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高校历史学复试真题 13页

  • 83.00 KB
  • 2022-08-18 发布

各高校历史学复试真题

  • 13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4.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华东师范大学中国通史:一、名词解释:(每个5分,共40分)曹操屯田玄武门之变绍兴和议亚罗号事件展拓香港界址专条黄兴洛川会议1941年田赋征实二、问答题:(每题20分,共60分)1、简述黄老思想与文景之治。2、简评洋务运动。3、第二次国共合作是怎样形成的,其有什么特点?1998年一、名词解释:(每个5分,共40分)太学九品中正少康中兴亚罗号事件《资政新篇》废两改元瓦窑堡会议下关惨案二、问答题:(每题20分,共60分)1、比较王安石变法与张居正改革。2、孙中山新旧三民主义比较。3、国民党1928年第二次北伐述评。1999年一、名词解释:(每个5分,共40分)董仲舒厘金绍兴和议公车上书明代内阁制皇姑屯事件亚罗号事件资源委员会二、问答题:(每题20分,共60分)1、两税法实行的主要原因、内容、意义。2、简析太平天国《天朝田亩制度》。3、评析中共《五四指示》2000年一、名词解释:(每个5分,共40分)《资政新篇》戊戌六君子中国同盟会新生活运动抗战建国纲领交子约法三章侯景之乱二、问答题:(每题20分,共60分)1、分析鸦片战争对中国的影响。2、华北事变对中国社会造成的影响。3、试评中国古代宰相制度的发展演变。2001年一、名词解释:(每个5分,共40分)三家分晋张居正三藩之乱筹办夷务始末楚汉战争已亥建储保甲法好人政府二、问答题:(每题20分,共60分)1、分析两税法与租庸调制的区别以及造成这种区别的原因。2、评述清末立宪。3、有人说,1937年是中国现代化的特殊起点,对此你有什么看法与评论?2002年一、名词解释:(每个5分,共40分)宗法制汉初三杰河阴之变《日知录》章炳麟广方言馆南岳军事会议金元券二、问答题:(每题20分,共60分)1、概述中国封建社会商品经济的发展历程及其特点。2、分析、评论袁世凯就任中华民国大总统的原因。3、谈谈你对中国近代化进程启动的思考。\n2003年一、名词解释:(每个6分,共54分)文明皇后万历新政乾嘉学派公行贸易《烟台条约》李鸿章问题与主义之争中间路线“一化三改”二、简述题:(每题12分,共36分)1、简述隋朝的政治、经济的改革和创建及其历史影响。2、以一个早期的洋务运动企业为例,简述洋务运动的成功和失败。3、简述中共八大的主题及其历史功绩。三、论述题:(每题20分,共60分)1、有学者认为,大量的农业和聚落考古的研究表明,中华文明的起源是多元的,此说能否成立,请论述之。2、甲午中日战争的失败是中国国内外政治的一个转折点,应从哪几个方面来分析?3、试析抗日战争时期日本侵华政策的演变。2004年一、名词解释:(每个6分,共54分)《贞观政要》棉花革命徐光启朝贡贸易郭嵩涛东南互保宁汉合流国民参政会过度时期总路线二、简述题:(每题12分,共36分)1、11—13世纪中国传统农业经济出现了一些新发展,请概要述之。2、在镇压太平天国过程中,以曾国藩、李鸿章为代表的汉族军阀官僚势力崛起于中国政坛,试简述这一现象对清末政局的影响。3、简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在政权巩固方面所采取的主要措施及意义。三、论述题:(每题20分,共60分)1、试析中古社会门阀政治的形成和衰落的主要原因。2、戊戌变法运动是中国近代史上第一次爱国救亡运动,试论述该运动发生的原因以及在中国近代思想史、文化史上的意义和作用。3、结合史实,分析华北事变后国民党对日本的政策的变化及主要原因。2005年一、名词解释:(每题6分,共54分)《四民月令》柴荣改革改土归流赫德京师同文馆国会请援运动改定新约华北事变“四清运动”二、简述题:(每题12分,共36分)1、释“汉初布衣将相之局”。2、简评二十世纪初清政府的“新政”。3、简评二十世纪六十年代的中苏论战及其对中国国内外政策的影响。