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学]教育学重点 4页

  • 54.18 KB
  • 2022-08-15 发布

[教育学]教育学重点

  • 4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4.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教育学产生的标志?赫尔巴特在1806年出版的《普通教育学》实验教育学是谁提出来的?1901年由德国的梅伊曼提出决定教育性质的社会因素是什么?社会政治经济制度普通中小学的性质?基本教育即义务教育教学工作的基本环节?(1)备课;(2)上课;(3)课外作业的布置与反馈;(4)课外辅导;(5)学业成绩的检查与评定。学校的中心工作是什么?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培养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有道德、有理想、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在教学史上,教师中心和儿童中心分别是谁提出来的?教师中心:赫尔巴特儿童中心:杜威课程如何分类?1.根据课程任务:基础型课程,注重学生基础学力的培养拓展型课程,注重拓展学生知识与能力研究型课程,注重培养学生的探究态度与能力2.根据课程制定者或管理层次: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学校课程通常以选修课或特色课的形式出现教育学研究的对象?教育卢梭的代表作?(教育方面)爱弥儿杨贤江的代表作?《新教育大纲》。教育的概念?教育是培养人的一种社会活动,就是传递生产经验和社会生活经验,促进社会生活经验,促进新生一代的成长教学课程是一种特殊的认识过程,特殊性表现在哪些方面?1.间接性。主要以掌握人类长期积累起来的科学文化知识为中介,间接地认识现实世界2.引导性。需要在教师引导下进行认识,而不能独立完成3.间捷性。走的是一条知识的捷径,是一种科学文化知识的再生产班主任了解学生的方法?1.观察。在自然条件下,有目的,有计划地对学生在各种活动中的行为表现进行观察。2.谈话。通过对学生本人或知情者的谈话,从各个侧面间接的了解学生。3.分析书面材料。通过阅读学生有关材料来了解学生,包括记载学生各种情况的登记表等。\n4.调查研究。通过对学生本人或知情者的调查,从各个侧面间接的了解学生。德育过程性质表现在哪些方面?1.德育过程是教师引导下学生能动的道德活动过程①学生品德的发展是在与环境的相互作用中能动地实现的②道德活动是促进德育要求转化为学生品德的基础③进行德育要善于组织,指导学生的活动2.德育过程是培养学生知情意行的过程①德育要有全面性,促进知情意行的和谐发展②德育具有多开端性,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③德育要有针对性,对知情意行采取不同的方式方法3.德育过程是提高学生自我教育能力的过程①自我教育能力在德育过程中的作用②自我教育能力的构成因素③德育要促进自我教育能力的发展教育目的的概念?教育目的是把受教育者培养成为一定社会所需要的人的总要求,是学校教育所要培养的人的质量规格,它是根据一定社会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科学技术发展的要求和受教育者的身心发展规律提出来的,反映了一定社会对受教育者的要求。从内涵上看,教育目的概念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教育目的是指,存在于人的头脑之中的对受教育者的期望和要求。狭义的教育目的是指由国家提出的教育总目的和各级各类学校的教育目标,以及课程与教学等方面对所培养的人的要求。从形态上看,教育目的还可以理论形态和实践形态的区分。理论形态的教育目的是人们根据现存的社会条件或与教育目的的基本理论所提出的具有某种倾向性的教育目的。亦称“应然的教育目的”。实践形态的教育目的是指教育工作者或与教育有直接联系的人(如学生、家长),在自己的教育行为中所实际追求的教育目的。课程由一定的育人目标、特定的知识经验和预期的学习活动方式构成的一种动态的教育存在。从育人的角度看,课程是一种培养人的蓝图;从课程内容的角度看,课程是一种适合学生身心发展规律的、连接学生直接经验和间接经验的、引导学生个性全面发展的知识体系及其获取路径。教学是在一定教育目的的规范下的、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共同组成的一种教育活动。