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电缆试验技术 66页

  • 3.58 MB
  • 2021-03-02 发布

电力电缆试验技术

  • 66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4.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电力电缆试验技术 电力电缆与架空导线 优点 缺点 绝缘距离小,占地少 受气候条件与周围环境影响小,可靠性高 对人身较安全 运行简单,维护工作量小 电容大,有利于提高功率因数 有利于向超高压、大容量发展 结构、生产复杂 成本高 缺陷处理困难(我国尤其突出) 电力电缆与架空导线都是用于传输与分配电能的线路,在电能的发、输、配各个环节都有应用,电力电缆与架空导线相比特点如下: 电力电缆应用范围 城市地下电网,为减少占地或环境美观。 发电厂、工厂、工矿企业等厂房设备拥挤,引出线多的地方。 严重污染地区,用以提高供电可靠性。 跨越江河、海峡的输电线路,解决大跨度问题。 国防需要,为避免暴露目标。 总之,电力电缆已成为近代电力系统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例如,瑞士苏黎世整个城市供电的14个170 kV 变电站,全部为电缆出线,没有一条架空线路,组成了全电缆环网。 电力电缆的分类 电力电缆可按绝缘材料、结构特征、敷设环境、电压等级等进行分类,按绝缘材料分类如下: 油浸纸绝缘 粘性浸渍纸绝缘型,如统包和分相屏蔽型 不滴流浸渍纸绝缘型,如统包和分相屏蔽型 油压浸渍纸绝缘型,如自容式充油型和钢管充油型 气压浸渍纸绝缘型,如自容式充气型和钢管充气型 聚氯乙稀绝缘型 聚乙烯绝缘型 交联聚乙烯绝缘型 塑料绝缘 橡胶绝缘 天然橡胶绝缘型 乙丙橡胶绝缘型 橡塑绝缘电力电缆的结构 — 单芯电缆 单芯电缆典型结构由内向外依次为:电缆线芯、线芯屏蔽、绝缘层、绝缘屏蔽、内衬层(缓冲阻水层) 、 金属护层、外护层等。 1×1600 mm 2 220kV 电缆 1×2500 mm 2 220kV 电缆 三芯电缆典型结构由内向外依次为:电缆线芯(导体)、线芯屏蔽、绝缘层、绝缘屏蔽、内衬层(填充层) 、 金属铠装、外护层等。 橡塑绝缘电力电缆的结构 — 三芯电缆 橡塑绝缘电力电缆附件包括:户外终端、 GIS 终端、中间接头,现在一般应用的为预制式结构。 橡塑绝缘电力电缆附件 — 户外终端、 GIS 终端、中间接头 橡塑绝缘电力电缆试验项目 电缆主绝缘的绝缘电阻测量 电缆主绝缘耐压试验 电缆外护套绝缘电阻测量 电缆外护套直流耐压试验 测量金属屏蔽层电阻和导体电阻比 检查电缆线路两端的相位 交叉互联系统试验 电缆线路参数测量 (直流电阻、正序阻抗、零序阻抗测量、 电容测量) 电力电缆的额定电压 电力电缆的额定电压是电缆及其附件设计和电气性能试验用的基准电压,用 U 0 /U 表示。 U 0 为电缆及其附件设计导体和金属屏蔽(地)之间的额定工频电压有效值,单位 kV。 U 为电缆及其附件设计的各相导体之间的额定工频电压有效值,单位 kV。 同样额定电压的电力系统,中性点接地方式不同, U 相同的电缆,其 U 0 值是不相同的。所以有类似6/10 kV、 8.7/10 kV; 21/35 kV、 26/35 kV 这样相同 U, 不同 U 0 电压的电缆。 主绝缘绝缘电阻测量 试验目的: 初步判断主绝缘是否受潮、老化,检查耐压试验后电缆主绝缘是否存在缺陷。 绝缘电阻下降表示绝缘受潮或发生老化、劣化,可能导致电缆击穿和烧毁。 只能有效地检测出整体受潮和贯穿性缺陷,对局部缺陷不敏感。 