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02 MB
  • 2022-09-01 发布

统计学原理考试习题汇总

  • 36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4.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2007年1月—2014年1月统计学原理历届试题分析汇总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12分)第一章1、标志是说明总体单位特征的名称(A)。A、它分为品质标志和数量标志两类B、品质标志具有标志值C、数量指标具有标志值D、品质标志和数量标志都具有标志值2、构成统计总体的个别事物称为(D)。A、调查单位B、标志值C、品质标志D、总体单位3、社会经济统计的研究对象是(C)A、抽象的数量关系B、社会经济现象的规律性C、社会经济现象的数量特征和数量关系D、社会经济统计认识过程的规律和方法4、下列分组中哪个是按品质标志分组(B)。A、企业按年生产能力分组B、产品按品种分组C、家庭按年收入水平分组D、人口按年龄分组5、下列分组中哪个是按品质标志分组(C)A、企业按年生产能力分组B、企业工人按日产量分组C、人口按性别分组D、家庭按年收入水平分组6、下列分组中哪个是按数量标志分组(A)。A、企业按年生产能力分组B、企业工人按性别分组C、人口按民族分组D、家庭按城镇与农村分组7、下列指标中属于质量指标的是(D)A、产量B、人口数C、销售量D、出勤率第二章8、抽样调查的主要目的是(A)。A、用样本指标推算总体指标B、对调查单位作深入研究C、计算和控制抽样误差D、广泛运用数学方法36/36\n9、抽样调查必须遵循的原则是(C)。A、全面性原则B、灵活性原则C、随机性原则D、经济性原则10、抽样误差是指(C)。A、调查中所产生的登记性误差B、调查中所产生的系统性误差C、随机的代表性误差D、计算过程中产生的误差11、对全国各铁路交通枢纽的货运量、货物种类等进行调查,以了解全国铁路货运概况。这种调查属于(B)。A、不连续性典型调查B、连续性重点调查C、连续性全面调查D、抽样调查12、调查时间是指(A)。A、调查资料所属的时间B、进行调查的时间C、调查工作的期限D、调查资料报送的时间13、对一批商品进行质量检验,最适宜采用的方法是(B)。A、全面调查B、抽样调查C、典型调查D、重点调查14、某市工业企业2011年生产经营成果年报呈报时间在2012年1月31日,则调查期限为(B)。A、一日B、一个月C、一年D、一年零一个月15、某市工业企业2006年生产经营成果年报呈报时间规定在2007年1月31日,则调查期限为(B)A、一日B、一个月C、一年D、一年零一个月16、某城市进行工业企业未安装设备普查,总体单位是(B)。A、工业企业全部未安装设备B、工业企业每一台未安装设备C、每个工业企业未安装设备D、每一个工业企业17、某地区进行牲畜调查,按2000年1月1日情况登记,呈报截止时间为2000年2月1日,则1月1日至2月1日这一时间称为(B)。A、调查时间B、调查期限C、标准时间D、客观时间18、全面调查与非全面调查的划分依据是(B)。A、调查组织规模的大小B、调查对象所包括的单位是否完全C、最后取得的调查资料是否全面D、调查时间是否连续19、人口普查规定标准时间是为了(A)36/36\nA、避免登记的重复和遗漏B、确定调查对象的范围C、确定调查单位D、确定调查时限第三章20、简单分组和复合分组的区别在于(B)A、选择的分组标志性质不同B、选择的分组标志多少不同C、组数的多少不同D、组距的大小不同21、某企业对所属车间的生产计划完成百分比采用如下分组,请指出哪项是正确的(C)A、80-89%B、80%以下90-99%80.1-90%100-109%90.1-100%110%以上100.1-110%C、90%以下D、85%以下90-100%85-95%100-110%95-105%100%以上105-115%22、统计分组的关键是(A)。A、正确选择分组标志B、正确确定组限和组数C、正确划分分组界限D、正确选择分组数列的类型23、在分组时,凡遇到某单位的标志值刚好等于相邻两组上下限数值时,一般是(B)。