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92 MB
- 2022-04-22 发布
-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授权书本人同意将所著硕士学位论文《办公空间室内设计标准化体系研究》著作权中的数字化制品复制权、信息网络传播权和汇编权授权jE立建箕王猩堂暄婴究生处行使。上述授权的范围包括:j匕塞建篡工程堂瞳自己使用或委托他人使用。本人保证为该论文作者,依法享有著作权,并愿承担因著作权f.-j题引起的责任。jg基建筑王程堂瞳须依照我国著作权法的有关规定,充分尊重本人享有的著作权权利(包括获酬权)。本授权有效期主年。论文作者:季理翻(签章)2007年12月27日作者联系方式:地址:北京建筑工程学院建筑与城规学院邮编:100044电话:010.68361421传真:68322333手机:13466547716电子信箱:lixiaojian6666@126.tomn第一章绪论1.绪论1.'缘怒1.1.1研究背景我嚣瓣建筑装缘费熊瓣兹整俸皇糕予耀较垄嚣韭,产立魏特煮袋瑗为“嚣袋二舞”:工业化水平低、成套技术集成度低、劳动生产率低、建筑产品综合质量低;资源消耗黼、建筑产品的生产造成的污染瑕度高。集中表现在以下方面:(1)工序繁多。施工期长,管理难度犬。室内装饰工程~般按水、电、泥、木、油顺列工静操作,务Z拜叉分多遂王穿交叉施五王勰咒长,艇藏工管理难发缀大,已畦豁逶瘫瑷鼗诧静鬻簧。(2)手工操作,效率低下,质量难以保证。装饰施工的机械化程度擞然有所提高。但仍然处于小机舆手工操作的传统层面,工艺水平完全取决于工人个体的技术水平,效率低下,难以全藤保证施工质量,豳质量闻题引起的纠纷造成了套种社会目磁。(3)资源浚费严重,造价荐暴。室巍耱绦露瓣多为天然资源嘉l逢,小溉镤荸俸施工操箨方式造戒材料损耗,浪费严重。分散式独血操作使单个工程的造价高昂,且难以形成集约化规模效应。(4)污染严重,难以实现可持续性发展战略。室内装饰施工产生大傲垃圾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长达数莠蕤王产生缒噪音污染{灌漆、胶会裁产生瓣毒害气体造娥躲空气污染等簿,整“绿色环保”主题在装饰纾业长期形成了一个口号,除了使用少量环舔材料,报难把“绿色”主题全面落实到装饰工程中去。实现工业化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艰瓯的历史性任务,信息化是我融加快实现工姚化和现代化的必然选择,坚持以僚息证带动工娥壬匕,以工蚊化健避信息化,嫩一条辩技含爱蒜,经济效益好,瓷灞消耗低,环境污染多,入力资源霞势缮翻态分发挥戆掰登工监纯路予,落瑶的生产状态发展到一定程度,就要向工般化方向发展。基于上述现状提出标准化设计、系统化安装的概念,与传统的设计相比,标准化设计不仅担负着时期的设想、筹划,确定整体环境的风格、氛圈、品质的任务,同时要负责所有部磊、邦传、琵箨翦援捂、袋建、色彩、搜瘸部蹙舞设计,势对燕工焉麴产品,按浚诗凝缓送行监铡秘瓣牧。同时,设计耀还要到施Z现场,指导等簸督现场操作人弱按产品的橼浇进行安装施工。现场施工人员根据图纸要求猩现场进行拼装、组装,最大限度地减少在现场的手工操作等传统工艺流程,以确保各施工系统部件的精糠性、完整性、一致性,从而达到整体控制工稷壤爨、工期。人类避入2l整髦潋来,各种环保熬概念、i,特续发展既撅念撵攘实藏,标准纯设计由于其自身的优势,在建筑领域的发展得到普遍的关注和蘸视。在发达阑家,由于其工北化的整体水平较高,从相关规范、标准的制定剿建筑设计到产品设计的各个系统相对完善,因此,它们的设计的标准化水乎相对较高,也更加灵活。在我翻,随着对外湃放的不断发展,我们零瑟吸投饕蓬,}先迸雏投寒与经验,设诤耀对标准纯设谤不蘩诀讽、4歹瓣和关注。任何技术的发展与变革都需要社会物质与文纯需求的支撑,在室内设计中采甩标准化体系也不例外。目前来看,一方面由于我嘲的整体发展水平与发达国家存在一定的差躐,技术n第一章绪论的发展相对缓慢,技术的发展水平与行业的社会需求不相适应;另一方面,标准化设计所需要遵循的相关标准不完善,并且各标准之间缺少联系,这就导致了标准化体系各系统之间的相互脱节,造成标准化体系实施存在困难。1.1.2研究对象CLAM(国际建筑师协会)在<雅典宪章》中曾经将人类社会基本活动归纳为居住,工作、游憩、交通四大类,而办公是人类最主要的工作活动之一。办公空间从自然经济时代到现在的商品经济时代已经走过了相当长的历程。随着社会的发展,科技的进步,市场竞争的激烈,办公室越来越成为现代人生活的中心了,一天有三分之一的时间要在办公室里度过,很多人每天甚至会在办公室工作12小时以上,始终处于紧张的状态下,而目前办公空间的设计却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大部分传统的办公环境缺乏对人的生理、心理需要的考虑,高科技带来的各种高性能的办公设备给在大大小小的办公空间内工作的员工造成了很大的伤害。事实上办公空间环境质量的好坏对使用者情绪和心情的影响很大,直接影响了工作效率和质量,人性化、生活化的办公空间可以让员工能够随时调整自己的身心平衡,保持良好的工作状态,在工作中体会生活的乐趣,很有企业特色的办公空间会令员工引以为豪和充满自信,利于良好的人际沟通、资讯交换的办公空间可以为企业塑造出具有崭新创意的团队。在知识创造财富的时代,无论是英明的企业,还是作为室内设计师都应该认识到办公空间设计的重要性。当前的办公建筑类型多样,根据其使用方式和使用对象的不同,将办公建筑分为公司自用大楼和租赁大楼两种类型。与此对应的,其室内设计也有各自不同的特点。(1)公司自用大楼公司自用大楼是以自己公司为使用目的的办公楼,在设计中其特征不同于租赁大楼,它在设计之初就确定了所使用的对象。因此,在开始设计时,就必须明确地整理业主提出的各项条件,认真听取经营者和用户的意见。因为公司自用大楼具有作为企业门面向社会展示自身形象的功能,并且还要考虑到对地区环境的贡献,因此,在进行设计时,要将企业的形象考虑进去。(2)租赁大楼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城市中出现了越来越多的高层写字楼,这些写字楼一般有一个产权单位,产权单位对大楼进行基本的室内装修之后进行租赁或出售,入驻单位再根据自身的需求进行二次装修。租赁式大楼在进行出租时只是对室内进行基本装修,用户入驻前都要根据自身的需求进行二次装修,由于传统装修的种种弊端,用户在进行二次装修时打墙、拆墙的现象经常出现,造成环境的污染与资源的浪费,同时,装修中产生的巨大噪音会影响楼内的其它用户。另一方面,租赁式写字楼的用户时常更换,所以室内的装修会随着用户的变化而不断更新。标准化设计,坚持可持续发展的设计原则,避免大量资源的浪费,为室内设计可不断更新与可自由变化的要求提供可能,实现“可以带走的装修”理念,也就成为大势所趋。室内设计的标准化要求从建筑设计到产品设计都应该以标准化的系统来配合,无论是建筑构配件,还是内装修的装饰装修材料及相关的部件产品,都实行后场加工,现场安装,从而形成一个产业链,方便有关部门制定相关的标准,使整个建筑工程从现场施工验收过渡到全部的产品验收,一方面增加了室内装修质量的透明度,另一方面我们可以以一个体系的概念来定义标准化的设计。国际标准化组织(1SO)对标准和标准化都进行了相关的定义。标准是由有关各方根据科学技术成就与先进经验,共同合作起草,一致或基本上同意的技术规范或其他公开文件,目的在于促进最佳公共利益,由标准化团体批准。标准化是对科学、技术与经济领域内重复2n第一章绪论的问题,给出解决办法的活动,其目的在于获得最佳秩序。一般说来,包括制定、发布与实施标准的过程。因此,标准是为在一定的范围内获得最佳的秩序,对活动或其结果规定共同的和重复使用的规则或特性的文件。而标准化是在艺术设计和人体工程学领域中帮助贯彻统一原则的有效手段,它对产品质量提出了准确和严格的要求。标准化既可以只是局部的个别的单项统一规定,也可以是全面的、系统的统一规定,如与产品标准相关的原材料标准、零部件标准、工艺装备标准、配套产品标准、生产过程的工艺标准以及其它基础标准等等。其实质和目的是“获得最佳秩序和社会效益,通过制定、发布和实施标准,达到统一.”1.1.3研究的内容与意义本篇论文将办公空间的设计作为一个系统来研究,结合当前办公形态的变化发展,从标准化设计的角度出发,以一个科学的模数协调系统为基础,对组成办公空间系统的各子系统分别进行研究与探讨,将标准化设计的理念引入到办公空间的设计中去。通过在设计中选用标准化的装修部件来解决现阶段室内设计中存在的一些问题,通过标准化体系的运用把各专业领域中先进的经验和成果有效地结合起来,加速科学技术转化为生产力的步伐,促进室内设计技术的进步,使室内设计行业获得最佳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其意义在于:(1)建立办公空间的设计系统,来指导办公空间标准化设计的实践。(2)通过模数系统对标准化体系进行调节,以保证标准化体系中的各个系统形成环链。(3)讨论标准化和多样化设计之间的矛盾,提出一些解决的方案,来改善标准化设计的方法。(4)对相关的工程进行标准化设计提供一定的指导作用。(5)为相关企业制定产品标准提供借鉴。(6)论文中分折的一些问题对相关部门在制定和完善规范、标准时提供一定的借鉴,为推动标准化设计的发展起到有益的作用。1.2研究方法与研究框架在本研究中主要采用以下五种研究方法:(1)文献调查法:查阅有关经济学、环境心理学、人体工程学、可持续发展理论、公共建筑设计原理、建筑新技术、建筑新材料以及相关建筑法规和国家政策。(2)实地观察法:对当前办公空间的设计现状、环境和设施的使用情况进行观察,通过绘制现场的调查图示和拍摄照片等来获取相关信息。(3)访问调查法:与相关管理部门和使用者进行面对面的访谈,总结各种现存的问题。(4)案例分析法:选取国内外的相关实例,将其所涉及的理论、经验与本论文的研究对象加以比较,借鉴与运用到本研究中。(5)理论性研究:将办公空间作为研究对象,将整个系统划分成若干子系统分别进行研究,找出标准化体系中的设计要素,提出标准化设计的方法。(6)实验性设计:把标准化体系运用在实际设计工程中,根据现状存在的问题运用标准化设计的原理进行方案的设计与改造,促进标准化体系的发展。3n第一章绪论L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J表1-1论文框架一五垣园一电逦固一。亟固4n第二章办公空间标准化设计综述2.办公空间标准化设计综述2.1室内设计标准化的一般原理“统一、简化,协调、优选、互换、动态过渡”是室内设计标准化的一般原理,它们有着各自的特点。(1)统一:设计标准化对象的内容或形式,在一定时间、范围、程度和水平内具有的一致性,即为统一;它是科学、相对的统一,而非统死,允许有变通和调节;包括概念、元素规格性能、数值和参数、程序和方法的统一。最典型的统一当属模数的规定,即一般需要符合lM的倍数:但对于部分墙体、构配件截面的尺寸等,也可采用非模数化尺寸。在室内设计时,要参照数值根据具体的需要确定适当的尺寸,因此是相对的统一。(2)简化:对具有同种功能的设计标准化对象,清除其中功能相近的、可替换的、低功能的环节,以保持其构成的精炼与合理,使总体功能为最佳,就是简化。(3)协调:针对标准系统而言,以系统的观点处理室内设计标准化对象内、外因素之间的关系,使之达到平衡和相对稳定的原理即协调。它是以标准为接口,协调各环节之间的技术联系,从而解决各方面连接和配合的科学性、合理性问题。如在室内设计中,墙体构件与地面构件、吊顶构件之间相互要具有良好的协调性。(4)优选:遵照给定的目标,在一定限制条件下,对标准系统的构成元素及其构成方式,用科学技术的方法和成果,进行分析、比较、评价和求解,使之达到最佳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5)互换:即尽可能使各种零部件的尺寸、形状、性能、作用接近一致,彼此可以互相替换。(6)动态过渡;即既要使标准在技术上先进、合理,又要保持其相对稳定性(适用期),使原有的标准在稳定中不断完善和发展,一步一步地在动态中上升。六个方面在实践中并不是孤立存在和作用的,六者互相渗透、密切联系,是一个有机的整体。(1)统一是从设计元素中提炼共性、确立一致性,而简化着眼于设计元素数量上的减少因而不如统一深刻。(2)简化和统一,都要经过协调才能达到最佳的目的。(3)在统一、简化、协调的过程中,都贯穿着从多种可行方案中选择和确定一种最佳方案的最基本原则,而这必须借助于选优原理和方法。(4)通过对标准系统的优选简化,各种零部件的尺寸性能接近一致,实现互换。(5)标准只有在发展中不断的完善,高度的标准化体系才能得以形成。5n第二章办公空间标准化设计综述2.2办公空间标准化设计的发展办公空间是比较适合进行标准化设计的空间类型之一。办公空间设计的标准化涉及到模数系统、界面装修系统、设备系统、家具系统的多个方面,所有的发展都是以技术的发展以及办公模式的变化为基础,所有的标准化的设计都是以模数标准为前提。由于各国的制造业水平以及科学技术水平的不同,各国的模数标准也不一样。对于建筑的模数化设计,中国自古就有,古建筑的木结构以材和斗口为模数单位,有着完整严谨的模数系统。达到了高度的标准化和通用性,这一点不能不说是中国建筑技术上的一项最重要的成就。1948年柯布西埃出版了《模度——含乎人体比例的、通用于建筑和机械的和谐尺度》一书,书中以人体尺度为基准,通过黄金分割比形成一种模度数列,模度数值的根源只有一个,就是尺度113,即6英尺高人体的脐高,它给了以下的基本变化:2倍,加黄金比,减黄金比。各个数值表示模度的各个阶梯,这里的阶梯只能由模度的数值组合产生,事实上任意2个阶梯之间的再分都与整体的再分相同,因此可以有无限的组合(图2-1)。比如13.901和8.591之间的5.300,它可以分成3.281、2.028、L253,0.774等。全部尺寸从最大到最小均是一个致密的网络,无论到哪里都有同样的比值。图2.1黄金比模数表现图(图片来源:《建筑师》)家具系统是办公空间的重要组成部分,工作模式的不同会直接影响到家具系统的变化,办公空间的标准化设计是从家具系统的设计开始的。工业革命的出现加速了钢材取代木材的6n第二章办公空间标准化设计综述脚步,政府开始号召在新建筑中推行防火家具,这些都使办公家具有了转变,办公家具模数化设计开始出现,很多设计大师和家具公司都致力于营造高效而充满活力的办公空间,推广模数化办公家具。1937年,工业设计师罗德(GilbertRhode)为米勒公司设计模数化家具,设计了15个标准构件可以组合成400多个品种的办公家具。尼尔森在1947年为行政办公组织设计了一个“L型”桌,有一个写字台面、一个储藏单元可放文件夹和嵌入式灯具,这就是“工作站”的雏形。从上世纪50年代开始,办公空间设计开始提出了标准化的概念。由斯凯迪莫(Skidmore)、欧文斯(Owings)、和梅立尔(Meriu)设计的位于纽约公园大道的联合碳化大楼(UnionCarbideBuilding)(图2屯),这个与新室内和新家具相连的建筑在1959年完工时曾被视为一项奇迹——办公大楼中的劳斯莱斯。这是最早做整体设计的高层建筑之一。建筑内的窗格、发亮的塑料天花板、金属隔断、文件柜和桌子均统一在30英寸的模数上,从而实现了模数化、系列化和弹性化,并且与建筑本身结合成一体。日光灯的发展,空调系统的改良,吸音材料的运用使办公空间的界面装修系统和设备系图2—2纽约联合碳化大楼(图片来源;办公建筑内部空间形态研究)统得到了一定的发展,使办公室更加舒适。办公空间构成元素已经标准化,活动的档案柜发展成嵌入式的柜子,空间单元的大小可以用来反映企业的阶级制度,并且可以随职位的改变方便地重新组合。60年代产生了景观办公的思想,室内设计用屏风来隔断,用绿化来点缀,强调人与人平等自由的接触,方便交往,强调发挥个人独立性和主观能动性(图2-3)。同时景观办公模式促进了照明技术、空调设备和噪声控制等办公技术和设备的发展。景观办公空间的大量实践还促使了一种新型的办公家具——系列家具的出现。这种家具是根据不同工作人员的不同行为而专门设计的,由一系列模数化的组团式立柜、各种形式的桌子和一些灵活隔断组成的,通过这些基本的家具单元来灵活组织办公空间。1968年,美国的医疗器械商罗伯特.普罗斯图2-3德国景观办公室特提出了。Action(图片来源:办公建筑内部空间形态研究)7n第二章办公空间标准化设计综述OfficeSysterm”的家具,与景观办公构成60年代西方办公概念的主线,此外,他还设计了一种办公隔断,有能够调整高度的工作台和调整视线高度的档案架和储物柜。办公整体系统家具的观念开始风行,各种组件经过修整适用于电器设备,模数化生产以适用于新科技,使办公空间出现了近百年来的最大变化。20世纪70年代末,计算机逐步在西方发达国家得以应用和普及,从而使办公空间产生了巨大的变化。诺曼·福斯特(NomanFoster)设计的多莫斯建筑(DomlIsbuilding),其中的一项革新设计是将地面架起,内挖走线槽。当时可见的办公设备只有打印机和电话,没有人知道他为什么这样做,而设计师却在提前迎接着信息时代的到来。1976年美国海沃斯(Haworth)公司率先设计了预设电线的模数化办公隔断,从那时起,办公家具也变成了一个动力体系。