测量方法: 分别在每一相测量,非被试相及金属屏蔽(金属护套)、铠装层一起接地。 采用兆欧表,推荐大容量数字兆欧表(如:短路电流>3 mA)。 0.6/1 kV 电缆测量电压1000 V 0.6/1 kV 以上电缆测量电压2500 V 6/6 kV 以上电缆也可用 5000V 主绝缘绝缘电阻测量 试验周期: 交接试验 新作终端或接头后 注意问题: 兆欧表 “ L ” 端引线和 “ E ” 端引线应具有可靠的绝缘。 测量前后均应对电缆充分放电,时间约2-3分钟。 若用手摇式兆欧表,未断开高压引线前,不得停止摇动手柄。 电缆不接试验设备的另一端应派人看守,不准人靠近与接触。 如果电缆接头表面泄漏电流较大,可采用屏蔽措施,屏蔽线接于兆欧表 “ G ” 端 。 影响主绝缘绝缘电阻值的因素 首先决定于绝缘的尺寸和材料,不同型号的电缆,绝缘材料与结构差异较大。 受电缆头污秽状况、大气湿度等因素的影响很大,不同的绝缘材料在相同的受潮条件下,电气击穿强度的降低也不大相同。 GB50150-2006 交接试验标准对电缆主绝缘的绝缘电阻值未作具体规定。 Q/CSG 1 0007-2004 预防性试验规程要求大于1000 M 。 比较全面的判断参考值参见下表。测量数值应换算到每 km 值,便于比较。 主绝缘绝缘电阻值要求 电缆主绝缘绝缘电阻值参考标准 序号 电压等级( kV) 电缆种类 绝缘电阻( M ) 1 0.5 聚氯乙烯绝缘 30 2 1 聚氯乙烯绝缘 40 3 3 聚氯乙烯绝缘 50 4 6 聚氯乙烯绝缘 60 5 6~10 交联聚乙烯绝缘 1000 6 >=35 交联聚乙烯绝缘 2500 注:表中所列数值均为换算到长度为1 km 时的绝缘电阻值。 换算公式 R 换算 = R 测量 / L,L 为被测电缆长度。 当电缆长度不足1 km 时,不需换算。 外护套绝缘电阻测量 试验目的: 检测电缆在敷设后或运行中外护套是否损伤或受潮。 外护套破损的原因有:敷设过程中受拉力过大或弯曲过度;敷设或运行中由于施工和交通运输等直接外力作用;终端/中间接头受内部应力、自然拉力、电动力作用;白蚁吞噬、化学物质腐蚀等。 测量方法: 三芯电缆三相共用外护套,只进行一次测量;单芯电缆分别在每一相测量,非被试相及金属线芯(导体)接地。 采用500 V 兆欧表,推荐大容量数字兆欧表(如:短路电流>3 mA)。 GB50150-2006 、 Q/CSG 1 0007-2004 要求外护套绝缘电阻值不低于0.5 M /km。 外护套绝缘电阻测量 试验周期: 交接试验 3年(对外护套有引出线者进行) 注意问题: 兆欧表 “ L ” 端引线和 “ E ” 端引线应具有可靠的绝缘。 测量前后均应对电缆金属护层充分放电,时间约2-3分钟。 若用手摇式兆欧表,未断开高压引线前,不得停止摇动手柄。 电缆不接试验设备的另一端应派人看守,不准人靠近与接触。 金属护套接地方式 单芯电缆组成的三相输电系统中,金属护层接地方式: a、 两端接地 b、 单端接地 c、 交叉互联接地 A B C A B C A B C a、 两端接地 b、 单端接地 c、 交叉互联接地 外护套直流耐压试验 试验目的: 检测电缆在敷设后或运行中外护套是否损伤或受潮。 试验电压: 交接试验--直流10 kV, 持续时间1 min 预防性试验--直流5 kV, 持续时间1 min 试验周期: 交接试验 3 年 试验判据: 不发生击穿。 外护套直流耐压试验 检测部位: 非金属护套与接头外护层(对外护层厚度2 mm 以上,表面涂有导电层者,基本上即对110 kV 及以上电压等级电缆进行)。 对于交叉互联系统,直流耐压试验在交叉互联系统的每一段上进行,试验时将电缆金属护层的交叉互联连接断开,被试段金属护层接直流试验电压,互联箱中另一侧的非被试段电缆金属护层接地, 绝缘接头外护套、互联箱段间绝缘夹板、引线同轴电缆连同电缆外护层一起试验。 