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0.79 MB
  • 2022-04-22 发布

传统中式设计风格在现代餐饮空间中的应用——―以雾隐素食坊室内设计创作为例

  • 39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4.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分类号密级传统中式设计风格在现代餐饮空间中的应用―――以雾隐素食坊室内设计创作为例TraditionalChinesedesignstylesinthemodernapplicationofdiningspace----takes“WUYINVegetarianRestaurant”designasanexample研究生姓名:王恩俊指导教师姓名、职称:盛忠谊教授学科专业:艺术设计研究方向:环境艺术设计论文答辩日期答辩委员会主席湖南工业大学二〇一三年六月一日nn湖南工业大学学位论文原创性声明本人郑重声明:所呈交的学位论文,是本人在导师的指导下,独立进行研究工作所取得的成果。除文中已经注明引用的内容外,本论文不含任何其他个人或集体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作品成果。对本文的研究做出重要贡献的个人和集体,均已在文中以明确方式标明。本人完全意识到本声明的法律结果由本人承担。作者签名:日期:年月日湖南工业大学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本人了解湖南工业大学有关保留、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即:学校有权保留学位论文,允许学位论文被查阅和借阅;学校可以公布学位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可以采用复印、缩印或其他手段保存学位论文;学校可根据国家或湖南省有关部门规定送交学位论文。作者签名:导师签名:日期:年月日nn摘要具有传统中式风格的室内设计与装饰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喜爱,尤其在餐饮行业中,这种扎根民族土壤,有着独特表现手法,极具东方情调的装饰形式,不仅满足了身处现代社会中的人们感受传统文化的需求,还成为经营者提升餐厅档次的一种手段。如何将中式风格运用于现代餐饮空间,并以什么样的形式来传达现代生活理念,是此类设计中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本文首先从理论上阐述了中式设计风格与中国素食文化的关系,分析并明确提出二者都是以中国传统文化思想为理论基础而逐渐形成发展成熟的,从而找到二者在文化层面上的交集点―――即“返朴归真、回归自然”的自然理念。从而以此为理论依据,渐次展开了对“雾隐素食坊”餐厅的课题设计创作。设计创作过程中,先后对该课题进行了基础资料收集与分析、市场分析,以及课题中各区域的功能分析与装饰设计分析,最终确定出基本设计方案:以“拙”做为基本设计手法,通过对自然材质的精细运用,采取去典型化等方法对传统中式元素进行提取与简约处理,利用环境空间的设计效果来衬托素食产品特色,从而还原了传统思想中关于健康生活的文化理念。此次课题设计创作,是对中式风格设计在现代空间中应用的理论In依据、创作方法、创新方式与实现手段的一次有益尝试。通过理论探索、实例分析到技术解决的全过程,为中式风格融入到现代设计艺术的研究提供了一定的理论与实践依据。关键词:中式风格,素食,餐饮空间,室内设计IInABSTRACTMoreandmorepeopleappreciatethetraditionalChinesestyleofinteriordesignanddecorationespeciallyincateringindustry.Theuniquetechniqueofexpressionandorientaladornmentformnotonlysatisfiespeople’srequirementforthetraditionalcultureinthemodernsociety,butalsopromotesthestatusoftherestaurants.ThispapertriestosolvetheproblemhowtoapplythisChinesestyletothemoderncateringspace,andhowtoconveythetraditionalconcepttothemodernlifeAtfirst,thispaperexpoundstherelationshipbetweentheChinesedesignstyleandChinesevegetarianculture,andthenitputsforwardthatthetwoareformedbasedonChinesetraditionalcultureandgraduallydevelopintothematuritysoastofindtheintersectionpointontheculturallevel——thenaturalphilosophyofreturningbacktonature,originalpurityandsimplicity.Basedonthistheoreticalphilosophy,thepapercreatesthetopicof“WUYINVegetarianRestaurant”design.Thepaperbeginswiththesubjectdatacollection,theanalysisofthemarket,aswellasthedecorationdesignanalysisofthefunctionineacharea.Thepaperhasfinallyconfirmedthebasicdesignplan:basedonmethodsof“Clumsiness”,throughthefineuseofnaturalmaterials,theIIIndesignreinforcesthetraditionalChinesestyleelementinthetraditionalcultureofahealthylifebymeansofreducingthetypifyingtopureandsimpleprocessing,emphasizingtheenvironmentspacedesigneffectsoastofoilvegetarianproductfeatures.ThisdesignisanattemptontheapplicationoftheChinesestyledesigninmodernspacedecoration,ofthecreationmethod,oftheinnovationmodeandimplementationmethod.ItpromotescertaintheoreticalbasisandpracticebyblendingtheChinesestyleintothemoderndesignartthroughtheoreticalexploration,caseanalysisandthesolutiontothewholeprocessoftechnology.KeyWords:chinesestyle,vegetarianfood,cateringspace,interiordesignIVn目录摘要...........................................................................................................................IABSTRACT....................................................................................................................III第一章引言................................................................................................................1第二章课题设计创作的理论依据介绍....................................................................22.1传统中式设计内涵............................................................................................22.2中国素食文化简述............................................................................................3第三章本设计课题的现状研究...............................................................................53.1国内现状介绍....................................................................................................53.2国外现状介绍....................................................................................................7第四章课题设计创作简要过程...............................................................................84.1课题背景资料分析............................................................................................84.1.1基础资料收集与分析.................................................................................84.1.2建议书......................................................................................................104.1.3.市场调查与分析......................................................................................114.2草图进展..........................................................................................................124.2.1原始结构及功能分区图...........................................................................134.2.2人流分析与平面布局图..........................................................................144.2.3草图构思...................................................................................................15第五章课题设计创作总结.......................................................................................19结语....................................................................................................................21参考文献....................................................................................................................22附录....................................