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07 MB
- 2022-04-22 发布
-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西南交通大学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第II页基于人文关怀的养老院室内设计研究n西南交通大学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第II页西南交通大学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第II页摘要随着人口老龄化的不断加剧,人们对社会养老特别是养老院的要求日益增多,我国现有的养老院室内居住空间设计存在着许多问题,比如建筑陈旧、设施设备简陋、卧室环境狭小、空间布局不够合理,这些问题大大限制了养老院的发展。养老院室内居住空间的设计布置不仅仅是解决功能分区和流线组织的问题,更重要的是要创造一个舒适的人性化的室内居住环境。养老院室内空间的环境设计对入住养老院老人的心理和生理健康有着直接影响。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时代的进步,养老院设计的观念也在更新。现在以老年人的需要为出发点,创造良好的、无障碍的室内环境,满足老人生理、心理和社会的需求,已经成为新的养老院室内环境设计理念。本文通过对国内外现代养老院室内居住空间进行—系列分析与研究,以及对人机工程、老年心理学、老年行为学、无障碍设计等一系列相关学科理论的研究,对养老院室内居住空间的设计提出一些拓展思维,也为改善养老院室内居住空间存在的问题提出一些解决的办法,并且为养老院室内居住空间的设计提供了一•套作为参考的设计规范。文章研究了养老院室内居住空间的环境设计,包括房间规划以及空间氛围的营造方法;还包括各个空间无障碍的设计尺度。合理整合了房间内各部分功能,包括色彩、声音、甚至气味等各类因素对于老年人的影响。在文章的最后,对未来的工作方向进行了简要的讨论。关键词:养老院,人文关怀,室内居住空间,环境设计,无障碍设计AbstractWiththegrowingofagingpopulation,therequirementsforretirementcareweremultipliedinrecentyears.Therearemanyinteriordesignproblemsofexistingretirementhome*slivingspace,suchasoutdatedbuilding,poorlyequipped,crowdedbedroom,unreasonablearrangement,etc.Thesefactorslimitthedevelopmentofretirementhome.Thedesignofretirementhome*sinteriorlivingspace,notjustsolvetheproblemsoffixnctionpartitionandstreamlinedorganization,moreimportantistocreateacomfortablehumaninteriorlivingenvironmentEnvironmentalDesignoftheretirementhornedlivingspacedirectlyaffectedthementalandphysicalhealthofelderlypeopleintheretirementhome.Withthesocialdevelopmentn西南交通大学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第II页andprogressofthetimes,theconceptofretirementhomedesignalsoupdates.Nowweconsiderthedemandofoldpeopleasthecoretocreateagood,barrier-freeinteriorenvironment,inordertomeettheelderlyphysical,psychologicalandsocialneeds,hasbecomethenewinteriordesignideaofretirementhome’slivingspace.Byaseriesofanalysisandresearchofmodemretirementhome’slivingspace,andttieaseriesofresearchofrelevancedisciplinetheorysuchasman-machineproject,psychologicalstudyofbehavior,theauthorcanprovidesomesuggestionsandmethodsfortheinteriordesignofretirementhornedlivingspace,andarrangesoutsomeapproachsolvingaproblemforimprovingretirementhome'slivingspace,andprovidethereferenceofpersonalizeresearch.Thefinalpartofarticlebrieflydiscussedthefutureworking.KeyWords:retirementhome,humanistic,interiorlivingspace,environmentaldesign,barrier-freedesignn西南交通大学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本学位论文作者完全了解学校有关保留、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同意学校保留并向国家有关部门或机构送交论文的复印件和电子版,允许论文被查阅和借阅。本人授权西南交通大学可以将本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编入有关数据库进行检索,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或扫描等复印手段保存和汇编本学位论文。本学位论文属于1.保密□,在年解密后适用本授权书;2.不保热使用本授权书。(请在以上方框内打曰期:学位论文作者签名:曰期••n西南交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主要工作(贡献)声明本人在学位论文中所做的主要工作或贡献如下:对国内国外现代养老院室内空间进行一系列分析与研究,以及实地考察;对人机工程、老年心理、老年行为学、无障碍设计等一系列相关学科理论的进行研究,对养老院室内空间的设计提供一些拓展思维,也为了改善养老院室内空间存在的问题提出一些解决的建议。学位论文作者签名:本人郑重声明:所呈交的学位论文,是在导师指导下独立进行研究工作所得的成果。除文中已经注明引用的内容外,本论文不包含任何其他个人或集体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研究成果。对本文的研究做出贡献的个人和集体,均已在文中作了明确说明。本人完全了解违反上述声明所引起的一切法律责任将由本人承担。曰期:7/〇/0.心-ll♦nn西南交通大学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第7页第1章概述1.1研究的背景1.1.1人口老龄化问题严峻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在二00六年十二月发布了《中国老龄事业的发展》白皮书,在前言中提到:“二十世纪末,中国60岁以上老年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超过10%。按照国际通行标准,中国人口年龄结构已幵始进入老龄化阶段。”中国是世界老龄人口最多的国家,第五次人口普査表明:“2000年我国65岁以上老年人口已达到8811万人,占人口总数的6.96%,我们已经接近老龄化国家;2005年底全国1%人口抽样显示,我国总人口数达到万人,其中65岁以上人口达到10055万人,占总人口数的7.7%,”从数据可以推断,我国已经真正成为人口老龄化国家。人口学家预测,“2010年我国人口总数将为13.39亿,2040年达到顶峰14.91亿后开始下降。与此同时,65岁以上老年人口2010年为1.12亿、2040年达到3.12亿后仍将继续上升,这一升一降将使中国面临人口老龄化的严峻挑战。”2007年,成都市统计局做的《成都市未来二十年总人口与劳动年龄人口的预测》中提到:“在未来20年成都平均寿命的变化趋势为:2005年到2025年,城镇男性的平均寿命将增加近4岁,女性增加3岁多,乡村男性平均寿命增加5岁,女性则增加3.5Mu”歹。根据1%抽样调查资料显示,“2005年城镇男性平均寿命为73.86岁,到2025年将达到77.46岁,2005年女性平均寿命为78.04岁,2025年达到81.64岁;2025年,乡村男性的平均寿命则将从2005年的69岁增加为74岁,女性由73岁增加至76.5岁。”困扰发达国家的“少子高龄化”问题20年后将会在成都出现。目前我国老人家庭“空巢”现象日益明显,上海大学上海社会科学调查中心调查显示,“上海市有10.9%的老年人认为自己的日常生活需要有人照顾,这些人中83.7%确实有人照顾其日常生活,但也有16.3%的人无人照料”。昆明市2009年10月份的调查显示,“全市空巢和类空巢老人己超过20万人、据国家民政部门预计,到2010年,在我国老人家庭中“空巢”比例将高达70%左右。据调查,在上世纪90年代初,我国每10个年轻人供养一个老年人,而现在这一比例己经达到3比1。宋宝安教授在《老年人口养老意愿的社会学分析》中分析了家庭养老弱化的原因:“一是家庭规模也就是子女数的减少;二是代际居住方式从过去的共同居住转向分居;三是劳动力社会参与率的提高尤其是妇女就业的普遍性。n西南交通大学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第7页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在现在老年人口基数增大、人口老龄化加快并且发展不平衡的条件下,如何解决解决养老的问题已经成为社会发展中面临的重大问题。1.1.2老年人口养老意向分析随着社会的发展,我国的养老模式也从传统的家庭养老趋向多元化。目前我国养老模式主要有“家庭养老”、“居家社区养老”“机构养老”以及“自我养老”。表3老年人口养老意厘的Logistic模型_模型“共同生活”祺式iApi2型横I地天tan-6-6-7V、专'^^nsm^^rlsln.5tJ^isls身身coi<^I个coico自生g”模式系教Sig.ExpB-.023.767.977-.277.086.758.409.0111.505.452.0051.572.070.6891.072.143.0881.154.432.0001.5412.174.0008.790.379.0001.460-.215.056.806.101.3491.106-2.581.000.076.000.2191.000.616.0001.851.529.0001.6971.091.0002.977.538.0001.712-.266.293.767-.680.000.507-.454.000.635.338.0001.403-.218.026.804itja.mnSig.EscpB721■000.486.291.3391.338.065.8331.068-003.992.997.452.1501.571.713.0002.041-.552.139.576-1.020.000.361-438.018.646.447.0811.564.421.0801.523-2.480,000.084.000.8851.000-.542.049.582-.051.834.950-1.425.〇〇〇.241-1.043.000.352-.712.234.490■2.575.000.076-.430.039.650-.807.000.446•2.027.000•132系教Sig.ExpB.281.0001.324.683.0001.979.066.6331.068-.011.937.989.398.0071.489-.345.000.708-.445.000,641-1.105.000.331-.315.000.729.406.0001.501.152.1291.164.400.0101.492.000.0111.000-.393.001.675-.423.001.655-.940.000.391-.330.000.719-.052.819.949.039.5101.039.371.0011.449.164.0031.178-.638.000.528吉林大学哲学社会学院博士生导师宋宝安教授,在其所做的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老年人口养老意愿的社会学分析》中,根据综老年人口不同的家庭关系、受教育水平、身体状况、居住区域以及从事职业类型等方面因素,对中国城乡老年人口养老意愿的进行了社会学分析。图1-1老年人口养老意愿回归模型(资料来源:《老年人口养老意愿的社会学分析》)i根据回归模型我们可以分析出不同性别、不同家庭情况、不同年龄、不同受教育程度以及不同职业的老年人对福利院养老模式的倾向。n西南交通大学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第7页机构养老倾向60-6465-7070-7575-80的利吲段橘倾龄对的年人式间年m不老院1.61.41.210.80.60.40.2裼利院授式頌向•TTD1.5□福利叚梗式蝴向0.5•小学及以下杓离中以上口职业类别农民■职业类别个体户□职业类别企业管理人员□职业类别一般I人■职业类别科教文体□职业芡别公务员表1-1不同性别、不同家庭情况、不同年龄、不同受教育程度以及不同职业的老年人对福利院养老横式的倾向表格自制(资料来源:《老年人口养老意愿的社会学分析》)最终的调査表明,“选择福利院模式即机构养老的老年人占被调査对象的5%”,这与我国现行的养老院床位数对应的人口1〇〇人指标为2%相一致。1.1.3目前养老院的概况及现状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的加剧以及家庭结构的缩小,老年人养老问题日益突出,社会养老最终成为了很多老人不可避免的选择•据统计,2006年初,全国城乡有社会福利院、敬老院、养老院、老年公寓和老年护理院等养老服务机构39500多个,总床位n西南交通大学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第7页®现有城镇养老院床位与有意向入住养老院人数比较(单位:万)149.7万多张,其中农村乡镇敬老院29680多个,总床位89.5万多张。而根据国家统计数据,中国65岁以上的城市人口为人,按照对入住养老院的需求平均高值为5%计算,有意向入住养老院的人数为,很明显供需之间的差距是巨大的。A•.现有城镇养老院床位数60.2万B:有意向入住养老院人数251.8万表1-2:现有城镇养老院床位与有意向入住养老院人数比较(单位:万)表格自制(资料来源:中国国家统计局;第一太平戴维斯市场研究及开发顾问部)以昆明市为例,2009年10月份的调查显示:“全市空巢和类空巢老人已超过20万人,而目前昆明93个养老机构所能提供的床位数仅为6850张,按照100名老人拥有2张床位测算,床位缺口达到1万多张,预计到“十二五”末缺口更大,将缺3万张重庆日报报道:“目前全市的社会养老机构就严重不足。渝北区的一家养老院,只有150个床位,但已经有800多个人在排队,即便提前一年半载来排队,也未必能等到一个床位。根据统计,全市40个区县中,有9个区县没有区县级的社会福利院,有3个区县的社会福利院床位不到50张。对此,市民政局相关负责人坦言,重庆市的养老事业发展比较缓慢。”现在随着老年化问题的日益凸显,国家在养老院建设上也投入上也加大了力度。在“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全国老龄委办公室和发展改革委等部门——关于加快发展养老服务业意见的通知”中第二点第二条提到:“养老服务业是为老年人提供生活照顾和护理服务,满足老年人特殊生活需求的服务行业。要大力发展社会养老服务机构。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和有关部门要采取积极措施,大力支持发展各类社会养老服务机构。