高 压 直 流 发 生 器 A B C 交叉互联接地方式 A 相第一段外护层直流耐压试验原理接线图 外护套直流耐压试验典型缺陷 外护套直流耐压试验典型缺陷 缺陷分析: 序号 ① 缺陷属典型施工问题,故障点定位后,施工方即说明该处电缆曾经被铁锹扎伤过,经处理后试验即通过,这一缺陷暴露了施工管理存在的问题。 序号②同类绝缘接头安装错误在两回电缆中发现了4处,反映出附件安装人员水平较低,外护套试验检测出缺陷避免了类似序号⑤运行故障的发生。 序号③缺陷原因也在于施工管理不严格,序号④缺陷原因在于附件安装质量差。 序号⑤为某单位一起110 kV 电缆故障实例,同时暴露出附件安装与交接试验两方面都存在问题。 外护套直流耐压试验典型缺陷 缺陷分析: 首先,厂家工艺要求不合理,电缆预制件的铜编织带外层只要求一层半搭绝缘带,而且预制件在铜壳内严重偏心,导致绝缘裕度不够。 其次,在电缆外护层直流10 kV/1min 耐压试验时,试验电压把仅有的一层绝缘带击穿,但试验时互联箱中另一侧非被试段金属护层未接地,导致缺陷未及时被发现。 带电运行后,绝缘接头内部导通,造成电缆护套交叉互联系统失效,护套产生约几十安培感应电流。感应电流流过接头的铜编织与铜壳接触处,产生的热量将中间接头预制件烧融,烧融区域破坏了橡胶预制件的应力锥的绝缘性能,场强严重畸变,接头被瞬间击穿,导体对铜壳放电,导致线路跳闸。 外护套直流耐压试验典型缺陷 中间接头故障后图片 同类型中间接头解体图片 序号⑤:一起110 kV 电缆故障实例照片 交叉互联系统试验 交叉互联系统示意图: A B C I A1 I A3 I A2 I B1 I B2 I B3 I C1 I C2 I C3 I C I A I B 金属护层电流: I A =I A1 + I B2 + I C3 =0 I B =I B1 + I C2 + I A3 =0 I C =I C1 + I A2 + I B3 =0 I A1 + I B1 + I C1 =0 I A2 + I B2 + I C2 =0 I A3 + I B3 + I C3 =0 I A1 = I B1 = I C1 I A2 = I B2 = I C2 I A3 =I B3 = I C3 交叉互联系统试验 交叉互联效果及构成 : 相比不交叉互联,金属护层流过的电流大大降低。 非接地端金属护层上最高感应电压为最长长度那一段电缆金属护层上感应的电压。 交叉互联必须断开金属护层,断口间与对地均需绝缘良好,一般采用互联箱进行电缆金属护层的交叉互联。 接地端金属护层通过同轴电缆引入直接接地箱接地;非接地端金属护层通过同轴电缆引入交叉互联接地箱,箱内装有护层过电压保护器限制可能出现的过电压。 交叉互联系统试验 交叉互联箱--保护接地箱: 交叉互联系统试验 交叉互联箱--直接接地箱: 交叉互联系统试验 交叉互联箱--交叉互联箱: 交叉互联系统试验 电缆外护套、绝缘接头外护套与绝缘夹板的直流耐压试验 试验时必须将护层过电压保护器断开,在互联箱中将另一侧的三段电缆金属套都接地,使绝缘接头的绝缘环也能结合在一起进行试验。 非线性电阻型护层过电压保护器试验 以下两项均为交接试验项目,预防性试验选做其中一个。 伏安特性或参考电压,应符合制造厂的规定。 非线性电阻片及其引线的对地绝缘电阻,用1000 V 兆欧表测量引线与外壳之间的绝缘电阻,其值不应小于10 MΩ。 互联箱闸刀(或连接片)接触电阻和连接位置的检查 连接位置应正确无误。 在正常工作位置进行测量,接触电阻不应大于20 μΩ。 交叉互联系统试验 交叉互联性能检验 交接试验推荐采用的方式,应作为特殊试验项目。 使所有互联箱连接片处于正常工作位置,在每相电缆导体中通以大约100 A 的三相平衡试验电流。