A、将此值归入上限所在组B、将此值归入下限所在组C、此值归入两组均可D、另立一组第四章24、计算结构相对指标时,总体各部分数值与总体数值对比求得的比重之和(C)。36/36\nA、小于100%B、大于100%C、等于100%D、小于或大于100%25、某企业工人劳动生产率,计划提高5%,实际提高了10%,则提高劳动生产率的计划完成程度为(B)。A、105%B、104.76%C、5%D、4.76%26、某单位某月份职工的出勤率是95%,这个指标是(A)A、结构相对指标B、比较相对指标C、强度相对指标D、比例相对指标27、由反映总体各单位数量特征的标志值汇总得出的指标是(B)。A、总体单位总量B、总体标志总量C、相对指标D、平均指标28、直接反映总体规模大小的指标是(C)。A、平均指标B、相对指标C、总量指标D、变异指标第五章29、反映样本指标与总体指标之间的平均误差程度的指标是(C)A、平均数离差B、概率度C、抽样平均误差D、抽样极限误差30、连续生产的电子管厂,产品质量检验是这样安排的,在一天中,每隔一小时抽取5分钟的产品进行检验,这是(D)。A、简单随机抽样B、类型抽样C、等距抽样D、整群抽样31、在一定的抽样平均误差条件下(A)。A、扩大极限误差范围,可以提高推断的可靠程度B、扩大极限误差范围,会降低推断的可靠程度C、缩小极限误差范围,可以提高推断的可靠程度D、缩小极限误差范围,不改变推断的可靠程度32、在简单随机重复抽样条件下,当抽样平均误差缩小为原来的1/2时,则样本单位数为原来的(C)。A、2倍B、3倍C、4倍D、1/4倍第七章33、回归分析中的两个变量(D)。A、都是随机变量B、关系是对等的36/36\nC、都是给定的量D、一个是自变量,一个是因变量34、如果变量X和变量Y之间的相关系数为1,说明两变量之间存在(C)A、微弱相关关系B、显着相关关系C、完全相关关系D、没有相关关系35、若物价上涨,商品的需求量相应减少,则物价与商品需求量之间的关系为(B)。A、不相关B、负相关C、正相关D、复相关36、相关系数的取值范围是(C)。A、B、C、D、第八章37、数量指标指数和质量指标指数的划分依据是(A)。A、指数化指标的性质不同B、所反映的对象范围不同C、所比较的现象特征不同D、编制指数的方法不同38、已知某企业生产三种产品,在掌握其基期、报告期生产费用和个体产量指数时,编制三种产品产量总指数应采用(B)。A、加权调和平均数指数B、加权算术平均数指数C、数量指标综合指数D、固定加权算术平均数指数39、在一般情况下,商品销售量指数和工资水平指数的同度量因素分别为(C)。A、商品销售量、平均工资水平B、商品销售量、职工人数C、单位商品销售价格、职工人数D、单位商品销售价格、平均工资水平第九章40、根据时期数列计算序时平均数应采用(C)。A、几何平均法B、加权算术平均法C、简单算术平均法D、首末折半法41、间隔相等的时点数列计算序时平均数应采用(D)。A、几何平均数B、加权算术平均数C、简单算术平均数D、首末折半法36/36\n42、已知某企业4月、5月、6月、7月的平均职工人数分别为:290人、298人、296人和301人。则该企业二季度的平均职工人数应用(B)计算。A、首末折半法B、简单平均法C、几何平均法D、加权平均法43、已知各期环比发展速度为2%、5%、6%和8%,则相应的定基增长速度为(A)。A、(102%×105%×106%×108%)-100%B、2%×5%×6%×8%C、102%×105%×106%×108%D、(2%×5%×6%×8%)-100%二、多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8分)第一章1、下列哪些分组是按数量标志分组(ACD)。A、工人按出勤率分组B、学生按健康状况分组C、企业按固定资产原值分组D、家庭按收入水平分组E、人口按地区分组2、下列分组哪些是按品质标志分组(ABD)。A、职工按文化程度分组B、固定资产按用途分组C、工人按工资分组D、学生按性别分组E、企业按生产计划完成程度分组3、下列分组哪些是按品质标志分组?(BCDE)A、职工按工龄分组B、科技人员按职称分组C、人口按性别分组D、企业按地区分组E、学生按健康分组4、下列分组那些是按品质标志分组?