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学复习简要 19页

  • 101.00 KB
  • 2022-08-15 发布

教育学复习简要

  • 19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4.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教育学一、绪论1、教育学:研究教育现象和教育问题,揭示教育规律的科学。2、教育学的研究对象:教育现象、教育事实、教育问题和教育规律3、教育学创立的标志和条件:1806年赫尔巴特《普通教育学》的出版。4、教育学创立的条件、标志和简要过程:条件:教育学的创立是种种主客观条件综合作用下产生,首先是社会实践的客观需要,主要来源于教育实践发展的需要;其次,教育学的创立与近代以来科学发展的总趋势和一般科学方法论的奠基有着密切的关系;再次,教育学的独立与一些著名的学者和教育家们的努力也是分不开的,凝聚着好几代教育家的心血,最终使教育认识从教育的阶段上升为教育学的阶段,从前科学转变为科学。标志:1)从对象方面而言,教育问题构成一个专门的研究领域,受到了思想家或教育家们的特殊关注;2)从概念和范畴方面而言,形成了专门的反映教育本质和规律的教育概念与范畴,以及概念与范畴的体系;3)从方法方面而言,有了科学的研究方法;4)从结果方面而言,产生了一些重要的教育学家,出现了一些专门的、系统的教育学著作;5)从组织机构而言,出现了专门的教育研究机构。简要过程:教育学的创立前后经历了200多年的时间。萌芽阶段,教育学还没有成为独立学科,教育思想常常是同哲学、政治、伦理、宗教等思想混杂在一起的,如中国古代的《论语》和西方古代的《理想国》等,不能称为教育专著。世界上最早的教育专著,应算中国的《学记》;西方最早的教育专著当推古罗马昆体良的《雄辩术原理》,尚不具备比较完整的教育学体系。英国学者培根于1623年发表了《论科学的价值与发展》一文,首次把教育学列为一门独立学科。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在1632年写成的《大教学论》被认为是最早的具有比较完整体系的教育学著作。德国哲学家康德首次讲授教育学,使教育学作为一门课程在大学里开设。德国教育家赫尔巴特把伦理学和心理学引入教育学,于1806年发表了著名的《普通教育学》,该书被认为是第一部现代意义上的教育学著作。他形成了“传统教育”思想和教学模式。是以教师、书本和课堂为中心的“三中心”的教学模式。美国教育家杜威为代表的实用主义教育流派,发表了《学校与社会》等著作,强调“教育即生活”“社会即学校”“从做中学”等教育和教学原则,提出了以儿童为中心的“活动教学”,形成了“现代教育”思想和教学模式。“传统教育”与“现代教育”之争,是世界近代教育史上具有代表性的两种教育思想流派和教学模式的论争。此外,还有英国教育家洛克的《教育漫话》,法国教育家卢梭的《爱弥尔》、瑞士教育家裴斯泰罗奇《林哈德与葛笃德》等。5、教育学的发展(三个阶段):即前教育学阶段、独立形态阶段、多样化发展阶段。6、几种主要的教育学派别和教育思想:7、当代教育学的发展状况:二、教育的产生与发展1、教育:\n是一种有目的地培养人的社会实践活动,是承传社会文化、传递生产经验和社会生活经验的基本途径。2、教育的三个基本要素的概念及其相互关系:概念:(1)教育者:教育者是教育过程中“教”的主体,包括学校的教师,教育计划、教材的设计者和编写者,教育管理人员以及参加教育活动的其他人员。(2)受教育者:即各级各类学生,是积极的、有理智、有情感、有独立人格的“人”。(3)教育影响:即教育过程中,教育者作用于学生的全部信息,既包括信息的内容,也包括信息传递和反馈的形式,是形式和内容的统一。关系:以上三种要素既是相互独立的,又是相互联系的,共同构成一个系统。没有教育者,就没有受教育者,也没有具体特殊发展价值的教育影响;没有受教育者,整个教育工作就是失去了对象;没有教育影响,教育工作也就成了无米之炊、无源之水。3、教育发展的阶段及其特征(1)原始社会的教育:没有阶级性(2)古代教育:第一,出现学校教育,教育目标狭隘;第二,教育为统治阶级服务,教育具有阶级性;第三,以伦理道德、宗教经典为主要内容,教育内容封闭;第四,进行呆板的知识传授和强迫的道德灌输,教育方式机械;第五,积累了丰富的教育经验,获得了初步的科学教育知识。(3)近代教育:第一,国家加强了对教育的重视和干预,公立教育崛起;第二,初等义务教育普遍施;第三,教育和宗教分离,教育走向世俗化;第四,重视教育立法,以法治教。(4)现代教育:第一,培养全面发展的人的理想和理论从理想走向实践(区别于以往教育的首要的基本特征);第二,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范围、程度和意义日益扩大,教育的生长性日益突出和加强;第三,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从分离走向统一;第四,教育民主化向纵深发展,教育的公共性日益突出,教育公正和教育机会均等为教育决策和教育行为的基本准则;第五,教育的技术手段日益更新,教育的时空空前拓展,教育资源不断丰富,教育制度的弹性和开放性不断提高;第六,教育地位不断提升,教育功能不断增强,教育事业成为兴国之本;第七,教育不断变革;第八,教育的理论自觉性不断提高;第九,教育科学事业不断发展;第十,教育的对外交流合作日益深化;第十一,教育终生化。三、学校\n1、学校:是有计划、有组织地进行系统的教育的组织机构。