______称为体温。A、直肠的温度B、口腔的温度C、腋窝的温度D、身体深度的温度6、正常人______的视野最大。A、红色B、黄色C、绿色D、白色7、力量训练使肌肉体积增大的主要原因在于_______。A、肌结缔组织增厚B、肌毛细血管增生C、肌纤维增粗D、肌纤维数目增加。8、____是决定反应速度的最重要因素。\nA、感受器的敏感程度B、中枢延搁C、将就器的兴奋性D、肌力9‘优秀耐力运动员有剧烈运动后出现连续心音现象说明______。A、过度疲劳B、心脏工作能力下降C、血管张力下降D、以上都不对10、某运动员以平均6、8-7、8米/秒跑400米—1500米,其运动强度属于______。A、最大强度B、次最大强度C、大强度D、中等强度五、问答题和计算题(每题10分,共30分)1、论述准备活动的生理意义。1、试从运动生理学角度分析促进运动技能形成的因素。2、某运动员安静时心率是62次/分,运动时最高心率是184次/分。每搏输出量为200毫升,试计算出此人的心搏频率储备与运动时每分输出量各是多少?一、判断是非题(每题1分,共20分)1、内环境是肌体细胞生存生存的环境,主要由细胞内液组成,2、神经细胞的静息电位大小等于钠离子的平衡电位。3、备注主要以物理溶解的形式运输氧和二氧化碳。4、正常人体所有的心肌细胞都有兴奋性和传导性。5、消化道内营养物质的主要吸收场所在肝脏。6、每1克供能物质在体内完成氧化所释放的热量,称为这种营养物质的热量价。7、体内氧化某种供能物质时,所产生的二氧化碳体积与同一时间内所消耗的氧体积之比,称为呼吸高。8、最大摄氧是反映有氧耐力的生理学指标,而无氧阈是反映无氧耐力的生理学指标。9、最大吸气后作最大呼气所能呼出的氯量称为最大摄氧量。10、跑的速度越快,运动强度越大,极点出现越早,且越显著。11、在形成运动技能的泛化阶段,教学方法应强调抓住动作的细节和注意纠正错误动作。12、赛前状态的发生在正式比赛前人体技能变化的现象,赛前状态对提高运动能力和获得信奉异教成绩总是有积极意义的。13、条件反射一旦建立,有关中枢间便建立了固定的神经联系。14、极点出现后,表明肌体开始进入稳定状态。15、运动过程中由于各种原因所致的力竭现象,称为生理性疲劳,16、力量中练习的安排应是小肌群的练习在前,大肌群的练习在后。17、所谓血压是指备注在血管内流动时对血管壁的侧压力。18、在完成中等强度定量负荷运动时,心率快者,表明训练水平高。19、慢肌纤维收缩慢,能持久。慢肌纤维的无氧酵解酶活性和数量都比快肌纤维高,但慢肌纤维的线粒体积小,数量少。20、所谓等动练习,就是指速度相等的练习。三、选择题(每题1分,共20分,选择一个正确答案)1、运动强度可用本人最大摄氧量的百分比表示。相当本人55—65%最大摄氧量的强度称为______)。A、极限强度B、大强度C、中等强度D、小强度2、肺泡周围毛细血管血液经肺泡外界进行交换的过程称为______。A、肺通气B、肺换气C、外呼吸D、内呼吸3、肌小节中被称为收缩蛋白的蛋白质是______。\nA、肌凝蛋白和原肌凝蛋白B、肌凝蛋白和肌纤蛋白C、肌纤蛋白和原凝蛋白D、原肌凝蛋白4、骨骼肌收缩时,肌细胞内___长度缩短了。A、肌小节B、肌凝蛋白C、肌纤蛋白D、原肌凝蛋白5、实现气体交换的动力是______。A、呼吸肌的舒缩活动B、气体的分压差C、胸廓容积的变化D、胸膜内压力的变化6、正常成年男性血红蛋白含量应在_____范围内。A、12—15mg%B、12--15g%C、12--15mg/mm2D、12--15g/mm37、维持血浆量和血管内外水的颁布主要取决于血浆的_______。A胶体渗透压B、晶体渗透压C、钠离子的量D、钾离子的量8、体循环动脉血的氧含量为20mI%,静脉血的氧含量为8mI%,此时利用率为_____。A、60%B、40%C、12%D、28%9、在少年时期有氧耐力运动员选材的主要生理指标是______。A、肌纤维类型百分组成B、血红蛋白量C、无氧阈D、心率10、下列各项中,不能称为排泄的是____。A、皮肤泌汗B、肾脏泌尿C、呼吸排出水分D、消化道排出食物残渣11、在马拉松跑时,肌肉收缩的直接能源是______。