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与心理统计学 5页

  • 62.00 KB
  • 2022-09-01 发布

教育与心理统计学

  • 5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4.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窗体顶端窗体底端《教育与心理统计学》试题一、选择题:绪论1、教育统计学是社会科学中的一门(B),是数理统计学、教育学、心理学交叉学科。A、数据统计B、应用统计C、测量统计D、推断统计2、教育统计学是对教育领域各种现象(A)的取值从总体上的把握和认识。B、质C、物D、数A、量3、教育统计学的内容包括(D)。A、数理统计B、生物统计C、试验设计D、描述统计与推断统计。4、计算统计特征量数,属于(A)A、描述统计B、推断统计D、实验设计C、多元分析5、列表归类属于(A)。A、描述统计B、推断统计D、实验设计C、多元分析6、预测某地的教育规模,属于(B)。B、推断统计A、描述统计C、多元分析D、实验设计7、检验普通班与实验班的成绩有无显著差异,属于(B)。B、推断统计A、描述统计C、多元分析D、实验设计8、通过抽查成绩来判断某校体育达标情况,属于(B)。A、描述统计B、推断统计C、多元分析D、实验设计。9、预测某地教育规模,属于(B)A、描述统计B、推断统计C、教育统计D、心理统计第一章常用的统计表与图10、相对次数分布表与简单次数分布表各有不同的用途,如何使用它们?(C)A、单独使用B、联合使用C、既可单独使用又可联合使用D、A,B,C,都不对11、能很快地看出各组次数之间的相对大小及结构形态的图为(D)。A、次数分布图B、次数多边图D、次数直方图C、相对次数直方图112、要求在横轴上最低组与最高组外各增加一个次数f为0的组的图为(A)。A、次数多边图B、次数分布图D、相对次数直方图C、次数直方图13、适合于描述二元变量的观测数据的图为(B)。A、线形图B、散点图C、圆形图D、条形图14、适合于描述离散性变量的统计事项的图为(D)。B、圆形图A、散点图C、直方图D、条形图15、适合于描述具有百分比结构的分类数据的图为(A)。A、圆形图B、散点图C、条形图D、线形图用线段把相邻的点依次边接起来,边同横轴,构成一个闭合的多边16、形,这是(B)。A、条形图B、次数多边图C、次数直方图D、线形图17、有若干宽度相等、高度不一的直方条紧密排列在同一基线上构成的、图形为(C)。B、次数多边图A、条形图C、次数直方图D、线形图18、根据累积相对次数分布可绘制出(C)。B、累积次数分布图A、累积次数曲线图C、累积相对次数曲线图D、累积百分数曲线图根据累积百分数分布可绘制出(D)。19、A、累积次数曲线图B、累积次数分布图C、累积相对次数曲线图D、累积百分数曲线图根据累积次数分布可绘制出(B)。20、A、累积次数曲线图B、累积次数分布图C、累积相对次数曲线图D、累积百分数曲线图21、以起伏的折线来表示某种事物的发展变化及演变趋势的统计图是(B)。B、线形图A、散点图C、条形图D、直方图22、用平面直角坐标系上点的散布图形来表示两种事物之间的相关性及联系的图形为(A)。A、散点图B、线形图C、条形图D、直方图23、用宽度相同的长条来表示各个统计事项之间的数量关系的图形是(C)。A、散点图B、线形图C、条形图D、直方图24、适用于描述某种事物在时间序列上的变化趋势的图形(B)。B、线形图A、散点图2C、条形图D、直方图第二章常用的统计参数25、使用最普遍的一个集中量数是(A)。A、算术平均数B、中位数C、加权平均数D、众数\n26、反映次数分布集中趋势的量数叫(C)。A、离中量数B、差异量数D、地位量数C、集中量数27、反映与描述一批数据的全貌及特征的量数是(A)。A、特征量数B、差异量数C、集中量数D、地位量数28、在教育与心理统计学中,下列哪些符号适合于描述众数(D)。B、XA、XC、MdD、M029、能提供各个数据在其次数分布中的位置信息的量数是(D)。A、离中量数B、差异量数D、地位量数C、集中量数30、表示一批数据的代表值的量数是(C)。