................................................................................25Vn课题设计创作部分效果图.........................................................................................25攻读学位期间主要成果.............................................................................................28致谢....................................................................................................................30VIn硕士学位论文第一章引言多样化是现代社会生活的一个重要特征,在环境装饰方面也同样表现出这种需要和趋势。近年,具有传统中式风格的室内装饰和设计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喜爱,这种扎根民族土壤,有着独特表现手法,且极具东方情调的装饰形式,满足了身处现代社会中的人们希望在所处的工作、生活环境空间中去感受传统文化的需求。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饮食文化是历史悠久、特色鲜明,正因为如此,餐饮空间也就成了社会生活的一个重要空间。不言而喻,做为包含在食文化中的空间营造,也应当有其独特的表现形式。中国食文化的存在形式极为多样,除了人们耳熟能详的川、粤、鲁、苏、闽、浙、湘、徽八大菜系,更有大量各地民间众多的所谓“私房菜”等。如此众多且风味各异的菜式,加之还客观存在的南北习俗、饮食倾向等多种差异,其空间营造方面也自然需要进行恰当地配合,而从文化内涵的角度分析,中式的装饰效果应该更能传达其中的文化意味。过去三十年,中国社会发展变化极为巨大,突出表现为社会物质资源供应丰富,人们的生活质量水平不断提高。与此同时,高速发展也产生出许多新的问题,甚至是危机。在我国,当前至今后很长一段时间内,饮食的健康与安全都是需要关注的一个重要方面。现在,人们对食物的要求,不再仅仅强调食物的数量种类,更进一步地延伸出绿色、健康、低碳等新概念。素食是中国食文化的一种,其历史悠久、文化氛围浓厚,更重要的是其文化内涵与现代人的健康理念有着极为吻合的联系,因而越来越受到广大人群的喜爱,其在饮食领域的定位也偏于高端,成为了时尚生活的组成部分。本课题将通过对传统中式设计风格与我国素食文化的分析阐述,结合对现代社会生活的认识,利用对一具体方案的创作设计,探索中式主题餐厅设计的新设想和新方式。1n传统中式设计风格在现代餐饮空间中的应用第二章课题设计创作的理论依据介绍2.1传统中式设计内涵中式风格是以中国传统美学思想为主要理论基础产生发展出来的,其在各个历史时期都有其不同的侧重,如汉唐时代讲究厚重、粗犷,纹样富丽、色彩高贵;自然气息、士大夫气息是明清时代的特点,其具体表现为器物的精致、小巧、秀气等。目前所谈的中式风格多以明清时期为范本,色彩运用上较为偏重于自然和淡雅,装饰纹样也比较精致,造型简练,空间上多借鉴造园手法,材料主要以木质为主,讲究雕刻彩绘等技法。早在先秦时期,诸子百家的哲学和艺术理论著作中就有了关于美学方面的理论研究。其中道家思想、儒家思想共同构成中国美学思想的基本要素,后来禅宗①美学思想汇入其中,互动互补,形成了“三重奏”式的发展模式。儒家美学思想强调“尽善尽美”(即形式与内容的统一),提倡“礼乐”(主张等级制度)思想,并以“中和”(以适中、适度为原则,最终形成和谐统一)思想作为审美标准;道家美学思想讲求“虚实结合”的审美原则,主张崇尚自然和朴素之美(即师法自然,不事雕琢的思想);禅宗美学思想提倡个体通过感悟达到超脱与自由的境界,认为少能胜多,减少规定性就可以最大限度地挖掘想象空间。正是三者相互矛盾、相互补充、相互融合的结果而形成了明显有别于西方及其它美学的三个主要特征,即“致中和、虚守静、尚神韵”。历代,尤其是宋、元、明、清时期的文人在进行诸如园林、建筑、装饰、器物等设计时将传统的美学思想应用于实践,从而形成①王柯平.中和为美的儒家美学思想.中国古典美学札记(l)[J].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1996(4):9-152n硕士学位论文了中国传统设计理念。一、“宜设而设”与“精在体宜”(“宜”包括有因地因人制宜,宜简不宜繁,宜自然不宜雕琢,它反映了一种理性与感性追求的平衡,实用价值与艺术审美价值实现的平衡,是设计师艺术与审美的自觉,是中国传统艺术精神的产物);二、“删繁去奢”与“绘事后素”(讲究意境、境界,是“大美无言,大象无形”的文化追求,是一种饰极返素、绚烂之极归于平淡的艺术化境);三、①因景互借(传统哲学中整体观在设计上一种反映)。从上述的传统美学特征与前人实践总结出的设计理念,我们应当对传统风格的精神实质有所感悟,在设计中不应当过于拘泥于形式,一味地追求“古董”效果,而应当更为准确地表达出传统风格中美的实质。当然,在继承与发展传统的过程中,传统美学思想中也有许多不适应现代生活的地方,如基于封建礼制的封建等级观念在空间布局、结构形式、色彩选用等各方面的规定明显有悖于时代的精神要求,应当予以摒弃;讲究均衡对称的布局手法容易限制个性的发挥,对设计会产生约束效应,需要进行有选择、有目的加工或重造。另外,在地区地域交流过程中,相互间的文化也会发生一些接触与碰撞,中国传统美学表现出了极强的包容性,对外来文化有着较高的吸收能力。传统美学会随时代的变迁在形式上不断发展变化,“建构-解构-再建构”就是其形态变化的特征。2.2中国素食文化简述素食一词在汉语中本义上有代表白色、干净、质朴之意,是指不吃除乳蛋制品以外的所有动物类食物。根据其发生成长的文化背景,我国的素食文化种类大致分为宗教素食与养生素食两大类。宗教素食是指基于某种宗教信仰或人生哲学而不吃荤,其在我国的发展主要②得益于道教和佛教的兴盛。道教产生于东汉末年,是一个信仰神仙的宗教,它期望通过各种形式的修炼来达到长生久视、肉体成仙的目的,饮食是其修炼的重要手段。因而,受其宗教思想与信仰的影响,道教主张节食、淡食,有很浓厚的山③林之气,以其出尘、脱俗的风格,对饮食文化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佛教自两汉之①李砚祖.