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学案例分析 4页

  • 17.12 KB
  • 2022-08-15 发布

教育学案例分析

  • 4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4.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教育学案例分析案例:桂花香      记得那是一个金色的秋天,我带着二年级的孩子到野外去上观察说话课。按“找桂花——看桂花——闻桂花——捡桂花"的顺序进行教学。当孩子们闻到甜甜的桂花香时,便欢呼着涌到桂花树下。      孩子们仔细地观察桂花,我鼓励他们面对桂花问桂花。于是便有孩子问我:“李老师,桂花这么美,为什么她的花不开得大点?”      接着其他孩子又相继提出:      “桂花这么小又为什么这么香?"      “桂花为什么躲在绿叶下,这样的不显眼?"      “桂花的叶子为什么这么厚?”      ………      随即我让孩子们做桂花姑娘,回答他们自己提出的问题。      “因为桂花姑娘不想让别人发现她,所以它喜欢躲在绿叶底下。”        “桂花姑娘很善良,她想给别人带来快乐,所以她的芳香总是让人闻了就舒服。”      “桂花姑娘不怕冷,有了这么厚的叶子,冬天也是绿的。”      角色的转换使孩子们情不自禁地从感受桂花外在的美,不知不觉地转变为体验桂花心中的美。“美”总是会激起儿童的“爱"。他们谁也舍不得从树上摘下一小朵桂花,相反地,他们弯下腰,疼爱地把落在树下的桂花捡起来,一朵,一朵,聚在小小的手掌中,小小的桂花成了孩子心目中美的精灵。片刻,几乎是同时,孩子们把手中的桂花,放到我的大手中。我双手捧着,颇觉手中的分量,此刻,最轻不过的小桂花变得沉甸甸的了。      霎时间,我不知所措。但孩子的真情让我急中生智,我立刻想到富有幻想的童话。我双手捧着桂花连忙把孩子带到草地上,请了一个很可爱的女同学走到大家围成的圆圈中,让她扮桂花姑娘。我走到她身边,把手中的桂花轻轻洒落在她的头上、发辫上。瞬间,在孩子的眼前,她俨然成了真的“桂花姑娘”了。孩子们睁大了眼睛瞧着,乐了。我顺着孩子情感的脉搏,让大家坐在草地上一起来编“桂花姑娘"的童话。刚才观察桂花时所获得的直接的美的感受,对桂花姑娘的新奇、怜爱,连同编童话故事需要幻想的形式,都激起了孩子们创造的欲望。凉风习习,又送来阵阵桂花的甜香,此景此情构成了最佳的创造情境,孩子们身心俱适,一对对想象的翅膀扇动起来了。       有孩子说:“我想,桂花姑娘原是个穷人家的孩子。”这个开头很具情感色彩。我就顺着孩子的思绪进行启发:“桂花姑娘是个穷人家的孩子,你想得很好,那后来呢?”      孩子很动情地想着,说:“桂花姑娘长得很漂亮。有一天,财主带了狗腿子把桂花姑娘抢走了。”有的孩子屏住了呼吸。       我插话说:“桂花姑娘到了财主家一定没好日子过了。后来怎么样呢?”      有一个男孩提高嗓门说:“桂花姑娘,她绝不受财主的气,她决定\n逃跑。”      “逃跑?你们想桂花姑娘怎么逃跑?以后又会发生什么呢?”我接过孩子的话茬儿,进一步启发。       桂花姑娘美的形象让孩子怜爱,孩子千方百计要让桂花姑娘跳出火坑。       于是有个女孩子深情地说:“那是一个有月亮的晚上,桂花姑娘等财主睡了,她悄悄地开了后门逃走了。”      我想此时孩子的脑海中随着他们的想象和语言描述,一定浮现出了桂花姑娘在月夜逃跑的画面。      奇迹出现了,有个孩子说:“这时好心的风伯伯来帮助桂花姑娘。”      我听到了这儿,不能不为孩子智慧的奇特而惊喜。风伯伯来帮助,那桂花姑娘就会飞起来了!啊,绿色的草地上,回荡着清脆的童声,闪烁着一朵一朵令人欣喜的智慧的火花。孩子把他们自己编织的童话故事推向了高潮。      果不出我所料,一个男孩忽闪着眼晴,说:“桂花姑娘拽着风伯伯从地上飞起来了,她一直飞到月亮上去了……”      嫦娥奔月的神话在孩子们的口头创作中获得了新的创意,多么奇妙的幻想!他们创造的故事的结尾更让我和孩子们一起沉浸在这创造美的诗情画意之中。      “桂花姑娘在月亮上思念人间,就洒落下金色的桂花种,从此以后,大地上便有了桂花树。”“桂花姑娘为了不被财主发现,所以躲在绿叶下,开出一朵朵金黄色的小花。”分析将从教学目的,德育原则,教学原则三方面来分析此案例。一、教学目的: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创造能力,动手能力,观察能力。所谓想象力,就是人在已有形象的基础上,在头脑中创造出新形象的能力。本案例中,桂花是能够看得见摸得着的实物,而孩子们在老师的正确引导下,通过想象,把桂花的形象展示的栩栩如生。进而描述了这样的一个好玩儿又能培养想象力的故事:“桂花姑娘原是个穷人家的孩子。桂花姑娘长得很漂亮。有一天,财主带了狗腿子把桂花姑娘抢走了。