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5.00 KB
  • 2022-08-31 发布

在高效的练习中培养学生的历史学科能力

  • 4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4.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在高效的练习中培养学生的历史学科能力》结题报告丹灶镇金沙中学黄映梅一、问题的提出(一)直击中考:2010年佛山历史中考题突出了对学生历史思维能力的考察,整份卷的难度比前两年都有所加大,出题者在考察学生历史知识的记忆之余,更注重考察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结果相当一部分平时肯认真刻苦,成绩优良的同学都在这次中考中遭遇了滑铁卢。对比他们的成绩,觉得与他们平时的付出极不相称。在平时的教学中,这部分同学非常重视基础知识的学习,不怕苦,不怕累,背熟了很多考点,也做了不少的练习。可是当他们从考场出来后,都一片茫然,对自己的成绩毫无把握,直言:太难。为什么思维能力强的题目一出来,相当一部分成绩中上的同学却一败涂地呢?它不得不让我去反思自己的教学。有人说过:“历史知识的真正价值并不在于知识本身,而在于隐藏在知识背后的思想。”我想,作为课堂主导者的我,也许忽略了一件事:必须精心设问,精选历史练习题,在平时的历史教学中要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教会学生掌握学习历史的思维方法,教会他们从材料中提取有效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描述和阐述事物等的能力;从历史中汲取智慧,挖掘知识背后的人文内涵的能力。(二)考试结果:2010年中考成绩出来后,结果与学生的感觉相差无几,优秀率和合格率同往年相比都有所下降。我校历史科优秀率仅为15%,合格率则是60%左右,这个成绩在全区处于中下水平。严峻的形势迫使我们思考,更要求我们要有所行动和创新。思考的是为什么一部分长期成绩处于优秀的同学中考竟然与优秀失之交臂,如何才能让这部分有冲劲,又有能力的学生在所有的考试中都确保优秀地位?要有所变化的是如何改变平时的教学,让学生增长历史知识的同时提高历史思维能力。二、研究的目标《全日制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指出:通过历史课程的实施,使学生了解和认识人类社会的发展历程,从历史的角度观察和思考社会与人生,从历史中汲取智慧,从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使学生得到全面发展。故我希望通过本次的研究,探索出一条在帮助学生掌握系统的主干知识的同时,学生还能够自己去构建历史网络,掌握一些重要时段的历史阶段性特征,能够能够比较深刻地理解历史知识并能够将历史知识做一个纵向横向的比较;能够自觉运用“史论结合,论从史出”的方法;获取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描述和阐释事物、概括和提炼材料、仔细审题的能力都有提高;答题规范化,答案做到要点化,序号化,段落化。总之,老师由指挥者变成引导者;学生由被动机械学习向主动灵活学习转换,最终培养出既有丰富的历史知识,又有历史学科思维能力的人才。学生的学科思维能力得到提高的话,对任何考试都将游刃有余,中考也不在话下。三、研究的过程(一)新授课的转变:给学生学习的自主权,改变过去讲得多的做法,给学生话语权,让学生多讲多问多练。为此必须利用导学案讲述新课,要重视设问的设计,激发学生去探寻史料背后所隐藏的历史真实。在\n开放性、探索性的历史课堂中,教师与学生共同探究完成历史知识和历史解释的理解,帮助学生形成基本的历史概念、史学认识,运用基本的概念和史学认识去分析历史现象,概括历史规律,论证历史结论的过程。以九年级历史下册《梦幻超级大国》为例,我用学生特别喜欢的迈克。杰克孙的音乐引入新课,马上调动起学生的兴趣和共鸣;接着采用小组学习的方法,组成几个拍摄小组,赴美实地摄制。拟定拍摄内容的要求:1、你选择哪方面的素材?①经济:;理由是:。②政治:;理由是:。③军事:;理由是:。④文化艺术:;理由是:。⑤科技:;理由是:。2、你准备拍摄、采访哪位人物(行业或部门)?理由是什么?学生由此展开了热烈的讨论和设想。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既了解了美国战后经济政治军事文化的发展状况,思维的火花也被激发出来,急切地想知道美国能够成为梦幻超级大国的原因。为了加深学生对历史知识的掌握,我又列出大量素材说明美国的强大。在罗列素材后,不告诉学生结论,而是让学生自己思考:上述材料说明什么问题?学生答:二战后美国已经成为世界霸主。接着与学生探讨美国强大的原因。我找到科技和经济方面的资料引导学生思考战后美国强大的直接原因;深层次的原因则引导学生回顾美国的历史去寻找。题目为《美国的崛起》。这样学生在学习新课的同时也回顾了旧知识,并且有机地新旧知识整和在一起,学科能力得到了提高。