引导和支持社会力量兴建适宜老年人集中居住、生活、学习、娱乐、健身的老年公寓、养老院、敬老院,鼓励下岗、失业等人员创办家庭养老院、托老所,开展老年护理服务,为老年人创造良好的养老环境和条件。”仅以成都市为例:在2006年,新增养老院38所,收住老人5800人;2007年,新增养老院50所,收住老人10000人。综上所述,我国的养老院起步较晚,设施及服务不健全,所需的养老院床位数量n西南交通大学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第7页与实际现有的数量之间的缺口较大,但是也在发展和规范中^为了减轻家庭养老的负担,提高养老院老年人的生活质量,满足养老院老年人的多种需求,吸引更多老年人选择社会养老,并推动社会养老健康发展,就必须首先解决关系到养老院老年人切身利益的需求问题,只有最大限度的满足了他们的需求,才能提高他们对养老院生活的满足度,也才能吸引更多的老年人选择社会养老。1.2研究的内容和对象1.2.1研究的内容课题研究养老院室内居住空间的环境设计,包括房间规划以及具体的功能布局、空间氛围的塑造方法;还包括各个空间无障碍的设计尺度。不仅是房间内各部分功能的合理性组合,同时包括色彩、声音、甚至气味等各类因素对于使用者的影响,还包括对老年人和护理管理人员的心理需求的研究。如何结合环境心理效应的要素,将人文关怀融入养老院室内居住空间的环境设计,在逐步完善设计的过程中为老人提供更满意的服务,包括对老人行为心理需求的满足、科学技术与艺术的结合、可持续发展、地域文化的体现等多方面的问题,达到在高技术条件下对高情感满足的整合设计,是主要的研究方向和内容。1.2.2研究的对象随着社会经发展,养老模式由传统的家庭养老模式开始变得越来越多元化,老年人会根据自身的情况选择不同的养老方式方式安享晚年,这是当今社会条件下人们的必然选择。根据前期调查分析,本文所针对的场所是需求量大同时缺口也较大的城镇养老院,针对的人群是受过一定教育、有稳定的养老资金的城镇老年人。而在整个养老院中室内居住空间是老人使用最多的场所,也是整个设计最能带给使用者人性关怀的地方。对于养老院中的老人而言,最能满足其心理需求的地方,就是其长期居住的空间。养老院室内居住空间的人性化设计不仅能对养老院的事业发展起到促进作用,同时对整个社会也带来一定积极影响,所以以此为课题对象,进行深入的探讨。1.3研究的意义1.3.1对养老院事业的促进通过调查和分析可以得出结论,整个养老院未来发展的关键在于养老院的室内居住空间。将人文关怀的的概念融入养老院室内居住空间环境设计中,一方面是养老院发展的必然要求,同时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时至今日,随着社会养老的需n西南交通大学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第7页求增加,对养老院的需求逐年上升,养老院的建设也在逐步增加。室内居住空间这个领域在养老院环境中是使用最多的场所,它对于养老院的提供服务、运营成本、护理质量等等都会产生十分重要的影响。倡导养老院室内居住环境的人性化设计,有利于化解长期以来人们对于养老院冷漠、压抑的负面印象,增强人们对于养老院的信心和对相关服务行业的信任,同时有利于老人更快乐地安度晚年。1.3.2对社会的积极影响通过倡导养老院室内居住空间环境的人性化设计,进一步尝试和运用这一方面'的研究成果,同时让人们对机构养老有更多了解和重视,推动整个行业结构更加全面性完善。养老服务行业有着一定的发展潜力和利润空间,加快和推动养老院室内居住空间环境的改善,亦是促进社会安定的直接手段,同时对经济亦能产生积极影响。n西南交通大学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第7页第2章养老院室内居住空间设计现状2.1国际国内养老院居住空间现状通过以加拿大多伦多市郊的TheCourtAtPringleCreek养老院和四川省金堂三星中心敬老院为例,对国外国内的养老院的现状进行分析,对比国外国内养老院室内居住空间的设计差别。2.1.1国外养老院居住空间现状以加拿大多伦多市郊的普林格尔养老院(TheCourtAtPringleCreek)为例,对国外的养老院的现状分析如下:普林格尔养老院(TheCourtAtPringleCreek)位于多伦多市郊的Whitby镇上,建筑面积12560平方米,建有楼房14栋(大多为联排别墅),绿化率66%,2001年7月竣工投入使用,共有房间304间,其中包括184间套间和120间特别护理间,(184ResidentialBuilding;120Long-TermCareBuilding),室内人均使用面积30平方米以上,床位总数426张,现己入住360名老人,入住率达到90%以上。院内配有医务室(NursixigStation)、公共娱乐中心(CommunityCentre)、温室花园(GreenHouse)、美容院(BeautySalon)、图书馆(Library)、咖啡厅(Cafe)、酒吧(WineBar)、高级疗养中心(SeniorsHealthCentre)、餐厅(Dining)等。管理员(Manager)14人,管理员助理(AssistantManager)3人,厨师(Chefs)4名,炊事员(Cooks)4名,志愿者(Volunteers)约100名,护士(Nurses)25-30名。图2-1T酱杯格尔养老陕入口(资科来本人委托采*)nn西南交通大学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第8页—mm«mJMagjg-jggg"^^^ggMgaBBMgag入住养老院是加拿大老人退休之后的主要养老方式,在普林格尔养老院入住的老人大多数是依靠国家提供的养老金支付费用。在加拿大,90%以上的老人都不和子女住—起,其中有约30%的老人喜欢入住养老院,因为这里的同龄老人很多,有相似的生活节奏和共同的话题。表2-1入住普林格尔养老院老人的类型户外环境普林格尔养老院以乡村生活为设计理念,所以建筑物错落有致的座落在整个院内的草丛和树林中,每一套住宅都为之设计了休闲庭院,可以休憩和栽种花草•养老院主入口前以及院内的空地皆设计了露天的停车场,机动车道和人行道是分开的*由于是乡村生活方式,所以草坪和树木是分布在房屋的周围,而不是集中在某一处,而且景观的设计十分合理与环境溶为一体。道路和休息的场所的设计体现了无障碍设计理念,坡度平缓,人行道上基本没有阶梯等障碍,即便是坐着轮椅也可以自由地在院内活动。图2-2普林格尔养老院户外环埔(资料来»:本人委托采集)nn西南交通大学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第15页西南交通大学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第15页图2-3普林格尔养老院户外环境(资料来®:本人委托采集)活动空间经过精心设计的温室花园和动物养殖场是老人进行适当劳动的去处;休闲酒吧和公共娱乐中心提供给老人交际和娱乐的场所;院内还设计了健身中心和康复治疗中心*小品等设施院内有少量的小品如座椅、风车、小型雕塑等设施。图2-4普林格尔养老院户外小品(资料来®:本人委托采奠)布局和空间特征普林格尔养老院当地规模较大的养老院,院内的所有建筑不超过三楼,方便老年人上下,室内设计了电梯。主楼集中了公共娱乐中心、图书馆、酒吧、餐厅、高级疗养中心、健身房等公共活动空间,老年人的卧室分散在四周,主要的功能如下:1、卧室。老人住的卧室有304间,有单人间和双人间,分布在一至三楼,卧室内布置能满足单身或夫娄日常生活的基本需要,家居配备比较齐全.而且还允许安置私人自带的家具。经过专门设计的卧室家具,符合老人生理需要,无论是单人间还是双人间都设计了会客厅,方便亲朋好友的探视。休闲阳台则保证了阳光和空气的畅通,卫生间比较宽敞,内设方便残疾人使用的马桶和浴缸而且卫生间旁边还安置了洗衣机,方便老人清洗简单衣物。n西南交通大学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第15页E2-5酱林格尔养老院老人房间(资料来源:本人委托采集;图2-6彗林格尔养老院卧室布局(资料来源:TheCourtAtPringleCreek养老院提供)2、酒吧和餐厅。餐厅采用幵放的无障碍设计,基本以四人餐桌为主,主要是自助用餐方式。酒吧则以休闲交际为主调,设计风格充分体现了西方人的酒吧生活方式。n西南交通大学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第15页图2-7普林格尔养老院餐厅(资料来源:本人委托采集)3、高级疗养中心和健身房。康复中心和谜身房相邻都设在一楼,有游泳池和理疗室,同时还配有室内的健身器械,是活动方便的老人锻炼身体的主要场所。图2-8普林格尔养老院室内游泳池(资料来源:TheCourtAtPringleCreek养老院檯供)该养老院为乡村联排别墅式的布局,它是由建筑和周围环境组成'的乡村生活空间的形式,院内庭院有较好的活动空间,空间内向亲切,为老年人提供了一个休憩活动的场所。图2-9普林格尔养老院室外空间(资料来薄:本人委托采集)n西南交通大学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第15页-院内无论是室内还是室外都体现了无障碍设计的理念,如楼梯间设置连续的扶手-栏杆,满足老人体力的不足的需要,走廊、卫生间等充分考虑了行动不方便的老人使用的情况,设计了扶手,地面采用防滑材料。图2-1〇普林格尔养老院主楼室内空间分析(资料来》:丁^〇〇»^八1?>1^9丨0(>661<养老院提供)老年人的活动情况生活在普林格尔养老院的老人夫妇一起入住的情况比较普遍,也有很大一部分是独居的•这里的老人身体健康,喜欢集体活动,大部分老人行动正常,有个别借助轮椅和拐杖,但是大多有护工在旁协助•这里的活动方式比较多样,所以老人的活动地点比较分散,以集体活动为主,酒吧和娱乐中心是老人聊天的主要场所。天气晴朗的时候,户外的散步也是老人喜爱的活动方式。n西南交通大学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第15页图2-11眘林格尔养老院动物养殖场(资料来源:本人委托采篥)根据抽样调查,在养老院中约43%的老人经常参加棋活动,约55。/。的老人喜欢和少数熟悉的朋友一起喝下午茶,约20%的老人愿意动物养殖场和动物亲近,超过约72%的老人喜欢从事低强度的健身运动,其中最受老人欢迎的是游泳,约有15%的老人会进行短时间的阅读,另有约22%的老人特别是老年女性会做一些简单的手工(包括自制糕点),超过约58°/。的老人乐于在户外活动,包括散步和休憩,或者仅仅是享受阳光。口老年人苒欢的活动的百分比表2-2入住普林格尔养老院老人*欢进行的活动2.1.2国内养老院居住空间现状以四川省金堂三星中心敬老院为例,对国内养老院的现状分析如下。三星中心敬老院位建筑面积9750平方米,建有楼房7栋,绿化率45%,2008年4月竣工投入使用,共有标准间273间,人均使用面积18.84平方米以上,床位总数546张,现已入住520名老人,入住率达到95.2%。配有医务室、康复活动室、娱乐室、洗衣房、浴室、厨房、餐厅、会议室、厕所、杂物间等。工作人员14人,院长1名,管理人员2名,炊事员5名,护工5名,门卫1名。敬老院收住的老人90%来自周边的五保户,10%为自费入住。n西南交通大学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第15页表2-3入住三星中心敬老院老人的类型选址情况三星中心敬老院位于金堂县三星镇天灯村,毗邻四川锅炉厂社区和唐巴公路,具有以下几个特点1、交通便捷,因为毗邻四川锅炉厂社区和唐巴公路,出行非常方便,有多路公交车可乘坐前往市区。2、环境幽静,该敬老院靠近金堂县三学山,空气质量良好,周边没有产生噪音和污染的工厂矿。户外环境三星中心敬老院由几组建筑围合而成形成了三个院落:1、大门有入口处作为停车场使用的开敞平台;2、院内中心花园;3、后勤院落。jItr^.中心仡a住i秌合枚j图2-12三星中心敬老院平面示意图(资料来源:自绘)入口平台的停车场较为实用,基本杜绝了外来车辆的进入,提高了安全性。中心花园由建筑围合形成,是老人的主要活动场所,机动车辆禁止入内,比较安静。中心花园的布置简单,庭院道路为水泥铺设,园林有孤植观赏植物、绿篱以及地被植物。中心花园作为是整个敬老院的室外主要活动场地,无障碍设计方面用所安排,但是并不完善,只在有高差的地方都设置了坡道。后勤院落较小,作为后勤交通等使用。n西南交通大学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第15页图2-13三星中心敬老院户外环境(资料来源:自摄)活动场地没有室外健身场地,敬老院西边有约17亩的菜地,是老人们自给自足种植蔬菜的地方,同时还设有鸭舍和猪舍。小品等设施:小区内有少量的小品如座椅等设施。布局和空间特征三星中心敬老院规模较大,所有的建筑不超过三楼,方便老年人上下,没有电梯。配有医务室、康复活动室、娱乐室、洗衣房、浴室、厨房、餐厅、会议室、厕所、杂物间等,主要的功能如下:1、卧室。专门的老年人卧室有273间,其中包括单人间和双人间,室内面积平均约为20平方米,分布在一至三楼。卧室布置比较简单,基本能满足使用的需要,单人床每人各一,共用衣柜,另外还配有一张茶几和两把椅子,其他的家具电器等可以自带。双人间没有做任何的分割,私密性较差•每间卧室都有卫生间和阳台,卫生间为蹲式便池,配有洗手池,但是设置没有做处理和普通的卫生间没有任何的区别。图2-14三星敬老院卧室布局(资料来源:自绘)nn西南交通大学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第丨6页图2-15三星中心敬老院老人卧室(资料来源:自摄)囝2-10三里中心®老院老人卧室阳台(资料来源:自摄)2、餐厅和厨房。餐厅和厨房在一幢单独的两层的小楼的一层,二层为办公室和活动室。餐厅布置比较简陋,面积约为100平方米左右,里面设有餐桌椅,没有明显的特色。图2-11三星中心®老院餐厅(资料来源:自摄)3、办公室•办公室有三间,供工作人员使用,布置在餐厅的二楼。4、医务室。医务室和康复活动室,都设在餐厅的二楼,负责老人的健康需求,设施较为简单。nn西南交通大学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第25页5、娱乐室。娱乐室也设在餐厅2楼,有电视和棋牌提供给老人,同时还配有室内的健身器械,但使用的人数很少。图2-12三里中心®老陕活动室(资科来®:自a)关于室内的无阵碍设计方面,有所考虑,但并不完善,如楼梯间设置连续的扶手栏杆,满足老人体力的不足的需要,但是走廊、卫生间等没有相应的设计。老年人的洁动情况通过观察可以了解这里的老人身体基本健康,精神状况良好,老人除了需要个别借助轮椅和拐杖来行走行动外,大部分没有太大的行动阻碍,。老人的活动类型基本以静态为主,中心围合花园以及娱乐室是他们主要的活动场所,此外小区的入口处也是他们比较葚欢停留的地方。□棋牌60%■Wa20□哲电视45报1的Offi中.5?动5%■K.他诂老人在养老院内能进行的的娱乐项目一般就是打牌、闲聊、看电视、报纸、散步等。其中最主要的娱乐活动是打牌、打麻将等,部分老人喜欢到中心花园等场所与其他人聊天,还有一部分身体情况相对良好的老人参与种植蔬菜,饲养猪鸭的劳动•由此可见这里的老人活动类型比较的单一,表24入住三星中心敬老院老人的的活动调研小结通过观察和访谈调査,笔者对金堂三星中心敬老院的建筑和环境及管理情况做了如下小结:n西南交通大学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第25页1、敬老院的位置比较安静,空气质量好;敬老院的交通较为方便,便于家人和朋友来看望;敬老院离周围的社区较近,老人们感觉还是住在城里,有热闹的气氛;敬老院周边社区有不少同龄的人,方便敬老院中老人与外界交流。2、该养老院虽然设有专门的活动室和室外活动场所,但是老人的活动内容贫乏,室外活动的场地太少,室外设计上的细节考虑的不够周全,绿化布置比较单一。室内活动室参加活动的老人并不多,主要原因是活动室的位置在二楼,不方便老人进出。3、该敬老院的硬件条件不足,不能完全完满足老年人的的生理和心理方面的需要,主要表现为:(1)室外的活动场地狭小,缺乏活动场所,就敬老院的老人数目而言,敬老院中供老年人活动的场地相对狭小。(2)没有电梯,使得三楼的老人下楼比较困难,同时走廊狭小,净宽仅有1.2米左右,没有相应的无障碍设施,所以住在三楼的腿脚不方便或身体比较虚弱的老人一天基本不下楼。(3)—楼的内廊是采光和通风的状态不佳,夏天天气炎热,没有流畅的通风环境,感觉比较闷热。(4)双人间卧室的床位之间没有任何的遮挡,完全不能满足老人对于私密性的要求。(5)卫生间设施没有考虑无障碍设计,使用蹲式大便器,室内地面为瓷砖,比较光滑,行动不便的老人上卫生间比较困难。(6)公用浴室的设施非常简陋,设计设置不合老年人的生理特征J(7)整个养老院的暮气比较重,服务也不是很到位。