智能办公建筑是高科技与现代建筑技术结合的产物,它依据集成的观念将其分为三大构成要素:BAS(BuildingAutomationSystcrm)建筑设备自动化系统,OAS(OfficeAutomationSysterm)办公自动化系统,CAS(communicationAutomationSysterm)通信自动化系统。作为智能化办公环境的核心一现代的自动化办公系统OAS,已经是信息社会最重要的标志之一,是现代办公形态发展的必然趋势。办公系统的基本组成已是“工作站”的概念。所谓“工作站”,是一种以新观念的“系统家具”为基础,配合最新的网络、照明、空调与消音技术,结合计算机和各种现代化办公设备而形成的个人办公空间。现代系统家具作为“工作站”的设计不但吻合了开放式的观念,考虑到与办公设备及通讯网络的配合,同时也体现出针对办公机能变化而易于拆装组合和随意扩充功能的灵活性。其发展趋势是材料组成多样化,附件多功能化,造型色彩人性化,线路收纳便利化,并将相关的照明、空调图2-4利用“工作站”家具构筑办公空间设施都纳入其中(图2-4)。(图片来源:《智慧型大楼设计计划指南》)信息时代的高科技发展要求办公空间布局更为灵活自由,在一个整合的概念下,结合开敝的大空间、系统家具、环境控制、信息技术、通讯技术、0A技术等各种条件,透过人性化的整体考虑,来塑造成一个完美的智能化办公空间。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是社会进步的推动力量,每一次技术革命都标志着一个新的时代的到来。与科学技术直接相关的办公空间,更是在每一次变迁的背后都有新的生产力手段在支持,技术的不断进步,带动着办公空间的不断发展。科学技术不仅以物质手段改造客观世界,同时也以新的艺术形象影响着人的意识领域。技术革命带来技术美学的新观念:轻巧的钢制家具,晶莹的落地玻璃隔断,精致而复杂的天花设备管道等等都为现代办公空间塑造出更赋时代气息的美的形象。办公空间设计的高科技与高情感的结合,要把物质技术与人的思维在更高层次上有机地结合起来。8n第二章办公空阃标准化设计综述2.3办公空间设计标准化相关案例分析办公空间的类型有很多种,根据使用功能的不同,其标准化的程度也存在很大的差距。本文第五章的内容是在第三章对标准化体系的理论研究的基础上,以银行营业空间设计为例所进行的一次尝试,因此,在本节中,以银行空间作为案例进行分析,从而了解有关银行空间设计的发展情况。2.3.1中国银行总行位于北京西单路口的中国银行总行工程,是贝聿铭事务所应用模数表现建筑的一次精彩演绎。在此工程设计中,贝氏采用了非常精妙的模数制,并用它贯彻到设计的始终。最基本的模数来源于立面上一块石材的规格,它的尺寸为1150mX575mm,是2:1的比例关系(图2—5)。而建筑的基本轴网为6900m,层高为3450m,它们分别为石材长宽的6倍,建筑的门高为2300n,与层高3450nan是2:3的比例关系,是四块砖的高度,同时也是办公建筑的理想门高。建筑各处的尺寸都符合这个模数,这样一来,最后的装修效果非常完美,到处都是整块的石材,绝不会出现不合模数石材的情况(图2-6)。而且在施工过程中,一块标准尺寸的石材不用切割在哪里都可以使用,大大方便了施工,建筑与装修真正融为了一体。贝氏严格的模数制也具有很大的灵活性,根据不同的功能需要,灵活变换模数。设计采用6900uX6900mm的基本柱网,是考虑了办公空间的家具分隔,同时也是无梁楼盖结构体系的经济跨度。而在地下车库则考虑并排停三辆车的需求,采用7800ux7800mm的柱网,由于车库正好位于中厅及54m的大跨之下,避免了两套柱网的矛盾,卫生间以装修面砖作为模数,其尺寸为150mX300mm。所有卫生间的开间、进深、净高都为其整数倍。厕位、洗手池等的中线,灯,排气孔均与模数线相齐。天花、铺地的分格图2-5中银大厦立面石材(图片来源:中国建筑装饰装修)图2-6中银大厦室内中庭(图片来源:中国建筑装饰装修)也严格遵循这个模数。所以,卫生问所有的线脚前后左右上下都交圈,装修效果非常完美。在吊顶的设计中,采用两套模数。主要空间为1150mx1150m,办公空间为575n'.mx575mm,两个575mmX575m正好是日光灯槽的尺寸。在节点大样的设计中也遵守模数制,在设计节点之前,先打好575mx575m的方格,即所谓的“模数线”。用统一的模数以不变应万变,是贝氏惯用的手法,在他以前的作品中也经常采用,贝氏的模数化设计手法,可以说是技术与艺术的完美结合,也是建筑设计与室9n第二章办公空间标准化设计综述内设计的完美融合。对于室内设计中的其它系统,也有标准化、装配化设计的理念。墙面的木屏风板,壁布软包板的处理,已经不是以往的现场粘结钉牢的方式,而是采用预制木屏风板和壁布软包板,通过和墙面预埋构件的搭接装饰而成(图2-7)。做工精致,施工快捷,方便安装与更换。图2—7中银大厦墙面装修详图(图片来源;设计图纸)2.3.2日本银行的标准化设计近几年随着经济与科技的不断发展,银行出现了很多的变化。体制的变化,经营理念的变化,监管制度的变化等等,所有这些都影响着室内设计的变化,驱使银行不断完善自身的软件和硬件,对银行的企业形象和服务环境越来越重视。对于标准化设计,国外的设计师也在这方面做了积极的尝试,在装修材料、室内家具、装修形式、视觉传达等方面都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值得我们借鉴和学习。以下是对日本银行空间标准化设计的分析。银行环境变化的一个基本因素是信息交换的发展导致的电脑化系统,在空间规划特别是业务空间规划上起重要作用。对应银行环境的快速变化,空间形式也在改变。客户休息室成为多功能的空间,客户可以上网或取得其它银行信息。在竞争激烈的市场,对于交易活跃的大客户来说,需要扩充现有空间的功能,提供方便的。一站式服务”设施。银行机构整体上可以分成对内和对外两部分,银行营业空间属于对外服务部门,其功能相对固定,但通过不同的空间构成方式,在相同的空间中可以有不同的空间组织形式,产生不同的视觉效果(图2-8)。随着时代的发展,银行的机构也在不断发生着变化,特别是自动化系统的发展,投资业务的增加,银行的功能划分有了较大的变化。白助服务需求的增加,在进行功能划分时,其面积数也会相应增加;而人工服务区、等候区及员工人数就会相应减少(图2-9)。10n第二章办公空间标准化设计综述图2-8同一空间中功能的四种小同组织形式(图片来源:《TheBankOfficeofContemporaryJapan》)图2-9银行营业空间各功能所占面积的变化(图片来源:《nmBankOfficeofContemporaryJapan》)对于银行营业区而言,为客户服务是营业的根本,要使顾客有一个良好的印象,因此,室内空间的色彩、噪音控制、各种设备都要和整体设计相配合,达到现代化设计的要求。针n第二章办公空间标准化设计综述对以上要求,设计以效率性、舒适性、信赖感、亲近感、统一性为原则。室内的界面装修以简洁明快为主。不论是墙面、地面还是顶面,都以标准化的材料为基本元素,以装配的形式进行安装,空间的整体装修气氛简洁而且现代(图2-10)。墙面一般采用成品板材或隔间系统进行装修,成品板材以龙骨系统固定,减少了现场湿作业,保证装修质量,面板材料可以有多种选择,石材、木材、玻璃等均可。顶部也同样选择标准化的板材以龙骨进行连接固定,各种设备通常就暗藏在吊顶与楼板之间的夹层之中,照明设备与吊顶面板进行不同方式的结合,吊项材料可以有金属板,硅钙板、矿棉板等多种选择。装配式的面板容易拆卸,方便设备的检修。地面以双层地板为主要形式,部分设备可以暗藏于其中。材料可以是石材地面、木地板、卷材地面等,在办公区为防止静电和噪音干扰,一般都会采用双层防静电方块地毯系统。图2.10日本银行室内的空间环境(图片来源:《TheBanko舫ceofContemporaryJapan})家具的设计首先从色调和风格上与整体环境相适应,然后从银行的具体功能出发,由一些基本的家具部件灵活组合而成,银行家具系统主要包括柜台、指示牌、休息椅、工作台、保险柜等等,它们的形式与功能反映了家具的设计趋势。柜台是银行营业空间中的典型家具形式,从柜台的设计中可以看到系统家具设计的概念。柜台部分的构件主要包括隔断、屏风、台面以及它们之间的连接件等元素。各种单体构件通过连接件进行组合,形成完整的家具系统(图2—11’13)。n第二章办公空间标准化设计综述图2.11柜台的不同设计形式(图片来源;(TheBankO丘eiceofContemporaryJapan})13n第二章办公空问标准化设计综述图2.12柜台的细部设计(图片来源:{TheBankOfficeofContemporatyJapan)))图2一13根据实际的功能要求对柜台尺度进行合理设计(图片来源:《neBankOfficeofContemporaryJapan)))在视觉传达系统标准化设计方面也有很多的考虑。一方面是对空间色彩的考虑,在日本银行的营业空间设计中,设计师首先根据需要规划出几种不同的颜色系列,如以绿色为主的颜色系列,以蓝色为主的颜色系列,以棕色为主的颜色系列等,在一个空间设计中选择一种颜色系列进行灵活组合,就可以使空间色彩丰富,但又和谐统一(图2-14)。银行的标识系统一方面代表着银行的企业形象,另一方面,它也体现着银行的服务品质,在日本的银行空间设计中,各种标识的规格尺寸、颜色、形式等方面都有严格的规定(图2-15)。各种标识一般都是根据设计进行工厂定制。室内装修时就可以根据需要进行选择,以正确的方式进行n第二章办公空间标准化设计综述安装,固定。图2.14室内设计中的颜色标准(图片来源:{TheBankOfficeofContemporaryJapan))图2.15银行设计中的标识系统(图片来源:《TheBankOfficeofContemporaryJapan)))随着各种信用卡、储蓄卡的出现,自助银行服务越来越普遍,小型的自助银行越来越多。自助银行无需依附于银行其它机构,它可以有自身独立的设备系统而单独运行,因此,它可以独立存在于各种环境中,在日本的银行设计中,独立式的自助银行从外围护结构系统到内部的各种分支系统都采用标准化的设计,以模块化设计为理念,将整个系统拆分为基础、顶部、门窗、标识、照明等子系统进行工厂标准化生产,形成成品或半成品的模块单元,现场15n第二章办公空间标准化设计综述只需要将各种模块拼装、组装在一起。通过这种方式可以快速地形成一个标准的自助银行系统,同时拆卸方便,可以灵活地对整个系统进行搬迁(图2-16)。图2.16日本自助银行的模块化设计(图片来源:(TheBankOfficeofContemporaryJapan》)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日本银行在进行室内设计时已经将标准化设计的水平推到了一定的程度,很多方式都是值得我们学习与借鉴的,他们在设计中对标准化体系的运用带给我们很多启示。2.4本章小结本章在对室内设计标准化的一般原理及办公空间标准化设计的发展历程进行总结的基础上,对国内外的相关案例进行分析。从以上的分析论述可以看出,与传统的装修方式相比,标准化设计带来了诸多的优势。(1)标准化设计将室内装修产品按照标准在工厂生产,现场安装,将可自由拆卸的隔墙、地板送风空调系统与架空地板、方块地毯以及综合布线系统等利用现代成熟的技术进行有机整合,这既弥补了传统装修噪音大、工期长的缺点,也符合绿色环保的理念。(2)改变了传统的空间分隔方式,让空间的规划不再是一成不变的,当公司的部门调整而需要布局的调整时,装配化的系统可以根据需要进行灵活变化。(3)各种材料的重复利用率可以达到80%,形成机动、灵活、多变、健康的室内空间。随着办公空间的不断发展和人们办公模式的不断改变,办公空问设计标准化必将成为主要设计趋势。16n第三章办公空间室内设计标准化体系的理论研究与探索3.办公空间室内设计标准化体系的理论研究与探索3.1标准化体系的研究方法和设计框架要形成室内设计的标准化体系,就是要对室内设计中的各种构成元素分别进行研究,使各自都有一套完整的标准的设计系统,这些标准系统以模数协调系统为前提条件,这样各元素就可以优化组合,纳入到标准化设计体系的大流程中。本论文的研究方法就是以室内设计的各个构成元素为基本单元,以模数协调系统为前提,分别进行论述,形成标准化体系的框架。表3-1办公空间标准化体系设计框架一_[亟垂]一{趸歪]一f磊孬]L苎坚J17n第三章办公空间室内设计标准化体系的理论研究与探索3.2办公空间设计模数协调系统研究3.2.1模数协调的作用建筑模数是建筑业中管理、设计、原材料生产和构配件及制品的生产、建筑施工四方所必须遵守的标准。它似一个环链把整个行业的四个部门紧紧地联系起来,特别是在建筑工业化程度较高的国家和地区,建筑、建筑的构配件和制品作为商品进入市场必须依赖于它。更重要的是,它是实现建筑工业化、标准化、部件化的重要前提。就我国来说,在经济的高速发展中,建筑和建筑的构配件和制品不论在国内市场还是进入国际市场都需要依赖于它,从这个意义上讲,它在建筑行业有举足轻重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管理部门可以根据模数协调体系编制相应的规范、标准设计、定型设计、产品目录和有关的文件。(2)通过模数协调体系,建筑师们可以在设计中应用各种标准设计和选用各种构配件和制品,不必再去做建筑产品市场的调查。(3)建筑构配件的生产部门和建材的生产部门可以进行系列产品的生产,而这些产品可以与各类设计相协调,畅销于市场,广泛地应用于各类建筑中。(4)施工部门可以配置相应的施工机械、机具、模具、布置施工现场,培训技术工人。因此,模数是建筑行业的基础之一,目前已在世界各国广泛地被编成国家标准,近年来,国际标准化组织(I.s.o)已把它列入国际标准的专项,在世界范围内逐步统一该标准,使建筑业在世界范围内趋向协调,进一步推动建筑工业化的发展。现代的建筑模数是近代建筑工业化的产物,转而它又为建筑工业的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促进了现代建筑工业化的发展。建筑装修离不开产品和部件。没有统一的模数也就无法把众多的产品和部件准确的搭配起来,会导致大量的材料浪费,会降低工作效率。因此,要建立完善的模数协调标准,便于产品和部件的通用和互换,并形成社会化的配套供应,实现建筑装修规模化、集约化的生产模式。3.2.2我国模数协调系统的现状我国目前采用的模数标准为1986年修订的《建筑模数协调统一标准》GBJ2—86。本标准规定了模数协调的适用范围及其目的意义,以及确定建筑物、构配件、组合件等尺度和位置时应采用的一般原理和规定。一般来说,完整的模数协调系统包括四个方面的内容:模数数列、模数化网格、定位原则(中线定位和边线定位)、公差和接缝。标准中规定,模数数列分为基本模数和导出模数。基本模数为lOOmm,其符号为M即lM等于lOOmm。整个建筑物和建筑物的一部分以及建筑组合件的模数化尺寸,应是基本模数的倍数。导出模数应分为扩大模数和分模数,扩大模数基数为3M、6M、12M、15M、30M、60M,其相应的尺寸分别为300、600、1200、1500、3000、6000mm,分模数基数为1/10M、1/5M、1/2M、其相应的尺寸为10、20、50mm。水平基本模数1M至20M的数列,应主要用于门窗洞口和构配件截面等处。竖向基本模数lM至36M的数列,应主要用于建筑物的层高、门窗洞口和构配件截面等处。水平扩大模数3M、栅、12M、15M,30M、60M的数列,应主要用于建筑物的开间或柱距、进深或跨度、构配件尺寸和门窗洞rn等处。竖向扩大模数3M数列,应主要用于建筑物的高度,层高和门18n第三章办公空间室内设计标准化体系的理论研究与探索窗洞口等处。分模数1/l删、1/5M、1/2M的数列,应主用于缝隙、构造节点、构配件截面等处。分模数不应用于确定模数化网格的距离,但根据设计需要分模数可用于确定模数化网格平移的距离。定位线可分为单轴定位和双轴定位,单轴线定位用于模数协调空间与模数可容空间之间的组合,当模数协调空间大于技术协调空间时,出现装配空间。当模数协调空间等于技术协调空间时,不出现装配空间(图3-1)。双轴线定位用于技术协调空间与模数可容空间之间的协调(图3-2)。构配件或组合件在模数化空间网格定位时,都应按三个方向借助于边界定位平面和中线(或偏中线)定位平面来定位(图3—3)。标准化的重要手段是模数问题,模数推进标准化的发展。比如我们要引进外国的标准化部件进入中国,这些部件应该接受我们的部品体系和标准,但首先我们得有标准,如果没有,他们就会用国外的标准来要求我们。在模数体系和技术标准方面,我国与西方发达国家的差距巨大。因此,当务之急就是要尽快建立我们自己的部品体系和技术标准,重点应该强调模数协调和功能标准。lI‰,Il--4沪茸l苎宰匿/Z孽t.鬟£耋I阿l,≈lI媳、,Ik,Lt·_毫囊一上土、ri、r、y..,It》■奎穗‘一簟量鲁奠童秘图3-I单轴线定位luO_Jl1^Olt^√。/Ul1孵麓羹葺l毫一中一矿中期蛀擅掌蔫民皑麓掣■熏I}t—86)图3.2双轴线定位(图片来源;建筑模数协调统一标准GBJ2-86)图3-3模数化空间网格(图片来源:建筑模数协调统一标准GBJ2-86)n第三章办公空间室内设计标准化体系的理论研究与探索3.2.3办公空间标准化体系模数协调标准的编制建筑模数重要的是要为结构主体所包容的空间提供一个模数化空间,为部品提供模数化组合的可能。在我国目前的建筑设计中一般还是采用单轴定位,室内尺寸要扣除墙体厚度尺寸,这种设计方法在室内设计中带来非模数化的尺寸,所以建筑设计还没能为室内空间提供具有模数关系的基础条件。