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28.00 KB
  • 2022-08-27 发布

2、(学生用讲义)第二讲:哲学观和哲学的功能_575909031

  • 23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4.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学生讲义)第二讲马克思主义哲学观和哲学的功能一、“真正的哲学是文明的活的灵魂”(马克思语)“文明”是人类改造客观和主观世界的实践活动和精神活动的全部成果。哲学究其内容看是特定时期人们创造文明的基本指导思想和理论总结。真正的哲学代表着特定时期人们精神发展的最高水平。马克思说:“……任何真正的哲学都是自己时代精神的精华,…………它是文明的活的灵魂。”(马全1,p121)恩格斯说:“一个民族想要站在科学的最高峰,就一刻也不能没有理论思维。”(马选3,p467)这两句话深刻揭示了哲学在文明中的地位。1、认识世界、改造世界需要哲学思考提问:·人们的全部活动究竟都在做那几件事?最概括地说,人类始终是在做两件大事: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在认识世界、改造世界地活动中,人类始终在处理哪几个关系?三个关系: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自我然而,要处理好上述这三个与人类生存状态直接相关的关系,绝不是轻而易举的事,它不能随心所欲、凭感情冲动,而需要缜密的哲学思考。·人与自然人的衣食住行无一不取之于自然界,人依赖于自然界,同时自然界又以自己的灾害性力量时刻威胁着人类的安全,报负着人类的每一个掠夺自然的举动。地球是无限宇宙中的一个孤岛,人生活其上,在有限的空间,有限的资源的条件下,人们能发展到什么程度?人们怎样才能得到发展,又不至于因自己的行动使自己受到伤害?例如:能源与人类发展的问题。乐观主义者23\n说,人们尽管大胆去使用、开发自然能源,因为科学技术的发展会为人们不断开发出新的自然能源和制造出人工能源,人们永远不必为能源枯竭而担心。因为热力学第一定律告诉我们:能量是守恒的,不灭的,只能从一种形式转变到另一种形式。悲观主义者说,人类社会的发展和增长必然会有一定的限度,用倍增的速度去求得经济和社会的发展,注定会使社会在物质资料和能源方面达到极限,给人类带来毁灭性的灾难。《熵:一种新的世界观》的作者霍华德和里夫金指出,熵定律即热力学第二定律告诉我们:能量只能不可逆转地沿着一个方向转化,即从对人类来说是可利用的状态向不可利用的状态、从有效状态向无效状态转化。无效的能量已“从人们那里不可挽回的失去了………尽管它并没有湮灭。”而物理学意义上的熵,就是这种不能再被转化作功的能量的总和。以上的两种观点究竟孰是孰非?关系到我们今后全球的经济发展战略的大问题:是从经济发展的无限可能性着眼,还是从有限资源与经济发展极限的关系着眼去拟定我们的经济计划。显然,这已远不是物理学家、能源家和经济学家所能解决的问题了。它要求人回答诸如:·人与自然的基本关系如何?·物理学的规律适应范围有多大?·物理学规律、经济规律、宇宙运动规律和社会发展规律的相互关系怎样?·怎样才能做到可持续发展?·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是什么?·什么是衡量社会进步的尺度?等等哲学问题。因此处理好人与自然的关系,需要哲学思考。流行疾病问题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中,引人瞩目。·人与社会人都是生活在社会中的。任何人离开社会都无法生存。虽然社会是由人组成的,但人为什么会时时感到来自社会的束缚?战争、剥削和压迫、黑社会犯罪、人际矛盾、道德失范等无时无刻不使人深受其害。20世纪初至今,已发生了第一、第二次世界大战,朝鲜战争,越南战争,海湾战争,阿富汗战争,伊拉克战争等。有人把这种现象叫“异化”,设想着建成一个没有异化的合理的社会,在这个社会中没有战争,没有剥削和压迫,人际关系和谐,每个人都是有道德的人。怎样建立?马克思主义却认为社会生活中的罪恶和战争的最深刻的根源在于不合理的私有制的社会制度,而不是什么先验的人类本性。消灭战争和一切罪恶现象,关键在于改造社会,建立无剥削、无压迫的社会主义、共产主义制度。如何理解马克思主义的这一观点同人道主义者的对立?究竟谁是谁非?二战,海湾战争、伊拉克战争的导因是“正义”还是物质利益?战争究竟是文明的冲突还是利益方面的冲突?如何处理好人际关系?是依靠人性的“善良本性”,还是依靠改造社会和精神文明建设?克隆技术的社会制约?人们为什么反对把克隆技术用于人类?克隆技术会给社会在道德、刑事侦探、财产继承等方面带来那些问题?23\n于是我们看到如何正确确立改造社会的道路、手段,关键在于如何认识社会的本质、人的本质、社会发展和社会生活的规律和总的趋势、个人和人民群众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等一系列哲学问题。·人与自我怎样认识自己?自己在社会中的地位和作用是什么?自我发展的正确途径、可能性、限度是什么?自我发展的主客观条件怎样?人生的意义和价值如何?对这些问题回答的正确与否,往往是一个人能否真正成为有价值的人、能否渡过有意义的一生的关键。总之,人类想长期、可持续发展,与自然和谐共存;人类想建立美好的社会制度,让所有的人都自由、平等、民主、幸福的生活;想让每一个人都很好发展自己、享受生活、创造对社会、人民有重大贡献的辉煌人生,就必须有哲学思维。2、哲学的特点和功能“哲学”这个名称来源于古希腊文“爱”和“智慧”这两个词。在我国古书中,很早就有所谓“知人则哲”等文字,说明汉语的哲字历来就是智慧、知识或贤明的意思,所以就译为“哲学”。也就是说,哲学就是“爱智慧”、“智慧之友”或“知识的结晶”。那么,怎样理解“智慧”呢?它与聪明、机智等概念有什么区别呢?钱学森论智慧和哲学。·智慧≠聪明、机灵。·智慧并不仅是有知识。·智慧是在一定的世界观、方法论原则指导下,掌握和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哲学是关于智慧的科学。什么是哲学?(1)哲学是系统化的、理论化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世界观:是对整个世界(包括自然界、人类社会、和人类思维)的本质和规律的最一般的观点或总的看法。·方法论: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所坚持的最一般的原则和方法。如联系、发展、全面与孤立、静止、片面地看问题。一般人的世界观并不就是哲学。