2、学校制度的发展:现代学制首先产生于欧洲,其发展是依照两条路线进行的。一条是自上而下的发展路线,以最早的中世纪大学及后来大学为顶端,向下延伸,产生了大学预科性质的中学,经过长期演变,逐步形成了现代教育的大学和中学系统。另一条是自下而上的发展路线,是由小学(及职业学校)而中学(及职业学校),并上延至今天的高等职业学校。前者是学术性的现代学校系统,后者是大众职业性的现代学校系统。这一发展的结果导致在19世纪末和20世纪初在欧洲形成了所谓的双轨制。现代小学的发展比大学和中学要晚得多。在文艺复兴以前,欧洲的许多国家存在着一类学校,叫行会学校和基尔特学校,综合中学化就成了现代中等教育发展的一种重要趋势。随着教育机会的逐步均等化,现代学制正由传统的封闭的精英模式向开放的大众模式过渡,现代学校正由职前准备教育向终身教育过渡。中国教育史上第一个学制系统产生于1902年,这就是《钦定学堂章程》,又称“壬寅学制”。这一学制虽经正式颁布,但并未实行。一年之后,又颁布了《奏定学堂章程》,通常称为“癸卯学制”,这是我国第一个正式实施的学校教育制度。1922年颁布了“壬戌学制”。这是一个较为成熟的现代学校系统,一直沿用到新中国成立,该学制首次规定的中小学六三三分段。3、学校公益性特点:任何组织和个人都不得以营利为目的举办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教育必须与宗教实行分离。(一)学校与企业的区别1.设置目的不同:设置学校的根本目的是培养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的各级各类人才,提高全民族的素质。2.调节手段不同:学校的经费来源是多渠道的,其中主要部分来源于国家的财政拨款。3.与政府关系不同:学校在遵循教育规律,自主办学的同时,政府必须对其权力和行为做出必要的限制。加强对学校的宏观指导和管理。4.产出不同:学校向社会提供的,是一种社会公共服务或者公共产品。不是一般意义上的商品,是不能在市场上通过等价交换来获得的。不能以营利为直接目的,不能直接通过市场来实现其价值。(二)学校公益性的两个具体表现1.任何组织和个人都不得以营利为目的举办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2.教育必须与宗教实行分离。学校的公益性还涉及教学语言文字和课程设置等一系列问题。公益性原则不仅体现在公立学校,同时也体现在私立学校中。4、学校文化的概念及构成概念:是指围绕着学校教育教学活动所建立起来的一整套价值观念、行为方式、语言习惯、制度体系、知识符号、建筑风格等的集合体。构成:从文化创造和享用的主体来说,主要包括教师文化、学生文化、行政人员文化;从文化构成的要素来说,学校文化主要包括学校观念文化、学校制度文化和学校物质文化。5、熟悉学校的制度文化对学生的发展的影响学校制度文化\n是指学校中的规范所构成的一种文化,可以分为传统、仪式和规章三类。学校传统是一种学校在较长时间内形成的、影响所有成员的价值取向和行为方式的定势。师生关系、领导关系、读书风气、考试风气、交往时的语汇、语境、逻辑、价值态度、上课方式、应试方式等都可以是学校传统的一部分。学校传统的影响一般不是通过强制性的要求实现的。学校仪式是学校的某种固定化的活动程序和形式,具有一定程度的强制性,是教师教育学生的一种有效的工具。学校规章是学校中的一种制度化了的行为规范。如学生守则、教学规范、学校工作常规等。一所学校的制度文化是在办学过程中逐步地形成的,是该学校特色的鲜明表现。学校制度文化对学校中每一个成员,包括学生和教师、管理人员都会有一定的规范和制约作用。独特的学校制度会对学生人格的养成产生不可磨灭的影响。6、学校管理的基本方法1.行政方法:这是指依靠行政组织和领导者的权力,通过强制性的行政指令等手段直接对管理对象施加影响,按行政系统进行管理的方法。2.法律方法:这是指运用法律这种由国家机关制定或认可并受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行为规范来进行管理的方法。3.教育方法:这是指通过对正确的精神观念的宣传教育,从真理性方面启发人们的理想,使之成为人们行动的动机,从而为实现学校目标而自觉努力的方法。4.经济方法:即物质效益的方法,是指把物质作为激励动力,按照经济规律的要求,运用经济手段来实施管理。5.学术方法:这是对学校中的教学研究等学术工作进行管理时运用的方法。7、我国中小学管理的基本内容:1.思想品德教育管理2.教学工作管理教学管理的基本内容:教学工作是学校的中心工作,以教学为主是办好学校的基本规律,学校领导必须以主要精力和时间抓好教学。小学管理应严格教学常规、教学程序、教学环节和教学评价的管理,应建立权责分明的规章制度,强化备课、授课、实验、作业以至于批改、辅导、考试考核、课外活动等各环节的管理。重视课外活动和课堂教学的有机结合,组织好课外活动。重视教学评价,建立完善的包括评价模式、评价方法以及评价结果处理的教学评价管理体系。3.教务行政管理4.总务工作管理8、学校组织的管理沟通是学校管理的基本途径1.信息传递:这是沟通的最直接的目的,所有其他目的都是通过达到这一目的才得以实现的。2.控制:学校对其下属的机构以及全体师生实施统一的指挥和协调,离不开沟通渠道。3.激励:在学校中,沟通是一种激励的工具。4.情感交流:\n沟通可以满足人们社会交往的需求。通过正式的或非正式的沟通渠道,人们彼此之间交流情感,交换对于学校内一系列问题的看法,有助于提高个人的参与感、满意感。学校管理中沟通的两种形式是正式沟通和非正式沟通。