因此,在目前情况下要提高室内设计的标准化程度,关键是要做好协调工作,制定模数协调的标准,规范装修部件生产各环节的行为,制定符合相互配合相互协调的技术要求和技术规程,形成全社会有序的生产秩序,充分保证各生产企业自由创新,发挥其潜在能力。各厂商都遵循有关的尺寸协调、节点、公差及质量的标准规则,使生产的构配件可互相装配与组合。模数的设定就是在假定具有各种使用方式的办公空间中,按照每个必要的空间设定出通用的最小单元,然后将它作为整个设计的标准尺寸进行展开。模数虽然取决于在办公空间内处理办公业务的性质和办公家具尺寸的大小等,但在租赁式大楼的设计中,因为要满足各种各样租户的要求,所以就要设定一个最大公约数的数值,一般情况下多使用3.0米--3.6米的模数。如果采用3.0米的模数,那么进深为700n的办公桌以对向式方式布置就会比较合理,但会议室或接待室等的布局就会显得有些拥挤狭窄;如果是采用3.6米的模数,会比较适合于会议室或接待室的布局,但是再采用前面办公家具的布置方式,就会显得办公桌的间距大,空间浪费,不太经济。因此,模数的设定对于材料的选择,家具的尺寸和布置方式都有影响,设计中应该将办公空间作为一个系统进行整体考虑。从结构设计的合理性和经济性来看,办公建筑一般采用6.0米或7.2米两种模数。办公空间的进深一般在12一18米之间。在几年前,由于oA化的不断发展,出现了很多将OA机器设备集中在一起的工作间,配置在核心筒一侧的大进深办公室。最近几年,随着oA机器个人化的不断发展,为了使办公室的自然采光得到保证,出现了很多进深设计比较浅的办公空间。办公空间的高度取决于吊顶到结构板底的高度及oA地板的高度。吊顶和结构板底之间是结构梁和各种空调设备配管。这个尺寸不能进行单独的核算,比如一些设备管道可以进行穿梁布置,这样就会节省一定的空间高度。有关结构和设备的结构形式,要放在一起进行细致的研究后才能决定。一般情况下,吊项到结构板底的这部分高度大致为I--1.2米。影响这一高度数值的要素及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i)吊项高度:取决于吊顶的等级,空问的规模,如办公空间的进深等因素;(2)梁高:取决于建筑结构的种类,柱间距,抗震要求等要素;(3)空调系统:取决于给、排气方式和路径,排烟方式和路径等因素;(4)OA地板:与oA化等级,地板下空调系统有关;(5)设备配管:如热源配管,喷淋器配管等;(6)电器配管:主桥架通道等。20n第三章办公空问室内设计标准化体系的理论研究与探索目前的办公建筑设计中,结构高度一般为3.卜3.9米,因此在装修完毕后,室内高度一般为2.6--2.7米(图3-4),在设计吊项的高度时,也必须考虑与办公空间大小的关系,如果办公空间比较宽敞(特别是进深)时,就要设计的高一些,否则会给人带来一种压抑感。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的标准化部件在数量上存在明显的差距,其原因是标准编制的数量不足,在建筑物中有诸多个专门部位,如楼梯、门窗、吊顶、隔墙、板材等,但目前已做出统一规定尺寸要求的寥寥无几,造成了目前各种部件产品在开发和引进的过程中无章可大/粱蔓道。。/2重’拦寸订窗。—●f}f.|楼层蠢度}Il』图3-4典型办公空间剖面示意图(图片来源;《办公楼》)循,随意性极大,品种多,规格杂乱。本文以界面装修中常用的板材为例,编制板材部件的规格标准。3.2.3.1模数协调参数的制定我国现行的模数标准是以3M(300m)为基础。本研究中就以3M作为基本参数,然后再对其进行细分:300--200+100;100=50+30+20;20=10+10:10=5+3+2(图3-5),还可以按此方法再无限地划分下去,形成多级模数协调参数。这些参数都是基本参数的倍数,每个较大的数值尽可能地划分为许多数值;各数值之间的关系是较大数值是较小数值的倍数或是两种或两种以上这种较小数值的总和;在系列的较低端,数值的分布要比系列的较高端密集些。这一协调参数既可以与建筑模数相对应,向下细分的参数也可以对应室内家具和构件的模数,多极模数协调参数是确定材料规格的依据。r|—n|Ln第三章办公空间室内设计标准化体系的理论研究与探索基本参数第一级第=级第三级第四级300山200+100山50+30+20山10+10山图3-5模数协调参数的制定(单位:mm)(图片来源:自制)通过上面的五级参数协调,板材的尺寸可以一直调节到个位数来适应需求。但是它们的形成都是通过上面的标准来得到的,因此,都是模数化的尺寸。3.2.3-2装修界面基本单元的定位目前国际上通用板材的标准规格为1220mmX2440mm,零数是考虑了板材在加工制作过程中的损耗及误差而设立的。当然,根据材料的不同,如一些金属板材、玻璃板材等,也会有其它的规格标准。本研究是以通用板材的规格为基础。首先要确定一个装修界面的基本单元,从标准板材规格来看,1200m可分解为900m与建筑模数300m之和,因此,将900m定为基本单元的宽度;从上述对办公室内空间的分析中看,2700m为典型办公空间的模数室内高度,因此,将2700日m定为基本单元的高度。基本单元确定后,就可以根据模数协调参数进行扩大或缩小,从而形成部件规格标准。以我们所设定的基本单元为例,因为2700m的高度大于板材的长度2440Ⅻ,因此在使用标准板材装修时就需要对基本单元进行分割。如图3-6,可以将基本单元分为900mx90(hm和900rmX1800m两部分,900mx1800Ⅻ也可以为2块900Hx900mm的板材组合而成,每一块扳材规格都是模数尺寸,形成标准化部件。当然,根据前面制定的模数协调参数,上述板材还可以继续进行划分,从而形成更多板材规格。图3-6基本单元按照模数标准进行分割,形成不同的规格(单位:mm)在界面装修中,由于功能及部件间连接固定的需要,在连接部位通常会有连接部件,连接部件的规格就会影响装修板材的规格。仍旧以基本单元为例,假设为一段墙面的装修,在进行材料选择时必须要考虑它与地面、项面及板材间的连接情况。墙面与地面连接处通常有踢脚,墙面与顶面可能会通过项角进行连接,在窗台高度位置有可能会设计腰线,部件问拼n第三章办公空间室内设计标准化体系的理论研究与探索接时也会有一定的连接空间,这些设计因素都可以对板材规格产生影响。(图3—7)在标准化设计中,我们需要对板材的规格通过模数协调使其系列化,增强可选性,以适应装修中不同情况的需要。3.2.3.3部件规格的定位标准化部件的数量直接影响到设计标准化的程度。本节以上文规定的模数协调参数及装修界面基本单元为基础,通过模数协调参数对基本单元进行扩大和缩小,对部件规格进行定位。(1)定宽系列将900m作为标准宽度,通过协调参数在高度上进行调节。通过第一级协调参数,高度可以以100M为单位进行协调;通过第二、三级协调参数,高度可以以1删为单位进行协调;通过第四级协调参数,高度可以以1M为单位进行协调。图3.7墙面材料规格的影响因素(单位:nlnl)高度方向,与可能产生的踢脚线(d1)、顶角线(d2)、腰线(d3)的规格有关;长度方向,与材料问连接空间的大小(d4,dS)有关以高度2700m为基础,通过模数协调,可以向上增大,也可以向下减小。(图3-8、3-9)墟吲矛啻图3-8以高度2700mm为基础,通过协调参数,增大材料规格(单位:nun)镯覆弱图3-9以高度2700ram为基础,通过协调参数,减小材料规格(单位:mm)通过上面的方法进行协调,得到相应的材料规格的模数数列。(表3-21n第三章办公空问室内设计标准化体系的理论研究与探索蝣饵参数楼鼙蠹两l∞3∞O29002姗2700l∞017∞l∞015∞503蜘凹50285027501850175016501550303啪四3028302730l啪173016301530203020292028202720182017201620152010∞1029lO281027lO18lO17101610151053瞄2蝤28052705180517051605l晒33彻29032∞32703I∞31703l∞3l鄹323002∞022蹴27∞1802170216021502表3-2定宽系列材料规格模数数列(单位:mm)数列中的每一个数值根据协调参数还可以再继续进行分解,形成更多的模数数列(表3-3)。这些数列的形成为材料规格的系列化、标准化提供了前提。协谭参数棋敦教列5018501750165015503018801780l啪1580201870177016701570101860176016∞15∞518551755165515553185317531653155321852175216521552l1851175116511551表3-3每一个模数数值都可以根据协调参数再次分解,形成模数数列(单位:nun)(2)定高系列采用与定宽系列相同的原理,将基本单元的2700m作为标准高度,以宽度900m为基础,进行调节,形成不同的部件规格。(图3—10、3-11)n第三章办公空问室内设计标准化体系的理论研究与探索图3.1l以宽度900mm为基础,通过协调参数,减小材料规格(单位:mm)与定宽系列相同,它也会形成一系列的模数数列。(表3-4、3-5)协秘’囊豢彝羲州l∞12∞llOOlooo9006005004003∞501250“50l惦0950650黝450350301230113010309∞6305304303302012201120l嘲920620520伽320lO12101110lOlO9108lO5104103106l躺l幅1005905∞5505405撕3l猢l10310039∞∞36∞枷30321202l102l002∞2黜抛就表3-4定高系列材料规格模数数列(单位:mm)n第三章办公空间室内设计标准化体系的理论研究与探索协调参教模数数列501250115010509∞3012鼬118010∞髑020127011"/010709701012601l∞10609605125511551055955312531153105395321252115210529521125111511051951表3-5定高系列材料规格模数数列(单位:mm)(3)独立加工系列对于一些特殊材料或特殊形式的部件,可以根据需要进行独立加工制作,将成品或半成品在现场进行安装。下图例子为通过转角部件的变化形成多样化的空间和多种家具样式,这些部件可以使用传统材料制作,也可以为当前的一些新型材料制作,其部件的尺寸与材料本身的性能有一定的关系,因此,在实际工程中大部分都是独立加工制作的。④¨·t椭,●¨嘶黼@·●枞tm托f’ohn@¨鲁蠢t姗.I:,∞嘲鞋二图3-12连接件的样式通过角度的变化而不同,在设计中对转角的大小进行规定,在制作安装时就可以形成一定的标准(图片来源:自制)n第三章办公空间室内设计标准化体系的理论研究与探索图3—13通过标准化的转角部件形成的室内空间(图片来源:21世纪办公空间)图3-14通过标准化的转角部件形成的家具样式(图片来源:办公空间)模数协调的级数越多,部件的数量就越多,对于空间的适应性就越强,这样就会形成一个材料规格基础标准的目录。有了它,材料生产商在生产时就有据可循,所有厂商生产的材料规格都应该符合模数标准或模数协调标准,从而规范整个市场。3.2.3.4部件规格的优选尺寸模数协调原则应用的最大效能之一,就是要充分地对专业部位或部品的参数系列进行优化选择,在保证基本需求的基础上.实行最少化,以此来保证各种部件品种简化,确保制造业的简易和经济,安装业的方便和效率。但是因为使用者的需求不同,对部件就会有多样化的要求,不但要品种多而且要有互换性,这就要求对专业部位和部品实施优选尺寸,使其形成一个优选系列尺寸,它们不仅在不同的部件中是协调的,而且对其它建筑空间也是协调的。上节中根据协调参数对板材规格作了系列化的规定,但在实际应用中,根据材料的不同,我们一般都应选择常用尺寸。如吊顶板材一般会选择500ramx500ram、600mx600mm、900mmX900am这些规格,地面通常会是300ramx300m、600ramx600m、900mmx900ram这些规格,材料规格品种的简化,有利于生产厂商的规模化生产。相对于界面装修系统来说,家具系统的种类相对较多,目前市场上的家具尺寸规格相对混乱,同一种类的家具不同厂家会有不同的尺寸标准,虽然存在相似性,但是还是有很多区别,因此通用性不强;标准中的尺寸与其它系统也存在一定的矛盾,因此协调性也不强,常n第三章办公空间室内设计标准化体系的理论研究与探索常会造成一些消极空间的出现。针对不同的需要,家具系统应该具有多样性,同时,因为其大多都是成品,因此,对其通用性和互换性的要求较高。本文按照上述模数协调的依据,对家具系统中的屏风系统,办公桌系统及储藏柜系统进行了优选尺寸的设定。(1)屏风规格的优选尺寸(图3-15)屏风高度屏风宽度嚣器黧骗意;纛器嚣鼬’图3.15屏风规格的优选尺寸(单位:nun)(图片来源:自制)图中水平向尺寸和垂直向尺寸相交所形成的每一个方块均可以表示一种屏风的规格,在设计中,根据实际需要可以采用整块的屏风,也可以采用多块屏风进行组合。(2)办公桌规格的优选尺寸(图3-16)n第三章办公空间室内设计标准化体系的理论研究与探索靠公§桌g萎i搿斟魏钐纥黝形≠缀翁钐钐烈杉钐勿勿钐形形搋boo)l,瑚l柚015∞lmll枷ll2l∞2枷办公桌长度图3.16办公桌规格的优选尺寸(单位:mm)(图片来源:自制)办公桌的规格尺寸与人体尺寸以及办公桌的形式有关,图中水平向表示办公桌长度,垂直向表示办公桌宽度,长度在900m到2400mm之间变化,宽度在600mm到1200m问变化,保证桌面大小在标准板材大小范围之内。图中的每个方块均可以表示一种桌面的尺寸,有阴影的桌子规格除可以作为条形方桌使用外,相互组合还可以形成“L”型桌进行使用。这种组合式的工作单元在现在的办公空间设计中十分常见。当然,随着室内设计不断增加的个性化需求,各种不规则形状的办公桌也在大量出现,这种类型的家具除可以使用一些特殊材料进行制作外,也可以使用板材进行加工。但是在设计时也应符合一定的标准,才能使板材加工有更合理的利用率。家具的尺寸与室内空间的其它部件尺寸相协调。如可以先设定桌面外切四边形的尺寸,即确定了一个标准的模数网格,桌面的造型设计在四边形内进行,这样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保证模数协调的标准不被破坏。(3)储藏柜规格的优选尺寸(图3-17)n第三章办公空间室内设计标准化体系的理论研究与探索图3.17储藏柜规格的优选尺寸(单位:ram)(图片来源:自制)储藏柜也是办公空间必不可少的家具类型,它的尺寸与办公空间的其它系统有密切的联系,有时柜子可以直接用于办公空间的限定。储藏柜可以是整体式的,也可以是分体式的,只要它们的设计符合模数标准,就可以进行灵活的组合。图中高度为690mm、725mm的柜子尺寸是通过不同的参数协调而得到的模数尺寸,在目前储藏柜的产品中比较常见,这一高度的确定与办公桌的高度有关,它一般作为活动储藏柜可以放在办公桌下或办公桌旁边,比较常用。以上对于家具系统中不同设计元素所制定的规格标准,只是对家具规格的一个整体控制,在实际设计中还要考虑生产及安装过程中各种误差所造成的影响,根据模数协调参数进行适当的调节,使家具的尺寸能广泛适用于多种空间。另外,家具的设计还包括很多配套产品的设计,如活动层板、抽屉等等,它们的规格要根据家具的整体规格进行确定,其尺寸也应该以标准的协调参数为基础,这样才能保证家具整体的模数化,实现工业化生产。n第三章办公空间室内设计标准化体系的理论研究匈探索3.2.3。5部件的连接固定与模数协调豹关系横数协调系统中的定位原则、公麓和接缝与部件间的连接与瑚定都与部件的观格有密切的联系。当针对某一空间进行装修部件的选择对,要充分考虑接头和允许的尺寸误麓所必需的空舞,这徉才能揉涯繇释安装鳇蹶利进行(圈3-18)。部件在连接固定时对其规格产生影响的因素主要有公差、连接空间殷装配空间。公差是郭搏或缀含终在制佟、敷线或安装对的允许误差的绝对值。根据产生公差原因的不同,可以分为制作公差.安装公差、缎罄公差。公麓驰大小根据耪辩发部件足寸戆不麓瑟不霉,常用的公差一般有0+5,I,2,3,5,8,12,20,30,50(mm),这些数值均为模数数德,这样就保证了缎_i蓬公差调节藤鹣擒侮足寸符合模数标准。部件的安装位置与基准面“1之间的版离,应满足公蓑与配合的状况(豳3-19),大于或镶于连接空阔足尊势且小于袋等予髓幸箬公差、安装公差位形公差和连接空间的憨和。涟接空间是部件或组合件安装时,为保证与相邻部件或组合谗之翻静连接辑嚣簧夔最小空闻。避接空间的大小与部件闻的连接形式和连接件尺寸有关。装配空间是部件或组合件定位聪,帮{牛或组合释戆实蕲到据霹与蜜装基准瑶之间产生静垂由空间。也同样与其安装方式及连接件尺寸有关。羹麦耜竞沣麓茂寸图3.18禚模数空间内安凝部件的影响网豢(图片来源:《住宅建筑模数协调标准GB/T50100.200|》)■棒囊小蔑崎I番蠢蠹楚膏茎lik|l|.扎0V,/,,1.¥,,/,,‘/,+/.o一1警,·.曲精小悬寸身0。“《4《^+,-+“+“。d蒲螯●叠穗瓣翱●静赫赫誓之瓣●9馨捧薅羞.藩3.19帮臀安装酶公麓每配合(图片来源:《住宅建筑模数协调标准GBtT50100.2001))对以上因素进行综合考虑屠,形藏帮簿熬实鼯必寸(蚕3-20)。实际足尊簧小于标恚冗专,雳貔方整趣遴褥安装。【1】部件或组合件按模数麟求.霞立的参照丽,包括为安装和建造的需要而设焱的筒。根据这一赫照面,进行一个部件(组合件)与另一个部件(组合件)乏问的协调-3ln第三章办公空间室内设计标准化体系的理论研究与探索+●图3-20部件安装中各种尺寸之间的关系(图片来源:《住宅建筑模数协调标准GB/T50100.2001》)部件的定位原则有中心线定位和边界定位两种。