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25.50 KB
  • 2022-08-15 发布

中国教育学会教育学分会

  • 11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4.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中国教育学会教育学分会关于申报“十一五”(2008年度)科研规划课题的通知各地教育局、教研机构,各大中小学校、幼儿园,各实验区、实验学校、子课题组:为贯彻落实中国教育学会关于“十一五”科研规划的指示精神,进一步深化新课程下适时施教的理论探讨与创新实践研究,全国著名特级教师蒋振远主持的中国教育学会“十一五”科研规划课题“新课程下的适时施教理论探讨与创新实践研究”(简称:适时施教;批准编号:0613206B),为当前新课程改革中怎样更好地实施新课程,怎样更好地促进教师在新课程改革中实现专业发展提供了理论借鉴和策略指导。“适时施教”就是抓住适当时机创造适合学生的教育。“适时施教”的思想体系和操作体系能帮助教师、教育行政管理人员解决新课程改革中“教育理念陈旧、教育方法粗放、工作方式滞后、以管理代替教育”等问题。“适时施教”课题是综合类研究课题,适用于幼儿园、小学、初中、高中、职业教育、大学(师范教育),研究人员可从各个学段、各个年级、各个学科教育、教学的角度选题研究。中国教育学会教育学分会决定,从今年2月份起开始接受“十一五”科研规划课题2008年度“适时施教”子课题的申报。中国教育学会教育学分会、“适时施教”课题组,诚邀全国各地教育局、教研机构,各中小学校、幼儿园有志于此项课题研究的领导、教师参加。为做好课题的申报工作,现将有关事宜通知如下:一、课题申报范围全国各地教育局、教研机构,各大中小学校、幼儿园或教师、管理人员均可申报。二、课题申报要求1.申报时间要求。2008年度课题申报分为两批,第一批:2008年2月26日——6月26日;第二批:2008年8月26日——12月26日。2.选题要求。学校和教师可从“教师成功、学生发展、教育时机、教育环境、管理育人、教学方法、德育策略、课程开发”的角度选定一点进行研究,也可以把自己工作中遇到的问题作为课题定名进行研究,题目可定为“新课程下适时施教的□□□□研究”。3.课题主持人要求。“子课题、课题实验学校(区)”\n主持人应具备:中级以上专业技术职务或有多年教育教学管理经验;热爱教育科研工作;能够获得必要的研究条件;能够切实承担起研究、组织和指导课题的责任。4.课题组成立要求。“子课题”由教师个人申报,经评审批准后成立5~9人的课题组进行研究;“课题实验学校”由学校申报,经评审批准后组织本校教师参加研究;“课题实验区”由县(市)教育局或教科研部门申报,经评审批准后组织本县(市)的学校、教师参加研究。4.课题经费要求。各子课题组经费自筹。“子课题、课题实验学校(区)”申报时,应交纳评审咨询费,批准后要交纳管理费,具体办法按照《中国教育学会“十一五”教育科学研究规划课题管理办法》规定执行。三、课题申报办法1.申报“子课题、课题实验学校(区)”要分别填写《子课题、课题实验学校(区)申报表》,一式三份,《申报表》可到“适时施教”网www.sssj.net.cn下载。2.申报子课题的教师和学校应先将《申报表》的电子稿发至zgsssj@126.com或jzysssj@sohu.com,待“适时施教”课题组秘书处初审确认后,再正式打印。3.《申报表》须经所在单位领导审核并签署“同意申报”意见加盖公章后,方可上报。4.《申报表》寄至:北京市海淀区五棵松路甲49号(100195)蒋振远,联系电话:010—867630791352161817813863217188四、其它有关问题1.课题申报期间将举办“2008年度新课程教学艺术与创新实践成果(论文、课件、教案、教学设计、教育教学案例)评选”,“第二届全国中小学生研究性学习案例大赛”,参评的成果要提交文稿和电子文档各一份,并交评审费100元/篇。2.