A、ATPB、ATP和CPCC、肌糖无氧酵解D、乳酸能和有氧氧化供能12、高强度短时间低血乳酸重复训练主要发展______系统的供能能力。A、非乳酸能无氧供能力B、乳酸能无氧供能C、有氧氧化供能D、乳酸能和有氧氧化供能13、发展800米跑运动员专项素质的训练常用________。A、大强度高血乳酸间歇训练法B、高强度低血乳酸重复训练法C、中等强度低血乳酸持续训练法D、中等强度低血乳酸变速训练法14、青春发育期内由于生长素分泌不足,将导致_____。A、巨人症B、侏儒症C、呆小症D、肢端肥大症15、下列各激素中,______可由肾上腺皮质分泌的。A、性激素B、肾上腺素C、去甲肾上腺素D、肾素16、如果长期维生素A缺乏,将引起____。A、夜盲症B、败血症C、口腔溃疡D、贫血17、过度刺激前庭位觉器官引起前庭位觉反应的程度,称为______。A、前庭机能稳定性B、植物性反应C、前往运动反应D、前庭感觉反应18、一般采用6—10RM的力量训练主要用于______。A、短跑训练B、中长跑训练C、长跑训练D、超长跑训练19、下列激素中,____是由腺性垂体分泌的。A、生激素B、促甲状激素C、肾上腺素D、抗利尿激素20、训练水平高者在在进行动力性运动时,动脉血压常表现为_______。A、收缩压上,舒张压下降B、收缩压上升明显。舒张压有所下降C、收缩压上升,舒张压也上升D、收缩压下降,舒张压也下降三、简述题(每题6分,共30分)1、什么是呼吸?呼吸过程由哪些环节组成?2、什么是运动技能?运动技能形成过程可分为哪几个阶段?3、何谓基础代谢、基础代谢率?正常人的基础代谢率为多少?\n4、动脉血压是怎样形成的?5、简述准备活动的生理作用?四、问答题(共30分)1、运动中的呼吸方法应注意哪些方面的问题?2、试述儿童、少年骨骼肌的特点及其在体育教学与运动训练中应注意的?一、判断是非题(每题1分。共20分)1、活组织或细胞在刺激作用下产生的中传播的并伴有电活动变化的过程称为兴奋。2、机体的机能调节有相互联系的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两种方式工,其中以体液调节为主。3、骨骼肌的绝对不应期比心肌的绝对不应期长,故骨骼肌收缩力量大于心肌。4、长期无氧耐力训练可引起血液的碱储备升高。5、由于以及收缩功能减弱,因此老年人的脉搏压比中青年人小。6、呼气有利于静脉回流。7、最大吸气后作最大呼气所能呼出的气量称为最大通气量。8、机体排泄的最注意信息系统是消化道。9、每1克供能营养物质在体内完成氧化所释放的热量,称为这种营养物质的热量价。10、运动时基础代谢率增加。11、人体的躯体运动受大脑皮质经锥体外系的下传调节所实现。12、动作自动化是高度熟练,巩固后的不依赖大脑皮层控制的随意运动。13、肌肉的向心收缩紧接在离心收缩之后发生,这种形式称为超长收缩。14、无氧阈是反映无氧耐力的生理指标。15、牵张反射是一种条件反射。16、力量训练中练习的安排顺序应是先大肌群练习,后小肌群练习。17、所谓等动练习,就是指速度相等的练习。18、神经肌肉接点处兴奋传递障碍产生的疲劳称为外周性疲劳。19、运动量越大,消耗越多,超量恢复越明显,但出现较迟。20、所有训练者在作定量负荷运动时以及功能提高主要通过增加心率来实现。二、选择题(每题1分,共20分,选择一个正确答案)1、组成肌原纤维粗微丝的主要成分是_____。A、肌纤蛋白B、肌凝蛋白C、原凝蛋白D、原肌凝蛋白2、肌肉收缩的直接能源物质是___。A、肌糖原B、三磷酸腺苷C、磷酸肌酸D、脂肪酸3、与快肌纤维相比,慢肌纤维具有下列各项中的哪些特征?_________A、ATP酶活性高B、易疲劳C、线粒体数量多D、糖酵解供能4、血浆中含量最多的是蛋白质___。A、白蛋白B、球蛋白C、血红蛋白D、纤维蛋白原5、长期运动训练不会引起心脏发生________的变化。A、安静时心率减慢B、运动时每搏输出量增加C、运动时射血分数增加D、运动时最大心率增快6、综合反映心脏功能的生理指标是___。