三、论述题:(每题20分,共60分)1、试述两汉与隋唐在选官制度上的异同。2、为什么要到1860年之后中国才会发生以洋务运动为代表的西方学习的早期现代化运动,请进行分析和阐述。3、1927年四*一二政变和七*一五“分共”之后第一次国共合作彻底破裂,轰轰烈烈的大革命也随之转入低潮。有人评论这一结果说:“早知今日,何必当初?”你是否同意这一看法?请结合史实,谈谈你对国共关系之“当初”与“今日”的理解,并解释何以会从“当初”走向“今日”?2006年一,名词解释陆贾,关汉卿,后周世宗改革,废两改元,五一六通知,立三路线北洋海军蒲安臣使团,铁路国有政策二、简答题1、郑和下西洋的意义及其局限性。2、简述三民主义的主要内容及其特点。3、建国初期整顿经济的措施及其意义。\n三、论述题1、比较唐代都城和宋代都城在建筑上的主要区别,并说明中国古代都城变化的主要特点以及这些变化发生的原因。2、义和团运动除了反洋教的原因之外,还是中国社会其他引述综合作用的结果,试分析这些因素有哪些?义和团失败给中国社会带来了巨大的影响,都有哪些?3、分析抗战胜利后国民党建国方针、共产党建国方针以及中间路线的主要内容和实质。中国古代史1999年一、名词解释:(42)周公旦算缗与告缗府兵制猛安谋克东林党乾嘉学派二、问答题:1、简述北宋初年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及其对北宋历史的影响。(28)2、试述春秋、战国为“古今一大变革之会”说。(30)2000年一、名词解释(35%)夏商周断代工程《论语》土断江都兵变南衙北司之争周世宗胡蓝之狱二、论述题(50%,每题各占25%)1、汉武帝曾先后数次迁徙郡国强宗大族于关中,是何缘故?并请进一步分析西汉一朝中央与地方的关系。2、王安石变法,有的痛加诋毁毁,有的曲为辩护,或说都未免有偏。此说是否合理,请结合具体史实作一分析。三、近二十年来,中国古代史的研究有很大发展.就你所熟悉的领域或某一专题,请作一简要评述。(15%)2001年一、名词解释(40%)胡服骑射董仲舒河阴之变府兵制永贞革新唐蕃会盟绍兴和议徐光启萨尔浒之战四库全书二、简述题(30%,每题各占15%)1、简析秦朝灭亡的原因。2、简论赵匡胤。三、1988年,费孝通先生在香港中文大学就“中华民族”问题发表演讲,提出了“多元一体”这一概念.费老说:“中华民族这个词是指在中国疆域里具有民族认同的十一亿人民,它所包括的五十多个民族单位是多元,中华民族是一体,他们虽则都称‘民族’,但层次不同。中华民族的主流是许许多多分散独立的民族单位,经过接触、混杂、联接和融合,同时也有分裂和消亡,形成一个你来我去。我来你去,我中有你,你中有我,而又各具个性的多元统一体。”请你结合中华民族形成和发展的历史及其规律谈谈你对费孝通先生这一观点的理解。(30%)2002年一、名词解释(30%)上计盐铁会议三通羁縻州内阁厂卫二、清代史学家赵翼在他的史学著作《廿二史札记》里,把汉初布衣将相之局”视为“秦、汉间为天地—大变局”、结合赵氏的这一看法,请你论述其形成的原因以及对汉初社会的影响。(25%)三、从制度设置的立意精神和实际操作上比较汉唐时期两种不同的选官制度的得失以及客观效果。(20%)四、从公元二世纪至公元十五世纪,中国在自然科学及运用方面,远胜于西欧,但是近代科学为什么不是从处于世界领先地位的中国古代文明中演绎出来,而是在文明相对落后的十五世纪的欧洲诞生呢?这就是学术界著名的‘李约瑟难题’.请结合所学谈谈你的看法。(25%)2005年适用于:中国古代史一、名词解释:(每题8分,共48分)共和行政党锢之祸慧能绍兴和议几何原本戴震\n二、简答题:(每题16分,共64分)1、简述周初“封邦建国”的大体情况及其历史作用。2、简述南朝“寒人掌机要”的现象及其历史背景与影响。3、简述明代王守仁的“心学”理论。4、简述满洲八旗制度的组织形式及其历史演变。三、论述题:(38分)论述历史上经济重心逐渐南移的过程及其对中国社会的影响中国近现代史适用于:中国近现代史1998年一、名词解释:(每个5分)《康蝤纪行》京师同文馆盛宣怀《校*庐抗议》翁同和资政院《鄂州临时约法》“问题与主义之争”国民参政会第二条反蒋战线二、问答题:(任选两题,每题25分)1、说出中国近代史上中英有关香港的三个不平等条约及其内容。2、简述清末中国新式教育的确立。