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气安全与静电防护技术 103页

  • 5.73 MB
  • 2021-10-12 发布

电气安全与静电防护技术

  • 103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4.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交流电,泛指电流在导线是来回流动的一种电。按频率可分为低频,高频,甚高频,特高频等,按波形可分为正弦波,矩形波,锯齿形波等。按电压分可分为高压电和低压电。 我们平时用的交流电包括在低频交流电之中,频率是 50 赫兹,就是说电流在导线中每秒钟来回 50 次。按规定发电厂输出相位不同的三根火线,相位不同即起步点不一样,电压相等,瞬时电压是不相等的,即某一时刻的电压是不相等的。 相,就是火线。三相即三根火线。二相就是两根火线,单相就是一根火线了。家用电路是单相,即一根火线(另一根是零线)有的电器是用两相的,如电焊机。三相交流电不是交流电的一种,它的意思是说:三根火线,且是交流,不能说是交流电的一种。以三相发电机作为电源,称为三相电源;以三相电源供电的电路,称为三相电路; U 、 V 、 W 称为三相,相与相之间的电压是线电压,电压为 380V ;相与中心线之间称为相电压,电压是 220V 。 动力电有四种接法,分别是:三相四线(三根火线加一根零线);三相;两相和单相(一火一零)。家用电路不是三相交流电,是单相交流电。 高压输电是三根相线, 35KV 以上在铁塔(电杆)顶上还有一或二根避雷线,所以三根线的是高压输电,四根线的是高压输电 + 避雷线(在顶上,比相线细,无绝缘子)或低压 380/220V 输电(四根一样粗,在同一根横担上,用同样的绝缘子),五根线的是高压输电 + 二根避雷线(在顶上,比相线细,无绝缘子),六根线的是两回路高压输电, 7 根线的是高压输电(上排三根) + 低压输电(下排四根),两根线的是低压 220V 输电(单相,一火一零)。线再多的类推,一般都是 3 和 4 的倍数。 高压都是三根 , 低压都是三相四线 , 这是约定制式 , 因为必须要有个通一制式才能共用 . 2 电流对人体的伤害 分为电击和电伤两种类型 电击:是指电流通过人体时所造成的身体内部伤害,它会破坏人的心脏,呼吸及神经系统的正常工作,使人出现痉挛,窒息,心颤,骤停等症状,甚至危及生命。 在低压交流(指 1000 伏以下)中,在通电电流较小,通电时间不长的情况下,电流引起人的心室颤动是电击致死的主要原因。 在通电时间较长,通电电流更小的情况下,窒息也会成为电击致死的原因。 直接电击:触及正常运行带电体。 电击 间接电击:电气设备发生故障后触及。 电击:电流流过人体内部对内部组织的伤害。 √心室颤动 — 血液循环停止、神经中枢 — 遏止呼吸、 胸肌收缩 — 窒息,最危险的伤害! √高压电击穿空气 — 人体通过电流、低压单相、两相 触电、接触电压和跨步电压触电等情况 电击后的特征: 有电标、电纹和电流斑。 工人钻到 10 千伏高压线 瞬间烧黑上半身 由于当时工人脚上穿着胶鞋, 10 千伏高压电流并没有通过周先生的身体,只是因为高压电缆短路,冒出的电火花将他烧伤。 如果是被 10 千伏高压电流电到,估计骨头也要烧焦。 一辆吊车准备放下钢板,两名接应的工人刚摸到钢板,立刻触电弹了出去,其中一人身上衣物还起了火。所幸,两人因抢救及时捡回了性命。 为何两人摸到钢板会触电呢? 高压电弧触电。 当导体(这里就是吊车吊臂)与高压带电体距离达到一定值时,发生空气电离,空气这时成为导体,高压带电体与导体之间会发生放电现象,这时吊车吊臂就带电了。电流顺着吊臂一直往下传递,使钢板也有了电。工人的手一摸,就触电了。 空气通常情况下是绝缘体,但遇到了高压电线,情况就不同了。高压电线产生电场,将空气变成了导体。 ( 2 )电伤:指由电流的热效应,化学效应,机械效应对人体造成伤害。一般指在电弧作用下或熔断器熔丝熔断时,对人体外部的伤害, 可伤害人体内部,但多见人体表面。 电流烧伤(电灼伤) 电烙印 皮肤金属化 电光眼 电伤:灼伤、电烙印和皮肤金属化 √灼伤:电流热效应产生的电伤,电弧对皮肤烧伤。 √电烙印:电流化学效应和机械效应产生的电伤,直接接触、有明显边缘的肿块、皮肤硬化。 √皮肤金属化:电弧下金属高温熔化、蒸发并飞溅渗透到皮肤表层造成的电伤,皮肤粗糙硬化。 2 .影响用电伤害程度的因素 触电所造成的各种伤害,都是由于电流对人体的作用而引起的。它是指电流通过人体内部时,对人体造成的种种有害作用。如电流通过人体时,会引起 针刺感、压迫感、打击感、痉挛、疼痛、血压升高、心律不齐、昏迷,甚至心室颤动等症状。 电流对人体的伤害程度,亦即影响触电后果的因素主要包括: 通过人体的电流大小、电流通过人体的持续时间与具体途径、电流的种类与频率高低、人体的健康状况等。 其中,以通过人体的电流大小和触电时间的长短最主要。 ( 1 )电流大小 工频电流对人体的影响 电流大小与伤害程度 电流 mA 通过时间 生理反应 0-0.5 连续通电 没有感觉 0.5-5 连续通电 有感觉、痛感,可摆脱 5-30 数分钟内 痉挛不能摆脱,呼吸困难血压上升,极限 30-50 数秒至数分钟 心跳不规则、昏迷、强烈痉挛,心室颤动 50- 数百 短于心率 强烈冲击但无心室颤动 长于心率 昏迷、心室颤动,有痕迹 超过 数百 短于心率 心室颤动、昏迷,有痕迹 长于心率 心脏停止跳动,昏迷,可能致命 名称 定义 成年男性 成年女性 感知电流 有感觉的最小电流 工频 1.1 0.7 直流 5.2 3.5 摆脱电流 能够自主地摆脱电源的最大电流 工频 16 10.5 直流 76 51 致命电流 在较短时间内危及生命的最小电流 工频 30 ~ 50 直流 1300 ( 0.3s ) 50 ( 3s ) ( 1 )电流强度影响 电流强度影响 电流的大小:电流越大→感知越强列→心室颤动所需要的时间越短→致命性越强。(具体见表 6 - 1 )一般视电流强度分成三级: 感知电流 —— 有发麻刺痛感,成年男性 1.1mA ;成年女性 0.7mA 。没有伤害; 摆脱电流 —— 会造成肌肉收缩,发生痉挛,不能自行摆脱。成年男性 16mA ;成年女性 10mA 。没有伤害;一旦超限,神经中枢麻醉,导致停止呼吸,摆脱及时可恢复呼吸; 致命电流 —— 引发心室颤动→心力衰竭→血液循环中止→大脑缺氧死亡。 总之,通 过人体的电流超过 50mA 时,就会有生命危险。一般地说,接触 36V 以下的电压时,通过人体的电流不会超过 50mA ,所以把 36V 作为安全电压。如果在潮湿的场所,安全电压还要规定的低一些,通常是 24V 或 12V 。      电击所引起的伤害程度还与人体与带电体的接触面积及电流的频率等因素有关。 ( 2 ) 通电时间长短 触电电流大小与触电时间的乘积(称为电击能量)来反映触电的危害程度,一般超过 50mA.s (毫安 . 秒)时人就有生命危险。 电流通过人体的时间愈长,伤害愈严重。 允许电流 mA 50 100 200 500 1000 持续时间 s 5.4 1.35 0.35 0.054 0.0135 伤害程度与通电时间的关系 通电时间: 通电时间越长→越易引发心室颤动→血液循环中止→大脑缺氧死亡。 具体伤害关系见图 6 - 7 备注 图中 a 以左的 Ⅰ 区 是没有感觉的区域, a 是人体有感觉的起点; a 与 b 之间的 Ⅱ 区 是开始有感觉但一般没有病理伤害的区域; b 和 c 之间的 Ⅲ 区 是有感觉但一般不引起心室颤动的区域; c 与 d 之间的 Ⅳ 区 是有心室颤动危险的区域; d 以右的 Ⅴ 区 是心室颤动危险很大的区域。 ( 3 )伤害程度与电流途径的关系 电流途径影响 通电途径: 一般有通过心脏、肺部和中枢神经。最多的现象是经过心脏引发心颤致死。具体途径见表 6 - 2 。 电流纵向通过人体危害要大于横向通过人体。 电流通过脊髓可以使人截瘫; 通过中枢神经,造成窒息死亡。 当电流通过心脏时,伤害最严重。 电流通过人体的途径 流经心脏电流于总电流的比例(%) 一只手到另一只手 左手到脚 右手到脚 一只脚到另一只脚 3.3 6.4 3.7 0.4 ( 4 )伤害程度与电流频率高低的关系 电流频率因素影响 电频率危险区: 实验证明 30 ~ 300 赫兹的交流电最易引发人的心室颤动。工业用电的频率一般为 50 赫兹。 由实验得知,频率为 30 ~ 300Hz 的交流电最易引起人体心室颤动。工频交流电正处于这一频率范围,故触电时也最危险。在此范围之外,频率越高或越低,对人体的危害程度反而会相对小一些,但并不是说就没有危险性。 一般来说, 50 ~ 60Hz 工频交流电对人体伤害最为严重。 