一般人的世界观同称之为哲学的世界观的主要区别:一是,前者是人们在实践中自发形成的,后者则是在实践的基础上由哲学家自觉的建立起来的;二是,前者主要是通过人们对具体问题的看法和处理方法表现出来(如:小孩被椅子碰了,要打椅子——“万物有灵”,这是他对世界的看法,他的发展中的世界观);后者则是通过哲学的概念体系,以理论的形式出现;三是23\n,前者的观点比较零散,甚至往往自相矛盾,后者则总是比较系统、比较完整。世界观人人都有,谁都摆脱不了支配自己日常言行的世界观,但是自发形成的世界观对于指导个人成长和工作、学习是不够的,必须通过学习和研究哲学,自觉的树立起正确的人生观。自发形成的世界观有正确的和错误之分,同样,哲学也有正确和错误之分。(2)哲学对象的历史演变:知识的总汇——科学之科学——思维和存在的关系哲学的对象是什么呢?这有一个演变的历史过程。开始时,由于哲学家对于哲学的研究对象并没有自觉的加以确定,因此,造成哲学在内容上的不确定性。但是不管怎样,在哲学学说中,必定要侧重于研究世界观问题,才能被叫做是哲学。最初的哲学,如古希腊哲学,许多是直接以“论自然”、“论宇宙”的形式出现的,探索了世界的始原,解释了各种自然现象,其中除了世界观的问题,还包括许多自然知识、社会知识问题。这样,古代的哲学,实际上是一切知识的总汇,哲学成为知识的同义词,哲学家往往是具有各种知识的学问家。在欧洲,到了中世纪封建社会,在意识形态领域里,宗教神学占据着绝对的统治地位,科学和唯物主义被摧残、被扼杀,哲学沦为宗教神学的婢女,这就是经院哲学。它以理论的形式为宗教神学作无聊的论证,为圣经作烦琐的解释。欧洲从十五世纪下半叶开始掀起了文艺复兴运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建立和发展起来了,促使了“真正有系统的实验科学”的产生。先是天文学、力学、数学,以后是物理、化学、生物学和其他自然科学相继从浑然一体的“知识总汇”中分化出来,这是科学和哲学发展的巨大进步,在此基础上,近代哲学产生了。近代哲学首先尖锐的提出和明确的回答的问题是:世界是神创造的,还是从来就有的?比起古代哲学来说,近代哲学更多的表现为“论工具”、“论方法”,这是因为生产和自然科学的发展使得研究人的认识本质和认识方法的问题具有迫切意义。在研究和回答这些问题时,当时的哲学家以“科学之科学”自居,凌驾于具体科学之上,为一切具体科学颁布原则,企图建立包罗万象的永恒的哲学体系。随着实践和科学的迅速发展,十九世纪四十年代以后,依靠自然科学提供的材料已经能够揭示自然界的有机联系了,因而不再需要任何凌驾于其他科学之上的哲学,旧的“科学之科学”的哲学终结了。马克思主义哲学出现了。马克思主义哲学明确的把世界观、方法论,即把统一整体的世界的普遍本质和普遍规律作为哲学的研究对象。而其中的核心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3)哲学把握世界的方式及其功能哲学把握世界的方式:对常识图景、科学图景的反思和超越。23\n人们在精神上把握世界有多种方式:常识、科学、哲学、艺术、宗教、神话等。常识:生产、生活经验,是人们维持正常的生活的最起码水平的认识。科学:对特定领域事物的本质和规律的认识,它起着指导具体实践的作用。艺术:用形象(包括视觉和听觉形象)表达情感,反映人们对现实生活的态度。如贝多芬的《田园》交响曲,表现了人们与自然亲密、和谐相处的愿望。宗教:人们用幻想的神和对神的崇敬来表达对现实生活、人生价值的理解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神话:则通过幻想的形象表达人们的愿望和追求(孙悟空是真的,还是假的?显然,说真的更深刻,因为孙悟空体现了人们对人格理想的追求)。人的精神把握世界的方式主要有三个层次:常识图景:人们对世界的表面的、感性的、经验的认识。比较肤浅,不深刻。科学图景:人们对世界上特定事物的本质和规律的理性的、系统化的认识。比较深刻。显然,科学图景是对常识图景的超越。哲学图景:用理性思维去批判、反思常识和科学的结论,用世界观、方法论的概念体系去把握世界。与科学活动的认识对象是世界的特定领域不同,人类的哲学活动是反思“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反思:是哲学的基本特点。包括理性思考、终极追问、分析批判、超越创新。科学是追求和实现“思维和存在的关系”,如探索事物的本质和规律的活动,就是用概念去揭示事物的真实存在状态和本质、规律。哲学是反思“思维和存在的关系”,它面对科学的结论,要反思以下问题:·用什么方法去揭示事物的本质和规律才有可能成功?即如何获得真理?·如何证明真理?·科学的结论的适用范围如何?·科学能否保证始终能给人们带来价值?怎样把价值和真理长久的结合?·怎样避免认识上的失误?·人们能在多大程度上揭示事物的本质和规律,有无什么局限性?所以,哲学是由于要解决科学和实践提出的主客体、主客观、理性和非理性、经验和理论、逻辑和直觉等自身无法解决的矛盾和冲突才产生和发展起来的。于是:科学图景是对常识图景的超越,哲学图景是对科学图景的超越。反过来,哲学图景有助于人们取得正确的科学图景,而哲学和科学图景的获得有助于人们形成正确的常识图景。哲学的功能:世界观、方法论功能。有四个方面:解释功能:为人们说明或认识世界的各种事物提供基本的立场、方法、观点。23\n规范功能:为人们实践活动提供价值规范,即该不该,要不要,怎么办等原则。批判功能:要求人们用批判的、反思的态度对待一切事物。如私有制、腐败、自私、低品位、社会不公等,科学的成就和方法等。理想功能:指导人们如何超越现实去追求更高的价值目标。创新功能是理想功能中的应有之意。所以,哲学应是真理体系、方法论体系、价值观体系的统一。哲学的社会历史作用:反思历史,推动历史发展。在历史上,哲学思想曾对历史的发展起过重大的历史作用,并至今仍然在发生着重大作用。(4)学习哲学,培养哲学精神哲学是一种思维方式,但更是一种生活态度和一种精神,这对于一个人的成长来说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所谓哲学精神应该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崇高的气度。包括博大的胸怀、广阔的视野、崇高的理想和坚毅的气概。事业的追求要立足于人类、社会、人民的大义,而不应被个人的私利所局限,因为社会、人民呼唤有价值的人,人应该在事业和生活中不被困难和挫折压倒,应该有一种英雄主义的气概。因为哲学所揭示出来的历史必然性是不能被扭转的,任何力量也无法抗拒。所以做人要有尊严和使命感。二是,高度的智慧。哲学引导人们“凡事望得远一程,看得深一层,想得透一成,阐幽发徽而示之以人所未见,率先垂范而示之以人所未行。”(孙正聿语)从而形成自己的高度的智慧。这种高度的智慧表现为:·既有广博的知识,更有灵活调动记忆和创造性的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既有发现和提出新问题的能力,又有提出新的解释原则的能力。·既有严谨周密的逻辑思维能力,又有敏锐的创新思维的能力。