(BCDE)A、职工按工龄分组B、科技人员按职称分组C、人口按民族分组D、企业按经济类型分组E、人口按地区分组5、下列指标中属于质量指标的有(BCE)。A、工业增加值B、劳动生产率C、单位产品成本D、人口总数E、资金利税率6、下列变量中属于离散变量的有(ABE)A、机床台数B、学生人数C、耕地面积D、粮食产量E、汽车产量7、在全国人口普查中(BCE)。36/36\nA、全国人口总数是统计总体B、男性是品质标志表现C、人的年龄是变量D、每一户是总体单位E、人口的平均年龄是统计指标第二章8、抽样调查和重点调查的共同点是(AB)。A、两者都是非全面调查B、两者选取单位都不受主观因素的影响C、两者都按随机原则选取单位D、两者都按非随机原则选取单位E、两者都可以用来推断总体指标9、普查是一种(ACD)A、专门组织的调查B、连续性调查C、不连续调查D、全面调查E、非全面调查10、下列调查中,调查单位与填报单位一致的有(CE)。A、工业企业生产设备调查B、人口普查C、工业企业现状调查D、农产量调查E、城市零售商店销售情况调查11、在工业普查中,(BCE)。A、工业企业总数是统计总体B、每一个工业企业是总体单位C、固定资产总额是统计指标D、机器台数是连续变量E、职工人数是离散变量12、在对工业企业生产设备的调查中(BCE)A、全部的工业企业是调查对象B、工业企业的全部生产设备是调查对象C、每台生产设备是调查单位D、每台生产设备既是调查单位也是填报单位E、每个工业企业是填报单位第三章13、在次数分配数列中,(BCE)A、各组的频数之和等于100B、各组的频率大于0C、频数越小,则该组的标志值所起的作用越小D、总次数一定,频数和频率成反比E、频率表明各组标志值对总体的相对作用程度14、在组距数列中,组中值(ABE)。A、上限和下限之间的中点数值B、用来代表各组标志值的平均水平36/36\nC、在开放式分组中无法确定D、就是组平均数E、在开放式分组中,可以参照相邻组的组距来确定第四章15、计算变异指标可以(BDE)A、反映总体各单位标志值分布的集中趋势B、反映总体各单位标志值分布的离中趋势C、分析现象之间的依存关系D、衡量平均数代表性的大小E、说明现象变动的均匀性或稳定性程度16、下列指标中属于强度相对指标的有(ABCD)。A、人口密度B、平均每人占有粮食产量C、人口自然增长率D、人均国内生产总值E、生产工人劳动生产率17、下列指标中属于强度指标的有(ABC)。A、人口密度B、某市医院病床数与该市人口数之比C、人均国内生产总值D、我国男性人口数与全国人口数之比E、甲地区工业总产值与乙地区工业总产值之比18、下列是某地区经济发展数据指标,其中属于相对指标的是(ABDE)。A、人口男女性别比例为1.03:1B、人口出生率为14.3%C、粮食平均亩产量为500斤D、工业产值计划完成程度113%E、人均国内生产总值4500元19、下列指标中属于时点指标的有(ACE)A、某地区人口数B、某校毕业生人数C、某农场拖拉机台数D、某企业某月产品产量E、某企业月末在册职工人数20、在下列哪些条件下,加权算术平均数等于简单算术平均数(ADE)。A、各组次数相等B、各组变量值不等C、变量数列为组距数列D、各组次数都为1E、各组次数占总次数的比重相等第五章21、影响抽样误差大小的因素有(ABCD)。A、抽样调查的组织形式B、抽取样本单位的方法36/36\nC、总体被研究标志的变异程度D、抽取样本单位数的多少E、总体被研究标志的属性第七章23、下列属于正相关的现象有(ABE)。A、家庭收入越多,其消费支出也越多B、某产品产量随工人劳动生产率的提高而增加C、流通费用率随商品销售额的增加而减少D、生产单位产品所耗工时随劳动生产率的提高而减少E、总生产费用随产品产量的增加而增加24、直线回归分析中(ACDE)A、两个变量不是对等的关系B、利用一个回归方程两个变量可以互相推算C、根据回归系数可判定相关的方向D、自变量是可控制量,因变量是随机的E、对于没有明显关系的两个变量可求得两个回归方程第八章25、编制综合指数的原则是(AD)。A、质量指标指数以报告期的数量指标作为同度量因素B、质量指标指数以基期的数量指标作为同度量因素C、数量指标指数以基期的数量指标作为同度量因素D、数量指标指数以基期的质量指标作为同度量因素26、下列属于数量指标指数的有(BC)。