电流频率 危害程度 电流频率 危害程度 10 ~ 25 50 50 ~ 100 有 50 %的死亡率 有 95 %的死亡率 有 45 %的死亡率 120 200 500 有 31 %的死亡率 有 22 %的死亡率 有 14 %的死亡率 ( 5 )与人体电阻的大小有关 一般认为人体电阻为 1000 ~ 2000 欧姆(不计皮肤角质层电阻) 接触电压 V 12.5 31.3 62.5 125 220 250 380 500 1000 人体电阻 Ω 16500 11000 6240 3530 2222 2000 1417 1130 640 流过电流 mA 0.8 2.84 10 35.2 99 125 268 443 接触电压 V 人体电阻 Ω 皮肤干燥 皮肤潮湿 皮肤湿润 皮肤浸入水中 10 25 50 100 250 7000 5000 4000 3000 1500 3500 2500 2000 1500 1000 1200 1000 875 770 650 600 500 440 375 325 ( 5 )与人体电阻的大小有关            人体的电阻愈大,通过的电流愈小,伤害愈轻。研究结果表明,当皮肤完好且干燥时,人体电阻大约为 10000 ~ 100000Ω ;当皮肤有损伤且潮湿时,人体电阻将降到 800 ~ 1000 Ω 。         ( 6 )人体状况 性别:摆脱电流女性比男性低 1/3 ; 年龄:小孩比成年人伤害重; 健康:心脏病、神经疾病容易受伤 害; 心理、精神状况; 3 引起触电三种情形 ( 1 )单相触电 ①中性点直接接地单相触电 当人体接触导线时,人体承受相电压。电流经下体、大地和中性点接地装置形成闭合回路 。触电电流大小决定于相电压和回路电流。 ②中性点不接地电网中的单相触电 由于中性点不接地,有两个回路的电流通过人体。一个是从 W 相导线出发,经人体、大地、线路对地阻抗 Z 到 U 相导线,另一个是同样路径到 V 相导线。触电电流的数值决定于线电压,人体电阻和线路的对地阻抗 单相触电图 ( 2 )两相触电 人体同时与两相导线接触时,电流就由一相导线经下体至另一相导线,这种触电方式为两相触电。 两相触电最危险。电压为全部工作电压,且电流不经过大地,直接从 V 相经人体到 W 相,构成回路。 故不论中性点接地与否,人体对地是否绝缘,都会使人触电。 两相触电图 ( 3 ) 跨步电压: 当一根导线断落地上时,落地点的电位就是导线所具有的电位,电流会从落地点直接流入大地。电线落地点为圆心可划出若干同心圆,它们表示落地点周围的电位分布。 离落地点越近,地面电位越高。人的两脚若站在离落地点远近不同的位置上,两脚之间就存在电位差,这个电位差称为 跨步电压 。 跨步电压以落地电压不同而不同,一般较少通过心脏,危险性较小,但往往脚发抽筋而跌倒,就发生生命危险。所以,碰到此种情况赶紧双脚并拢,或用单脚着地跳出危险区。 跨步电压(接触电压和雷击)触电图 为什么鸟儿站在裸露的高压电上不会电死 ? 触电的前提是动物身体两点之间存在了超过安全电压的电压,使两点之间有电流(超过安全电流)通过,方才会出现生命危险。鸟儿站在裸露的高压电线上 , 因为是一根线,鸟的两只脚之间的距离又很短,所以它的身体各部分完全等势 ---- 不存在电压,故不会电死。 现代电工技术已可以进行高压带电作业了:高压线路出现不大的故障,如果全线停电检修,那不知会造成多大的损失,所以要在不停电的情况下进行检修 ---- 高压带电作业,高压带电作业的具体操作如下。工人从头到脚穿上金属丝织成的铜网 " 衣服 " ,用绝缘性能优良的梯子将人慢慢地升高,逐渐接近高压电线(一根),这样做的目的是使人全身的电势慢慢地升高,直到接近高压线时,使人整体是一个等势体并且他的电势逐渐与高压线的电势趋近直至相等,即身体的各部位之间不存在电势差,这时再用手(也在铜网里)去抓高压线,并攀登上去,还挺安全的呢! 二、电气安全技术措施 化工生产场所绝大多数是易燃、易爆、易导电和极具腐蚀性的工作环境,安全用电的危险性非常大,要务必给予高毒重视。同时要采取有效的技术保护措施,以防事故发生。按照目前工业中预防触电事故的常规技术措施有六个方面: 二 电气安全技术措施 1 、 隔离带电体的防护措施 有效隔离带电体是防止人体遭受直接电击事故的主要措施。有下列几种方式: ( 1 )绝缘 是用绝缘物将带电体封闭起来的技术措施。良好的绝缘既是保证设备和线路正常运行的必要条件,也是防止人体触及带电体的基本措施。 电工绝缘材料是指体积电阻在 10 7 Ω · m 以上的材料。 电工绝缘材料品种如下: 气体绝缘材料:常用的有空气、氮气、二氧化碳 液体绝缘材料:常用的有变压器油,开关油,电容器油,电缆油,十二烷基苯,硅油,聚丁二烯等。 固体绝缘材料:常用的有绝缘漆胶,漆布,漆管,绝缘云母制品,聚四氟乙烯,瓷和玻璃制品等。 电气设备的绝缘应符合其相应的电压等级,环境条件和使用条件。电气设备的绝缘应能长时间耐受电气、机械、化学、热力以及生物等有害作用而不失效。 