2.2目前我国养老院居住空间设计存在的问题2.2.1存在的不足养老院老人作为一个比较特殊的群体,一方面他们具有其他人所共有的基本需要;另一方面由于其生理、心理以及社会地位、经济条件等方面特殊性,其需要上又有着不同的特性。入住养老院老人的基本需要大致包括为四个方面:经济方面、日常生活方面、健康方面和心理方面。1.经济方面:因为老人在养老院中的生活相对比较简单,老人在养老院中的花费也比较固定,所以相对于其他方面来说,在经济和物质方面的需要是比较低的。2.日常生活方面:入住养老院的老人比较看重的就是养老院的医疗护理条件,所以对医疗保障、护理等方面要求相对提高。3.健康方面:老人对于健康问题的关注度本来就很高,而处于养老院这种群体环境中,老人对健康需要是排在首位的。n西南交通大学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第25页1.心理方面:养老院老年人的心理需要可以从感情需要、交往需要及实现自身价值等方面来分析。(1)感情需要:老人在从退休到进入养老院,原来的社会地位和社会关系发生转变;对于家庭和亲人情感的依恋会增加,而这种对亲情的渴望是其他因素无法代替的。(2)交往的需要:人都是社会的一部分,都有与人交往的需要。老人进入养老院后,开始了一种新的群体生活,虽然有交往的对象,但是在养老院中的老人原有的生活习惯和生活方式都发生了变化,在人际交往、相互尊重、相互评价等方面都要重新建立。(3)自我价值方面:因为社会关系的变化,养老院老人可能会对自己产生否定,因此更需证明自身的价值,以及被认同。从调查的养老院的现状中分析,可以发现目前我国养老院室内居住空间的设计存在着很多问题和不足,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建筑设计不符合老年人使用规范。主要表现是在一些细节的设计上,对老年人的生理和心理特点考虑得不够充分,比如卫生洁具的设置上等。2、室内设计比较简单粗糙,无特色。养老院是为行动不便的且年纪较大的老人的养老生活场所,与一般的建筑相比,它应该有自己的特色设计和风格,还应该有一定的规范,现在的养老院室内和室外空间的设计都过于陈式化,缺乏细节,比较简单粗糖。3、空间封闭,缺乏交流互动空间。根据调查,养老院的是一个较为封闭的环境,老年人的活动局限在一个其中,缺乏和外界的交流,导致老年人的交往面相对狭窄,活动类型也比较少,入住其中的老年人普遍有孤独感。4、对老年人的心理方面需求关注不够,人的心理需求的满足首先是基于生理和安全感上的满足,然后是归宿感、被尊重和自我实现。根据调查的现在分析,目前养老院的环境能满足的仅仅是生理和安全的需要,甚至在生理和安全的需要上还有所欠缺,归属感和自我实现更无从谈起。这主要表现在:(1).老人入住养老院很大一部分原因是缺乏亲人的照顾,虽然老人进入养老院后,得到了工作人员的照顾,日常生活方面的需要得到了满足;但由进入养老院而使得老人与家人共处时间减少,同时又会因为远离家庭而产生的寂寞感,这些都会加重老年人情感需求的缺失。'(2)根据调查,.我国现有的养老院管理形式大多数都属于封闭式管理,在这种情况下对入住的老年人来说会出现两方面的问题。一方面加入了养老院这个新的集体,会出现人际交往、相互评价等~系列的社交问题;另一方面加入这个集体与外界相对隔阂,就失去了以往的一些社会关系和社交内容。这两方面的问题会使养老院老人处在一种渴望交往但是又有交往障碍的情况下,对交往的需要得不到满足。(3)由于养老院的活动场所设施单调、设计不合理和老人自身的行为特点,大部份老人都出于一种无所事事的状态。n西南交通大学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第25页2.2.2目前养老院室内居住空间设计问题存在的原因1、对于养老院环境设计相关的理论和技术认识不足人性化的养老院居住空间设计要求更加先进合理的设计手段,涉及到多项综合科学技术;不仅需要需要建筑室内设计手法,同时涵盖了美学、色彩学、声学、心理学等学科。另外,良好的室内空间设计也需要先进的技术,给予强有力的支持。目前我国的养老院室内居住空间环境的人性化设计仍然缺乏比较全面系统的理论体系,对于先进技术的运用和与时俱进也仍然不够完善。2、对心理需求的重视不足养老院室内居住空间环境,应该以人为主体,关心老人的心M需求,才能促进老人的心理健康,然而目前社会对于这一方面仍然重视不足,对生理需求的关注远远大于心理需求。3、对养老院室内居住空间设计的观念更新不足养老院室内居住空间环境设计的理念随着时代的发展,己经在不断进步和更新,养老院室内居住空间的设计不仅仅是满足功能上的需要,在S格上,在格局上,在装饰和色彩等方面都很多新的要求。然而目前的设计还不能突破保守陈旧的传统,整个养老院室内居住空间仍然是严谨和中规中矩的格局,使得整个环境给人带来紧张压抑和刻板的感觉。-2.3养老院室内居住空间设计研究现状养老院室内居住空间设计归根到底要解决的是老年人如何在养老院中“居住”的问题,人们对自身的居住环境进行过很多研究,存在多种不同的学术观点。对于老年人的居住环境的研究有很多观点,但是现行的设计规范大多数侧重于建筑设计和规划设计规范,如《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老年人建筑设计规范》和《住宅设计规范》等等。学术研究也是多数侧重于建筑设计理论,如《基于生理和心理需求研究的养老院》(天津大学2008年硕士论文,作者迟向正)《城市养老院建筑及环境设计探讨》(华中科技大学2005年硕士论文,作者陈慧宇)等等;针对室内居住空间的研究大多又侧重于老年公寓和老年住宅,如《适宜老年人的住宅设计初探》(重庆大学2002年硕士论文,作者李鸿烈)等。专门针对养老院室内居住空间这一特定环境的研究相对较少。n西南交通大学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第25页西南交通大学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第25页第3章相关理论在养老院室内居住空间设计中的运用3.1无障碍设计在养老院室内居住空间中的运用随着年龄的增加,老年人在心理和生理上发生与青壮年完全不同的变化,所以老年人无障碍设计的基本尺度又有着特殊之处,无障碍设计在养老院室内居住空间中的运用,不仅仅能适应于老年人因生活能力减弱而出现的各种情况,也适应于由于各种原因造成的暂时行为受限者,对老人的生理、心理等方面,都能起到积极的作用。完善的无障碍设计,同时也是养老院良好的人性化服务精神的体现。针对老人的不同情况,养老院室内居住空间的无障碍设计一般可分以下几个方面。3.2.1针对行动障碍老人的无障碍设计行动障碍主要是指运动器官和运动机能方面的障碍,这种情况随着老年人年龄的增大,而越来越严重。老年人的行动障碍主要有几个方面,包括骨骼关节机能的衰退、灵敏性和敏捷性的下降,以及身体平衡感的退化。“到了60岁以后,骨骼关节机能就开始衰退了,身高比年轻时矮小,走路腿软,关节疼痛经常发作;到了70岁后,人体关节软骨非常薄了,人不但驼背,且免疫力和体质很差,运动能力低下。敏捷性是指人从受到外界的声、光和视觉等信号刺激,直到采取反应行为的时间或身体反复进行一定动作所需时间,身体的敏捷性从壮年起开始下降,60岁时的敏捷性大约为20岁时的1/3。敏捷性的下降使老年人行动迟缓,对信号刺激的反应时间增长。平衡感是指受人受到外界作用时调节身体的相关器官来保持全身位置或者运动的平衡能力。老人的平衡能力一般是成年人的1/3,平衡能力的退化,使老年人更容易跌倒摔伤。”针对老年人中行动障碍者的无障碍设计,在室内居住空间中,特别要注意的几个方面分别是:(1)在走廊的设计上应该考虑在两边适当的位置设扶手,便于老年人随时可以稍事休息或者在紧急情况下有所依靠。如果走廊过长,应在适当的场所设置休息区域,给老年人提供一个可以恢复体力场所。(2)室内场所的地面应该平坦,不应该有高差和台阶。(3)在垂直交通(楼梯、电梯)的设置上。上海市的“养老设施建筑设计标准”规定:“楼梯梯段净宽不应小于1.50m,踏步宽宜为320〜340mm,踏步高宜为130〜140mm,每一梯段踏步数不宜大于14步。不得采用扇形踏步。平台净宽应确保担架通行,三层以下建筑宜兼设坡道,室外坡道长度不宜大于12m,坡度不宜大于1/12,室n西南交通大学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第25页内坡道长度不宜大于9m,坡道不宜大于1/10。楼梯、坡道两侧均应设扶手,地面应选用坚固、耐磨、防滑的平整材料。”(1)针对老年人轮椅的使用,需要特别注意的地方是室内空间的门及通道对轮椅使用者有非常大的影响,如果设计不当,将对其行动构成相当大的障碍,应对其进行合理的设计,使之既能让为轮椅使用者出入方便又能防火。在门设计中首先要考虑的因素是“开口净宽度”,这决定轮椅使用者是否能够方便顺利的通行•,门的五金件对使用者影响很大,其颜色要与门及其背景区分幵,门把手及锁应该安装在一个既适合正常人,又适合轮椅使用者的高度。轮椅在坚硬、稳定、防滑性能好的地面上活动起来很方便,在松散、粗糙的地面上活动起来则十分困难。因此,地面材料的选择上要尽量选用防滑性能好的地砖或地板。在卫生间设各的选择和布局上应留出空间,使轮椅使用者在卫生间内能够自由活动。2.2.2针对视觉障碍老人的无障碍设计老年人的视觉障碍主要表现为眼球老化、视力退化、老花眼产生、视野变得狭窄。参照1992年日本照明学会所做的调查,裸眼视力为1.0的60岁老人要感受到同20岁年轻人一样的亮度,需要2.5倍的照明效果。同时眼睛的明、暗适应能力降低,适应调整所需的时间比年轻人更长。也就是说,同一照明环境下,老年人必需更多的照明才能感受到同年轻人一样的亮度,所以在照明这一环节中就需要根据老年人自身的特点来设计。同时由于眼球的老化,会对某些颜色产生色弱(如紫、蓝和绿色),而对于红色、橙色则比较敏感,容易混淆黄色和绿色、蓝色和绿色、橙色和黄色。老花眼又使得老年人对过小的事物难以清楚的分辨,所以指示牌设计时必须注意字体大小以及图底的颜色组合。针对老年人中视觉障碍者的无障碍设计,在室内居住空间中,特别要注意的几个方面分别是:(1)针对老年人中视觉障碍者比例相对较高,在养老院的室内居住空间的设计上卧室、起居室、活动室等都应该明亮,有自然采光。针对老年人使用的室内空间窗地比都要高于一般住宅,比如:活动室空间的窗地比不应小于1:4,卧室、康复室、餐厅的窗地比不应小于1:6。同时室内的窗玻璃不宜选用容易造成老年人的视力障碍的有色玻璃。要创造一个明亮的环境,在病房装饰材料的选用上可以采用一些高亮度的材料,这样有利于提高室内空间的自然光照度。还可以适当增加人工照明,选用可调节亮度的灯具,以满足视觉障碍者的不同要求。(2)在一些需要引起注意的安全和交通标志上,例如安全出入口方向楼梯、楼层标准、防火门的开启方向、一些重要房间的名称、门铃、电话、报警装置、电梯停靠信号、安全指示灯等应在醒目的位置用明确清晰、容易辨认的颜色(如红色和橙色)表示出来,指示牌要避免容易混淆黄色和绿色、蓝色和绿色、橙色和黄色的组合。n西南交通大学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第25页(1)由于老年人视力的衰退,应对楼梯的踢面和踏面进行颜色的区分,踏面前缘应设异色防滑警示条,以使老年人看清楼梯,不至于摔倒而产生危险。(2)要采用防滑地面,以保障弱视者的行走安全,地面上要尽量做到平整光滑,•否则会妨碍弱视者探路手杖的使用。2.2.3针对听觉障碍老人的无障碍设计“在60岁以上老人中,听力减退者占27.4%,男性发生率高于女性。老年人各种频率的平均纯音阈增高,大多数60岁以上老年人均丧失了高频音的有效听力。”老年人因为髙频音的听力的丧失,虽然听到声音但因为杂音较多,无法有效掌握完整的内容,对语音的鉴别能力也随之降低。在有噪声的混响环境中,老年听觉反应时间延长,理解言语出现了困难。对于听觉障碍的老年人而言,为他们创造一个相对安静的环境是非常重要的,所以在设计中首先要做的是尽可能地降低噪音。(1)门窗是传播声音的主要途径,对付噪音的最好办法就是窗户要严封,无论单层窗还是双层窗,密封是最主要的。同时使用中空玻璃也是一个很有效的办法,玻璃可以将大部分噪音反射,中空玻璃则可以使其没有反射的部分消耗殒尽。也可以通过使用厚质窗帘来消耗部分声音的能量。(2)还可以利用阳台形成隔声区,能够有效地降低噪音,产生良好的隔音效果。同吋植物也有很好的降噪效果,可以适当的加以运用。(3)可以采用地毯或者吸音棉等来减弱他噪音对室内的影响,同时床垫采用棕榈垫也要比采用弹簧的床垫吸音效果好。另外,可以在墙面上做一些处理,如墙纸等,以降低室内的回音。另外在其他装饰材料的选用上可以考虑减少使用石材、地砖、墙砖等吸声系数比较小的材料。3.2人机工程学在养老院室内居住空间中的运用人机工程学的运用在养老院室内居住空间这一特殊环境中,有益于解决养老院布局和管理中的协调问题,这对养老院的人性化居住环境的构建也具有重要意义。养老院室内居住空间中存在着许多与人体尺寸相关的设备和设施,室内空间的具体布局和设计,都是离不开对人体合理尺寸的参考和运用的。人体常用的尺寸数据类型非常繁多,通过人机工程学这门学科的研究,可以确定人在日常的生活活动中处在的各种环境内的舒适范围和安全限度,从而为养老院室内居住空间设计提供一个设计准则。老年人身体的尺度是养老院室内居住空间中人机工程学运用的基本依据。一般老年人在70岁时,身高会比年轻时降低2.5%—3%,而老年女性的身高缩减最大可达到6%。在具体的实际运用中,我们应该考虑到这一特殊情况。同时由于老年人肌肉总重n西南交通大学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第25页量的减少(可减少至其体重的25%)•和韧带萎缩,使肌肉动作迟钝,同时肌力也减退,手部力量会下降16%-40%;臂力下降约50%;腿部力量下降50%。在设计供老年人使用的门窗、座椅、柜架的时候都要考虑到老年人的这样生理特性,比如:1.对于卫生洁具、插销、电源开关、水龙头开关、门窗插销锁、电源头、抽屉等的设计和运用都要考虑到老年人的握、扭的力量都减小了,要避免对力量要求较大的设计,同时也要避免过小的体量,以免造成老年人使用的困难。比如在水龙头的选择上,最好使用单柄类水龙头,避免传统的螺旋稳升式橡胶密封的水龙头,可以大大降低老年人的使用难度。2.房门的把手应使用便于老年人握持的式样,以杆式为佳,避免球形和过小的把手式样;扶手也以杆式为佳,直径在28~35mm之间,离墙的位置在40mm比较合适,可以大于40mm,但是不能小于。门把手和扶手的高度设置也要充分考虑老年人的使用尺度,应该在900〜1000mm之间。3.条形的凳子和没有扶手的椅子都不适合老年人长时间的使用,条形的発子没有靠背,很容易使行动不便的老人翻倒;而没有扶手的椅子老人在久坐后,没有借力的支撑很难起立。4.柜架的储物位置应该在视线和手的功能范围以内,要避免高难度的姿势,比如登高或者匍匐在地等取物的方式。以上只举例说明人机工程学在养老院室内居住空间的运用,在具体的功能模块分析时,会进一步完善和规范数据。3.3老年心理和老年行为特征对养老院室内居住空间设计的影响要更好地将人文关怀的理念融入养老院室内居住空间,就要充分了解和理解老年人的需要的究竟是什么。人的需要是分层次的,要创造人性化的养老院居住环境,要对老人实施以人为本的人性化护理,就要充分掌握老年人的心理变化特征。3.3.1老年心理特征老年人的心理状况与老人晚年生活质量有很大的关系。通过分析老年心理学可以了解到,随着时间的推移,老人的生理机能和大脑功能的逐渐衰退,社会角色也产生了改变,并且老年人~般都有一些慢性疾病或老年疾病,所以老年人的心理方面必然会有自身的特征。比如正常的心理感受有所下降,有无价值感和孤独感,同时还会强烈需要被重视和受尊重。许多老年人因为自己的身体状况、经济收入等等因素发生了大的变化,常有自卑的情绪,有不如他人、今不如昔的感觉。同时因为失眠等情况的出现,老年人容易产生心情抑郁的情况,主要表现为不偷快、伤感、急躁和焦虑不安等。3.3.2老年人的行为特征行为特征主要包括活动的形式和活动的空间范围两个方面。1.老年人的活动形式主要与其生理特征、心理需求和行为习惯有关,并且受到其所n西南交通大学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第25页处环境与活动场所的制约。老年人的活动形式可划分为下列三种:(1)个体型活动形式自我型活动形式是老年人最主要的活动形式之一。自我型活动活动形式主要是由老年人的生理特征决定的,由于60岁以上年龄的老年人由于听觉衰退,辨别度降低,在一定噪音下会出现语言理解力和听力障碍,使得老人自我活动领域的空间尺度大大缩小。这种状况会增加老人的孤寂感,从而降低与人交往的期望值,最终导致老个体型活动形式。(2)小组型活动形式当老年人自我防卫心理减弱,个体活动的领域意识逐步降低时,老年人的活动形式就会形成小组型活动形式,这种小组的规模多为2—5人组成。小组型活动形式是由多个体组成,共同参与某种集体活动的一种活动形式。(3)群体型活动形式群体型活动形式是由多个老年小组型活动形式所构成的复合式活动形式,群体型活动形式是老年人扩大交流对象、增加活动范围的主要的活动形式,反映出老年人活动的多样性和灵活性。1.