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7.00 KB
  • 2022-04-22 发布

阿拉伯学生汉语辅音学习上存在的问题

  • 8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4.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阿拉伯学生汉语辅音学习上存在的问题  摘要:语音学习是任何一个学生学习任何一门语音必须首先要解决的问题。文章以阿拉伯学生为研究对象,调查分析他们在汉语辅音学习上存在的问题。为对阿拉伯学生的对外汉语教学提供一定的帮助。  关键词:汉阿辅音对比;汉语辅音偏误分析;教学对策  语音是学习汉语的基础。在对外汉语教学中,外国留学生在语音上会产生一些偏误现象。文章将重点谈阿拉伯学生在辅音学习上面的偏误,并对此加以分析,从而更好地指导对外汉语教学。  一、汉阿辅音对比概况  现代汉语是现代汉民族共同使用的语言,即普通话。它是联合国六种工作语言之一。而阿语,即人们对“阿拉伯语”的简称。它也是联合国的六种工作语言之一。  阿语明显的特点就是辅音型语言。下面来看看什么是辅音。辅音是指气流在声道内受到阻碍形成摩擦或闭塞后发出的音。汉语有22个辅音,阿拉伯语有28个辅音。n阿拉伯学生汉语辅音学习上存在的问题  摘要:语音学习是任何一个学生学习任何一门语音必须首先要解决的问题。文章以阿拉伯学生为研究对象,调查分析他们在汉语辅音学习上存在的问题。为对阿拉伯学生的对外汉语教学提供一定的帮助。  关键词:汉阿辅音对比;汉语辅音偏误分析;教学对策  语音是学习汉语的基础。在对外汉语教学中,外国留学生在语音上会产生一些偏误现象。文章将重点谈阿拉伯学生在辅音学习上面的偏误,并对此加以分析,从而更好地指导对外汉语教学。  一、汉阿辅音对比概况  现代汉语是现代汉民族共同使用的语言,即普通话。它是联合国六种工作语言之一。而阿语,即人们对“阿拉伯语”的简称。它也是联合国的六种工作语言之一。  阿语明显的特点就是辅音型语言。下面来看看什么是辅音。辅音是指气流在声道内受到阻碍形成摩擦或闭塞后发出的音。汉语有22个辅音,阿拉伯语有28个辅音。n  汉语的22个辅音:b[p]、p[p‘]、m[m]、f[f]、d[t]、t[t‘]、n[n]、l[l]、g[k]、k[k‘]、h[x]、j[t?]、q[t?‘]、x[?]、zh[t?]、ch[t?‘]、sh[?]、r[?]、z[ts]、c[ts‘]、s[s]、ng??]。    考虑到这些50个汉语和阿拉伯语辅音,我们总结了这些辅音的发音部位有双唇、唇齿、舌尖前、舌尖中、舌尖后、舌中面、舌根、咽壁、喉壁。不过有的发音部位在有的语言上是没有的。比如咽壁音和喉壁音汉语中没有此部位的辅音。而舌尖后这个发音部位阿语中是没有这个地方的辅音。另外根据发音方法,汉阿两种语言都有塞音、擦音、塞擦音、边音和鼻音。根据气流强弱与否,汉语辅音的送气不送气这个特征具有辨义功能,而阿语中只有少数几个,而且辨义功能不明显。另外两种语言的辅音在发音时汉语仅有5个辅音在发音时伴随声带振动,而阿语多达十五个声带振动的辅音。所以汉语是清辅音为主,浊辅音为辅,阿语是28个辅音,清辅音浊辅音参半。但它总体上浊辅音要比汉语的浊辅音多得多  二、阿拉伯学生汉语辅音偏误分析n  对外汉语教学即汉语作为第二语言的教学。它的教学对象是来自各国各地区的人们。每个国家地区的人们在学习汉语的过程当中,肯定会遇到程度不同的困难。“但语音教学实践告诉我们,如果我们排除学生的个人因素及其他因素,就会发现母语干扰和影响是学生产生困难的主要根源。如果我们把汉语语音与其他一些语言的语音加以比较,就会发现汉语的语音有一些突出的特点,而这些特点往往就是学生学习的难点所在”。  同样阿拉伯学生在学习汉语的过程当中,肯定受母语阿拉伯语的影响,从而导致汉语辅音学习上出现的一些情况和问题。  下面笔者就把汉语22个辅音分成几个方阵逐一讲解。至于为什么这么分,下文在分析的过程中,这种分法的优势会清晰的体现出来的。  方阵1:方阵2:方阵3:  先看方阵1:n  把b、p,d、t,g、k这三组音,放在方阵1,主要是这三组音都是塞音。而且这三组音都是成对出现的。b、d、g这三个辅音都是不送气音。而p、t、k这三个音都是送气音。阿拉伯学生在发这几个音的时候常常出现两个大的问题:第一,送气不送气混淆。第二,清音发成浊音。送气不送气界限不清晰。在阿语中,送气音只有少数的几个,。虽然这几个辅音发送气音,但是送气不是辅音的区别特征。因而在发这几个音的时候,经常是搞不清楚哪个是送气音,哪个是不送气音。多数时候,把所有的发成了不送气音。即使跟他们说了这个音是要发送气的,他们也明白,可是结果发出来的还是不送气音。另外,这六个辅音,基本是被发成了浊音。b、p两个是双唇清塞音,阿语中的双唇浊塞音。因而,b、p很容易被发成双唇浊塞音。而且b和p没有体现送气不送气的区别。d、t的情况和b、p的情况类似。