为保证部件互换性和位置互换性,可采用不同的定位方法或混合定位方法,通过对原预制构件增加结构连接构件作为过渡型局部解决方式,实现室内模数化的可容空间。在建筑空间不能保证模数空间时,可以考虑以过渡型的方式来进行调节。用模数标准的装修部件与局部非标准部件配合,这是推动我国目前室内标准化设计的发展的重要形式。当然,就目前情况来看,要提升标准化设计的水平,对于室内装修中的一些特殊部位,如窗套、门套、踢脚、顶角等等,它们一方面可以对界面装修的整体尺寸进行一定程度的协调,另一方面,还可以将一部分设备走线布置其中,多重的功能常常就需要特殊的设计,因此,在设计中应该采用标准产品与部分定制化产品相结合的方式。这在一定程度上也可以满足设计多样化的需求。由于所有部件规格都是建立在一种标准的基础之上,因此系统中的各种部件虽然是分别进行设计,但是它们完全可以相互组合,融入到标准化体系中去。良好的模数协调系统对推动室内设计标准化程度的提高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通过模数的协调,一方面给整个设计作品带来了和谐,另一方面把当前分裂的,对抗性的人类活动进行协调和统一。板材装修只是室内装修的一种处理方式,不可否认还有其它的装修方式,如对于办公空间来说,涂料也是界面处理的主要方式之一,而且它具有简单、经济、环保等诸多优点。因此,标准化设计是室内设计方式的一种,一个完整的空间设计需要多种设计方式进行组合。n第三章办公空间室内设计标准化体系的理论研究与探索3.3办公室内的空间再限定系统设计研究目前办公建筑的设计多采用框架结构,室内承重墙体越来越少,建筑的支撑体和填充体分离,形成大空间,室内设计时可以根据需要进行灵活划分。采用标准化设计体系并不意味着办公建筑的内部空间是一成不变的格子间或大空间,它们对空间形态的要求也是多角度、多层次的。我们可以通过多样的设计手法来建构办公建筑内部空间形态,使之有条理、有秩序、有变化,又保持整体的和谐统一。在办公建筑内部空间的设计中,我们把被限定前的空间称为原空间,把用于限定空间的构件等物质手段称为限定元素。在一个原空间中进行二次空间限定,可以通过以下几种手法来实现:(1)针对“大开间”的办公建筑确定模数化网格,依据模数化网格划分出不同的功能性空间,尽量保证所分隔的空间的合理性,家具可以形成多种布置形式,增加了室内空间的适应性。(图3—21)(2)采用部件组配的轻型隔墙系统分隔空间,轻便的内部隔墙的移动和安装不需要复杂的施工工艺,同时由于支撑体和填充体分离、管线系统和供暖系统脱离主体结构,轻型隔墙的位置不再受其制约,使各功能空间可以灵活划分。(图3-22)(3)采用家具或屏风系统分隔空间,在达到了空间划分的同时,取得了实用和装饰的效果,移动和安装也比较灵活,满足了办公空间机动化的要求。(图3-23)(4)利用折叠门、垂直卷帘、活动墙板等部件划分空间,针对“大开间”的办公空间,划分室内空间的墙体应当从概念上加以突破,通过使用家具、折叠门、水平推拉百叶、垂直卷帘、活动式墙板等部件将各功能部位有机地联系起来,使功能性空间相互重叠,各部分功能隔而不断,获得更珲想的使用效果。图3—22通过轻质隔墙划分室内空间(图片来源:自拍)图3-21图中的大开间办公室以3200ram为单位设计模数网格分隔空间(图片来源:办公楼)图3.23通过家具系统分隔空间(图片来源;办公空间)n第三章办公空间室内设计标准化体系的理论研究与探索图3—24灵活的多功能空间设有五个会议室,遇有重大会议召开,需扩大空间时,可将划分空间的隔墙折叠起来以形成大空间使用(图片来源:21世纪办公空间)室内空间再限定系统,主要针对的是“大开间”的办公室内设计,但也适用于对旧有办公建筑中非承重墙的改造。“大开间”的办公空间和空间再限定系统有利于不同用户实现对多样化的办公环境的需要,充分体现“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依据模数化网格对办公空间进行划分,采用部件组配的轻型隔墙系统、家具、屏风、折叠门、水平推拉百叶、垂直卷帘等部件区分功能性空间能够为办公空间的灵活划分提供有利的条件,使用户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进行设计和安装。当空间的使用功能发生改变时,对其改造和变更也非常容易。3.4办公空间界面装修系统标准化设计研究界面装修系统是标准化设计的基础,其最大特点是结构施工完成后,不需要再对建筑构件表面实施抹灰找平等工艺。界面装修系统通过自身调整方式达到装修界面的准确定位,主要包括墙面、地面、顶面、连接与固定等方面的内容,为后续室内家具、陈设、设备等的进一步装配提供基面和背景。3.4.1界面装修的连接与固定根据室内不同区域的设计要求,考虑到今后调整或更换的需求,装配时采用不同的连接方式。界面装修的连接与固定可分为固定式连接,拆装式连接和活动式连接三种。(1)固定式连接:对于室内有特殊技术要求的维护部位,如保温、隔声等,采用材料与维护体粘接的方式。(2)拆装式连接:对于室内空间再分隔的隔墙、界面装修等部位,采用膨胀螺栓、螺钉和射钉固定龙骨或五金配件与墙板上的五金件进行挂接的方式连接。(表3-6)(3)活动式连接:对于室内特殊区域或部位,采用滑动式五金组件的装配方式,支持活动式隔墙,家具系统,形成可变性室内空间。(图3-25)n第三章办公空间室内设计标准化体系的理论研究与探索参■●■生■童鼍、白麓●tl冀t—膏斛t膏咩●‘■■,■●III.●o●●Ill■■,III■盂l二●●■*●蠢宣.■^一t琦瓣灌j壤毫蠢一‘,綦■矗一■妻■应■.111、●■-■鲁.宵膏术■事.r■皇■●●、t雅.●瞳≯:誓翻簟蠢鼍■■t、矗t●●■●.■■膏骨子t赍鼻■■t.豢t一.毒一.囊^,看●●●麓蠢.R毫¨蕾肆它-F毫膏村-M舯_嘲x椰'糍铲-wi豫施“封酊■●,■_f搴一●、●■●■.若■■_露:r一,卜o-一petD=■■●椭哪●聃菇■伽德蛳MIlllllllr喇"开慨^丰州研■牛㈣呻专出,一臼。移囝离嗣I_■■t一千■■量●■锋阜■头I雌方又■基睾一女方一—挂■—I幢曩^●蕾t基■●.可甩囊一峰位]-嘲参I-国细事薯一令t.一节叠膏.基t.,‘謦t.t●,■种董●寄◆饵啊船译et峰缸秘订T一●■●箍—挂^一^囊一盯IIIlm姐,●扼^●【^●★一^I‘玉'托^洄(声畸时●钉t■千年■#●+■^●嘲’扭岳●盯如■■轴●盯n·■击芯旧■盯●∞■十■■*t■.村陶雍砷爵■一■■十■件■#●毫●纛■辟千^●汀曩蕃曩■盯幂I憎b●■蓐■●仃立-—击卷—■盯■蓊耱■IEIIIair珂一幸代■●囊■件.椿件上蠢●打孔t^●●一●.■■■叶●‘■毫早量i眩乏蚕皇玄羞雪冒臣乏蓦置露譬置●哺时Il■■■●-‘#■蕞●AI予事一■.■■■Ill着■柚■辩,■亿■.石膏t●也^青●澎澎澎,澎■、可盯打t■.t鼍■木材竹可●,可■、可●t●蕞■一■●互2—龆忍盈曩E盈Z置2■E孩兹Z盈Z盔啊■千●一.一鼻●■,量●递嚏辨●囊,●臻■rl■¨■■●■鼻它主且且豇且一千■■t.■l【’●■t●苗■●口表3-6界面装修部件间常用连接方式n第三章办公空间室内设计标准化体系的理论研究与探索图3.25活动式连接细部(图片来源:自拍)以下针对界面装修系统中部件间连接与固定的方式分部位进行具体研究。一、墙面墙面根据它的连接方式可以分为活动式和固定式两种,其具体形式根据设计及选材的不同多种多样,可以是板式封闭的隔墙,也可以是玻璃材质的透明隔墙,还可以将隔墙与家具系统结合设计,形成组合式隔墙⋯⋯(1)活动式的隔墙主要可分为拼装式、推拉式和折叠式三种。拼装式隔墙的连接是在顶面和地面上安装固定槽来固定墙板,固定槽的形式有槽形和“T”形两种,材料可以选择木质或金属材料,固定槽通过预埋件与楼地面进行固定。为保证墙板能够顺利安装,上下固定槽之间的距离应该大于墙板的高度,一般在30’50m之间,为保证墙板之间能够紧密联结,将墙板侧边做成企口或卷口,使墙板咬合在一起。推拉式隔墙的连接采用轨道和滑轮进行连接。根据滑轮安装的位置不同,其固定方式分为悬吊导向式固定和支撑导向式固定。悬吊导向式固定将墙体顶部的滑轮和轨道与上部悬吊系统相连,由此承受整个墙体的重量,墙体下部与楼地面安装具有导向性质的固定槽,使隔断在运动时,下部不左右搬动(图3-26)。支撑导向式固定是将滑动轮固定在墙体的下端,与地面轨道共同构成下部支撑点,起到转动或移动隔墙的作用。上部安装防止墙体晃动的导向杆,保证墙体运动的平稳性(图3-27)。两种固定方式,根据滑动系统与顶面或地面相对位置的不同,可以有明装式和暗装式两种。折叠式隔墙的固定与推拉式隔墙相似,一般采用悬吊导向式固定。图3.26悬吊导向式固定节点(图片来源:内装修图集)图3—27支撑导向式固定节点(图片来源:内装修图集)缝|.一憎龃㈣箍雅酽2n第三章办公空间室内设计标准化体系的理论研究与探索悬吊导向式固定墙体与地面的连接方式可以有自落式:活动墙体通过自重垂直悬吊,通过密封条与地面连接(图3-28);手动式:墙体移动到固定位置后,通过墙体上安装的执手将墙体下部与地面固定(图3-29),固定式:墙体通过固定槽与地面连接固定(图3-30)。图3—28自落式连接(图片来源:内装修标准图集)墙板之间的连接通过企口缝进行拼接,对于折叠式隔墙,通过铰链连接墙板,使墙板可以自由活动(图3-31)。为了保证隔墙良好的隔音性能,安装时要特别注意连接部位的接缝处理。一般采用密封条或密封垫进行密封。(2)装配化固定式隔墙主要指空间划分时使用图3-29手动式连接(图片来源:内装修标准图集)图3.30固定式连接(图片来源:内装修标准图集)萎奇蠢羲图3.3l折叠式隔墙通过铰链连接墙板(图片来源:内装修标准图集)的成品隔断系统。成品隔断的特点就是模块式组合,可随时拆装,可随时改变空间的组合,因此得到广泛的应用。成品隔断与结构的连接方式主要是通过各种螺栓或膨胀螺钉将隔墙龙骨与结构系统固定,然后再在龙骨上固定各类装饰面板。隔墙与项面的连接分为两种情况:1.如果先安装隔墙,再进行吊顶,通过螺栓或膨胀螺钉将隔断墙龙骨与楼板固定,在隔墙两侧进行吊顶。2.如果是先吊项,再进行成品隔断的安装,应在吊项龙骨的相应部位安装连接件,隔墙龙骨可以通过它与顶面进行固定。墙板与顶板之间可以通过配套的收边条连接,也可以采用平接或采用空缝处理。成品隔断与地面的固定一般采用螺栓或膨胀螺钉将隔断墙龙骨固定在地面上或者地面的预埋件上。如果是采用架空地板系统,也可以在地面龙骨上安装配套的连接件,将隔墙龙骨与地面支撑系统相连进行固定。墙板与地板之间通过踢脚连接。(图3-32’33)f』∞‘甓肛一|4rIi毛搿羔塑耄萋』雌一器舻n第三章办公空间室内设计标准化体系的理论研究与探索q14-t,tt,亡、塑椎量警厂t量曩/t毒■盔/Illt邕.,■lll鼍l量椭图3—32板式隔墙的连接,内可藏走线(图片来源:内装修标准图集)●●●I鼍●图3-33双层玻璃隔墙做法,内装百叶帘(图片来源:内装修标准图集)成品隔断转角节点的处理根据转角位置的不同有三种连接方式:(1)“L”形接口,连接两段相互垂直的墙面,接口的设计一般结合墙面护角的功能综合考虑。(图3—34)(2)“T”形接口,用于将一段隔墙连接在另一段墙面的中间部位。(图3-35)(3)万向接口,可以将两个或多个方向的非垂直的墙体连接在一起。(图3-36)图3—34“L”形接口节点(图片来源:内装修标准图集)一简甭萄=:士=图3.35“T”形接口节点(图片来源:内装修标准图集)图3.36万向接口节点(图片来源:内装修标准图集)n第三章办公空间室内设计标准化体系的理论研究与探索二、地面办公空间的地面应该采用防静电地板。防静电地板的铺设一般有以下几个步骤:清扫地面一铺接导电网一引出接地线一涂导电胶一铺贴地板一表面滚压一焊接地板缝隙一接地一表面清洁打蜡一检测性能。(图3-37)地面各层之间通过胶粘的方式连接,板缝进行焊接,使地面的牢固性增强。图3.37防静电地板施工简图(图片来源:自制)2.涂刮导电胶,铺设地板4.接地近年来,随着办公空间中计算机等办公自动化设备及各种智能化办公设备的普及,室内设计中出现了大量设备、管线的布置问题,架空式双层地板系统得到一定程度的应用。它的布线、接线比较灵活,检修也比较方便。架空地板的连接固定要通过支撑龙骨与楼地面相连,同时上部安装地面面板。支撑龙骨一般由底板、支柱、面板三部分组成。(图3-38’39)底板与楼地面进行固定,一般采用粘接的方式,也可以采用螺栓固定,整个支撵龙骨通过螺栓或各种锁扣进行连接,支柱的高度要能够进行一定的调节,这样就可以保证面板层的平整。面层材料与面板的固定要根据面层材料的种类来确定。如对于地毯或橡胶地面,一般采用粘接的方式;而如果是木地板,一般是采用企口连接的方式;另有一些地面材料还可以采用螺栓连接的固定方式。n第三章办公空间室内设计标准化体系的理论研究与探索图3.38架空地板的龙骨系统(图片来源:室内设计与装修)图3.39龙骨系统安装完成后的地面形式(图片来源:室内设计与装修)三、顶面吊顶的安装与固定是在顶部设置吊顶龙骨,然后将吊顶板材固定在龙骨之上。图3-40为普通板材与吊顶龙骨固定,吊件上部与楼板连接,下部与吊顶龙骨连接,板材问通过“T”形连接件将吊项面板连接固定。相邻吊顶板之间的关系可以是:(1)暗架固定式(图3—41)(2)可开启暗架式(图3-42)(3)明架式(图3-43)后两种方式的吊顶板是活动式的,能够自由拆卸。对于目前办公空间设计中使用较多的各种金属板吊顶的固定一般采用卡扣式,吊顶龙骨与板材规格进行配套设计,随着规格的变化可以形成多种样式。(图3-44’45)板与板之间可以平接,也可以选用配套的封边条进行连接。图3-40矿棉吸声板吊顶详图(图片来源;工程图纸)n第三章办公空间室内设计标准化体系的理论研究与探索盈皿面盘王室孟士图3.42可开启暗架式(图片来源;室内设计图集)图3-43明架式(图片来源:室内设计图集)图3.44金属板吊顶安装节点(图片来源:内装修标准图集)一图3-45金属板吊项安装示意图(图片来源:内装修标准图集)41n第三章办公空间室内设计标准化体系的理论研究与探索3.4.2界面装修系统标准化设计要素随着智能化办公空间的出现,界面的装修并不仅仅是覆盖在结构表面的一张皮,设计时应该把装修和空间中的智能化系统综合考虑。办公空间的界面装修系统应该具体考虑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1)饰面材料装修材料多样化是保证室内装修风格多样化的基础,合理处理标准化与多样化的矛盾,研究材料的深加工性,利用科技手段和工业化技术,开发新型绿色建材,按模数生产装配式成品复合材料,形成在材料的材质、结构、色彩、肌理、造型性、物理性,连接、过渡等方面的多样选择,为避免计算机故障,一般要求为无静电产品,并要求不燃、防尘、吸音,有一定弹性等。装修材料密切联系界面装修系统。(图3-46’47)(2)调节功能支撑系统与装修面板的材料,墙面、地面、顶面的形式有密切关系。支撑系统设计时应考虑微调节的功能,以保证装修面层的平整,对非模数空间进行一定的调整,同时避免公差产生的影响。(图图3.46装饰板材在材料、颜3-48。49)色、造型、连接、过渡等方面的变化使墙面富于变化(图片来源:办公空间)图3-47隔墙饰面材料颜色的不同产生不同的室内空间效果(图片来源;2l世纪办公空间)n第三章办公空间室内设计标准化体系的理论研究与探索图3-48隔培龙骨可以具有一定的伸缩功能,在安装时可以进行一定程度的调节,龙骨为中空设计时,可以布置少量的走线(图片来源:自拍)图3-49架空地板龙骨的调节方式:一种是通过支柱的螺栓来调节;一种是通过面板的螺丝来调节(图片来源:室内设计与装修)(3)与室内其它系统相结合墙面装修构成多样化的墙面形态,墙面的装修包括维护墙体的面层、固定隔墙和活动隔墙的安装,还要考虑与可能安装在墙面的家具系统,陈设品系统,电气系统,照明系统,供暖系统,给排水系统,空调系统等结合。地面装修构成多样化的地面形态,地面可以与家具系统,电气系统,照明系统,供暖系统,给排水系统等相结合。架空地板系统逐渐成为设计的主流,架空地板使管线的铺设、维修和调整均较方便,但设置架空地板使室内净高也相应降低,在层高受到一定局限的空间中,为了能够满足一部分智能化的要求,可以采用简易的双层地板系统。在水泥地面上铺优质塑胶类地毡或实铺木地扳,也可以面层铺以橡胶底的块毯,使扁平的电缆线设置于地毯下。顶面装修构成多样化的顶面形态,要考虑与可能安装在项面的家具系统,电气系统,照明系统,通风系统,空调系统等相结合。(4)与室内特殊性能要求的结合为了满足使用的需求,室内设计中通常会出现保温、隔热、隔声这些特殊性能的要求,在界面装修中应该给予充分的考虑,它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界面装修的形式。为防止噪声的干扰,在装配化的设计中,装修层与围护墙体之间,装修层与楼板之间可以设置一定的空气间层,这样墙体本身就可以增加隔声量,另外还可在空气间层中间加设吸声材料,从而增加墙体的隔声性能。在进行面层材料的选择时,一般也采用吸音性较强的材料,在要求较高的办公空间中,还可以在顶部加设隔音罩系统,它可以在两种声音同时发出时,使一方完全听不见。对于这些有特殊性能要求的面层装修,为了保护它的结构不受破坏,一般都要采用固定式连接。n第三章办公空间室内设计标准化体系的理论研究与探索(5)配套产品面板的设计应考虑与电器厂家生产的各种电器接线插头相配套并能自由出线,同时,空调出风口等设备的设置、隔断的固定、墙面与地面、墙面与项面之间的连接等,都要有与之配套的产品和设计。