36/36\nA、劳动生产率指数B、产量总指数C、销售量总指数D、价格总指数E、单位成本总指数27、总指数的两种计算形式是(BC)A、个体指数B、综合指数C、平均指数D、定基指数E、环比指数28、指出下列公式中的质量指标指数公式(BD)A、B、C、D、E、第九章29、定基发展速度和环比发展速度的关系是(ABD)。A、两者都属于速度指标B、环比发展速度的连乘积等于定基发展速度C、定基发展速度的连乘积等于环比发展速度D、相邻两个定基发展速度之商等于相应的环比发展速度E、相邻两个环比发展速度之商等于相应的定基发展速度30、动态数列分析中,反映现象速度变化的指标有(BDE)。A、发展水平B、发展速度C、平均发展水平D、平均发展速度E、增长量及平均增长量31、计算平均发展速度的方法有(BC)。A、算术平均数B、几何平均法C、方程式法D、调和平均法E、加权平均法32、指出下列数列哪些属于时期数列(BCD)A、某商店各月末的商品库存量B、某商店各月的销售额C、某地区历年的人口出生数D、某企业历年增加值数额E、某企业各年年底在册职工人数三、判断题(每小题2分,共10分)第一章1、社会经济统计的研究对象是社会经济现象总体的各个方面。(×)2、统计工作的研究对象是客观现象总体的数量方面。(√)3、质量指标都是用相对数或平均数表示的。(√)36/36\n4、一个工人的文化程度在标志的分类上属于数量标志。(×)第二章5、对某市下岗职工生活状况进行调查,要求在一个月内报送调查结果。所规定的一个月时间是调查时间。(×)6、对我国主要粮食作物产区进行调查,以掌握全国主要粮食作物生长的基本情况,这种调查是重点调查。(√)7、某地区对占该地区工业增加值三分之二的10个企业进行调查,这种调查方式是重点调查。(√)8、普查与抽样调查的划分依据是最后取得的调查资料是否全面。(×)9、全面调查包括普查和统计报表。(×)10、我国人口普查的调查单位是“人”,填报单位是“户”。(√)11、与普查相比,抽样调查调查的范围小,组织方便,省时省力,所以调查项目可以多一些。(√)12、在全面工业企业普查中,全国企业数是统计总体,每个工业企业是总体单位。(×)第三章13、按数量标志分组形成的分配数列和按品质标志分组形成的分配数列,都可称为次数分布。(√)14、按数量标志分组的目的,就是要区别各组在数量上的差别。(×)15、连续型变量可以作单项式或组距式分组,而离散型变量只能作组距式分组。(×)16、统计分组的关键是确定组限和组距。(×)17、统计分组的关键是分组标志的选择和划分分组界限,其核心问题是分组标志的选择。(√)18、统计分组的关键是确定分组标志。(√)第四章36/36\n19、标志变异指标数值越大,说明平均指标的代表性越小。(√)20、变异指标和平均指标从不同侧面反映了总体的特征,因而变异指标的数值越大则平均指标的代表性越高,反之平均指标的代表性越低。(×)21、某地区通过调查得知该地区每万人中拥有54名医生。此指标是一个比例相对指标。(×)22、某地区通过调查得知该地区每万人中拥有54名医生。此指标是一个强度相对指标。(√)23、某企业各月的产品产量属于时点指标。(×)24、某企业生产某种产品的单位成本,计划在去年的基础上降低4%,实际降低了3%,则成本降低计划超额1%完成。(×)25、某年甲、乙两地社会商品零售额之比为1:3,这是一个比例相对指标。(×)26、相对指标都是用无名数形式表示出来的(×)第五章27、根据样本各单位标志值或标志属性计算的综合指标称为全及指标。(×)28、总体参数区间估计必须具备的三个要素是估计值、抽样误差范围、概率保证程度。(√)29、总体参数区间估计必须同时具备估计值、抽样误差范围和概率保证程度三个要素。(√)30、在抽样推断中,全及指标值是确定的、唯一的,而样本指标值是一个随机变量。(√)第七章31、(甲)某产品产量与单位成本的相关系数是-0.8;(乙)产品单位成本与利润率的相关系数是-0.95;因此,(乙)比(甲)的相关程度高(√)。32、只有当相关系数接近﹢1时,才能说明两变量之间存在高度相关关系。(×)36/36\n第八章33、平均指数是总指数的一种重要形式,有其独立的应用意义。