学习和研究哲学就是学习和研究人类发展智慧的历史经验和教训,这是提高智慧的重要手段。三是,不懈的求索精神。哲学的本性是探索宇宙奥秘和洞察人生意义的强烈的、永不休止的渴望。学习和研究哲学必然使人们形成不懈的求索精神。哲学总是在进行终极追问和不断的批判人们自以为是、熟知的可靠的东西。哲学要不断地通过从思维和存在的关系角度去进行追问和批判,力求把握事物的最深刻的本质,并以此指导实践的发展。23\n不懂哲学,轻视哲学必然会受到哲学的惩罚。(5)学习哲学,提高人的素质一是,因逻辑分析而言行条理。哲学能够从根本上使人们的思维、语言和行为得到条理化。比如,中学语文老师发现,学生在学习了政治课中的哲学以后,作文的逻辑性、条理性得到很大提高。条理化的思维、语言和行为对在工作中提高思维的水平、语言的说服力和感染力、行为的成效有很大的作用。大大提高了社会竞争力。二是,因反思活动而思想深刻。作为反思性的精神活动,哲学以批评、创新性思维为己任,不断了解自身发展中的局限性,深入思考时代、实践、人生提出的新问题,探索各种可能的发展前景。因此,善于进行哲学思考的人:由于了解自己的局限性和发展的可能性,才有广阔的视野;由于具有批判精神才会自觉地摒弃因循守旧和故步自封;由于具有创新意识才会不断处于引领时代潮流的领先地位。三是,因视野广博而胸怀全局。哲学作为一种必须从事物的整体存在和发展进程的角度去思考问题的学问,造就了人的从整体、全局和全过程看问题的习惯和能力。这样的人,能够在凌乱而分散的体会和经验中、在琐碎和复杂的工作中、在片段和零散的事物中去把握事物的整体、把握事物的本质、把握事物发展的总趋势,从而为自己提出正确的战略方针和行动纲领。四是,因辩证思维而头脑灵活。哲学的辩证法提倡辩证思维。辩证法懂得事物是普遍联系、不断变化、永恒发展、因果相因、相辅相成的,因此具有辩证思想的人,就懂得运用普遍联系、矛盾转化、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一切以时间、条件和地点为转移的方法去认识和解决问题。这样的人必然是头脑灵活、临难不慌,善于认识和解决各种难题的人。五是,因心怀理想而胸有大志。哲学的世界观、方法论归根到底都是为人们提供正确的价值目标和实现价值目标服务的。一个掌握了真正的哲学的人,必然会在心中形成鲜明的、巩固的奋斗目标。伟大的社会政治理想和正确的人生观都是这种理想的表现形态。因此,一个人的理想,是其安身立命的精神支柱。历史上没有一个事业成功、功勋卓著的人是没有远大理想、一生庸庸碌碌的人。六、因善于概括而精神丰富。哲学作为文明的活的灵魂,是千百年来无数思想家智慧的结晶。哲学能够以最凝练的方式提升人们的思想素质和文化修养。具有哲学素养的人可以准确地概括和把握各种文明形式的精髓而加以吸收和借鉴,可以及时发现其缺陷和错误23\n而加以批判和摒弃。七、因理性信念而品格坚毅。具有哲学修养的人懂得,一个人所坚持、追求的事业决不能仅凭情感上的一时冲动,而必须要有客观规律、真理为根据,必须禁得起理性思维的推敲和追问。所以,他能够始终冷静、清醒地面对现实、面对生活,做到宠辱不惊、胜不骄败不馁。因此他对理想、信念的追求明确而坚毅、持续而执着。八、因追求智慧而生活豁达。哲学的爱智慧的品格,可以使人懂得眼前和长远、局部和全局、失败与成功等等复杂事物之间的联系和转化,因此他不会被身边琐事、暂时的挫折、小利的得失等等所困扰,他思想通达、生活豁达、胸怀大度。这样的人当然是始终开朗、愉快的人。关于哲学能够代给人的好处我们还可以列举很多,总之,哲学是一种使人智慧、使人成功、使人幸福、使人有价值的学问。3、中华民族是富有哲学智慧的民族中华民族是一个富于哲学智慧的民族。中国哲学是世界上最有影响的传统哲学之一。学哲学不能不对中国哲学有个了解。中国哲学大约萌芽于殷周之际,成形于春秋末期,战国时期已出现万家争鸣的繁荣局面。它的发展已有了3000多年的历史。中国出现了一大批举世闻名的哲学家,如孔子、孟子、荀子、老子、庄子、朱熹等。也有一大批举世闻名的哲学著作。《易经》,这本是一本占卜算卦的卦书,约成书于2000年前的春秋时期,其中包含着非常丰富的哲学思想。如辩证法思想的萌芽、天人关系的思想、数理的思想等等,至今影响深远。据说,莱布尼兹在发现二进制时,深受《易经》思想的启发。黑格尔称《易经》是中国人智慧的体现。黑格尔称赞说:“中国人也曾注意到抽象的思想和纯粹的范畴。古代《易经》(论原则的书)是这类思想的基础,《易经》包含着中国人的智慧(是有绝对权威的)。”(《哲学史讲演录》,第一卷,p120)。《老子》(亦称《道德经》)相传为老子所撰,只有5000多字,有深刻的朴素辩证法思想、认识论思想,其影响已经远远超出国门,成为世界性的精神财富。此外,还有《论语》、《孙子兵法》、《庄子》、《墨子》、《抱卦子》等举世闻名的哲学经典,以及大批佛教、道教的经典,都是有世界性影响的中国古代哲学著作。中国古代哲学智慧为现代和当代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的发展提供了丰富的思想理论材料。中国特色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概论正是以马克思主义观点批判地改造和吸收中国古代的哲学智慧为理论来源之一的。(1)中国哲学的主要特点与西方哲学相比,中国哲学有共同点也有自己的特点。23\n共同点是:都是关于世界观、方法论的学说,都把思存关系、宇宙、人生的本质和规律作为研究对象和内容。但也有不同点,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第一、社会伦理学说是中国哲学最关注的研究课题和中心内容。中国哲学中的人生哲理、处世哲学是对世界影响的最重要的内容之一。许多思想内容具有世界影响意义,如“己所不欲,勿施于人”、“道法自然”、“见利思义”、“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等等。第二,思维方式倾向于整体性、有机性和连续性。重视研究事物整体发展的倾向性质,不太重视对某一具体事物的分析、解剖式的细节研究是中国哲学的一个普遍特点。第三,辩证思维十分注重对立面的统一,而西方更重视对立。如中国哲学主张阴阳调和、人天和谐、中庸之道等。西方哲学更重视阐发主观和客观、主体与客体、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生与死、战争与和平等的区别和对立。如更强调天人之别、善与恶、生与死的对立。第四,有自己一系列独特概念、范畴。如:道、气、理、神、实、虚、体、用、太极、阴、阳等,十分适合表达中国哲学的思想。(2)中国哲学的主要成就举例中国哲学中对当今最有影响的主要有以下一些内容:“天人合一”的思想“天人合一”是中国古代哲学中关于天人关系的一种观点。主旨是天与人的关系紧密联系,不可分割。其中有价值的思想内容是:庄子说:“人与天一也”。“有人,天也;有天,亦天也。”他认为天是自然,人是自然的一部分,因而天与人是合一的。