本年度还将举办下列活动(届时通知):⑴新课程与优秀传统文化有效融合研讨会及“适时施教”第二届年会。⑵中小学校(学校、班级)管理创新研讨会。⑶新课程优秀课堂教学观摩大赛(分学段、学科进行)。⑷校本课程评、校园文化优秀成果评选暨表彰大会。3.详细信息可登陆“适时施教”网:www.sssj.net.cn查询。中国教育学会教育学分会中国教育学会“十一五”规划“适时施教”课题组二○○八年二月六日\n中国教育学会“十一五”科研规划课题“新课程下的适时施教理论探讨与创新实践研究”子课题题目说明:学校、教师也可把自己工作中遇到的问题作为课题定名研究,题目可定为:“新课程下适时施教的□□□□□□研究”;详细信息请查询“适时施教”网:www.sssj.net.cn一、供教育教研机构、学校研究的子课题(专题)1.新课程下适时施教的中小学教师(校长、班主任)成功研究2.新课程下适时施教的中小学学生(心理、生理)发展(多元智能、学习优势开发)研究3.新课程下适时施教的中小学教育时机研究4.新课程下适时施教的中小学教育环境(校园文化)研究5.新课程下适时施教的中小学德育研究6.新课程下适时施教的中小学管理育人研究7.新课程下适时施教的中小学(课堂、学科)教学方法研究8.新课程下适时施教的中小学(地方、校本)课程开发(整合)研究二、供教师研究的子课题1.教师成功研究●新课程下适时施教的中小学教师成功研究●新课程下适时施教的中小学校长成功研究●新课程下适时施教的中小学班主任(辅导员)成功研究●新课程下适时施教的中小学教师(校长、班主任)创新研究●新课程下适时施教的中小学教师(校长、班主任)育人科学发展观研究●新课程下适时施教的中小学教师科学育人理念研究●新课程下适时施教的中小学教师(校长、班主任)教育研究●新课程下适时施教的中小学教师专业化发展研究●新课程下适时施教的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研究●新课程下适时施教的中小学教师基本功研究●新课程下适时施教的中小学教师育人能力研究●新课程下适时施教的中小学教师角色研究●新课程下适时施教的中小学教师反思研究●新课程下适时施教的中小学教师育人方法研究●新课程下适时施教的中小学教师教学优势开发研究2.学生发展研究●新课程下适时施教的中小学学生发展研究●新课程下适时施教的中小学学生心理研究●新课程下适时施教的中小学学生多元智能开发研究●新课程下适时施教的中小学学生性教育研究\n●新课程下适时施教的中小学各类学生发展研究●新课程下适时施教的中小学学生权利(义务)研究●新课程下适时施教的中小学学生健康意识形成研究●新课程下适时施教的中小学学生创新能力研究●新课程下适时施教的中小学学生学习内容研究●新课程下适时施教的中小学学生学习过程研究●新课程下适时施教的中小学学生学习方法研究●新课程下适时施教的中小学学生愉悦心态培养研究●新课程下适时施教的中小学学生非智力因素培养研究●新课程下适时施教的中小学学生创新预先学习研究●新课程下适时施教的中小学学生课堂学习研究●新课程下适时施教的中小学学生课后复习研究●新课程下适时施教的中小学学生学习反思研究●新课程下适时施教的中小学学生学习总结研究●新课程下适时施教的中小学学生创新发明研究●新课程下适时施教的中小学学生学习优势开发研究3.教育时机研究●新课程下适时施教的中小学学校教育时机研究●新课程下适时施教的中小学班级教育时机研究●新课程下适时施教的中小学不同类型学生的教育时机研究●新课程下适时施教的中小学节日教育时机研究●新课程下适时施教的中小学传统教育时机研究●新课程下适时施教的中小学国际教育时机研究●新课程下适时施教的中小学学生学习优势开发时机研究4.教育环境研究●新课程下适时施教的中小学教育环境研究●新课程下适时施教的中小学校园文化研究●新课程下适时施教的中小学班级文化研究●新课程下适时施教的中小学教室设计研究●新课程下适时施教的中小学学校三化(绿化、美化、净化)研究●新课程下适时施教的中小学育人氛围研究●新课程下适时施教的中小学师生(生生)关系研究●新课程下适时施教的中小学学校与社会环境研究●新课程下适时施教的中小学学校建设研究●新课程下适时施教的中小学学生学习环境研究5.