为灵活对应各种形状和尺寸的室内设计,并保证施工的顺利进行,边角处需要可裁剪面板或各种尺寸的配套面板,在面材安装时相互之间的接缝也十分重要,它会影响到整个装修的效果,接缝可以有直口形、圆弧形、斜面形等不同形式,安装时在缝口部位使用弹性密封胶或封口条,选用不同的效果形式使接口部位达到完善。在装配式产品的应用中,配套产品的不足是直接影响其被采用的因素之一。装配式产品与现场加工产品不同,它要求在施工过程中各环节环环相扣,精密配合,所有部件几乎都无法现场加工,这要求产品不仅具有施工简单、适应能力强等特点,同时也要有应付各种情况的配套产品的能力,只有这样,它的快捷、精确才能得以体现。(6)环保性近年来随着环境保护意识的增强,利用再生资源进行产品生产已经成为许多厂家产品开发的方针之一。但这种生产方式就目前来看,通常不会降低成本,反而由于增加回收、运输、粉碎等环节而使得成本提高,但环保产品由于其特殊的意义已经被大家所关注,并且有关环境保护的政府机构也在大力提倡,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必将成为设计的大趋势。3.5办公空间家具系统标准化设计研究3.5.1办公家具设计趋势探讨家具是一种工业产品,其造型设计是以现代工业化、信息化的生产方式为前提的,而家具造型设计中最重要的结构设计的标准化是这种生产方式得以实现的先决条件,因而家具造型设计与标准化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随着工业化、信息化的发展,工业造型设计对标准化也提出了更高、更广的要求,它们之间的联系也日益紧密。随着新的工作潮流兴起,科技产业的高度发展,办公家具的发展已经不再适用于传统的思考模式,而应以新经济的思考角度,来探讨办公家具如何适应时代的发展。未来的办公家具必须以人性化为前提,配合办公室自动化的需求以及自然环保、可持续发展的理念进行设计。受到网络、信息、通讯快速普及的影响,新的办公形态随之兴起,机动办公审的设计逐渐增加,机动的观念也就会逐渐落实在办公家具的设计上。因此,整合式的系统家具就成为办公家具设计的趋势。整个系统会涉及到屏风系统、高隔间系统、办公桌系统、储藏柜系统等设计,各产品既可以自成单一系统,也可以整合运用。(图3-50)屏风的发展应考虑简化产品规格及附属配件的设计,线路的设计不再受限于屏风本体内,因此造型不再像以前那样厚重,液晶屏幕也可以整合在屏风本体的设计中。块状式活动高隔间逐渐取图3—50现代办公家具单元(图片来源:办公空间)n第三章办公空间室内设计标准化体系的理论研究与探索代石膏板及钢板隔问,成为办公室隔问的主流。这种隔问使办公空间的使用更具弹性、环保、经济与美观等效益,在防火、隔音、安全与屏风系统整合方面有更为成熟的发展。办公桌的设计强调高度机动性及组合灵活性。既可应用于办公室各个空间,也可与屏风系统、展示架、家具等系统结合。更为先进的数字化的工作桌会成为一种设计趋势,整合信息、通讯科技及操作接口,使桌子本身就是一部超级终端设备,具备了工作、上网、视讯、信息处理等功能,将所有功能作为一个标准化的设计系统进行设计。储藏柜的设计要符合模数系统,并可以将储藏柜与屏风和隔间系统结合设计,墙即是柜,柜即是墙,应用在开敞办公环境中。通过上述分析,对办公家具的设计趋势归纳如下:(1)系统化未来的办公家具,都必须以系统化的架构来设计,使其不再只是单一形式、单一功能的产品,如此才能适应多变的办公方式。(2)数字化网络的普及,使得信息商品家电化的趋势更为明显。而办公家具的设计,也势必要配合网络世界的需求,予以充分整合,甚至使家具本身就具有网络浏览及信息传输的功能。(3)机动化未来的办公室,不再只是固定形式的规划。因为信息的快速发展,组织的变动弹性也越来越大。因此办公家具的设计,也就必须达到机动调整的功能,使其能配合组织机构和业务机构的变动而扩充或缩减。(4)整合化办公家具的设计,必须考虑与各系统之间的整合设计,使整体办公室更为协调、美观,兼顾功能需要。(5)环保化当今,环保意识越来越高涨,绿色设计成为办公家具的重要设计目标。因此家具材质的选择及结构的设计,均必须以环保为考量,达到减量、回收、再生、重复使用等的设计要求。3.5.2家具系统标准化设计要素要实现办公家具系统设计的高度标准化,设计中应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考虑:(1)材料规格的标准化。以制造家具的主要材料一人造板为例,可包括刨花板、中密度纤维板、胶合板、细木工板以及各种贴面装饰板等。每一种材料在厚度、幅面尺寸上都有一定的标准,如MI)F(中密度纤维板),其幅面尺寸一般为12202440、12203050,厚度一般为:2.5、2.8、3、4.8、5、6、9、12、15、16、18、25(单位:m)。其它如玻璃、铝合金和五金连接件等,都有相关严格的标准。家具的尺寸首先应该符合人体尺度及使用功能的要求,同时应根据扳材的规格和模数协调标准综合考虑。(2)孔洞尺寸和连接系统的标准化。目前国际通行的板式家具制造标准系统为“32n系统”,即对于板式家具实现“部件及产品”的过程中,板块上几乎所有的系统孔和结构孔的孔间距都为32m,因此各种五金连接件的孔位设计也是严格按照32n系统进行设计的,同时它的制造设备也是按照这一体系进行设计制造的,从而实现了从材料到设计、从连接件到设备结构统一的标准化设计,也因此实现了板式家具高效、快捷、系统化、通用性的特点。(3)结构与装配件的标准化。如用于家具装饰的各种造型的木线条、金属装饰件等,用于家具结构和装饰用的拉手、封边条、表面装饰板,办公椅的底座等,都属于结构与装配件的标准化范畴,其规格、结构、外形等都应该有一定的标准。(4)辅助系统及其安装,包括管线的敷设装置、安全系数以及能够确保产品外观整洁n第三章办公空间室内设计标准化体系的理论研究与探索和易为人们接受的设计准则的标准化。如划分办公空间的屏风上,都有标准的放置管线的装饰嵌条。办公桌面和背板上用于穿入电话和电脑接线的管孔卡座,也都是标准产品。(5)控制器,包括控制面板布局、旋钮,视觉指示器与警报装置的标准化。这些结构的标准应该按照人机工程学的要求,对其视觉上的美学效果进行周密考虑后确定。(6)表面装饰,包括色彩选择的标准化。家具表面的各种涂饰方式、覆面方式等,都要符合一定的标准。(7)基本零件,包括螺钉、螺栓、铰链、滑道等的标准化。并同时考虑其美学与人机工程的因素。家具设计属于产品设计,因此它对于自身系列化和组合的灵活性的要求更高一些,而这些得以实现的关键就是要对其结构系统进行标准化的设计,标准化设计的关键就是要使各部件间有良好的模数协调关系和连接固定方式。3.6办公空间设备系统标准化设计研究在办公空间设计中,设备系统是与界面装修系统和家具系统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因此在进行设备设计时,应考虑设备与装修界面及室内家具的协调。而在进行装修部件和家具设计时,也要考虑它们对设备系统的收纳功能。办公空间设备系统的设计主要包括办公自动化系统、照明系统和空气调节系统。3.6.1办公空间室内配线系统设计智能化办公空间的不断发展,使得室内的通讯设备不但增加,因此,办公室内的配线系统也就越来越复杂。在前面的界面装修系统和家具系统的论述中都曾提到,标准化的设计可以有效地将配线系统收纳其中,净化了室内空间的环境。但这些系统的收纳功能还是在一定范围之内的,当配线系统需要较大空间时,仅仅靠这些空间就满足不了设备系统的要求,这种情况下可以采用壁柜式的配线方式。如图3—51将部分电器收容在壁柜内,并有效地收容配线和配管,这种形式的配线柜也可以称为“配线系统墙”,同时具有隔间的作用,并且可以进行灵活的变化。图3.5l配线系统墙设计(图片来源:《智慧型大楼设计计划指南》)n第三章办公空间室内设计标准化体系的理论研究与探索系统墙有独立型和连续型两种形式,高度要与天花板配合,为了能够具有广泛的适应性,其高度在一定范围内要能够进行调整。一组系统墙的宽度一般为900mm或1200∞,可以和其它系统的模数尺寸相协调,其宽度一般为1lOre。办公空间的照明方式可以分为悬挂式照明,家具组合式照明,落地式照明。设计时应该根据办公空问的照度要求进行综合考虑。目前一般办公空间的照度要求水平面在400。6001x,垂直面在150“4001x。照明灯具的选择应该根据界面装修的材料进行确定,使灯具和装修面材相互协调,并且安装方便。3.6.2办公空间室内空调系统设计空调设备在整个设备系统中占用面积较大,因此在设计中应该对其进行合理的规划设计。主要应考虑以下几个方面:(1)要对空调系统的各项指标进行合理设计,确保形成舒适的室内空气环境。(2)要选用功率合适的空调设备,避免能源的浪费。(3)要适应办公空间隔断、家具等不断变化的要求。(4)要对空调系统进行经济合理的设计,尽可能地节约空间,以保证室内正常的使用功能。(5)要便于空调设备的控制和管理。(6)要便于空调系统的维护。办公空间的空调设备的布置方式一般分为中央式和单体式,设计中要根据实际情况和需要进行选择。3.6.3办公空间的环境品质设计设备的增加不可避免地使得办公空间中的噪音源也不断增多,为了保证室内声音环境的质量,在前文中已经对装修系统中可以采取的策略进行了研究,而对形成噪音的设备本身,也必须要有相应的措施进行控制,可以采用以下几种方法:(1)对一些发生噪声较大的机器,应尽量选择噪音水平较低者。(2)在设置机器时,应当注意设置的位置和方向。以降低噪音的传输效果。避免机器的周围有声音的反射面,避免噪音源直接面向工作空间。(3)在配置机器时,应当考虑设置机器专用区以隔离噪音。(4)在机器周围使用吸音材料,以降低噪声的干扰。此外,对于各种设备管线的设计都应考虑它们的防灾性能,以保证整个办公空间的正常运作。n第三章办公空间室内设计标准化体系的理论研究与探索3.7本章小结标准化体系建立的关键是以模数协调系统为前提的,本章首先根据一般办公空间设计的尺寸特点,对材料的基础规格编制模数协调标准,形成一个材料规格的基础目录,这就为部件产品的系列化生产提供了前提条件。优选尺寸的确立使部件种类大大减少,有利于进行大规模生产。部件间连接与固定方式的标准化为装配化施工提供了可能,并且使各部件的通用性及灵活组合性提高,有利于形成多样化的设计,结合不同的空间限定方式,就形成了多样化的空间。模数协调标准、部件的连接与固定、空间限定方式构成了标准化体系的主体,它们的不断发展与完善使标准化设计得以实现。界面装修系统、家具系统、设备系统是办公空间的三大重要组成部分。本章分系统对其标准化设计的要素进行研究,提出各系统在进行标准化设计时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使办公空间室内设计标准化体系得以形成。n第四章办公空间室内设计标准化体系的发展4.办公空间室内设计标准化体系的发展从以上分析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建立科学完善的标准化体系势在必行。我们可以看到目前的标准化体系中,大部分装饰元素就单项产品来说很多都已经具备一定的产业基础,并且有相当种类的产品已经具备了装配化生产的能力。更有一些具有前瞻眼光的生产商不断推出新型绿色环保,可回收再利用的装饰材料。我们目前面临的问题一方面要对现有成品装饰元素进行优化整合,使其形成一个整体,即“标准化体系”:另一方面,要进行全面的产品开发,增加标准化设计的选择,避免空间的单一。4.1标准化设计与多样化需求的矛盾标准化大批量生产,有利于采用先进工艺、高效率的专用设备和自动化设备,有利于组织专用流水线生产。这些优点不仅有助于改进产品质量、降低成本,还能满足成品在视觉上的一致性。但不利的是产品一经定型生产,不容易更改,因而也容易造成产品的单一、“千僧一面”的局面,而人们对于设计造型的要求往往是多样化的,这就是标准化与多样化矛盾产生的原因,也由此使美学和标准化的关系问题成为当代技术美学中的难题之一。著名的英国物理学家乔治·汤姆逊认为,大自然进行着大批量生产,这种生产是科学真理中最深刻的真理。有人把大自然比作巨型宇宙工厂,它源源不断地提供“大批量生产”的产品——如人、鸵鸟、鳄鱼和松树等。这些大批量生产的“产品”的确是独特的系列,就仿佛由同样的标准件组成。然而,每种标准件又都是严格个性化了的。世界上没有绝对一样的人、鸵鸟、鳄鱼和松树,大自然所制造的一切既符合标准又纷繁多姿。同样道理,在进行室内设计时,我们一样也可以通过标准部件组合出多样化的空间。要实现这一目标的前提条件就是我们要有完善的模数系统、协调参数、灵活的设计和装配方法。为了适应和满足多元化的社会需要,现代化的设计和生产必须在实行标准化的同时,贯彻多样化、多层次的原则。现代化的生产应该是一种具有个性特征的标准产品的大规模自动化的批量生产。因此,在标准化的原则中,要同时考虑灵活性,可变性、弹性、可扩展性、可发展性、可组合性等等一系列因素。一方面具有科学的标准化的整体特征,另一方面,又同时具有广泛的灵活性,显现出多姿多彩、千变万化的特点,能够满足多种多样的需要。有人把标准化构件比喻成乐谱中的“音符”,由这些基本音符组成音节,再由不同的音节构成不同风格、不同体裁、不同样式的形形色色的音乐作品,即构成标准化的丰富多样的设计作品。n第四章办公空间室内设计标准化体系的发展4.2协调标准化设计与多样化需求的措施研究为了达到标准化和多样化的统一,在标准设计时遵循的原则是:设计领域中的大批量产品,通过有限的标准件制作出来,按照某种系统把标准件互相结合,形成多样化的设计。在实现标准化和多样化统一的过程中,我们可以采用如下的几种行之有效的方法和技术进行实施:4.2.1产品规格系列化本文第三章中针对办公空间进行了模数协调标准的编制,提出了一种模数协调的方法,对装修中材料规格的基础标准系统进行了研究,通过多级协调参数对部件规格进行协调,使材料规格系列化,形成相应的模数数列及模数网格,标准化体系整体水平的提高是建立在各个模数数列和模数网格不断完善的基础之上的。模数网格的尺寸越小,模数尺寸的级配越多,设计的灵活性就越大,但物件数量也相应增多;反之,模数尺寸加大,构件数量减少,但设计的灵活性也受到限制。因此,在进行标准化设计的过程中,正确确定模数网格,并使它具有良好的协调关系,是使标准化和多样化结合的重要保证,同时也是实现使基本定型单位块体增加互换、调位、错动和纵横排列的重要基础。任何一种产品都有反映它的一系列技术特性的参数。这些参数不仅同该种产品的特性有关,而且还同与该产品相关的一系列产品的技术特征有关。因此,选择协调关系良好的参数,有利于标准化和多样化。选用优先数系,可以提供一种经济合理的数值分级制度,可简化、统一品种规格,满足较密和较疏的分级要求,保证尺寸的可分性和叠加性,有利于构件的互换和发展,从而为标准化体系的多样化创造条件。一种产品经过参数协调,其规格就会向系列化方向发展,增强了产品的适应性及可选性。4.2.2零部件生产成组化成组技术(GroupTcchnology,GT)是利用制造系统的相似性,以优化制造过程和取得高经济效益的技术。成组技术打破了部件间的界限,充分利用不同部件的许多零件在结构与工艺上的相似性,形成同族(同组)零件的“叠加批量”或“成组批量”,使多品种,中小批量的生产也能像大批量生产方式一样采用先进技术,提高设备的专用化程度。由于成组技术的这一特点,使企业能够以大批量稳定的生产方式来适应多样性、多变性的市场。一种产品中大约20%的零件是标准件,70%左右的零件是相似件,只有10%左右的零件是专用件。当制造系统的范围向全国、全球扩大时,相似件和标准件的比例还要增加,专用件的比例会进一步下降,从而可以采用高效、成熟的技术,以大批量的成本制造单件的产品,提高零件的通用性。零件的通用化指通过某些首选零件标准化,从而减少不同零件的数目(零件种类)的一种非常有效的方法。对产品零件进行标准化设计,使得各零件的生产不因其外部产品品种和功能的变化而改变制造工艺,降低产品成本,取得规模效益。成组技术要根据零部件尺寸、几何形状、加工工艺、材料等特点进行合理归并,形成规模化生产。下图为通过通用的零件形成不同形式的家具框架的实例(图4—1)。n第四章办公空间室内设计标准化体系的发腱●聃hImll与.ic|F蠢寓意舟}赡T撼簟升嵩可阻蓐虞再瑶■帕辘●十柱子盼菇抑程纂午.也何以再丹毫羹成量鬻围4-1通用零件灵活组成容具框架(踅片来源:爨制)4.2.3功能设计模块化。模块”(Module),与织本颡义。经巧妙撩谤豹积本,怒适,0耋在裁手裁貔串获零游戏快袋鳃同时,展现如造扬的天赋。经过巧妙设计静“模块”,辘让企业良最低的成本和最高的窿制水平,满忍用户个性化的黼求。而且只锵运用“模块“重构,便能适威市场变化。“模块”有两个基本特征:一是通用性,一个模块至少应柱两处以上有用武之地,多多箍棼;二是有通用的接口,至少弼~功能的不网横块,接口相阉。如扳式家篡箨荦申模块的接日郄采用32ram系绕静毳位竣诤,嚣嚣无凳基群缀合,都彝予窳璇。围4-2燕搬器囤毒Il形成的家具框架,姆不同板材及配件组合,形成了不同功能的家其模块。图4-2结构框架与不同板材及构配件进行组合可形成不同的家具模块(图片来源:垂制)童豳中盼家其横块透过维合,簸霹漩形成多榉纯的家兵系统。(鹫4-3)n第四章办公空间室内设计标准化体系的发展图4-3家具模块的灵活组合形成多样化的家具系统(图片来源:办公空间)模块化设计的概念和方法,使我们能够从“零件级”上升到“模块级”来面对多样化选择。模块化设计的一种主要方法是将同属一种功能的不同模块单元按某种秩序组合起来。例如橱柜类设计,它的储存功能就是按照某种规则将各种存储单元有次序地组合而成的。但若过分拘泥于标准单元模块的规整结合,又会产生过于强烈的秩序感,而使造型过于统一,显得呆板。