\nA、心率B、每搏输出量C、射血分数D、运动时最大心率增快7、下列部位中,哪个部位的二氧化碳分压最高?_____A、肺泡B、动脉血C、静脉血D、活动的肌肉8、炎热的环境中长时间运动时,机体主要以____方式散热。A、对流B、传导C、蒸发D、辐射9、感知旋转运动加减速度的感受器位于____内。A、椭圆囊B、球囊C、半规管D、中耳10、抗利尿激素是____分泌的。A、下丘脑B、腺垂体C、肾上腺皮质D、肾上腺髓体11、下列哪个腺体不属于内分泌腺?____。A、甲状腺B、胰腺C、松果体D、性腺12、中央前回是_____的感觉中枢存在部位。A、体表感觉B、本体感觉C、视觉D、听觉13、下列指标中_______不符合条件反射的特点。A、暂时的神经联系B、种族所有的C、后天的,生活中获得的D、在一定的条件下形成的14、下列指标中______最适合应用于少年时期胡氧耐力运动员选材。A、血红蛋白量B、无氧阈C、肌纤维类型百分比D、安静时心率15、高强度短时间低血乳酸重复训练主要发展_____系统的功能能力。A、高能磷酸化物功能B、肌糖原无氧酵解供能C、糖氧化供能D、脂肪氧化供能16、发展800米跑运动员专项素质的训练常用_______。A、大强度高血乳厔间歇训练法B、商强度低血乳酸重复训练法C、中等乳酸持续训练法D、中等强度低血乳酸变速训练法17、一般来说,下列项目中_____运动员的最大摄氧量值最大。A、短跑B、中长跑C、举重D、游泳18、5RM的力量训练主要由_____项目运动员采用。A、短跑B、中跑C、长跑D、投掷19、不符合运动性疲劳定义的描述是_______。A、机体不能持续预定的运动强度B、机体不能保持某一特定机能水平C、运动到一定时候机体工作能力暂时下降D、肌肉不能持续运动20、训练水平高者在进行动力性运动时,动脉血压常表现为______。A、收缩压上升,舒张压下降B、收缩压上升明显,舒张压有所下降。C、收缩压上升,舒张压也上升D、收缩压下降,舒张压也下降。三、简述题(每题6分,共30分)1、简述血液的主要功能。2、影响动脉血压的因素有哪些?3、何谓稳定状态?它可分为哪两种各有什么特点?4、简述产生运动性疲劳的原因。5、试述准备活动的作用。四、问答题(每题15分,共30分(1、人体运动时能量供应系统有哪些?试论它们各自的特点。2、试述长跑运动员身体的结构、机能特点。\n一、判断是非题(每题1分,共20分)1、组织的阈强度越大,其兴奋性越高。2、在一定范围内随刺激的频率和强度增加,肌肉收缩的程度也加大。3、细胞外液的数量多于细胞内液。4、运动时的心率与安静心率之差叫做心率储备。5、长期力量性或静力性运动训练可使运动员心态增大,并且以心室腔增大为主。6、余气具有平衡肺泡气分压的作用,最大呼气末仍留于肺内的气量称为余气量。7、胆囊分泌并贮存胆汁一,胆汁排入小肠对脂肪的消化和吸收有益。8、因为长时间运动需要消耗大量能量,而且能量供应主要由糖和脂肪的有氧代谢,脂肪的产热量又高,因此,在这类运动前应该增加脂肪摄入。9、正常人的尿液一般呈酸性。10、性激素通过与靶细胞膜上受体结合而发挥其对靶细胞调节作用。11、由神经垂体分泌的血管加压素具有升高血压和抗利尿的作用。12、视锥细胞机能有缺陷的人,产生夜盲症,但白天视觉正常。13、感觉的传入系统除了能引起相应的感觉外,还对保持机体醒觉起着重要的作用。14、锥体外系调节躯体运动的特点之一是对脊髓反射的控制常是双侧性的。。15、等动练习时由于采用了特殊的器材,因此保证了动作近程中的负荷的恒定。16、低乳酸值的间歇训练病根发展磷酸原供能系统。17、机体在真稳定状态下运动下不会产生乳酸。18、有训练者在800米跑比赛结束后的血乳酸水平高于无训练者或训练不足者。19、儿童注重质量的心脏重量和体积均小于成人,但按体重计的相对值却大于成人,20、有训练者在定量负荷运动时主要以增加心肌收缩力而不是增加来提高心脏活动水平。二、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20分)1、___是肌肉的生理特性。A、伸展性B、弹性C、粘滞性D、兴奋性2、所谓肌纤维的“三联管结构”,是由_____组成的。