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3.00 KB
  • 2022-08-31 发布

初中历史学科记忆失效的方法研究策略初探

  • 5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4.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初中历史学科记忆失效的方法研究策略初探自贡第三十四中学校郭秀丽摘要:初中历史学科是国民素质教育的基本课程之一,它能使学生获得现代公民必务的基本历史知识与技能,提高人文素养,逐渐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现实生活中广大学生普遍认为学习历史就是背诵,普遍对机械记忆较为反感。通过平时的教学实践,我认为我们历史教师如能抓好以下五个方面的因素(1、吃透《课标》,精选内容;2、结合特点,合理安排时间;3、调整课堂结构,创设高效课堂;4、把握学生特征,丰富记忆方法;5、落实小组合作,抓好课后学习),学生的记忆必定会事半功倍。关键词:掌握《课标》构建高效课堂丰富记忆方法小组合作初中历史学科是国民素质教育的基本课程之一,它能使学生获得现代公民必务的基本历史知识与技能,提高人文素养,逐渐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但从其目前的处境来看,历史作为一门“副科”的传统观念已根深蒂固,历史教学由于种种原因已成为“死记硬背”的代名词,现实生活中广大学生普遍认为学习历史就是背诵,普遍对机械记忆较为反感,结合本人多年的教学体会,谈谈一些思考与感悟。一、学习掌握《课标》,科学选取内容初中阶段历史涵盖面广,内容丰富,共有“中国古代史”、“中国近代史”、‘“中国现代史”、“世界古代史”、“世界现代史”,五大块,涉及到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科学技术等领域。教师在教学中如何取舍,如何分清学生所要掌握知识的程度,均需要对“课程标准”有一清醒的认识。义务教育阶段初中历史“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学生所要掌握知识的深度,其“内容标准”对历史知识与能力的学习分为三个层次要求:(1)凡在内容标准的陈述中使用“列举”“知道”“了解”“说出”“讲述”“简述”“复述”等行为动词的,为识记层次要求;(2)凡在内容标准的陈述中使用“概述”“理解”“说明”“阐明”“归纳”等行为动词的,为理解层次要求;(3)凡在内容标准的陈述中使用“分析”“评价”“比较”“探讨”“讨论”等行为动词的,为运用层次要求。因此教师务必要吃透初中历史新课程标准,深刻领悟其精神,准确把握其要求,方能在课堂上做到心中有数,有的放矢,才不致于使学生陷入到知识记忆的苦海中,找不到目的,失去了方向,从而产生厌烦心理,与教师的初衷南辕北辙。二、结合学科特点,合理安排时间。根据义务教育初中阶段课程计划表,初中历史课每周仅安排2节课时间,但是由于历史教材时间跨度大,包含了整个中国古代史、近代史和现代史;世界古代史、近代史和现代史。知识面面俱到,这就给历史教师带来了相当大的挑战:如何在短暂的时间里识记大量的历史知识。笔者认为有三点教师必须要把握:5\n1、要合理分配授课节次历史课一般每周安排2-3节,所以节次的安排一定要符合学生的识记规律。心理学的研究表明,记忆是有规律可循的,学过的知识如果不加以复习就会忘记,过一天会忘记一半以上,经过两天就会忘记2/3左右,以后遗忘的数量会逐渐减少,因此课程的安排以每周的周一、周四或周二、周五为佳。2、要合理安排课余时间鲁迅先生说过:时间好时间就像海绵里的水,只要你愿意挤,总是有的,当前许多学校都在创建书香校园,历史老师要利用这一契机,指导学生进行合理的诵读。