这两个音是舌尖中清塞音,d不送气,t送气。他们一般都会把d发成阿语里的。把t发成阿语里的。g、k情况稍微有点不同。就是g、k的发音部位已经从汉语的舌根部位转移到咽喉部位了。g因为阿语咽喉音的负迁移被发成咽喉音。k被发成。  再看方阵2:n  先说z、c、s这三个音。z这个音,往往被发成了舌尖后擦音。c这个音阿语中没有相似的音,因而发起来较难。需要学生正确掌握c这个音是舌尖语上齿背发生阻碍,然后塞擦把声音送出去。s这个舌尖前清擦音,学生容易发成母语里面的舌尖前清擦音。两个音的发音部位是一样的,唯一不同就是阿语里面的这个音需要口腔更大的空间。因而在拼合音节的时候,发音往往比汉语里的s[s]组合的音发音更为的靠后。接着咱们说zh、ch、sh。这三个辅音是阿语学生学习的难点。特别是zh、ch,阿语中连跟它们相似的辅音都没有。在发三个音的时候,先是让学生把舌尖放在硬腭的位置上。然后保持这个姿势不要移动。肺部冲出一股气流经过口腔自然发成的音就是sh。接下来,继续冲出这种气流,但是不要轻易的让气流冲出来,在气流摩擦出来的之前,要形成舌尖硬腭这个部位的阻碍。可是在实际情况中,很多学生将其发成了阿语里面的,成阻部位放在了舌面或者更确切的说是放在了舌叶。如果发出的音并伴有送气,即是ch,如果发出的音,不伴有送气,即zh。因为这三个辅音的发音较难。所以学生往往把zh发成(这是因为没找准发音的部位)、(这是发音部位正确,但是发音方法错误。发成了浊擦音)。把ch发成了(这也是发音部位正确,但是方法错误,发成了送气塞音)等。最后看方阵的最后一组音j、q、x。j这个辅音,母语为阿语的学生常常发成。阿语这个音的发音部位和汉语的是非常接近的。是舌叶音。有的书上也直接将其归入到舌面音中。发音时,口腔的空间较j发音时的空间小很多。而且因为是浊音,所以很多学生将汉语的j也发成了浊音。这组中的第二个辅音q,阿语中是没有与之相对应的辅音。很多学生在发不出这个辅音的时候,就多受英语的影响,发成了英语中的q或者发成了ch。最后x,很多学生将其发成了。x是舌面成阻,是舌叶成阻。  最后,看方阵3:n  方阵3的第一行m、n、l,学生基本上是没有任何发音问题的。这主要是得益于母语的正迁移。阿语中有和汉语的m相对应;有与汉语的n相对应;有和汉语的l相对应。阿拉伯学生方阵的第二行发音大体上是没有问题的。阿语中有和汉语中的f相对应。不过,阿语学生在发h这个音时,受母语的影响,往往不自觉的发成了阿语中的。虽然国际音标上采用相同的写法。但是这两者之间还是有区别的。的发音要比h的发音更为的靠后。而且伴有很明显的摩擦。从而导致他们在发汉语h的时候伴有强烈的摩擦,并且声音更加靠后。最后,我们看方阵的最后一行r和ng。先看r,很多学生在发这个音的时候,伴随的是舌头的不停颤动。这主要是受母语负迁移的影响。阿语中,是由于舌尖和上牙床这两个部位之间发生了阻碍,从而摩擦出声的。发习惯了颤音的阿拉伯学生,很难在发汉语r的时候舌头不颤动。下面,我们来看汉语22个辅音的最后一个。这个ng音,阿语中是没有的。学生在发音的时候,有时能自然的发出,有时候发出的音不清晰,听起来跟前鼻音是一个样。这主要是当ng前面是汉语in和en等时,n和ng这两个前后鼻音听起来很像。不单是外国人,就是很多中国人在发这个音的时候也存在问题。  三、教学对策  文章讨论的阿拉伯学生汉语辅音学习上存在的问题。针对存在的这些辅音发音问题,笔者提供了以下一些教学对策。(1)模仿法。先教师发音,学生模仿。如果教师凭第一感觉觉得学生发的辅音(适合所有语音教学)是正确的,那么模仿法就是有效的。(2)对比法如果第一步学生跟老师后面模仿的结果不太令人满意。这个时候老师就需要采取对比的方法,从发音部位和发音方法上去对比,让学生更快的模仿发出所要求的辅音。如果学生这个时候还是没什么反应,这个时候教师就需要再师范发这个音。让学生去分辨。这就是第三点要说的分辨法。(3)分辨法。学生模仿不成功,教师就把要发的音和学生负迁移的那个音比较,让学生自己去体会感受。(4)夸张法在这些发音的过程中,教师还可以采用夸张的方法。放大被比较的几个音的区别。(5)展示法。很多学生的抽象思维或者说空间想象能力不足,这就需要教师采用一些较为直观的东西帮助学生去理解。比如可以用手势,用图片,用模具等去教学。n  参考文献:  [1]周文巨,陈杰.阿拉伯语汉语对比研究[M].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7.  [2]赵金铭.语音研究与对外汉语教学[M].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2007.  [3]赵金铭.对外汉语教学概论[M].商务印书馆,2005.  (作者简介:范金梅,女,云南师范大学文学院2010级硕士研究生,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专业。)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