3、论华北事变及其对中国社会的影响。1999年一、名词解释:(每个5分)魏源天津条约官督商办立宪运动少年中国学会东北“易帜”华北事变“双十协定”二、论述:(每题15分)1、简论甲午中日战争对中国社会的影响。2、简论辛亥革命的成功和失败。3、简析国民革命失败的原因及其经验教训。4、简论抗日战争对现代化进程的影响。2000年一、名词解释:(每个5分)王韬总理各国事务衙门中日《台事专条》赫德废两改元《新青年》杂志瓦窑堡会议辽沈战役二、问答:(每题30分)1、1901年《辛丑条约》订立之后,中国政治、经济、社会等方面状况分析。2、简评张学良与“东北易帜”。2001年一、名词解释:(每个5分)郑观应《天津条约》东南互保宋教仁八七会议济南惨案田赋征实重庆谈判二、问答:(每题30分)1、1895年中日《马关条约》签定后中国面临的局势和前途的分析和说明。2、简析第二次国共合作的形成和特点。2002年一、名词解释:(40分)冯桂芬海关外籍税务司制度中俄密约国会请愿运动新青年《论持久战》抗日战争时期的田赋征实中共七届二中全会二、问答:(60分)1、洋务运动又可以理解为中国近代早期的现代化运动,试从中国当时的国内外背景分析洋务运动发生的原因。\n2、义和团运动、八国联军侵华以及《辛丑条约》的签定直接影响了中国社会发展的进程,试就1900年之后的中国政局及社会状况的变化,分析辛亥革命发生的原因。3、张学良生前说,西安事变是蒋介石逼出来的,请用历史事实说明这个“逼”字。4、简论1947年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的战略意义。2003年一、名词解释:(80分)厘金租界预备立宪原道救世歌戊戌六君子湘江评论古田会议华北事变二二八起义七届二中全会二、问答:(1、30分;2、3、各20分;共70分)1、1900年春夏间,中国北方是义和团,杀洋人;南方则是与洋人合作的东南互保。分析两者各自特点,并说明为什么在同一国家同一历史时期会有如此截然相反的事件,分析其产生的原因及后果。2、为什么说1935年召开的瓦窑堡会议是中国共产党在新形势下制定新的政治路线和策略方针的一次极为重要的会议?3、试析中国抗日战争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的地位和作用。2004年一、名词解释:(80分)中体西用万国公报祺祥政变黄埔军校五卅运动临时约法1935年币制改革史迪威事件二、问答:(1、30分;2、3、各20分;共70分)1、分析评述晚清督抚权力上升的原因和表现。2、评述西安事变和平解决的历史意义。3、1949年中国共产党召开七届二中全会,着重讨论确定了党的工作重心由乡村到城市的战略转移。全会指出,必须依靠工人阶级,团结其他劳动群众,争取尽可能多的能够和共产党合作的小资产阶级、自由资产阶级及代表人物,必须学会管理和建设城市,管理和建设城市的关键是恢复和发展生产。会议要求全党用全力学习工业生产的技术和管理方法,学习和生产有密切联系的商业工作、银行工作和其他工作。根据这一段文字,谈谈你对1949年党的工作重心战略转移的评价。2005年一、名词解释:(每题8分,共80分)癸卯学制府院之争永安建制日本国志三国干涉还辽阿Q正传北京政变东北易帜保甲制度重庆谈判二、问答题:(第一题30分,第二、三题各20分,共70分)第一题:分析、评述辛酉政变。(30分)第二题:材料之一:“在某种程度上讲,现代化中国家政府的稳定取决于它进行农村改革的能力”;“农村的角色是可变的:它或是充当稳定的源泉,或是充当革命的源泉。”——亨廷顿材料之二:“农民革命的主要原因,从来就是农民社会与上层阶级在制度上的联系过于脆弱,以及这种关系具有剥削性特征。”——巴林顿·摩尔请你联系亨廷顿和摩尔的观点,看中国共产党在农村实行土地改革和政权建设的意义。(20分)第三题:“北洋末期的国民革命是一场具有社会革命性质的政治大革命。建立在一定社会变革基础上的民众的政治动员是一场政治大革命的前提。一般来说,民众的政治动员是两个过程的结果:一是在一定社会变迁基础上民众自身社会政治心理变迁的结果;二是某种社会政治集团或势力(尤其是随着社会发展二新兴的社会政治集团或势力)动员民众参政的结果。”请你结合自五四至五卅时期的社会发展史实,解读以上这段文字。