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语言学[续] 19页

  • 81.00 KB
  • 2022-08-23 发布

美国语言学[续]

  • 19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4.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三布龙菲尔德时期(1933—1950)(一)布龙菲尔德:1、生平2、《语言论》这本书是他在1914年写的《语言研究导论》的修订本。全书约600页,共分28章,大致分为两部分;前半部分(1—16章)属共时语言学,后半部分属历时语言学。主要观点表现在前半部分,尤其是关于语音和语法。\n主要观点:(1)行为主义的语言观。从行为主义的观点出发,他把语言看成是一系列刺激和反应。根据时间的先后,他把这个故事分成了三个部分:A语言行为以前的实际事项;B言语C言语行为以后的实际事项语言事项B是语言研究者所关心的,它包括三个部分。总之,布龙菲尔德是从行为主义和机械主义的立场来观察和研究语言的。\n(2)音位的特征和类型。任何一段话语都包含总的声响特征,只有一部分特征是无关紧要的,即非区别性特征,只有一部分跟意义相联系,因而低于交际才是必要的,这就是区别性特征。研究有意义的语音就是音位学。音位是区别性语音特征的最小单位。为了识别音位,他采用了替换由总音响特征构成的连续的整体中的某一部分相似的语音形式按照出现的位置进行比较的办法。\n布龙菲尔德区分了几种不同的音位。一种叫做“单纯的主音位”,后人把它叫做“音段音位”第二种是“复合音位”,它是单纯主音位的组合。第三种是“次音位”。它只在语音组合中(例如组合成词或句子时)或者在简单形式的特殊用法中次出现。它包括后人所谓的“超音段音位”,如重音和音高等。应该注意的是,汉语以及其他一些语言里把音高特征作为主音位。\n(3)语法中的单位在语法描写中,布龙菲尔德引进了一些初创的重要单位,这对美国描写语言学有重大作用和影响。首先他区分了“自由形式”和“粘附形式”。每一种语言都包含一定数量的信号,也就是语言形式。自由形式:具有一定意义并能单独出现的形式就是自由形式。粘附形式:某些成分并不单独出现,它们总是依附于其他形式。这种不能单说的语言形式就叫做粘附形式。\n“独一无二的成分”:有的形式只出现在某一个组合中,如英语cranberry“蔓越橘”里的cran—。由于它有一个固定的语音形式,而且它的意义也是固定的,cran—也算是一个语言形式,它被称作“独一无二的成分”。凡是跟别的语言形式在语音—语义上有部分相似的语言形式是复合形式。任何复合形式的共同部分都是语言形式,它是这些复合形式的“成分”。如以上所举例子里的John,ran,play,cran—,—ing等。跟别的任何一个形式在语音—语义上没有任何部分相似的语言形式是一个“简单形式”;或者叫做“语素”\n“义素”指的是语素的意义,也就是现实世界的某个特征。他认为,一个信号系统,比方语言,只能包括数目很少的信号单位,可是这些信号所标示的事物(即现实世界的全部内容)可能是无穷无尽的。信号(即语言形式,语素是最小的信号,音位是信号的单位)是可以分析的,而它所标示的事物都是没法分析的。这一思想为美国描写语言学奠定了结构分析和描写的基本立场,同时从根本上宣告了与传统语言学从意义出发的立场彻底决裂。\n为了了解和描写语言的形式,还必须注意形式的“配列”一般有四种配列方式:①词序。复合形式说出来的先后次序。②变调。这是抑扬顿挫和轻重缓急,也就是音位的运用。③变音。这指的是形式中主音位的变化。④形式的选择。选择哪些形式作为复合形式的成分会产生不同的意义。上述语法配列的特征就是语法特征,或者叫做“语法单位”。一组语法单位或者单独的语法单位即“结构形式”。结构形式加上它的意义就构成“语法形式”。\n在词汇形式里,最小的有意义的单位是语素,语素的意义是义素,同样,语法形式的最小的有意义的单位是“语法元素”,语法元素的意义是“语法元素意义”。布龙菲尔德认为语言信号中有意义的特征有两类:由音位组成的词汇形式和由语法单位(配列特征)组成的语法形式。这两种形式的单位对比如下:⑴语言信号中没有意义的最小单位:语位;(a)词汇的:音位(b)语法的:法位(即语法单位)\n(2)语言信号中有意义的最小单位:义位;义位的意义是义素;(a)词汇的:词素;词素的意义是词素意义;(b)语法的:法素(即语法元素);语法元素的意义是语法元素意义。(3)语言信号中有意义的或复杂的单位:语言形式;语言形式的意义是语言意义(简称语义);(a)词汇的:词汇形式;词汇形式的意义是词汇意义;(b)语法形式,语法形式的意义是语法意义。