活动的空间范围主要指老年人活动的时间以及活动范围所组成的空间分布。根据相关资料显示,老年人受其自身的生理特征和活动特征所限,其活动大体可以划分为室内活动、室外小范围活动和区域活动。.(1)室内活动室内活动是指局限在室内进行的、相对静态的活动,例如棋牌游戏、看电视、看书报等。进行室内活动时,要么是老人单独一个人,要么是与少数几个同住的伙伴共同完成,也可以是小规模的集体活动。这类的活动空间范围在老人的各种活动中占很大的比重,进行这样活动的老人也比较多,因为室内活动相对静态,可以让参加的老n西南交通大学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第27页人持续较长的活动时间,同时也不收到天气等外在因素的影响,这就需要为参加活动的老人提供一个良好的室内环境。(1)室外小范围活动室外小范围活动主要局限于老年人居住位置的周围领域,其间老年人交往的对象主要是一同入住的老人。这种室外活动的半径相对较小,这类活动也在老人活动类型中占较大比例。根据调查,老人必须喜欢的的活动区域是大门口、单元门口这类人流量相对较大的地方。(2)区域活动区域活动是指以居住小区为中心的老年人活动范围,在区域活动范围内,老年人以步行为主其活动半径不大于450m。3.3.3养老院中老年人特殊的心理特征和行为特征入住养老院中的老人离开亲人独自居住在一个陌生的地方,并且大部分老人由于身体条件的原因,使他们的活动受到了一些限制,所以他们的心理活动也有其特殊的地方,主要表现在:1.更渴望与外界进行交流居住在养老院的老人长期生活在一个与外界联系不紧密的场所——养老院中,他们外出活动不多,所接触到的人只有同院的老人和工作人员,时间一长在与人交流上很容易产生厌倦感,因此更渴望与外界社会进行交流,良好的养老院环境应该是利于老人与社会交流的。在养老院的选址上可以考虑在市区而不是郊区,这样不仅方便老人的亲人来探望,也让老人感觉到没有离开熟悉的环境,同时也能很好的利用已有的社区资源。2.需要更多的活动空间养老院的老人因是集中居住形式,日常生活相对单调,也产生了很多余暇时间。为了充实老人的生活,提高其生活质量,就要求居住环境能提供必要的活动空间。如提供从事健身、娱乐、事兴趣爱好活动场所等公用设施等等。3.更需要实现自身价值为了实现自身价值,养老院中的很多老人不但希望自己能做到的事情能亲自做,还希望能为他人提供一些帮助,很多养老院也在鼓励老人生活自理,同时也可以提供一些场所放老年人发挥余热,比如在养老院内设置一些如小型养殖场等生产的场所。根据调查,在养老院中帮助大家完成一些力所能及的事务的老人,精神状态明显好于其他老人。4.更需要情感的满足从熟悉的环境中来到养老院,会让老人产生失落感,这时候老人特别渴望子女、nn西南交通大学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第45页服友的关心,亲人来看望自己是老人最高兴的时候。3.3.4老年人的心理和行为特征对室内居住空间设计的影响老年人的行为特征是主要由生理和心理特征决定,著名心理学家马斯洛(AbrahamMaslow)的“自我实现理论”认为:“驱使人类各种行为的是若干需要,依照需要的先后层次为:生理、安全、爱(归属感)、尊重和自我实现”。反应在室内居住空间设计中表现为:1.基本空间的需要:就居住环境而言,首先要满足的是基本居住条件,也就是最基本的生理需要:包括居住面积、室内采光通风、室内外无障碍设计以及必要的医疗服务等等。2.安全空间的需要:安全空间的需要包括对安全领域空间的需求和对私密性空间的需求两部分。在养老院中老年人对安全领域空间需求不仅仅是养老院安全防卫方面的要求,还希望居住空间内不会受到外界的干扰,并具有一定的私密性和防卫性,更重要的是拥有心理上的安全感。老人对私密性空间的需求一般表现在其从事个体活动时,希望拥有独立的不被打扰的空间。而半私密性空间是老年人进行在群体活动时体现出来的一种需要,例如当几个或多个老人锻炼身体或进行棋牌游戏时,会选择有一定遮挡或者隔断形成的半封闭空间等地区。3.开放和交往空间的需要:对于这方面的需求,首先要保持老人与亲人、子女的密切关系,其次是要增加入住养老院老年人之间的相互交往,要给老年人提供娱乐和交流信息的机会,缓解老人们的孤寂感。主要体现在对区域中开放型交往空间的需求上,如绿地、小广场、娱乐活动室和健身房等等。在这类空间中进行的活动主要以群体活动形式为主,也是老年人较为喜爱的空间形式。n西南交通大学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第45页西南交通大学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第45页第4章养老院室内居住空间设计的功能模块解析4.1养老院室内公共空间的功能要求养老院室内公共空间主要包括提供给老年人使用的交通空间、娱乐活动空间、服务管理空间等。交通空间主要包括老人居住区域的走廊、楼梯等;服务管理空间主要是工作人员的办公室、洗衣房、公共洛室、公共餐厅等;娱乐活动空间则是为老人提供休闲娱乐场所的空间。这些空间的使用者都不仅仅是居住其中的老年人,还包括养老院的管理和服务人员等,基本上都属于半公共空间。空间的使用特性决定了空间的功能要求,也使设计方法的着重点不同。4.1.1走廊在养老院的实际使用中,老人们出了电梯或者楼梯间不会直接进入自己的卧室内,而是需要在走廊上步行一段距离才能到达,在这个过程中,可以充分利用走廊空间与他人进行交谈、接触或者其它一些活动。室内居住空间的走廊,不仅仅是作为单纯的交通空间,老人的生活特性决定了走廊空间还有更多的功能性。4.1.1.1走廊的基本尺寸和设置供养老院使用的走廊,一般都要供四户以上的老人使用,所以走廊的净宽不能小于1500mm,如果走廊宽度不能满足这个要求,那么走廊的尽头两端必须要留出1400mmX1700mm以上的空间,供使用轮椅的老人有回转的余地,以及紧急情况下使用。如果走廊上设置有配电箱、消火栓等等,最好不采用突出墙体表面的做法。入户门尽量设置为内开,不影响走廊的使用净宽。如果走廊设置有走廊门,则门洞不能小于1200mm,这样才能满足使用轮椅的老人、使用助行器的老人、携带较大物件的人以及医疗担架等的基本通行要求。4.1.1.2走廊的交往功能走廊的使用者大多是临近的老人,如杲把走廊设置为一个方便老人交往的空间,营造出一种适合聊天交流的气氛,则可以鼓励一些行动不便的老人走出房间,就近与他人交流,排解孤独的感觉。同时还可以满足老人在天气情况不佳如下雨或寒冷的时候,有一个随时可以走出房间与他人交流的场所。可以结合走廊的空间,安排一些座位,设置一些植物,以及选择一些温馨的墙面、地面材质等等。n西南交通大学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第45页4.1.1.3走廊设计的细节要求养老院中的走廊要避免的的情况是:曲折、昏暗和漫长,另外老人也不太喜欢没有私密性的四通八达的走廊。首先要保证地面通畅无高差、其次要有良好的通风采光,同事空间的安全感也是很重要的因素,有一定的私密性是必要的。走廊空间的设计还应该尽量活跃老年人的心情,首先走廊的设计可以根据实际运用和需要作一些宽窄的变化。其次,走廊空间的灯天花、地面和墙面的材料要有一定的对比和变化,墙面可以做一些个性化的装饰,增加趣味性。4.1.2门厅及入口公共的门厅及出入口,是人流的交汇地点,属于公共地带,所以也是室内空间中老人喜欢停留的地方。4.1.2.1公共的门厅及出入口的设计要点公共门厅及出入口的人流量较大,也是老年人进出的主要场所,所以首先要满足交通人流关系的通畅,主要注意以下一几点:.(1)布置公共门厅和出入口空间一定要考虑人流关系,门扇的开启和人的活动都需要足够的空间,同时要为交叉的人流,特别是行动困难者留出缓冲的余地,要有宽裕的位置供轮椅的转向和停留。(2)整个区域一定要保证视线的通透和不受遮挡。对于行动不便的老年人而言,在经过视线障碍的地方时,处理不慎就容易出现事故。而且出入口涉及到开关门的问题,如果在视线受遮挡的情况下,处于门内外的人都无法估计对方的的位置,出入时或开门时动作稍快就很容易发生碰撞事故。(3)设置坡道、台阶应满足人流出入走向,避免绕路。每段坡道的坡度小于1:16,长度不超过8000mm,高度不超过500min。坡道改变走向或两段坡道衔接处都要设长度不小于1500mm的平台。坡道的净宽不小于900mm,公共出入处的坡道净宽不小于1500mm。坡道两侧要设扶手,坡道地面需做防滑处理。(4)出入口的雨棚覆盖范围达到出入口外侧的300mm以上,并且雨棚的排水应避开行走的台阶和坡道等。4.1.2.2公共的门厅及出入口的多功能性公共门厅及出入口的空间相对走廊更为开阔,老人的自由度更大,与外界的接触也更加充分,同时门厅及出入口与室内活动空间和室外活动空间在交通和视觉上都有交叉和联系,就决定了空间的多功能性。所以可以在公共门厅及出入口设置简单的活动空间和休息场所,形成一个过渡空间。老人能够根据自身的情况,在此活动休息、n西南交通大学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第45页与人交流或者短暂停留,还可以观察其他人户外活动的情况,考虑自己是否加入。4.1.2.3公共的门厅及出入口的半私密性设置在公共出入口的过渡空间中是非常受老人欢迎的,是老人喜欢聚集的场所。老年人喜欢观察他人的活动,但是过分开放和直白的空间会让观察者和被观察者都有不舒服的感受,所以要通过天花、地面材质、隔断等做出空间的界定。在满足交通顺畅的基础上,可以通过铺地、椅凳、雨棚和栏杆等形式,布置出一个半私密性的空间。4.1.3公共餐厅公共餐厅除了能为基本能自理和独立行动的老人提供进餐的场所,也可以作为老人喝茶、聊天、看电视等休闲活动的场所。在调查中发现,养老院中的很多老人在餐厅停留的时间很短暂,大多数老人都习惯把饭菜带回自己的房间进餐,而不是在餐厅就餐。这主要是因为餐厅没有给老人营造一个舒适的进餐氛围根据对老年人生理特征,养老院中公共餐厅的设计主要有以下一些要点:4.1.3.1公共餐厅的位置为方便养老院中老年人的日常生活,公共餐厅这类的公共服务空间应该设置在底层或二层方便到达的地方。同时餐厅应该与老人的其他生活区有很好的联系,可以通过布置廊道等方式把餐厅和其他区域连接起来,有利于老年人方便地到达餐厅,也可以让老年人在天气恶劣的情况下依然能自己去餐厅用餐。4.1.3.2公共餐厅的扩展功能餐厅的功能不仅仅可以为老年人提供一个就餐的场所,还可以兼做咖啡厅、茶座以及集会的场所,给老人提供一个进行休闲活动的区域,比如喝茶、聊天、看电视等。这样可以让老年人经常到餐厅这个区域来活动,使老年人熟悉这个空间,并对餐厅空间产生亲切感,进而在餐厅就餐时心情就更为放松和舒畅。在调查中发现,养老院的餐厅虽然放置了电视,但在用餐之外的时间里并没有老人选择在此看电视,主要原因是餐厅太封闭,通风差,同时整个餐厅的室内过于简单,给老人一种单调冷清的感觉,不愿意长时间停留。所以要扩大餐厅的用途首先应该让餐厅具有良好的通风和采光,并且保证良好的室内就餐环境,还要营造出温馨的氛围。4.1.3.3公共餐厅的布置形式餐厅布置应避免均一化,可以把集中式的大餐厅分组和分片形成小区域,以帮助老年人更加方便的使用。老年社会心理学家提出,过多的老人在一起就餐更加不利于n西南交通大学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第45页他们之间的交流,几十个或者更多老年人共同进餐会形成一种消极气氛,所以分散式的小空间进餐区域更适合老年人。餐厅的餐桌布置也应考虑老年人的行为和生理特征,餐桌的颜色、形状都可以多元化,考虑到有些老年人需要使用轮椅和助行器,可以适当增加餐厅面积以及餐桌间的间距,并做好无障碍设计。餐厅地面和墙面的材料、色彩、灯光对整个餐厅的气氛都有很大的影响,所以餐厅内部的色彩宜选取明朗干净、温暖、促进食欲的颜色。窗户采光方式也可灵活多变,使整个空间富于变化,让就餐环境便利轻松。4.1.3.4公共餐厅的附属设施餐厅附近要有卫生间和洗碗池等附属设施,方便老年人的使用。根据老年人的生理特点,养老院中老人集中活动的公共空间都应设置公共卫生间。卫生间要分布均匀合理,方便老人就近使用,根据专家建议,从老人活动的区域到最近的卫生间距离尽可能小于12m,最远也不要超过16m。4.1.4医疗保健室及管理办公区域1、医疗保健室养老院中的老年人大部分为高龄老人,身体状况不佳,医疗保健是养老院里重要的功能部分。针对老年人身体弱,容易突发疾病的特点,养老院中必须要设置一定的医疗设施,在平时方便老人就近就医,有紧急情况时老年人提供必要的救急。医务室应设置在交通便利、通道开阔的地方,方便病人的出入,特别是要方便担架的进出。2、管理办公区域养老院中的管理办公区域一般可以分为行政办公和后勤服务两个部分。管理人员的办公区域应避开老年人的主要活动场所以及交通集中的地方,与老年人的生活区域形成适当的分隔,并且有相对独立的出入口,这样可以给养老院中的老年人营造出一种轻松的生活气氛,以免让老人产生被管理和监视的感觉。管理办公区可以单独设置,比如安排在养老院入口处,这样即方便了管理人员与外界联系,也避免了对老人生活产生干扰。4.1.5室内娱乐活动空间-室内活动空间一般是专门供老年人进行休闲娱乐活动的场所,根据调查发现,目前养老院的老人日常娱乐活动内容单一,缺乏活力,主要以散步、聊天、看电视、棋牌游戏等为主。而在养老院设置室内活动空间,不仅仅是简单的让老年人打发日常的闲暇时间,还可以为老年人提供满足各自兴趣爱好的场所,让老人不但能展示自身的成绩,还能相互学习等,促进老人参加力所能及的公共事务。所以在实际运用中,应该按照不同层次、不同水平、不同兴趣的老年人的需要,设置多种类型的室内活动空间。这就包括了:图书阅览室和小型网吧;可以兼做为老年人举行讲座、展示才艺、n西南交通大学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第45页观看影视节目等功能的多功能厅室;根据老人兴趣爱好设置的手工室、书法室、绘画室、陶艺室、园艺室;满足老人健身娱乐的健身房、棋牌游戏室等等。室内活动空间的设计,特别需要注意的有以下几方面:4.1.5.1室内活动空间的位置设置室内活动空间的在养老院中的位置安排,对于整个空间的利用率有很关键的作用。在调查中了解到,很多利用率不高的室内活动空间,主要是由于安排不集中、设置在较高楼的楼层不便于老人的进出、位置偏僻与主要交通流线联系不紧密等原因造成的。所以室内活动空间的位置设置应该把握几个要点:首先,道路流线安排合理、交通便利,尽量把室内活动空间安排在底层,让老年人在想要活动的时候能非常方便的到达活动区域。其次,室内活动空间要设置在人流量大的地方,最好与主要道路临近,这样能吸引更多路过的老人参与活动。但是又要留有一定的距离保证在室内活动的老年人不被打扰。最后,室内活动区域要集中布置,便于老人选择自己感兴趣的活动。4.1.5.2室内活动空间的尺度室内活动空间的尺度主要要考虑个人空间的问题。在日常交往中,人们的生活习惯造成了关系越亲密,就越喜欢靠近对方的特点,所以彼此间距离接近通常给人一种友好和亲近的感觉。同时因为老年人听力减弱,在交谈的时候必须靠近谈话,这在很大程度上也影响了他们交往的空间尺度。养老院中的老年人远离亲人,更希望结交更多的朋友,与其他老人和睦相处,所以适合他们使用的交往空间的尺度和形式都有特殊要求。给老年人提供的活动交往空间,相对更受欢迎的是较小的空间,同时有较明显的围合感。整个活动空间的尺度,受个体使用空间的影响,同时还与使用人数、使用方式和使用频率有关,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4.1.5.3室内活动空间开放性与私密性的结合室内活动空间作为公共的活动区域,需要具有一定的开放性,同时也需要增强与其他空间的联系,这样才能增加老年人参与活动的机会。首先,各个室内活动空间之间要相互联系,这样可以让老年人在进行娱乐活动的时候观察到多个区域的活动情况,老年人就能根据自己的兴趣和具体的参与人员决定自己是否加入。其次,室内活动空间要与室外活动空间互相联系,这样处在室内和户外的老年人都能观察到室内外活动的情况,从而有更多的选择,也能吸引老人参加更多元化的活动,丰富他们的娱乐生活。因为室内活动空间类型的多样性,可以根据不同的行为特性来分类,具有相同活动特征的行为,可以在同一房间中进行,不同活动特征的行为则最好分别设置。比如阅览书报的老人希望有一个宁静、明亮的空间;看电视的老人则不喜欢被棋牌游戏的声音打扰。所以在公共的室内活动空间中,还需要增加空间的层次,设置一些半私密n西南交通大学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第45页性的区域,让老人的活动动静分开,互不干扰。4.2养老院室内生活空间的规格划分卧室是养老院中老年人使用最频繁的室内空间,停留时间也最长,也是老人所拥有的唯一的私密空间,所以整个养老院室内居住空间的核心是老人居住的卧室,卧室的合理设计和布局对养老院中老年人生活的舒适度有很大的影响。首先来分析养老院卧室空间的规格划分。养老院中老人的卧室是与入住养老院老人的关系最为直接的空间,虽然面积不大,但却是整个居住空间中最重要的部分。养老院卧室空间要合理安排休憩、个人卫生、交流、娱乐等各个功能,不但要满足老人对私密性的需要,还要兼顾个性化。