(20分)2006年一、名词解释\n较邠庐抗议、赫德、废两改元、祺祥政变、淞沪会战、万国公报、厘金、减租减息、政治协商会议(应该是八个,但是记多了一个,不过八个一定都在里面了)二、论述题1、甲午中日战争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转折点,你认为这个转折可以从几个方面来表述?谈谈你的看法。2、论述20世纪30年代的中国知识分子群体的特点以及他们的学术上的争鸣。3、中间路线的主要内容及其实质。中国史学史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中国史学史考研试题适用于:史学理论与史学史一、名词解释:(每题8分,共56分)《汉纪》六家二体《新五代史》《资治通鉴纲目》《廿二史札记》《宋书》袁枢二、简答题:(每题22分,共44分)1、列举十部有关少数民族的史著。2、简述黄遵宪史学。三、简答题(任选一题,50分)1、司马迁、班固史学之比较。2、试论述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马克思主义史学的发展世界通史2005年一、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50分)哈德良长城白衣大食米开朗基罗“清教”西进运动幕藩体制国际联盟共产国际“布拉格之春”阿拉法特二、简答题(共40分)1、简述新航路开辟三次重大活动发生的时间、抵达地点、代表人物及大致的行经路线。(15分)2、列举法国启蒙运动中的主要思想家及其代表作,并概述其核心观点。(15分)3、1917年俄国革命经历了几个阶段?政权性质发生了怎样的变化?(10分)三、论述题(以下3题中任选2题,每题30分,共60分)1、何谓希腊化时代?试析其在世界历史上的地位。2、18、19世纪西方工业文明的兴盛引发了哪些突出的社会矛盾和问题?促成哪些不同类型的反应?3、论析20世纪民族解放运动的历史条件、主要成果及其对世界格局的影响考试科目:2006年一、名词解释希罗多德、兰斯受洗、自由大宪章、维多利亚时代、容克、谢尔曼反托拉斯法、1917年俄国革命、凯恩斯主义、亚非会议、海湾战争二、简答题1、文艺复兴时期艺术三杰的名字及代表作品两部2、黑奴贸易的过程及影响3、简述古巴导弹危机的过程三、论述题1、罗马帝国晚期的宗教、民族政策2、1861年农奴制改革“-----------”(一句话,不记得了)3、雅尔塔体制的影响世界近现代史2005年\n论述题:(共3题,每题50分,合计150分)一、请就甲、乙两位先生议论的问题和他们的见解阐述你的看法。甲先生:资产阶级革命的任务,是破坏封建制度,扫除资本主义发展的障碍,归根到底是解放生产力,促使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革命后经济发展得越是迅速,就越能说明这次革命进行得彻底;如果经济水准停滞或发展缓慢,革命也不可能是彻底的。英国革命后建立的君主立宪政体给资产阶级和新贵族的联合统治带来了稳定的政局。大规模解放生产力的工业革命更使突飞猛进的经济得以独步天下而令英国荣膺“日不落国”之殊誉;法国自大革命后的近百年中,由复辟王朝而七月王朝而共和而又共和;动荡的政局造成经济发展明显落后。分散的小农经济长期占优势,资金以借贷方式大量外流而对国内投资缩小。以上史实说明,就资产阶级革命来说,英国无疑比法国彻底,因为它更全面地扫除了资本主义发展的障碍。乙先生:彻底的革命固然能为生产力的发展创造良好条件,不过这些条件能否在革命以后发挥作用则与革命是否彻底无关。17世纪的英国革命实际上是清教徒法对圣公会的斗争,其实际影响仅在本国;而启蒙运动之后发生的法国大革命则对于世界有普遍意义。请注意:法国资产阶级颁布的《人权和公民权宣言》宣布的人民主权原则、革命中确立的三权分立的政权基本结构、废除封建等级制度、解决农民的土地问题和法国人在立法、文化等方面的建树都为各国与后世(包括近代中国)借鉴。这些成果都是英国革命不能比拟的。至于大革命后法国经济发展缓慢则有多种原因。例如:持续20多年的反法联盟的侵略战争、以欧洲封建势力为后盾的长达15年的波旁王朝复辟、七月王朝金融资产阶级政权18年的统治。二、下列文件摘录发表于1939年11月。