A、一条纵管和相邻的两条横管B、一条横管和相邻的两条纵管C、三条横管彼此相邻D、三条纵管和相邻的两条纵管3、血浆中参与免疫功能的蛋白质为_______。A、白蛋白B、血红蛋白C、球蛋白D、纤维蛋白原4、下列四种溶液中,___是等渗溶液。A、5%葡萄糖溶液B、10%葡萄糖溶液C、25%葡萄糖溶液D、5%氧化钠溶液5、红细胞的寿命平均约为______。A、1个月B、2个月C、3个月D、4个月6、人的心血管活动中枢基本部分在____。A、延髓B、脑桥C、中脑D、下丘脑7、决定肺泡与肺泡壁毛细血管内血液之间气体交换的动力是______。A、肺内压B、胸内压C、血压D、分压差8、成人安静时的需氧量每分钟为_______。A、0.1—0.2升B、0.2—0.3升C、0.3—0.4升.D、0.4—0.5升9、___可使脂肪乳化,便于肠道吸收。A、胃液B、胰液C、胆汁D、小肠液10、寒冬季节,为了保暖人体多穿衣服,这主要是为了减少以____方式散发热量。\nA、辐射B、传导C、对流D、蒸发11、在人体的四个排泄途径中,其中__排泄的种类最多,数量最大,是最重要的排泄途径。A、呼吸器官B、消化道C、皮肤D、肾脏12、___可降低血糖浓度。A、甲状腺素B、肾上腺素C、胰岛素D、ACTH13、人体在看近物时,靠____进行调节才能看清物体。A、角膜B、房水C、晶状体D、玻璃体14、中枢内兴奋传布只能由感觉神经元经蹭神经元传到运动神经元,这是由______决定的。A、突触B、中枢C、感受器D、效应器15、本体感觉在大脑皮质的代表区域在_______。A、中央前回B、中央后回C、枕叶距状裂两侧D、颞叶16、人在蒙眼后站立不稳,是由于____的功能障碍造成的。A、小脑B、大脑左半球C、大脑右半球D、脊髓17、___不是条件反射的特征.A、后天生活中获得的B、在一定条件下形成的C、种族所有的D、暂时的神经联系18、在训练使力量增长后若每_____训练一次,力量就能基本保持原来增长后的水平。A、一周B、二周C、三周D、四周19、相对而言,下列四项中_____是影响运动员有氧耐力的最重要因素。A、血红蛋白含量B、心输出量C、最大通气量D、肌力20、全身整体肌肉力量男子在___岁左右达到峰值。A、20B、25C、30D、35三、简述题(每题6分,共30分)1、影响静脉回流的因素有哪些?2、简述人体运动时能量的供应。3、影响运动技能形成和发展的因素有哪些?4、简述判断疲劳的方法。5、简述促进机体工作能力恢复的措施。四、回答题(每题15分,共30分)1、试述肌纤维类型与运动的关系。2、举例说明如何确定运动员训练的负荷量。一、单项选择题(每题只选择一个正确答案,每题2分,共30分)1、细胞膜转运物质时,逆浓度差或电位差进行转运,既需要转运蛋白或载体,又需要消耗能量的转运方式,称为__。A、单纯扩散B、易化扩散C、主动转运D、出胞或入胞作用2、红细胞的能量来源主要依靠____过程提供。A、红细胞内糖原的有氧气体过程B、红细胞内糖的无氧酵解C、红细胞摄取血液葡萄糖有氧氧化D、红细胞摄取血液葡萄糖无氧酵解3、红细胞在血液中所占的窖百分比,称为____。A、血红蛋白氧容量B、血氧饱和度C、红细胞比容D、红细胞体积4、近年来研究发现,滤过膜的通透性除了与所滤过物质的分子量,还与物质所带的___有关。A、基团B、电荷C、亲脂物质的数量D、蛋白质5、间歇训练法与重复训练法的最大区别在于____。\nA、重复训练法的强度大B、间歇训练法的持续时间长C、重复训练法有固定的运动强度大D、间歇训练法有固定的恢复时间6、下列激素中,____是由肾上腺皮质分泌的。A、性激素B、肾上腺素C、肾素D、促肾上腺皮质激素7、如果物像恰好投到____,应有最高的视敏度和色觉。A、视网膜中央凹B、视神经乳头C、视网膜周边部位D、视杆细胞部位8、训练水平高者在进行相同的动力性运动时,动脉血压表现为____。A、收缩压上升不明显,舒张压有不同程度上升B、收缩压上升明显,舒张压有所下降C、收缩压上升,舒张压也上升D、收缩压下降,舒张压也下降9、肌肉收缩时长度增加,这种力量练习称为______。