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84.00 KB
  • 2022-11-20 发布

老病残服刑人员刑罚执行情况研究

  • 2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4.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老病残服刑人员刑罚执行情况研究谢芳摘要老病残服刑人员作为刑罚执行对象中的特殊群体,时其区剐对待不仅是贯彻落实宽严相济的刑事政策的要求,更是刑罚人道主义的体现。由于我国的现实环境,立法的不完善导致了司法实践中的不统一,刑罚执行机关对于老病残服刑人员的管理、老病残服刑人员的刑罚的变更执行等方面都存在一系列的问题。而检察机关作为刑罚执行活动的监督机关。时老病残服刑人员的刑罚赦.行活动起着至关重要的监督作用。因此。从刑罚执行的检察监督入手。思考相应的监督对策.对于老痛残葳刑人员的羽罚执行翻度的完善具有重要意义。关键词老病残服刑人员刑罚执行检察监督作者简介:谢芳,中南大学在读研究生,研究方向:刑法学。中圈分类号;D925文献标识码:A为贯彻落实宽严相济的刑事政策,刑法在量刑方面对于老年坏监管秩序的多发群体:二是患有精神疾病的病犯的行为具有突人犯罪就做了特别的规定。而在刑罚执行方面,我国刑事立法并发性,不仅容易造成对其他服刑人员的人身伤害,也极大地影响没有关于老病残罪犯监管改造的特殊规定。老病残罪犯作为刑了监管秩序的稳定。罚执行的对象中的特殊群体,对其区别对待是刑罚人道主义的要(二)对于老病残服刑人员的违规违纪行为的处理存在一定求。检察机关作为国家法律监督机关,更应当从检察监督的角度困难寻求有利于老病残罪犯监管改造的措施和方法,维护和保障老病老病残服刑人员,尤其是年龄大、刑期长、身体状况较差的服残罪犯合法权益,加大对特殊群体的监督保护力度,这对于贯彻刑人员,往往对生活没有信心,缺乏改造的动力,且性格上往往都落实宽严相济的刑事政策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为此,笔者通过较为暴躁,经常漠视监规,做出破坏监管秩序的事。对于一般的对湖南省某监狱老病残服刑人员刑罚执行情况进行调研了解,针违规的服刑人员,可以采取警告、戴戒具、关禁闭等处罚措施,但对老病残罪犯监管工作中的一系列问题提出了相应监督对策,以对于老病残这类特殊服刑人员,就必须考虑到他们的心理状态、完善对老病残服刑人员刑罚执行的检察监督制度。身体状况等多方面因素,采取处罚措施必须慎重。以免产生更严一、湖南省莱监狱老病残服刑人员刑罚执行的现状重的后果。所以,对违规老病残服刑人员,多采取谈话教育,但这湖南省某监狱现共押罪犯2894人,其中老病残罪犯共367也一定程度上助长了其违规违纪的气焰。因此,对于老病残服刑人,占总服刑人数的12.6%,并且仍成递增趋势。其中刑期超过人员的违规行为的处理,难寻两全之策。lO年l钌人,占老病残罪犯总人数的钧%,;服刑以来减过刑的三、老病残服刑人员刑罚执行中存在的问题70人,占老病残罪犯总人数的20%;减刑次数两次以上的25人,(一)生活、改造方面占老病残罪犯总人数的6%。老病残犯的管理多是分散到各个监区的,所使用的生活设施从上述数据可以看出。现阶段老病残服荆人员刑罚执行的主与其他罪犯并无二异。对于老病残服刑人员,特别是身体残疾的要特点;(1)人数众多,并呈递增趋势。(2)刑期十年以上的老病服刑人员来说,生活起居方面存在诸多不方便之处,监狱也并没残服刑人员比重较大。(3)老病残服刑人员的减刑率较低。有提供相应的辅助设施。另一方面,对老病残罪犯的教育改造也二、老病残履刑人员刑罚执行中存在的困难存在一些问题,这类罪犯,普遍接受能力较低,一般服刑人员所学(一)老病残服刑人员这一群体的因其自身的特殊性,一定程习的课程对于他们来说,存在一定难度,监狱并没有对他们实行度上加大了监狱监管的难度专门施教,这样一来,教育改造的效果就大打折扣了。