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3.26 KB
  • 2021-10-15 发布

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论文制度优势是国之根本 疫情制度优势文章

  • 19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4.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论文制度优势是国之根本 疫情制度优势文章 精品文档,仅供参考 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论文制度优势是国之根本 疫情制度优势文章 制度是最好的“守夜人”。古人云:“经国序民,正其制度。”管理国家,要使人民安稳有 序,就先要健全各项制度。没有 制度,就没有 衡量是与非 美与丑 荣与辱 善与恶 禁与行 进步与落后 文明与野蛮等事物判断的标准…小编为您整理了《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论文 制度优势是国之根本6篇》,给您在日常工作学习中借鉴。 打赢新冠肺炎疫情防控阻击战心得论文制度是国之根本 党的十九届四 中全会审议并通过的[ 中共 中央关于坚持和完善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管理体系和管理能力现代化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明确: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党和人民在 长期实践探究 中形成的科学制度体系,我国国家管理一切工作和活动都依照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展开,我国国家管理体系和管理能力是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及其执行能力的集 中体现。 ‎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当代 中国发展进步的根本制度保障,也是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创新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两个奇迹的最核心 最重要的基石。 制度是最好的守夜人。古人云:经国序民,正其制度。管理国家,要使人民安稳有 序,就先要健全各项制度。没有 制度,就没有 衡量是与非 美与丑 荣与辱 善与恶 禁与行 进步与落后 文明与野蛮等事物判断的标准,就缺乏倡导与约束 激励与惩处 弘扬与摒弃。我们常说,人管人 盯不 住,制度管人 才管用。惟独 制度才干管全面 管长远 管根本。制度没有 白天黑夜,不 分春夏秋冬,不 论东西南北,时时处处发挥作用。所以建章立制对小到一个家庭 一个单位,大到一个国家至关重要。党的十九届四 中全会通过的[决定],为新时代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奠定了 坚实制度基础,为推动我国管理能力和管理体系现代化提供了 强盛的制度保障,为实现 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 中国梦树立了 高耸的制度丰碑。 制度是公平的捍卫者。权力导致腐败,绝对的权力导致绝对的腐败。腐败产生的根源除了 主观的贪欲外,制度的缺失与漏洞则为客观因素。腐败通过权权交易 权钱交易 权色交易破坏了 公平,侵蚀了 正义,伤害了 党和政府在 人民心目 中的良好形象和威信,对推进新时代 ‎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影响极大,对推动我国管理能力和管理体系现代化进程影响极大。党的十九大报告作出了 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 平衡不 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重大判断,充分说明我国在 实现平衡发展 共享发展成果方面还有 一定差距。