改革课堂教学要尽量做到创设情境设立问题引导学生展开思考和讨论,目的是在提高学生学习兴趣的同时训练学生的历史思维。(二)重视课文标题。历史教材的标题包括单元标题和课文标题。标题是对某段历史的高度概括,它包含着非常丰富的信息。故我们要用好它。我们在平时的教学中可以用标题创设很多问题,通过创设问题来学习也是一种高效的练习,可以让学生掌握历史的阶段性特征,同时得到思维的训练。如九年级上册第三课《剥夺王权保留王位的革命》我提醒学生注意标题,然后设置几个问题让学生思考:1.谁要剥夺王权?为什么?2.剥夺王权后,国家权力由谁掌握?3.通过什么方式剥夺王权?4.如何保留王位?英国实际上形成了什么样的制度?对它本国有何影响?对世界又带来什么影响?通过这五个问题,将一课书的内容全部概括进来了,学生实际上掌握了如下这些历史知识:1.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原因。2.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过程和领导者3.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结果及影响。但是由于使用了标题设立问题进行学习,使学生对历史知识的印象更深刻,思考的力度更大。(三)对课文图表进行设问。无论是哪种版本的初中历史教材都具有图文并茂的特点,利用好图表不仅增加学生学习的兴趣,加深学生对历史的印象,而且还能够培养学生透过现象看历史本质的能力。例如九年级上册第八课有一幅名为《蒸汽脱粒机》的插图,我叫学生看图,然后问学生,1.图上的是什么人?学生答:农民。2.他的穿着看起来怎么样?学生答:很整齐,很干净。3.他的神态看上去怎样?学生答:很悠闲。4.为什么作为一个农民,他可以穿着干净的衣服悠闲地劳动呢?最后一个问题就是引导学生把历史情境和当时的历史背景联系起来,这个时候学生才深切地感受到原来是蒸汽机使人们摆脱了繁重的体力劳动,彻底改变了人类的生产和生活的面貌,科技的力量真大!(四)进行每课练习和单元测验。为了检验学生的学习效果和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联系,同时训练学生的答题技巧及从材料中获取信息的能力,我在新授课前肯定会进行5分钟的练习,练习题可以有多种形式:填空选择问答皆可。而每个单元的学习结束后,肯定会进行一次单元测验,以巩固本单元知识,及时发现学生问题。同时也通过分数激发学生的竞争精神。(五)进行问题式复习。\n为了避免学生死记硬背历史知识,我对每个考点都会设置问题让学生思考,使学生带着问题去复习。事实证明,带着问题复习,不仅可以集中学生的精神,而且使他们对历史的学习更有深度,更有系统性,并且形成用联系的观念学习历史的习惯。例如复习中国古代史时,我设置了总共41个问题,这些问题几乎涵盖中国古代史全部考点,但又考虑得比较全面。例如对于隋朝开凿的大运河,多数学生只是简单地理解它起到沟通中国南北的作用,但对于它巩固国家的统一促进中外文化交流则不知道或朦朦胧胧,为此为了让学生更加全面地掌握大运河的作用,我专门设置了这样一条题目:为什么说大运河的开凿虽然给当时人们带来沉重负担,但是符合时代的需要?这道题目提醒学生要抓住设问的关键词“时代的需要”,不仅要从大运河的作用去思考,而且要知道历史学里面的“时代的需要”指的是什么,这样就进一步开拓了学生学习历史的视野。(六)总结学生的答题情况。每次测验或质量分析后,我都会收集学生的典型错误解答和优秀解答,利用评卷的机会进行展示,从而提高学生的读题和审题能力,避免答题段落化,养成答题要点化、序号化,答案平行排列的好习惯。(七)进行专题练习和套题训练。主要是在期末和初三下学期。目的:形成系统化/规范化的历史知识,进一步加深对历史知识的理解,形成良好的答题习惯,全面掌握答题技巧。例如选择题可以分成探究类概念类时间类图表类等,然后分类练习,使学生掌握不同类型选择题的特征和要注意的问题。非选择题则特别强调材料的运用,读懂设问,主要通过练习和评讲来掌握。为此学生除了看书掌握历史知识外,在就要花费大量时间进行练习,但所有练习都不能盲目,例如有的是为了掌握某个考点而专门出的题,有些则是为了掌握某个题型而设置的;还有些是为了训练学生的答题速度而进行的。四、研究成效通过长达一年的训练,学生的学科能力有了明显的提高,考试的优秀人数也在不断的增加。以311班上学期为例总人数合格优秀平均分开学初40351637.2期末40392239.61学生各方面的能力都得到了提高,表现为基础知识比较扎实,具备了基本的历史素养。如能够坚持论从史出,依据新情景得出新结论;能够运用历史知识理解新材料,从而得出符合史实的结论;依据新情景,形成正确的史学认识。读材料,审题的能力也有了很大的提高。\n五.体会历史教学贵在创新,贵在思考,贵在结合时代。只要教师把握住时代的脉搏,敢于尝试,敢于在有序中把课堂还给学生,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在掌握一定的历史知识的同时进行一定数量的有针对性的练习,我们就一定能够培养出更多既有历史素养,又有应试能力的优秀的历史学科人才。但由于中考的历史科成绩暂时未发下来,故未能作一个更加科学的对比,这不能不说是一个遗憾。.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