(√)34、如果各种商品的销售量平均上涨5%,销售价格平均下降5%,则销售额不变。(×)35、在综合指数中,要求其同度量因素必须是同一时期的。(√)36、在实际应用中,计算价格综合指数,需要采用基期数量指标为同度量因素。(×)37、总指数包括个体指数和综合指数。(×)。第九章38、发展水平就是动态数列中的每一项具体指标数值,其表现形式只能是绝对数。(×)39、各期的环比发展速度连乘积等于最末期的定基发展速度,因此定基发展速度必大于各期的环比发展速度。(×)40、平均发展速度是环比发展速度的平均数,也是一种序时平均数。(√)41、已知各期环比增长速度为3%、2%、7%和5%,则相应的定基增长速度的计算方法为(103%×102%×107%×105%)-100%(√)42、已知各期环比增长速度为3%、2%、7%和5%,则相应的定基增长速度的计算方法为(3%×2%×7%×5%)-100%(×)43、增长量=报告期水平–基期水平,因此增长量不能反映现象发展变化的速度。(×)44、在各种动态数列中,指标值的大小都受到指标所反映的时期长短的制约。(×)四、简答题第一章1、举例说明标志与标志表现的区别。答:标志是总体中各单位所共同具有的某特征或属性,即标志是说明总体单36/36\n位属性和特征的名称。标志表现是标志特征在各单位的具体表现,最辑志的实际体现者。例如:学生的“成绩”是称志,而成绩为“90”分,则是标志表现。2、举例说明统计标志与标志表现有何不同?答:标志是总体中各单位所共同具有的某特征或属性,即标志是说明总体单位属性和特征的名称。标志表现是标志特征在各单位的具体表现,是标志的实际体现者。例如:学生的“成绩”是标志,而成绩为“90”分,则是标志表3、品质标志和数量标志有什么区别。答:品质标志表明总体单位属性方面的特征,其标志表现只能用文字来表示。品质标志本身不能直接汇总为统计指标,只有对其标志表现所对应的单位进行汇总综合才能形成统计指标即总体单位总量;数量标志表明总体单位数量方面的特征,其标志表现可用数值表示,即标志值。它们从不同方面体现出总体单位在具体时间、地点条件运作的结果。数量标志值可直接汇总综合出数量指标。第二章4、调查对象、调查单位和填报单位有何区别?答:调查对象是应搜集其资料的许多单位的总体;调查单位是构成调查对象的每一个单位,它是进行登记的标志的承担者:报告单位也叫填报单位,它是提交调查资料的单位,一般是基层企事业组织.5、举例说明如何理解调查单位与填报单位的关系。答:调查单位是调查项目的承担者,是调查对象所包含的具体单位;填报单位是负责向上提交调查资料的单位。两者在一般情况下是不一致的。例如:对工业企业生产设备进行普查时,调查单位是每一台工业生产设备,而填报单位是每一个工业企业。但调查单位和填报单位有时又是一致的。例如:对工业企业进行普查时,调查单位是每一个工业企业,而填报单位也是每一个工业企业,两者一致。6、简述调查对象、调查单位与填报单位的关系并举例说明?答:36/36\n调查对象即统计总体,是根据调查目的所确定的研究事物的全体。统计总体这一概念在统计调查阶段称调查对象。调查单位也就是总体单位,它是调查对象的组成要素,即调查对象所包含的具体单位;报告单位也称填报单位,也是调查对象的组成要素,它是提交调查资料的单位,一般是基层企事业组织。调查单位是调查资抖的直接承担者,报告单位是调查资料的提交者,二者有时一致,有时不一致。例如:对工业企业进行全部设备调查时,工业企业的全部设备是调查对象,每台设备是调查单位,而每个工业企业则是填报单位。7、某地区对占该地区工业增加值三分之二的10个企业进行调查,你认为这种调查方式是重点调查还是典型调查?为什么?答:首先,从该题内容可知该地区对工业企业进行的是一种非全面调查;第二,非全面调查包括抽样调查、重点调查和典型调查。这三种非全面调查的主要区别是选择调查单位的方法不同,抽样调查是按随机原则抽选调查单位,重点调查是根据单位标志总量占总体标志总量的比重来确定调查单位,而典型调查是依据对总体的分析,有意识地选取调查单位.因此,根据本题选择调查单位的方法可判断出该地区对工业企业进行调查,采用的是重点调查方式8、一个完整的统计调查方案包括哪些主要内容?答:一个完整的统计调查方案包括以于主要内容:(1)确定调查目的。(2)确定调查对象和满查单位。(3)确定调查项目,拟定调查表。