因此,党的十九届四 中全会集 中力量从制度层面顶层设计,构建社会公平国家制度和法律制度,捍卫社会的公平正义,彰显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和先进性。 制度是发展的压舱石。制度稳则国家稳,制度强则国家强。人类社会发展历史表明,一种发展道路,总是体现为一定的制度安排,治国理政的先进理念和成功实践,假如不 转化为成熟定型的制度,并得到有 效贯彻执行,就很难持续长久发挥作用,就很难推动和实现国家发展进步。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 中国的革命 建设 改革开放和新时代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实践密切结合的结晶,是 中国人民在 长期实践探究 中形成的人类制度文明史上的伟大创新,是被实践证明了 的科学制度体系,具有 显著优势。这个先进的制度,必将推动新时代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为顺利实现 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发挥稳定而重要的作用。 打赢新冠肺炎疫情防控阻击战心得论文严防疫情反弹信心始终是第一位的党员心得体会 ‎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孙春兰14日召开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会议,深入贯彻书记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落实李克强总理批示要求,研究部署北京市近期聚集性疫情防控工作。 连续56天零新增被打破,北京新发地批发市场出现新冠肺炎疫情扩散,牵动着国人的心。6月14日18时,北京市新冠疫情防控发布会上通报称,截止目前,北京已新增新冠确诊病例累计51例。在常态化疫情防控之下,任何人都不愿意看到这样的消息。但是,由于对新冠病毒变异、传播规律等还没有完全掌握,特别是在全球疫情蔓延态势还没有得到根本性扭转的情况下,出现小规模的疫情反弹也是不可避免的,关键是要消除恐慌情绪,增强科学应对信心。 这种信心来自于:经过近半年与疫情的较量,我们已经积累了防疫抗疫的丰富经验,有积极的应对办法。自6月11日出现新增病例后,北京市及时对新发地批发市场封场休市、进行消杀,对周边居民小区等场所实施封闭管理,扩大核酸应检尽检、愿检尽检和采样范围一系列迅速而果断的举措,指向非常明确,就是要不折不扣地落实坚决果断处置,坚决阻断疫情传播渠道,坚决遏制疫情扩散蔓延的要求,从防与治两端发力,将疫情扼杀于成灾之前,展现了北京遏制疫情传播的决心和能力。 ‎ 这种信心来自于:经过近半年的疫情大考,我们已经构建了系统的防疫抗疫应急管理体制,有充足的应对底气。国家卫健委向北京派出了专家组指导防控工作,并抽调有武汉工作经验的防治专家参加北京市相关工作。此次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会议,再次加大对北京市近期聚集性疫情防控工作的支持力度,目的就是要切实落实外防输入、内防反弹的防控策略,健全及时发现、快速处置、精准管控、有效救治的常态化防控工作,尽快查清传染源,有效阻断传播途径,坚决遏制疫情蔓延扩散。 这种信心来自于:经过近半年的全民战疫,我们已经养成了阻断疫情传播的良好习惯,有足够的抗击能力。比如,以勤洗手、戴口罩、常通风、不聚集的方式阻断飞沫传播和接触传播,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和健康生活方式,不造谣、不信谣、不传谣等等。当前,外防输入、内防反弹的压力并未减轻,我们绝不能丢掉这些疫情防控的好习惯,尤其是遏制北京聚集性疫情扩散蔓延,再次提醒我们,切不可有任何麻痹思想、厌战情绪、侥幸心理、松劲心态,必须时刻绷紧常态化疫情防控这根弦,一刻都不能放松。 ‎ 越是惊涛骇浪,越需从容不迫。积极的心态、坚定的信心,是遏制北京聚集性疫情扩散蔓延的必然选择,也是外防输入、内防反弹的重要力量。以变应变,信心就在我们的脚下,只要时刻保持积极应战的不懈姿态,切实管好自己的一亩三分地,把该落实的常态化防控措施全部落实到位、坚持到位,久久为功,就能以不获全胜决不轻言成功的定力和耐力,消除和化解病毒传播扩散的风险,唱响外防输入、内防反弹的四季歌、得胜歌。