应当注意,电气设备的喷漆及其他类似涂层尽管可能具有很高的绝缘电阻,但一律不能单独当作防止电击的技术措施。 ( 2 )屏护 是采用屏护装置控制不安全因素。即采用遮拦、护罩、护盖、箱等将带电体用外界隔绝开来的技术措施。 其中之一:距离:如架空线与地面,水面距离,架空线路与有火灾爆炸危险厂房的距离等。 安全距离大小决定与电压的高低,设备的类型,安装的方式等因素。 设备的带电部分对地和其他带电部分相互之间必须保持一定的安全距离。电压在 10KV 及以上者,不得小于 3 米,电压在 10KV 及以下者,不得小于 1.5 米。 发现导线断落地面或悬在空中时应立即派人看守,任何人不得接近断头,距离是室外 8 米以内,室内 4 米以内,并立即通知电力部门或本单位负责人前往处理。       1997 年 9 月 17 日上午,某厂降压站值班人员反映 1 号主变黄相电流互感器油位不到位,主管工程师便到 110 千伏降压站,把 111 护栏的门锁(未锁)拿下来进去看黄相电流互感器的油位。瞬间一声响,高压击穿,其胸部、上肢、下肢 60% 被电弧 II 、 III 度烧伤致残。电站主管工程师未办任何手续,也未经值班负责人同意,在无人监护下只身进入护栏内察看油标,超越了安全距离而导致放电烧伤实不应该。 类似事故还有。 1995 年 11 月 14 日(厂修日)上午,某厂 110 千伏变电站站长,可谓电站 “ 权威 ” ,为乘 110 千伏停电时间更换当日停电操作中被拉断的 214 隔离开关操作机构座,在独自进入 214 高压柜(柜顶备用 10 千伏母排在运行中)时,隔离开关因触动而合闸,只身在三相 10 千伏高压包围之中,被放电电弧烧伤,一上月后左臂截肢致残。 2 .采用安全电压 安全电压值取决于人体允许电流和人体电阻的大小。 我国规定工频安全电压的上限值,即在任何情况下,两导体间或导体与地之间均不得超过的工频有效值为 50V 。这一限制是根据人体允许电流 30mA 和人体电阻 1700Ω 的条件下确定的。国际电工委员会还规定了直流安全电压的上限值为 120V 。 我国规定工频有效值 42V 、 36V 、 24V 、 12V 、 6V 为安全电压的额定值。凡手提照明灯、特别危险环境的携带式电动工具,如无特殊安全结构或安全措施,应采用 42V 或 36V 安全电压;金属容器内、隧道内等工作地点狭窄、行动不便以及周围有大面积接地体的环境,应采用 24V 或 12V 安全电压。 2 、采用安全电压: 安全电压值取决于人体允许电流和人体电阻的大小。 根据人体允许电流 30mA 和人体电阻 1700Ω 的条件下,我国规定工频安全电压的上限值为 50V 。 同时规定安全电压的额定值 42 , 36 , 24 , 12 , 6V 。 通常说的安全电压,是指 36 伏以下的电压。 因为人触电时,电流是造成伤害的直接因素,电流越大,伤害越严重。经验证明,通过人体的电流超过 50 毫安时,触电伤害会危及人的生命,并且触电人不容易自己脱离电源。人体的电阻一般在 800 欧姆到 10000 欧姆之间。按 800 欧姆计算人体的电阻,通过 50 毫安的电流,要在人体上加 40 伏的电压。因此,在一般情况下规定 36 伏以下的电压为安全电压。但应该注意的是,人体的电阻在某些情况下会急剧下降。 如工作场所非常潮湿或有腐蚀性气体;人流汗或被导电溶液溅湿;有导电灰尘等。这时 36 伏也并不是安全电压,而规定加在人体的电压不超过 12 伏,所以 12 伏电压称为绝对安全电压。 安全电流为 10mA. 在有防止触电保护装置的情况下,人体允许通过的电流一般可按 30mA 考虑。 人体对电流的反映 : 8~10mA 手摆脱电极已感到困难 , 有剧痛感 ( 手指关节 ). 20~25mA 手迅速麻痹 , 不能自动摆脱电极 , 呼吸困难 . 50~80mA 呼吸困难 , 心房开始震颤 . 90~100mA 呼吸麻痹 , 三秒钟后心脏开始麻痹 , 停止跳动 . 3 . 保护接地 1. 接地的原理: 2 . 接地对象: 一旦设备体带电,接地装置电阻很小(一般≤ 4 欧姆),人体与接地装置成 并联关系 ,电流将顺着接地装置通往零线,人体的电阻值大,电流不会经人体,从而使得操作者得到保护。 凡可能由于绝缘部位损坏而导致出现危险电压的金属部位都应该实施接地保护。 如电机、变压器、传动装置、室内配电装置、交直流电力电缆接线盒的外壳、穿线钢管、电缆支架、避雷装置、装在电线路杆上的电力设备等。 尤其对高压设备一定要实施接地保护。 