环境艺术设计[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M].2005年5月第1版②周爱东.中国素食探源.中国烹饪研究[J].1999(2):55-59③周爱东.中国素食探源.中国烹饪研究[J].1999(2):55-593n传统中式设计风格在现代餐饮空间中的应用间传入我国后,也提倡素食,其主张“戒杀放生”、“素食清静”,与儒家的“仁”、“孝”思想颇为契合,得到统治者的推崇,故而在后期逐渐替代道教的地位,成为我国最主要的宗教信仰,其素食也逐渐成为寺院饮食的代称。也因此,才有了如上海玉佛寺、杭州灵隐寺、扬州大明寺等诸多有名的素食馆。养生素食则更多是出于健康的要求才不吃荤。《黄帝内经·素问》中说:“阴之所生,本在五味,阴之五宫,伤在五味”;医家孙思邈在《千金要方·养性》中说:“穰岁多病,饥年少疾,信哉不虚”,并认为正确的饮食应当“厨膳勿使脯肉丰盈,常令俭约为佳”。同时,养生素食还吸收了宗教素食的节食、淡食的特点,排斥了不符合健康与营养要求的禁忌成分,愈加变得合理、科学,在民间也就有了众多的拥护者,也因此出现了如百年老店上海功德林这样享有较高知名度的素食馆。此外,中国素食具有选料精细、制作考究、花色众多、风味独特等特点,同时吸收了各大菜系的精华,更以以素仿荤的制作技艺,将素食的烹饪技术与品相推上一个极高境界。4n硕士学位论文第三章本设计课题的现状研究3.1国内现状介绍室内设计是一种以科学技术为依托、以文化艺术为内涵的边缘学科,它总是随着社会变迁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改变而不断发展变化着,同时它也会受到外来文化的影响。由于自十九世纪遭受到西方的殖民欺凌后,我国思想界的目光就开始转向了欧美等国家,对传统文化,乃至于传统美学观产生了怀疑和轻视的看法,甚至有人认为传统文化与现代化是格格不入的。因而较长时期,在美术、音乐、戏剧等方面都以研究和研习西方艺术形式为主,室内装饰方面也趋于西化,欧式风格化的装饰较为普遍,这种变化也一直延续到改革开放后的很长一段时间。当国力不断提高的同时,国人的民族意识也随之复苏,国学风、中国风也开始吹向各个行业,对于传统文化的理论研究也进入了一个新的高峰时期。传统文化的复兴在设计领域同样受到人们的重视,园林、景观、建筑、室内装饰等与人们生活息息相关的行业领域出现了众多表现传统文化、传统特色的作品,呈现出蓬勃的发展态势。北京的“京兆尹”素食餐图3-1,北京的“京兆尹”素食餐厅厅(图3-1所示)位于北京雍图片来源:网络和宫大街,由著名设计师张永5n传统中式设计风格在现代餐饮空间中的应用和设计,这是一座隐身于四合院里的一间素食餐厅,设计者依托长期对四合院空间的研究与理解,以两个庭院作为餐厅的核心焦点空间,其中一个保持原貌,作为室外空间;另一个则添加了玻璃屋顶,成为就餐区,突出渲染出愉悦宜人的就餐环境。另外,更以悬挂的八面体屏风创造亲密飘淼的空间氛围,使整个设计都突出了中国传统文化元素的个性特征。高文安被誉为香港室内设计之父,他擅长于将中国文化渗入室内设计中,揉合中西文化,利用西方的科技和舒适特质,创造出了具有独特风格的设计作品。如他所设计的品味轩茶艺馆(图3-2所示),设计理念即以茶文化为主导设计线索来图3-2,品味轩茶艺馆图片来源:网络隐喻“品味人生”,整体是一种意味深长的中式风格,大量的采用实木材质,古朴的青色、深黑色砖石,呈现出一种淡雅的冷色调。灯光设计方面采用底明度的间接光源照射,让整个室内空间在浓浓的茶香中把“品味人生”巧妙地陈设方面则配合室内气氛,采用有地方气息的小摆设、小物件,再辅以合理穿插玻璃、缸、艺术陶瓷,使空间产生了浓厚的生活氛围,从而淡化了工业文明所带来的冷酷感,而创造出温馨和谐的生活环境,的确在有限的空间中让人对生活有了一种新的品味。6n硕士学位论文3.2国外现状介绍东西方开启文化交流的大门,开始于元代。随着东方路线的打开,大批西方传教士和商人来到中国,他们从中国带回了大量中国的图书和器物,其中包含了从哲学到手工艺品的方方面面。西方启蒙运动的先驱从中国的哲学中找到了对抗基督教的理论武器,也同时引发了当时西方文化思潮的“中国热”。无疑,这股“中国热”也涉及到装饰艺术领域。中国精美的瓷器、漆器和色彩漂亮的丝绸、刺绣成了风靡欧洲的珍品,而且清淡、素雅的中国山水墨画技法给不少西方艺术的作①品增添了神韵。在当时的法国、英国、荷兰、瑞士等国家兴建了许多钟楼、石桥、假山,以及门窗和内部装饰,也受到中国儒家和道家哲学思想的影响。《大不列颠百科全书》在“中国风格”条目中指出:“对这种风尚的向往导致了大型不规则园林的诞生。宝塔与亭阁在18世纪的欧洲园林中随处可见。在英国,将欧洲对中国哲学的理解与英国关于崇高、浪漫与自然的观念结合在一起,产生了英国式或英中式花园……”。霍纳尔的《中国风格》是西方在这一研究领域最早的一部学术专著,霍纳尔的论述不仅让我们看到了欧洲中国风格设计在不同时期的表现,还通过中国②风格设计分析了欧洲视野中的中国形象及其变迁。此外因为地缘政治的原因,东方各国大多受到中国传统文化与传统美学观点的影响。其中又以日本为甚,因此日本在建筑、装饰等方面与中国有极大的相似度。在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展方面,日本的设计师进行了卓有成效的探索。同样在现代主义流行全球的时期,许多日本著名的现代主义设计大师在创作中都十分重视本民族文化与西方现代文化的结合。日本的现代建筑和装饰,之所以让人看了就知道是日本的设计,正是因为日本人对自己传统文化理解的深刻,而且对传统建筑、装饰精髓提炼、运用的到位,在他们的作品里能轻易地体会到民族文化。①李晓丹.王育林.17-18世纪中西文化交流中的“中学西用”.昆明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J].2003年9月②袁宣萍.17-18世纪欧洲的中国风设计.苏州大学博士论文[D].2005:47n传统中式设计风格在现代餐饮空间中的应用第四章课题设计创作简要过程4.1课题背景资料分析4.1.1基础资料收集与分析4.1.1.1区域环境资料收集与分析雾隐轩素食坊位于江西省上饶市,总建筑面积近1300平方米,可同时容纳224人进餐。上饶市位于江西省东北部,与浙江、福建、安徽三省相邻,处于长三角经济区、海西经济区、鄱阳湖生态经济区三区交汇处,典型的江南鱼米之乡。