\n3、布龙菲尔德的贡献:布龙菲尔德可以看成是美国语言学中的牛顿;也就是说,自从鲍阿斯和萨丕尔开辟了描写语言的道路以来,由他集大成。他在方法论和分析手续方面对美国描写语言学做出了奠基性的贡献。布龙菲尔德对“美国语言学会”的创立和关怀的功绩是不可磨灭的。美国语言学会于1924年成立他是发起人之一。\n(二)音位学说二十世纪的30—40年代,美国语言学界展开了对音位学说的讨论。下面我们将当时有代表性的人物和论文作一回顾。1、本时期“音位”的讨论。(1)1934年,斯瓦迪希写了《音位的原理》。他从心理现象来解释音位的。他认为音位可以分成常体和变体。他把音位分成三类:①句音位,也就是句子韵律的模式②音节音位,指的是调位和重位③自含音位,指的是音位本身\n他在文中提出了归并音位的方法。提出了六项准则:①词的一致性准则。同一个词在不同场合出现始终具有同样的音位的组合,发音不同只是它的变异。②部分同一的准则。把所有语音上相似的各套词如(如pit-bit,late-latent等)比较以后,就可以得到基本的语音类型的概念。③经常联系的准则。如果有一组语音成分只在一起出现,它们就组成了音位上一个单一的复杂替,例如英语里词首p的闭塞音和送气。其中的语音成分还可以重复出现在别的复杂体中而不影响这个复杂体的单一的性质,那么含有这种语音成分的所有音位就组成了一个音位类。\n④互补分布的准则。如果两个在类型上相似的语音其中的某个音只经常出现在某些语音环境里,而另一个音只出现在另一些语音环境里,它们可能属于同一个音位。如果某个语音在分布上跟好几个语音有互补关系,那么在语音上相似的一种算是同一个音位,其他的算作独立的音位。⑤模式一致的原则。个别的组合必须和该语言的一般音位模式一致。⑥替代法的测验。把词里的某个音位略加改变,看看本地人的反应如何。\n(2)1935年,特瓦德尔发表了《论音位定义》。这篇论文的目的是要审查过去一些主要的音位定义并提出新的定义。他认为应当把音位看成是一种假定,以便用它来描写语言单位间音位的关系。他、的这篇沦为揭示了过去音位定义中的分歧,而且根据索绪尔所说的“在语言里只有差别而没有正面各项”的原理做粗了音位的假定。他所提出的“最大音位”并没有被后人接受,但这篇沦为对以后音位理论的研究有促进作用。\n(3)1941年,布洛克发表了《论音位的重迭》。他提出了归并音位的问题,他区分了两种情况,一种是部分重迭,另一种是全部重迭。所谓部分重迭指的是某个音在某种情况下属A音位,在另一种情况下属B音位。这种部分重迭的现象往往是由于出现的环境不同而造成的。所谓全部重迭指的是某个音在同一种情况下有时属A音位,有时属B音位。1948年,布洛克又发表了《音位分析的一套假设》,他主要根据语音的分布特征来描述音位。他给音位下的定义是:“音位是出现在某中语言的话语里的一类音,这类音具有以下的特点:1、它的每一个成员都具有其\n它的音所没有的某个特征,2、它的每个成员之间的差别属于互补分布或者自由变体,3、它属于一个大类,这个大类里的各个小类相互对立,加起来就包括了这个语言的全部语音。”文中把声调和重音叫做“附加音位”,其余叫做“字母音位”和“音段音位”的区别。(4)1942年,霍凯特发表了《描写音位学的一套系统》,全文共分十节,文中首先指出语言学中的两个基本的层级:音位学的和语法的。音位学是把β音分析为音素,再把音素归为音位。归并音位主要根据以下标准:\n①相似性:如果A和B是一个音位的成分,它们共有某一个(或几个)特征,②非交叉:凡具有这一特征(或一组特征)的音素是一个因为得成员,③对比和互补分布:如果A和B在话语中相应的位置上出现,它们是不同音位的成分,如果A和B处于互补分布中(即在相互排斥的位置中出现),它们可能是同一音位的成分,④完整性:在分类时必须考虑构成β音的每一个成分,每个β音必须是某个音素的全部(或部分,或不止一个音素),每个音素必定是某个音位的成员。\n⑤模式的一致:两个对立的β音段在相似的β语音环境中出现可以分析为具有相似的结构。这是强调“结构相当”。如果缺少这个条件,可以比较β语音的相当。⑥经济原则:凡是几种不同的分析都符合上述各项标准,那么取其确立音位数目最少的一种,以求最简单的描写的科学目的。(5)1944年海里斯发表了《音位学中的同时成分》,为了简化音位的分析,海里斯提出了同时成分,例如把/b/分析为“有声﹢唇位﹢闭塞”三个同时成分的长度不一,它可以等于一个音位,大于一个音,甚至同整个以上的语音特征组合在一起。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