3 、保护接地 保护接地:适用于不接地电网,电气设备外露金属部分直接接地,并使接地电阻足够小,当电气设备外露金属部分意外带电时,由于接地电阻足够小,可使其所带电压降到安全电压以下。 作用原理:是利用数值较小的接地装置电阻(低压系统一般应控制在 4Ω 以下)与人体电阻并联,将漏电设备的对地电压大幅度地降低至安全范围内。 此外,因人体电阻远大于接地电阻,由于分流作用,通过人体的故障电流将远比流经接地装置的电流要小得多,对人体的危险程度也就极大地减少了。 IT 系统:用于不接地电网,电气设备外露金属部分直接接地。 TT 系统:通常为三相四线制中线接地,电气设备外露金属部分单独直接接地而不与中线相连。 TN 系统:电网接地,电气设备外露金属部分和电网的接地极相连而不另接地,又分为 TN-S 系统:三相五线制,电网除火线、中线外另有接地的保护线 PE ,电气设备外露金属部分和电源的 PE 线相连; TN-C 系统:三相四线制,电网中线接地作保护线 PEN ,电气设备外露金属部分和电源的 PEN 线相连; TN-C-S 系统:系统中部分保护线与中线合一。 4. 保护接零 保护接零时将电气设备在正常情况下不带电的金属部分用导线与低压配电系统的零线相连接的技术防护措施(如图 6 — l2 所示 ) 。常简称为接零。与保护接地相比,保护接零 能在更多的情况下保证人身的安全,防止触电事故。 如果同时采用了接地与接零两种保护方式,如 图 6 — l3 所示 ,当实行保护接地的设备 M2 发生了碰壳故障,则零线的对地电压将会升高到电源相电压的一半或更高。这时,实行保护接零的所有设备(如 M1 )都会带有同样高的电位,使设备外壳等金属部分呈现较高的对地电压,从而危及操作人员的安全。 4 、保护接零 保护接零:电气设备外露金属部分接电网的保护零线即中线,当设备带电部分与电气设备外露金属部分相碰连时,仅通过电气设备外露金属部分与中线间形成短路,进而引起保护跳闸。 保护接零时将电气设备在正常情况下不带电的金属部分用导线与低压配电系统的零线相连接的技术保护措施,常简称为接零。与保护接地相比,保护接零能在更多的情况下保证人身的安全,防止触电事故。 5 、采用漏电保护器 主要用于防止单相触电事故,也可用于防止有漏电引起的火灾,有的漏电保护器还具有过载保护,过电压和欠电压保护,缺相保护等功能。 主要应用于 1000V 以下的低压系流和移动电动设备的保护,也可用于高压系流的漏电检测。 6. 绝缘工具的正确使用 ( 1 )绝缘杆 绝缘杆 用途: 在配电所里进行闭合或断开高压隔离开关、安装或拆除携带型接地线以及进行电气测量和试验专用。 注意事项: 因为操作者面对的是高压电气设备,使用时必须穿绝缘靴,戴上绝缘手套后进行操作。操作前必须事先进行专门化培训,操作时手握的部分不得超过护环。绝缘干按照国家用电安全标准每年进行一次定期的性能测试,以免因工具性能问题引发操作人员触电。 (2)绝缘夹钳 绝缘钳 注意事项: 只允许在 35kV 以下电气设备上使用; 用钳夹熔断器时,操作人员的头部不得超过握手部分,并戴护目镜、绝缘手套,穿绝缘靴或站在绝缘板上; 每年进行耐压测测试。 (3)绝缘手套 绝缘手套 绝缘手套是低压设备带电操作的安全用具。分为 12kV 和 5kV 两种型号。 其使用注意事项: 照准弯曲方向,检查有无漏气或裂口; 使用中将衣袖部分放入手套口内; 使用结束后擦拭干净,与其他工具分开存放; 每年做一次耐压测试。 (4)绝缘靴(鞋) 绝缘靴 它是任何等级电气设备操作时必备的绝缘辅助工具,也是防护跨步电压的安全保护工具。 注意事项: 应该与其他工具分别存放; 一旦靴底绝缘层出现破裂就不能再行使用; 每年应做一次耐压性测试。 (5)绝缘垫 (6)绝缘台 绝缘垫与绝缘台 二者是在任何等级电气设备上施工操作时专门用来保持的绝缘辅助工具。在电压 1000V 以下时,作为基本安全用具, 1000V 以上时作为辅助安全用具。其中绝缘垫分 4 、 6 、 8 、 10 、 12cm 五种型号,宽 1 米。长 5 米;绝缘台一般为 800×800mm ,但最大不宜超过 1500×1000mm 。 使用注意事项: 绝缘垫不得与酸碱盐以及各种油类物质接触,避免腐蚀老化或者龟裂、变黏降低绝缘性能; 避免与热源接触,应在 20~40℃ 环境种使用; 绝缘台硬放在干燥的环境中使用; 每 2 ~ 3 年进行一次耐压测试。 (7)携带型接地线 携带型接地线 用途: 防止设备突然带电、消除临近感应电压、排放断开电源的电气设备上的剩余电荷。由短路软导线与接地软导线组成。 使用注意事项: 携带型接地线应选用多股裸软铜线,截面≥ 25㎝2 ,禁止用一般导线做此类接地线;。 