自古就有“上乘富饶、生态之都”、“八方通衢”和“豫章第一门户”之称。凭借独特的区位优势,与江浙、沪宁、闽、粤、桂等地区交通联系紧密,货物与人员往来频繁,具有发展大商贸和大流通的基础条件。上饶还拥有丰富的旅游资源,如有中国最美的乡村之称的婺源,以及被纳入到世界自然遗产的三清山等,近年成为了本省及周边省市人群旅游、自驾游的热点地区。根据上饶市统计局2013年2月发布的经济信息,全市2012年度共接待旅游人员4176.51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达312.83亿元。同时优越的自然气候与土壤水源条件也使得此地盛产茶叶、食用油料、果蔬类等经济作物,且具有较高的品质与产量,2012年度农业生产总值达192.83亿元,居全省第三位。依托以上独特的自然与人文资源优势,上饶在中部地区中具有较好的商业发展前景,这对于餐饮业发展有着极好的带动作用。4.1.1.2相关原理及数据资料(一)餐厅的布局餐厅设计中,餐桌椅是布局功能中是首要考虑的方面,此外相应的餐饮柜、8n硕士学位论文储物柜也必须相应配置,用来存放餐具、酒杯、其它用餐器具等用品,以及酒、水、饮料等辅助品。还有诸如临时存放食品的备餐柜(放置传递过程的碗碟、酒瓶、饮料和其它物品等)。所以,在设计餐厅时,需要对这些因素进行综合考虑,利用好可用空间,在就餐空间中合理设置这些功能设施,以打造合适的就餐环境。(二)餐厅家具餐厅家具式样较多,在国内比较常用的主要有方桌及圆桌、餐椅等,它们的结构要求简单,并应当具有良好的舒适性。椅子的造型、材料和色彩,应当要与餐桌相协调,并确保整个餐厅的格调一致。餐厅家具还应注重在风格上的处理,比如原木餐桌椅能透露出自然淳朴的气息;金属钢管家具,由于线条优雅,时代感较强,容易表现出材料的对比效果等等。因此,餐厅家具应当符合餐厅整体设计的要求,不能随意搭配,避免造成凌乱,出现不谐调的状况。餐厅家具尺寸要符合人机工学的基本要求。如方桌的尺寸,常用的餐桌尺寸有760mmx760mm和1070mmx760mm。760mm的餐桌宽度是标准尺寸,至少也不宜小于700mm。桌高一般为710mm,配415mm高度左右的坐椅,另外餐桌离墙的距离以80厘米左右较为恰当。配置椅子时,可考虑能够利用桌底的空间,使用时只需从餐桌下抽出就可以使用了。这样即使在较小的空间里,也可以放入一张多人共用的餐桌。人们用餐时往往希望能有一个相对富余宽敞的空间,同时离墙的距离应当适中,否则会造成用餐不舒适感。餐桌的标准高度为72厘米左右,餐椅的标准高度为45厘米,这种尺度对于大多数人而言是较为舒适的。(三)餐厅的色调与照明就餐环境的色彩配置,对人们的就餐心理影响很大。这主要包含了两个方面的影响,一是食物本身的色彩对于用餐人的食欲影响,二是餐厅整体环境的色彩对就餐时的情绪影响。餐厅的色彩因个人或群体的爱好、性格及其它方面的不同而存在较大差异,应当综合分析用餐人群的心理,尽量符合他们的心理预期。灯光不仅可以营造空间气氛,而且能够传达不同的空间表情。用餐气氛的好坏,灯光是不容忽视的重要一环。总之,应当注重餐厅的色调与照明在餐厅设计风格上所担当的重要角色,它们对于空间气氛与人们对空间的感受都起着关键作用。(四)餐厅陈设9n传统中式设计风格在现代餐饮空间中的应用餐厅的陈设既要美观,又要实用,它们在最终设计效果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甚至有些还具有所谓“点睛”的功效。因而,对于陈设,要避免随意堆砌,要分辨各类装饰用品的特点和所适用环境风格的特征。一般而言,陈设与装饰的选用需要符合功能与风格的需要。另外,还应当注重植物在陈设和装饰中的作用,如果能合理使用植物,甚至能使方案增色不少。4.1.2建议书4.1.2.1提出方案设计概念在现代餐饮空间中,运用传统中式设计风格进行设计,打造健康时尚饮食环境是本课题的基本任务。本课题将从深入挖掘传统中式设计风格特点出发,利用自然材质所特有的表现功能与现代设计手法,与中国素食文化的本真内涵相结合,在空间感觉与情境表达上传递出具有传统文化气息与个性的设计意味,以期能打造出一个能充分展示中国素食文化魅力的餐饮空间。4.1.2.2设计方案提出的原因、定义、宗旨(一)原因素食文化是我国饮食文化的组成部分之一,其本身具有非常浓厚的民族性和文化特征,虽历经数百年的变迁,却仍然与现代社会的健康饮食理念相吻合,显示了强大而旺盛的生命力,应当有着广阔的发展前景。传统设计风格是与其共同生长,并共同成熟起来的,此二者都受到中国传统思想的巨大影响,因而二者之间也必然存在着密切的内在联系。现代社会中,虽然有着各种新事物和新思想的冲击,但如果从二者本质出发,是可以找到它们在现代社会中的新契合点,从而产生出符合时代需求,满足人们心理需要的好的设计作品。(二)定义本设计将以“拙”做为基本设计手法,通过自然材质的精细运用,以及对传统中式元素的提取与简约处理,利用对环境空间的设计效果达到衬托素食产品特色的结果,还原并加深传统文化中关于健康生活的理念。(三)宗旨在表现上,不张扬、不眩目,不以奇巧喧嚣、乃至哗众做为手段,力避那种“过10n硕士学位论文犹不及”的浮躁情绪,通过素食产品与装饰设计的对比、互衬,将传统思想中崇尚本真、大显而沉于隐的民族文化精髓贯穿于素食文化与中式设计风格之中,使二者在文化这条主线上实现交叉和互补。4.1.3.市场调查与分析(一)地点分析该方案位于江西省上饶市区(图4-1,荧光标记处),处于市中心与郊区之间的中段位置,周遍居民生活小区林立,同时餐厅紧邻城市主要干道――凤凰中大道,车流、人流量大,便于顾客往来,给餐厅带来较大的潜在效益。依托婺源、三清山等旅游热点的兴起,各景点的团体游客与自图4-1,项目区位图图片来源:网络驾游客的也是餐厅的重要来源,与周边商业与住宿业共同构建成一条完整的服务链,具有极好的商业前景。(二)经营目的、范围该餐厅以素菜为主要经营内容和特色。经营的目的在于为市民与旅游人群提供素食产品,倡导健康低碳生活,同时推广地方粮、油、果蔬等农产品。(三)消费的对象主要是大众型消费,其他为辅。(四)顾客心理分析在设计上要展现素食的独特之美,推崇素食的时尚健康理念,装饰体现出中式风格魅力,能够让顾客在消费的同时感受传统文化的韵味。(五)建筑物分析建筑物为六层框架结构,主体颜色为建筑灰色,纵向投影呈横卧“七”字型,建筑物紧邻城市主干道――凤凰中大道,周边绿化面积较小,多为硬质地面。交通发达,人流量也较大,处于出入中心城区的要道,具有较为典型的城市建筑特征。11n传统中式设计风格在现代餐饮空间中的应用建筑物西侧有一空地,方便停泊车辆,可通过申请开辟为专属停车场。