财主人很坏,桂花姑娘在他那里没有过过一天好日子。而桂花姑娘决定绝对不受财主的气,所以她决定逃跑,那是一个有月亮的晚上,桂花姑娘等财主睡了,她悄悄地开了后门逃走了。好心的风伯伯来帮助桂花姑娘。桂花姑娘拽着风伯伯从地上飞起来了,她一直飞到月亮上去了……桂花姑娘在月亮上思念人间,就洒落下金色的桂花种,从此以后,大地上便有了桂花树。”孩子们你一言我一语的说,描述的绘声绘色。他们在说的过程中,也发挥自己的想象力,所以才能够传造出这么好的童话故事。创造力是指产生新思想,发现和创造新事物的能力。它是成功地完成某种创造性活动所必需的心理品质。在本案例中,孩子们的创造力得到了很好的培养。老师让孩子们想到富有幻想的童话。老师双手捧着桂花连忙把孩子带到草地上,请了一个很可爱的女同学走到大家围成的圆圈中,让她扮桂花姑娘。老师走到她身边,把手中的桂花轻轻洒落在她的头上、发辫上。瞬间,在孩子的眼前,她俨然成了真的“桂花姑娘”了。孩子们睁大了眼睛瞧着,乐了。老师顺着孩子情感的脉搏,让大家坐在草地上一起来编“桂花姑娘"的童话。刚才观察桂花时所获得的直接的美的感受,对桂花姑娘的新奇、怜爱,连同编童话故事需要幻想的形\n式,都激起了孩子们创造的欲望。动手能力这个词的词源是“hands-on”,最好理解成实践能力、应用能力、表达能力、表演能力等等。本案例中,“他们谁也舍不得从树上摘下一小朵桂花,相反地,他们弯下腰,疼爱地把落在树下的桂花捡起来,一朵,一朵,聚在小小的手掌中,小小的桂花成了孩子心目中美的精灵”,在教学过程中,培养了学生的动手能力。观察是信息输入的通道,是思维探索的大门。敏锐的观察力是创造思维的起步器。可以说,没有观察就没有发现,更不能有创造。本案例中,老师让学生仔细观察桂花,进而才有后面的课程进展。在教学过程中,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二、德育原则:疏导原则,因材施教原则。疏导原则是指进行德育要循循善诱,以理服人,从提高学生认识入手,调动学生的主动性,使他们积极向上。本案例中,老师以表扬激励为主,对学生因势诱导,循循善诱。孩子们仔细地观察桂花,老师鼓励他们面对桂花问桂花,在孩子们提出问题后,随即老师让孩子们做桂花姑娘,回答他们自己提出的问题等等。在老师的循循善诱下,孩子们表现的很积极,很主动。在开心的想像中,也达到了观察课的目的。因材施教原则是指进行德育要从学生品德发展的实际出发,根据他们的年龄特征和个性差异进行不同的教育,使每个学生的品德都能得到最大程度的发展。本案例中的学生是一群小学二年级的学生,他们正是想象力很丰富的时候,很活跃,思维很灵活。老师正是从这些因素着手,在课堂上采用了“角色转换法”,鼓励孩子们发挥自己的想象,把这次课上的有声有色,在学的知识的同时,孩子们也很开心,这样是很好的。三、教学原则:理论联系实际原则,启发性原则。理论联系实际原则,是指教学要以学习基础知识为主导,从理论与实际的联系上去理解知识,并注重学以致用,发展动手能力,领悟知识的价值。本案例中,老师带着二年级的孩子到野外去上观察说话课。按“找桂花——看桂花——闻桂花——捡桂花"的顺序进行教学。老师没有在教室的课堂里对学生说桂花是怎样怎样的,而是把学生带到野外去上课,让孩子们自己通过观察来获得感知,知道桂花是什么样的。把理论与实际相结合,让同学们更好的掌握知识。启发性原则,是指在教学中教师要激发学生的学习主体性,引导他们经过积极思考与探究自觉地掌握科学知识,学会分析问题,树立求真意识和人文情怀。启发性原则看似强调教师的启发,实则更重引发学生的主动探究,重学生的领悟、融会贯通与觉醒,让学生能动地创造性地获得知识,智能与品性的全面发展。在本案例中,老师很好地利用了启发性原则。老师让孩子们仔细地观察桂花,鼓励他们面对桂花问桂花。然后让孩子们做桂花姑娘,回答他们自己提出的问题。后来老师双手捧着桂花连忙把孩子带到草地上,请了一个很可爱的女同学走到大家围成的圆圈中,让她扮桂花姑娘。老师走到她身边,把手中的桂花轻轻洒落在她的头上、发辫上。瞬间,在孩子的眼前,她俨然成了真的“桂花姑娘”了。孩子们睁大了眼睛瞧着,乐了。顺着孩子情感的脉搏,老师让大家坐在草地上一起来编“桂花姑娘"的童话。而在编织童话故事的时候,老师也是适时地启发学生,使学生的思维得到充分的扩展,激发了学生的创造力。运用启发性原则,使得学生能自觉地掌握知识。总结教学是在一定教育目的规范下的,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共同组成的一种教育\n活动。在这一活动中,学生在教师有计划地组织和引导下,能动地学习、掌握系统的科学文化基础知识,发展自身的智能与体力,养成良好的品行与美感,逐步形成全面发展的个性。简而言之,教学是在教师引导下学生能动地学习知识以获得个性发展的活动。其实,教学是由教与学两方面统一组成的双边活动。通过此案例,更能够比较清楚地认识教学。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