但是,由于人制订了种种的典章制度、道德规范,破坏了自然本性,造成了天与人的对立。他说:“牛马四足,是谓天;落马首,穿牛鼻,是谓人。”为了恢复事物的自然本性,庄子反对人为,主张“无以人灭天。”他极力追求一种天人合一的精神境界。宋代张载认为,世界的本原是太虚,太虚即气,天人合一的基础就是气。这是一种肯定人与自然统一于物质性的气的唯物主义思想。他强调“合内外,平物我,自见道之大端。”他明确提出了“天人合一”的命题。明清之际,王夫之认为“天人之蕴,一气而已”;人道与天道即道德原则和自然规则是同一的。这些“天人合一”思想的合理内容是十分深刻的,它强调了人与自然应是和谐统一,相互依存的。反对人们违背自然的规律和人与自然的和谐去行动。孟子则明确提出不能破坏、滥用资源的问题,他说“不违农时,谷不胜食也;数罟不入wu池,鱼鳖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林木不可胜用也”23\n。(《孟子•梁惠王上》)这一思想对当代如何处理好生态平衡、人与自然的关系等问题有重要的启发意义。在一次世界环保问题研讨会上,中国代表介绍了这一思想,受到与会各国代表的高度评价。但其中有些糟粕的内容,也要注意批判。如:庄子在主张“天人合一”时,反对任何人为的改造自然的行为。这就是消极的,反历史的。董仲舒的“天人合一”思想,本质上是为封建制度作论证的,认为封建制度是天意的表现,他鼓吹“天不变,道亦不变。”军事辩证法思想其中以春秋时期孙武的思想最为著名,代表作为《孙子兵法》。孙武在“不可取于鬼神”与“知己知彼”的朴素唯物主义观点基础上形成的“奇正相生”的军事辩证法思想是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遗产。首先,他要求指导战争必须要从全面的观点出发,反对形而上学的片面性。他主张既要了解我方,也要了解敌方,才能取胜。他认为要做到这点,就必须对决定战争胜负的“王事”,即道(政治条件)、天(天时)、地(地利)、将(将帅)、法(各种制度规定)五个方面,从敌我双方作详尽了解和分析。他说:“知吾卒之可以击,而不知敌之不可击,胜之半也。知敌之可击,而不知吾卒之不可以击,胜之半也。知敌之可击,知吾卒之可击,而不知地形之不可以战,胜之半也。”(《地形篇》)这是说对影响战争发展的所有因素必须充分了解,才有可能胜利。因此,他的结论是“知己知彼,胜乃不殆;知天知地,胜乃可全;”(同上)“不知彼而知己,一胜一负;不知彼不知己,每战必殆。”(《谋攻》)其次,孙武还主张从一件事物的内在矛盾中,分析事物的性质和发展趋势,争取矛盾的转化。例如,他说:“乱生于治、怯生于勇、弱生于强,”(《势篇》)提出了治乱、怯勇、强弱的相互转化。因此,他主张利用矛盾相互转化的特点指导战争:“投之亡地而后存,陷之死地而后生。”(同上)他还提出了一套促使敌方情势转化的措施,使战争向有利于己方的方面转化。如:“敌佚,能劳之;饱,能饥之;安,能动之”。(《虚实篇》)孙武的军事辩证法思想中,谈矛盾转化的问题最突出最有创造性的部分就是关于战势的奇正相生,奇正转化的思想。所谓“正”,即指战争态势方面一般的正规的形式;所谓“奇”,即指其多变的特殊的形式。孙武的军事辩证法思想为以后战国时期的兵家所继承和发展。孙膑的军事辩证法思想就是孙武思想的直接继承和发展。孙膑强调“形胜之变,于天地相敝而不穷”,所以不能“以一形之胜胜万形。”(《孙膑兵法·奇正》)这就是说,事物相生相克(作用),变化万千,不能机械地以一种不变的办法(即形)去适应万变的客观现实。当然,孙武主要是一个大军事家,他的哲学辩证法思想还不系统,也不彻底,同时还有某些“愚民”,过分夸大将帅作用等重大局限,也要注意批判。人生哲学思想23\n这是中国哲学中最引人瞩目的思想成就之一。我们仅以孔子为例来谈谈这一点。“仁者爱人”的人生哲学思想孔子主张“仁”应该是做人的根本信念。孔子的“仁”,包括“爱人”、“济众”等内容。孔子主张,一个人应坚定不移的坚持自己的正确的人生理想和人生价值观,要保持自己做人的崇高气节。他的名言是“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他主张一旦认定了真理,建立了为之奋斗的远大志向,就应当有千钧不动的气魄,舍生忘死,去为之奋斗。他所倡导的这种精神曾给历史上的不少英雄人物以巨大的鼓舞。“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处世态度与人为善:“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孔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卫灵公》)这是主张与人为善。“恕”:仁爱、同情、推己及人。见义勇为:孔子认为“见义不为,无勇也”。(《为政》)“见危致命,见得思义。”(《子张》)主张看见合乎道义,应该做的事情,就不要怕风险,勇敢地去做,见到别人有危险,即使牺牲生命也要奋力抢救。宽以待人:他认为“宽则得众”。(《尧曰》)要求人们为人要宽厚,为政要宽容,反对为人刻薄和政治上的苛政。中庸之道:主张为人处世要避免偏激,要适中、恰当、合度。此外还有“礼貌礼让”、“孝亲敬老”、“从严律己”等思想都是十分可贵的。“乐而忘忧”的乐观主义人生态度:孔子的名言:“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述而》)主张作人应持乐观主义的人生态度。孔子正是以这种态度对待生活的。他说:“饭疏食,饮人,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述篇》)孔子认为无论遇到任何逆境,都应坚持乐观主义态度。子贡问他:“贫而无谄,富而无骄,何如?”孔子答曰:“可也,未若贫而乐,富而好礼者也。”(《学而》)即使生活贫困,也应坚持乐观主义态度。对于人生中的各种问题,都应以乐观主义态度对待它。孔子说:“学而时习之,不亦说(同悦)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学而》)孔子的这些人生哲理思想有深刻的合理因素。我们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强调关心爱护他人,以社会的正义事业为重,待人宽厚,逆境中持乐观主义态度等等,都是十分有价值的人生原则。但也应看到孔子毕竟是奴隶制向封建制过渡时期的知识分子,其中有些站在奴隶主阶级立场的思想糟粕也是要注意加以批判的,如蔑视劳动人民,轻视体力劳动,站在奴隶主政治家的角度谈论治理民众的政策等问题,都是这一类。此外,孟子的“恻隐之心”、“舍生取义”思想;老子的“道法自然”论;庄子的“用心如镜”的豁达的人生态度等都是十分可贵的人生哲理思想。