非正式沟通是普遍存在的社会现象,具有两面性。从积极方面说可以作为正式沟通渠道的补充,其消极作用引起的误会和是非争端,消蚀作用。学校管理中沟通的三类障碍主观方面的障碍,是指信息的发送者或接收者(沟通行为的主体)由于个性或主观意识方面的原因而对信息沟通产生影响。2.客观方面的障碍,是指接受信息的条件和可能与实际的信息量不对称所造成的沟通障碍。3.沟通渠道方面的障碍,沟通媒体技术上的问题,克服沟通障碍的方法:1.在信息发送者和接受者之间建立彼此信任、相互尊重的良好关系。2.使用恰当的、准确的语言文字。3.选择最佳沟通媒体。4.注意信息的时效性。5.重视对信息的反馈。9、学校绩效是学校管理的目标和尺度学校绩效是指学校功能发挥所产生的实际效果,是管理有效性的重要标志。如何来评价一所小学的绩效呢?国内外学者对此有着不同的看法,大致有以下几种不同的理论观点。目标模式这是一种分析学校绩效的较普遍和传统的方法,由教育主管机关制订一套学校绩效的指标体系,通过学校工作的最后结果来检验学校的绩效,达到标准就是绩效高,反之就是绩效低。投入—产出模式这种模式注重效率,认为绩效应以较少的资源投入培养数量较多、质量较好的人才为标志。需求满足模式注重需求的满足程度,认为学校绩效的高低取决于学校工作能在多大程度上满足各主要的相关群体的正当需求,环境适应模式强调学校应不断变换自己,适应环境,主动迎接环境的挑战,获得外界的认可,并求得功能的有效发挥。学校内质优化模式它侧重学校本身的因素对于学校绩效的影响,认为学校功能的发挥取决于学校的办学思想、组织的健全程度、制度的完备程度以及领导机构的决策领导能力等。10、国家对中小学的管理和监督的具体内容国家对学校的管理和监督就具有某些不同于其他领域的特点,主要通过宏观的政策、法律、经费、督导等方法来进行控制和监督。(一)学校课程计划的编制和颁行制度我国对教学内容的管理形成了目前的中央集中领导和地方分权相结合的体制。课程计划的行政作用就在于为小学规定基本的内容要求和法定的质量标准,以达到对学校教育事实上的控制。课程计划和教学大纲是体现人才培养规格的基本要求,从本质上说应是一种具有法律效力的规范性文件。由于教学活动是一个最具个性特征的精神活动过程,我国课程计划的编制充分考虑以上各方面的因素,实行统一性、确定性与多样性、灵活性的结合。(二)教科书的编写、审定和使用管理制度\n教科书是学校教学内容的主要依据,是实现法定教育目的的重要工具,是师生教与学的主要材料,具有法定拘束力。我国教科书编写、审定和使用的责任、权限主要集中在国家,但近年来也有了很大的变化。在统一要求的前提下,实行多样化的方针,给予地方和学校以一定的选择权。(三)学校的学籍管理制度小学的学籍管理包括成绩评定、升级和毕业等项内容,是学校的一项重要工作。现在一般实行绝对评价与相对评价相结合的方法,小学的升、留级和毕业问题不具有淘汰的性质,而必须有利于帮助学生系统地复习和巩固所学知识,以及所学知识和技能的理解程度和运用能力;必须有利于教学和学生的身心健康。(四)教师人事管理制度为了充分调动和发挥教师为教育事业服务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激励教师不断提高政治思想觉悟、文化业务水平和履行教育教学职责的能力,我国建立了小学教师职务制度。小学教师职务设小学高级教师、小学一级教师、小学二级教师和小学三级教师。11、学校、家庭、社会在儿童身心发展中的作用学校:学校工作的指导思想会直接影响学生的发展;学校的教育水平(主要是指学校领导和教师的职业素养的高低)会直接影响学生的发展;学校与社会、家庭的联系程度会直接影响学生的发展。家庭:家庭是影响孩子发展的最初的也是重要的因素。一个人生下来受到的最初影响就是家庭影响。家庭结构、家庭职能、家庭关系、家庭伦理道德等方面形成的家庭特点,会极大地影响生活在其中的孩子。社会:影响青少年身心发展的不仅有学校和家庭,社会也是一个重要的因素。对一个小学生的发展影响最大的社会因素主要有社会群体、社会道德、大众传媒等。12、学校教育、家庭教育与社会教育的相互配合1.学校、家庭、社会构成儿童成长的一体化环境,对小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发生重要影响。整个社会要担负起教育的责任,学校要向全社会开放,在家庭和社会密切配合下开展工作。2.学校对儿童施加的影响是他们成长和发展的主要的和决定性的因素,发挥主导作用。当然,学校对小学生身心发展的影响是受多方面因素制约的,首先是学校工作的指导思想会直接影响学生的发展。其次是学校的教育水平(主要是指学校领导和教师的职业素养的高低)会直接影响学生的发展。再次是学校与社会、家庭的联系程度会直接影响学生的发展。3.学校只有加强同社会、家庭的联系,依靠各方面的力量对学生共同施加良好的影响,才能对学生的身心发展起促进作用。4.家庭是影响儿童发展的最初的也是重要的因素。家庭结构、家庭职能、家庭关系、家庭伦理道德等方面形成的家庭特点,会极大地影响生活在其中的孩子。家庭是儿童成长和发展的重要场所,不仅父母应为自己的孩子创造一个良好的家庭环境,学会用科学的教育思想和教育方法来教育自己的孩子,而且全社会都应该重视家庭教育,保护孩子的身心健康。5.对一个小学生的发展影响最大的社会因素主要有社会群体、社会道德、大众传媒等。社会对儿童的影响是双重的,它既能改变、净化和鼓舞人的灵魂,也能损害、压抑和毒化人的灵魂,对成长中的小学生尤其如此。因此,在发挥社会的教育作用的同时,社会应当干预儿童所接触的社会环境,引导他们健康地发展。6.\n为了使教育保持一致性,学校教育、家庭教育与社会教育必须要相互配合,保证儿童的健康发展。