(4)确定调查时间和时限。(5)确定调查的组织和实施计划。第三章9、简述变量分组的种类及应用条件答:变量分组包括单项式分组和组距式分组。离散变量变动幅度小,分组可以选择单项式分组。如果离散变量的变动幅度较大,分组应该选择组距式分组。苦而对于连续变量只能用组距式分组。现。第四章10、简述结构相对指标和比例相对指标有什么不同并举例说明。36/36\n答:结构相对指标是以忍体总量为比较都准,计算各组总量占总体总量的比重,来反映总体内部组成情况前综合指标。如:各工种的工人占全部工人的比重。比例相对指标是总体不同部分数量对比的相对数,用以分析总体范围内各个局部之间比例关系和协调平衡状况。如:轻重工业比例。第八章11、简述在综合指数计算中对同度量因素时期的要求。答:在综合指数中,无论是数量指标综合指数还是质量指标综合指数,都要求其作为同度量因素指标不变,即同一时期的。例如,数量指标综合指数都以基期质量指标为同度量因素;质量指标综合指数都以报告期数量指标为同度量因素。因为,只有将作为同度量因素的指标固定在同一时期,才能考察另一个指标的变动情况。第九章12、各期环比增长速度与定基增长速度之间可以进行直接的推算吗?为什么?答:环比增长速度与定基增长速度之间不能直接进行推算,要想由环比增长速度推算定基增长速度,必须先将其还原为发展速度,再根据两种发展速度之间的关系式,推算出定基发展速度后减1或100%,才能求得相应的定基增长速度。13、简述时点数列与时期数列的区别?答:时点数列与时期数列的区别包括:(1)时期数列中各指标的数值是可以相加的,而时点数列中各指标的数值是不能相加的;(2)时期数列中每一个指标数值的大小与所属的时期长短有直接的联系,而时点数列中每一个指标数值的大小与其时间问隔长短没有直接联系;(3)数到中每个指栋的数值,通常是通过连续不断的登记取得的,而时点数列中每个指标的数值,通常是通过一定时期登记一次而取得的。14、时期数列和时点数列有哪些不同的特点?答:时期数列的各指标值具有连续统计的特点,而时点数列的各指标值不具有连续统计的特点;时期数列各指标值具有可加性的特点,而时点数列的各指36/36\n标值不能相加;具有连续统计的特点;时期数列各指标值的大小与所包括的时期长短有直接的关系,而时点数列各指标值的大小与时间间隔长短无直接关系。五、计算题(要求写出公式和计算过程,结果保留两位小数。共50分)第三章——第四章■1、某生产车间40名工人日加工零件数(件)如下:30264241364440374335372545294331364934473343384232253046293438464339354048332728要求:(1)根据以上资料分成如下几组:25–30,30–35,35–40,40–45,45–50,计算出各组的频数和频率,编制次数分布表;(2)根据整理表计算工人的平均日产零件数。解:按日加工零件数分组(件)工人数(人)频率(%)25—3030—3535—4040—4545—5078910617.520.022.525.015.0合计40100.02、某生产车间30名工人日加工零件数(件)如下:302642413644403737254529433136364934473343384232343846433935要求(1)根据以上资料分成如下几组:25–30,30–35,35–40,40–45,45–50,计算出各组的频数和频率,编制次数分布表;(2)根据整理表计算工人平均日产零件数。36/36\n补充(2)的计算过程:3、甲、乙两班同时参加《统计学原理》课程的测试,甲班平均成绩为81分,标准差为9.5分;乙班的成绩分组资料如下:按成绩分组学生人数(人)60以下460–701070–802580–901490–1002计算乙班学生的平均成绩,并比较甲、乙两班哪个班的平均成绩更有代表性?补充乙班学生的平均成绩和标准差的计算过程:36/36\n4、2008年某月甲、乙两市场某商品价格、销售量和销售额资料如下:商品品种价格(元/件)甲市场销售量乙市场销售额(元)甲105700126000乙12090096000丙137110095900合计-2700317900试分别计算该商品在两个市场上的平均价格。