在保持试验电流不变的情况下,测量最靠近交叉互联箱处的金属套电流和对地电压。测量完后将试验电流降至零,切断电源。然后将最靠近的交叉互联箱内的连接片重新连接成模拟错误连接的情况,再次将试验电流升至100 A, 并再测量该交叉互联箱处的金属套电流和对地电压。测量完后将试验电量降至零,切断电源,将该交叉互联箱中的连接片复原至正确的连接位置。最后再将试验电流升至100 A, 测量电缆线路上所有其它交叉互联箱处的金属套电流和对地电压。 交叉互联系统试验 交叉互联性能检验 试验结果符合下述要求则认为交叉互联系统的性能是满意的: 1) 在连接片作错误连接时,试验能表明存在异乎寻常大的金属套电流; 2) 在连接片正确连接时,将测得的任何一个金属套电流乘以一个系数(它等于电缆的额定电流除以上述的试验电流)后所得的电流值不会使电缆额定电流的降低量超过3%; 3) 将测得的金属套对地电压乘以上述2)项中的系数后不超过电缆在负载额定电流时规定的感应电压的最大值。 测量金属屏蔽层电阻和导体电阻比 试验目的: 测量金属屏蔽层电阻和导体电阻可以监视其受腐蚀变化情况,测量电阻比可以消除温度对直流电阻测量的影响。 试验周期: 交接试验 试验方法: 用双臂电桥测量在相同温度下的金属屏蔽层和导体的直流电阻。 试验判据: 与投运前的测量数据相比较不应有较大的变化。当前者与后者之比与投运前相比增加时,表明屏蔽层的直流电阻增大,铜屏蔽层有可能被腐蚀;当该比值与投运前相比减少时,表明附件中的导体连接点的接触电阻有增大的可能。 检查电缆线路两端的相位 试验目的: 新建线路投入运行前和运行中的线路连接方式变动后,核对其两端的相位和相序,防止相位错误造成事故。 试验周期: 交接试验 试验方法: 兆欧表法 指示灯法 电缆线路参数测量 试验目的: 电缆线路直流电阻、正序阻抗、零序阻抗测量、电容测量作为新建线路投入运行前和运行中的线路连接方式变动后,有关计算(如系统短路电流、继电保护整定值等)的实际依据。 试验周期: 交接试验 试验方法: 同架空线路测量。 补充说明: 因为电缆的正序电容和零序电容相同,故通常只用导体与金属屏蔽间的电容表示。 橡塑绝缘电力电缆主绝缘耐压试验 GB50150-2006 交接试验标准 的说明: IEC 标准的安装后试验要求中,均提出 “ 推荐进行外护套试验和(或)进行主绝缘交流试验。对仅进行了外护套试验的新电缆线路,经采购方与承包方同意,在附件安装期间的质量保证程序可以代替主绝缘试验 ” 的观点和规定,指出了附件安装期间的质量保证程序是决定安装质量的实质因素,试验只是辅助手段。但前提是能够提供经过验证的可信的 “ 附件安装期间的质量保证程序 ” 。目前我国安装质量保证程序还需要验证,安装经验还需要积累,一般情况下还不能省去主绝缘试验。但应该按这一方向去努力。 电缆线路的电容很大,常规的工频耐压设备无法满足其容量要求。 传统的方法是对电缆线路 进行 直流耐压 。 实践证明这种方法对油纸绝缘的电缆是合适的 , 但对高电压等级的橡塑绝缘电缆是低效而且有 害 的 。 随着技术的发展 , 大家都在不断地开发和寻求合理 可 行的技术手段解决这个问题 , 付诸于实践 , 逐步积累经验 , 并提供给 IEC 和 CIGRE( 国际大电网会议 ) 等权威的国际机构 , 不断地修订和发展相关的标准。 目前己有的对电缆线路竣工试验的手段主要有直流耐压、 0.1 Hz 耐压、振荡波试验、工频谐振以及变频谐振耐压等几种方法。 橡塑绝缘电力电缆主绝缘耐压试验 直流耐压试验的局限性 直流耐压所需的设备容量很小 , 因此传统上电缆线路的现场 耐 压试验均采用直流耐压 , 直流耐压在油纸绝缘电缆 上 的应用是成功 的。 直流电场下场强的分布按介质的电阻系数成正比分布 ,直流试验时油纸电缆纸绝缘相较于油承受较高的试验电压,容易检测出纸绝缘中存在的局部空隙缺陷。 