其中学校对家庭教育的指导大致可以有以下几类情况。一般性指导、针对性指导、分类指导和个别指导;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相互配合的方法有以下几种:互访,尤其应强调班主任的家访工作。家长会是学校与家庭取得联系的较为普遍的方式。家长委员会这是学校与家长互相联系和配合的经常性组织。7.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应紧密联系,互相配合,把学校教育扩展到全社会,这是现代社会对学校提出的新要求。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相互配合的主要途径如下。1)学校积极鼓励和支持学生参加校外社会教育机构组织的活动,关心了解学生在校外活动中的表现。2)学校应经常向校外教育机构提出建议和意见,给予具体的指导;3)学校利用各种社会团体为儿童提供的活动条件对学生施加影响。4)学校通过社区教育委员会的组织形式沟通学校与社会的联系。四、学生1、掌握三种主要的儿童发展观:遗传决定论、环境决定论、辐合论2、领会不同的儿童发展观对教育的影响:3、掌握皮亚杰关于儿童发展观的主要观点儿童的发展是一个不断演变的建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儿童主体的活动是第一性的,是发展的根本原因,遗传与环境因素只是儿童发展的必要条件。从上述文字中,我们可以看到,皮亚杰非常重视儿童的自主能动的自我调节功能在儿童发展中的关键作用,并清楚地阐述了遗传因素、环境因素和儿童活动三者的关系及其各自在儿童发展中的意义。皮亚杰的研究成果,为现代儿童发展观奠定了心理学的理论基础。4、掌握杜威关于儿童发展观的主要观点从强调儿童的主体性地位出发,杜威提出了“教育即增长”的著名论断。教育的根本点在于儿童的成长与发展,教育就是要尊重儿童的个性,围绕儿童的兴趣、需要等进行组织,让儿童成为活动的主体,处于教育活动的中心地位。他主张让儿童从实际参与的活动中学习,即“做中学”,教育就要不断地调动儿童活动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杜威认为“教育即经验的改造”。与皮亚杰的心理学比较起来,杜威的儿童发展观在注重儿童作为发展主体的地位同时,更强调环境条件,尤其是教育情况对儿童发展的影响作用。主张根据儿童的兴趣和能力,设计教育活动,尽量去除教育过程中各种脱离生活、脱离儿童的内容与形式,及其可能对儿童发展产生阻碍的各种因素,让儿童的发展更适合其个性需求、更贴近社会生活。5、领会当代儿童发展观的基本内涵正确的儿童发展观主要应包括以下几点。(一)儿童的发展是以个体的生物遗传素质为基础的个体的生物遗传素质,指的是儿童个体从亲代的遗传的基因中得到的、同时具有人类和个体特性的生物机体因素。遗传素质为儿童的发展只提供了一种潜在的可能性,因为一方面遗传素质所具有的发展能力,并不会确定地转变为儿童发展的现实。另一方面,遗传素质转变为发展现实的过程,也并不是一种完全取决于外在影响性质的过程,遗传素质自身具有蕴含着生物特点的自身演变规律。\n(二)儿童的发展蕴含于儿童主体的活动之中,儿童主体的活动是儿童发展的源泉。儿童主体活动,是儿童依据自我调节的能力水平,对与自己有关系、也有意义的内外刺激进行反应的过程。强调这一点,是为了避免一种常见的误解,即把儿童所参与的外在于儿童的客观活动过程,看做是儿童发展的根源。(三)实现发展是儿童的权利实现发展是儿童的权利,这种观念在当代已经成为一种世界性的共识。儿童发展的权利越来越受重视,也得到很多的支持,重要措施之一就是向他们提供教育机会。承认和尊重儿童的发展权、受教育权,有助于我们理解学生在实践中的地位、作用等问题,处理好师与生、教学内容与学生发展、教育活动与学生发展等的关系。6、掌握儿童个体发展的定义是指儿童在其成长过程中,伴随着生理的逐渐成熟与社会生活经验增长的相互影响,其心理和生理能力不断提高的变化过程。7、领会儿童个体发展概念需要澄清的几个问题1.儿童的发展不是简单的“变化”两个字就可以概括得了的。2.儿童的发展是其生理成熟与生活的社会环境条件相互作用的过程,而不是一个单纯的生理成熟过程。3.儿童的发展也不等同于儿童的学习和接受教育的过程。总之,儿童的发展,是指儿童在其成长过程中,伴随着生理的逐渐成熟与社会生活经验增长的相互影响,其心理和生理能力不断提高的变化过程。8、领会儿童个体发展表现出的几个普遍的特点:9、领会实现教育在儿童发展中起主导作用需要把握的几项要求10、领会学生主体性的基本内涵:即主体性具有的几个基本结构:自主性、主动性和创造性。11、掌握教育过程中尊重和发挥儿童的主体性的几个基本原则1.要尊重儿童的感受。在教育活动过程中,要时时关心学生在活动中的感受,并以他们的感受为依据来选择教育内容的展示方法、教育要求的表达方法和教育活动的组织形式等等。要做到这一点,平时就要多关心学生,要经常设身处地地为学生着想,也要与学生有更多的课外交流机会。2.要尊重儿童的选择。儿童发展的差别与儿童的充分发展,都与发展主体的选择性相关联。教育活动中要给学生留有选择的余地,就是给学生展现个性的和按个性特点进行发展的机会。这就要求我们的教育,从内容到方法和组织形式方面,都要给学生留有选择的余地,让学生能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特长,在学习内容上有所偏重,在学习方法上有自己的特点。这一点对小学阶段儿童的发展尤为重要。