(六)企业形象分析餐厅以健康时尚饮食为主题,提供特色素食服务,倡导养生、环保的生活方式,同时推崇传统文化理念,整体装饰风格定位为中式风格。(七)管理方式加盟国内素食经营集团,由集团提供菜品种类及烹饪方法,聘请饮食行业类高级管理人员,进行正规化经营。(八)设计范围较完整工程图一套、效果图七张、展板两张。4.2草图进展12n硕士学位论文4.2.1原始结构及功能分区图图4-2,一楼原始结构与功能分区图图片来源:自绘图4-3,二楼原始结构与功能分区图图片来源:自绘13n传统中式设计风格在现代餐饮空间中的应用4.2.2人流分析与平面布局图图4-4,一楼人流分析与平面布局图图片来源:自绘图4-5,二楼人流分析与平面布局图图片来源:自绘经过对原始结构图进行分析,并确定功能分区划分后,接下来完成人流分析及平面布局,此过程中需要进行反复调整和修改。14n硕士学位论文4.2.3草图构思4.2.3.1散座部分功能设计方面在散B01A座的设计上,主要从用餐人员01D01的舒适度要求方面出发,确保A01CA0101空间体量的充裕度,通过对人B01的活动尺度计算、客人群体数图4-6,散座空间划分图片来源:自绘量分析与充分入座情况等的综合考虑,将散座部分划分为大、小厅两个部分(图4-6所示)。其中大厅部分以建筑中间部分的支撑柱为中线,把餐桌排列成左、中、右三个组段。其中左右两侧安排为六人方桌,共计七桌,可供42人入座;中间安排为四人方桌,共计八桌,可供32人入座。另根据布局规划,在餐厅中部另辟了一处小厅,安排了四张四人方桌和四张二人方桌,可供24人入座。大、小厅共计使用面积约为300平方米,使散座部分人均面积达到3平方米,这可以让人感觉空间宽畅舒适。装饰设计方面(图4-7,4-8所示)大厅整体设计定调为宁静、简洁、优雅。顶棚座位上方使用木制方格悬架;三组实木柱架造型设计取材传统农家院落的凉棚,横亘于顶棚与座位之间,即图4-7,大厅立面(一)图片来源:自绘规划出了各桌间的界限,又使就餐者有一种闲居乡间的感受;桌椅均为方形,采用实木制作,形制朴素,同实木柱架一样使用颜色较深的黑胡桃木哑光漆饰面;地面使用大花绿大理石板铺装;就餐区与右侧图4-8,大厅立面(二)图片来源:自绘其它区域使用盆栽观赏竹遮挡,使空间之间起到区域划分的作用,还形成隔而不断的关联关系。小厅部分的顶棚、桌椅形式与大厅相同,在墙面四周仿传统门楹形式,对传统中的雕花等造型进行简约化处理,并借鉴七巧板造型以几何形式替代。15n传统中式设计风格在现代餐饮空间中的应用4.2.3.2包厢部分功能设计方面包厢的设计主要基于就餐位数量设定,空间区域情况根据建筑物情况与区域规划分别安装在东西两侧(图4-9,图4-10所示)。包厢数量共计13间,按就餐人员数量与面积划分为七图4-9,西侧包厢区图片来源:自绘图4-10,东侧包厢区图片来源:自绘种包厢,按包厢形制又可分为三类包厢(具体情况见表4-1)。人均座位面积最高为4.16平方米,最低为1.525平方米,包厢总座位数为126座。表4-1,包厢分类表(表格来源:自制)包厢面积座位数包厢名称包厢类型包厢数量备注(平方米)(座)A包厢74.918普通封闭1配卫生间、茶座间B包厢37.416普通封闭1配卫生间C包厢28.112连体半封闭2D包厢22.710半封闭1E包厢12.68连体半封闭2F包厢12.28半封闭3G包厢11.76半封闭3装饰设计方面包厢部分的基本设计定调是厚重、表意、雅致。在房间格局方面,兼顾包厢的私密性同时,为避免产生闭塞感,使用了镂空隔墙与落地窗,这样能较好地展现中式设计的C包厢/D立面空间特色;包厢顶棚的设计取材于中式图4-11,包厢立面(一)图片来源:自绘亭台顶部的造型,就餐者在木制栅栏式16n硕士学位论文顶棚下能够体会到登高释怀的雅趣;地面使用实木铺设,深色木纹使包厢档次得到提高;墙面处理则根据不同包厢B包厢/D立面图4-12,包厢立面(二)图片来源:自绘的特点与墙体量情况,使用仿古装饰画、博古架、艺术板装饰等传统中式所用元素,运用去典型化手法进行再加工,使整体效果与餐厅相协调,在表现中式风格的历史厚重感同时,又增添了现代色彩(图4-11,4-12所示);另外,白色轻纱窗帘、原麻色织物贴墙及盆栽植物等的运用,使空间内涵更为丰富。4.2.3.3茶室部分功能设计方面茶文化和食文化一样都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组成部分,同样具有较强的代表性,茶室在休闲方面还具有一定的经济效益,另外考虑到就餐高峰期包厢与大厅餐桌周转慢的情况,因而将餐厅一楼的东侧设置为茶室,兼具候餐区功能。茶室部分包括了一间主茶室及三间茶室小包厢,面积共计110平方米,标准座位数为28座。装饰设计方面茶室虽图4-13,茶室区图片来源:自绘然是餐厅的附属部分,但其具有可独立经营的特征,因而在装饰设计上不与餐厅主体部分相一致,而选择较为传统的设计风图4-14,茶室立面图片来源:自绘格,即表现茶文化的深厚久远特征。同时茶室的桌椅也与餐厅部分不同,采用圆形桌与中式椅,这种配置也更符合茶文化中所讲究的“一团和气”的寓意。4.2.3.4过道部分17n传统中式设计风格在现代餐饮空间中的应用功能设计方面过道部分在整个餐厅的布局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即各功能区之间的连接与过渡。在餐厅中,主要的过道有三条:一楼门厅至茶室区的过道,二楼东西包厢之间的过道,二楼西侧包厢间的过道。装饰设计方面过道的设计应当具备两个方面的功能,一是使就餐者能获得方向指示帮忙,二是使活动空间产生出趣味性。但同时也要注意到,一般过道都较为狭长,能够利用的空间大多有限,因而不适宜制作体量太大的设计。二楼西侧包厢间的过道就是这种情况,因而考虑利用人图4-15,二楼包厢间过道立面图片来源:自绘们对常识的惯性思维,使用小空间设计大场景的方法,在过道中建造竹林景观墙,并借助灯光效果,在这一局部区域营造出具有一定意境的场景。18n硕士学位论文第五章课题设计创作总结本课题是以“雾隐素食坊”餐厅的室内设计创作为实例进行的,“雾隐”一词的出处是晚唐诗人薛能的《孔雀》诗:“曾处嶂中真雾隐,每过庭下似春来。”,其原意为“隐居伏处,退藏避害”。素食,之所以在物质资源较过去丰富得多的时候成为了一种时尚,就在于其实质就是传统文化中所传达的“返朴归真、回归自然”的文化理念,而不仅仅是一种饮食习惯或爱好,正符合了现代人希望摆脱城市的喧嚣,感受自然生活的心理祈望。