养老院的卧室可以分为单人间、双人间、三人间、特别护理间、多功能套间等。4.2.1单人间单人间是一个较常见的规格形式,在养老院卧室设置中所占的比例不多,大约为5%左右。居住在单人间里能让老人获得一种安静和轻松的感觉,可以完全不受其他使用者的千扰。如今,单人间的数量开始随着老人需求量而增多,但是入住单人间的老人由于没有可以交流的同伴,很容易产生孤独感。单人间的布局较为灵活多变,图中示意的是一个标准式样的单人间,使用面积约为20平方米,能满足老人基本的行为活动的需要,可以让房中的老人不受其他事物干扰,自由地活动。单人间的优点是:能增加私密性保护个人的隐私,减少不必要的干扰,使老人有n西南交通大学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第45页完整的领域感和同时有家庭的气氛,是对最大的舒适度的一种追求;同时还能避免有疾病的老人传染同屋的使用者,也是一种卫生安全上的考虑。设置单人间的弊端是:因为没有可以交流的对象,造成心理需求无法满足,使用者很容易感到孤寂;对于身体情况较差的老人,居住在单人间则更需要加强监护,以免独处的老人发生意外又无法及时与外界取得联系。4.2.2双人间根据调查发现,很大一部分老人在入住养老院的时候会优先考虑双人间。双人间中一起居住的同伴可以相互扶持,相互帮助,在这种私密性强的空间中,有同伴不但可以满足老人希望与人交流的愿望,同时还可以获得一定的安全感。双人间的优点是:同房的老人可以交流,互相照应,同时在一定程度上还是可以保护老人的隐私,减少干扰。双人间的弊端是:老人的私密性有一定的减弱。双人间是养老院中使用比例最高的房间布局形式,图中示意的是一个的双人间布局样式,使用面积约为30平方米,能为两名使用者提供足够的生活空间。图4-2双人间(资料来源:参考《综合医院与康复中心》自绘)对于双人间而言,布局设计是非常重要的。理想的双人间布局,应该不但能够充分保证每一位使用者的私密性,还能让入住的老人能充分拥有开阔的视野,享受到阳光和新鲜空气。要为每个使用者的老人提供他自己的个人设施(床、衣柜和床头柜等),让每个老人都可以很好地使用自己的私密空间。4.2.3三人间老年人有各自独特的生活习惯、兴趣爱好和处世方式,多人共处一室难免相互干扰、容易产生纠纷,最重要的是毫无隐私可言,对老年人心理也极其有害。根据调査,老人们比较欢迎不吸烟,不打鼾、无严重臭味、有相同的电视节目爱好等的同住者。但是这几乎很难办到,因此养老院的老人卧室每间房不宜超过3人。n西南交通大学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第45页设置三人间的好处是:老人有众多同伴作伴,不会感到孤寂,能增强彼此的安全感;同时有利于节约空间,能减少独立卫生间的数量,在造价上也比较经济。设置三人间的弊端是:要在室内安排三个人的生活空间需要的家具较多,房间进深必然会增大,那么房间内的日照和通风情况就会受到影响;同房老人多,则相互之间的千扰就会增大,整个居住空间的私密性就相对较差。图4-3三人间(资料来源:参考《综合医院与康复中心》自绘)4.2.4多功能套间多功能套间主要是提供给有些有特殊需要的老人,比如一同入住养老院的老年夫妻等。套间一般由卧室、起居室、厨房、卫生间等组合而成,空间更为宽敞。拥有单独使用的起居室和厨房,不但能大大的方便使用者,更重要的是能带给老人一种家庭的温馨。多功能套间功能丰富多样,能够满足老人的多种在居室内进行的行为活动,提供多种形式的生活空间,如睡眠休息空间、会客娱乐空间、阅读书写空间、餐饮空间、卫生空间、贮藏空间等等。特别是厨房的设置,不但给老年人的饮食提供了另一种选择方式,而且能满足老人的心理需要,对于一部分老人来说可以自己亲自买菜做饭,也是一种生活乐趣。养老院卧室的规格,对整个养老院室内居住空间的布局、以及其后的细化设计工作有很大的影响。从建筑尺度上看,双人间不含卫生间部分进深最小尺寸为4000mm;三人间不含卫生间部分进深最小尺寸为5700mm,卧室开间最小在3300以上,层高应该不低于3600nrni,这会空间才会较为合理。养老院卧室的设计要根据具体的空间,对私密空间和公共空间合理的规划,室内要通道要方便、迅捷,减少老人和护理工作者的体力和时间的消耗;应该最大程度地利用自然光线,注意房间的通风,保证视野的合理开阔,这对减轻老人的焦虑情绪和精神压力是非常有宜的。n西南交通大学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第45页4.3养老院生活空间的功能要求4.3.1入口空间入口空间是走廊和老人卧室的一个过渡空间,在这个区域中人流进出比较繁忙,因此在设计的时候要给予重视。西南交通大学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第45页西南交通大学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第45页y图44入口空间标准设计示意(资料来源:(福利城镇建设规划条例>)西南交通大学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第45页在这个区域内,最重要的是门的设计,要充分考虑到腿脚方便的老人和行动不便使用助力设备的老人的通行条件,特别是对于乘坐轮椅的老人,门的开闭和操作空间的设计必须保证使用的方便和畅通。养老院中的卧室门首先要便于开关,门的宽度要大于1000mm,方便轮椅、担架等器械的通过,同时不应设置门坎•图4*5不影响通行的外开门(资料来泯:<福利城镇邃设规划条例>)最好使用内开式门,在场地受限的情况下可以使用推拉门或者外开门:门上最好不要设置观察窗口,以免给居住其中的老人造成一种被监视的感觉,影响房间内部的私密性。n西南交通大学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第45页图4*6老年人卧盍入口(资料来源:《播利城镇建设规划条例>)另外,房门的把手应尽可能地使用便于老年人握持的式样,以杆式为佳,避免球形和过小的把手式样:门把手和扶手的髙度设置也要充分考虑老年人的使用尺度,门把手的高度应该在900M000mm之间。入口的内侧摆放鞋柜的区域要留出一定的空间,安放発椅,让老人能以坐姿换鞋,同时座位旁边还要设置扶手,方便老人起立,图4*7适合老年人使用的门把手(资料来源:《福利城铒建设规划条例J)4.3.2休憩区在养老院中每个老人都需要一个自己的私密空间,在卧室这个空间中能满足私密性的通常是以床为核心的休憩区,每一个卧室的休憩区都是由一个或多个床位所组成的•床位周边的区域要安排好老人上、下床的活动空间,还要有放置物品的床头柜位置,同时在养老院中还需要考虑到护理人员的护理要求等等。在养老院中部分老人需要使用助行器或轮椅,所以床与床之间的净距适宜在1500mm到1800nim。床的位置距离内侧墙壁应在600ftim以上,距离外侧墙壁应在800imn以上,这样既便于老人上下床和整理卧具,又能方便护理人员对需要照顾的老人进行护理。床头应该留下lOOnrn的空隙,以便于清洁。n西南交通大学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第45页图4*8休憩空间(资料来源.■(福利城镇建设规划条例>)床头柜一定要靠床头摆放,最好是在方便老人的使用的右侧。卧室的主要通道宽度要大于900mm,并与床的长边相通。床的位置不宜与窗户太靠近,以免冷风直接吹床上。卧室内的所有的照明开关以及电话、呼叫器、电源等等的位S,都要适应床的位置,要使老人在卧床时也能很方便的控制。4.3.3娱乐会客区为了使老人的生活多些乐趣,我们应该考虑在老人的卧室中留出一定的空间便于老人安排自己喜欢的项目。比如阅读、上网、做小手工、刻章等等,大约需要的空间是1平方米;书法,绘画、下棋等等,大约需要1.5~2平方米的空间;麻将、桥牌等需要的空间大约在3平方米以上,要根据具体的情况做出合理的安排。图4名与休憩空间相结合的娱乐会客空间(资料来源:《福利城镇建设规划条例>)在卧室收看电视节目也是老人通常的娱乐活动,由于老年人有时会在白天收看节目,所以电视机的位置非常重要,首先电视屏幕要避免正对窗口形成强烈反光;其次,对于老人来说最舒适的收看位置是半卧在床上,电视机的位置最好设置在以床头中心为顶点的60°角范围内。在空间较小的病间中可以把电视机悬挂起来或者使用液晶电视。会客区可以灵活安排,与老人的娱乐休息区相结合,不需要安排太大的空间。4.3.4卫生间n西南交通大学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第45页卫生间主要包括洗浴、洗漱、便溺三个功能。随着老人年龄的增加,上厕所的次数也会增加,卫生间可以说是老年人在卧室内使用频率最高的地方,因此卧室与卫生间之间的通道设计应该是尽量距离短并且路线直。整个养老院室内居住空间舒适程度的一个重要指标,就是卫生间的设计;卫生间不但要布局合理,还有有齐全的设备,能满足老人的基本要求。现在新建的养老院大多数都采用独立的专用卫生间,公用卫生间因为私密性和卫生性都较差,逐渐被专用卫生间取代。-4.3/U卫生间设计的要素1.卫生间的入口空间卫生间的入口位置不能设置门坎,要尽量取消室内和室外的高差,以免老人绊倒或给坐轮椅的老人造成不便。要防止卫生间的水溢出,可安排一些排水装置,比如在洗浴区域设线形排水地漏。卫生间入口净宽不应小于800mm,最好在850mm以上,以便轮椅使用者能顺利通过。为了避免老人跌倒或轮椅将门堵住造成开启困难,卫生间应采用外开门,并配置里外都能开启的门锁,在特殊情况下能从外面开启。卫生间的门向外开,会造成一定空间障碍,在必要的情况下可采用推拉门或折叠门。门要选用轻质材料,开关灵活。门把手和锁的颜色要与门有区别,门把手应易于握持,把手和锁的位置应该安装在适合轮椅使用者的高度上。2.洗浴空间洗浴空间在卫生间中是特别强调安全性的地方,属于事故多发区。针对老人的生理特点,老人的洗浴空间可以考虑淋浴和盆浴相结合的方式。首先,在老人整个洗浴过程中,都要给老人提供一个能坐的位置,包括入浴前后的脱衣服和穿衣服、进入浴盆以及沐浴时都应采取坐姿,这样可以相应减少老人在洗浴时的危险动作。淋浴空间要方便轮椅进出,不能使用玻璃材质的淋浴间,最好的位置是两面都靠墙,既方便扶手的安装,又能让老人在站立不稳等紧急情况下有可以支持和依靠的位置;仅有一侧靠墙时则必须要安装保护设施,防止发生意外。淋洛空间的地面必须平整,尺寸应该在900mmX900mm以上,必须配备固定或者可以移动的坐凳。坐凳的高度为450mm,或者与轮椅座位同样高,便于使用轮椅的老人转换位置,坐凳的进深在400mm以上;能移动和带轮的坐発要有控制装置,保证在使用时不会滑动。淋浴空间的莲蓬头应是活动式的,最好安装在滑杆上便于调节高度。使用浴盆的过程最容易发生意外,所以要对老人做好充分的保护,最好是选择1100mm〜1200mm的短浴盆,老人在使用浴盆的过程中采取坐姿时水的深度也只到胸部,即使发生意外也不会出现呛水或溺水的现象;而长度在1500mm以上的长浴盆则存在这种安全隐患,对高龄的老人特别是身材矮小的老人和妇女是非常危险的,所以要避免选择使用长浴盆。同时盆壁的倾斜角度不要太大,从而保证老人坐在浴盆中时身体姿势端正,盆底还应有防滑处理防止在使用时下滑。考虑到老年人出入浴盆困难,浴盆可设置为下沉式,浴盆沿与地面的距离在350rran~450mni之间。n西南交通大学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第45页在浴盆的外側或者靠墙侧,至少设置一处宽度在300mm以上的坐台,保证老人出入浴盆时能以坐姿完成动作,减低使用风险。坐轮椅的老人使用时浴盆时,浴盆的高度最好能与轮椅一致,老人从轮椅上先移到坐台上再进入浴盆。图44洗浴空间〈资料来源:<福利城镇建设规划条例》)由于老年人的记忆衰退,如果使用冷热水分幵式龙头,那么在放热水时很容易发生烫伤事故,所以不要选用这类型的龙头。在洗浴的时候,老人移动身体或者改变姿势时都需要借助扶手和抓杆,比如进出浴盆、擦身等,体力衰弱的老人甚至在站立时都需要借助扶手。浴盆周围的扶手类型,有水平型扶手、垂直型扶手及水平与垂直相结合的L型扶手。水平扶手型主要是帮助老人行走和身体的横向移动,根据需要一般设置在浴盆内侧;垂直型扶手主要是帮助老人完成转身、跨越和从坐姿到站姿等动作,一般设置在浴盆的出入侧;L型扶手是前两者的结合,便于完成连贯动作,在淋浴空间中使用较多也较为实用。扶手的高度根据使用者的具体情况有所区别,坐轮椅者使用时,扶手与地面的高度距离在600~700mm之间较为合适;而针对普通使用者,适合的离度为与地面的距离在70(K800mm之间,为满足不同使用者的要求,可以设置两种不同高度的扶手。n西南交通大学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第45页不锈钢有防水、防锈、坚固、易清洁等优点,所以扶手的材料多数选用不锈钢材质,但是考虑的触感的舒适性,也可以选用强化塑料。扶手要安装牢固,经得起一定程度压力和拉力,直径一般在28〜35mm之间,适宜于用力和握牢。田4*9供老人使用的浴缸扶手设置(资料来源:c老龄社会住宅设计》>图4-10供老人使用的淋浴扶手设置(资料来源:{老龄社会住宅设计))在洗浴空间还应该特别注意一些细节问题,对正常人无影响的小问题,对老年人来说却有很大的危险性•这些问题包括:在身高范围内不设置尖锐的棱角,不设置有可能安装不牢固的曰常用具,不能安装易碎的玻璃镜面和镜箱,不能有热水明管等等。1.洗漱空间n西南交通大学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第45页1S30JIKI420EX1230W*图4-11站姿时洗漱位置设置(资料来源:《老龄社会住宅设计>)老人的洗漱一般采取站立、坐和使用轮椅三种姿势,这些姿势都要求洗漱台面的形状、大小和高度与老人的动作相适应,同时还要注意不能向地面淌水。洗漱台面的形状要选用的外侧边缘为圆角的;洗漱台面的最小宽度不小于750mm,进深不小于1200mm。因身体因素老年人使用洗漱盆的高度比正常人的低一些,采用站立姿势的时候洗漱盆的高度为780~850imn,采用坐姿时与使用轮椅的的位置相同,适宜高度为76(K780mm。为了方便老人在使用时身体能尽量靠前,洗漱台面的下部要留出一定空间让老人伸脚,最好不要采用立柱式的洗漱盆,而选用悬空设计的挂壁式,挑出尺寸不小于430mm,且洗漱台面前缘厚度不超过120mm,供水和排水管道尽量靠墙设计,这样也是为方便使用轮椅的老年人能将轮椅的踏脚伸到洗漱盆的下方。为了便于老人支棣、行走和保持身体稳定,洗漱盆旁边需要设扶手,扶手高度一般与洗漱盆的高度一致。镜子必须固定在墙面上,以保证安全,避免使用可开启的镜箱。n西南交通大学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第45页西南交通大学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第45页图4*12使用轮椅时洗漱位置设i(资料来源:<老龄社会住宅设计》)1.入厕空间老年人的便器必须是坐式的,老年人行动不灵活同时站立平衡性差,采用坐式便器省力又安全。座便器的高度要根据使用者的要求来进行调整,可以通过垫高座便器底部、加厚坐垫和使用高度可调节的椅架等方式來改变高度。老人在坐下和起立时较为吃力,所以一般座便器的高度在420~450mm比较合适,对于轮椅使用者来说,最好与轮椅的高度相近。座便器的位置设置要保证有一定的空间可以让使用者从侧面坐上来,与其他设施和墙体的距离窄边不小于ll_m,宽边不小于1350mm,还应该给护理人员留出不小于500mm的空间。厕纸盒和冲水开关等的位置,要设置在使用者坐下后也能伸手可及的地方,并且位置与扶手协调。图4-13马桶的扶手设置(资料来源:《老龄社会住宅设计J)由于自身条件的限制,老年人行动不便记忆力下降,常有便后擦拭不净、忘记冲水等现象,有条件的养老院可以采用有自动冲洗、风千等功能的洁身器和自动冲水设n西南交通大学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第45页备。座便器的位置最好是两侧靠墙,如果左右两侧都悬空,那必须在两侧设置悬空出来的水平扶手。一侧靠墙时可在墙面安装L型扶手,扶手的水平段可在起立时支持身体,也可供坐下时放置手臂,高度参照座便器的坐面设置,与座便器高差在30〜40mm左右;扶手的垂直段的位置在座便器前150~250mm左右,垂直扶手上端的高度应在1300mm以上。坐便器两侧的扶手要设置为能扳动的,轮椅使用者在需要进一步接近座便器时可以移动扶手;护理人员的动作受到阻碍时,也可以扳动扶手。1.卫生间的物理环境首先要保证老人在卫生间中活动所需的基本空间,同时能更便利的使用洁具。卫生间的大小要满足轮椅使用者在其中移动,便器、浴缸、洗脸盆的方向和位置都要适合老年人及轮椅者的身体条件,还应该为护理人员留出必要的活动空间。其次老年人适应能力很差,对卫生间的保暖通风要求就比较高。在寒冷的季节必须使用采暖设备,在南方地区一般是使用浴霸。为了达到更好的卫生条件,卫生间除了自然通风外,还应设有排风扇等通风装置。