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计学重点概念 2页

  • 70.00 KB
  • 2022-08-13 发布

统计学重点概念

  • 2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4.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统计含义:统计工作、统计资料和统计学。总体:客观存在的、某些性质上相同的许多个别事物组成的整体。总体单位:个体,构成统计总体中的每一个个别事物或个别单位。普查:为特定目的而专门组织的一次性的全面调查。重点:在调查对象中,之选一部分重点单位惊醒的一种非全面调查。典型:根据调查目的和任务,在对对象进行初步分析的基础上,有意识的选取若干有代表性的单位进行调查研究,借以认识现象总体发展变化的规律的一种专门组织的非全面调查。抽样:按随机原则从调查对象中抽取一部分单位作为样本进行观察,再根据样本资料,对调查对象进行有一定可靠程度推算的一种非全面调查。统计分组:根据研究目的,按照一定的标志将总体划分为若干个性质不同的部分的方法。次数分布:在分组基础上将总体所有单位按某个标志分组后,总体数单位在各组之间的分布。总量指标:反映客观现象在一定时空下的总体规模、水平的统计指标。平均指标:在一定条件下同一总体各单位某一数量指标值所达到的一般水平,或是将总体各单位某一数量标准值差异抽象化的一般水平。统计指数:反映复杂总体数量变动的相对数。相对指标:两个有联系的统计指标对比形成的比率。标志变异指标:用来测定总体各单位标志值之间的差异程度的统计指标。时间数列:将同类指标在不同时间上的数值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所形成的统计数列。季节变动:由于受自然和社会因素影响,现象随季节变化而呈现出周期性变动。统计本质:通过对同类现象的大量观察和综合分析,排除偶然性因素的影响,显示决定性因素作用的规律性。统计过程:~设计、~调查、~整理、~分析、~资料的提供与开发。研究方法:大量观察、统计分组、综合指标、统计模型、归纳推断。研究对象特点:社会性、总体性、变异性。指标和标志的区别联系:区别:说明对象不同(总体特征。总体单位特征);用数值表示(全部。品质标志不能用,数量标志能用)联系:大多数指标的数值是从总体单位的数量标志值综合而来;随着研究目的的变化,两者之间存在变换关系。调查方案内容:确定~目的、~对象和单位、~项目与调查表、~时间和期限。汇总方式:逐级~、集中~、综合~。汇总技术:手工~、计算机~。审核:逻辑检查、计算检查、纪律检查。统计分组标志:研究目的和任务、能够反映现象本质特征的、考虑历史条件与经济条件。次数分布类型:钟型分布、U型分布、J型分布。统计表:标题、横行标题、纵栏标题、数字资料(形式);主词、宾词(内容)。长期趋势:时距扩大法、移动平均法、趋势模型法。时期:可加性、数值大小与时间长短成正比、连续计数。时点:不具可加性。时间数列分类:绝对数~、相对数~、平均数~。编制原则:时间可比;总体范围一致;经济内容一致;计算方法、计算价格和计量单位一致。统计分组原则:穷尽、互斥。综合指标编制原则:采用帕氏指数公式、把作为同度量因素的数量指标固定在报告期的规模和构成上。\n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