在不违背教育基本目标和基本原则的条件下,在具体的教学活动中,教师应允许和尊重学生在活动中表现出的选择性,支持每一个学生按自己的特点去发展。这是实现提高国民素质这一根本性教育目标的保障。个人的自由发展,就是依据自身特点做出选择的发展。3.要鼓励学生的创造。\n严格地说,创造性也是一种选择,但它是一种与众不同、承前启后的选择。创造的实质是人对自身行为可能性的新发现、新尝试。学生在学校中的学习活动,不只是接受教师传递的知识和服从教育要求的过程,同时也是学生自主地探索世界、感受社会的过程;学习的结果,也不仅仅是掌握知识,还要形成科学精神和恰当的生活态度。我们应该从小学起,就鼓励学生创造性能力的发挥。五、教师1、掌握教师概念的含义:教师是在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中履行教育教学职责的专业人员,承担教书育人的、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提高民族素质的使命。2、掌握教师地位的含义:一般是指教师的社会地位,是由教师在社会中的经济地位、政治地位和文化地位构成的。3、领会教师专业化应具备的条件:具备专门的知识技能、以奉献和服务精神为核心理念的职业道德、具有公认的权威和影响力、有充分自治和自律性,有正式专业组织对资格认证进行管理。4、掌握提高我国中小学教师地位的根本途径1.从社会和政府的角度上,应确保教师的收入不低于或高于国家公务员的平均工资水平,并逐步提高。2.从学校和教育行政的角度看,应确保教师能够有效地参与到学校的教育教学管理中来,同时加强教师的培训,以充分的发挥教师的积极性,使教师能够获得正常的晋升和学习提高的机会;3.从教师自身的角度看,教师应该努力提高自身的素质,加强自身的教育能力,以自己的专业素质获得社会的认同。5、掌握中小学教师的职业素质要求我国中小学教师应具备的文化素质、教育理论素质、职业道德素质1.文化素质:(一)必须具有语文、数学两门主科和其他一两门学科的全面扎实的知识和技能;(二)必须具有艺、体、劳等课程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2.教育素质:(一)教育理论知识。教育具有科学性,教师只有遵循教育规律,才能把教育教学搞好。为此,教师必须掌握教育科学的基本理论,在教育科学理论指导下从事教育实践。(二)教育实践能力:1.语言表达能力,语言分书面语言和口头语言。2.教学实践能力。3.教育和组织管理能力。(三)运用教育机智处理突发问题的能力:1.教师的教育机智,是指一种面对新的突发事件,能够迅速而正确地作出判断,随机应变地采取恰当而有效的教育措施,以解决问题的能力。2.教师运用教育机智应该遵循因势利导、扬长避短、达到正面教育效果的指导原则。3.处理和解决偶发事件,教师应针对不同情况,采取多种方式,对症下药。(四)教育科研能力3.职业道德素质:(一)爱岗敬业、(二)热爱学生、(三)严谨治学、(四)团结协作、(五)为人师表:为人师表也是我国教师的传统美德。孔子就十分重视“以身作则”,他说:“其身正,不令则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唐代教育家韩愈则进一步提出教师应“以身立教”,认为这样的教师才会“其身立而其教存”。我国伟大的人民教育家陶行知是教师以身立教的杰出典范。他倡导“教师应当以身作则”,“以教人者教己”\n。他为发展人民的教育事业,忘我奋斗,鞠躬尽瘁。6、掌握教师资格分类幼儿教师资格;小学教师资格,我国小学教师资格分为高级教师、一级教师、二级教师、三级教师;初级中学教师和初级职业学校文化课、专业课教师资格;高级中学教师资格;中等专业学校、技工学校、职业高级中学实习指导教师资格;高等学校教师资格。7、掌握教师资格条件1.必须是中国公民;2.必须具有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3.必须具有规定的学历或者经国家教师资格考试合格;4.必须具有教育教学能力。8、掌握教师资格的认定机构和认定程序教师资格的认定机构是指依法负责认定教师资格的行政机构或依法委托的教育机构。教师资格的认定程序9、领会教师培训的含义:是指专门教育机构为提高教师的素质、能力对在职教师进行的一种继续教育。10、领会教师考核的含义:是指各级各类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依法对教师进行的考察和评价。教师考核制度是教师规范化管理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11、领会我国中小学教师职务制度:是国家对教师岗位设置及各级岗位任职条件和取得该岗位职务的程序等方面规定的总称。12、领会我国中小学教师的聘任制度:是聘任双方在平等自愿的前提下,由学校或者教育行政部门根据教育教学岗位设置,聘请有资格的公民担任相应教师职务的一项教师任用制度。13、领会教师考核的内容和原则:六、教育目的1、掌握教育目的与教育活动的概念教育目的:是教育主体对于其所希望达成的结果的设定,具体说来就是教育活动所要培养人才的总的质量标准和规格要求。教育活动:有广义与狭义之分。所有能够传递人类生产、生活经验和精神文化的活动都是广义的教育。学校教育是狭义的教育活动,二者都具有目的性,教育目的是真正的教育活动开始的标志。2、掌握教育目的的主要功能教育目的对于教育活动意义重大。具体说来,教育目的的主要功能表现为以下三点。1.导向功能:教育目的规定了教育活动所应培养的人才质量和规格,实际上就是规定了教育活动的最大方向。教育目的是教育活动的灵魂。2.