交流电场下 场强 按介电常数成反比分布 , 橡塑绝缘是整体型的绝缘 ,交联聚乙烯绝缘介电常数为2.1-2.3,且一般不受温度变化的影响,因此交流电压下电场分布比较稳定 。 橡塑绝缘 电缆绝缘电阻系数分布不均匀,且受稳定和场强的影响较大,直流 电场的分 布取 决于绝缘本身及所含杂质的多少、分布的不均匀性以及附加的其 它 介质 ,电场分布不同于理想圆柱体绝缘结构。 直流耐压试验的局限性 由于在绝缘层中交、直流电压的电场分布不同,导致击穿不一致性,即: 电缆的某些部位,如电缆接头在交流情况下存在的某些缺陷,在直流耐压时却不会击穿, 造成交流电压下会导致击穿的缺陷直流耐 压下 发现不了 ,而某些 在交流电压下不会导致击穿的 地方,在 直流 高压试验时 却 会 击穿。 即一方面缺陷捡出率低,另一方面容易造成不应出现的击穿。 电缆及附件在直流耐压下会在两极间形成空间电荷 ,导致运行中击穿或滑闪。 GIGRE 关于 现场 直流耐压的 研究和调查 意大利对 500 公里电缆 、 1500 个附件做直流耐压竣工试验 , 有 3 个含有 XLPE 包带模 塑 接头 顺利通过试验, 但投运 3 天后发生击穿。对 110 -- 132 kV 的 XLPE 电缆做 4 U 0 直流耐压 , 有 18 个接头击穿 , 但只有 11 个有明显缺陷 ; 另外有 9 个 接 头顺利通过直流耐压试验 , 但在投运 4 天后击穿。 瑞典对 132 kV XLPE 绝缘电缆进行 4 U 0 直流耐压试验 ,600 个模塑接头中有 12 个击穿 , 但未发现明显缺陷。 日本的研究报告指出 , 对于有明显缺陷的 132 kV 的 XLPE 模 塑 接头 进行试验, 15min 直流耐压远超过 4 U 0 , 而交流耐压则低于 2.5 U 0 。 国际大电网会议第21研究委员会 CIGRE SC21 WG21-09 工作组报告和 IEC SC 20A 的新工作项目提案文件不推荐采用直流耐压试验作为 橡塑绝缘电力 电缆的竣工试验。 空载运行方法的有效性研究 用系统电源进行试验具有一定的冒险性,有可能造成系统短路事故(国内及我省供电局采用该方法都曾多次引起110 kV 系统短路) 。 有效性不够,无奈之举 。 CIGRE SC21 WG21-09 工作组在其工作报告中指出:采用 U 0 经24小时或更长时间试验是否足以彻底检出所有有害的缺陷尚有怀疑,但对于有些电力工程单位当采用 U 0 电压作为竣工试验是唯一实际可行的试验手段时,才采用此试验方法。 西北电研院曾经开展了 “ 交联聚乙烯高压电缆现场试验方法的研究 ” 科研项目,采用平行比对的方法,通过对存在人为制造绝缘缺陷的110 KV   XLPE 电力电缆试品,分别施加1.7 U 0 工频电压;空载24小时后带负载;直流耐压等平行比对试验,以确定其发现故障的有效性。 试验室模拟故障试验 试品: XLPE-64/110 kV-400mm 2 的铜芯电缆 澳大利亚 OLEX 公司 1995年8月生产。 电缆结构如下图所示。 参数: 电缆外径83.44 mm; PVC 外护套厚4.2 mm; 铅护厚2.76 mm; 试品长度21.3 m; 绝缘厚19.66~2 O.00 mm; 铜导体芯径24 mm; 内、外半导电层分别厚1.0、1.6 mm; 电缆正常运行时缆芯允许温度9 O  C。 试验室模拟故障试验 在电缆两端制作终端头,在距终端约0.4 m 处的电缆上人为制造钉尖或孔洞缺陷,按不同标准对电缆终端施加工频电压,每击穿一次,从击穿点锯断再做终端头和制造缺陷。 根据现场实际试验程序进行模拟空载24 h 后带负载试验,首先按 IEC 标准对电缆终端头施加工频电压 U 0 (64 kV) 持续24 h, 然后在电缆上套入穿心变流器并将两终端头压接后升流,用钳型电流表和点温计测量流过缆心的电流及温度,同时在两终端头连接处施加工频电压 U 0 (64 kV) 。 