将餐厅命名为“雾隐”,就是在这方面的隐喻,希望人们改掉过度消费的习惯,代之以绿色、健康、低碳的生活方式。如前所述,中国的素食文化历史久远,是中国传统文化在饮食方面的观念体现,中式设计风格同样是以传统文化思想为理论基础产生发展的,因此两者在这一方面形成了交集。以中式设计风格来进行中国素食餐厅的设计创作是符合其内在要求的。中式设计风格的表现形式有很多,可以浓烈、亦可淡雅,可以繁琐、亦可简洁,怎样才更加恰当呢?一、从素食的制作材料入手,素食材料直接来自于自然,无需经过转换就可以为人提供充足的养分,因而在设计用材上也就有了明确的目标,即选用木材、石材等天然材料,并通过对这些天然材料的强调,反过来向就餐者说明素食材料的天然属性。二、中国素食文化悠久,素食的烹饪技法娴熟,素食的样式多且美观。设计的目的不在于突出设计本身,而是要突出其服务的对象。中国的传统文化讲究含蓄,推崇本真,可以理解为将自己隐身于对象之中。传统中式的元素众多,经过长时间的发展已经形成了固定模式,也就是具有极强的典型化特征。在设计过程中,如果只是简单地加以使用,将不能很好地与现代空间相适应,其最终效果可能会偏离最初的预期。因此,在设计中,可以使用“拙”的手法,对设计材料进19n传统中式设计风格在现代餐饮空间中的应用行提取和简约化处理。具体到课题中,就是对传统中式的元素进行加工,采用去典型化的方式。例如,在小厅的墙面使用传统门楹形式,就去掉了传统中经常使用的繁琐造型,代之以简单的方形,使得这种传统样式的现代感增强,起到较好的表意效果。再如包厢内的背景墙设计,以博物架做为原型,但取而代之的是以规矩的长方形,使得空间产生出具有秩序感的和谐之美。这种去典型化、使用简单几何形来表意传统样式的方法,将中式风格的意味与现代设计很好的结合在一起,能够产生出新颖时尚的效果。三、在素食倡导的健康理念中,秩序是其理论根基之一,传统文化也对人们的活动空间有着与其相同或相似的要求。在传统空间中应用现代构成的理论,来表现这种文化理念,将使空间产生出新的语境。例如在大厅中使用的三组实木柱架的造型,利用柱架的横向线条在空间中规划出使用者的活动区域,又通过其纵向线条营造出安静、有序、稳定、沉着的空间感受,加上桌、椅也都是使用的方形,使整个空间都在纵横相交的直线之中,这些都很好的把握住了秩序性的要求,也吻合就餐者的心理期许。当然用现代构成来表现传统空间也不是只一味地做“减法”,还应当根据需要做一定的“加法”。例如在传统的墙面处理上多数是以整面空白的方法,而课题中则使用了文化石与原麻面织物,这就是利用了点的集合手法,使墙面摆脱了过于单一的视觉效果,又与自然理念相契合。另外,在色调上的把握也是如此。色调使空间的呈现出多样化和繁杂性,秩序的空间必须把握好主色调,过于明快的色调会造成秩序的紊乱,过于暗哑的色调又会使造成压抑之感,因而在空间中使用了灰亮偏冷的色调,它所产生的安静平淡气氛很好地为秩序打下了底注。当活色生香的素食佳肴与沉稳简洁的装饰一同呈现时,对比产生出来的美无疑可以上升到一个更高的水平。在精彩的面前,谦虚地后退一步,更加表现出中式设计的大气、从容与睿智。20n硕士学位论文结语通过对中式设计风格及素食文化的理论依据阐述,对课题背景综合资料的收集分析,以及最后对课题中各功能部分的解析与重构,使我寻找到解决问题的基本方法和设计灵感。那就是从基础资料开始,最后以解决方案结束,从发现问题的一个方面入手,渐次地推理到全局的理性思维方式。寻找中式设计风格和素食文化的交集点,一直贯穿在这次课题设计创作之中,也正是始终紧紧围绕着这一关键点,才得以把后续的方案设计逐一展开。设计是一项建立在科学规划、合理实施基础上的脑力劳动,只有本着实事求是的态度,以高度的热情、细致的观察,以及周密的步骤,才能最终得到一个较好的结果。在这次的课题设计创作过程中,也暴露出自身一些尚未克服的缺点。比如,由于相关知识的储备不足,使得在设计的初始阶段走了很长的一段弯路,无法找到方案的立足点,导致前期浪费了较多的时间;再有就是对于中式元素的提取把握不准,使得部分设计结果偏于平淡等。这些都需要在今后继续加强专业理论学习和通过更多的实践经验来进行弥补。21n传统中式设计风格在现代餐饮空间中的应用参考文献1、文献图书:[1]张绮曼.室内设计资料集.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M].1991.06[2]文震亨,长物志:古代居宅陈设第一雅文化体验(今译图本).重庆出版社[M].2010.03[3]约翰·派尔.世界室内设计史.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M].2003.04[4]彭一刚.建筑空间组合论.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M].1998.10[5]梁漱溟.东西文化及其哲学.上海人民出版社[M].2006.05[6]雷奈・格鲁塞.东方的文明.中华书局[M].2003.04[7]史坦利·亚伯克隆比.室内设计哲学.天津大学出版社[M].2009.06[8]唐纳德·A·诺曼.设计心理学.中信出版社[M].2010.03[9]鲍桂兰.室内装饰设计.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M].2005.06[10]尼跃红.室内设计形式语言.高等教育出版社[M].2003.09[11]高钰.公共空间室内设计速查.机械工业出版社[M].2011.03[12]叶铮.室内设计纲要:概念思考与过程表述.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M].2010.11[13]郑曙旸.室内设计思维与方法.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M].2003.01[14]玛利·C.米勒.室内设计色彩概论.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M].2009.01[15]李文华.室内照明设计.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M].2007.09[16]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饮食建筑设计规范: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JGJ64-89).