首先,表现为其生理方面的特殊性,老病残犯或年迈,或疾病(二)日常考核方面缠身,或身体残疾、生活难以自理、丧失劳动能力。他们之中很现有的奖惩考核制度对于老病残服刑人员来说,不够公平。多人不仅不能参加劳动改造。甚至连自己的生活起居都难以自根据‘监狱法》第五十七条:罪犯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监狱可以给予理,为此,对于这类罪犯,监狱还要安捧其他服刑人员帮忙照料,表扬、物质奖励或记功:(一)遵守监规纪律、努力学习,积极劳动。关注他们的病情变化,以便及时发现异常情况。但,实际条件毕有认罪服法表现的;(二)阻止违法犯罪活动的:(三)超额完成生竟有限,而且老病残罪犯的人数也较多,分散在各监区,并未集中产任务的:(四)节约原材料或爱护公物,有成绩的;(五)进行技术管理,这不仅影响了其他服刑人员的正常改造,也加大干警执法革新或者传授生产技术,有一定成效的;(六)在防止或者消除灾工作的难度。另一方面,老病残罪犯多需要长期的医疗救治,而害事故中作出一定贡献的;(七)对国家和社会有其他贡献的。从监狱医院医疗条件有限,难以满足老病残服刑人员的医疗需求,该条文中不难看出,现有法律对罪犯奖励方面的规定较为单一,其中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其次,在心理方面,老病残罪犯具有且大多数条文都是表现在生产劳动方面。而这对于在生产劳动以下特点:一是对生活、学习兴趣较低,情绪多变,是自杀自残、破方面处在弱势的老病残服刑人员来说,是不公平的。老病残服刑万方数据\n人员在身体上赶不上一般服刑人员,许多不能参加劳动改造,难患严重疾病罪犯的减刑、假释,应当主要注重悔罪的实际表现。”以完成生产任务,导致考核奖励积分较低。另一方面,老病残罪。基本丧失劳动能力、生活难以自理的老年、身体残疾、患严重疾犯是自杀自残、破坏监管秩序的多发群体,即便不太会像一般服病的罪犯,能够认真遵守法律法规及监规,接受教育改造,应视为刑人员那样受到戴戒具、关禁闭这类的处罚,但是扣分是在所难确有悔改表现,减刑的幅度可以适当放宽,起始时间、间隔时间可免的。这也导致了老病残服刑人员的考核积分上不去。就拿湖以相应缩短。假释后生活确有着落的,除法律和本解释规定不得南省某监狱来说,尽管监狱规定对评定为老病残罪犯的减刑、假假释的情形外,可以依法假释。”检察机关在审查老病残服刑人员释实行刑事奖励政策,不参与择优排名,只要符合条件的就给予的实际悔罪表现时,应从多方面进行考虑,结合每一个老病残罪呈报,老病残罪犯的考核分只是一般罪犯的一半。但是,即便是犯自身的特点,根据现有的法律和文件,适当放宽条件。一半的考核分标准,其难度对于老病残服刑人员来说,跟一般服2。多屡的司法实践表明,假释的服刑人员重薪犯罪的可能性刑人员来说是没有多大的区别的。比刑满释放或减刑释放的服刑人员要低,因此,适当加大对老病(三)老病残服刑人适用暂予监外执行受到了限制残服刑人员的假释力度,对于更好地实现刑罚执行的效果,贯彻一是根据《罪犯保外就医执行办法》第二条的规定:对于披判宽严相济的刑事政策具有重要意义。而根据‘烈法修正案八》规处无期徒刑、有期徒刑或者拘役的罪犯,在改造期间有下列情形定:“被判处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执行原判刑期二分之一以上,之一的,可准予保外就医:(一)身患严重疾病,短期内有死亡危险被判处无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实际执行十三年以上,如果认真遵的。(二)原判无期徒刑和死刑缓期二年执行后减为无期徒刑的守监规,接受教育改造,确有悔改表现。没有再犯罪的危险的,可罪犯,从执行无期徒刑起服刑七年以上,或者原判有期徒刑的罪以假释。”这对于刑期长、年龄大的老病残犯来说,能等到符合假犯执行原判期限三分之一以上,患严重慢性疾病,长期医治无效释的刑期条件已是十分困难,所以应适当增加老病残罪犯假释的的。