使用中应该安装在导电部分的规定位置,保持接触良好,严禁缠绕接线; 一般两人操作,先接接地端,后接导体端。拆除时应先拆除导体端,后拆接地端; 操作中凡是可能送电至停电设备或停电设备上有感应电的情形,都应接此类接地线。 接地线中不允许安装闸刀和熔断器; 携带型接地线应该编号归放和使用。 (8)验电笔 试电笔 分高压和低压两种类型。 是用来检测设备是否带电的检验工具。当设备断开电源、接入携带型接地线前,均应用试电笔验明设备是否有电。 试电笔使用注意事项: 电笔应该配置与额定电压等级一致的试电笔,使用前现在带电设备上验电,证明笔是良好的; 使用中应在设备进出线两侧分别验电,验后还需将电笔在带电设备上符合其性能是否良好(验电 3 步骤); 在无高压电笔的情况下,可用合格的绝缘杆代替电笔验电,但只能靠近,不得基础,用有无火花断定设备是否带电; 使用中必须戴绝缘手套, 半年电笔要测试是否良好; 三、触电急救 1. 触电急救的原则 ( 8 字原则): 迅速(脱离电源),就地(进行抢救),准确(方法科学),坚持(不轻易放弃)。 触电急救的要点是 抢救迅速与救护得法 。发现有人触电后,首先要尽快使其脱离电源;然后根据触电者的具体情况,迅速对症救护。现场常用的主要救护方法是心肺复苏法,它包括 口对口人工呼吸和胸外心脏按压法。 人触电后会出现神经麻痹、呼吸中断、心脏停止跳动等症状,外表呈现昏迷不醒状态,即 “ 假死状态 ” 有触电者经过 4 h 甚至更长时间的连续抢救而获得成功的先例。据资料统计, 从触电后 1min 开始救治的约 90 %有良好效果;从触电后 6min 开始救治的约 10 %有良好效果;从触电后 12min 开始救治的,则救活的可能性就很小了 。 所以,抢救及时并坚持救护是非常重要的。 对触电人(除触电情况轻者外)都应进行现场救治。在医务人员接替救治前,切不能放弃现场抢救,更不能只根据触电人当时已没有呼吸或心跳,便擅自判定伤员为死亡,从而放弃抢救。 2.解救触电者脱离电源的方法 脱离电源的注意事项 脱离电源的注意事项(意识层面) 救护人员不得用金属或潮湿的物件作为救护工具; 救护中救护人员不得直接接触触电者的皮肤或身穿的潮湿衣服; 尽可能地用一只手操作为好; 应防止被救护者跌倒或坠落; 夜晚救护应考虑断电后的照明。 脱离电源的正确方法(技术层面) 断电时应注意选用与电压相吻合的绝缘工具操作(带绝缘手套、穿绝缘靴,并使用绝缘棒),操作中注意与周围带电体保持安全距离。 注意高空坠落再次发生触电或摔伤; 高压线落地,未探明是否带电或安全保护时,救护者不得靠近电源落地点 8 ~ 12 米的范围;接触时采用双脚并拢法接近触电者。 低压触电 设法切断电源,用绝缘木棒、绝缘手套、干燥的木板、干燥的布来使得触电者脱离电源。 断电时应站在绝缘物上操作,断线时应逐根切断; 高压触电 高空操作: 切断电源,登杆操作要系上安全带,用绝缘柄的钢丝钳或其他绝缘物断电,高压线路在特殊情况下可采用抛线短路跳闸法断电操作时注意电弧伤人。 注意高空坠落再次发生触电或摔 脱离电源的正确方法 3.脱离电源后的现场救护 判断情况: 使伤者仰卧→保持呼吸畅通→拍肩呼叫摸清是否存在意识,切忌摇动伤者头部呼叫。在 10 秒钟内用看伤者是否有呼吸;听伤者口鼻心房初是否有微弱的呼吸声和心跳音;试用手指或小纸条测试伤者是否有微弱的呼吸流,触摸伤者颈动脉有无波动。 对症救护 现场抢救措施 轻伤 中伤 重伤 神智基本清醒(含一度昏迷已清醒)、四肢麻木、浑身无力者,让其静卧休息观察,必要时请医生诊治; 虽失去知觉,但仍有呼吸和心跳,解开衣领、胸部纽扣和腰带,使之静卧,让空气流通,注意保暖。一旦呼吸心跳出现停止,立即采用人工呼吸和心脏按压抢救。 心脏呼吸全部停止 ——“ 假死状态”,立即采用人工呼吸和心脏按压抢救。同时请医生抢救或送医院抢救,但抢救不得中途中断。 4 .心肺复苏法简介(略) 第二节 静电防护技术 一 、静电的产生 静电并不是静止的电,是宏观上暂时停留在某处的电。 摩擦能够产生静电,如化工、石油、纺织、造纸、印刷、电子等行业生产中,传送或分离中的固体绝缘物料,输送或搅拌中的粉体物料流动或冲刷的绝缘液体,高速喷射的蒸汽或气体都会产生和积累危险的静电。 二 、静电的特点: ( 1 )静电电压高 ( 2 )静电能量不大 ( 3 )尖端放电 —— 易产生火花放电 ( 4 )感应静电放电 —— 导致很高电压,危险的火花放电。 ( 5 )绝缘体上静电泄露很慢 —— 增加危险程度 静电电压 几千到几十万伏,但是电流相当相当微小,所以一般不会对人体有伤害,顶多疼以下。 但是有些因为工业环境造成的静电有可能电流非常大,会把人击倒 。 