请你写作一篇短文,对之发表评论并说明理由。这场战争是资本主义阵营中多年来的帝国主义争夺的继续。三个最富的国家——英国、法国、美国——控制着最重要的世界航海线和市场。(后起的资本主义国家)希望按照自身的利益,重分原料来源地、粮食、黄金储备和殖民地的广大人民群众。这就是这场非正义的、反动的、帝国主义战争的真正意义所在。工人阶级不能支持这种战争。工人们!不要相信那些人,他们用捍卫民主这种虚伪借口号召你们支持战争。那些压迫印度、印度支那、阿拉伯国家的人,那些把半个世界置于殖民奴役镣铐中的人,他们有什么资格谈论民主呢?他们打仗的目的不是为了从法西斯手上挽救民主,而是为了反动势力的胜利。但是,资产阶级本来不能发动也打不起来这次战争,假使他们得不到社会民主党背叛的最高领导人的帮助的话。这些领导人现在充当了反动派的急先锋。举起破了产的反共产国际旗子的正是他们。跟他们,既不能有工人统一战线也不能有人民阵线。三、以下两题任选一题:1,用学过的知识说明改革在世界近代史上的作用。2,分析柯立芝繁荣的主要表现及内在缺陷。2006年1、材料题,大意是甲乙两位先生以法国大革命为史例,甲认为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乙认为资产阶级才是历史的动力(与99年还是哪一年的题目基本一样)。然后发表自己的观点2、苏联三十年代外交的利弊得失3、书评(选做题)(1)以所学的世界近现代史教材写一篇书评,要求写出编者、出版社等基本图书信息,必须是公开出版社,评述者无须忌讳(2)以所学的20世纪世界史教材写一篇书评(要求相同)其他学校世界通史北大世界史通论迄今为止,农业文明占据人类文明史的时间最长,试分析农业文明的主要特点及其历史作用。1998年世界通史“野蛮的征服者总是被那些他们所征服的民族的较高文明所征服”。试从亚洲史、欧洲史、非洲史各举一例,署名这是一天永恒的历史规律,并剖析其内涵。1997年世界通史简述英、法、德三国启蒙运动特点。2006年世界近现代史试分析暴力革命在近代欧美历史上的作用?1999年欧美近现代史谈谈你对现代工业文明的看法?2000年欧美近现代史试述英、法、美、德、俄工业革命道路的异同?1997年欧美近现代史\n试比较德国与俄国的现代化进程,并总结其经验教训?2000年欧美近现代史试比较欧洲和美国的社会主义运动?2002年欧美近现代史《共产党宣言》的基本内容与历史价值?1999年欧美近代史概述俄罗斯帝国、德意志帝国和奥匈帝国覆灭的过程,并加以分析比较?1996年欧美现代史评论1929-1933年世界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历史影响?2000年欧美现代史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垄断资本发展的新特点?1998年欧美近现代史试从战后世界历史的发展,说明世界格局多极化演变的长期过程。1996年世界通史试各举出1898年和1998年(或1997年)三个有世界意义的历史事件(应举出6个),寻找个事件之间的历史联系(尽管已相隔百年),并分析其变化的原因,或说明历史本身的力量。1999年世界通史从历史上这一不公正、不合理的国际经济旧次序是怎样形成的?并分析其对发展中国家的影响。1999年世界通史有学者认为21世纪将是亚太世纪或太平洋世纪,谈谈你的认识?1998年亚非拉近现代史简述近现代世界史上民粹主义(含民众主义)2006年世界通史-简答为什么20世纪80年代西方国家出现新保守主义经济改革?2006年世界通史-论述试析西方国家现代社会保障制度产生的社会历史条件。2006年世界近现代史试析近代初期白银流通对世界不同地区(包括中国)造成的影响。2006年世界近现代史世界通史简论东南亚和东北亚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异同,兼评“10+3”模式的发展前景。2003世界通史题试比较东亚新兴工业化国家与拉美国家的现代化发展道路?1997年亚非拉近现代史东亚现代化发展进程中有哪几种基本类型?