因此,如果在上述过于严谨的系统中引入一些小变化,如家具拉手的变化,在门板或墙板上应用一些装饰线型,采用不同的封边条或使用不同的色彩搭配等,都会有助于提高产品的视觉鉴赏性。另一种模块化设计是将具有不同功能的模块结合在一起,可提供不同的用途。如带按摩、能摇摆、可调节椅背角度并有遥控功能的视听沙发,它就是由各个不同的功能模块,如按摩功能模块、摇摆功能模块等按不同方式组合的整体单元,以满足各种不同的需要(图4-4)。这样的单元模块图4_4多种功能模块组合而成的沙发既能单独使用,又能组合成系统。这是目(图片来源:2l世纪办公空间)前产品设计的一种趋势。n第四章办公空间室内设计标准化体系的发展4.2.4大规模定制生产大规模定制(MassCustomization,简称MC)是指以大规模生产的成本和速度,为单个客户或小批量多品种的市场定制生产任意数量的产品。大规模定制是一个合成词,也叫做“批量客户化”,从字面上看是相互矛盾的两个概念,既要个性化,又要大批量生产。因此,MC就是一种根据每个用户的特殊需求以大批量生产的成本提供定制产品的生产模式,它实现了用户的个性化和大批量生产的有机结合,以大批量的效益(成本和交货期)进行单件定制产品的生产。从技术发展的角度考虑,阿尔文·托夫勒(AlvinT0御神在其1970年所著的《未来的冲击》(FutureShock)--书中曾提到过大规模定制生产;斯坦·戴维斯(StanDavis)在其1987年所著的《完美的未来》(FuturePerfect)一书中也曾对大规模定制进行过简要的说明{直到1993年在大卫M.安德森(DavidM.Anderson)和B·约瑟夫·派恩二世(B.JosephPineII)所著的《大规模定制》(MassCustomization)中对大规模定制的内容进行了完整的描述。大规模定制即是将大批量生产与满足顾客个性化需求相结合的方式。这种生产方式能够生产出顾客要求共性的标准件,并根据顾客不同的个性需求灵活地加以改造组装。然后形成完全令顾客满意的产品。在短短的30年间,大规模定制的发展大大超过了托夫勒的预见,比10多年前戴维斯的设想也要进步得多。在国外已有许多企业成功地采用大规模定制生产模式或正在向此模式转变。在我国企业界,大规模定制仍是一个非常前沿的问题,但是,大规模定制将是企业经营中新的必然趋势,它能在不损失企业经济效益的前提下,了解并满足单个客户的需求。我国大多数企业的设备和管理水平目前仍处在大规模生产的水平,机器设备陈旧,生产线柔性不足。实行大规模定制,首先要求企业的生产制造系统具有柔性制造的特点,这本身与我国企业现状存在着矛盾。其次,大规模定制还要求企业在柔性制造的前提下取得规模效益。大部分实行柔性制造的企业失败的主要原因是无法解决成本激增的问题,管理水平不能同步提高。如何使规模生产的企业具备柔性,使具备柔性生产特征的企业成本不再提高或增加不多,如何将两者有机统一于同一制造企业,是企业向大规模定制转变时所面临的挑战。要使企业的生产具备柔性生产的特征,同时又具有规模效益。一种切实可行的解决办法就是各企业问应建立良好的协作关系。当然,这种协作关系是建立在部件产品标准化设计的基础上的。一个企业只生产产品的一部分或几部分,作为一个功能模块,各个协作企业的不同功能模块相互组合,最终就可以装配成成品,同时根据客户不同的功能需要,可以增加或减少某一模块,以满足客户的不确定性需求。各企业之间之所以能够进行协作生产,主要是产品各部分的生产都有固定的规格和工艺要求,这样才能使最后安装的尺寸准确无误。如果以供应链的角度来看待企业,将企业各生产车间看成单个的功能模块,各模块实行标准化生产,各车间实行规模生产,整个企业实行柔性生产,则我们将用有限的标准化零件组合成无限多样化产品,快速满足客户的定制,又不损失企业的效益。大规模定制满足了差异化和低成本的双重要求,满足了完全竞争的市场需求。将多样化和标准化这两个看似矛盾的问题,统一于一个系统内,用辩证的观点来看问题,用系统的方法来解决问题。以上四种措施是相辅襁或的.产品规格的系勋化有助于零部件生产我组化;零部件魄合理归并使其通用性加强.扶而组合成各辩不同钓功能模块;大规模定锄生产的实现是建立在j:王上三种捂施的基础2上的.形成标准产品2阃完善的调节机锄,形成多样化的设il-.n第四章办公空间室内设计标准化体系的发展4.3办公空间的可持续发展对自然的尊重是近年来提出的一种观念。随着全球生态危机的加剧,人类越来越体会到需要保护自然,保护生态环境,需要在设计中体现可持续发展的原则。1999年北京UIA大会发表的《北京宪章》中就指出:。走可持续发展之路是以新的观念对待二十一世纪建筑学的发展,这将带来又一个新的建筑运动。”在建筑界,走可持续发展之路已经成为人们的共识。这在室内设计领域也不例外,在设计中贯彻可持续发展的原则正成为广大室内设计师的共识。4.3.1可持续发展室内设计的内涵室内设计是为了满足人们的物质要求和精神要求而进行的理想化内部环境设计,与人的生活息息相关。现代室内豪华的装修配以密闭的空调设施和现代办公设备使许多人在还未意识到它存在的同时,已经在无名的痛苦中度过了几十年的时光。其症状为:头痛、恶心、疲劳、刺激、烦躁不安、呼吸系统疾病、哮喘、过敏,以及易患伤风感冒等等,目前在医学上已定义为病态楼宇综合症(SBS)。因此,可持续发展的室内设计首先就是要求设计师充分地发掘和利用健康环保的材料。把更多无毒、无污染的绿色建材带进我们的生活空间,以切实保证人们的身心健康。为人类创造绿色的、生态的、可持续发展的室内空间。其次,可持续的室内设计应该通过可持续的设计理念对在不同空间中进行各种活动的人们的思维和行为方式产生积极的影响,促使他们认识、思考、接受可持续理论并付诸于行动。再者,可持续的室内设计应该通过构想和实现可持续设计方案,带动各大设计领域的创新思维,为新的设计革命推波助澜。最后,可持续的室内设计必须突破仅仅以人类为中心的狭隘思想,深刻认识到人类和环境共生存、同进化的关系。树立具有全局意识和整体意识的设计观。4.3.2我国可持续发展室内设计的发展特点室内设计向可持续方向发展是全球性的、不可逆转的发展趋势,是世界发展的主题也是我国最大的主题。但针对中国的独特国情来看,它在中国的发展必然有其不同于其它国家的独特之处。室内设计是一门涉及材料、能源、建筑、产品设计等多门学科的新兴边缘学科,室内设计的完成与实现是以整个工业系统为依托的,从某种意义上说。室内设计的可持续发展是全社会可持续发展浓缩产生的一个重要标志。中国作为一个新兴的工业国家,十分幸运地融入了高科技、全球化的发展大潮,迅速转变成为一个基于网络技术,以服务为主导的可持续发展的生产消费系统。中国并不需要在漫长的工业化进程中摸索,总结工业化所导致的资源、环境问题,而可以直接全面展开对可持续发展解决方案的制定和落实,从而室内设计也可以依托工业系统跳跃式的可持续发展步调直接进入可持续发展的高级阶段。因而,中国的可持续室内设计的发展必然呈现出跃进性的特点。发展是中国的第一任务,建国后经济发展虽然迅速,但也付出了不少沉重的代价。消耗了大量资源,破坏了不少环境。在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今天,如何在全民中树立正确的可持续的发展观点,如何有效地应用降低能耗又保证发展的可持续发展方案已经成为当务之急。室内设计是与人类生活关系最为密切的行业之一,它在影响人类生活状态的同时还影响着人类思n第四章办公空间室内设计标准化体系的发展维行为模式的发展,因此,室内设计的可持续发展不仅关系到整个可持续发展的水平,还关系到未来可持续发展的进程,因而,中国的可持续室内设计的发展会呈现出紧迫性的特点。与各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相比,中国的科技水平相对落后,人民群众的可持续发展意识相对薄弱,政府的宣传执行力度不够,经济由资源型向技术型的进程过缓,这些劣势都严重影响了我国可持续发展的速度和水平。室内设计作为新兴学科,技术理论水平尚不完备,从业人员水平参差不齐,相关政策法规还不健全,室内设计的可持续发展之路必然漫长而艰难。因而,曲折性又是可持续室内设计在中国发展的另一大特点。4.3.3在室内设计中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途径在室内设计中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理念主要有以下四种途径。(1)更新设计观念,建立现代环境意识,在设计中贯穿生态思想,首选生态环保型装修材料。充分利用建筑朝向和大面积的窗户引进自然光线、保持空气流通,减少微生物的生长机会,创造健康自然的室内空间;通过恰当的方法有效地隔离噪音,减少声污染对人体的伤害:充分利用建筑本身和开窗的热传递效率,营造接近自然的室内物理环境;选择玻璃等天然环保的装饰材料或有害成分易挥发的装饰材料;在室内空间中适当地使用绿色植物进行装饰,达到净化空气,增添自然气息的目的,从而色q造出高度满足人们生活工作要求的理想内部环境。如在加拿大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校园内的亚洲研究院办公楼(C.K.CHOI楼)设计中.为了减少各种不良影响,设计师只使用经过确认是无毒的装饰材料以保障人体健康,同时强调室内的排风以保持空气的清新。(2)在设计中充分考虑到资源的节约和利用以满足后代的需要。依据资源和能源系统的更新能力对资源和能源的开采使用进行严格控制,尽量使用可循环或带有部分可循环成分的材料和产品;通过开发和使用可循环利用的装饰部件和家具减少装修垃圾;通过水的再利用装置和节水装置减少生活废水,节约水资源;降低照明和各种电气设备的负荷,节约电力资源;选择规模恰当的供热、通风和空气调节系统,避免不必要的能源浪费;充分利用太阳能、风能等可再生能源。在c.K.CItOI楼设计中,卫生间设计很有特点,设计师把移幢大楼内的卫生间相对集中布置,在卫生间的地下室内放置了几个很大的垃圾箱。排泄物通过不锈钢滑管下落在垃圾箱内,在垃圾箱内则放置了一种红色的小虫,在这些小虫的作用下,固体排泄物的体积将缩小到原来的5%左右,大大减少了对城市管网的压力。至于卫生间中产生的腐殖质与混合肥料(主要指液体排泄物及污水)都是很理想的园艺肥料,经过处理后也可以重新利用。(3)在设计中尽量减少间接的环境影响以维护当代人和后代的共同利益。减少材料和施工过程对周围空气、水的污染:尽量使用可降解材料以避免或减少装修垃圾对环境的影响;尽量使用本地的材料,以减少运输对环境的影响。在C.K.CHOI楼设计中。有5096左右的材料是重复使用的,同时有5096左右的材料图4-5在室内空间中运用重以后还能被循环使用。木柱和木梁就利用了不列颠哥复使用的木梁伦比亚大学内一座废弃的30年代的军械库中的大木(图片来源:室内设计与装修)粱。一些门窗、不锈钢、洗涤槽、卫生间内的附属装置及金属导线等材料亦是重复利用了~家商业建筑n第四章办公空间室内设计标准化体系的发展改造过程中废弃的材料。(图4-5)(4)大开间与灵活分隔是可持续发展建筑的较好形式。节能技术、环境保障体系、智能化与管线系统,都需要结构与装修的一体化概念,二者紧密结合,形成完整的配套体系。(图4-6)4.4本章小结图4—6大开间灵活分割的办公空间(图片来源:室内设计与装修)本章针对标准化设计与多样化需求之间的矛盾,找出解决问题的措施,对这些措施实现过程中存在的困难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标准化和多样化不是对立的,而是互相促进的。从产品规格的系列化到零部件生产成组化再到功能设计模块化,最后实现产品的大规模定制生产,它们都是以一定的标准化基础为先决和实施条件的,离开了标准化,一切都无从谈起。同样,标准化也必须与成组技术、模块化设计、大规模定制紧密结合,才可能高效地、全面地实现设计与标准化的完美结合,实现设计的可持续发展。分析可持续发展室内设计的内涵以及我国可持续发展室内设计的特点,提出可持续发展设计的方法,建造健康、环保、节能、科技相结合的现代化室内空间。n第五章标准化体系在办公空间设计中的应用研究5.标准化体系在办公空间设计中的应用研究5.1银行室内设计的特点——以中国建设银行营业空间室内设计为例银行是办公空间的重要类型之一。银行营业空间的设计是银行外观形象的首要体现,是抓住客户眼球的第一要素。各营业空间处于不同的环境中,布局各不相同,有的是新建房屋,便于设计改造:有的是旧营业厅改造项目,设计上存在一定的难度和局限:还有的是其它用房的改造,设计的难度更大,与现代化银行的设施和环境要求相距甚远。如何“旧瓶换新酒”是摆在设计面前的难题。现代的高科技冲击着银行传统的工作方式,对银行的整体形象提出更新的要求,银行营业空间的设计要体现银行现代化的概念。其设计特点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高速发展的现代科技冲击着传统的银行工作方式,集高速运算、文件储存、远距离查询等先进功能为一体的电脑替代了单一计算的老式算盘。安全、卫生、轻便的信用卡正在逐步取代携带不便的现金,存取款不用上银行正在由神话变为现实。电话银行应运而生。银行的变化也带动了设计观念的变化,如设计要求考虑电脑主机的安置空间和电脑子机的操作空间。微机房和电脑桌随之产生,信用卡的发展,带来了AnI自动取款机的安置要求。使柜台的接待量相应减少,营业厅空间的布局发生了变化。(2)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驱使银行不断完善服务的软件和硬件。装修是体现银行形象和服务环境的藿要硬件,是塑造企业形象的手段,日益受到银行业的重视,也因此带来了有自己特色的装修竞争。(3)随着市场竞争,银行业也在树立全方位,大营销经营思想,对客户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方法推荐银行产品。一个良好的经营环境,成了银行业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因此在室内设计中,要考虑整体形象高雅、美观,布局上合理大方,使用上舒适、实用,功能上周到、齐全。使装修费用控制在合理范畴内。(4)正确认识“cI”工程实施标准【l】,认真贯彻落实和理解其要领,运用“材质对比、虚实对比、颜色对比”等手法来衬托并突出银行立面,追求简洁、明快、个性鲜明的企业形象,是优化设计成功的要点。(5)为了抢占市场,各个银行都在根据需要增加自身营业空间的数量,以增加其业务量。这就产生了对银行营业空间进行系统化装修的问题。为了便于银行的规范化管理和统一的企业形象,设计在空间组织、界面装修、家具样式、设备设施等方面都应该形成一定的标准。本文以中国建设银行营业空间的室内设计为例,以本文第三章所制定的标准化体系为设计依据,根据建设银行要求以及营业空间设计的特点,研究银行营业空间室内的标准化设计,把标准化体系的理论研究应用于实践。【1】“CI”工程实施标准,是指行业为了规范自身的企业形象而制定的立体的、全方位的工程设计标准,从而保证自身具备鲜明的企业形象特征.n第五章标准化体系在办公空间设计中的应用研究5.2银行营业空间的设计原则银行营业空间可以分为三大功能分区:营业大厅区、营业内厅区(封闭办公区)和内部办公区。本文研究主要针对营业大厅区和营业内厅区(封闭办公区)。其中营业大厅包括现金区(封闭柜台)、大堂经理区、客户经理区、休息等候区、查询信息区、自助区、内部办公区和其他辅助区。设计中考虑以下设计原则:(1)适用性原则。在设计中要落实“以客户为中心”的经营理念,科学划分功能区,营造温馨、人性化的服务环境,满足客户需要,提升服务能力和水平,实现经营绩效。机动适用性强,反映了现代设计精神,各项设计要素既有统一规范性又有适当的灵活性。体现建设银行整体风格的配套设施、外观、尺寸、材质、施工方法均要求规范、统一,但其它设计要素可根据不同场地进行调整、组合,如营业大厅空间分布、各类设施摆放,柜台平面形状安排、窗口数量设置,柜台制作尺寸等,均可参照有关规范灵活、合理安排。(2)统一性原则。对内外形象进行系统化设计,力求达到营业空间形象整体统一,装修风格协调一致,各系统细节构成合理和谐,以系统化的装修风格突显现代银行的个性化形象。在外观设计、色彩风格、单体构件样式等方面细化、统一和规范,(3)差别化原则。充分考虑各营业机构业务规模、效益水平和当地经济发展水平和成本水平的差异,在装修用材、造价标准上体现差别化,优化资源的配置效率。在不影响整体装修效果的前提下,选用价格更经济、放射性较低、颜色效果更理想的材料,达到既降低装修成本,又提高环保效果的目的。(4)可操作性原则。在标准制定中,突出可实施性,根据使用功能的不同,采用模块化设计,大规模定制生产,尽可能使用现代成熟的可拆装、拼装办公组装产品和配件,力图消除传统手工业生产带来的随意性和繁复性,方便工程精确预算、集中采购和整体结算。同时,细化装修用材、施工工艺,提高建设效率。以客户为中心,科学划分功能区域,合理规划业务流程,最大限度地方便客户,提高服务效率和质量。银行功能区域的划分要依据现代银行的服务体系,体现现代化、人性化的服务理念。银行营业空间设计具有大量性,重复性设计的特点,设计在符合安全标准,节约成本、提升整体效果的前提下,使装修的选材更规范和环保,设计和制作标准更符合实际操作的需要。从整体到细节建立统一的标准体系,使设计与施工更具规模化、标准化,缩短设计周期,同时有利于设计的更新或升级,内外环境设计,设备设施配置,在体现新理念的同时兼顾银行的总体形象特点和地域差异。以下将对银行营业空间的各个设计系统对标准化体系的应用分别进行论述。