2.卫生间的墙体和地面卫生间的墙面材料要防水防腐、易清扫,墙体要避免出现阳角和突出的部分,可以处理为圆角或使用柜体等来遮挡。地面应平整无高差,在必须改变高度的情况下,也要用坡道平缓过渡,并有明显的标示作为提示。地面由门口向卫生间内的地漏找平,要尽量平坦同时避免积水。地面要选用防滑材料,如防滑地砖、防滑胶垫等,地砖的图案和色彩应清爽、简单,避免过于刺激和杂乱。3.卫生间的视觉环境对于有视觉障碍的老年人来说,卫生间首先要有一个明亮的环境。卫生间必须设置明窗,尽量使用自然采光,自然采光除了能给卫生间带来光线,还能够让人感到温暖和洁净。老年人由于身体的因素对照度的要求比年轻人要高,人工照明的亮度要有针对性,最好是可以调节亮度的,以满足老人的不同要求。淋浴时要适当提高亮度,有水的地方容易滑倒,且淋浴时有水气产生,影响视线,如果光线不足则更容易发生意外;而晚上使用厕所时,如果光线亮度的对比过大又会造成视觉障碍,也会引发危险,所以灯具的亮度可调节是很必要的。此外,老年人在夜间黑暗中寻找开关非常不方便,应该把开关设在床头等明显、顺手的位置,还可以采用回路式开关、感应式开关或者在走廊上设置亮度低的夜灯等方式来解决这个问题。要提高卫生间的照度,除了光源的选择,还可以在装饰材料的选择上采用一些亮度高的材料。针对老年人辩认空间有一定的障碍,在空间转换和地面出现高差以及其他一些需要特别提示的地方,应该有鲜明的界线,必要的时候还可以用色彩来强调。同时为了有利老人辩认空间的轮廓,还应该在颜色及质感上加强卫生间地面和墙面的n西南交通大学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第45页对比。不同的洁具可以用不同的颜色强调出来,便于老人在使用的时候识别。1.听觉环境设计良好的听觉环境是是指想听的声音能听清楚,而没有有干扰和不需要的声音的影响。卫生间的听觉环境优化设计主要目的就是降低噪音,包括隔绝外界噪音和减少内部所产生不必要的噪音。卫生间在排水时,不可避免的会产生管道噪声。绝大多数使用者反映卫生间的排水管在使用过程中噪声过大,当楼上的住户冲水时,楼下就会发出巨响。要避免这种情况可以改为使用后出水式坐便器来减少噪声,后出水式坐便器所产生的污水是从室外管道或管井排出,不会穿过本层楼板而影响到下一层,从而可以在很大程度上降低冲水时的噪声。卫生间在使用的时候也会产生一定的噪音,对其他房间有所影响,所以卫生间与其他房间之间的隔墙应该具有隔音功能,对门窗也可采用双层玻璃窗等形式作为隔音处理,从而有效地降低噪音。2.安全辅助设施卫生间内必须要配备紧急呼叫系统,以便于出现意外时老人可以通过力所能及的、容易实施的方式向外界求救。根据统计在排泄过程中,脑溢血、脑血栓等高血压病的突然发病率很高,所以紧急呼叫系统的报警器一般要设置在座便器的靠墙一侧,如果使用拉铃式的报警器,拉绳必须垂至地面的,拉绳的末端距地面不应超过100mm,即使老年人跌倒在地仍可触及使用;也可以设置感应器式的报警器,根据需要合理布置。4.3.5卧室阳台阳台对于整个卧室居住空间来说有着非常特殊的作用,卧室是最具私密性的个人空间,而阳台则是私密空间向户外公共空间的连接和一个过渡。阳台是老年人最直接和方便接触自然的场所,能在阳台上晒太阳、呼吸新鲜空气、从事一些简单的活动对老年人身心健康有着积极的作用;同时阳台还能提供一个良好且开阔的视野,对于户外活动相对较少的老年人来说,能观察到外界事物,了解外部的信息,可以减少独处带来的孤独感。阳台的设计和布局可以考虑以下几个方面:1、阳台的建筑规范。对于老年人来说,阳台不仅仅是存放杂物和晾晒衣物的地方,还要有多种使用功能,如养花、简单运动、休憩、阅读以及聊天等等。要满足这些使用功能,对阳台的进深和开敞的样式就有一定的要求。阳台的尺寸和形状决定了阳台的功能,提供给老年人使用的阳台进深不应小于1500mm,这样才能保证使用轮椅或助行器的老人有自由活动的空间;同时也可以在容纳一个摇椅或一张桌子后还有剩余的位置提供通道的空间。2、阳台的形式6(1)连通式阳台n西南交通大学硕士研究生学^[论文第48页在养老院中,因为老年人集体居住在一起,朋友圈和生活的空间也随之缩小,可以通过阳台的连通来促进老年人之间的交往。养老院中老年人居住的卧室的阳台可以两个或几个合并为一个大阳台,这样可以打破目前养老院中室内居住空间的隔阂的状况,扩展老年人的交往空间。(1)开敞式阳台卧室中的阳台是老年人直接接触到外界的空间,要鼓励老年人积极地使用阳台,可以把阳台与室内空间结合起来设置幵敞式阳台,使阳台成为室内空间的延伸。一般是采取落地窗的形式,既能加强室内的照明采光,同时也能增加和扩展阳台的使用功能。~3、阳台的细节。阳台的细部设计必须要符合老年人的特点和满足老年人使用的需要。(1)实体阳台的高度应配合老年人的观赏视线,在1000~1500mm的高度内不设置密集的窗框和护栏等,保证视线无遮挡,同时配置扶手等辅助设,利于老年人的活动。如果因为保暖的需求要封闭阳台,也要保证视线的开敞和阳光的照射。(2)如果不使用实体阳台,则栏杆的设置可以比普通阳台高,但是要选用适合的密度和纹样,在保证安全的同时,不遮挡视线。(3)可以在阳台上预留花槽的位置或直接设置花槽,既可以美化阳台满足老年人在阳台养花的爱好乐趣,又可以对阳台栏杆下部进行一些遮挡,增加私密性和安全感。(4)阳台必须具有良好的防水和排水功能,地面也必须具备防滑功能。43.6卧室家具设计养老院中老年人卧室使用的家具,要满足老年人的基本生活需要,同时也具有一定的私密性,包括床、桌椅、柜架等。1、床根据国标《家具床类主要尺寸》,我们把老人使用的床长度定为2000mm,床的宽度双人定为1500mm,单人1000mm,高度为450mm〜480mm。养老院卧室使用的床,一般都采用单人床,就算是入住夫妻两人的多功能套间,也最好采用两个单人床,避免使用时互相干扰。对于完全卧床的老人,则要选用较高的床面,一方面让护理人员便于护理,在照顾老人的时候不用频繁弯腰;另~方面还可以让卧床的老人半躺在床上也能看到窗外的景色,有益于他们的身心健康;但是最高不能超过600mm,高度在600mm以上的床老年人无论是下床还是坐立都很不方便。床的形式一般选择床面悬空的床,这样不但可以让普通使用者起床的时候便于站立,还可以让使用轮椅的老人多出一些额外的活动空间,同时也增加了室内的储物空间。对于长期卧床的老年人,最好选用有局部升降功能的床,方便调整使用者的姿势。nn西南交通大学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第59页2、桌椅.(1)椅子适合老年人使用的休息座椅,一般都选择扶手椅。椅子的座面高度为420mm~450mm,扶手高度为180n3m〜220mm。条形的晃子和没有扶手的椅子都不适合老年人长时间的使用,条形的凳子没有靠背,很容易使行动不便的老人翻倒;而没有扶手的椅子老人在久坐后,没有借力的支撑很难起立。(2)桌子养老院卧室中的书桌或者桌子,都要注意到老年人使用轮椅时所需要的空间尺寸,轮椅的把手高度一般在730mxn,所以桌面高度在770〜800mm之间比较合适。另外,针对卧床的老人,可以考虑配备在病房中十分普遍的设施——移动桌。它配有轮于,移动起来十分灵活,可以横搭在床上而不占空间,老人在床上就可以用它就餐、梳洗、书写等。(3)柜架供老人使用的柜架,最基本是设计原则就是保证在使用过程中安全、简易和低负荷。具体的要求如下:1)柜架的储物位置应该在视线和手的功能范围以内,要避免高难度的姿势,比如登高或者匍匐在地等取物的方式。柜架的尺寸还要考虑到使用轮椅的老年人,对坐在轮椅上的老年人来说1200mm以上的高度,取放物品就比较困难了,因此柜架的尺度一定不要过高。2)尽可能减轻存取物品时的负荷,比如在抽屉底部增加滑轨、设置推拉式柜门等。3)柜架摆放好后要采取措施防止其翻倒,柜门在lm以下的位置的不要设置玻璃等易碎材料,以免发生危险。n西南交通大学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第59页西南交通大学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第59页第5章养老院居住空间的感知环境优化设计的方法人是依靠感觉与知觉来了解周围世界的,影响感知环境的要素有很多,包括空间色彩、空气、湿度、温度等等。养老院居住空间舒适的感知环境,对老人的身心健康是非常有益的。5.1视觉环境在人体的各种感觉中,视觉是最主要的感觉。据资料统计,人依靠眼睛能获得87%从外界来的信息。“人的视力随增龄而下降,通常20岁以下为1.5,20~50岁为1.0~1.25,60〜65岁为0.9,70岁为0.6-0.8,80岁为0.4-0.6,90岁为0.2~0.4。老年人除视力明显减退外,视野、暗适应、调节功能、色觉等皆有不同程度的衰退和障碍。”①对于日渐衰老的老年人来说感受外界的一个主要方式是就是观察——观察周围的环境或者户外的自然变化、其他人的活动等等,特别是行动不便的老人,观察外界是他们消遣时间的常用方法;而另一方面老年人也希望自己需要帮助的时候能被他人观察到。因此在做平面设计的时候,要进行良好的视线设计,保持室内与室外以及公共空间的视线联系,为每个老人提供观察户外环境的条件。特别是针对卧床不起的老年人,要使他们卧床的时候也能观察到他人的活动,感受外面的世界。5丄1光环境在视觉环境中光环境是非常重要的环节,室内照明形式有两种,一种是自然采光,一种是人工采光。在养老院中老年人的大部分时间都是在室内中度过,室内的光环境的设计不仅要满足照明要求还要与使用功能相适应。5.1.1.1自然采光光环境设计最重要的因素就是自然光,自然光最符合人眼对光的适应性,而且自然光在室内的运用还可以节能。自然光可以让人能更明确的感到昼夜差别,有益于老年人的身心健康。日光中的紫外线不仅能杀死有害病菌起到消毒的作用,还能促进人体对钙质的吸收,对预防骨质疏松起到积极的作用。因此,在养老院室内居住空间的设计中,一定要充分合理的利用好自然光。1.养老院室内居住空间可以根据老年人不同的需要来设计门窗的大小,从而起调节和安排自然采光的作用。一般来说活动室空间的窗地比不应小于1:4,卧室、康复室、餐厅的窗地比不应小于1:6,为了更好地给老年人提供舒适的居住环境,在整体设计的时候一般要把卧室安排在最好的朝向。n西南交通大学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第59页1.可以通过使用玻璃幕墙来进一步保证充足的光线;但是玻璃幕墙也能也会造成室内光线过强,让人感觉到不舒适,在炎热的季节还会造成室内温度过高,带来一系列不良影响,因此必须要采取适当的遮阳措施;同时室内的窗玻璃不宜选用容易造成老年人的视力障碍的有色玻璃。2.室内自然采光方式中最接近自然光的是顶棚采光,但是现在的多层建筑很难做到这一点;其次就是双向采光,双向采光能让室内的照度均匀,能让人是视觉感受比较舒适,但是双向采光对建筑结构的要求比较高,在现阶段我国还很难实现。现在最常见的采光方式还是单向采光,单向采光必须要注意的避免眩光,房间的进深不能过长,同时可以在开窗墙的对面增加人工采光来平衡照度,还可以使用遮光窗帘,在自然光太强烈的时候遮挡一部分光线,使整个室内光环境舒适。5.1.1.2人工照明在自然采光不足的情况下和没有日光的夜晚,就需要使用一些灯具来提供光照条件^“照度是反映光照强度的一种单位,其物理意义是照射到单位面积上的光通量,照度的单位是每平方米的流明(Lm)数。”②1.养老院居住空间室内的照明设计要根据需要不同做出多样化的安排,能够在白天和夜间以及满足不同功能提供不同的照明水平。比如要满足一般的日常生活,只需要提供100到200流明的照度;而要满足阅读和写作的需要则应该要提供100到300流明的照度。通过前述我们已经知道,裸眼视力为1.0的60岁老人要感受到同20岁年轻人一样的亮度,需要2.5倍的照明效果,所以在养老院的设计中,照明的指数也要相应提髙。如要满足老年人一般的日常生活,需要提供200流明以上的照度;要满足阅读和写作的需要则应提供400以上流明的照度。2.养老院居住空间室内照明设计的灯具的选择和使用位置布置非常重要,对于老年人而言,由于其生理机能和活动灵活性要低于一般成年人,视力也有明显的减退,所以在照明设计时应该适当提高照度水平,明亮的环境有助于开阔老年人的心胸;光源的选择也应该选用暖光源,为老人提供一个温馨的光环境;同时在设计中可以适当的加入一些装饰性灯光,增加空间的趣味性。3.在养老院居住空间中对眩光的避免也是非常重要的。“眩光是指视野中由于不适宜亮度分布,或在空间或时间上存在极端的亮度对比,以致引起视觉不舒适和降低物体可见度的视觉条件。”③由于老年人身体的因素,在卧床休息的时间比较多,因此照明设计应该尽量采用间接照明的方式,避免老年人在仰卧的时候直接看到光源,受到眩光影响。选择灯具时要选用扩散型、反射型灯具,避免使用光线直接向下照射的灯具,让老年人仰卧时看到的是天花板反射下的光线。如果采用向下照射的灯具,那么应该把灯具设置在与床有一定距离的位置,灯具应该带有漫射罩,并且限制灯具的亮n西南交通大学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第59页度。整个室内的墙面、天花、地板都要采用表面低光泽度的装饰材料,避免眩光产生。1.由于老人暗适应时间延长,晚上使用厕所时,如果光线亮度的对比过大又会造成视觉障碍,可以使用夜灯、可调节亮度的灯具来解决这个问题。此外,老年人在夜间黑暗中寻找开关非常不方便,应该把开关设在床头等明显、顺手的位置,还可以采用回路式开关、感应式开关或者在走廊上设置亮度低的夜灯等方式。2.辅助光源的运用对整个室内环境有非常好的调节作用和实用性。比如床头灯的设置,不但可以方便病人的个人活动如阅读等,还可以保证护理人员在照顾老人时的亮度需要,同时床头灯还可以起到空间限定的作用,可以强化老人的个人空间领域,增强了其私密性。3.智能照明系统已经越来越多的运用在我们的生活中,在养老院的居住空间设计中,一套完善的智能照明系统能起到非常良好的作用。与现实条件相结合,养老院中的智能照明系统应该具备智能调光控功能和智能探测功能,随着技术的进步,所需要的功能也会不断的提高。根据《智能照明控制系统的实际应用》对系统所需功能总结如下:“1.智能调光控功能包括:(1)智能系统设有中心监控装置,对整个系统实施中心监控,以便随时调节照明的现场效果。(2)具有灯具异常启动和自动保护的功能;(3)具有灯具启动时间,累计记录,和灯具使用寿命的统计功能;(4)在供电故障情况下,具有启动应急照明灯组的功能;(5)系统设有自动/手动(包括遥控)转换幵关,以便必要时对各灯组的开、关进行手动操作。(6)具有场景预设、亮度调节、定时、时序控制及软启动、软关断的功能。2.智能探测功能包括:(1)动静探测。可探测人的运动,及时幵灯。当房间无人使用时,则可自动将灯调暗或将灯关闭,以节约能源。(2)遥控接收。同时具有远红外外接收功能,以提供全面的远程控制,包括灯具、视听设备和窗帘,支持多种手持红外线控制器。(3)日照补偿。对于一些要求严格控制环境照度的场所,多功能探测器使照度补偿变得很容易。还可以设置成自动控制的夏日制日光等模式,以节省能源。”5.1.2色彩环境色彩对于整个视觉环境也非常重要的因素,养老院中的良好的色彩环境对于居住其中的老人来说,不仅能够调节情绪,还有利于某些慢性病的治疗和康复。养老院居住空间色彩运用需要特别注意的地方:1.除了有特殊功能的专用空间外,在使用大面积色彩的时候,宜用高明度、低彩度的调和色,整个室内空间的色彩应该有一个协调且统一的基调。n西南交通大学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第59页1.在特定使用的小面积色彩突出指示效果的地方,如楼梯、安全出入口方向、防火门的开启方向、楼层标志、一些重要房间的名牌、警示牌、电话、门铃、报警装置、电梯、导向图、安全指示灯等等应在醒目的位置用明确清晰的颜色表示出来,色彩要—定要亮丽且对比鲜明/让人易于识别。需要特别注意的是,随着老年人年龄的增长,视觉能力明显下降,对色彩的感觉也会产生变化;比如黄色就很难识别,会出现白色化的现象,白底黄字的标记对于老年人来说就很难识别,所以要避免使用白底黄字指示牌。同时老人对紫色、绿色的分辨力减弱,容易混淆黄色和绿色、蓝色和绿色、橙色和黄色,重要的指示标志要避开这些颜色。2.另外由于老年人视力的衰退,不但楼梯的踢面和踏面要进行颜色的区分,踏面前缘还应设置色彩明显的防滑警示条,以使老年人看清楼梯,不至于摔倒而产生危险。3.北向或北方寒冷地区的养老院可以多用暖色调;南方炎热地区则可以选用冷色调,营造出清爽的氛围。4.室内空间的色调要协调统一,在同一空间环境中墙面、地面、天花、墙线、踢脚线等处的造型、材质和色彩要协调一致。5.针对老年人视力和智力衰退的现像,为了让老年人更准确的对自己的位置定位,可以设置明显而醒目的识别物,如装饰物、小型景观等;同时不同的楼层和区域可以设置不同的颜色,也能帮助老年人准确定位。6.针对老年人辩认空间有一定的障碍,在空间转换和地面出现高差以及其他一些需要特别提示的地方,应该有鲜明的界线,必要的时候还可以用色彩来强调。同时为了有利老人辩认空间的轮廓,还应该在颜色及质感上加强地面和墙面的对比。不同的家具物品等可以用不同的颜色强调出来,便于老人在使用的时候识别。