(作者系四川在线特约网评员)打赢新冠肺炎疫情防控阻击战心得论文以正确的心态抓好常态化疫情防控党员心得体会 此前,鉴于总体局面持续向好,北京市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响应级别由二级调至三级,一些市民开始产生放松心理,认为压抑近半年后,终于可以尽情释放自我了。而随着北京市连续56天没有本地确诊病例的记录被打破,一些人又因此产生了过度恐慌的心理,甚至产生许多负面情绪,在网络上夸张、放大官方信息披露的只言片语。 无论是放松还是恐慌都不是做好常态化疫情防控工作的正确心态。我们知道北京市外防输入、内防反弹的压力从未减轻,疫情防控阻击战也没有取得彻底胜利,必须克服放松心态、保持防范意识,慎终如始做好防控工作。同时,我们也要认识到,经过与新冠病毒近半年的战斗,我们已经积累了丰富经验和应对办法,只要我们坚持查漏补缺、积极应对,就一定取得疫情防控阻击战的最终胜利。 ‎ 不放松就是要慎终如始、谨慎防范。北京市连续出现新增新冠肺炎确诊病例,警示我们疫情风险随时随地存在,继续增强谨慎之心、保持防范意识、做好防控工作,仍然很有必要。在常态化疫情防控条件下,出现病例不可怕,可怕的是产生麻痹思想、厌战情绪、侥幸心理、松劲心态,所以在疫情防控阻击战取得最终胜利之前,我们必须继续绷紧疫情防控之弦,始终树牢谨慎之心,以慎终如始的心态、抓实抓细的措施,坚持不懈做好防控工作。要秉持宁可十防九空,不可失防万一的理念,加强对重点地区、重点场所的管控,针对性制定防控措施、细化防控方案;要认真汲取经验教训,加大对风险点的梳理、排查力度,不断查弱项、补短板,夯实常态化疫情防控举措;要加大对广大群众的教育引导力度,引导群众继续做好个人防护工作,切莫产生大撒把心理,尽情释放自我;要强化纪律意识,对贯彻落实党中央关于疫情防控决策部署不力的,要严肃处置,确保常态化疫情防控措施落地见效。 ‎ 不恐慌就是要坚定信心、稳住阵脚。防控进入常态化并不代表着疫情不会有反复,各地偶然出现散发病例实属正常现象。然而,随着北京市新增新冠肺炎确诊病例,一些人因恐慌引发对真相的无端臆想,在网络上散播谣言,这就过犹不及了。我们要看到自6月11日出现新增病例以来,北京市各有关部门迅速启动应对措施,开展全面流调、溯源、检测、排查,全力投入疫情防控,天津、河北、四川等地也迅速行动对海鲜市场等重点区域进行监管排查。这就说明经过近半年的防疫斗争,我们已经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可以迅速有效地应对此类状况。因此,我们在面对此类现象时一定要克服恐慌心理,坚定信心、沉着应对,决不能因为恐慌而自乱阵脚。各级政府要稳住阵脚,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书记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和党中央决策部署上来,不断查漏补缺,确保各项防控措施落实到位;广大群众要坚定信心,自觉做到不传谣、不信谣,积极配合做好个人防护。 慎终如始不放松,稳住阵脚再冲锋。只要我们不放松、不恐慌,以正确的心态抓好常态化疫情防控,把防护网织紧织密、隔离墙筑牢筑实,就一定能取得疫情防控阻击战的最终胜利。打赢新冠肺炎疫情防控阻击战心得论文疫情越紧张,越要防范三文鱼歧视党员心得体会 6月12日晚,北京新发地批发市场董事长张玉玺表示,相关部门抽检时从该市场切割进口三文鱼的案板中检测到新冠病毒。一时间,三文鱼被推上风口浪尖,引发热议:三文鱼会感染新冠病毒吗?有专家表示,目前新冠病毒已知的宿主基本都是哺乳动物,三文鱼体内携带新冠病毒的可能性几乎为零。 诚然,在权威调查结论公开之前,不必急于推定吃三文鱼有风险或无风险。就目前来看,与其说是三文鱼携带病毒,不如说是三文鱼沾染病毒。受疫情影响,近几个月来,有关于吃什么可能染病毒的话题,总能触动民众敏感的神经。在调查结果未明确之前,有必要重视在食品界当中可能衍生的负面情绪。 ‎ 首先,要防范刻板印象加剧。可以看到三文鱼刺身有病菌三文鱼刺身有寄生虫等等印象,一直停留在不少人的观念当中。事实上,经过长期冷冻及进出口检疫的三文鱼,生吃的风险并不算高。如今,吃三文鱼与新冠病毒的话题连接,无疑会加重吃三文鱼有害的刻板印象。 其次,要防范食品焦虑蔓延。倘若三文鱼刺身真的能感染病毒,那么拿吞鱼、金枪鱼、象牙蚌等海产生鲜是否也会沾染病毒?盲目焦虑的可怕,在于民众会因不科学的联想,扩大排斥的范围。