5.3室内空间再限定系统设计5.3.I银行营业空间的功能组织设计第一步需要根据银行的具体业务需要进行功能划分,以方便对客户的服务,同时满足银行内部的具体工作流程。在对银行营业空间的现状进行现场调研的过程中,主要针对营业空间家具使用方式、分区与流线、排队方式、信息区使用情况,等候区使用情况五个方面的问题进行分析。经过调查发现以下几点问题:(i)目前部分营业空间的家具比较陈旧,尤其是随着银行自动化设备的不断增加,原有的家具在使用功能及家具样式方面都与现代化的银行办公环境存在冲突,需要改进。58n第五章标准化体系在办公空间设计中的应用研究(2)部分营业厅的公共区域面积偏小,在人流量较大的时间段,大厅显得过于拥挤,导致整个大厅环境混乱,声音嘈杂。(3)排队方式如果为取号集中排队,效率相对较高,传统的分柜台排队,效率较低。(4)信息区存在的问题主要是有些位置不太明显或比较偏僻,影响顾客使用。(5)等候区根据人流量的多少使用情况不同,部分营业厅等候椅的设置数量少,但人流量又很大,导致很多的顾客只能在大厅里来回走动,影响了整个营业厅的秩序。通过以上调研,在进行功能组织时重点考虑以下几个方面(图5—1):(1)首先在选址时要对周边环境进行详细调研,事先估计其今后的业务量,从而确定营业厅面积的大小,设置柜台数量,自助服务设备的数量等等这些具体内容,以保证功能设置的合理性。(2)严格控制工作区的面积,按每个工作人员5’8平方米来计算,减少面积的浪费,充分利用空间,尽量增大公共区域的面积,增加等候座椅的数量,以保证在人流高峰时不会过于拥挤。(3)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增加查询、自助服务的功能,方便顾客的使用,同时减轻柜台的工作量。自助服务设备考虑非营业时段可以进行单独使用的需要,所有设备集中布置,和营业厅既相互联系,又自成一体。位置设置在主入口的两侧醒目的地方,有自己独立的入口。(4)设计中考虑今后开放式柜台服务项目逐渐增多的趋势,适当增加开放式柜台的数量,现代银行的服务理念是要朝更人性化的方向发展,开放式柜台的服务与封闭式柜台相比,拉进了工作人员和顾客之间的距离。设计中两种柜台服务区的面积比例基本上控制在1:1左右。(5)引导区的设置位置要显著,一般设置在入口前方偏左或偏右的位置,以保证入口和等候区之间交通的顺畅,方便人流的穿行。(6)完善个人理财中心的功能设置,提高其服务的品质。个人理财中心的位置应该与引导区相邻并靠近入口,同时要是一个相对独立的功能区域,设计中避免人流与柜台区人流的交叉,同时还要避免公共区域的噪音对个人理财中心的影响。图5—1是根据上述设计原则进行的营业厅的平面设计案例,面积在i00平方米左右。图5一l银行营业空间的平面设计(图片来源:自制)n第五章标准化体系在办公空间设计中的应用研究5.3.2室内空间再限定方式在进行现状调研中发现,营业厅的各功能分区相对都比较封闭,室内隔墙大都是以现场旖工的砖墙为主,各功能之间在使用上以及视线上都缺少联系,满足不了各空间区域对于机动性的使用要求。本设计中在进行空间划分时主要采用了以下三种手段进行改进:(图5—2)(i)采用成品隔断系统及轻质隔墙系统分隔空间,营业空间中的个人理财中心和内部办公区相对独立,设计中就采用安装方便的成品隔断或隔墙使其与其它空间相互区分,隔断形式的不同会使室内空间有不同的视觉效果,拆装方便的特性,可以对室内的功能组织进行灵活变化。(2)采用家具或屏风系统分隔空间,在银行营业空间的设计中,柜台是家具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本设计中的柜台分为封闭式柜台和开放式柜台两种形式,柜台一般为线性排列,自然地将服务区与工作区进行了分离,达到了功能和形式的相互结合,柜台采用模块化设计,通过工厂定制生产,现场进行安装,机动灵活。(3)利用折叠门、垂直卷帘等部件划分空间,自助服务区在营业时间与其它空间融为一体,而在营业结束后要能够与其它空间相互分离而单独使用。在设计中采用垂直卷帘门的形式来满足这一要求。多种空间限定方式的使用使空间形式富于变化,各种成品隔断以及轻质隔墙都采用装配化施工,拆改比较方便,增加了室内空间的图5-2室内空间再限定方式分析灵活性。(图片来源:自制)5.4界面装修系统对标准化体系的应用营业厅的现状空间在界面装修设计中出现的主要问题有:(1)界面装修的材料过于传统,与现代化商业银行的环境气氛不相融合。(2)各营业厅界面装修对材料的选择过于随意,缺少一定的联系。材料的规格杂乱无章,缺少统一的设计,经常在不同界面的交接处出现规格过小或不符合标准样式的材料。(3)界面装修对各种设备管线的包容性不强。其现状是各种设备管线几乎都设置在吊顶空间,各种设备走线沿墙布置,一般通过线槽或线盒进行封闭,有些后来增加的各种管线甚至直接暴露在外。尤其是近年来增加了很多自动化办公设备。在调研中发现,办公桌下经常是各种接线设备纵横交错,随意搁置在地板上,这些不仅影响了整个空间环境的品质,同时也带来了很多的安全隐患,亟需改进。银行营业空间要为客户提供良好的服务环境和独特的视觉品牌体验。在本次设计中以简洁明快的装饰风格为主,整个营业空间的背景简单而纯净。面层装修采用标准化的部件产品,60n第五章标准化体系在办公空间设计中的应用研究以装配化施工为主要特色。5.4.1墙面的标准化设计室内空间的墙面装修包括室外入口墙面,室内维护结构墙面、柱面、室内轻质隔墙墙面。银行营业厅具有部分商业空问设计的特点,在外部环境设计中以简洁、现代为主要特色。入口大面积使用隐框式玻璃幕墙,内外通透,使整个营业环境更加醒目。大门采用钢化玻璃自动门,与玻璃幕墙融合。为了突出主入口,在入口一侧设计一块蓝色玻璃墙面,丰富了立面效果,同时,蓝色为建设银行的企业颜色,因此在一定程度上也体现了企业形象(图5-3)。室内装修主要采用标准化安装的饰面板材。如玻璃、铝板等材料。材料的规格根据空间的尺寸及设计形式进行综合考虑后确定。(图5—4)图5—3银行营业厅外立面效果图(图片来源:设计图纸)图5-4银行营业厅室内效果图(图片来源:设计图纸)在图5-1所示的案例中,所有的墙面装修以2550mm高为标准,2550mm以上至吊顶的墙面用涂料喷涂。确定这一高度的原因在于封闭式柜台的高度为2550mm,这样,整个空间的装修高度就可以处于同一水平线上。图5.5开放式柜台背景墙面立面图,材料采用玻璃。踢脚高度为50mm,设计将2500mm高度平均分成5份,每部分的高度为500mm,每两块玻璃之间通过lOmm的连接件固定,则玻璃板的实际高度应该在495mm左右。宽度方向以尽量均分为原则,每块设计为1000mm宽,端头规格为850mm,均为模数尺寸。(图片来源:工程图纸)61n第五章标准化体系在办公空间设计中的应用研究。。r辨舛辑斜.JR7。50。5。o.5∞图5-6金属板材饰面,板材规格为500x500mm,在高度方向,相邻板材之间设计10mm凹槽。(图片来源:设计图纸)室内的轻质隔墙主要有板式隔墙、玻璃隔墙以及与家具系统相联系的组合式隔墙。板式隔墙的面层可以根据装修效果的需要而选择不同的材质,如木饰面,壁纸或织物软包等等。不同的材质相互组合丰富了室内空间的装饰效果。板式隔墙的内部可以布置走线。龙骨采用伸缩槽钢,使整个骨架具有一定的调节能力,以应对实际设计中各种非模数空间带来的影响。玻璃隔断采用lOmm或12m的钢化安全玻璃。隔断系统有精致的铝合金型材和特殊胶条装饰,型材与玻璃之间的连接处采用预制的特殊胶条。每个玻璃模块之间由宽度为20m,表面弧形的精致铝型材组件联接并通过特制平滑胶条使装配更加精密,在转角及“T”形连接处,应用类似组件进行连接及装饰。此外,还可以在相邻两块玻璃模块之间用3mm的透明预制胶条进行密封联接。隔音性能好。图5-6成品玻璃隔断(图片来源:自拍)图5.7玻璃隔断与木质隔断结合设计(图片来源:自拍)n第五章标准化体系在办公空间设计中的应用研究q-l■■●洲t■●t●■●●t●《●■忡B{翻税圈A-^M抚m图5-8单层玻璃隔断的连接节点图(图片来源:工程图纸)h■■unIl喇口_t■■日"■月■-$■村■■n^-^剖视田图5-9双层玻璃隔断连接节点图(图片来源:工程图纸)&㈠¨H吐;B陛㈠㈠H㈠灶zn第五章标准化体系在办公空间设计中的应用研究门的选择是多样的,玻璃门或木门均可以,也可以选择不同的高度和宽度,部分设计采用门控设备或自动闭门器。玻璃推拉门导轨可以安装在吊顶内部,也可以安装在墙面上。家具系统可以与隔断相结合,形成富有现代感、功能完备的人性空间,还可以变换布置,满足空间变化的功能需求。5.4.2地面的标准化设计地面设计中对标准化体系的运用主要体现在工作区的地面采用双层地板系统,解决了大量的设备及管线的布置问题,净化了室内环境。在柜台的设计中,高度由营业厅地板量起,以方便顾客使用决定其高度,而工作区地面高度则以方便窗口业务,根据柜台面来决定,因此,营业厅与工作区地面有高低差。在设计中利用这一特点,同时考虑到工作区域办公自动化系统设计的要求,将工作区域的地面设计为架空地板,一方面满足了使用功能的要求,同时也为各种设备走线的安装提供了条件(图5-10‘11)。图5.10营业厅地面设计(图片来源:自制)图5.11双层地板系统(图片来源:室内设计与装修)工作区的地面材料以方块地毯为主,可以防止静电和噪声的干扰。营业厅的地面采用防静电地板,材料设计中体现健康环保的设计理念,选用PVC地砖来代替传统的地砖或石材。PVC地砖由高分子材料合成,原料来源广泛,价格适中,安装方便,并且耐磨、耐腐蚀、抗静电、阻燃,不易变形、弹性好、维护方便,不含放射性元素,是一种理想的环保材料,克服了传统材料的各种缺陷,装饰效果也比较理想。5.4.3顶面的标准化设计吊顶的设计考虑吸音效果,设计中采用吸音性较高的岩棉材质或穿孔吸音铝板作为天花板材料,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由于地面双层地板系统的出现,减少了项部因为诸多设备管线带来的负担,整个吊顶的形式更加纯净。吊顶板规格选择以600mmx600m,800mmx800ram的常见规格为主,局部结合照明设计增加一些吊顶造型来活跃空间气氛(图5-12)。吊顶板材通过龙骨安装固定。n第五章标准化体系在办公空间设计中的应用研究酉一图5.12天花造型节点图(图片来源:工程图纸)5.5家具系统的模块化、标准化设计应用2自■目∞膏孔式玉蔫■5e月iq羞颦手曩簟a≈置《T5%譬"自e■嘴家具设计是银行营业厅装修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银行使用功能的特殊性,因此其家具的样式和类型也具有其自身的特点。在现状调研的过程中发现,营业厅内目前的家具样式较为陈旧,也比较杂乱,很多与现代化的办公设备存在冲突,营业厅的主要家具——柜台的尺度存在一定的问题。营业厅柜台的现状高度在llOOm左右,柜台两侧的高差一般在250m左右,工作区柜台面的高度就在850m左右,这比正常的工作桌面要高一些,在设计中对柜台的高度做了一些调整,并适当增大了操作人员的活动半径,整体尺度更加舒适。另外,办公桌对于储藏空间的设计不够,工作人员在操作时段所需设备(打码机、装订机、印章、钱箱等)和所用票据很多,而且要求业务完成速度快,准确率高,因此储藏空间不足和放置位置不当都造成操作上的不便。在家具设计中增加了储藏空间的数量,并对各功能位置进行了一些合理的规划。本设计中将各单体部件进行标准化设计,在材料的选择,家具尺寸,家具组合方式,连接与固定等方面都进行了较为详细的考虑,形成标准化的家具系统,所有部件都实行工厂定制生产,形成成品和半成品。在室内设计中,设计师可以根据各营业空间的实际需要进行选择,根据设计方案对各种产品在现场进行安装固定。标准化的设计促进了施工的装配化,从而使营业空间的设计在视觉效果上达到统一,增强了室内设计的整体性。以下为几种典型家具的形式和规格的标准化设计:一、大堂区家具系列(1)大堂经理台台面采用灰色可丽耐,正立面采用白色可丽耐,内设防火板低柜。大堂经理台有圆形和半圆形两种形式,高度为850m,台面宽度为300mm,外圆半径为1300mm。(图5-13)图5一13圆形和半圆形大堂经理台(图片来源:设计图纸)n第五章标准化体系在办公空间设计中的应用研究(2)填单台采用白色、灰色可丽耐,透明钢化玻璃,有机玻璃。长度为1500m,高度考虑人在站立时进行单据填写的要求,设置为llOOm,宽度为900Ⅻ。填单台的设置根据室内不同的空间环境可以灵活设置,如在空间面积较小时,可以沿墙布置,其桌面宽度为标准宽度的一半;也可以将填单台与柱子结合设计。(图5—9)图5-9填单台的三种不同形式(图片来源:设计图纸)(3)等候椅颜色蓝灰搭配,每两个座位为一个单元,可以灵活组合。椅面高度450mm.长和宽均为600mm,靠背高度250M。高密度定型海棉,通过钢脚架固定在地面上,表面氟碳喷涂处理,配有调节脚钉,可任意调节高度。(图5-10)图5-lO等候椅(图片来源;设计图纸)二、柜台区家具系列(1)封闭式柜台的宽度根据需要设计1500,nn和1200m两种,与柜台相配套的还有柜员桌和柜员椅。柜员椅:采用可调节高度、可移动转椅,椅面为蓝色。柜台的具体尺寸设计如下图1I’13所示:n第五章标准化体系在办公空间设计中的应用研究图5.1l柜台平面(图片来源;自制)I!墅目图5—12柜台立面(图片来源:自制)打印机票据籍图5.13储藏柜立面(图片来源:自制)(2)开放式柜台的构件包括柜员桌、柜员椅和隔断柜员桌长度为1600mm,宽度为600mm,高度为750mm。木制桌面,木制副柜,不锈钢桌子支架,颜色为浅黄色。隔断为不锈钢隔断框架,防火板隔板,长度为2200ram,高度为1400w,宽度为150mm。柜员椅高度可以调节,可以旋转和移动。黑色款式。(图5-14)图5-14开放式柜台平立面设计(图片来源:设计图纸)各种家具的设计在材质、颜色、样式方面具有共同的特点,使整个家具系统相统一。各种连接件、配件等考虑通用性,组合性的特点,可以在多处进行灵活选用,从而形成了家具系统系列化的特点。5.6视觉传达系统的标准化设计应用银行营业厅的设计充分体现“以客户为中心”的经营理念。视觉传达系统的设计包括室坠10、Lk—t●●●●●●●●,,dmi●,,●;;;;ln第五章标准化体系在办公空间设计中的应用研究内空间整体色调和风格的设计,还包括对室内标识系统的设计。营业厅目前的室内环境缺乏系统的视觉传达方面的设计,不同营业厅内的室内环境色彩、标识系统、以及各种指示牌的样式等等都存在一定的差别。如对于建设银行来说,蓝色是它们的企业色,在室内空间的多个部位都会出现,但调研中发现,不同营业厅所使用的蓝色并不是完全相同的,有的存在很大差别。设计中为了使室内空间有统一和谐的色调和风格,建立了较为完善的材料及颜色规范表,它有效地规范了空间中各个系统的设计,各种单体构件的设计,其材质和色彩的选择都必须以材料及颜色规范表为依据,满足标准化设计的要求。图5.15设计中采用的标准颜色(图片来源:设计图纸)图5.16设计中制定标准的材料样板(图片来源:设计图纸)标识系统中的单体构件应该具有安装方便,更换灵活的特点,因此设计中无论是从材质和规格上,还是从安装部位和安装方式上,都具有一定的标准。部件安装固定的方式一般采用可拆装式的连接,采用膨胀螺栓、螺钉和射钉固定龙骨或五金配件与部件上的五金件进行n第五章标准化体系在办公空间设计中的应用研究挂接。(图5-17)图5.17形象展示墙墙板与龙骨的连接与固定(图片来源:设计图纸)标识系统单体部件的标准化设计的具体形式如下表所示:表5-4标识系统标准化设计(图片来源:设计图纸)序说号构件名称图列用材及装修标准单体尺寸明行名、行徽标准组合字20mm厚,由门楣招牌萋。勰群3mm厚不锈钢切割,烤上半哑光瓷漆。颜色分别为和背景墙Pantone293C和1厚20m的ccBPantone标识膏oProc.Black。行徽最小高度750mm,具体尺■㈨ca_㈣“寸根据装修按标准比例确定。n第五章标准化体系在办公空间设计中的应用研究序构件名称图列用材及装修标准单体尺寸说号明冷轧钢板外壳。灯箱正面是白色灯2小灯箱殴箱帆布。CCB行名外围尺寸行徽是透光贴切820×700割制成,贴在灯箱电飘蠹黼帆布上。设置内部×250m光管和外部LED灯。冷轧钢板外壳内墨藏支架,镶在墙身枇=一上。文字内部发一光。圆形图案是外围尺寸自助银行J3“:3n黄色亚克力。2200X招牌彩色图像是写真i000×图片贴在透光好75m的灯片上。设置内部光管,内藏门铰及门锁。冷轧钢板外壳,彩色图案及文字为外围尺寸自助银行丝网印刷或写真820X7004小灯箱画面贴在灯箱帆布上。设置内部光×250删,n管。n第五章标准化体系在办公空间设计中的应用研究序构件名称图列用材及装修标准单体尺寸说号明落地式外围尺寸双面层压玻璃,每1700X边是6m厚的钢500×化玻璃,玻璃的一60mm网点名称面上浅蓝色漆,颜5及营业色为Pantone290C。方管支柱时间牌(落地式),用螺栓固定在地上,或固挂墙式外定在墙上(挂墙围尺寸式)。1500x500×40∞由500×500mm的板块组合而成,每个单元的宽度为两个板块,可以进行自由组合,板块每个板块展示墙材料为烤漆金属6500×,多媒体、板,颜色分别为白L展示墙J色、蓝色Pantone500m290C,Pantone291C,Pantone292C和Pantone293C。n第五章标准化体系在办公空间设计中的应用研究序构件名称图列用材及装修标准单体尺寸说号明由500×500m的板块组合而成,高度可以根据需要调节,板块材料为烤漆金属板,颜色可移动分别为白色、蓝色每个板块7Pantone500X500展示架290C,PantoneX500m291C,Pantone292C和Pantone293C,顶端方块选用透明材质(钢化玻璃)制作。