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M].1990.05[17]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建筑内部装修设计防火规范(GB50222-95).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M].1995.10[18]欧朋文化黄滢.禅意东方—居住空间II.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M].2010年1月第1版2、期刊论文:[1]朱祥雄.室内设计的文化意境美.上海工艺美术[J].2010.04[2]盛忠谊;许超.人与自然共生理念在现代居室设计中的体现.湖南科技大学学报[J].2009.05[3]李晓艳.实以形见.虚以思进—浅谈中国传统“虚实”观念与室内设计.南京艺术学院学22n硕士学位论文报[J].2004.02[4]尹铂.融入岭南文化的空间设计创新实践.家具与室内装饰[J].2010.06[5]李晶晶.精致生活与室内设计—从古代民居谈现代室内设计.精致生活与室内设计.艺术与设计[J].2010.02[6]周靓;郭线庐.当代“新中式风格”设计现象刍议.美苑[J].2010.06[7]张玉能.中国传统美学的特征与传统审美心理.江汉论坛[J].2009.03[8]徐碧辉.让传统进入生活——中国传统美学的继承与创新.哲学研究[J].2003.02[9]袁济喜.传统美学的承续与超越.山东社会科学[J].2007.07[10]武雪婷金一波.不同地理环境与文化背景下人的心理差异研究.中共宁波市委党校学报[J].2008.03[11]曲欣欣.试论自然地理环境对设计文化的影响.大众文艺[J].2010.10[12]吴维;曾春林.简论中国传统文化与室内设计.美术大观[J].2007.09[13]霍鹏飞.浅谈传统装饰材料在餐饮空间中的应用.美与时代[J].2011.06[14]荣明芹.论餐饮空间的陈设设计.美术大观[J].2011年02期[15]张夏.论现代中式餐厅室内装饰的语意表达.美与时代[J].2011.07[16]舒泳涛.谈当代中国室内设计中传统装饰元素的运用.美术大观[J].2010.10[17]施炎平.从文化资源到文化资本——传统文化的价值重建与再创.探索与争鸣[J].2007.06[18]顾冠华.中国传统文化论略.扬州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J].1999.11[19]王慧敏;尹言.中国书画艺术与新中式室内设计的契合.艺术教育[J].2012.02[20]王玮;张书鸿.新古典室内设计风格中装饰符号的创新方法研究.家具与室内装饰[J].2013.02[21]余学伟.室内设计风格应用之探索.美术大观[J].2006.05[22]王艳艳.原木下的居舍——绿色、低碳打造新的室内设计风格.艺术与设计(理论)[J].2011.05[23]田鸿喜;任璞.室内设计风格与材料运用的关联性分析.大舞台[J].2011.05[24]王茹.崇奢思想对清乾隆时期室内设计风格的影响.新建筑[J].2008.10[25]叶芳.中国传统装饰图案在现代室内设计中的应用.北京林业大学[D].2009.05[26]伊妍妍.明清家具设计语言在现代室内空间设计中的应用研究.齐齐哈尔大学23n传统中式设计风格在现代餐饮空间中的应用[D].2012.03[27]单林梦.西方中世纪建筑装饰元素对中国近现代室内设计的影响.沈阳建筑大学[D].2011.11[28]王佩环.中国古代室内设计风格变迁.武汉理工大学[D].2005.06[29]张备;王怡周.“素食的革命”和“肉食的牺牲”——试论李渔《闲情偶寄》中饮食文化思想的“技术化”与“人化”.美与时代(上)[J].2011.02[30]张洁.玄学思想影响下的魏晋饮食风潮.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J].2011.02[31]柴瑜.浅谈素食主义题材平面设计作品的创作感悟.苏州大学[D].2011.023、外文文献:[1]RidouttBG;BallRD;KillerbySK.Woodintheinteriorofficeenvironment:Effectsoninterpersonalperception.ForestProductsJournal[J].2002.09[2]PierreTittelein;AlainCourier;BenoitBissonnette.Designofalow-densitywood-cementparticleboardforinteriorwallfinish.Cement&concretecomposites[J].2012.02[3]ChenHoChin;FannJannDer;ChenTsaiYung;HsuChunHsiung;ChenYungPin.Interiorflooringmaterialmadeofwoodparticle-plasticcompositesbyflat-platenpressing.ForestProductsJournal[J].2007.09[4]H.S.Lee,S.J.Chang,E.J.Kim.FormulationofInteriorDesignColorPaletteBasedontheRegressionAnalysisofDigitalColorSamples.ColorResearchandApplication[J].2005.02[5]FabianoCassol;PauloSmithSchneider;FrancisH.R.Franca;AntonioJ.SilvaNeto.Multi-objectiveoptimizationasanewapproachtoilluminationdesignofinteriorspaces.Buildingandenvironment[J].2011.0224n硕士学位论文附录课题设计创作部分效果图25n传统中式设计风格在现代餐饮空间中的应用26n硕士学位论文27n传统中式设计风格在现代餐饮空间中的应用28n硕士学位论文攻读学位期间主要成果发表学术论文:[1]刍议室内设计中的中式风格与现代生活方式的关系.大众文艺.2012(295期)29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