23\n我们完全可以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经过深入研究中国古代人生哲理中的合理因素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为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服务。我们的态度:批判继承、古为今用。中华民族的智慧有待于我们继承和发展,做到古为今用。结论:我们必须抛弃民族文化虚无主义的思想,认真发掘、整理、研究和发展中华民族的智慧,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服务,但也不能过分夸大中国传统思想的作用,必须采取“批判继承,古为今用”的态度。当前发展我国哲学应以马克思主义哲学为主体,中西哲学为两翼,这是正确的态度。二、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哲学发展史上的革命变革1、人类思想史上的重要哲学家和哲学流派举例。成就与局限。哲学有悠久的发展史(近3000年),人类积累了无比丰富的哲学智慧。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是人类优秀思想遗产的合乎规律的批判继承与创造性的发展。不能割断马克思主义与前人思想遗产的关系,不了解哲学史,也就不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史上的主要哲学派别和思想家有以下这些:(1)客观唯心主义认为世界是由某种存在于人世之外的客观精神派生的,世界上的一切事物和现象,都不过是这种精神的产物,是这种精神的存在形式,或者是这种精神的表现。这种“客观精神”在中国宋朝的朱熹那里叫做“理”,在德国古典哲学家黑格尔那里叫做“绝对精神”。朱熹的理一元论客观唯心主义朱熹生于公元1130年,死于公元1200年,宋朝人。他做过知南康军,宝文阁侍制等官。他晚年退居讲学,住在福建建州,因此他的学派被称为闽学。他直接继承了程颐、程灏的理学。后人把他们合称为程朱学派。他博览群书,广著典籍,在整理文献方面做出了一些贡献。他的《四书集注》是明清两代科举进士的官方教材。他生前曾遭排挤,死后恢复了官爵,受封赠谥,配京孔庙,他是继孔子之后,在中国封建社会影响深远的唯心主义哲学家。他的理学在元明清七百年中,奉为地主阶级统治人民的理论工具。他的学说传入日本,影响达四百年之久。·朱熹认为:“宇宙之间一理而已”,天地万物三纲五常,“盖皆此理之流行”,就是说,“理”是唯一的最高存在。“自未始有物之前,以至人消物尽之后”,理是永恒存在的,万事万物都是理产生出来的。因此,“理在事先”是朱熹唯心主义哲学的基本命题。程朱学派的“理”是指一般性的概念、观念、原则。他们讲“理在事先”是指概念、观念、原则在先。若结合他们学说的具体内容来看“理”,就可以发现他们的“理”主要是指封建的道德标准。朱熹说:“23\n须知天理只是仁义礼智之总名,仁义礼智便是天理之件数”。(见张立文:《理》,p146)理是本质,仁义礼智为具体内容。朱熹把“三纲五常”加以绝对化和永恒化,并把它说成是宇宙的根本。”·“理”是怎样化生万物的呢?太极(理)------阴阳(气)------万物。·“理在气先”的原则运用于说明现实世界,就成为“理在事先”的认识论原则。关于“理在事先”,朱熹论证说:“未有这事,先有这理。如未有君臣,先有君臣之理;未有父子,先有父子之理。”即在具体的君臣、父子等封建伦理纲常形成之前,就已经存在着君臣、父子等道德原则。不管具体的君臣、父子如何变化、生灭,这些原则是永恒不能不变的。具体的君臣、父子的封建关系是这些永恒原则的体现。这样,朱熹把这种认识论原则搬到关于世界的本体、本原的意义上,曲折地论证了精神派生物质的基本立场。他坚持的显然是一种唯心主义的路线。提问:朱熹提出作为“永恒原则”和“万物本原”的“理”是一切事物的最终根据,这个观点是否正确?封建道德原则是否是最本原的东西?(皇帝也要遵从)万物与概念(理)的真实关系如何?黑格尔的客观唯心主义一元论乔治·威廉·弗里德里希·黑格尔(1770-1831)出生在德国南部符腾堡公国斯图加特城的一个税务局书记的家庭。1788年进入图平根大学学习。他入学的第二年,法国革命爆发了。他为法国革命所激动,为卢梭的思想所吸引。1793年,大学毕业后,他当过家庭教师、中学校长、柏林大学的教授。黑格尔认为,在自然界和人类社会出现之前,不依赖人,也不依赖自然界,客观的存在着一种“宇宙精神”,黑格尔称之为“绝对精神”或“绝对观念”。这是唯一真实存在的东西,它是整个宇宙的基础,是一切存在的源泉。世界上的一切其他现象,不论自然界、社会或思维等各种现象,都是由它派生出来的。那么黑格尔的这种“绝对精神”是什么?黑格尔和自己的先驱者康德、费希特、谢林等人一样,也把人看作是一个纯粹的精神性实体,也就是精神存在物。人的本质就是“自我意识”,即人能思维,有理性,能意识到自己的存在,更能实现自己的愿望和理想。黑格尔非常重视人的理性。他把这一点与人的存在、本质等同起来。黑格尔通过极端抬高人的理性,来抬高人的地位,反对宗教封建思想。通过夸大人的精神的主观能动性来把人的“自我意识”、“理性”说成是客观存在的宇宙万物的真实存在。在黑格尔这里,“绝对精神”实际上被抬到了一个能自己现实自己的一切目的、愿望的万能上帝的地位。黑格尔认为“绝对精神”有能力创造一切精神的、物质的东西,实现自己的理想,他认为世界应是怎样的,就能使世界成为那种样子。这是人们“依照思想、建筑现实”的结果。他指出:“人们应该意识到:他们认为具有决定意义的东西,就是抽象思想、自由和平等,等等。”于是在他看来,法国革命之所以能成功,就在于存在着自由、平等的理想、信念,人们一旦意识到了这个理念、思想,就可以“依照思想、建筑现实”23\n。因此,理念、思想是具有决定性意义的。他进而把这个思想推广到整个世界观的体系,认为世界上的一切都是思想、理念的产物。提问:黑格尔认为“绝对精神”是本原,这种观点的主要错误何在?如何理解一种对历史有重大推动作用的理念与现实的关系?黑格尔认为,“绝对精神”是不断发展变化的,它的发展经过三个阶段:即逻辑、自然、和精神阶段。在“逻辑阶段”是绝对精神以纯思想的形式自身演变的过程。与“自然阶段”相对应,绝对精神的外话,即外部表现是自然界,与“精神阶段”相对应,其外部表现是人类社会和其思想成就。他的唯心主义体系可以简单用图示表示如下:存在逻辑阶段本质(纯概念自身的演变概念和发展)机械性绝对精神自然阶段物理性(外化为自然界)有机性主观精神精神阶段客观精神艺术(外化为绝对精神宗教人类社会)哲学这样,“绝对精神”经过了三个阶段的发展之后,带着发展的全部成果,最终发展到了顶点。在黑格尔哲学中达到了自我认识,这样又回到了它原来的开端----“绝对精神”。因此,黑格尔哲学体系是一个以“绝对精神”为起点,又以“绝对精神”为终点的封闭的圆圈。黑格尔哲学包含有丰富的思想内容,尤其是他的辨证法思想,为马克思主义的产生提供了思想来源。客观唯心主义的特点:一是,把不依赖于人和世界而存在的所谓“客观精神”说成是世界本质、源头。二是,把抽象的、一般的“原则”、“概念”看作是不依赖于具体的个别的事物而存在的。