5、甲、乙两班同时参加《统计学原理》课程的测试,甲班平均成绩为70分,标准差为9.0分;乙班的成绩分组资料如下:按成绩分组学生人数(人)60以下260-70670-802580-901290-1005计算乙班学生的平均成绩,并比较两班哪个班的平均成绩更有代表性?36/36\n补充乙班学生的平均成绩和标准差的计算过程:6、某单位40名职工业务考核成绩分别为:68898884868775737268758297588154797695767160906576727685899264578381787772617081单位规定:60分以下为不及格,60~70分为及格,70~80分为中,80~90分为良,90~100分为优。要求:(1)将参加考试的职工按考核成绩分组并编制一张成绩次数分配表;(2)指出分组标志及类型及采用的分组方法;(3)根据整理表计算职工业务考核平均成绩;(4)分析本单位职工业务考核情况。36/36\n补充:(3)平均成绩的计算过程:7、甲乙两市场某产品价格及成交量、成交额资料如下:品种价格(元/斤)甲市场成交额(万元)乙市场成交量(万斤)甲1.21.22乙1.42.81丙1.51.51合计—5.54试问该产品哪一个市场的平均价格高,并说明原因。36/36\n8、甲、乙两个生产小组,甲组平均每个工人的日产量为36件,标准差为9.6件;乙组工人日产量资料如下:日产量(件)工人数10月20日1820-303930-403140-5012计算乙组平均每个工人的日产量,并比较甲、乙两生产小组哪个组的平均日产量更有代性。36/36\n9、某企业产品的有关资料如下:品种单位成本2010年总成本2011年总产量甲152100215乙20300075丙30150050试指出哪一年的总平均单位成本高,为什么?第五章■10、某工厂有2000个工人,用简单随机重复方法抽出100个工人作为样本,计算出平均产量560件,标准差32.45件。要求:(1)计算抽样平均误差;(2)以95.45%的可靠性估计该厂工人的月平均产量及总产量区间。11、采用简单重复抽样的方法从一批零件中抽取200件进行检测,其中合格品188件。要求(1)计算该批零件合格率的抽样平均误差;(2)按95.45%36/36\n的可靠程度对该批零件的合格率作出区间估计。12、某乡有5000农户,按随机原则重复抽取100户调查,得平均每户年纯收入12000元,标准差2000元。要求(1)以95%的概率()估计全乡平均每户年纯收入的区间。(2)以同样概率估计全乡农户年纯收入总额的区间范围。(15分)13、对一批成品按重复抽样方法抽选100件,其中废品4件,当概率为95.45%()时,可否认为这批产品的废品率不超过6%18、从某年级学生中按简单随机抽样方式抽取50名学生,对会计学课的考试成绩进行检查,得知其平均分数为75.6分,样本标准差10分,试以95.45%的概率保证程度推断全年级学生考试成绩的区间范围36/36\n14、某单位按简单按随机重复抽样方式40名职工,对其业务情况进行考核,考核成绩平均分77分,标准差为10.54分。试以95.45%的概率保证程度推断全体职工业务考试成绩的区间范围。解:15、在某乡2万亩水稻中按重复抽样方法抽取400亩,得知平均亩产量为609斤,样本标准差为80斤。要求以95.45%的概率保证程度估计该乡水稻的平均亩产量和总产量的区间范围。16、对一批成品按重复抽样方法抽选100件,其中废品4件,当概率为95.45%时,可否认为这批产品的废品率不超过6%?36/36\n第七章■17、为研究产品销售额和销售利润之间的关系,某公司对所属10家企业进行调查,设产品销售额为(万元),销售利润为(万元)。对调查资料进行整理和计算,其结果如下:要求:(1)计算销售额与销售利润之间的相关系数;(2)配合销售利润对销售额的直线回归方程。(15分)解:(1)说明:销售额和销售利润之间存在高度正相关关系(2)配合直线回归方程:36/36\n所以,直线回归方程为:■18、某企业第二季度产品产量与单位成本资料如下月份产量(千件)单位成本(元)437354696568要求(1)建立以产量为自变量的直线回归方程,指出产量每增加1000件时单位成本的平均变动是多少?