德育研究●新课程下适时施教的中小学德育研究●新课程下适时施教的中小学德育内容研究●新课程下适时施教的中小学德育途径研究●新课程下适时施教的中小学德育方法研究●新课程下适时施教的中小学学生五爱(祖国、父母、家乡、老师、他人)教育研究●新课程下适时施教的中小学学生尊老爱幼教育研究●新课程下适时施教的中小学国家(国旗、民族)教育研究●新课程下适时施教的中小学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教育研究\n●新课程下适时施教的中小学学生行为养成研究●新课程下适时施教的中小学学生观研究●新课程下适时施教的教师威信研究●新课程下适时施教的德育控制研究●新课程下适时施教的谈话研究●新课程下适时施教的暗示研究●新课程下适时施教的激励研究●新课程下适时施教的表扬研究●新课程下适时施教的批评研究●新课程下适时施教的后进生转化研究●新课程下适时施教的闲暇教育研究●新课程下适时施教的交往研究●新课程下适时施教的中小学“读《论语》、学孔子、做真人”研究6.管理研究●新课程下适时施教的中小学管理育人研究●新课程下适时施教的中小学教师管理研究●新课程下适时施教的中小学创新管理研究●新课程下适时施教的中小学创新要素研究●新课程下适时施教的中小学创新方法研究●新课程下适时施教的中小学创新特点研究●新课程下适时施教的中小学创新障碍排除研究●新课程下适时施教的中小学管理要求研究●新课程下适时施教的中小学管理原则研究●新课程下适时施教的中小学管理系统研究●新课程下适时施教的中小学育人目标研究●新课程下适时施教的中小学管理方法研究●新课程下适时施教的中小学名校标准研究●新课程下适时施教的中小学教师压力缓解研究●新课程下适时施教的中小学衔接教育践研究●新课程下适时施教的中小学班集体研究●新课程下适时施教的中小学班集体组建研究●新课程下适时施教的中小学班风建设研究●新课程下适时施教的中小学三风(校风、教风、学风)一训(校训)研究●新课程下适时施教的中小学服务育人研究●新课程下适时施教的中小学服务要求研究●新课程下适时施教的中小学服务内容研究●新课程下适时施教的中小学服务方法研究●新课程下适时施教的中小学服务管理研究●新课程下适时施教的中小学安全教育研究7.教学研究●新课程下适时施教的中小学(各学科)教学方法研究●新课程下适时施教的中小学教育科学研究●新课程下适时施教的中小学教育科研方法研究●新课程下适时施教的中小学教学方法研究\n●新课程下适时施教的中小学课堂教学研究●新课程下适时施教的中小学(各学科)“动感习得”课堂教学模式研究●新课程下适时施教的中小学课堂作用研究●新课程下适时施教的中小学课堂要求研究●新课程下适时施教的中小学课堂因素研究●新课程下适时施教的中小学课堂类型研究●新课程下适时施教的中小学课堂结构研究●新课程下适时施教的中小学课堂交流研究●新课程下适时施教的中小学课堂原则研究●新课程下适时施教的中小学课堂准备研究●新课程下适时施教的中小学课堂控制研究●新课程下适时施教的中小学课堂启发研究●新课程下适时施教的中小学课堂组织研究●新课程下适时施教的中小学课堂合作研究●新课程下适时施教的中小学课堂学习研究●新课程下适时施教的中小学课堂人力资源开发研究●新课程下适时施教的中小学评价研究●新课程下适时施教的中小学课堂教学评价研究●新课程下适时施教的中小学教师评价研究●新课程下适时施教的中小学学生评价研究●新课程下适时施教的中小学学校评价研究●新课程下适时施教的中小学德育评价研究●新课程下适时施教的中小学体育评价研究●新课程下适时施教的中小学艺术教育评价研究●新课程下适时施教的中小学安全教育评价研究●新课程下适时施教的中小学教学评价研究●新课程下适时施教的中小学教育技术利用研究●新课程下适时施教的中小学有效教学研究8.