A、动力性练习B、静力性练习C、超等长练习D、退让性练习10、下列各项对动作自动化的描述,______是正确的。A、所谓动作自动化,就是在练习动作时不需要大脑皮层的控制。B、所谓动作自动化,就是在练习动作时可以在皮层下中枢的控制下完成。C、所谓动作自动化,就是在练习动作时在皮层兴奋性较低的部位控制下完成。D、所谓动作自动化,就是在练习动作时在脊髓运动神经元的控制下完成。11、运动性疲劳连续一次人肺活量测定结果呈下降趋势,表明___。A、肺换气功能下降B、血液运输氧的能力下降C、呼吸肌耐力下降D、呼吸道阻力增大12、人体在运动中表现出来的力量、速度、耐力等运动能力,称为____。A、运动技能B、身体素质C、训练程度D、训练水平13、为了发展400米和800米跑运动员的力量素质,应采用____进行力量训练。A、5RMB、6--10RMC、10--15RMD、30RM14、抽小藬被称为收缩蛋白的蛋白质是_____。A、肌凝蛋白和原肌凝蛋白B、肌凝蛋白和肌动蛋白C、肌动蛋白和原宁蛋白D、原肌凝蛋白和原宁蛋白15、运动开始后引起肺通气量很快增加的调节主要通过_______。A、骨骼肌的本体感受性反射B、呼吸肌人本体感受性反射C、血液化学成分和改变发动的化学感受D、赛前状态和准备活动二、是非判断题(每题2分,共30分)1、一个运动神经元末梢所支配的所有骨骼肌纤维,称为运动单位。2、血红蛋白结合氧的能力与氧分压有关,氧分压越高,结合氧的量越多。3、一定范围内,人体体温上升,血红蛋白结合氧的能力下降。4、1克食物在体内完全氧化分解时所释放的热量,称为食物的氧热价。5、建立条件反射时,应先给予条件刺激,后给予非条件刺激进行强化。6、排球比赛中的时间差技术,实质上就是一种分化抑制。7、在中长跑运动中,运动强度越大,训练水平越低,极点出现越早,极点反应也主、越明显,极点的消失也越迟。8、能够触发引起动作电位的膜电位值称为斟基强度。9、无氧阈值反映了运动员动用无氧供能的能力。10、短跑运动员在训练水平提高后,应增加杠铃的重量进行力量训练,以不断增加肌肉体积和肌肉力量。11、骨骼肌交感舒血管神经末梢释放的化学递质是去甲肾上腺素。12、运动引起呼吸加深,相应引起补吸气量减少。\n13、平静吸气末与的胸内负压几乎相等。14、I型肌纤维具有快速收缩的能力,因此I型肌纤维比例高者,应从事短跑、举重等运动项目、15、氧分压下降引起呼吸加深加快的调节,主要是通过中枢化学感受器的作用实现的。三、填空题(每空格1分,共30分)1、影响运动技能形成与发展的因素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2、人体在一次运动过程中机能状态的变化经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3、影响动脉血压的因素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五个方面。4、在应用生理学指标进行训练程度评定时,应注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等方面的问题。5、与条件反射比较,非条件反射具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特征。6、运动处方主要内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四、简答题(每题6分,共30分)1、脑垂体分泌激素?(不需写出这些激素的生理作用)2、简要叙述目前解释运动性疲劳产生原因的学说及主要内容。3、什么是基础代谢?影响人体能量代谢的因素有哪些?4、简要叙述无氧耐力素质的生理学基础。5、维持血液酸碱玩意儿的物质基础是什么?五、叙述题(每题10分,共30分)1、什么是心输出量,有哪些影响因素。2、叙述位相性反射的弧。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