静电不是交流电,几万伏对人体没有伤害。一般来说,感觉到头发要站起来的时候,大概是 1 万伏静电;感觉像针扎,大概有 4 万伏。 三、 静电引起爆炸和火灾 ( 1 )运输 液体与槽壁摩擦,积累到一定程度,放火花,发生燃烧,爆炸,由于轮胎绝缘,现用铁链拖地放电。 ( 2 )灌注 产生静电原因:①液体与输送管道摩擦产生静电。 ②液体注入容器时,因冲击和飞溅产生静电。 ( 3 )取样 由于取样器与液体的摩擦而产生静电,有时会对容器放电产生火花而发生危险。 一般提到取样孔附近时,产生静电火花,引起爆炸。 ( 4 )过滤 过滤物质与过滤器发生摩擦,会产生大量静电 . ( 5 )包装称量:在铁桶中液体进管道时放电而引起燃烧。 ( 6 )高速喷射:包括水蒸汽高压喷射 ( 7 )研磨、搅拌、筛分或输送粉体物体 ( 8 )胶带传动和输送 摩擦产生大量的静电,这些静电电位有时可高达几千伏,几万伏。 ( 9 )剥离 橡胶和塑料工业在生产过程中,经常要进行剥离作用。迅速剥离作业中会产生较高的静电电位。 ( 10 )人体带有静电的危害 人体运动产生静电,身穿化纤服的衣裤,当在人造革面的椅子上的人,在他起立时,人体静电电位有时可高达 1 万伏以上。 四 、静电安全防护 静电引起燃烧爆炸的基本条件有四个: 1 、有产生静电的来源 2 、静电得以积累,并达到足以引起火花放电的静电电压 3 、静电放电的火花能量达到爆炸性混合物的最小点燃能量 4 、静电火花周围有可燃性气体,蒸汽和空气形成的可燃性气体混合物 所以,只有清楚以上四个条件中的任何一个,就能防止静电引起火灾爆炸。 防止措施有七个: 1 、场所危险程度的控制 2 、工艺控制 ①控制流速 ②选用合适的材料 ③增加静止时间 ④改进灌注方式 3 、接地(常用) 4 、增湿 (水是条件) 5 、抗静电剂 它具有较好的导电性或较强的吸湿性。 在高绝缘材料中,加入抗静电剂,使材料的电阻率下降,加快静电泄露,消除静电危险。 6 、静电消除剂 它是一种能产生电子或离子的装置,借助于产生的电子或离子中和物体上的静电,从而达到清楚静电危害的目的。 7 、人体的防静电措施 ①穿防静电服 ②带用金属线和导电性纤维混纺的手套 ③穿防静电工作鞋  在易燃场所入口处安装铁铝或铜等导电金属的接地走道,操作人员从走道经过后,可以导除人体静电。同时,入口门的扶手也可以采用金属结构并接地,当手接触门扶手时,可导除静电。  采用导电性地面。(电阻率 106 欧 · 厘米以下制成的地面) 运油车的安全接地防静电 装油设备不符合规范、设备失灵、冒油泄漏、静电放电和人为的误操作是发生汽车油槽车火灾的主要原因。根据经验教训,保证汽车油槽车装油安全,应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 1 )静电接地不可忽视。从汽车油槽车来看,静电主要产生部位是泵、过滤器和管道。油槽车加注系统的静电产生量比地面管道高得多。有关资料反映:如果用一条长 250m 、直径 100mm 的地下管以 2500L/min 流量泵送油时,从加油枪出来的电荷量一般仅有 ,而经过油槽车后电荷量却超过 ,这些静电主要产生于油槽车的过滤器,所以如果汽车油槽车未接地就进行装卸作业,油罐体可带 10kV 以上的电压;因此对于静电隐患,必须采取以下措施:①装油前先接好接地线,并经常检查其完好情况和接地电阻是否符合防静电标准。②装油时鹤管必须伸至油罐底部,管口距罐底部应保持在 15cm 左右,并严格控制灌装初速在 1m/s 以内,直到出油口被浸没后再逐步加大流速,但最高流速不得超过 4.5m/s ,以杜绝喷溅造成的静电事故;③装油结束后,必须在稳油 5min 后才能断开接地。因为装好油后,由于油品在罐内流动,致使油面电位还要保持几分钟之久。 ( 2 )不能因为有良好的接地而放松警惕。静电接地只能导走与其紧密连接的 “ 导体 ” (金属、人体、导电液体等)上的静电,而对于不与其连接的孤立导体以及非导体(油类、橡胶、树脂、玻璃等)上的静电荷却无能为力或在短时间内难以导除;因此,操作者在静电接地的同时,还应该严格按操作规程作业并注意随时可能出现的隐患,同时要掌握正确处理各种突发事件的应急办法和抢救措施。 ( 3 )防止人身带电。在装卸作业时,人体必然要与工作对象(汽车油槽车)、工作物相接触产生摩擦,这便极易产生静电,并有可能形成静电放电,如果此时恰遇易燃易爆的油蒸汽,就会发生爆炸事故。操作人员在操作过程中必须穿防静电工作服和防静电鞋,其目的是将人体接地。此外,。所穿鞋子应为薄尼龙袜或其他导电性袜子,严禁在防静电鞋底上粘贴绝缘胶片,并应作定期检查。   ( 4 )对 “ 转换装油 ” 造成的事故也应足够重视。这种事故主要发生在用装过汽车的槽车来装柴油的时候,汽油的闪点低于柴油,如果把柴油注入一个含有汽油蒸气的槽车内,汽油蒸气因被倾入的柴油液体吸收而减小压力,随之空气被吸入槽车内,且在液体表面与空气吸入点之间的某处就形成了易燃混合物,遇静电积聚放电即会产生爆炸事故。因此,在需要 “ 转换装油 ” 时,必须先将槽车内的汽油清除干净,并严格按操作规程进行作业。 ( 5 )必须使用符合技术规范和安全要求的设备。发油台的自控、遥控、计量仪器仪表、阀门等设备,必须定期检验和标定,并制定相关的管理制度,尤其是对发油设备的材质不能轻视。发油鹤管严禁采用不导电的聚乙烯软管做输油管线,装卸油品时严禁使用塑料容器。以上都是最基本的安全常识。同时对静电接地装置不能凑合,一定要严格按规范办事,认真安装,定期检查。对目前普遍使用夹子和磁力接头接地的,不应随便夹在或吸附在油槽车随意部位,甚至在油漆的表面。这是对防静电极为不利的,更是一种大的隐患。          (6) 正确选购产品,在专业生产厂家的罐体制作有质量检测,保障使用过程中的人身安全。 雷电 雷电:由于云层相互摩擦、碰撞而使不同的云层带不同的电,当电压达到可以穿过空气的程度以后,临近的两片云层会发生放电现象,产生电花和巨大的响声。这就是我们所看到的闪电和雷鸣。  雷电的种类及危害     雷电分为直击雷和感应雷,直击雷为带电雷云与地面突起处之间的电场过强,击穿空气而形成放电;感应雷分静电感应雷和电磁感应雷,前者是地面突起处因雷云靠近而感应出大量异性电荷,在雷云与别处放电后感应电荷失去束缚而以雷电波形式高速传播;后者是雷电引发骤变电磁场,使处于其中的导体上产生极高感应电压。 雷击是由雷雨云产生的一种强烈放电现象,电压高山达 1 亿至 10 亿伏特,电流达几万安培,同时还放出大量热能,瞬间温度可达 1 万摄氏度以上。其能量可催毁高楼大厦,能劈开大树。击伤人畜。夏季冒雨行走或在破裂电线旁最易被雷击,特别是衣服被雨淋湿时更容易被雷击。 对人体的伤害 1 、 皮肤被烧焦, 2 、鼓膜或内脏被震裂, 3 、心室颤动, 4 、心跳停止, 5 、呼吸肌麻痹。 据英国 《 太阳报 》4 日报道,现年 38 岁的英国男子布拉德 · 吉福德日前在湖边大树下躲雨时,不幸被一道闪电击中,高达 30 万伏特的电流从其右耳垂穿入,又从其左脚踝穿出。布拉德的双耳鼓膜被当场击穿,全身起火,肩膀、手肘及左脚等多处烧伤,烧伤面积达 11% 。经过医生一整晚的抢救,布拉德竟然奇迹生还,如今正在康复中。 闪电击中一个人时,电流传导的方式有两种,一种是电流从皮肤传导然后接地,当人身体被雨淋湿时有可能发生这种情况;另一种是电流穿过皮肤进入身体内部。某些时候,传导性能好的金属线可以将电流转移,避免伤及心脏等重要器官。 在广西的一次强雷电天气里,一男子听 mp3 时不幸被雷电袭击而死亡。专家分析认为是雷电电流通过了 mp3 电子线路导致触电。美国科罗拉多州的青年贾森 · 邦奇也经历过一起类似的雷击事件。那时他正在一边听着 mp3 一边修理草坪,突然遭遇雷击,造成脸部、颈部、胸部严重烧伤,双耳耳膜全部被撕裂。 人在雷雨天气中如何防电击 留在室内,关好门窗;在野外无法躲入有防雷设施的建筑物内时,千万不要在离电源、大树和电杆较近的地方避雨;尽量降低身体的高度,以减少直接雷击的危险;双脚要尽量靠近,以减少 “ 跨步电压 ” ;野外最好的防护场所是洞穴、沟渠等。   不宜使用无防雷措施或防雷措施不足的电视、音响等电器,不要靠近打开的门窗、金属管道,要拔掉电器用具插头,关上电器和天然气开关。不宜使用电吹风,不宜使用水龙头。 切勿接触天线、水管、铁丝网、金属门窗、建筑物外墙等带电设备或其它类似金属装置,不要收晾晒在金属丝上的衣服。不要从事金属栅栏、电话或输电线、金属管道或金属建材等安装工作。切勿处理开口容器盛载的易燃物品。 尽量减少使用电话和手提电话,不宜停留在铁栅栏、金属晒衣绳、架空金属体以及铁轨附近,切勿站立于山顶、楼顶上或接近导电性高的物体。不宜进入和靠近无防雷设施孤立的建筑物(如车库、车棚、临时棚屋、岗亭等) 不宜田间耕作,尤其是插秧。切勿游泳或从事其它水上运动或活动,不宜停留在游泳池、湖泊、海滨、水田等地和小船上。不宜进行室外球类运动,在空旷场地不宜打伞,不宜把锄头、铁锹等扛在肩上。 不宜骑马、骑自行车、驾驶摩托车和敞篷拖拉机,汽车往往是极好的避雷设施,因有屏蔽作用,即使被闪电击中汽车,也不会伤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