(2)主观唯心主义主观唯心主义是唯心主义的另一种表现形态,这种观点认为,世界万物是依赖于人的主观感觉、观念而存在的,或者主张世界是“我”的精神的产物。王守仁的主观唯心主义。23\n王守仁,号阳明。生于公元1472年,死于公元1528年,明朝时浙江余姚人。他出身官僚地主家庭,早年曾任兵部主事,反对过宦官刘瑾,被贬为贵州龙场驿丞(公路站长)。在龙场开始走上主观唯心主义道路,后来升为左?都御史巡抚南赣,镇压了江南南部的农民起义。以后又平定了皇族内乱,被封为新建伯。晚年,又受命镇压苗民和其他少数民族武装起义,在回军路上死去,他在军政的皇僚间不断讲学,影响很大。(北大,《中国哲学史》下,p114)他坚持的是一种“心外无理”“心外无物”的主观唯心主义。后来,他反复思考如何有效的进行封建道德的修养,自以为达到“彻悟”,断言:“天下之物本无可格者,其格物之功只在身心上做。”于是,由客观唯心主义转向了主观唯心主义。他主张“心即理也”、“心外无理”、“心外无物”。他说,“夫万事万物之理不外于吾心,而必曰穷天下之理,是犹析心与理而为二也。”应该认为“心即理也”。他说:“夫物理不外吾心,外吾心而求物理,无物理矣。遗物理而求吾心,吾心又何物耶?”这就是说,事物的规律是离不开认识主体(心)的,离开认识主体去寻求事物的规律,这样的认识主体也没法说清是什么。在他看来,万事万物之理,也就是心中的先验的道德原则观念,理和万物,二者是不能分开的。他不但断言“心外无理”,而且硬说“心外无物”、“心外无事”,否认客观世界的存在。贝克莱的主观唯心主义。乔治·贝克莱(1684-1754),英国人,出生于与爱尔兰,1734年升任爱尔兰克罗因主教。(《欧洲哲学史》上卷,人大出版社,p188)贝克莱哲学的出发点是:否认物体的客观存在,只承认感觉。他说,认识的唯一对象是观念,即感觉,而“观念的产生,并无必要假设外物的存在。”通过感觉器官得到各种感觉观念,其中有些感觉观念经常在一起出现。“例如,某种颜色、滋味、气味、形状和硬度,如果经常在一块出现,我们便会把这些观念当作一个单独的事物来看待,并用苹果的名称表示它。另外一些观念的集合,则构成一块石头、一棵树、一本书和其他类似的可以感觉的东西”。这样,在贝克莱看来,物就是一些“观念的集合”,或“感觉的组合。”列宁指出:“我们必须记住,贝克莱是把硬、软、热、冷。颜色、滋味、气味等等作为他的哲学的基础的。在贝克莱看来,物是‘观念的集合’,而他所说的‘观念’正是上面列举的那些质或感觉,而不是抽象的思想。”(列选2,p18)列宁的这一评论,既揭露了贝克莱哲学的主观唯心主义的性质,也说明了他和其他一些唯心主义的区别。贝克莱的唯心主义不是建立在理性概念的基础上的,而是建立在感觉观念基础上的,他把感觉和引起感觉的物体割裂开来,断言感觉观念是唯一的存在,这正是贝克莱主观唯心主义经验论的重要特征。贝克莱把物归结为感觉观念后进一步推理说,既然承认认识对象是感觉观念,那么就得承认有对于这些感觉观念的感知者存在。这个感知者就是自我、心灵、精神。感觉观念的存在就在于它被自我、心灵所感知。总之,一切事物的存在都在于被自我、心灵感知。他得出结论说:“存在就是被感知。”“不可能在心灵或感知它们的能思维的东西以外有任何存在。”23\n这样,按照贝克莱的观点,既然物是感觉的组合,而一切存在只在于被自我所感知,那么,由此得出结论:整个世界只不过是我的感觉观念,世界的存在只在于被自我感知。从这个前提出发,除了自己以外,就不能承认别人存在,就不能承认客观世界的存在,最后导致唯我论。主观唯心主义的特点:一是,把人(“我”)的感觉说成是世界的本原。二是,把人们认识事物时对感觉的依赖说成是事物存在对感觉的依赖。三是,必然导致“唯我论。”客观唯心主义和主观唯心主义是相通的,本质上是一样的。它们对于精神的具体解释有所不同,但是实际上,所谓精神只能是人的意识。客观唯心主义哲学不过是把人的意识中理性思维加以抽象的发展,人为地客观化,使之脱离了人,变成了独立存在地东西;主观唯心主义哲学则夸大了人的主观感觉,使之绝对化,直接宣称:“精神就是我的感觉”。他们再进一步把精神说成是万物的本原因此他们在实质上都是一样的,都是坚持的精神第一性,物质第二性的唯心主义路线,即都坚持“精神——物质”的思想路线。(3)不可知论主张世界是不可知的观点的哲学派别就是不可知论。休谟的不可知论大卫·休谟(英国)(1711-1776)出生在苏格兰的一个没落贵族家庭,当过将军的秘书,出使过维也纳和都灵,当过英国驻法大使馆的秘书,代理公使。在哲学上,休谟继承了贝克莱的唯心主义经验论,但又嫌贝克莱的学说过于肤浅,不能自圆其说。因此,他一方面批判唯物主义,另一方面也批判贝克莱的主观唯心主义,吸取了古代怀疑论的思想,提出了近代资产阶级的第一个不可知论的哲学学说。列宁说他是“和贝克莱走着不同道路的18世纪的大哲学家。”(列选2,p28)他的思想对后人影响很大。和贝克莱一样,休谟也从感觉出发,一开始就断言,感性知觉是人的认识的唯一对象。他认为:“能够呈现于心灵的,除了映象或知觉之外,没有别的东西。”他也认为外界事物只是心中的知觉、表象。他甚至从彻底的感觉论出发,把“自我”“心灵”也归结为感觉。他说:心灵、自我“只是那些以不能想象的速度相互接续着、并处于永远流动和运动中的知觉的集合体,或一束知觉。”他既然把自我归结于知觉,就不去断定一切存在于被自我所感知,从而回避得出唯我论的结论。他进一步指出,人的思想看起来拥有无限的自由,实际上永远被限制在感性知觉的狭隘范围内。他把人的全部认识对象和范围归结为感性知觉之后,提出认识论的根本问题:这些感性知觉是从哪里来的?23\n是从外物来的,还是心灵自生的?还是上帝赋予的或其他什么原因?他断言,这个问题是根本无法回答的。也就是存疑的态度,即认为不可知。在他看来,如果说知觉是外物的反映,会有很多现象无法解释。“感觉会欺骗我们”。这说明知觉与外物是不相干的,因此外物实际上是不可以认识的。人们的一切认识都只能在主观的范围内活动。他主张对于外部世界是否存在的问题,只能保持完全的沉默。在我们看来,人的感觉作为主观对客观的直接反映,并没有欺骗我们,问题是人们对感觉的理解,有可能发生错误:如太阳东升西落,被理解为太阳绕地球转,就理解错误了,而东升西落的感觉没有错;如筷子在水中看来是弯的,感觉也没有欺骗我们,因为光在水和空气中的折射率不同,而不能理解为水真正使筷子弯了。康德的不可知论伊曼努尔·康德(1724-1804)是十八世纪末德国哲学家。他出生于东普鲁士首府哥尼斯堡的一个马鞍匠家庭。1740年他入哥尼斯堡大学哲学系学习,1745年毕业。毕业后任家庭教师数年,46岁时任哥尼斯堡大学教授。他一辈子没有离开过哥尼斯堡,终生独身,成年后没有进过教堂。康德深受法国资产阶级启蒙运动的影响。康德很崇尚人的理性。他把他所处的时代称之为“批判的时代”,呼吁用“人类的理性”去批判一切。他的主要著作是三本《批判》------《纯粹理性批判》(哲学)、《实践理性批判》(伦理)、《判断力批判》(美学))康德不仅是一个著名的哲学家,而且还是一个伟大的自然科学家。