调控功能:从宏观上说,教育目的对一个国家或地区的教育规划以及教育结构的确立与调整等都具有指导、协调的作用;从微观上说,教育目的对具体教育内容的安排、教育活动的形式及教育手段、方法和技术的选择等都有支配、协调和控制、调节的作用。3.评价功能:\n教育活动既然以教育目的为出发点和归宿,那么,检验教育活动成功与否的最根本标准,也应是教育目的。教育目的是整合所有具体的教育评价标准的精神内核,也是教育评价的最高准则。3、掌握确定教育目的的依据确定教育目的的基本依据可以概括为主观和客观两个方面。确定教育目的的主观依据主要是受教育目的确定者的哲学观念、人性假设和理想人格等等观念和价值取向的影响。在社会主义国家,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全面发展的人格理想是教育目的确定的重要依据。确定教育目的的客观依据首先是指教育目的的确定必须考虑到一定的社会历史条件。主要是指受生产力与科技发展以及社会经济政治制度的制约,受历史发展进程的制约。此外,教育对象的身心发展实际及规律也是教育目的确定的重要制约因素。4、领会不同的教育目的论教育思想史上具有代表性的教育目的论主要有以下几种。(一)社会本位的教育目的论:社会本位的教育目的论的基本主张是以社会的稳定和发展为教育的最高宗旨,教育目的应当依据社会的要求来确定。代表人物是社会学家那笃尔普和涂尔干,社会本位的教育目的论充分注意到了社会对个人、对教育的制约作用。但这一学派没有看到:社会是由个体组成的,没有有活力的个体,社会存在就是病态的;同时离开个体的生活幸福等目的,社会存在也就失去了意义。因此,教育目的如果只看到教育对象存在的条件而对教育对象自身的需要不做足够的关照,就肯定是有失偏颇的。(二)个人本位的教育目的论:个人本位的教育目的论认为,个人价值远高于社会价值,因此应当根据个人的本性和个体发展的需要来确定教育目的。持个人本位目的论的教育学家为数甚多。代表人物有卢梭、福禄培尔、裴斯泰洛齐等人。个人本位的教育目的论具有强烈的人道主义特色。它在理论上的全盛时期是18.19世纪。在这一时期,强调人的本性需要、强调个人的自由发展对于反对宗教神学、反对封建专制及其影响下的旧式教育具有重要的进步意义。由于个人本位的教育目的论倡导个性解放、尊重人的价值等,有一定的合理性,这一目的论在今天仍然对全世界的教育有着重要的影响。不过,正如社会本位的教育目的论只执一端因而有失偏颇一样,如果不将个人的自由发展同一定的社会条件和社会发展的需要结合起来,所谓合乎人性的自由发展就会变成空中楼阁。个人本位的教育目的论的最大缺陷即在于此。(三)教育无目的论:这主要是美国教育家杜威的观点。“教育无目的论”并非主张真正的教育无目的,而是认为无教育过程之外的“外在”目的。杜威的这一目的论思想对于我们正确认识和确定教育目的有一定的积极意义。在众多的教育目的论中,十分重要且对我国教育产生了巨大影响的是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学说。5、领会“人的全面发展”的具体内涵这里所谓“人的全面发展”的具体内涵,是指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尤其指马克思和恩格斯对“人的全面发展”概念的具体界定。马克思和恩格斯是在以下两个层次上谈论人的全面发展的。(一)指劳动能力的全面发展\n是指在劳动过程中实现体力和智力的充分运用和发展,实现体力和智力在充分发展基础上的完整结合。(二)指克服人发展的一切片面性,实现人的个性的真正全面和自由的发展马克思对于人的个性自由和全面发展的憧憬虽然是指向共产主义阶段的,但是马克思同时坚定地认为:“人的类特性恰恰就是自由的、自觉的活动。”所以,不同历史阶段应当理解为人的个性全面、自由发展的逐步实现的过程。个性自由和全面发展是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的灵魂。20世纪末我国推行的素质教育实质上是马克思主义人的全面发展学说的具体实践。6、领会人的全面发展的社会历史条件(一)社会生产力及其决定的分工状况是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前提;(二)社会关系是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条件;(三)教育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7、掌握我国教育目的的基本特征(一)我国教育目的以马克思主义人的全面发展学说为指导思想;(二)我国教育目的有鲜明的政治方向;(三)坚持全面发展与个性发展的统一。8、了解建国后教育目的表述的历史回顾9、了解我国教育目的的落实。(一)落实我国教育目的时要特别注意的几个方面要认真落实我国的教育目的,我们必须对当代社会和未来发展对人才规格的要求有清醒的认识。要培养合乎时代需要的一代新人,应当特别注意人才素质的以下几个方面:1.创造精神;2.实践能力;3.开放思维;4.崇高理想。(二)落实我国教育目的必须正确处理的几个关系1.教育目的与教育目标的关系教育目标是根据教育目的而制定的。除了考虑落实教育目的之外,教育目标还应结合各级各类学校教育的性质和任务,以及特定教育对象的身心特点及规律来确立。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等法律的规定,义务教育和基础教育阶段,学校教育必须作到“两个全面”,即“全面发展”和“面向全体(学生)”。