是举例说明每一类型的内容和特点?1998年亚非拉近现代史试评东亚发展模式?1999年亚非拉近现代史东亚、拉美新兴工业化道路的异同及原因?2004年世界近现代史欧洲入侵前,亚洲在世界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6分)欧洲入侵后到殖民主义崩溃这段时间内亚洲社会的基本特征和发展的动力(22分)殖民主义崩溃后,亚洲各国取得了显著的发展,试述其发展现状及趋势(22分)2005年世界近现代史评“亚洲价值观”。2006年世界近现代史殖民主义的统治对亚非国家发展的影响?2001年亚非拉近现代史当今经济全球化、政治多极化对发展中国家的影响?2000年亚非拉近现代史从历史上这一不公正、不合理的国际经济旧次序是怎样形成的?并分析其对发展中国家的影响。1999年世界通史试论经济全球化及其发展中国家的影响?2001年亚非拉近现代史有位学者提出这么一种说法:“现代性孕育着稳定,而现代化过程却滋生着动乱。”请你结合战后亚非拉历史谈谈对这一论断的看法?2002年亚非拉近现代史罗荣渠先生在其力作《现代化新论》中将世界各国现代化历程划分为内源型和外源型两大类,它们之间的差别之一在于后一类型的现代化进程中政府的作用要重要得多。你是否同意他的看法,并请以你所知的具体史实来论证你的看法。2000年世界通史试选择下列任何一本书进行评价:亨廷顿--《变革社会中的政治次序》;斯塔夫里亚诺斯--《全球分裂—第三世界的历史进程》;布莱克--《现代化的动力》;罗荣渠--《现代化新论》。2000年亚非拉近现代史北京大学2003世界通史:一、名词解释1、〈金字塔铭文〉2、永佃农3、北大西洋联盟4、萨法维王朝5、普列斯特斯纵队长征6、阿散蒂抗英战争7、尼采8、拉?甘地二、论述1、论述佛教、伊斯兰教、基督教形成的原因及对当时社会的影响2、试述现代文明及其形成过程3、比较东南亚和东北亚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异同并评述10+3模式(的特点?)欢迎来到免费考研网www.freekaoyan.com世界上古史、中古史\n东北师范大学2001年世界上古史、中古史试题一、解释下列名词(每题5分,共30分)1、血缘家族 2、汉谟拉比 3、荷马史诗 4、凡尔登条约 5、马丁路德 6、破坏圣像运动(尼德兰)二、简答(每题15分,共30分)1、马略军事改革内容及意义。2、新航路开辟的后果。三、论述(每题20分,共40分)1、论述人文主义的特征。2、论述伯里克利民主时代雅典民主政治的繁荣及局限性。试比较12世纪西欧文化发展与文艺复兴的背景、内容及意义(40分)2005年世界通史试论述16世纪欧洲宗教改革与中世纪宗教文化传统的关联。2001年世界通史宗教改革和反宗教改革的概念、进程和影响2003年世界古代史简述18世纪启蒙思想对美国革命和法国大革命的不同影响并分析其原因。2000年世界通史论法国大革命对世界历史产生了哪些重大影响?2001年世界通史集克伦威尔和罗伯斯庇尔于一身的拿破仑•波拿巴创立了一种什么样的统治形式?这种统治形式在世界历史上产生了怎样的影响?2002年世界通史比较德国两次统一的历史条件?(2005年世界近现代史)英法小农在资产阶级革命中的历史命运,试析其历史根源及影响2004年世界通史简述18世纪启蒙思想对美国革命和法国大革命的不同影响并分析其原因。2000年世界通史评价尼可松主义?2005年世界通史欧洲入侵前,亚洲在世界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6分)欧洲入侵后到殖民主义崩溃这段时间内亚洲社会的基本特征和发展的动力(22分)殖民主义崩溃后,亚洲各国取得了显著的发展,试述其发展现状及趋势(22分)2005年世界近现代史试论述亚、非、拉美诸国在科技、物质财富等方面对西欧工业革命所作的贡献。1998年世界通史试比较葡萄牙、西班牙与荷兰的早期殖民政策与统治方式之异同?1999年亚非拉近现代史18世纪70年代以前西方对非洲的侵略2003年世界近现代史评英国的殖民统治2004年世界近现代史比较凯末尔主义与甘地主义的异同(40分)2005年世界通史北京大学世界上古史罗马贵族与平民的起源。(2004年世界通史)试析下列四君主(皮西特拉图、恺撒、屋大维、君士坦丁)当政时期政治制度的特点及其相互联系。(2002年世界通史)论述佛教、基督教、伊斯兰教兴起的原因及对当时社会产生的影响。