课程研究●新课程下适时施教的课程理念研究●新课程下适时施教的课程管理研究●新课程下适时施教的中小学地方课程开发研究●新课程下适时施教的中小学校本课程开发研究●新课程下适时施教的中小学地方课程整合研究●新课程下适时施教的中小学校本课程整合研究●新课程下适时施教的中小学(各年级、各学科)研究性学习研究●新课程下适时施教的中小学(各年级、各学科)综合实践学习研究\n中国教育学会教育学分会中国教育学会“适时施教”课题组2008年度系列活动中国教育学会教育学分会、中国教育学会“十一五”科研规划课题“新课程下的适时施教理论探讨与创新实践研究”课题组应广大中小学校、幼儿园、教师的要求,在课题研究期间举办以下系列活动。1.申报“子课题、课题实验学校、课题实验区”。“子课题”由教师个人申报,成立5—9人的课题组进行研究;“课题实验学校”由学校申报,组织本校教师参加研究;“课题实验区”由县区市教育局或教科研部门申报,组织本县区市的学校、教师参加研究。按照《中国教育学会“十一五”教育科学研究规划课题管理办法》的规定,“子课题、课题实验学校、课题实验区”申报时,应交纳评审咨询费200元/个,批准后授予“实验学校”的要交纳管理费(重点实验学校2000元/年,一般实验学校1000元/年,教师个体100元/年)。2.“新课程教学艺术与创新实践”论文评选活动。文稿封面单独成页,题目在上方居中,作者在题目下另起一行居中署名,以下依次为:内容提要、主题词、单位、职务、姓名、联系地址、邮编、联系电话、电子信箱;正文字数不超过3000字,尽量不用图表;提交文字稿(A4纸打印)和电子稿(Word格式)各一份。3.第二届全国中小学生“研究性学习案例”大赛。参赛对象为中小学校、中专、职高的在校(小学三年级以上)学生,以县市或学校为单位组织参加。参赛内容:研究性学习方案(学习计划、活动方案等)、总结(研究的过程、结果、总结等)、报告(调查、实验、报告等)、论文(观察、调查、科技论文等)。文稿要求同“新课程教学艺术与创新实践”论文评选活动的规定。字数:小学3—6年级600~1000字,初中1400字,高中1800字;所报文稿需经所在学校审查盖章(文稿右上方),否则不予评审。指导教师的名字署在学生参赛的文稿最后,要有60字的简历。(教师可获辅导获奖证书)。4.“优秀教学设计、教案、课件”征集、评选活动。内容要体现:教学方法的创新性、指导的适时性、研讨的启发性,教学评价的发展性和每课(节)“教”与“学”的过程。文稿要求同“新课程教学艺术与创新实践”论文评选活动的规定。5.教育案例大赛。案例必须是作者(校长、班主任、教师、管理、服务、教学辅助人员)的真实体验,要有故事性和启迪意义,题目要新颖,文稿要求同“新课程教学艺术与创新实践”论文的规定。特别说明:⑴所有来稿文责自负。⑵“课题立项通知”及各类“获奖证书”均由中国教育学会教育学分会颁发。⑶参评各类文稿收取评审费100元/篇,同时加寄通联费10元/篇。⑷文稿寄至:北京市海淀区五棵松路甲49号(邮编100097),蒋振远。⑶评审费汇至:①中国邮政储蓄6221881000033010844蒋振远收。②中国邮政储蓄6221884540000610933马俊平。③中国农业银行6228480010235365318蒋振远。\n(共4页,请按4页打印。打印时将本行文字删掉)编号:SKT□□□□□□□□中国教育学会“十一五”科研规划课题“新课程下的适时施教理论探讨与创新实践研究”子课题、实验学校申报表(教师申报请删掉“、实验学校”,学校申报请删掉“子课题、”。打印时将本行文字删掉)子课题名称课题负责人所在单位填表日期\n(共4页,本表复制有效)承担子课题研究情况子课题名称负责人姓名性别年龄民族职务职称住宅电话工作单位办公电话通讯地址移动电话邮编电子信箱课题秘书姓名职务职称联系电话电子信箱参加人员基本情况姓名年龄职称研究分工应用实验成果名称教师人数年级、班学生人数《新课程下适时施教的艺术》(人教版、教师用)40元/本《教育课题研究的策略》(甘教版、教师用)20元/本)\n子课题的理论和实践价值子课题的研究目标子课题的研究内容\n子课题的实施步骤研究预期成果成果题目成果形式承担人子课题实验学校意见(同意成为实验基地的请注明):学校领导签名(盖章)年月日子课题实验基地(学校)所在县市教育局意见:负责人签名(盖章)年月日总课题组批复意见:总课题组组长签名(盖章)年月日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