在这一活动中,学生在教师有计划地组织与引导下,能动的学习、掌握系统的科学文化基础知识,发展自身的智能与体力。养成良好的品行与美感,逐步形成全面发展的个性。简言之,教学乃是在教师引导下学生能动地学习知识以获得个性发展的活动。班级授课制是一种集体教学形式,它把一定数量的学生按年龄与知识程度编成固定的班级,根据周课表和作息时间表,安排教师有计划地向全班学生集体上课,分别学习所设置的各门课程。\n德育教育者依据特定社会要求和德育规则,对受教育者实施有目的、有计划的影响,培养他们特定的政治思想意识和道德品质的活动。校本课程是学校根据自己的办学理念,适应学生多样化发展的需要,以本校教师为主,充分利用所在社区和学校的课程资源所开发的课程 影响人身心发展的因素有哪些?遗传1.遗传素质是人的发展的生理前提,为人的发展提供了可能性2.遗传素质的成熟程度制约着人的发展过程及年龄特征3.遗传素质的差异性对人的发展有一定的影响4.遗传素质具有可塑性环境1.环境是人的发展的外部条件2.环境的给定性与主体的选择性3.环境对人的发展的作用离不开人对环境的能动活动个体1.个体的能动性是在人的活动中产生和表现出来的2.个体的能动性是人的发展的内在动力3.个体的能动性影响人的自我设计和自我奋斗生产力对教育的制约作用有哪些?生产力的发展制约着教育事业发展的规模和速度、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制约着人才的培养规格和教育结构、生产力的发展促进着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组织形式的发展和改革教育与经济的关系?1.教育是使可能的劳动力转变为现实的劳动力的基本途径2.现代教育是使知识形态的生产力转化为直接的生产力的一种重要途径3.现代教育是提高劳动生产率的重要因素综上所述,教育通过传授生产经验、科学知识,使可能的生产力转变为现实的生成力,使知识形态的生产力转变为直接的生成力,不断推动具有更高效能、更为先进的现代生产技术的采用与推广,教育还通过自身结构的优化,分流培养各层次、各类型劳动者和专门人才,包括经济管理人才,均有助于发挥人的劳动积极性与创造性,显著提高劳动生产率,获得巨大的经济效益。我国教育的基本点?新课程改革的具体目标?1、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2、改革课程结构过于强调学科本位科目过多和缺乏整体的现状,整体设置九年一贯的课程门类和课时比例,体现课程结构的均衡性、综合性和选择性3、改革课程内容“繁、难、偏、旧”和过于注重书本知识的现状,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以及现代社会和科技发展的联系,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经验,精选终身学习必备的基础知识和技能4、改革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n5、改革课程评价过分强调甄别与选拔的功能,发挥评价促进学生发展、教师提高和改进教学实践的功能6、改变课程管理过于集中的状况,实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增强课程对地方、学校及学生的适应性启发式教学原理?在教学中教师要激发学生的学习主体性,引导他们经过积极思考与探究自觉地掌握科学的知识,学会分析问题,树立求真意识,和人文情怀基本方法:1.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2.善于提问激疑,引导教学步步深入3.注重通过在解决实际问题中启发学生获取知识4.发扬教学民主科学性,思维性,统一的原则?教学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授予学生以科学知识,并结合知识教学对学生社会主义品德和正确的价值观与世界观教育原则的基本要求:1.保证教学的科学性2.发掘教材的思想性,注意在教学中对学生进行品德教育3.要重视补充有价值的资料、事例或录像4.教师要不断提高自己的专业水平和思想修养直观性教学的方法?在教学中通过引导学生观察所学事物或图像,聆听教师用语言对所学对象的形象描绘,形成有关事物具体而清晰的表象,以便理解所学知识基本方法:1.正确的选择直观教具和现代化教学手段2.要与讲解相结合3.防止直观的不当与滥用4.重视运用语言直观分科教学我国教育的基本点?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