(2003年世界通史)评述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制度并比较其异同。(2003年世界古代史)比较荷马—希罗多德和修昔底德史学思想。(2001年世界古代史)结合学术动态,分析罗马帝国初期社会稳定发展原因。(2006年世界通史-简答)北大世界中古史试从历史上基督教文、伊斯兰文明、印度教文明、儒家文明的相互关系,评价萨缪尔•亨廷顿的“文明冲突论”。(1996年世界通史)分析西欧中世纪教会对当时的社会等级制度和社会阶级关系的看法。(2000年世界通史)试比较12世纪西欧文化发展与文艺复兴的背景、内容及意义(40分)(2005年世界通史)试论述16世纪欧洲宗教改革与中世纪宗教文化传统的关联。(2001年世界通史)述天主教中七项圣礼的宗教含义(2001年世界古代史)由"十字军东征"这一事件评述东西方关系(2003年世界古代史)试分析欧洲宗教改革中马丁•路德、慈温利、加尔文教义的异同及其活动的历史影响?(1998年世界中古史)\n1066年威廉的诺曼征服对英国封建社会的发展有什么影响?(1996年世界中古史)欧洲人来到美洲之前,印第安人创造了那些文明?(1998年世界中古史)奥斯曼帝国是如何兴起的?它的军、政体制有何特点?(1996年世界中古史)中西君主制的比较(2001年世界古代史)北京大学2003年世界古代史:一、名词解释1、伊利亚特和奥德塞2、埃赫那吞3、西塞罗4、释迦牟尼5、幕府制度6、圣女贞德二、论述1、评述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制度并比较其异同2、由“十字军东征”这一事件评述东西方关系3、宗教改革和反宗教改革的概念、进程和影响北京大学2003年世界近现代史名词:进步主义运动苏伊士运河事件斯特雷泽曼小英格兰主义者赫尔岑大帆船贸易东印度公司福泽谕吉墨西哥革命制度党白色革命论述:1、现代西欧联合的历史条件。2、18世纪70年代以前西方对非洲的侵略。3、试述当代伊斯兰宗教复兴主义运动。南京大学2005年考研历史试题世界近现代史名词解释:5'X10=50'巴尔干战争考迪罗弗洛依德马克思1787年宪法(缺一个。谅解)瓦特蒸汽机年鉴学派皇家学会圣雄甘地简答题:15'X2=30'1.比较中国戊戌变法与俄国彼得一世改革的异同点2.从某一方面分析英国近代逐渐衰落的原因论述题:35'X2=70'1.论述1919年-1945年美英法德日五国外交政策的变化及其原因2.以中国、英国、日本、荷兰四国为例分析近代世界体系的变化中国通史北京大学2003年中国通史:名词侯伯公(西周)谶纬之学支移和折变万斯同士家制满铁张闻天《筹办夷务始末》和《古史辨》简答(4选3)1、有诗经中的一句话(好象是分析分封制和宗法制)2、从史官到史馆的演变3、20世纪80年代以来晚清新政的研究状况4、评价陈独秀论述(4选3)1、中国古代封建国家的特征2、隋唐以后赋役制度的演变3、中国近现代史上的军阀问题4、中国人民废除不平等条约的斗争历程中国古代史东北师范大学2001年中国古代史试题一、名词(共8题,每题5分,计40分)1、良渚文化 2、国人 3、太康 4、耶律楚才 5、 6、西厢记 7、大名通行宝钞 8、堂子二、简答(共2题,每题10分,计20分)1、汉代中央官制基本结构与特点。\n2、比较明太祖与明成租对待宦官政策的不同。三、论述(共2题,每题20分,计40分)1、唐宋法律制度的演变。2、清前期的民族政策。中国人民大学2005年中国古代史考研试题名词解释:1.良渚文化2.光武度田3.八王之乱4.北府兵5.宇文泰6.史通7.陈桥兵变8.耶律楚材9.南明10.宋学简述题:1.试论吕不韦对秦国历史发展的贡献。2.试分析“侨置郡县”产生的原因3.试分析唐朝开元天宝盛世形成的原因4.试论张居正改革论述题:1.试论秦汉地方行政制度及其变化2.试分析淝水之战前后南北政权的特点及其变化3.试论我国古代科举制度的变迁及其历史作用4.试论我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的过程武汉大学2001年中国古代史一、名词解释:5分/题(任选8题,40分)“夏商周断代工程”文景之治西域都护三长制古文运动庆历新政会子马可-波罗布政使司八旗制度二、论述题:(60分)1、略述曹操*唯材是举*所提出的背景及意义。