目前我国的义务教育阶段包括小学和初中阶段。所谓“全面发展”主要指要使学生在德、智、体、美等方面都得到发展,在身体、心理和精神等维度都能健康成长。所谓“面向全体”就是应当为所有学生的发展提供全面的教育,从而为学生的未来成长和整体国民素质的全面提高服务。2.德、智、体、美诸育之间的关系教育目的,如从内容结构上说,可以理解为应当进行德育、智育、体育和美育等几个方面的全面教育;如从受教育者的素质结构来说,是指应求得德、智、体、美几个方面的素质的全面发展。而教育对象素质的全面发展又需要实现德育、智育、体育和美育的诸育并举和相互贯通。所以正确处理诸育关系对于教育目的的实现至关重要。在诸育关系认识上,有两点至关重要。一是各育均有相对的独立性。二是现实或真正的教育应是一体的。所有从事教育工作的人,都兼有完成德、智、体、美诸育的任务,都应是德育兼智育、体育和美育工作者。3.全面发展与因材施教的关系\n全面发展不仅不排斥个性发展,而且是以个人合乎本性的自由发展为条件的。全面发展不等于平均或平面的发展。必须根据每一个学生的特殊性对学生因材施教,在充分发挥每一个人的长处的同时求得他的全面发展。4.全面发展与职业定向的关系全面发展的人才终究要在一定社会中生活,要满足社会发展的需要,教育就必须为不同的社会岗位培养人才。在小学阶段,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同时,应当鼓励学生对社会上不同职业的特点和要求有一些直观、感性的认识。七、全面发展教育的组成部分1、掌握德育的概念和功能,熟悉中小学德育的任务与主要内容德育:简而言之,德育即培养学生品德的教育,是教育工作者组织适合受教育者品德成长的价值环境,促进他们在道德、思想、政治等方面不断建构和提升的教育活动。功能:德育的教育性功能:是指德育具有“教育性”,它有两大含义。一是德育的“教育”或价值属性;二是指德育作为教育子系统对平行系统的作用。德育的社会功能:指的是德育能够在何种程度上对社会发挥何种性质的作用。具体说来,主要指学校德育对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发生影响的政治功能、经济功能、文化功能等。德育的个体功能:是指德育对受教育者个体发展能够产生的实际影响。德育的个体功能可以描述为德育对个体生存、发展、享用发生影响的三个方面。其中享用性功能是德育个体功能的最高境界。德育的任务:是指德育活动要努力培养学生品德素养的教育目标,是教育目的在德育方面的直接体现。德育的内容:是指德育活动所要传授的价值与规范,是完成德育任务所要从事的具体工作。2、掌握智育的概念和功能智育:是教育者创设一定的情境以提升教育对象的智慧水平为目标的教育。功能:1.人的智慧水平有通过智育去培养的必要性。2.智育的具体功能:(1)从社会的角度看,智育是生产力和科技发展、社会进步的催化剂。(2)智育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3)智育对于每一个人的生活质量提高有重要的意义。3、熟悉中小学智育的主要任务与内容智育的根本任务当然是要培育或发展学生的智慧,尤其是智力。智育的主要任务和内容应当是传授知识、形成技能和发展智力。(一)传授知识:现代认知心理学认为,知识可分为陈述性知识和程序性知识。要求特别注意程序性知识的教与学。知识学习和智力发展之间的联系不能理解为可以互相取代的关系。智力发展除受知识学习的影响之外,还会受其他因素的影响;同理,知识的学习也并不只有发展智力的意义,并不必然带来智力的同步发展。知识学习只有在它能够充当提高心智发展的条件时,才能构成智力发展的积极因素。形成有利于智力发展的知识结构,创造应用知识的机会,使之由陈述性知识向程序性知识转化,应当成为知识传授和学习最重要的任务。(二)发展技能:\n要提高学生的智力水平,需要教学过程对学生的认知本身做一定的了解,提供反思和改进学生认知策略的机会和途径。(三)培养自主性和创造性:小学教育中的智育任务主要是通过文化课的课堂教学与课外活动去实现的。智育内容因而可以划分为文化课教学中的智育和课外活动中的智育。4、掌握体育的概念和功能体育:是指以发展体能、锻炼体魄为目标的教育活动。广义的体育是指所有能够增进人的身体素质及活动技能的活动,狭义的体育是指在学校教育中有意识的促进学生体质、体能、体魄提高的教育活动。功能:5、熟悉中小学体育的主要任务6、掌握美育的概念与功能概念:是以培养学生审美、李梅的能力,从而促使他们追求人生的情趣与理想境界等为目标的教育活动。(一)美育的直接功能美育的直接功能可用两个字表示即“育美”。美育的直接功能(审美观以及审美、创作能力的培养等)与美育概念的狭义或形式美育相关。(二)美育的间接功能美育的间接功能是一种附带功能,或者说是一种潜在功能,是为其他教育功能发挥提供前提条件的作用,具体讲,就是美育的育德、促智、健体功能等。(三)美育的超越性功能与实质美育概念相联系的对于现实生活的超越所形成的人生意趣和理想境界追求等。以蔡元培“以美育代宗教说”为代表的中外美育理论及实践,对于人生终极意义、意趣及教育过程本身美学自由精神的追求等美育“超美育功能”或价值的认识,在某种意义上已是一种世界的潮流。8、熟悉中小学美育的主要任务(一)培养和提高学生感受美的能力(二)培养和提高学生鉴赏美的能力(三)培养和提高学生表现美、创造美的能力(四)培养和提高学生追求人生趣味和理想境界的能力八、课程1、掌握课程的概念就是受教育者在教育者的引导下所获得的经验,这些经验是教育者按照一定社会的需求和受教育者的身心发展水平,有计划、有目的地组织安排的。