首先是要充分利用早晨读书的良好时机,教师可要求学生将当天要求识记的知识利用第二天早晨5到10分钟的时间来背诵,俗话说“拳不离手,曲不离口”,知识的记忆更是如此;其次是安排适量的习题,题不在多而在精,要保证大部分学生能在30分钟左右的时间内完成,让学生每天将历史书翻翻,看一看,在潜移默化中达到识记并巩固知识的目的。三、调整课堂结构,构建高效课堂1、建设平等、愉悦的教学氛围教育家陶行知指出:“创造力最能发挥的条件是民主。”民主、平等、宽松、和谐、愉悦的教学氛围,是教学活动中学生生动活泼、积极主动发展的基础,也是学生愉快学习,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实现知识“创新”的重要条件。教师要树立现代的教学观,重视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创造条件,给学生以创新的机会,点燃学生思维的火花。亲密无间的师生关系是课堂教学中极为关键的一环,对于孩子们的学习与发展具有不可估量的作用。一般来说,学生往往因为喜欢哪位老师,也就喜欢他(她)所教的那一科,正所谓“亲其师,信其道”。因此,教师要尊重每一个学生,使每一个学生都有展示自己的机会,都有享受成功的愉悦。老师要把微笑带入课堂,把鼓励送给学生,并要保护学生的自尊心,培养学生的自信心。2、科学设计教学环节,创设高效课堂5\n课堂教学学生学习历史的主阵地,因此教师的课堂教学一定要务实高效。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及当前的教研成果表明,课堂教学应遵循预习--学习--练习--复习这一原则。首先教师要设计好学生的学习预案,每节课让学生花5分钟-10分钟完成预习内容,教师进行检查与点拨;其次根据《课程标准》制订好学习内容,利用10-20分钟时间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自主性,让学生在小组合作中初步完成学习目标,教师组织学生进行交流、引导、点拨,完成教学目标;再次是精心设计练习,通过5-10对课堂内容进行检测,达到巩固知识的作用;最后留5分钟左右的时间让学生进行自主整理。需要强调的是学生学习预案的设计一定要严密结合《课程标准》,准确定位每节课的知识目标与层次要求,有的放矢。3、建立科学的知识框架结构历史学科知识结构是由历史知识、历史线索构成的一个有系统的整体,它反映了历史整体面貌和发展线索;反映了历史演变的规律;反映了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基本理论和方法的内容,是点线面的有机结合。构建历史知识结构,是学习历史的捷径,可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既便于知识储存,又便于知识的提取,能够有效地保证历史学习质量,提高历史效率,同时有利于提高学生理解、分析、归纳和综合概括能力。四、把握学生特征,丰富记忆方法如何让学生快速地记住学过的历史知识,方法很重要,好的方法往往能取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一般而言,有以下几种方法:1、顺序记忆 这种记忆是最普通的记忆方法,它是指照事件本身的发展的顺序依次记忆。如:美国独立战争的过程就可以这样记:1、1775年,来克星顿的枪声,第一次大陆会议召开。2、1776年,第二次大陆会议召开,发表了《独立宣言》,宣告美利坚合众国成立。3、1777年,萨拉托加大捷。4、1778年,战争中心南移,5、1781年,英军总司令康华利把宝剑呈给华盛顿。6、1783年,英国承认美利坚合众国独立。2、联想比较记忆法没有联想比较,就没有深刻的记忆。联想比较记忆法是对历史现象从各种角度各种联系上通过辨别、分析,找出它们的异同点进行记忆。联想比较可以纵比:通过日本明治维新和大化改新背景、内容、结果的比较,不仅能很快掌握它们的历史知识,而且可以发现日本社会性质发生变化的特点。联想比较还可以横比:通过中国封建社会和西欧封建社会形成和结束时间的对比,会很容易记住双方形成和结束的时间,还会发现中国封建社会的形成早于西欧1000多年,而结束时间却晚200年。