试验结果: 试验室模拟故障试验 试验室模拟故障试验 试验结论: 按照 IEC 的有关标准对人为制造缺陷的 110 kV 交联电缆进行了 1.7 U 0 电压下、持续时间 5 min 和 lh 及 U 0 电压下 24 h 工频耐压试验,试验结果表明: 1.7 U 0 电压下、持续时间 5 min 交流耐压试验能够有效地发现电缆缺陷, U 0 电压下、持续 24 h 的方法不能有效地发现电缆缺陷。 对有缺陷的电缆, U 0 电压下持续24 h 通过后,带一定负载时,有可能造成电缆缺陷处热击穿。因为当电缆线路带一定负荷时,负荷电流使得电缆导体芯发热并传导给绝缘层,导致绝缘层耐电强度下降,可能在运行电压下击穿。 直流耐压试验不能有效发现电缆存在的缺陷,且对电缆有害,国内许多地区及国际大电网工作组对交联电缆不再推荐直流耐压试验。 橡塑绝缘电力电缆主绝缘交流耐压 试验-- 串联谐振耐压试验回路原理 交流耐压 试验设备-- 调感式串联谐振耐压试验装置 交流耐压 试验设备-- 调频式串联谐振耐压试验装置 交流耐压 试验设备-- 调频式串联谐振耐压试验装置 交流耐压 试验设备-- 调频式串联谐振耐压试验装置 交流耐压 试验设备-- 调频式串联谐振耐压试验装置 交流耐压 试验参数估算实例 电缆参数如下: 电缆型号: YJLW 03 规格:1×1200 mm 2 额定电压:127/220 kV 单位电容:0.178  F/km 电缆长度:5023 m/ 相 每相电容:0.894  F 估算试验参数: 高压电抗器电感值: L=40/3=13.33H 试验电压频率: f=46.12Hz 试验电压 U 1 =180kV 高压试验电流: I 1 =46.62A 估计品质因数 Q=100 激励电压 U 2 =1800V 励磁变压器低压电流: I 2 =220A 变频器输入电流: I 3 = I 2 /1.732 =128A 考虑一定预度电源电流要求: I 4 = 1.2 I 3 =150A 试验发生击穿可能出现的现象 电压异常波动: du/dt 超过一定范围,一般系统都据此设置设备保护 。 失去电压:系统失谐,一般不会发生过流现象 。 可能有放电声、放电火花:试品电缆放电发生反击,在电抗器上产生过电压。 耐压后绝缘电阻降低:大部分显著降低,个别也可能变化不明显。 变频谐振方法的有效性分析 中间接头击穿后解剖图片 主绝缘交流耐压试验典型缺陷 主绝缘交流耐压试验典型缺陷 缺陷分析: 序号①中电缆安装完后,曾经进行直流耐压试验通过,但运行后即发生中间接头击穿故障,修理后进行交流耐压试验再次出现接头击穿情况,经修复重做接头后第二次交流耐压试验通过,投入运行后正常,该实例也反映出直流耐压试验有效性较差。 序号②缺陷原因在于附件安装质量差。 序号③中电缆在升压过程中,未达到试验电压就发生击穿,经检查发现电缆本体被外力破坏,截断电缆,新加做一个中间接头后试验通过,反映出电缆运行管理不规范。 序号④、⑤、⑥中缺陷事例为同一电缆工程施工中不同相别电缆在相邻工井出现的问题,检查发现击穿接头所在工井靠近公路,附件安装环境恶劣,加之附件安装工艺差,导致一回电缆出现多次中间接头击穿事例。 主绝缘交流耐压试验典型缺陷 缺陷分析: 序号⑦为运行电缆事故后新做的中间接头试验时击穿,怀疑附件材料可能存在缺陷,重做接头后试验通过,投入运行后正常。 从试验检测到的缺陷情况看,交接试验采用工频交流电压或接近工频交流电压试验作为挤包绝缘电缆线路的竣工试验是合适的。除一例原因是由于电缆本体受外力破坏发生击穿外,其它缺陷类型均为电缆终端接头或中间接头击穿,与 CIGRE 研究结果相符合,电缆竣工试验主要目的是检出电缆与附件预制件间界面的缺陷,更多的反应了现场安装过程施工质量造成的缺陷。 