5.2听觉环境声音会影响人的情绪及对客观事物的态度。过分寂静,容易加重老年人的孤寂感,过分喧闹则会影响睡眠和健康。良好的听觉环境应该是想听的声音能听得很清楚,同时隔绝造成不良影响的噪声等;听觉环境中影响最大的因素就是噪声,噪声会给人们带来生理上和心理上的危害。养老院居住空间听觉环境的优化方法:1.养老院的选址要特别注意,要远离产生噪声的区域如车站、工厂等。2.门窗是传播声音的主要途径,室内的门窗要做降噪处理,可以运用双层中空玻璃、中空隔音钢门等方式来降低噪声。无论窗户是单层窗还是双层窗,一定要能密封;玻璃可以将大部分噪音反射,中空玻璃则可以消耗没有被反射的部分;也可以通过使用厚质窗帘来消耗部分声音的能量。3.还可以利用阳台形成隔声区,能够有效地降低噪音,起到良好的隔音效果。同时n西南交通大学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第59页植物也有很好的降噪效果,可以适当的加以运用。1.卫生间在排水时,不可避免的会产生管道噪声。绝大多数使用者反映卫生间的排水管在使用过程中噪声过大,当楼上的住户冲水时,楼下就会发出巨响。要避免这种情况可以改为使用后出水式坐便器来减少噪声,后出水式坐便器所产生的污水是从室外管道或管井排出,不会穿过本层楼板而影响到下一层,从而可以在很大程度上降低冲水时的噪声。2.桌椅家具接触地面的部位应加软垫,室内多用布艺和软性装饰,可以采用地毯或者吸音棉等柔性地面铺装,来减轻振动和碰撞,从而减弱他噪音对室内的影响。同时床垫采用棕榈垫也要比采用弹簧的床垫好吸音效果好;可以在墙面上做一些处理,如墙纸等,以降低室内的回音。另外在其他装饰材料的选用上可以减少石材、地砖、墙砖等吸声系数比较小的材料的使用。3.加强对工作人员的管理培训,禁止高声说笑、喧哗;提倡轻声细语、步履轻盈,为入住养老院的老年人创造一个安静的环境。5.3嗅觉环境养老院居住空间室内的嗅觉环境非常重要,会直接影响老人的的情绪和居住舒适程度。优化嗅觉环境的措施大致可分以下几种:1.可以降低室内的居住密度,增设单人间;特别针对长期卧床的老年人,单人间能降低不良气味的影响。室内要保持清洁,同时加强通风换气,改善空气质量。2.养老院居住空间室内减少或取消公用卫生间,尽量设置独立卫生间。3.所有卫生间、洗浴房、厨房等气味浓烈的场所都应有良好的排气通风装置。通风是提高空气质量的一个非常有效的措施。通风的方式包括自然通风和机械通风两种,自然通风是通过空气的自然流动来排除室内浑浊的空气,同时调节空间的湿度,增加舒适感。但是自然通风有一定的局限性,比如在炎热的夏季和寒冷的冬季都不适合开窗直接通风;在空气污染严重的地区,也不适宜自然通风。这时就需要采用机械通风,机械通风首先需要注意的是,进风口的选择要远离空气污染的地方,其次要安装高效的空气过滤系统,如新风系统等,进一步净化空气。4.在室内安排合理的绿化对提高空气质量也有很明显的作用。植物不仅能吸收室内的二氧化碳释放氧气,同时还能清除空气中的甲醛等有害物质,在美化环境的同时也提高了空气质量。5.养老院的整个空调系统也是嗅觉环境的影响也是很明显的。选择一套低能耗高品质的空调系统能有效提高空气质量,既能满足温度和湿度、洁净度、气流速度的要求,又能保证室内空气的清新,创造一个舒适的嗅觉环境。6.整个室内的建筑、装修材料必须要做到绿色环保。安全而有品质的材料才能使建筑本身是无害的“绿色建筑”,从而避免有害材料带来的空气污染。n西南交通大学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第59页5.室内完全禁烟也是必要的。5.4触觉环境_养老院中的触觉环境主要是与在养老院中使用的各种材料有关系,需要达到实用性和舒适性的一个平衡。比如以扶手和地面的材料选择为例:1.扶手的材料在实用性上的要求有:耐磨性好、强度较高、有良好的韧性,同时颜色持久;而在舒适性上则要求手感温和。一般来说用作扶手的材料包括金属、塑料和木材等,金属材料的优点是强度高,耐磨,缺点是手感不佳,特别是因为金属的导热性好,在冬天碰触冰凉的扶手会让人感到非常的不舒服。木材的优点是手感舒适,但材质的稳定性差,扶手一般要求要醒目,木材时间稍长容易退色;而卫生间内的扶手,由于长期接触水,选用木材容易发霉、变质。所以扶手一般常选择强化塑料或者内衬金属材料作为支撑的塑钢,具有易清洁、强度高、手感舒适、靭性强、耐腐蚀、抗静电、不退色等优点。2.在室内环境中,地面是人们接触最频繁的空间界面,地面给在其上站立行走的人的触感是最为直接的。地面材料一般可分为硬质材料和软质材料两种。硬质材料包括、石材、木材、瓷砖、水泥、硬性塑料等,而软质材科主要就是地毯,这些材料各自有其优缺点。比如卧室空间,从居住功能来说,地毯是一种较理想的材料,优点是质地柔软触感亲切,并且能消除噪音;但是从空间卫生角度看,则存在着不易清洁消毒等缺点,并且不利于房间家俱的移动。目前我国多数养老院卧室采用的是水磨石、瓷砖等地面材料,从卫生角度看基本能满足要求,但是这两种地面易造成冰冷感,并且在上面行走触感生硬。相比而言木质地面是较为理想的卧室地面材质,它保温性和吸音性都比较好,且有弹性,触感舒适柔和。5.5心理需求5.5.1满足养老院老人的心理需求养老院老人对居住空间设计的要求,~方面具有人所共有的基本需要;另一方面由于其生理和心理的特征,又有着比较特殊的方面。老年人入住养老院以后心理会产生一些变化,对精神生活也有了不同的需要。到了老年阶段,老人以前的社会角色改变了,原来的一些社会关系也发生了变化,对于子女、家庭的依赖会增强。所以老人进入养老院之后,满足其对于家庭的情感需要是很重要的。老人在进入养老院后,幵始了一种新的群体生活,与老人原有的生活习惯、生活方式有很大的差别,特别是在人际交往方面,不同性格的老人相处会产生很多问题。同时养老院老人为了实现对自我的肯定,还需要有发挥余热的地方和方式。1.养老院老人主要心理需求(1)需要安全感的心理。这是入住养老院的老人最根本的需求,这种安全感不仅仅是物质条件、生活环境上的保证,良好的人际关系与和谐的心理环境也是必不可少的。n西南交通大学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第59页(1)需要被尊重的心理。养老院中的老人希望被人承认,被人认识,这就需要给老年人创造彼此了解和被了解的机会,让老年人能有较多的交流空间;同时护理人员和工作人员要充分考虑到老年人的这种心理,在与老年人接触的时候给予更多的尊重和照顾〃•(2)需要有归属感的心理。入住养老院以后,老年人会有孤单的感受,会感到归属感的缺失。所以养老院中,最好是安排年龄相近、生活习惯和爱好也较为相似的老年人住一个房间,这样不但老年人彼此间相处更容易,也更便于老人交流、理解乃至互助,更重要的是的还能让老人产生归属感,对整个的环境气氛有很积极的影响。除了年龄之外,不同的生活经历、文化背景也是影响需要考虑的因素。从养老院的管理和病房环境的设计上,为老年人创造一个易于获得归属感的环境对提髙整个养老院环境质量起着明显的作用。(3)需要新鲜感的心理。老年人在养老院中长久居住可能会产生出厌烦和无聊的情绪,不利于身心健康。可以根据具体情况,为老人安排一些有新鲜感的活动,并且为这些活动提供必要的场所。(4)需要了解外界的心理。老年人在养老院中与外界的接触并不多,会让老人产生一种隔离感,来自外部的信息如电视、广播、报刊以及网络等有助于减少这种隔离感。(5)需要自我实现的心理。老年人都有追求个人兴趣爱好的要求,同时希望能发挥余热作出一定的贡献,以此来满足自我实现的心理。在养老院的管理上,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安排一些老年人力所能及的社会活动。1.满足养老院老年人心理需求的设计要素(1)房间的自然采光、通风和照明良好,视线通透。配套设施齐全,卫生间及淋浴设施使用方便,灯光、电视、电话等设备易于操控使用,有存放私人物品的空间,有接待来访者的地方。(2)整个居住环境清洁,宜人,有安全感,同时应有一点新鲜感,避免过于单一的环境,使老年人产生厌烦感。(3>养老院中的老人都希望有受到尊重的感觉,苢先就要保证其隐私不被侵犯,这就要求要整个环境设计中需要满足的私密性的环节得到保障;(1)室外有一定的娱乐、交流和消遣的空间,并且提供散步的场所,鼓励老年人多进行户外活动。'(5)在室内设计中可以满足老年人个性化的需要,比如让他们选择自己喜好的家具和装饰,增强他们的个人领域感。5.5.2满足养老院工作人员的心理需求在重视养老院中老年人的心理需求的同时也不要而忽视护理人员和工作人员的心理需求,满足护理工作人员的心理需求才能够充分调动其工作积极性。1.满足护理、工作人员心理需求的管理措施n西南交通大学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第59页(1)对护理、工作人员加大管理力度,培养他们树立正确的工作态度,同时还要完善他们的专业知识、心理护理知识以及交流沟通技巧。•(2)要尊重护理、工作人员,关心他们的工作、生活和心理需求,帮助他们解决工作中的困难。使他们保持健康愉快的心情工作,更好地为病人服务。1.满足护理、工作人员心理需求的设计要素(1)护理人员的工作地点应该与老人的活动区域接近,这样不但有利于提高其工作效率也增加了与老人接触的机会,让彼此间有更多的交流了解。.(2)整个养老院的色彩要柔和、协调,能够起到使人情绪的稳定,同时减少不安和疲劳,更有利于工作:(3)工作场所要避免拥挤和嘈杂,。在整个公共空间中可安排一些半私密性的交流空间和休息区域,使工作人员可以暂时摆脱工作压力与紧张,有放松机会。第6章养老院室内居住空间优化设计规范本章整合了前面的章节的内容,以己有理论为支撑,结合了具体实例对养老院室内居住空间进行了分析,对养老院室内公共空间如:走廊、入口、公共餐厅、娱乐活动室等;以及养老院室内生活空间主要是老人的卧室,包括阳台等提出了一系列可供参考的设计参数和规范。区别于己有的老年人建筑设计规范,主要是针对养老院这一特定环境的室内空间的设计。6.1养老院室内公共空间的优化设计规范6丄1走廊.1.走廊的基本尺寸和设置(1)所以走廊的净宽不能小于1500mm,如果走廊宽度不能满足这个要求,那么走廊的尽头两端必须要留出1400mm><1700mm以上的空间。(2)如果走廊上设置有配电箱、消火栓等等,不能采用突出墙体表面的做法。入户门尽量设置为内开,不影响走廊的使用净宽。如果走廊设置有走廊门,则门洞不能小于1200mm。2.走廊设计的细节要求(1)可以结合走廊的空间,安排一些座位,设置一些植物,以及选择一些温馨的墙面、地面材质等等,把走廊设置为一个方便老人交往的空间。(2)走廊设计要求地面通畅无高差,有良好的通风采光,有一定的私密性。可以根据实际运用和需要作一些宽窄的变化;走廊空间的灯天花、地面和墙面的材料要有一定的对比和变化,墙面可以做一些个性化的装饰,增加趣味性。n西南交通大学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第59页6.1.2门厅及入口1.公共的门厅及出入口的设计要点(1)布置公共门厅和出入口空间一定要考虑人流关系,要为门扇的开启和人的活动安排足够的空间,同时要为交叉的人流特别是对行动困难者留出缓冲的余地,要有宽裕的位置供轮椅的转向和停留。(2)整个区域一定要保证视线的通透和不受遮挡。(3)设置坡道、台阶应满足人流出入走向,避免绕路。每段坡道的坡度小于1:16,长度不超过8000mm,高度不超过500mm。坡道改变走向或两段坡道衔接处都要设长度不小于1500mm的平台。坡道的净宽不小于900nun,公共出入处的坡道净宽不小于1500mm。坡道两侧要设扶手,坡道地面需做防滑处理。(4)出入口的雨棚覆盖范围达到出入口外侧的300mm以上,并且雨棚的排水应避开行走的台阶和坡道等。(5)可以在公共门厅及出入口设置简单的活动空间和休息场所,在满足交通顺畅的基础上,可以通过铺地、椅凳、雨棚和栏杆等形式,布置出一个半私密性的过渡空间。6.1.3公共餐厅1.公共餐厅除了为老人提供进餐的场所,也可以作为老人喝茶、聊天、看电视等休闲活动的场所。2.公共餐厅这类的公共服务空间应该设置在底层或二层方便到达的地方,可以通过布置廊道等方式把餐厅和其他区域连接起来。3.餐厅布置应避免均一化,可以把集中式的大餐厅分组和分片形成小区域。4.可以适当增加餐厅面积以及餐桌间的间距,并做好无障碍设计。餐厅内部宜选取明朗干净、促进食欲的颜色。窗户采光方式也可灵活多变,使整个空间富于变化。5.应设置公共卫生间,餐厅到卫生间距离尽可能小于12m,最远也不要超过16m。6.1.4医疗保健室及管理办公区域1.老院中必须要设置一定的医疗设施;医务室面积不小于25m2,应设置在交通便利、通道开阔的地方。2.养老院中的管理人员的办公区域应单独设置,避开老年人的主要活动场所以及交通集中的地方,与老年人的生活区域形成适当的分隔,并且有相对独立的出入口;面积与养老院中的床位数协调,不小于0.5m2/床。6.1.5室内娱乐活动空间1.尽量把室内娱乐活动空间安排在底层,要设置在人流量大的地方,最好与主要道路临近,但是又要留有一定的距离保证在室内活动的老年人不被打扰。n西南交通大学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第59页1.给老年人提供的室内娱乐活动空间最好是有较明显的围合感,面积较小的空间。2.各个室内娱乐活动要集中安排;并且要与室外活动空间互相联系。还需要增加空间的层次,设置一些半私密性的区域,让老人的活动动静分开,互不干扰。nn西南交通大学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第60页6:2养老院室内生活空间优化设计规范6.2.1卧室空间优化设计建筑规范养老院的卧室可以分为单人间、双人间、三人间、特别护理间、多功能套间等。以单人间和双人间为主,三人间所占比例不超过30%,•不设置超过三人以上同住的卧室。卧室中每个床位的净面积不应小于7m1,单人间的面积不应小于12itf。单人间(不含卫生间部分)进深不小于3000麵;双人间(不含卫生间部分)进深不小于4000麵;三人间(不含卫生间部分)进深不小于5700mm,卧室开间不应小于3300謂1,层高不应低于3600咖。6.2.2卧室入口空间布置规范1.养老院中的卧室门的宽度要大于1000麵,不应设置门坎;使用内开式门,在场地受限的情况下可以使用推拉门;门上不要设置观察窗口。2.房门的把手以杆式为佳,避免球形和过小的把手式样;门把手的高度应该在900到1000_之间。3.入口的内侧摆放鞋柜的区域要安放凳椅,座位旁边还要设置扶手。6.2.3卧室休憩区床位布置规范1.床与床之间的净距适宜在1500mm到1800咖>〇2.床的位置距离内侧墙壁应在600nrn以上,距离外侧墙壁应在800mm以上,床头应该留下100mm的空隙。3.床头柜一定要靠床头摆放,最好是在右侧。4.卧室的主要通道宽度要大于900“,并与床的长边相通。5.卧室内的所有的照明开关以及电话、呼叫器、电源等等的位置,都要适应床的位置。6.2.4卧室娱乐会客区布置规范1.娱乐区根据活动内容安排空间,约需要u-am1的空间。2.电视机的位置最好设置在以床头中心为顶点的60°角范围内;要避免正对窗口形成强烈反光;房间面积较小的情况下中可以把电视机悬挂起来或者使用液晶电视。3.会客区可灵活安排,与娱乐区相结合,不需要太大的空间。nn西南交通大学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第69页6.2.5卧室卫生间布置规范6.2.5.1卫生间设计的要素卫生间应配置坐便器、洗面盆、呼叫器、浴缸或淋浴器、取暖设备、坐凳,等设施。卫生间不应小于4m1。1.卫生间的入口空间(1).卫生间的入口位置不设置门坎,室内外无高差。(2).卫生间入口净宽不应小于800mm,最好在850mm以上。(3).卫生间采用外开门,并配置里外都能开启的门锁,门要选用轻质材料,开关灵活。门把手和锁的颜色要与门有区别,门把手应易于握持,把手和锁应该在距离地面700mm左右位置。2.洗浴空间(1).淋浴空间要方便轮椅进出,不能使用玻璃材质的淋浴间,(2).最好的位置是两面都靠墙,仅有一侧靠墙时则必须要安装保护设施。(3).淋洛空间的地面必须平整,面积在900mm乂900mm以上。(4).必须配备固定或者可以移动且能制动的坐凳。坐凳的高度为450mm,或者与轮椅座位同样高,坐凳的进深在400rmn以上;(5).淋浴空间的莲蓬头应是活动式的,最好安装在滑杆上便于调节高度。(6).使用1100mm~1200mm的短浴盆,避免选择1500mm以上的长浴盆。盆壁的倾斜角度不能太大,盆底应有防滑处理。浴盆可设置为下沉式,浴盆沿与地面的距离在350mm~450mm之间。(7).在浴盆的外侧或者靠墙侧,至少设置一处宽度在400mm以上的坐台。(8).洗浴空间中水平型扶手一般设置在浴盆内侧;垂直型扶手一般设置在浴盆的出入侧,也可设置L型扶手。扶手有两种高度的:与地面的高度距离在600~700mm之间和与地面的距离在700~800min之间。扶手可选用不锈钢材质,直径一般在28~35mm之间。(9).不要选用冷热水分开式龙头,在身高范围内不设置尖锐的棱角,不设置有可能安装不牢固的日常用具,不能安装易碎的玻璃镜面和镜箱,不能有热水明管。