B、差异量数A、离中量数C、集中量数D、地位量数31、把差异量数和集中量数两相比后所形成的相对差异量数是(C)。B、方差A、地位量数C、差异系数D、离均差反映一个班级学生的某项能力测验结果,我们用的量数是(C)。32、A、特征量数B、差异量数C、集中量数D、地位量数描述某一年龄段儿童在特定标准化测验上的通常表现,我们通常用33、的量数是(C)。A、特征量数B、差异量数C、集中量数D、地位量数34、反映某国家或地区特定年龄段所有人的教育程度,我们用的量数是。(C)A、特征量数B、差异量数C、集中量数D、地位量数35、概括一些竞技场合下各位评委对参赛选手进行评分的总结果,我们用的量数是(C)。A、离中量数B、差异量数C、集中量数D、地位量数36、易受极端数据影响的是(A)。A、算术平均数B、中数C、加权平均数D、众数37、教学评估中的分数合成用(C)。B、中数A、算术平均数3C、加权平均数D、众数38、多组数据平均数的合成用(C)。A、算术平均数B、中数D、众数C、加权平均数39、计算三个学校英语测验总平均成绩用(C)。A、算术平均数B、中数C、加权平均数D、众数40、许多顺序变量的观测结果适合采用的集中量数是(B)。B、中数A、算术平均数C、加权平均数D、众数41、不适合做进一步代数运算的量数是(B)。A、算术平均数B、中位数C、加权平均数D、几何平均数数据分布中有个别异常值或极端值,计算集中趋势时一般采用(B)。42、A、算术平均数B、中位数C、加权平均数D、众数43、当次数分布的某端或两端的数据只有次数而没有确切数量,计算集。中趋势时,一般采用(D)A、算术平均数B、中位数D、众数C、加权平均数44、数据具有偏离中心位置的趋势时(B)。A、集中趋势B、离中趋势D、回归系数C、相关系数45、在许多情况下,为了更全面更客观地描述一种数据和比较两组数据,。我们常常需要了解数据(A)A、离散程度B、集中程度C、相关程度D、回归程度对两个班的语文成绩整齐程度进行比较时用(B)。46、A、集中量数B、差异量数C、相关系数D、回归系数47、对几位射击选手的技术稳定性进行分析用(B)。A、集中量数B、差异量数D、回归系数C、相关系数48、考虑每个数据与其中心位置的偏离情况的差异量数是(A)。A、平均差B、方差C、标准差D、全距49、差异量数大,说明数据偏离集中量数所在位置的程度也(A)。A、较大B、较小C、无关D、不变50、一组数的离差平方的算术平均数是(B)。A、平均差B、方差C、标准差D、全距51、描写数据的离散趋势用(D)。A、计算集中量数的办法B、计算相关系数的办法D、计算差异量数的办法C、列表绘图的办法452、差异量数小,说明集中量数的代表性(D)。A、无关B、不确定C、较差D、较好两组数据的测量单位相同,两组数据的平均数相差太大,比较两组53、数据的分散程度我们用(B)。A、差异量数B、差异系数C、相关系数D、回归系数54、两个次数分布的数据在测量单位上是不同的,比较两组数据分散程。度我们用(B)A、差异量数B、差异系数C、相关系数D、回归系数55、反映相对离散程度的系数是(B)。A、差异量数B、差异系数D、回归系数C、相关系数56、比较8岁男童的身高的差异程度和体重的差异程度大小时,我们用(B)。A、差异量数B、差异系数D、回归系数C、相关系数57、反映次数分布中各数据所处地位的量,叫作(C)。B、差异量数A、集中量数C、地位量数D、相关系数58、表示数据在次数分布中所处的地位,可以用(A)。B、差异量数A、百分等级C、相关系数D、回归系数反映某个观测分数以下数据个数占总个数的比例的百分数,是(B)。59、A、百分等级B、百分位数C、四分位数D、十分位数\n百分等级值具有(C)。60、A、可比性B、可加性C、可比性而无可加性D、A,B,C都不对61、一个次数分布中出现次数最多的哪个数是(D)。A、平均数B、集中量数C、中位数D、众数反映次数分布中各数据所处地位的量,叫(C)。62、A、集中量数B、差异量数C、地位量数D、位置量数63、如果百分等级PR=80,与其相对应的百分位数读作第75百分位数,记作(A)。A、P75B、R75C、PR75D、A,B,C都不对64、差异系数是把差异量数和(A)量数两相对比后形成的相对差异量数。A、集中B、差异C、地位D、位置量数65、对于两个连续的变量,譬如,父辈的身高和子辈的身高变量之间的相关关系,通常用(B)。