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学绪论的重点 4页

  • 13.34 KB
  • 2022-08-15 发布

教育学绪论的重点

  • 4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4.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教育学绪论的重点绪论训练与训练学第一节训练的概念1、广义训练泛指一切有目的地增进人的学问和技能、进展人的智力和体力、影响人的思想和品德的.活动,包括.训练、家庭训练和学校训练。2、狭义训练指学校训练,是训练者根据肯定.(或阶级)的要求和受训练者身心进展的规律,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受训练者的身心施加影响,促使他们朝着所期望的方向进展的活动。3、学校训练活动的基本要素:训练者、受训练者和训练内容。其次节训练学的产生和进展1、训练学是以训练现象、训练问题为讨论对象,探究并揭示训练规律的科学。2、训练学的进展阶段:萌芽、创立、分化;3、萌芽阶段训练家、国籍、代表著作,主要训练思想:(1)孔子,中国,《论语》,主要思想:\n孔子关于训练作用的思想:训练对国家稳定、.的进展有作用;提出了“庶,富,教”的观点,认为人口,财宝,训练是立国的三个要素。他提出了“性相近也,.相远也”哲学命题,强调后天环境对人进展的影响。孔子关于训练对象的观点:“有教无类”孔子关于训练目的的观点:致力于通过训练培育一批“士”和“君子”,以完善人格为训练的首要目的。孔子关于训练内容的观点:“子以四教:文、行、忠、信。”文指文化学问-六经。“行、忠、信”指道德行为规范要求。孔子训练内容不足之处在于缺少自然科学学问和劳动学问的内容。孔子关于教学原则与方法的观点:①因材施教的原则。朱熹概括孔子的教学阅历说“夫子教人各因其才”②启发诱导的原则。“不愤不启,不悱不发。”老师启发诱导要把握时机。③学思结合的方法。“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④虚心笃实的方法。“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孔子关于道德修养的方法:①立志有恒。孔子认为人要有远大的人生志向。这是进行道德修养的基础。仁是孔子最高的道德标准。②自省自克。强调要自省自克。“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③身体力行。“敏于事而慎于言”“讷于言而敏于行”“言必行,行必果”;④改过迁善。道德修养的过程是一个改过迁善的过程。孔子的老师观:老师要有“学而不厌,诲人不倦”的工作看法。“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2)孟子(中国)的道德训练的原则和方法:\n①持志养气②反求诸己③动心忍性(3)《学记》——世界上最早的一部训练专著。全书共1229个字,训练思想如下:①训练的作用:“化民成俗,其必由学”,“建国君敏,教学为先”。即训练的作用是为国家培育所需的人才,训练有助于形成良好的.风尚。②训练制度和学校管理:提出从.到地方的学制系统:古之教者,家有塾、党有庠,术有序、国有学。主见根据地方建制分别设学。提出完整的教学进程和考察标准。③教学原则:教学相长的原则;预时孙摩的原则;课内外结合的原则;长善救失的原则。启发诱导的原则。④论老师:提出“师严道尊”。(4)苏格拉底(古希腊),问答法苏格拉底的“产婆术”为后世西方的探究式、发觉式教学奠定了肯定的基础。(5)亚里士多德(柏拉图的同学)的训练思想①提出了灵魂说,植物的灵魂、动物的灵魂、理性的灵魂②关于训练的目的:不仅是为国家培育人才,而且应使年轻的一代得到和谐进展,为将来美妙的生活做预备。③实施体、德、智三育(留意挨次)。——最早提出者,“自由训练”主见者\n④训练的年龄分期理论,训练要与人的进展相适应;四个时期0—7、7—14、14—21、21以后。(6)昆体良,古罗马,著作《论演说家的训练》,又叫《雄辩术原理》,是西方最早的训练专著。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