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8.50 KB
  • 2022-08-18 发布

2009级历史学专业培养方案

  • 4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4.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2009级历史学专业培养方案*培养目标培养具有一定的史学理论素养和系统的专业知识,有进一步培养潜质(为研究生阶段打下扎实的基础)的史学专门人才,以及能在国家机关和文教事业、新闻出版、外交外贸、国际文化交流、文博档案及各类企、事业单位从事实际工作的应用型、复合型高素质专门人才。*培养要求学生主要学习历史科学的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收到中国历史和世界历史的基本史实及史学研究的基本训练,具有从事专业工作所需的基本能力。本专业设基地班和文化产业管理两个方向模块,学生可任意选其一修读课程。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与能力:1.了解相关的社会科学、人文科学和自然科学知识;2.掌握史学的基本研究方法与分析方法,具有从事历史研究的基本能力;3.了解国内外史学界最重要的理论前沿和发展方向;4.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和手段;5.具有较强的口头表达、文字表达能力和较高的外语水平。*专业核心课程世界文明史中国古代史专题世界古代史中世纪史专题世界近代史专题中国近代史专题中国历史专题中国史学史外国史学史海外中国学文献选读*特色课程双语教学课程:海外中国学文献选读法国史日本文化史原版外文教材课程:海外中国学文献选读研究型课程:宋史专题研究法国史计划学制:4年最低毕业学分160+5+4授予学位历史学学士课程设置与学分分布1.通识课程52.5学分(1)思政类必修11.5+2学分02110081形势与政策22.0-0.0一秋冬,春夏021E0010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2.52.0-1.0一秋冬021E0020中国近现代史纲要2.52.0-1.0一春夏021E0040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2.52.0-1.0二秋冬,春夏031E0031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43.0-2.0三秋冬,春夏\n(2)军体类必修5.5+3学分第1、2学年,体育Ⅰ、Ⅱ、Ⅲ、Ⅳ为必修,每门课程1学分;高年级的体育课程为选修。学生每年的体育达标原则上低年级随课程进行,成绩不另记录;高年级独立进行测试,达标者按+0.5学分记,三、四年级合计+1学分。03110021军训+2+2短03110080体质测试Ⅰ+.50.0-1.0三秋冬,春夏03110090体质测试Ⅱ+.50.0-1.0四秋冬,春夏031E0010军事理论+1.51.0-1.0二秋冬,春夏031E0020体育Ⅰ10.0-2.0一秋冬031E0030体育Ⅱ10.0-2.0一春夏031E0040体育Ⅲ10.0-2.0二秋冬031E0050体育Ⅳ10.0-2.0二春夏(3)外语类选修9学分实行以"大学英语Ⅳ"考试为标准的管理模式。学生必须通过学校"大学英语Ⅳ"考试,可以以考代修。新生入学须参加英语分级考试以确定"大学英语"课程修读的起点级别,建议按由低到高顺序修读"大学英语"各级别,但允许优秀学生跳级修读。学生应取得外语类课程9学分,建议学生通过"大学英语Ⅳ"考试后,选修课程号含"F"的课程,以提高外语水平与应用能力。051F0010大学英语Ⅱ32.0-2.0一秋冬051F0020大学英语Ⅲ32.0-2.0一春夏051F0030大学英语Ⅳ32.0-2.0二秋冬(4)计算机基础类选修5学分A)在以下课程中选修一门3学分211G0010C++程序设计基础与实验32.0-2.0一春夏,秋冬211G0020C程序设计基础与实验32.0-2.0一春夏,秋冬211G0030Java程序设计基础与实验32.0-2.0一春夏,秋冬B)在以下课程中选修一门2学分其他课程号带"G"的课程(不含程序设计基础与实验课程)211G0060大学计算机基础22.0-0.0一秋冬211G0090计算机技术创新与社会文明22.0-0.0一秋冬(5)其他通识课程选修15.5学分通识选修课程包括历史与文化类(课程号带"H"的课程)、文学与艺术类(课程号带"I"的课程)、沟通与领导类(课程号带"J"的课程)、经济与社会类(课程号带"L"的课程)、科学与研究类(课程号带"K"的课程)、技术与设计类(课程号带"M"的课程),以及学科导论和新生研讨课程。