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67 MB
  • 2021-10-12 发布

知识点2 人类遗产观的形成

  • 25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4.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第一章 导论 1 人类遗产观的形成 2 遗产的定义与分类 3 遗产的定位 4 遗产旅游的界定 5 遗产旅游的规模 知识点2 人类遗产观的形成 1. 从传统的遗产观到现代的遗产观的转变 2. 遗产的大众化阶段 3. 人类遗产观的里程碑 4. 人类遗产观的变化特征 5. 小结 1.从传统的遗产观到现代的遗产观的转变 私人遗产观 遗产是个古老的词汇。 它的原始概念是指从 祖先继承下来的财产。 在这种传统的遗产观 中,遗产只是一种私 有的物质财富。 人类文明的两次转型催生了人类遗产观的转变 人类新的遗产观的产生,缘于整个人类文明的转型。 人类的文明由远古到今天,一共经过两次“转型”。 • 一次是由渔猎文明转为农耕文明。在我国,大约是在七千年前的河 姆渡文化时期。遗憾的是,那时的人类还没有遗产保护的意识,所以 我们无法搜寻到渔猎文明的任何遗存。 • 再一次就是近一个世纪——农耕文明向现代工业文明的转化。 在文明转型期间,新旧事物的更迭频繁,人们很难正确认识将要逝去 的事物内在的文化价值与精神价值。遗产的保护在这种转型时期显得 格外重要。 公共遗产观的萌芽 • 进入十九世纪中期以来, 遗 产的内涵悄悄发生了变化。 开始有人把祖先留下的具有 重要历史文化价值的公共财 物视做遗产,这是遗产的另 一层含义, 相当于现在的文 化遗产,它是一种具有公共 的、精神性质的财富。需要 人们共同热爱,世代传承。 新旧遗产观的区别 法国历史学家皮埃尔·诺 拉在《法国对遗产的认识 过程》中指出: “在过去20年,遗产的概 念已经扩大,发生了变化。 旧的概念把遗产认定为父 母传给子女的财物,新近 的概念被认为是社会的整 体继承物。” • 20世纪70年代,随着全球化和现代化的加 剧,遗产进入大众化阶段,其主要特征是 保护与破坏现象同时存在: 一方面遗产保护理念形成,一些民间艺 术、民族建筑等都被认为是遗产,有形的、 无形的,可移动的、不可移动的,等等, 极大地丰富了遗产的概念范畴; 另一方面,文化遗产越来越多地被用作 商业用途,遗产旅游得到发展,但遗产破 坏问题越来越受到关注。 2.遗产的大众化阶段 3.人类遗产观发展的里程碑——世界遗产公约 • 在这种背景下,1972年联合 国教科文组织颁布了《世界 文化遗产和自然遗产保护公 约》(简称世界遗产公约)。 • 《世界遗产公约》标志着人 类在遗产观上已达成共识, 是人类遗产观发展过程中的 里程碑,人类从此开始了全 世界范围内共同而自觉的遗 产保护行动。 • “世界遗产”这一概念在上世纪六十年代才明确提 出,七十年代列入世界遗产公约,文化遗产和自然 遗产相互连通,密不可分,它们是全人类的共同财 富。这是人类对自然与人文环境的认知发展到现阶 段后才形成的,是人类遗产观不断发展的必然产物。 • 世界遗产观的诞生,表明人类遗产观已经超越了时 空,不断任何年代,任何地域,只要是有突出的、 普遍的价值的遗存就是人类要倾尽全力予以保护的 对象。 (1)从文物观到文化遗产观的转变 (2)从文化遗产观到自然遗产观的转变 (3)从物质遗产观到非物质遗产观 4.人类遗产观的变化特征 (1)从文物观到文化遗产观的转变 • 我国传统上使用的是“古物”或 “文物”的概念。 如国民政府于1930年6月公布、 1933年6月施行的我国历史上第一 部文物保护法规被称为《古物保 存法》; 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公布的有关文 物保护法规或学术著作中一般称 古代遗存为“文物”。 • “文物”观关注更多的是单体的、孤立的、理论上认为是较为 珍贵的和形象较为正面的、年代相对久远的、以物质形态呈现 的那些静态的文化遗存。 • 现代的“文化遗产”观更关注遗产的系统性、遗产与生存环境 的原真性与协同性。 既关注遗产本身的建构,也关注文化遗产与其他社会系统的密 切互动。 更关注有关民生的产业性遗产和大众性遗产。 也关注近代甚至是现代的遗产。 也关注动态的或活态的遗产。等等。 (2)从文化遗产观到自然遗产观的转变 • 人类早期只把文物和文化遗 存作为遗产,忽视了对自然 遗产的关注。这与私人遗产 观的价值观是密切相关的。 • 随着公共遗产观的萌芽,以 及工业化和城市化导致人类 重新对自然环境的憧憬,把 自然遗产作为人类的重要公 共财富的遗产观得以发展, 并越来越受到人类的关注。 • 从1972年通过的《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到 2003年通过的《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在联合国 教科文组织(UNESCO)的不懈努力下,国际社会对口头/无 形/非物质文化遗产,尤其是文化表达与民众实践的功能 和价值进行了不懈的探索和重新认识。 • 在长达数十年的曲折历程中,人类关于“非物质文化遗 产”的认知、重视和共识,也随着概念化过程的不断拓 展而得以深化,完成了从物质遗产观到非物质遗产观的 过渡。 (3)从物质遗产观到非物质遗产观 • 1972 年联合国的《世界遗产公约》主要是对物质文化 遗产的保护。这时, 人类对文化遗产内涵的认识还不 完整, 只看到了遗产的物质性, 没有看到另一半非 物质的文化遗产。 • 物质文化遗产是看得见、摸得着的, 是静态的, 是 实体。比如文物器物、经典古籍、大文化遗址、重要 的历史建筑等等。非物质文化遗产则广泛得多, 但常 常是看不见、摸不着的,包括民俗、民间文学、民间 艺术、民间技艺等等。 • 然而, 由于非物质文化大多是老百姓创造的、共同 认同的, 它一直被认为是底层的文化而不被重视。 但它是养育我们的一种生活文化, 它直接表达着各 个民族的个性特征, 还有各自的认同感、亲和力与 凝聚力。 • 例如中国人的民族性不只表现在颐和园和故宫上, 而且体现在春节的民俗、京剧和古琴等无形的文化中。 可以说, 非物质文化遗产最能体现各个民族的本质, 也最能体现人类文化的多样性。 • 在世界各国中,日本堪称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先行国度。 • 早在明治四年(1871),日本政府就颁布了太政官公告《古器具保 护方案》和最早的近代法津《古寺庙保护法》(1897),对“文化 财”(即文化遗产)实行制度化保护。 • 1949年1月22日,奈良法隆寺金堂壁的大火成为1950年日本 颁布《文化财保护法》的直接导因。 • 日本在1950年颁布了《文化财保护法》,并最早提出了“无形文 化财”、“民俗文化财”的概念。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采用“无形 遗产”这一概念最早是由日语翻译成英语的,直接来自1950年日 本在这一领域具有前瞻性的立法中。 • 这是世界范围内率先将文化遗产纳入国家法规进行制度化保护的 重要举措,在日本被视作“第一法规”。 • 不仅将有形文化遗产和无形文化遗产同时作为并列的保护对象, 还将“重要无形文化财持有者”(即代表性传承人)的保护置于重 要位置,为此专门建立了“人间国宝认证制度”,明确规定了“ 认定”及“解除认定”的权限和程序。 • 1975年,《文化财保护法》修订时,将传统的文物保护技术作为 非物质文化遗产来保护,这是对该类遗产认识上的重大进步。 • 20世纪80年代以来,非物质遗产的保护问题日益引起各国的关 注,因此,教科文组织对文化遗产作出了物质和非物质的区分。 面对传统文化日益衰落乃至濒临消亡的状况,各国希望教科文 组织能像对待物质遗产一样,建立对非物质遗产的管理机制。 • 早在1982年教科文组织就成立了保护民俗专家委员会,并在其 机构中建立起“非物质遗产处” 。 • 但是,“非物质文化遗产”及其两大基本类别———“文化表 现形式”和“文化空间”———作为一个框架性的概念体系, 被逐步引入到教科文组织的国际化运作的过程却是举步维艰。 • 其间一场长达16年的持续性辩论,在用词或术语上出现 过,民俗、非物质遗产、民间创作、口头遗产、口头和 非物质遗产,以及非物质文化遗产等一系列明显的变化, 反映了非物质遗产观的演变过程。 • 1989年,教科文组织第25届大会通过了《关于保护民间 传统文化的建议》。“要求各会员国充分意识到大量包 含丰富的文化特性和各地民族文化渊源的口头遗产正面 临消失的危险。应当采取法律手段和一切必要措施,对 那些容易受到严重威胁的遗产实施保护。” • 1997年,教科文组织第29届大会决 定建立“人类口头与非物质遗产代 表作”。 • 2000年4月,首批人类口头与非物 质遗产代表作的申报、认定工作正 式开始。 • 为此,在《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 产公约》出台31年后才有了保护“ 人类遗产”的姊妹篇———《保护 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的出现。 • 非物质文化遗产 非物质文化遗产指被各群体、团体或 有时为个人视为其文化遗产的各种实 践、表演、表现形式、知识和技能及 有关的工具实物、工艺品和文化场所。   非物质文化遗产包括:口头传说 和表述,包括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媒 介的语言;表演艺术;社会风俗、礼 仪、节庆;有关自然界和宇宙的知识 及实践;传统的手工艺技能。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 化遗产公约》 小结 • 人类遗产观从传统遗产观到现代遗产观的演变过程,反映 了人类由占有遗产到保护和传承遗产的认识和价值观的转 变; • 人类遗产观从静止的、单体的、正面的文物观到动态的、 关联的、全面的文化遗产观、及至自然遗产观的转变,表 明了人类对遗产的认识更加系统化、动态化和深化; • 人类遗产观从物质遗产观到非物质遗产观的扩展,体现了 人类对遗产的价值观更加全面和大众化,散落在民间的传 统技艺和遗存受到前所未有的重视和抢救。 • 将遗产内容由物质的、有形的、静态的, 伸延到非物质的、无 形的、精神的、生态的, 显示了当今人类对自己的文明创造的 认识进了一大步。只有进入了现代社会,才会把前一阶段文明 视做遗产。因此说, 当人类相约对非物质文化遗产倍加珍视与 保护时, 一个现代的完整的遗产观便形成了。 • 这种对遗产认知的转变意味着人类从“特殊的”、私人的 遗产观走向“一般的”、国家、社会、民族和社区拥有的 遗产观转变; • 意味着从作为历史的遗产时代走向作为纪念的遗产时代, 表明遗产的意义不仅仅是世代相传,而且是一个家族、一 个民族、一个地区、一个国家的象征和纪念物。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