2、领会国内外关于课程的定义主要观点3、领会决定课程有哪几个基本关系4、掌握课程包括哪些基本范畴5、掌握课程目标可以垂直分为哪几个层次\n6、领会课程一般结构的发展变化7、熟悉课程设计大致可以分为哪几个层次8、领会泰勒设计模式的基本观点九、教学1、掌握教学的定义和教学的任务是教师教、学生学的统一活动。在这个活动中,学生不仅掌握了一定的知识和技能,同时,身心获得了一定的发展,并形成了一定的思想品德。2、领会教学活动的本质3、掌握教学模式的概念和分类教学模式:以某种教学理论为指导,以一定的教学实践为基础形成的,教学活动的各个成分按照一定的要求和程序整合而成的、比较固定的和具有典型性的教学实践形式。4、掌握教学原则的概念是根据教育教学目的,反映教学规律而制定的指导教学工作的基本要求。5、熟悉我国中小学的教学原则体系6、掌握直观性原则、启发性原则、系统性原则、巩固性原则、量力性原则、思想性和科学性统一的原则、理论联系实际原则、因材施教原则的含义7、领会贯彻直观性原则、启发性原则、系统性原则、巩固性原则、量力性原则、思想性和科学性统一的原则、理论联系实际原则、因材施教原则对教师的要求8、掌握教学组织形式的概念是教学的空间结构和时间序列的统一,所要解决的是教师以什么样的形式将学生组织起来,通过什么样的形式与学生发生联系,教学活动按照什么样的程序展开,教学时间如何分配和安排等问题。9、掌握班级授课制的特征10、领会对班级授课制的评价11、领会教学组织形式改革的趋势12、掌握中小学常用的教学方法\n13、掌握讲授法、谈话法、讨论法、实验法、实习作业法、练习法、参观法等概念的含义讲授法:是教师运用口头语言系统地向学生传授知识的方法。讲授法是一种最古老的教学方法,也是迄今为止在世界范围内应用最广泛、最普遍的一种教学方法。谈话法:是教师根据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借助启发性问题,通过口头问答的方式,引导学生通过比较、分析、判断等思维活动获取知识的教学方法。讨论法:是在教师指导下,学生围绕某个问题发表和交换意见,通过相互之间的启发、讨论、商量获取知识的教学方法。讨论法的基本形式是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借助独立思考和交流学习。实验法: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运用一定的仪器设备进行独立操作,观察和研究这种操作引起的现象和过程,以获取知识的教学方法。实习作业法:是学生根据教师布置的任务,在课内或课外进行实际操作,将已学知识运用于实践的教学方法。练习法: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进行各种练习,从而巩固知识、形成技能技巧的教学方法。练习法的基本形式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的一种实践性学习。参观法:是教师根据教学目的,组织学生到校外观察自然现象和社会现象,从而获取新知识或验证已经学习过的知识的教学方法。14、领会运用讲授法、谈话法、讨论法、实验法、实习作业法、练习法、参观法等方法应遵循的要求15、掌握20世纪中叶以来,世界上所出现的各种教学方法的含义16、熟悉20世纪中叶以来,世界上所出现的各种教学方法的特点17、领会计算机作为教学手段的意义18、掌握教学工作的实施包括哪些基本环节19、领会教学工作各个环节的实施应遵循哪些要求。十、学生集体与集体教育1、掌握学生集体的概念是学生群体发展的高级形式,是一个经过专门组织而形成的学生联合体,是一个由学生组成的特殊的群体,是具有共同规范、共同活动目的和共同活动组织的学生整体。2、领会学生集体的教育作用\n3、掌握如何建立一个良好的班集体4、掌握班级的概念是学校里班和级的总称。时值依据一定的标准,将程度相同或相近的学生聚集在一起,并对其进行统一内容教学的一种组织形式。5、领会班级组织的结构6、领会班主任工作的重要性7、领会班主任在班集体组织培养中的影响十一、学校咨询与辅导1、掌握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举办主体的类型及其内涵2、掌握学校咨询与辅导的基本任务3、熟悉学校咨询与辅导的发展概况4、熟悉学校咨询与辅导的主要工作5、掌握咨询的目标与原则6、掌握主要咨询方法7、领会学校咨询的一般过程十二、教育测验与评价1、掌握测验的类型及其含义2、熟悉良好测验的标准是什么3、掌握如何进行测验的编制以及编制测验的要求是什么4、掌握中小学教育评价的类型及其含义5、熟悉如何对教师授课的质量进行评价\n6、熟悉中小学教育评价的基本步骤十三、教育法制1、熟悉教育的国家化和教育法产生的关系2、了解西方国家教育法发展的四个历史阶段3、熟悉我国教育法体系的几个基本层次4、掌握我国学校的法律地位5、掌握我国教师的法律地位6、掌握我国学生的法律地位7、熟悉学校的权利与义务8、熟悉教师的权利与义务9、熟悉学生的权利与义务10、熟悉法律责任的定义11、领会教育法规定的法律责任是一种行政法律责任12、熟悉教育法规定的法律责任分类13、熟悉法律责任的构成要件、免责条件及其责任形式14、掌握学校事故的定义;掌握学校事故的基本特征15、熟悉学校事故所承担的侵权民事责任的特点、归责原则、免责条件及其责任形式和制裁方式16、掌握学校事故分类标准和学校事故的分类17、熟悉法律救济的定义\n18、熟悉教师申诉制度和学生申诉制度19、熟悉提起学生申诉制度的条件。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