通过中国的戊戌变法和日本明治维新的对比,不仅便于记住两个变革的历史知识,而且能发现日本明治维新成功、中国戊戌变法失败的原因。联想比较记忆法不仅能使我们巧妙地获取知识,而且也有利于培养我们的思维能力。如把中国古代历次农民起义所提出的口号相比较,认识到农民斗争的水平在不断提高;对《南京条约》、《马关条约》、《辛丑条约》内容作比较,认识到中国社会是如何一步步地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3、规律记忆法5\n历史知识虽然繁多而复杂,但是我们可以找出它们的规律进行记忆。如资产阶级革命在欧、美许多国家发生,但各国的背景有着共同之处,主要的规律就是本国资本主义有了长足的发展而封建势力或殖民势力严重地阻碍它的发展。规律记忆法是一种较高层次的记忆法,它是在找出共性的前提之下,再找出个性,这样常常能起到触类旁通、一石三鸟的作用,还可能帮助你迸发出创造性思维的火花。4、创作记忆法创作记忆法就是把重要的历史知识编成诗歌、民谣、顺口溜、快板、对联等形式来记忆例:(1)、清朝皇帝的顺序:努皇顺(努尔哈赤、皇太极、顺治帝);康雍乾(康熙、雍正、乾隆);嘉道咸(嘉庆、道光、咸丰);同光宣(同治、光绪、宣统)。(2)、改革开放歌特区行动早,深珠汕厦带头跑。84开放更不少:大秦连烟上青天,南通北海湛江边,广福两州温宁波。88增设海南经特区,90成立浦东开发区。先由经特到沿城,再由沿开到内地。先农村,后国企。家庭联产承包好,百姓富裕了。国企改革妙,经济发展呱呱叫。公有制经济为主,多种所有制经济并存。5、核心词语记忆法认真分析历史事物,从中归纳提炼出连续或对仗的“核心词”,作为记忆的载体,有事半功倍之效。《天津条约》主要内容有5点,可总结为“三外一赔一开”。一五计划经济建设的重大成就可总结为“一桥二铁三公四厂”。6、知识结构记忆法对于此法适用于课后复习、单元复习、专题复习、系统复习等各种各样的复习。复习时画知识结构树,一边回忆一边画,包括大标题、小标题、每一个小标题下的各项具体内容,就像画一棵树:树干、树枝和树叶,记的时候先抓住枝干,再添枝加叶。“知识点是零散的,就像满地的珠子,如果我们用线把它们串起来,带走就方便了。”例如:川教版八年级上册第二学习主题《近代化的探索》可建立如下知识框架:洋务运动侧重学习西方的先进技术(经济)近代化的探索———戊戌变法、辛亥革命侧重学习西方的政治制度(政治)新文化运动侧重学习西方的思想文化(文化)5\n通过以上建构,可以让学生很快看出中国近代化探索过程中层层递进、由表及里、逐渐深入(由学习西方军事器物到学习政治制度再到学习思想文化)从学习西方技术到改变封建制度再到解放思想的特点,从而感悟到中国人民具有勇于探索、敢于斗争;具有忧患意识,进取的精神;对国家和民族的历史责任感、历史使命感;地主阶级、资产阶级的探索不能救中国;资本主义道路在中国走不通;只有中国共产党才能救中国。学习先辈的爱国精神、探索精神、牺牲精神。五、落实小组合作,抓好课后学习有了好的方法,如何落实就成为了关键,因此教师一定要建立高效的督查机制。首先教师可根据本班学生实际情况,设立几个学习小组,安排一名较为优秀的学生担任学习小组组长,组员轮流检查背诵,小组长负责督查,此举既可减轻老师负担,又不影响学生学习时间,还可激发学生学习主动性;其次教师还可针对小组记忆情况进行抽查,以引起学生重视;再次还可以定期举办背诵比赛,由学生自行组织筹备,几个学习小组共同出题,采取抽签方式进行积分。当然,实施有效记忆的最好的方法还是兴趣培养法,如果老师能大大激发学生对历史学科的兴趣,那教师可不必费大力了,因为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要老师加以适当引导,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与主动性,那历史学科的教学将会非常轻松。5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