图案颜色为Pantone293C,Pantone130C及白色或黄色亚克力。文字颜色为Pantone293C。冷落地式外轧钢板外壳,颜色围尺寸综合区域为Pantone81800×指示牌293C,Pantone500XCoolGray2C。方80mm管支柱(落地式),用螺栓固定在地上,颜色为PantoneCoolGray1IC。或固定在墙上(挂墙式)。挂墙式外围尺寸1400X500X50mmn第五章标准化体系在办公空间设计中的应用研究序构件名称图列用材及装修标准单体尺寸说号明箱体为冷轧钢板,蓝色为Pantone外围尺寸独立区域293C。灰色为1800×9PantoneCool指示牌400×Gray2C。方管支80mm柱,用螺栓固定在地上。采用亚克力制作,深色(Pantone10橱窗海报A0规格Black2C)金属框架。采用亚克力制作,内部深色(Pantone11Al规格标准海报Black3C)金属框架。5.7设备系统的标准化设计应用设备系统的设计首先应该符合相关规范,本设计参照的规范主要有:《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GB50057--94(2000年版)《建筑物电子信息系统防雷技术规范》GB50343--2004《低压配电设计规范》GB50054--95《电子计算机机房施工及验收规范》SJ/T30003-93‘I-业与民用电力装置的接地设计规范》GBJ65—83‘住宅和N型商业电信布线标准CSAT525}EIA/TIA-570‘建筑与建筑群综合布线系统工程验收规范》GB/T50312-2000n第五章标准化体系在办公空间设计中的应用研究在室内的空调设计中,除设备功率要符合空气调节的要求外,要根据营业厅柜台和出入口的位置来确定送风口和出风口的位置。在银行设计中,安防系统的设计是十分重要的。一方面用于预防灾害的发生,另一方面,当灾害发生时,通过有线或无线连接及时和警察或消防机关取得联系,将灾害降至最小程度。安防系统的有线形式就是在营业厅内设置按钮,灾害发生时通过按钮发出讯息。无线形式是通过超短波的形式和警察或消防机关相互联系。随着科技的发展,银行的服务系统也在发生着巨大的变化,信息化、自动化设备不断增加,在装修过程中充分考虑预留各种端口,做到“即插即用”。设计中强电、弱电、报警线分开布线,并埋设墙、地面内。总配电箱设置在封闭式柜台区域内,强电分成主机电源、24小时自助银行、营业厅照明、营业厅插座、营业厅自助设备、电子回单柜、柜台反射灯、电动防盗门、门楣招牌射灯、室外灯箱等若干供电单元,各单元有明确标识,其中24小时自助银行、主机电源等重要单元的开关有锁定装置,便于安全管理。营业空间的照明设计中在所有的服务柜台和桌面的上方均使用较强的白色灯光,个人理财中心使用3000K左右的暖色灯光,其它则使用中等强度的乳白色灯光,照明方式可以有露出式、埋入式、暗藏式等形式。网络线路布设考虑有一定的余量。每台ATM布2条线路:每个柜员布4条线路,其中的一条用于业务处理,一条用于管理系统,一条用于备份。另一条用于电话。营业空间机房的设计考虑以下设计要素:机房内铺设防静电地板,保证有防火、防鼠、防水、防盗等安全设施。机房内有空调装置,使机房内计算机开机时温度全年保持在15~30℃。机柜采用可移动式机柜,机柜内的配线标识鲜明,排放有序,机柜内预留一定的空间,以备将来技术升级。5.8本章小结本章内容是对第三章所建立的标准化体系的一次设计尝试,以银行营业空间的设计为对象,在对现状进行的大量调研的基础上,找出其中存在的诸多问题,从功能划分、界面装修系统、家具系统、视觉传达系统以及设备系统分别进行说明,运用标准化设计的原理,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案。在装修整体风格统一的基础上,以模数标准为设计基础,选用模数化规格的材料,并根据营业空问的需要来选择材料及部件的种类。家具系统根据银行特色及特殊功能需求进行标准化设计,形成各种标准化的家具构件和家具模块,进行工厂定制生产,在设计中可以根据需要进行灵活的组合安装,形成不同的空间效果。视觉传达系统对各部件的颜色、品种、规格、材质、样式进行标准化的设计,其安装方式以可拆装的灵活式安装为主,可以方便地进行更换或更新。设备系统根据银行的需要及相关规范进行标准化设计,提高整个营业厅的自动化水平,加强整体空间的智能化水平。论文通过将标准化体系的理论运用到具体设计实践中去,说明标准化体系的重要性、必要性以及可行性。n第六章总结6.总结6.1论文的研究成果及创新之处本论文以室内设计标准化体系为研究内容,以办公空间作为研究对象,进行相关的理论研究与探索。论文主要在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了研究:(1)本文将办公空间的设计作为一个系统进行研究,将其分成模数协调系统、空间再限定系统、界面装修系统、家具系统、设备系统五个子系统。(2)模数协调是进行标准化设计的前提条件,我国的标准化发展之所以缓慢,关键原因就是因为目前的标准都还是以建筑设计为基础,模数标准细化不到室内设计所要求的构配件的尺寸,同时模数数列之间没有强调其中的协调。本文以室内装修中国际通用的板材标准规格为基础,建立了相应的模数协调标准,为材料的基础规格建立了模数数列,可以使材料及部件的规格形成系列化,同时它们之间产生一定的协调关系。(3)阻碍标准化发展的另一个重要原因是部品与建筑、部品与部品之间缺少固定模式的配合,接口技术缺乏研究,接口配件不配套、不齐全。本文以在办公空间中进行空间再限定的方式为基础,总结出三种用于部件之间连接与固定的主要方式,并针对室内空间的不同部位进行详细的说明,根据部件之间连接与固定的需求发展配件及连接技术。(4)模数协调和部件的连接与固定组成了标准化体系的主体,在此基础上对其它子系统的设计要素进行研究,提出了在标准化设计中应该解决的关键问题,从而建立了办公空间室内设计标准化体系。(5)从标准化与多样化之间的关系入手,找出以标准化方式形成多样化设计的方法。进行大规模定制生产是协调标准化与多样化之间关系的有效途径,本文针对实际操作中所出现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解决途径。在理论研究的基础上,以银行营业空间室内设计为例进行设计应用。以系统的概念对营业空间的现状进行调研,找出各个系统设计中存在的问题,运用标准化设计的理念提出改进措施及设计方案。对理论研究的成果进行检验,推动标准化的整体水平。n第六章总结6.2结束语标准化被世界各国公认为是“一门重要的工程与技术科学的基础学科”。标准化体系的形成可以推进装修产业现代化的形成,装修产业现代化的实现是一项紧迫的任务,要加快完善建筑标准体系,提高建筑设计、产品设计的标准化、模数化水平,加强基础技术和关键技术的研究,建立和完善技术标准保障体系是推进标准化设计的基础和根本保证。完善标准和规范体系、建筑与部品模数协调体系,开展标准化、多样化与工业化相结合,功能质量,工程质量和环境质量相结合的标准设计,为实现技术体系的通用化、配套化和系统化提供技术支持。通过通用部品体系的发展,加大工厂化生产的比重,减少现场湿作业工作量,走工厂化生产,现场组装、安装的施工路子,实现由施工现场到工厂的转变,提高工程施工精确度,缩短建设周期,保护环境,节约能源,实现设计的可持续发展。建筑业的科技进步,要以建筑产品的舒适、适用、环保、经济为出发点,以缩短工期、减少能源消耗、安全环保、降低运营成本、提高工程质量为目标,加快科技创新,积极推广先进适用的成套技术,不断提高建筑装饰装修业的工业化水平和建筑装饰装修产品的综合素质。大力推广应用新技术、新产品,提高建筑产品的科技含量。积极推广新型装饰装修材料、环保建材、防水保湿隔热材料、轻质隔断、节能门窗、节水便器、新型高效散热器、经济性电梯、中水处理、垃圾处理等建筑环境保障技术,不断提高建筑产品综合质量。标准化的发展更需要政府来主导,要有专门部门组织倡导,最好有强制标准。这点在国外也已经有了很好的案例,如瑞典、挪威就是强制化推行,实行得很好。实际上标准化是建筑部品的市场趋势,现在哪个企业先意识到了,哪个企业就掌握了市场的主动。建筑及室内设计的标准化体系、建筑产业的现代化的形成任重而道远,本文只是针对办公空间的标准化设计制定了相应的标准化体系,以期待通过一点小小的努力形成标准化体系的一个基本的理论基础。工业化、标准化设计是室内设计发展的大趋势,因此应当认真总结各种类型建筑空间的空阃特点,制定出相应的协调标准,将装修纳入部件化体系之中,带动一系列建材与相关产品的发展,实施以分类部品为中心的专业化、社会化生产,实现社会化商品供应和服务。n参考文献专著:1叶耀先顾孟潮米祥友主编.世界建设科技发展水平与趋势.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1993.82张绮曼,郑曙杨.室内设计资料集.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83建筑设计资料集.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8.54日本建筑学会编.建筑设计资料集成(三).一隆书店5现行建筑设计规范大全.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16中国建筑技术研究院.建筑模数协调统一标准GBJ2-867陆震纬,来增祥编著.室内设计原理(上、下册).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7.78许亮,董万里编著.室内环境设计.重庆大学出版社.2003.19中国建筑标准设计研究院.住宅建筑模数协调标准GB/T50100-2001lO中国建筑标准设计研究院.内装修J502-1’3.200311常怀生编著.建筑环境心理学.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0.1212曾坚,丁奇.室内设计新趋势.东南大学出版社.2003.1013薛健,周长积.装修构造与作法.天津大学出版杜.199814谢兆鉴,陈眼云.建筑结构选型.东南大学出版社.199515徐涵.室内空间构造与设计.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116黎志伟编著.办公空间设计与实务.广东科技出版社.1998.217杰里米·迈尔森,菲利普·罗斯编著,蒙小英译.21世纪办公空间.辽宁科学技术出版社.2004.1018托马斯·阿诺尔德,赖纳·哈舍尔,西蒙·杰希卡.比吉特·克劳克编著,王小兰译.办公大楼设计手册.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2005.519玛丽莲·泽林斯基著,黄慧文译.新型办公空问设计,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5.720日本电信电话株式会社建筑部,田有松译.智慧型大楼设计计划指南.中华水电空调杂志社21安藤正雄等.室内空间设计手册.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0.322李朝阳.室内空间设计.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6n参考文献23谷口凡邦编辑,王军译.办公楼.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2.724建筑世界株式会社编.室内设计·金融空问.福建科学技术出版社.2002.1025新西兰Trends出版公司编著,曲晶译.办公空间.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2007.326(株)秀光企画室.TheBankOfficeofContemporaryJapan.金融财政事情研究会27KafinTetlow.TheNewOffice,HongKong:PBCIntemational.Inc.1996.128WinherheimoFANGHAI.ModeraScandinavianInteriorandFurnitureDesign.ChinaIntedorDcsingnSummitForum.200129AliceBredin.11hevirtualOfficeSurvivalHandboo.CecilleAustria30Perter.HousingFlexibility.ArchitectureDesign.197331DavidA.Harris,ByronW.Engen,WillionE.Fitch.PlanningandDesigningtheOfficeEnvffonmanLNewYork:VanNosWandReinhoM.199132JuriaonvanMeel.TheEuropeanOffice—officedesignandnationalcontext.Rotterdam:010Publishers.200033FrankOehry.ExperimentalArchitectureinLosAngeles.RizzoliInternationPublications,Inc..1991:3434TenetSunnger.TechniquesonDomesticSpace.A十U:9609期刊:l黄思祥.柔性办公空间——浅谈工业化进程中的办公室设计.广东建材.2004.082王静.日本办公建筑架空地板系统.室内设计与装修.1999.063姜峰.建筑装饰中的工业化装配趋势.室内设计与装修.1999.024奉继红.从设计实践中看办公室设计新趋势.科技资讯.2007N0245高丕基.我国住宅产业化与装修部件化发展前景探讨.北京建筑工程学院学报.2000.016高丕基.住宅装修部件化体系试验研究.北京建筑工程学院学报.2001.017何平.中国建筑装修业应该向工业化方向发展.四川工业学院学报.2001.018叶海,魏润柏.可持续发展与建筑节能.住宅科技.1998.19金磊.创造绿色室内空间环境.住宅科技.1998.3lO高日菖.2000年办公家具展.当代设计.200011何梅慈.座谈:由工作型态的变迁看办公环境设计趋势.当代设计.2000.i012黄毅.网络时代的办公空间设计.室内设计.2002.In参考文献13贾勇,陈玲.现代企业文化与现代办公环境关系初探.室内设计.2001.314贾云艳,曾剑.智能办公环境浅析.室内设计.2000.115荣义.美国人的办公环境与家具.家具与环境.199616曾坚.现代大空间办公室及家具系统.家具与环境.198717习晋.面向二十一世纪银行装修优化设计的探讨.基建优化.2000.0818InteriorDesign.相关各期学位论文:1胡剑虹.面向大规模定制的家具设计与制造——住宅家具系统设计.博士研究生学位论文.南京林业大学.20022王旭光.未来办公空间的研究.硕士学位论文.南京林业大学.20043王小慧.办公建筑内部空间形态研究.硕士学位论文.大连理工大学.20054孙昕.室内与建筑一体化设计及实施的研究.硕士学位论文.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65贺晓娟.住宅装修工业化设计体系研究.硕士学位论文.中南林业科技大学.20066刘晖.标准化体系在大型室内装饰工程的探索实践——首都机场3号航站楼T3项目应用研究.硕士学位论文.北京建筑工程学院.2006n致谢两年半的研究生生活很快就要过去了,回首往事,感慨良多,而最为深切的是无尽的感激。值此论文完成之际,我要向所有帮助过我的人表示由衷的感谢。首先要感谢我的导师高丕基先生,研究生期间,高老师言传身教,在专业学习和做人处事方面给我极大的启发,导师严谨的治学态度、永不停歇的专业追求和高尚的师德使我受益终身。本论文是在高老师的悉心指导下而完成的,从论文的选题,材料的收集到论文的成形,导师倾注了很多的心血,给了我多方面的建议和帮助,论文的每一次修改与深入都有导师的汗水,在遇到困难时,导师更是给予我精神上的鼓励与支持,使我能够一步步走到现在,在此,向老师表示我最诚挚的谢意!其次,要感谢在论文开题及中期检查中对我的论文给予指导的各位老师,他们是陈静勇老师、樊振和老师、房志勇老师、傅刚老师、费菁老师,他们对我的论文提出了很多合理化的建议,使我的论文能够朝着正确的方向发展。再次,衷心的感谢我论文的评审孙克真老师和赵虹先生,谢谢你们在百忙之中对我的论文提出的宝贵意见,使我的论文在最后能够更加得完善。感谢我的父母,多年的异地求学,是你们一如既往的支持、信任与鼓励给了我最大的勇气和毅力。感谢我的亲人与朋友们,是你们给了我精神上的支持,在我情绪低落,遇到困难时鼓励我不要轻言放弃。感谢我的室友谢维维、丁倩、蔡兴珥,能认识你们是我一生的幸运,与你们一起生活、工作和学习的日子让我终生难忘,谢谢你们给予我的各方面的关爱与鼓励。感谢我曾经一起工作的同事们,董强、杨蔚然、张丽君、赛旭红、霍丹、杨文骋⋯⋯,谢谢你们一直以来对我的信任、帮助与支持。感谢北京建筑工程学院以及建筑系的各位老师两年半来对我的悉心培养。最后,对即将对我论文进行评审、答辩的专家、学者表示诚挚的谢意l2007年12月于北京建筑工程学院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