康德的丰富的自然科学知识在他的哲学中有很大影响,他的哲学包含了丰富的辩证法思想。康德哲学的基本特征是调和和折衷,其中充满了不彻底性和矛盾。他企图调和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这两个根本对立的哲学派别。他承认外部世界(他称之为“自在之物”)在我们之外存在,“自在之物”是作用于我们的感观、使我们产生感觉的来源。这是唯物主义的观点。他同时又认为人们头脑中的一些抽象范畴,如时间和空间、自由和必然、原因和结果等是先天就有的;“自在之物”的本质是不可以被认识的,人们只能认识“自在之物”的现象,即它们作用于我们的感官而在我们的心中产生的表象。他说“只是这些物本身可能是什么样子,我们一点也不知道,我们只知道它们的现象,也就是当它们作用于我们的感官时在我们之内所产生的表象。”这又是唯心主义的观点了。康德在现象和自在之物中间划了一条不可逾越的鸿沟,坚持不可知论的观点。认为现象属于主观的、人的认识可以达到的“此岸”领域,而自在之物则属于知识不能达到的而信仰却能发现的“彼岸”领域。他说:“现象自身不过是感性的表象,此感性的表象,就其自身来说,决不可以把它当作存在于我们表象能力之外的对象。”可见,他的“自在之物”并不等同于唯物主义的物质概念,而是一个没有实在性的抽象物。23\n康德认为“自在之物”是不可以被认识的,这是由人的认识能力、认识形式决定的。他认为人的认识形式有三种:感性、知性和理性,它们是循序发展的。“自在之物”之所以不能被认识,这是因为每一种认识形式在认识外部对象时,都要加上人的主观作用。即人们要用先验的、生而具有的观念范畴,如时间和空间、原因和结果、必然和偶然、自由和必然等等,去整理人们认识到的对象。这样,由于认识结果是经过主观作用加工过的,那么就必然会使认识结果与原形发生偏差,因此人们只能认识事物的现象,而不能认识事物的本质。他的结论是:“世界是不可知的”。不可知论的特点:一是,不可知论启发人们深入思考了认识活动的辩证性:如主体和客体关系,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的关系,认识和实践的关系等。二是,不可知论之所以是不正确的的观点,因为它割裂了事物的现象和本质的辩证关系,把感性认识同理性认识对立起来,否定了人的认识能力发展的无限可能性等。三是,实践是对不可知论的最有力驳斥。其实,世界上只有尚未被认识的事物,而没有不可认识的事物。(4)二元论笛卡尔的二元论勒奈·笛卡尔(1596-1650)出身法国贵族家庭,早年研究数学和自然科学,是解析几何的创立者之一。他的主要哲学著作有《形而上学的沉思》、《方法谈》、《哲学原理》等。(《欧洲哲学史》上卷,人大出版社,p206)他的哲学是典型的二元论。他认为世界万物的本原是两个,即心灵和物体,这二者是彼此互不依赖、各自独立存在的两个实体。笛卡尔哲学以“普遍怀疑”的原则开端,这是他的“形而上学沉思”中的第一个沉思。他主张对原有的一切信念持普遍怀疑的态度。他怀疑一切旧哲学,怀疑感觉以及感知的事物、身体四肢等等,甚至对他心爱的几何学、数学、认为也可以怀疑。他声称这不是为怀疑而怀疑,而是为了破除成见,去掉谬误,以便在科学上找到确实可靠的东西。他的这一立场对哲学和科学的发展起到了促进作用。他的形而上学的第一条原理是“我思故我在”:首先,我在思考,就是在怀疑一切。其次,当我思考时,有一件事不能怀疑,这就是“我在怀疑,我在思考”,这件事是确定无疑的。最后,既然肯定了我在思考,那就表明我是一个正在思想的东西,因此就肯定了我的存在。23\n结论:我思想所以我存在。笛卡尔指出:以上分析表明,一方面,在否定了物体世界和肉体感官之后,自我依然存在。另一方面,如果我停止思想,那么就无法证明我存在。他由此得出结论:自我不是物质的东西,而是一个思想性的东西,是心灵,是精神实体。那么,为什么我的心中有物质观念呢?因为是上帝把物质观念放在我心中,上帝是完美无缺的,不会骗人的,所以,一定有与物质观念对应的物质存在。于是他得出了三个实体的观念,即心灵实体,物质实体和上帝实体。他给实体下定义说:“所谓实体,我们只能看作能自己存在,而其存在并不需要别的事物的一种事物。”就是说,实体是独立存在而不依赖于别的事物的东西。但实际上上帝也是精神实体,因此,他仍坚持的是二元论。根据他的实体定义,心灵和物质都是实体,因此二者独立存在。心灵的根本特性是思维,物质的根本特性是广延(有体积、占据一定空间),二者互不决定,互不派生,永远并列存在。这就是他的典型的二元论观点。二元论的根本矛盾和最大困难是,它不能说明心灵和肉体互相一致和统一这个最明显的事实。为了摆脱困境,笛卡尔不得不乞灵于上帝,提出所谓的“神助说”。他认为上帝是心灵和身体相互统一一致的担保者,灵魂和肉体的统一是神造成的,是神帮助实现的。这种说法不仅在实体概念上仍然自相矛盾(因为实体是独立的,没有依赖性的存在物),而且断言上帝是最高的、最后的本原,是“非创造的思维实体(即永恒的、自在的)。”二元论的特点:这说明二元论不可能保持在唯物和唯心观念中的中立和独立地位,必然最终陷入唯心主义。二元论在解决思维和存在关系时,只能把思维的能动性看作是二者统一的最后原因,因此,存在和思维只能在思维的基础上达到统一,如笛卡尔的上帝概念。这就是唯心主义的基本观点了。(5)唯物主义范缜的唯物主义无神论范缜我国南北朝时期的无神论者(约公元450-515),在同当时盛行的佛教信仰进行斗争时,他用唯物主义的观点阐述了身体和精神的关系。形神相即。他认为“神即形也,形即神也,是以形存则神存,形谢则神灭”,“形者神之质,神者形之用。……神之于质,犹利之于刃,形之于用,犹刃之于利。利之名非刃也,刃之名非利也,然而舍利无刃,舍刃无利。未闻刃没而利存,岂容形亡而神在?”这就是说,人的身体和精神是相互联系的,依附在一起的,形神相即,不可分离,但形是根本的,神是形的作用,是人的形体这个“质”的机能。当然,范缜的这些观点还缺乏科学的论证,只是一种天才的猜测,但这种猜测原则上是正确的,他所坚持的是物质第一性,精神第二性的唯物主义路线。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23\n路德维希·费尔巴哈(1804-1872)是德国十九上半叶的伟大的唯物主义哲学家。在德国近代哲学发展史上,他的最大贡献在于恢复了唯物主义的权威,并在此基础上进行了德国资产阶级对封建神学和黑格尔唯心主义哲学的批判。从而为1848年的资产阶级革命做了思想准备。他出生于德国巴伐利亚的兰得休斯城,其父是一位刑法学家。1823年,他入海德堡大学学神学,然而大学的神学课程使他感到“难以忍受”。次年,他决意放弃神学,去柏林听黑格尔的哲学讲座,他很快被黑格尔哲学吸引。1828年,他到爱尔兰根大学任讲师,1839年他与黑格尔哲学决裂,开始批判黑格尔哲学,从而转变为唯物主义者。他自己概括自己的思想发展的三个阶段:“上帝---理性---自然和人”。他任大学讲师时,写了一篇批判宗教神学的《论死和不朽的思想》的文章,批判宗教灵魂说,引起了统治当局的注意,后来匿名被揭穿,他被迫解职,下乡隐居。