A、等级相关B、积差相关D、点双列相关C、双列相关566、对于两个连续变量,譬如,学生的体重与身高变量之间的相关关系,通常用(B)。B、积差相关A、等级相关C、双列相关D、点双列相关67、对于两个连续变量,譬如,不同学科成绩之间的相关关系,通常用(B)。A、等级相关B、积差相关D、点双列相关C、双列相关68、对于两个连续变量,譬如,人的智力发展水平与学业之间的相关关系,通常用(B)。A、等级相关B、积差相关C、双列相关D、点双列相关若干名学生的普通话演讲比赛和命题作文比赛名次之间的相互关69、系,通常用(A)。A、等级相关B、积差相关C、双列相关D、点双列相关若干名学生的语文知识水平和课文朗读水平名次之间的相互关系,70、通常用(A)。B、积差相关A、等级相关C、双列相关D、点双列相关71、若干名教师对学生书画作品评估的一致性,通常用(A)。B、积差相关A、等级相关C、双列相关D、点双列相关若干名教育专家对学生作文评估的一致性,通常用(A)。72、A、等级相关B、积差相关C、双列相关D、点双列相关性别与某次数学考试分数之间的相关关系,通常用(D)。73、A、等级相关B、积差相关C、双列相关D、点双列相关74、体重与性别之间的相关关系,通常用(D)。A、等级相关B、积差相关D、点双列相关C、双列相关75、研究人员取若干名学生参加某次数学竞赛成绩,计算竞赛成绩与性别之间的相关关系,通常用(D)。A、等级相关B、积差相关C、双列相关D、点双列相关76、测验分数与学习经历(分为有与无)之间的相关关系,通常用(D)。A、等级相关B、积差相关C、双列相关D、点双列相关77、智力测验分数与考试结果(分合格与不合格)之间的相关关系,通常用(D)。A、等级相关B、积差相关D、点双列相关C、双列相关678、测验分数与题目解答(分对与不对)之间的相关关系,通常用(D)。A、等级相关B、积差相关D、点双列相关C、双列相关79、若干名学生的英语听力测试(名次)和口语综合评定(名次)之间的相关关系,通常用(A)。A、等级相关B、积差相关C、双列相关D、点双列相关儿童的问题行为(采用顺序评定)与母亲耐心(采用顺序评定)的80、相关关系,通常用(A)。A、等级相关B、积差相关C、双列相关D、点双列相关81、若干人参加一项测验,对某是非题回答的结果与测验总成绩的相关。关系,通常用(D)A、等级相关B、积差相关C、双列相关D、点双列相关82、某班学生初一年级与初二年级为数学成绩之间的相关关系,通常用。(B)A、等级相关B、积差相关D、点双列相关C、双列相关83、教师的合格率与全民族的文化素质之间的关系是(B)。A、函数关系B、相关关系D、共变关系C、因果关系84、学生学习的努力程度和考试分数之间的关系是(B)。B、相关关系A、函数关系C、因果关系D、共变关系85、学生学习的质量和学生的学习方法之间的关系是(B)。B、相关关系A、函数关系C、因果关系D、共变关系86、学生学习效果和学习时间之间的关系是(B)。A、函数关系B、相关关系C、因果关系D、共变关系在教育统计学中,一般用下面哪一符号来代表相关系数(C)。87、A、XB、MdnC、rD、S88、如果相互关联的两个变量,一个增大加一个反而减小,变化方向相反,这两个变量之间(A)。A、负相关B、正相关C、零相关D、A,B,C都不对89、相关系数用r表示,它的取值在(D)。A、-102147、X分布曲线是(D)。B、非对称的A、对称的C、单峰对称的D、单峰非对称的2。148、X统计是的一般表达公式的结构是(A)A、只能是正号B、既不可以是正号,也不可以是负号C、只能是负号D、既可以是正号,也可以是负号。149、检验某抽样观测数据的分布是否与某一理论分布相一致,属于(A)2A、X检验B、Z检验D、t检验C、F检验150、当实际观测次数f0与理论期待次数fe相差越大时,则X2值(B)。A、越小B、越大C、不变D、无关151、对某项改革措施按所持赞成、反对以及无所谓态度统计的数据的差异显著性检验,最适合的检验方法属于(A)。2A、X检验B、Z检验C、F检验D、t检验152、既适合于有参数的统计检验,也适合于无参数的统计检验是(A)。2B、Z检验A、X检验C、F检验D、t检验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