另外,对于几个试验缺陷事例的分析也证实现场附件施工质量不高,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施工赶工期或质量控制措施不到位,现场条件比较差,温度、湿度、灰尘都未很好得到控制;电缆接头施工工艺水平不高,有些队伍只经过几天培训就开始施工,有些地方存在盲目施工问题;安装时没有严格按照工艺施工或工艺规定不合理,没有考虑到可能出现的问题。 试验标准的历史发展 1983 ~ 1989 年 加拿大、德国、瑞典等国部分电力公司试验改做交流耐压试验。 1988年起德国部分电力公司试用0.1 Hz 超低频交流耐压试验。 1994 年 广东省和华东电试院协同研究中压电缆交流耐压试验电压标准问题。 1995 年 德国制定 VDE DIN 0276 Part1001 ( May 1995 ) 中压橡塑电缆交接试验工频交流耐压和 0.1 Hz 耐压试验电压标准。 1999 年 广东制定中、高压橡塑电缆交流试验电压标准暂行规定。 现行的有关试验标准-- CIGRE 推荐试验导则 额定相间电压( U) 推荐的现场试验电压 时  间 60~115 kV 2 U0 60 min 130~150 kV 1.7 U0 60 min 220~230 kV 1.4 U0 60 min 275~345 kV 1.3 U0 60 min 380~400 kV 1.2 U0 60 min 500 kV 1.1 U0 60 min 现行的有关试验标准-- IEC 有关试验标准 标准名称 电压等级 试验电压 时间 IEC60502-1(2004) 额定电压1 kV(Um=1.2kV) 到30 kV(Um=36kV) 挤包绝缘电力电缆及附件 第1部分:额定电压1 kV(Um=1.2kV) 和3 kV(Um=3.6kV) 电缆   IEC60502-2(1998) 额定电压6 kV(Um=1.2kV) 到30 kV(Um=40.5kV) 挤包绝缘电力电缆及附件 第2部分:额定电压6 kV(Um=12kV) 到30 kV(Um=36kV) 电缆 1~30 kV U(1.73U0) 5 min IEC60840(2004)《 额定电压30以上至150 kV 挤出绝缘电力电缆及其附件 试验方法和要求》 30~110 kV 2 U0 60 min IEC62067(2001)《 额定电压150以上至500 kV 挤出绝缘电力电缆及其附件 试验方法和要求》 220 kV 180 kV 或216 kV 60 min 330 kV 250 kV 或323 kV 60 min 500 kV 320 kV 或493 kV 60 min 现行的有关试验标准-- 挤包绝缘电力电缆国家标准 标准名称 电压等级 试验电压 时间 GB/T 12706.1 — 2002 额定电压1 kV(Um=1.2kV) 到35 kV(Um=40.5kV) 挤包绝缘电力电缆及附件 第1部分:额定电压1 kV(Um=1.2kV) 和3 kV(Um=3.6kV) 电缆   GB/T 12706.2 — 2002 额定电压1 kV(Um=1.2kV) 到35 kV(Um=40.5kV) 挤包绝缘电力电缆及附件 第2部分:额定电压6 kV(Um=12kV) 到30 kV(Um=36kV) 电缆   GB/T 12706.3 — 2002 额定电压1 kV(Um=1.2kV) 到35 kV(Um=40.5kV) 挤包绝缘电力电缆及附件 第3部分:额定电压35 kV(Um=40.5kV) 电缆 35 kV 及以下 U(1.73U0) 5 min GB/T 11017.1 — 2002《 额定电压 110 kV 交联聚乙烯绝缘电力电缆及其附件 第1部分:试验方法和要求》 110 kV