(2)当产量为10000件时,预测单位成本为多少元?19、某部门所属20个企业的可比产品成本降低率(%)与销售利润(万元)的调查资料整理如下(代表可比产品成本降低率,代表销售利润率):36/36\n要求:(1)建立销售利润倚可比产品成本降低率的直线回归方程,预测可比产品成本降低率为8%时,销售利润为多少万元?(2)说明回归系数的经济含义20、根据5位同学西方经济学的学习时间与成绩分数计算出如下资料:试求(1)编制以学习时间为自变量的直线回归方程;(2)计算学习时间和学习成绩之间的相关系数,并解释相关的密切程度和方向。36/36\n■21、某企业机床使用年限和维修费用的资料计算出如下数据(代表使用年限,代表维修费用)要求:建立机床维修费用对使用年限的直线回归方程,并解释回归系数的含义。22、检查五位同学统计学原理的学习时间与学习成绩情况,调查资料整理如下:36/36\n要求:(1)计算学习时数与学习成绩之间的相关系数,并说明两变量相关的方向和程度。(2)建立学习成绩倚学习时数的直线回归方程。第八章■23、某企业三种产品总成本和产量资料如下:产品名称总成本(万元)产量增长(%)基期报告期甲10012020乙50462丙60605计算(1)产品产量总指数及由于产量增长而增加的总成本。(2)总成本指数及总成本增减绝对额。36/36\n24、某企业生产甲、乙两种产品,基期和报告期的产量、单位成本资料如下:产品产量(件)单位成本(元/件)基期报告期基期报告期甲100011001012乙3000400087试求(1)产量总指数、单位成本总指数;(2)总成本指数及成本变动总额。■25、某集团公司销售的三种商品的销售额及价格提高幅度资料如下:商品种类单位商品销售额(万元)价格提高%基期报告期甲条1011236/36\n乙件15135丙块20220试求价格总指数和销售额总指数26、某农贸市场三种农产品价格、销售量资料如下:农产品基期计算期零售价(销售量(公斤)零售价(元/公斤)销售量(公斤)元/公斤)大白菜110000.81200牛肉20601880小黄鱼18502040试计算零售价格总指数和销售量总指数以及价格和销售量的变化对销售额带来的影响。解:■27、根据下列资料计算:(1)产量指数及产量变化对总产值的影响;(2)价格指数及价格变化对总产值的影响。产品计量产量单位价格(元)名称单位基期报告期基期报告期甲件2000240045乙台10012050045036/36\n解:28、某市场对两类商品的收购价格和收购额资料如下: 收购额(万元)收购价格商品种类基期报告期基期报告期甲1001305055乙2002406160试求收购价格总指数、收购额总指数解:29、某商店两种商品的销售资料如下:商品单位销售量单价(元)2009年2010年2009年2010年甲万件5060810乙万公斤1501601214要求:(1)计算销售量指数、销售价格指数;(2)计算销售额指数及销售额的变动解:36/36\n第九章■30、某地区历年粮食产量如下:年份2002年2003年2004年2005年2006年粮食产量(万斤)434472516584618要求:(1)试计算各年的环比发展速度及年平均增长量。(2)如果从2006年起该地区的粮食生产以10%的增长速度发展,预计到2010年该地区的粮食产量将达到什么水平?■36/36\n■31、某百货公司各月商品销售额及月末库存资料如下: 3月4月5月6月销售额(万元)150200240276库存额(万元)45554575计算第二季度平均每月商品流转次数和第二季度商品流转次数。(提示:商品流转次数=商品销售额÷商品库存额■32、我国人口自然增长率情况如下:年份199519961997199819992000人口数(年底数)121121122389123626124810125909126583比上年增加人口—1268123711841099674试计算我国在“九五”时期年平均人口和年平均增加的人口数36/36\n■33、某地区历年粮食产量如下:年份20022003200420052006粮食产量(万斤)434472516584618要求(1)试计算各年的逐期增长量及年平均增长量。(2)如果从2006年起该地区的粮食生产以10%的增长速度发展,预计到2010年该地区的粮食产量将达到什么水平?■■36/36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