但如果病情恶化有死亡危险、改造表现较好的,可以不受上比率,对于符合条件的罪犯,应及时提请假释。检察机关可开展述期限的限制。(三)身体残疾、生活难以自理的。(四)年老多专项活动,及时对刑罚执行机关上报的老病残罪犯名单进行审病,已失去危害社会可能的。上述条文虽规定了可以准予保外就查,对于符合假释条件的,建议监狱进行呈报。医的诸多情形,但如“身体残疾、生活难以自理”、“年老多病,已失3.根据调研,现阶段老病残服刑人员监外执行的主要问题有去危害社会的可能”这类表述,在实践中,刑罚执行机关是存在模二:一是许多老病残罪犯多为鳏寡老人,或是家庭条件很差,或是糊认识的,而又没有相关的详细解释,所以这就在一定程度上限子女不愿意承担赡养义务,即便符合保外就医的条件,刑罚执行制了老病残罪犯保外就医。尽管该办法第四条规定了对老残犯机关也无法为其呈报保外就医。二是社区方面,出于对被取保人的保外就医,适当放宽,但刑罚执行机关对于该规定的存在认识是否有“再犯罪危险”、保外就医后对社区的影响等方面的考虑,上的偏差,在实践中也未在本质上“放宽”对其适用保外就医。二有不愿意出具相关材料的情况。检察机关应充分发挥能动作用,是许多老病残罪犯多为鳏寡老人,或是家庭条件很差,或是子女从中协调.一方面,督促刑罚执行机关要积极为符合保外就医的不愿意承担赡养义务,即便符合保外就医的条件,刑罚执行机关老病残罪犯办理保外就医:另一方面,尽可能地与服刑人员家属、也无法为其呈报保外就医。所在社区等相关部门多沟通联系,并积极协调有关部门,争取社四、对老病残服刑人员刑罚执行的检察监督会最低保障等办法进行有效救助,同时尝试建立与社会接轨的罪我国‘刑事诉讼法》和‘监狱渤直接赋予了检察机关对刑罚犯医疗保险制度,降低罪犯及家庭的医疗费用支出。执行活动的监督权,作为刑罚执行活动的监督主体,检察机关更(二)对老病残服刑人员的权利保障应当将监督的重点放在服刑人员的权利保障上,在现阶段的基本1.我国大多数监管场所对老病残罪犯的管理都是分散式的,现状下,寻求有利于服刑人员的监督方式,是解决老病残服刑人由于监狱硬件设施、警力配备、医疗水平等方面的限制,老病残服员刑罚执行过程中突出问题的有效途径。刑人员并未得到相关的条件配备。检察机关应检察机关应充分(一)对老病残服刑人员适用减刑,假释、暂予监外执行的检利用法律监督、检察建议、纠正违法等手段,督促监狱管理机关做察监督好安全监管工作,预防自杀自残现象的出现,适时进行心理健康老病残服刑人员,其自身身体方面的缺陷降低了其再次实施教育;提高医疗水平,确保病犯能够得到及时有效的救治;重视对犯罪的能力和人身危险性,对其实施放宽性政策,是其不仅是贯老病残犯的相关教育,进行适合他们的文体活动;对于身体活动彻宽严相济的刑事政策的体现,更是有利于实现刑罚执行的特殊不方便的老病残服刑人员,适当为其添置相关必要生活设施等。预防的效果。而检察机关作为刑罚执行监督的主体,在对刑罚执2.对于刑满释放、假释、监外执行出监的老病残犯,检察机关行活动进行同步监督的过程中,充当着一个不可取代的角色。因也应提前积极与老病残罪犯的家属、户籍所在地司法行政机关等此,在老病残服刑人员适用减刑、假释、暂予监外执行的监督中,相关部门协商落实安置问题,为他们出狱后能够正常生活创造良更应当充分发挥检察机关的能动作用,对老病残服刑人员的减好条件。刑、假释、暂予监外执行工作应多方面进行审查。参考文趣:1.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办理减刑、假释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11向泽选.刑罚执行监督机制论.法学杂卷.2∞客(2).干问题的规定》第二十条规定:“老年、身体残疾(不含自伤致残)、【2】尚爱国.论我国普通减刑制度的弊端与改革对策.中国刑事法杂志.20Il(7)26l万方数据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