1841年他发表了他的主要代表作《基督教的本质》,马克思、恩格斯都受到这本书的很大影响。晚年他对社会主义文献发生了兴趣。1870年,他加入了德国共产党的前身---德国社会民主党。不过,他始终并没有成为一个共产主义者。1872年,费尔巴哈去世,很多工人都为他送葬,马克思、恩格斯等人为之送上了花圈。费尔巴哈认为自然是第一性的,人和人的思想是第二性的,是自然的产物。他还批判了黑格尔的客观唯心主义自然观,指出:“黑格尔关于自然、实在为理念所建立的学说,只是用理性的说法表达自然为上帝所创造、物质实体为非物质的、亦即抽象的实体所创造的神学学说。(《费选》上,p114)他认为人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人是哲学研究和关注的中心,因此他的学说称为人本主义。他还强调了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的原则。他说,“思维是从存在而来的,然而存在并不来自思维。”(《费选》上p115)这都是十分明确的唯物主义思想,马克思恩格斯在创立自己的学说时,即批判地吸收了费尔巴哈的这些合理思想。但是,一涉及到社会历史领域,费尔巴哈就陷入了唯心主义。他对人的本质的规定是唯心主义的,他认为人的本质是人的理性、人的情感。他脱离人的实践活动和社会关系去谈论人,这是一种唯心主义的抽象人性论。他把人的理性、情感看作是社会发展的动力,用抽象的人性去解释社会问题。旧唯物主义的特点:一是,坚持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坚持无神论;二是,不了解实践在认识和社会生活中的作用;三是,不懂得辩证法;四是,历史观是唯心主义的。2、哲学的基本问题及唯物、唯心两大哲学派别的对立23\n哲学是世界观的理论,那么这种理论是围绕着什么问题展开的呢?即哲学的基本问题是什么呢?恩格斯对哲学的基本问题的科学规定。恩格斯指出:“全部哲学,特别是近代哲学的重大的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马选》4卷,p219)思维:指人的意识、精神,即主观精神活动。存在:包括一切物质实体,以及一切物质属性和关系。在“思维和存在的关系”这个意义上,存在是指同人类思维相对立的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存在。这样,“思维和存在的关系”也可以表述为意识和物质、精神和物质的关系,其中也包含着思想和现实、主观和客观的关系。全部哲学都是在用各自的方式解决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所谓“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按照恩格斯的论述,主要有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思维对存在的地位问题,即思维和存在谁是第一性,谁是第二性的问题,或者说谁是本原,谁是派生的?即何者第一性?二是,思维能否反映存在的问题,即思维能不能认识现实世界的问题。即世界是否可知?(《马选》4卷,p221)这两个方面的内容不可分割地联系着,表现了思维和存在既对立又统一的关系,构成了思维和存在的矛盾,成为哲学的基本问题。对哲学基本问题第一个方面的不同解决方式,区别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对立,对第二个方面的不同回答决定了可知论和不可知论的对立。哲学的党派性:指承认唯物主义、唯心主义的对立。毛泽东说,哲学史上有两个对子: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对立。提问:人们为什么会形成唯心主义哲学?唯心主义产生的认识论根源。列宁认为唯心主义并不是没有根基的,它是生长在活生生的、结果实的、真实的、强大的、全能的、客观的、绝对的人类认识这棵活生生的树上的一朵不结果实的花。但是,由于唯心主义“把认识的某一个特征、方面、部分、片面地、夸大地……发展(膨胀、扩大)为脱离了物质的、脱离了自然的、神化了的绝对”的结果。(见《哲学通论》p310)为了说明这个问题,我们有必要在分析思维和存在的关系时,引进“时间先在性”和“逻辑先在性”的概念。“时间先在性”是指事物的存在在时间上先于意识。这是人们在生活实践中已经被反复证明的事实,这也是唯物主义解释“思维和存在关系”时的客观前提。“逻辑先在性”是相对于“时间先在性”23\n而言的,它所说的不是事物之间在时间序列中的先后顺序,而是逻辑在认识事物时的优先地位。“逻辑先在性”有两种情况:一是,指事物的本质对事物现象在逻辑上具有优先地位,即事物的本质决定事物的存在。二是,指在人的认识活动中,认识主体的“经验”、“知识”、“思想”等对客体认识有一种先入为主地起作用的状态。总之,这里主体对客体的“优先地位”只能是一种逻辑上的先在性,而绝不是主体的情感、意识、思维等等在时间上的先于客体而存在。而唯心主义者却歪曲地夸大了主体对客体的“逻辑先在性”,把主体的感觉(如贝克莱)、思维(如黑格尔)、意志(如叔本华)看作是本原性的存在,把客观世界视为派生性的存在。也就是列宁所说的“把认识的某一个特征、方面、部分、片面地、夸大地……发展(膨胀、扩大)为脱离了物质,脱离了自然的,神化了的绝对。”此外,唯心主义片面夸大了精神的能动作用,直至把精神说成是世界的万物的本源。唯心主义产生的社会历史根源:社会发展水平不高,社会发展的规律性尚未充分显示出来,尚难以被人们认识,人们更容易看到精神的作用。唯心主义产生的阶级根源:统治阶级夸大自己精神的作用。3、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是哲学史上的伟大变革马克思主义哲学实现了哲学史上的革命变革:第一,结束了哲学作为科学之科学的状况(研究思维和存在的关系)。第二,形成了完整、严密的科学体系(唯物论和辩证法、自然和历史)。第三,实现了科学性、实践性与革命性(阶级性)的统一。科学性:形态科学,以世界观(思维存在关系)为研究的对象,唯物论、辩证法的和谐统一,唯物辩证的自然观和历史观的统一。实践性:强调理论来源于实践,并为实践服务,反对经院哲学式的空谈,主张哲学是认识和改造世界的有力武器。革命性(阶级性):本质是彻底革命的、批判的。其作用是无产阶级和劳动人民变革世界的武器,因此它有鲜明的阶级性,它的彻底的唯物辩证的精神,只有站在无产阶级的立场上才能彻底领悟和接受。第一讲思考题:1、什么是哲学,它有什么功能和社会作用?2、评“马克思主义哲学过时论”和无用论。经典著作选读:恩格斯:《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地终结》(第二章)23\n23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