加之,眼下国外疫情形势不容乐观,生鲜食品可能会成为病毒反流通道的认识可能会促使民众全面拒绝进口生鲜食品。 再次,要防范对刺身爱好者的偏见。因防疫需求推动,我国迅速通过有关法规,全面禁止食用野生动物。食用野生动物与不文明饮食习惯也画上了等号。眼下,三文鱼刺身染病毒的担忧出现,可能会催化只有野蛮人才吃三文鱼的负面观念,这对刺身爱好者是不公平的。 根据《202X年中国三文鱼市场现状调研与发展机遇分析报告》显示,仅20XX年1月至9月,我国三文鱼产量就达到1.59万吨,其中涉及了大量的生产者、销售者与生鲜爱好者。生鲜食品丰富了我国饮食文化领域,不必因为盲目焦虑而致使相关领域经营者的利益受到伤害。 ‎ 焦虑的扩散,会固化不科学不健康的观念。若谣言无法完全澄清,三文鱼销售市场必然会长期受到影响。只有坚持科学饮食,才能保持健康生活。防范不科学观念的蔓延,即是对相关领域产业者的保护,也是对消费者的保护。 打赢新冠肺炎疫情防控阻击战心得论文疫情控制住了,仍然要严阵以待党员心得体会 18日下午,在北京市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第125场新闻发布会上,中国疾控中心流行病学首席专家吴尊友明确告诉大家,北京疫情已经控制住了,高峰发生在6月13日。 面对疫情反扑,北京反应迅速,民众高度配合。连续近60天无新发本地新冠肺炎确诊病例的首都北京,近日突发反弹。自11日以来,与北京新发地批发市场相关的新冠肺炎病例以每日两位数增加,累计报告158例确诊病例。北京市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响应级别由三级调至二级,并相应调整防控策略。北京市第一时间组织开展了全面、科学的流调溯源检测排查,加紧对5月30日以来到过新发地农贸批发市场或与市场销售人员有密切接触的人员开展核酸检测。自6月13日起,大规模核酸检测已排查70万人。只要行动快,措施果决,病毒就没有大面积传播的余地。 ‎ 北京疫情已经控制住了,无疑是一个振奋人心的好消息,但并不意味着可以对疫情松口气。北京是国际性大城市,更是共和国首都,疫情防控工作直接关系党和国家工作大局,关系全国疫情防控全局。疫情反弹的教训,说明仍然需要立足防大疫、打大仗,沉稳应战、精准施策,紧紧依靠人民群众,彻底打赢这场硬仗。 强化疫情防控效果,须突出重点场所。农贸市场、夜市等场所,是重点管理范围。北京市通报的绝大多数确诊病例均有新发地农产品批发市场活动史或与该市场高度关联。农产品市场人员流动性大、辐射面广,当务之急要全面做好流行病学调查和病毒溯源工作,务必精细到每个商户、每个摊位、每块案板,精准筛查出密切接触者,并第一时间隔离,力争全覆盖切断疫情传播途径。 除了临时关闭的,正在开放运营的也需要做好进出人员的体温筛查和信息登记,定期进行清洁消毒,排除隐患。这需要落实企业主体责任,督促各类食品经营者和集中交易市场开办者,严格落实食品安全主体的责任,严格进货查验和追溯管理,严格执行食品原料索证索票和进货查验制度。细化畜禽肉类、水产品、果蔬等食用农产品进货查验流程,重点检查进货合格证明、交易凭证等票证和相关台账记录,从源头把病毒输入的口子堵死。 ‎ 紧抓关键节点不松懈。按照外防输入、内防反弹的原则,应重点抓住入城口、落脚点、流动中、就业岗、学校门、监测哨等关键点,落实属地、部门、单位、个人四方责任,使各项常态化防控措施不折不扣落地。加强高风险国家和地区进口商品的风险监测,开展相关商品全流程抽样检测,不给病毒闯关半点机会。 虽然疫情有许多不确定性,但真正决定疫情走势的,还是团结的英雄的人民,是应对重大突发疫情所采取的态度、策略,是强有力的组织体系和行动力,是人民群众战之必胜的坚强意志。 战胜疫情既要保持斗志、克服恐慌情绪,又需要克服麻痹思想,增强自我防范意识和防护能力。我们近半年抗击疫情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按照有行之有效的的总要求,充分发挥制度优势,广大干部群众齐心协力,就一定能够尽快打赢这场硬仗。打赢新冠肺炎疫情防控阻击战心得论文五一假期检验疫情防控成效 五一小长假马上就到来了。人们在五一小长假期间的出游,将开启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以来首次全国范围内的人口大规模流动。五一出游高峰,是对受疫情影响最大的旅游业的一次回补。当然,这些人员流动也是对此前各地疫情防控效果的一次检验。