人文类学生须在"科学技术组"中至少修读4.5学分,该组包括科学与研究类(课程号带"K"的课程)、技术与设计类(课程号带"M"的课程)通识课程。其余学分由学生自行在通识选修课程中选择修读。(6)通识教育实践必修1学分00100020通识教育实践10.0-2.0一春夏2.大类课程42学分(1)大类必修课程必修20学分041A9010中国文学名家名作+22.0-0.0一秋041A9020文学理论与批评22.0-0.0一春\n041A9030世界文明史Ⅰ22.0-0.0一秋041A9040中国历史专题22.0-0.0一冬041A9050逻辑与语言22.0-0.0一春041A9060哲学问题22.0-0.0一冬041A9070社会分析22.0-0.0一夏061B0060高等数学44.0-0.0一秋冬251A9010大众传播通论22.0-0.0一秋(2)大类课程的专业选修部分选修22学分A)人文社科类18学分在以下课程中选修041A0080文化人类学22.0-0.0一夏041A9080汉语与古代文化22.0-0.0一秋041A9090中国现当代文学创作与批评22.0-0.0一冬041A9100世界文学经典传播22.0-0.0一春041A9110世界文明史Ⅱ22.0-0.0一冬041A9120从传统到现代22.0-0.0一春041A9130中国哲学22.0-0.0一夏041A9140外国哲学22.0-0.0一春041A9150社会调查与研究方法22.0-0.0一夏041A9160文化遗产导论22.0-0.0一春041A9170中国物质文化22.0-0.0一夏B)艺术设计类4学分在课程号带‘D’的课程中选修3.专业课程58学分(1)专业课程33学分04121010海外中国学文献选读33.0-0.0三秋冬04121451世界古代史中世纪史专题22.0-0.0二春04121461世界近代史专题22.0-0.0三秋04122591中国古代史专题22.0-0.0二春04122821中国近代史专题22.0-0.0三秋04128280中国历史地理概述22.0-0.0二夏04128290明史专题22.0-0.0三秋04128420中国史学史33.0-0.0四秋冬04128430外国史学史33.0-0.0四秋冬(2)专业模块课程11学分(A)必修课程(Ⅰ)基地班11学分04121070考古学通论22.0-0.0二夏04128440中国历史文选(乙)33.0-0.0四秋冬04196240二十世纪中国史研究33.0-0.0三春夏04196260二十世纪世界史研究33.0-0.0三春夏(Ⅱ)文化产业管理方向11学分\n04128090社会调查与研究方法33.0-0.0四秋冬04128210市场营销学33.0-0.0三春夏201A0020管理学+33.0-0.0三秋冬25190090文化产业概论22.0-0.0二春(B)选修课程(Ⅰ)基地班11学分04128080日本文化史22.0-0.0三冬04128250史学理论22.0-0.0三秋04128980古史传说研究22.0-0.0三秋04188220中华民国史22.0-0.0二春04196041宋史专题研究22.0-0.0二春04196071海外华人历史与现状22.0-0.0四秋04196091中西关系史22.0-0.0三秋04196121法国史22.0-0.0四冬04196181中国社会史22.0-0.0四秋04197970美国史22.0-0.0三春04197980中国抗日战争史专题22.0-0.0三夏04197990中国与周边国家关系史专题22.0-0.0三夏04198000中国古代的历史与传说22.0-0.0二夏04198010三国史专题22.0-0.0二春(Ⅱ)文化产业管理方向11学分01196190产业经济学33.0-0.0三春夏04110110社会心理学22.0-0.0二夏04121210媒介经营管理22.0-0.0二春04124220信息管理学22.0-0.0三春04124240信息经济学22.0-0.0三冬04128180艺术史22.0-0.0三冬04197300公共事业管理22.0-0.0二夏20120511人力资源管理22.0-0.0四秋201A0030会计学33.0-0.0三春夏25120430跨文化传播22.0-0.0秋(3)实践教学环节必修6学分04124260学年论文1.51.0-1.0三短04188130专业实习Ⅰ1.5+3二短04188190毕业实习3+4四春(4)毕业论文(设计)必修8学分04189020毕业论文8+10四春夏4.第二课堂+4学分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