(15分)2、中国古代经济重心的南移是历史研究的重要课题,请结合中国古代史上的几次人口迁移及自然环境变迁等因素试加分析之。(30分)(以上两题有思路,太长,有兴趣联系我一起讨论。)3、试围绕中国古代史上的某一种(或几种)科技发明,以断代为例,简要分析其在中国古代社会生产或社会生活中应用的情状及局限性。(15分)武汉大学2003年中国古代史一、名词解释(每小题10分,共80分)1商鞅变法2党锢之祸3“大索貌阅”4三省六部制5主户与客户6市舶使司7行省制度8摊丁入亩三、简答题(每小题15分,共30分)1、科举制度是中国古代历史上重要的选举制度之一,试结合相关史实就其利弊略述你的意见。2、试结合中国古代历史上几次大规模人口南迁,谈谈你对中国古代经济重心转移问题的认识。三、论述题(每小题20分,共40分)1、试就张骞通西域,郑和下西洋的背景和主要史实进行比较,并对其历史意义予以评述。2、自西汉到北宋以至明清,中国古代专制主义中央集权有一个不断强化的过程,试围绕某两个主要的时段进行比较,谈谈你对这一问题的理解。兰州大学中国古代史专业2001-2004年试题2001年试题一、简释名词(每题5分,共50分)二里头文化国人干政均输平准新秦范缜羁縻府州五等版籍隆兴和议中统元宝交钞督抚\n二、论述题(任选两题,每题25分,共50分)1、论西晋占田制的实行及其意义。2、论隋文帝的改革及其影响。3、论明太祖惩治贪污整顿吏治的措施与效果。2002年试题一、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50分)武王伐纣合纵连横算缗、告缗白虎通王与马共天下输籍法河朔三镇驱口宗客巴理藩院二、问题论述(每题25分,共50分)1、试论诸葛亮2、简述唐代文化繁荣的原因及其表现。2003年试题一、解释名词(每题6分,共60分)弭兵之会上计董仲舒党锢之祸门阀、庶族开皇律健儿与纩骑站赤与急递铺九边改土归流二、回答问题(每题30分,共90分)1、简述“百家争鸣”的社会背景及主要原因。2、就“庆历新政”与王安石变法的原因、内容及效果进行比较。3、清朝设置了哪些特别行政区?采取了哪些不同于内地的管理办法?2004年试题一、名词解释(每题6分,共60分)社稷李悝假名公田河阴之变貌阅羁縻州榷场喇嘛教东林党学台、藩台、臬台二、论述题(每题30分,共90分)1、武帝时西汉与匈奴和战关系述论。2、试论九品中正制到科举制变化原因及意义。3、简述清初恢复、发展生产的措施及效果。中国近现代史南京大学2005年考研历史试题中国近现代史名词解释:5'X8=40'四洲志上海租界乡官制军国民教育会中共一大湖南农民运动报告重庆谈判南京大屠杀简答题:10'X2=20'1.简述近代中国外交制度的演变2.简述1938年10月前正面战场三次会战论述题:1.评清末保路运动20'2.从天津教案看近代中国反洋教运动25'3.试述“改组派”的主要活动20'4.试述1946年政治协商会议的主要原因及意义25'南京大学2003年中国近代史\n一.名词解释:(5分*10个)古德诺公车上书租界“进北攻南”“重点进攻”胡适国民参政会《中国之命运》二二八起义国粹派二.论述题:(20分*5个)1.列强干涉中国近代政治的主要方式。2.1927-1937南京国民政府对日政策的脉络及其影响。3.抗战到解放时期中国土地政策的演变及其影响。4.1854-1861太平军与湘军争夺天京上游的主要阶段及战局特征。5.以戊戌变法和辛亥革命为例,分析改革与革命对中国现代化的影响。北京大学2003年中国近现代史名词(30分)合挥进步党福州船政学堂端方《校颁庐抗议》咨议局简答(30分)一、简述(选1)1、辛酉政变后清政府外交政策的转变2、李鸿章的外交政策评析3、晚清留日学生的历史贡献二、评价著作的学术价值(选1)《海国图志》,《周恩来年谱》,严复所译8部西方名著,《中华民国档案资料汇编》三、介绍研究成果(选1)胡适在中国现代文化的定位,第一次国共合作的建立和破裂,抗美援朝战争四、论述(40分)(选1)1、49至56中共探索社会主义道路2、辛亥革命前后孙中山活动评析3、抗日战争中的敌后战场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