五一小长假过后,各地疫情将会发生什么变化,人员流动的范围会据此进一步扩大还是保持原样甚至缩小,都有待小长假过后进行观察和统计。 ‎ 从最近几日的疫情通报看,全国疫情防控态势平稳。这种疫情防控局面,为人们在五一小长假放心出游作了必要的铺垫,创造了基本条件。但是,应该看到,这种局面是在疫情防控措施比较严格,且没有大规模人员流动条件下形成的。旅游高峰的出现,对疫情防控措施的应变提出了新要求。一些游客集中的地方,应该提前采取应对措施,有针对性地设计和布置高密度人员流动情况下的疫情防控细节,做好预案并进行充分演练,做到有备无患,保证不出现疫情防控失控情况。 实际上,不少人在五一小长假期间出游问题上,也是抱着矛盾心理。一方面,已经持续3个多月的疫情防控,让许多人倍感疲惫,急需以出游的方式调整心态,青少年就更是如此。不过,另一方面,从世界范围看,新冠肺炎疫情的走向还未定型,第二波疫情的预期就像一只没落地的靴子一样,让人心神不宁,由此阻滞了许多人出游的步伐。特别是在疫苗尚未研制成功、对症药物和治疗方法暂付阙如的情况下,人们即使出游,也很难尽兴。媒体对此的调查采访显示,数个不同城市的人们均表示,因为担心疫情问题,五一假期可能不会安排较长距离的旅行,首选的是居住城市本地游或周边游。 ‎ 据相关机构测算,今年清明假日期间,全国国内旅游接待总人数为4000多万人次,预计五一小长假的旅游人次将是清明假期的2倍以上。这种情况,也正是游客集中的地方的疫情防控措施能够得到游客理解,同时游客也必须加强自身防护的外在客观条件。4月13日,文化和旅游部、国家卫生健康委联合印发了《关于做好旅游景区疫情防控和安全有序开放工作的通知》,提出了疫情防控下的一些基本要求。按照该通知,旅游景区必须建立预约制度,且景区接待游客量不得超过核定最大承载量的30%,推行分时段游览预约,引导游客间隔进入景(园)区、错峰旅游,做到无预约、不出游。而上海华山医院感染科主任张文宏针对五一小长假出游给出的建议也正是避免扎堆,以此降低因拥挤带来的病毒传播风险。可以预计,平稳度过五一小长假,将为以后其他节假日里的疫情防控增加有益的经验。 打赢新冠肺炎疫情防控阻击战心得论文支持中小微企业克服疫情影响 近日,国家发展改革委联合国家数字经济创新发展试验区、平台企业等145家单位,共同启动数字化转型伙伴行动(2020),帮助中小微企业实现数字化转型,支撑经济高质量发展。这是国家支持中小微企业的又一行动。实际上,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国家一直都在支持中小微企业渡过难关。 ‎ 突如其来的疫情,不可避免会对我国经济发展造成较大冲击,其中最为脆弱的可能还是中小微企业。疫情防控期间,中小微企业的营业收入明显减少,支出却不能停止。因此,这些企业即便没有出现资不抵债的现象,仍然有可能因现金流断裂而面临危机。以中小微企业为主体的民营企业贡献了我国GDP的60%以上和城镇就业的80%以上,中小微企业如果出问题,自然会冲击就业与经济增长,六稳工作和六保任务就很难落地,还会影响群众生活,甚至影响社会稳定。可以说,保中小微企业就是保中国经济基本盘,就是保百姓就业、保社会稳定。正因为此,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指出,必须稳住上亿市场主体,尽力帮助企业特别是中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渡过难关。 因此,扶持中小微企业一直是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内容。在货币政策方面,央行在降低政策利率与增加流动性供给的同时,还向金融机构提供专项资金支持中小微企业融资;在财政政策方面,减免税收、补贴利息与缓缴社保缴费等措施接连出台;在地方层面,各级地方政府还推出了减免国有房产租金、减免水电费以及发放消费券等政策。这些政策体现了党和政府对中小微企业的重视与关心,对于稳定中小微企业经营发挥了积极作用。 但也要看到,把政策设计转变为政策红利,还需要打通最后一公里、畅通传导链条。从融资方面来说,大多数金融机构缺乏服务中小微企业的获客渠道与风控手段,贷款利率还没有完全实现市场化定价,如果不解决融资过程中的风控、责任等问题,金融的源头活水就很难引流到中小微企业。同时还要看到,在国际疫情蔓延导致世界经济前景尚不明朗的前提下,如果企业持续依赖贷款支付工资与其他经营开支,效果也很难预料。正因此,不仅要有金融支持的政策,还应把政策细化,使之能够更好落地。 ‎ ‎ 同时,扶持中小微企业需要讲究政策协同,由央行提供流动性,金融机构发放贷款,财政兜底。在货币政策之外,还应更好发挥财政政策的作用。书记总书记强调,积极的财政政策要更加积极有为,已经出台的财政贴息、大规模降费、缓缴税款等政策要尽快落实到企业。用积极的财政政策保市场主体,重点支持中小微企业和受疫情冲击较大的产业纾困和发展,确保中小微企业有必要的现金流,维持相对健康的资产负债表,确保中小微企业能够克服疫情影响,决不能出现市场复苏了、但企业不在了的情况。 中小微企业,是最活跃的市场主体,每一个具体的中小微企业,都连着普通家庭的就业与生计;无数个中小微企业,共同构成了中国经济的规模与体量。打好政策组合拳,一定能支持广大中小微企业渡过难关,为百姓就业打牢基础,为中国经济蓄积活力。 打赢新冠肺炎疫情防控阻击战心得论文科学应对疫情对脱贫攻坚的冲击 今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之年、脱贫攻坚决战之年,原本就有不少硬仗要打,又遭遇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各项工作难度更大、任务更重、要求更高。确保完成决战决胜脱贫攻坚目标任务,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要求我们必须把疫情影响降到最低限度,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 ‎ 今年一季度,贫困地区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名义增长2.7%,比全国农村居民平均增速高1.8个百分点;扣除价格因素影响,实际下降3.0%,比全国农村居民平均降幅小1.7个百分点。这表明,疫情对贫困地区的冲击要相对轻一些,这也是我们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的优势所在。但是,由于贫困地区的脆弱性和内生动力不足,也绝不能轻视疫情对脱贫攻坚的影响。 新冠肺炎疫情对脱贫攻坚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一是延缓了扶贫项目的建设进度。受疫情影响,一些扶贫项目不能按计划开工,处于停工或开工不足状态,建设进度被延缓。二是影响了贫困劳动力外出就业。疫情防控期间,一些贫困劳动力滞留在家,不能外出务工就业。国际疫情蔓延,出口产业受到较大冲击,而在这些产业就业的人员,不少来自贫困地区以及贫困和低收入家庭。三是对贫困地区的产业发展形成一定冲击。影响较大的主要是鲜活农畜产品销售、休闲农业和旅游业等,其中对贫困地区的旅游业影响最大,导致一些扶贫产业项目效益下滑。四是加大了返贫和致贫风险。在已脱贫人口和贫困边缘人口中,有的增收渠道单一且不稳定,一旦受到疫情冲击,就业和家庭经营收入容易受到较大影响,很容易陷入贫困。 ‎ 既要从面上看到疫情的影响,也要聚焦到重点难点。比如稳定贫困劳动力就业问题。各级政府采取多方面措施,推进贫困劳动力务工就业,取得了积极成效,但仍需继续用力。又如增强产业发展的可持续性问题。贫困地区产业发展层次较低,市场竞争力和抗外部干扰能力不强,这次疫情一定程度上提示了其产业脆弱性。一些易地扶贫搬迁项目,后续产业扶持也有待跟上。聚焦这些重点难点问题,各项政策才能做到有的放矢,补齐短板。 知道影响所在,明确重点难点所在,加大脱贫攻坚的政策支持就有了针对性。总结起来就是:抢进度、补短板、提质量。抢进度,加快农村危房改造、农田水利、基础设施等项目建设进度,将疫情期间耽误的时间和进度抢回来。补短板,重点针对三保障、饮水安全等短板和薄弱环节,对标脱贫目标尽快补齐;抓住国家应对疫情加大投资的时机,加快启动实施一批脱贫致富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项目。提质量,加强产业扶贫、就业扶贫和消费扶贫的衔接,加大易地扶贫搬迁后续扶持力度,培育一批具有竞争力的长效富民产业,增强脱贫人口的自我发展能力,从源头上消灭造成返贫和新发生贫困的土壤。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我们党的庄严承诺;消除绝对贫困,是中华民族的千年夙愿。只要坚定信心,付出更多努力、拿出更大力度,就一定能打赢脱贫攻坚战,让全国人民一起步入全面小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