U(1.73U0) 5 min GB/Z18890.1~18890.3-2002《 额定电压220 kV(U m =252kV) 交联聚乙烯绝缘电力电缆及其附件》 220 kV 180 kV 或216 kV 60 min 现行的有关试验标准-- 新电气设备交接试验标准 电压等级 试验电压 时  间 18/30kV 及以下 2.5 U0( 或2 U0) 5 min( 或60 min) 21/35-64/110 kV 2U0 60 min 127/220 kV 1.7 U0( 或 1.4 U0) 60 min 190/330 kV 1.7 U0( 或 1.3 U0) 60 min 290/500 kV 1.7 U0( 或 1.1 U0) 60 min 现行的有关试验标准-- 电力设备预防性试验规程 序号 项 目 周 期 要 求 说 明 5 主绝缘交流耐压试验 1)大修新作终端或接头后 2)必要时   推荐使用频率20 Hz~300Hz 谐振耐压试验 1)不具备试验条件时可用施加正常系统相对地电压24小时方法替代。 2)必要时,如: 怀疑电缆有故障时   电压等级 试验电压 时间 35 kV 及以下 1.6 U 0 60 min 110 kV 1.36 U 0 60 min 220 kV 及以上 1.12 U 0 60 min Q/CSG 1 0007 - 2004 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企业标准 关于标准的结论 现行各类橡塑电缆现场耐压试验标准基本是以 CIGRE 推荐的试验方法和标准为依据。 IEC62067 及 IEC60840 最新版试验部分内容已完全按照 CIGRE 推荐的试验方法和标准制订。 我国电缆国标更新较慢,国标的未来修订方向应该还是参照有关 IEC 标准进行。 新 颁布的电气装置安装工程电气设备交接试验标准引用了 CIGRE 及 IEC 标准的有关条目,具有很强的实用性。 Q/CSG1 0007 - 2004 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企业标准 《电力设备预防性试验规程》规定了大修新做终端或接头后的试验要求。 高压电缆现场局放测量 交流试验也有局限性。 采用附带局部放电测量的交流耐压试验是一种可能有效检测电缆及附件内部故障与发展的手段。 CIGRE SC21 WG21-09 工作组指出:采用工频交流电压或接近工频( 30 ~ 300 Hz ) 交流电压试验作为竣工试验,证实比其他试验方法有效。采用局部放电试验,结合交流电压试验可能更为有效,但试验方法尚在研究与开发中。 国内外专家学者和国际电力权威组织一致推荐局部放电试验是交联聚乙烯绝缘电力电缆绝缘状况评价的最佳方法。 电缆现场局放试验难点 外界强电磁场干扰源较多; 采集的信号量微弱、幅值很小,易被背景噪声淹没; 宽带滤波器和高倍数放大器使得采集信号的原始波形畸变,容易误导造成误判; 缺乏电缆绝缘局部放电信号识别技术; 缺少 XLPE 电力电缆绝缘劣化的评价基础和运行状态判据等实际运行经验的积累。 关于电缆耐压试验的 结论 直流耐压试验不能有效发现橡塑绝缘电缆存在的缺陷,且对电缆有害。 空载运行24小时的试验方法不能有效检查电缆可能存在的缺陷。 电缆竣工试验主要目的是检出电缆与附件预制件间界面的缺陷,更多的反应了现场安装过程施工质量造成的缺陷(如应力锥安装位置错误或移位、电缆绝缘表面处理不良或是应力锥对电缆绝缘表面压力不够等) 。 采用附带局部放电测量的交流耐压试验是一种更有前景,可能有效检测电缆及附件内部潜伏性故障与发展的手段。 谢谢各位,欢迎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