3.洗漱空间(1).洗漱台面的最小宽度不小于750mm,进深不小于1200mm。要选用外侧边缘为圆角的。(2).采用站立姿势的时候洗漱盆的高度为780~850min,采用坐姿时与使用轮椅的的位置相同,高度为760〜780mm。(3).洗漱盆选用悬空设计的挂壁式,最好不要采用立柱式的洗漱盆,挑出尺寸不小于430mm,且洗漱台面前缘厚度不超过120nun,供水和排水管道尽量靠墙设计。n西南交通大学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第69页(1).洗漱盆旁边需要设扶手,扶手高度一般与洗漱盆的高度一致。(2).镜子必须固定在墙面上,避免使用可幵启的镜箱。1.入厕空间(1).座便器的高度在420~450mm,对于轮椅使用者来说,最好与轮椅的高度相近。(2).座便器与其他设施和墙体的距离窄边不小于llOOnun,宽边不小于1350mm,还应给护理人员留出不小于500mm的空间。(3).座便器的位置最好是两侧靠墙,如果左右两侧都悬空,必须在两侧设置悬空出来的水平扶手。一侧靠墙时可在墙面安装L型扶手,扶手的水平段与座便器高差在30~40mm左右;扶手垂直段的位置在便器前150~250mm左右,垂直扶手上端的高度应在1300mm以上。坐便器两侧的扶手要设置为能扳动的。(4).厕纸盒和冲水幵关等的位置,要设置在使用者坐下后也能伸手可及的地方,并且位置与扶手协调。(5).在南方地区要使用采暖设备,还应设有排风扇等通风装置。5..卫生间的墙体和地面(1).卫生间的墙面材料要防水防腐、易清扫,墙体要避免出现阳角和突出的部分。(2).地面应平整无髙差,要使用坡道过渡时,要有明显的标示。(3).地面找平要尽量平坦同时避免积水。(4).地面要选用防滑材料,图案和色彩应清爽、简单。1.卫生间的知觉环境优化设计规范(1).卫生间必须设置明窗,尽量使用自然采光。(2).人工照明应可调节亮度,应把开关设在床头等明显、顺手的位置,还可回路式开关、感应式开关或者在走廊上设置亮度低的夜灯(3).选择亮度高的装饰材料;空间转换、地面出现高差等需要特别提示的地方,应该有鲜明的界线;在颜色及质感上加强卫生间地面和墙面的对比•,不同的洁具可以用不同的颜色强调出来(4).使用后出水式坐便器,污水是从室外管道或管井排出,降低冲水时的噪声。(5).卫生间与其他房间之间的隔墙应该具有隔音功能,门窗也要做一定的隔音处理。2.卫生间的安全辅助设施(1).卫生间内必须要配备紧急呼叫系统,报警器一般要设置在座便器的靠墙一侧,如果使用拉铃式的报警器,拉绳必须垂至地面的,拉绳的末端距地面不应超过100mm;也可以设置感应器式的报警器。6,2.6卧室阳台布置规范1.提供给老年人使用的阳台进深不应小于1500mm。2.阳台的形式可以选择连通式阳台和开敞式阳台。n西南交通大学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第69页1.实体阳台在1000~1500mm的高度内不设置密集的窗框和护栏等,保证视线无遮挡,同时配置扶手等辅助设。如果不使用实体阳台,则栏杆的设置可以比普通阳台高,但是要选用适合的密度和纹样。2.阳台上可预留花槽的位置或直接设置花槽。3.阳台必须具有良好的防水和排水功能,地面也必须具备防滑功能。6.2.7卧室家具设计养老院中老年人卧室使用的家具包括床、桌椅、柜架等。1.床(1)老人使用的床长度为2000mm,床的宽度双人为1500mm,单人1000mm,高度为450mm~480mm。对于完全卧床的老人,则要选用较高的床面,但是最高不能超过600mm(2)—般选择床面悬空的床,对于长期卧床的老年人,最好选用有局部升降功能的床。2.桌椅(1)老年人使用的休息座椅,一般都选择扶手椅。椅子的座面高度为420mm~450mm,扶手高度为180mm~220mm。(2)桌子养老院卧室中的书桌或者桌子,桌面高度在770~800mm之间,可以考虑配备移动桌。3.柜架(1)柜架的高度不要超过1200mm以上。(2)尽可能减轻存取物品时的负荷,比如在抽屉底部增加滑轨等。(3)柜架摆放好后要采取措施防止其翻倒,柜门在lm以下的位置的不要设置玻璃等易碎材料。6.3.养老院居住空间的感知环境优化设计规范6.3.1视觉环境1.要进行良好的视线设计,保持室内与室外以及公共空间的视线联系,为每个老人提供观察户外环境的条件。2.自然采光(1).—定要充分合理的利用好自然光,活动室空间的窗与地面的比不应小于1:4,卧室、康复室、餐厅窗与地面的比不应小于1:6。(2).尽可能把卧室安排在最好的朝向。(3).可以通过使用玻璃幕墙来进一步保证充足的光线;但必须要采取适当的遮阳措n西南交通大学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第69页施。(1).室内的窗玻璃不宜选用容易造成老年人的视力障碍的有色玻璃。(2).单向采光必须要注意的避免眩光,房间的进深不能过长,同时可以在开窗墙的对面增加人工采光来平衡照度,还可以使用遮光窗帘,在自然光太强烈的时候遮挡一部分光线,使整个室内光环境舒适。2.人工照明(1).如要满足老年人一般的日常生活,需要提供200流明以上的照度;要满足阅读和写作的需要则应提供400以上流明的照度。(2).人工照明适当提高照度水平,光源选用暖光源,可适当的加入一些装饰性灯光。(3).应尽量采用间接照明的方式,避免老年人在仰卧的时候直接看到光源,选择灯具时要选用扩散型、反射型灯具,避免使用光线直接向下照射的灯具。如釆用向下照射的灯具,灯具与床要有一定距离,灯具应该带有漫射罩,并且限制灯具的亮度。(4).整个室内的墙面、天花、地板都要采用表面低光泽度的装饰材料,避免眩光产生。-(5).辅助光源的运用对整个室内环境有非常好的调节作用和实用性,比如床头灯的设置。(6).智能照明系统己经越来越多的运用在我们的生活中,在养老院的居住空间设计中,一套完善的智能照明系统能起到非常良好的作用。2.色彩环境(1).除了有特殊功能的专用空间外,在使用大面积色彩的时候,宜用高明度、低彩度的调和色。(2).小面积的色彩如指向标志、警示牌、名牌、导向图等,色彩要一定要亮丽且对比鲜明;要避免使用白底黄字指示牌。可以用老年人识别比较容易的橙色、红色表示出来,指示牌要避免容易混淆黄色和绿色、蓝色和绿色、橙色和黄色的组合。(3).楼梯的踢面和踏面要进行颜色的区分,踏面前缘还应设置色彩明显的防滑鳘示条。(4).北向或北方寒冷地区可多用暖色调;南方炎热地区则可以选用冷色调。-(5).在同一空间环境中墙面、地面、天花、墙线、踢脚线等处的造型、材质和色彩要协调一致。(6)为了让老年人更准确的对自己的位置定位,可以设置明显而色彩醒目的识别物;不同的楼层和区域可以设置不同的颜色,也能帮助老年人准确定位。.(7).为了有利老人辩认空间的轮廓,应该在颜色及质感上加强地面和墙面的对比。不同的家具物品等可以用不同的颜色强调出来,便于老人在使用的时候识别。n西南交通大学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第69页6.3.2听觉环境1.养老院的选址要远离产生噪声的区域如车站、工厂等。2.室内的门窗可以运用双层中空玻璃、中空隔音钢门等方式来做降噪处理。3.桌椅家具接触地面的部位应加软垫,室内多用布艺和软性装饰,可以采用地毯或者吸音棉等柔性地面铺装;床垫采用吸音效果好的棕榈垫。4.可以在墙面上做一些降低室内的回音处理,如墙纸等;其他装饰材料的选用上可以减少使用石材、地砖、墙砖等吸声系数比较小的材料。5.可以利用阳台形成隔声区,能够有效地降低噪音。同时植物也有很好的降噪效果,可以适当的加以运用。6.3.3嗅觉环境1.降低室内的居住密度,增设单人间。2.养老院居住空间室内减少或取消公用卫生间,尽量设置独立卫生间。3.所有卫生间、洗浴房、厨房等气味浓烈的场所都应有良好的排气通风装置。通风的方式包括自然通风和机械通风两种,机械通风首先需要注意的是,进风口的选择要远离空气污染的地方,其次要安装高效的空气过滤系统,如新风系统等,进一步净化空气。4.在室内安排合理的绿化。5.选择一套低能耗高品质的空调系统。6.整个室内的建筑、装修材料必须要做到绿色环保。7.室内必须完全禁烟。6.3.5触觉环境养老院中的触觉环境主要是与在养老院中使用的各种材料有关系,需要达到实用性和舒适性的一个平衡。比如以扶手和地面的材料选择为例:1.扶手1般常选择强化塑料或者内衬金属材料作为支撑的塑钢,具有易清洁、强度高、手感舒适、韧性强、耐腐蚀、抗静电、不退色等优点。2.木质地面是较为理想的卧室地面材质,它保温性和吸音性都比较好,易清洁,并且有弹性,触感舒适柔和。6.3.5心理需求1.为老年人创造一个易于获得归属感的环境对提高整个养老院环境质量起着明显的作用。房间的自然采光、通风和照明良好,视线通透。配套设施齐全,卫生间及淋浴设施使用方便,灯光、电视、电话等设备易于操控使用,有存放私人物品的空间,有接待来访者的地方。n西南交通大学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第69页2.可以根据具体情况,为老人安排一些有新鲜感的活动,并且为这些活动提供必要的场所。3.需要提供老年人获取来自外部的信息如电视、广播、报刊以及网络等的场所。4.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安排一些老年人力所能及的社会活动。5.整个居住环境清洁,宜人,有安全感,同时应有一点新鲜感,避免过于单一的环境,使老年人产生厌烦感。6.要保证老年人的隐私不被侵犯,这就要求要整个环境设计中需要满足的私密性的环节得到保障;7.在室内设计中可以满足老年人个性化的需要,比如让他们选择自己喜好的家具和装饰,增强他们的个人领域感。8.室外有一定的娱乐、交流和消遣的空间,并且提供散步的场所,鼓励老年人多进行户外活动。9.护理人员的工作地点应该与老人的活动区域接近,这样不但有利于提高其工作效率也增加了与老人接触的机会,让彼此间有更多的交流了解。10.整个养老院的色彩要柔和、协调,能够起到使人情绪的稳定,同时减少不安和疲劳,更有利于工作:_11.工作场所要避免拥挤和嘈杂,在整个公共空间中可安排一些半私密性的流空间和休息区域。第7章结论与展望孝敬父母是我国的优良文化传统,但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程度的加深,家庭养老的传统方式受到了很大的冲击,很多老年人选择到社会养老机构度过晚年生活。养老院室内居住空间人性化设计就成了一个摆在我们面前的重要课题。养老院中的居住环境给老年人的影响非常明显,特别是室内环境对老年人身心健康及护理工作人员的工作积极性都有着直接影响。养老院室内居住空间的设计必须要重视环境的协调舒适性,为老年人提供一个良好生活氛围,从而提高老人在养老院中的生活质量。首先,要为入住养老院的老年人的提供一个舒适的生活环境,这是整个设计最根本的要求。人性化的室内空间,首先是应该是一个便于养老院老人和护理工作人员使用的环境,可以便捷地完成生活和护理行为。这就要求设计者要根据整个室内的具体情况,合理地划分空间,有效地组织空间各部分之间的关系,安排路径方便、迅捷,使老年人在活动的时候减少时间和精力的消耗;同时设置合理、开阔的视野,充分利用自然光线,合理安排趣味性的景观小品,起到调节老年人的情绪和减少精神压力的作用。养老院的室内环境中存在的设备设施大多都与人体尺寸相关的,而无障碍设计则能够消除或减少室内环境的行为障碍,所以人机工程学理论与无障碍设计是整个设计的关键因素,对其充分的认识和合理地运用非常重要。n西南交通大学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第69页其次,要提高室内设计的技术水平,对各个设计因素有较全面的把握。要重视空间色彩、装饰物的运用;病房内的空气质量、照明、听觉环境、嗅觉环境等指标要达到先进的行业标准,给老年人提供一个高品质的感知环境,对老年人的身心健康都能产生良好影响。营造良好的心理情感环境也是非常重要的,也就能满足使用者心理上的各种需求,通过分析养老院老人和护理工作人员的心理需求,安排合理的管理模式,让老人在养老院中能感受到被尊重、关爱和呵护,减少其孤独、焦躁和不安的负面情绪。现代养老院室内届住空间的设计要以人为本,提高技术指标的同时重视情感交流,给养老院的老人一个良好的室内环境,使生活在其中的老人感受到社会对他们的温情,弥补他们由于离开家庭所造成的心理缺憾,真正的实现养老院的人性化设计,这是时代发展的趋势,也是社会不断进步的的要求。致谢经过一段不算短暂的过程,在师长的教导和朋友的支持下,我终于顺利完成了这篇论文。在西南交通大学学习的三年中,我取得的每一点成绩无不倾注了导师的心血。所以在此衷心感谢导师——吴贵凉教授在工作上、学习上的悉心指导和严格要求。衷心感谢徐伯初老师、胡剑忠老师、舒群老师、陈宇虹老师对我的言传身教。感谢许多同学、朋友在学习上和生活上给予我的无私帮助和珍贵友谊。感谢朋友DavidDan,在加拿大帮助我采集资料和数据。衷心感谢我的父母和爱人,正是因为他们对我各方面的理解和支持以及无微不至地照顾,保障了本论文的顺利完成。最后,向所有在成长道路上给予我关心和帮助的人们表示最诚挚的谢意。n西南交通大学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第69页西南交通大学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第69页参考文献中文文献:[1].厉以宁主编.中国社会福利模型…老年保障制度研究[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2].郭一娜、吴平等.居家养老:世界养老新趋势[N].参考消息,2008年4月3日[3].张宗柯.人口老龄化社会养老模式探讨[C].老龄问题研究论文集(十二)…积极老龄化研究之四…老年人与发展.[4].何芸,李建全.家庭结构变迁对养老模式的影响[J].社会工作,2007(1).[5].丁玉兰•人机工程学[M]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2000[6].沈洁•日本老人福利制度[M].上海远东出版社,1997年版.[7].陈洋室内环境与构造设计[M]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2002[8].康颖蕾养老院老人生活满意度研究[D]四川大学2007[9]•黄玉梅老年人居住空间的建设与改建[D]四川大学2006[10]•毕恒达环境心理学介绍[J]台湾《建筑师》85年12期[11]常怀生建筑环境公理学述略[[J]台湾《建筑师》2002年22期[12]•肯特(英)建筑心理学入门[M]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8[13]•相马一郎(日)环境心理学[M]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3[14].巴克(R.E.Barker)行为科学[M]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1987[15].H.P恰范特(美)阮芳赋(中)基础实验心理学[M]上海人民出版社]998[16].霍晓卫居住区与住宅规划设计实用全书[M]中国人事出版社1999[17].DavidSeaman现象学与环境行为研究[J]台湾《建筑师》2002年6期[18].黄耀荣从环境行为研究谈都市景观美学[J]《建筑师》2003年6期[19].刘宗秀建筑形态构成的一个原则:人、机、环境结合[J]台湾《建筑师》2000年10期—[20].野村柬太(日)人体工程学[M]甘肃人民出版社1998[21].李婉贞室内设计的色彩协调问题[J]《世界建筑》84年2期[22].高履泰建筑色彩设计[J]《建筑师》2003年2期[23].林同华色彩美学台湾[[J]《建筑师》2000年5期[24].周振东(台湾)室内设计基础[M]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0[25].许愚琦产品设计的人机工程学应用[J]包装世界1998.4n西南交通大学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第69页[1].吴士无色彩构成[M]黑龙江美术出版社1989+[27].龚锦人体尺度与専内空间[M]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1981[28].袁修干人机工程[M]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2000[29].严扬人机工程学设计应用[M]中国轻工业出版社1993[31].菲利普.默伊泽尔(德)综合医院与康复中心[M]辽宁科学技术出版社2006[32].高宝真黄南翼老龄社会住宅设计[M]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32].周美玉工业设计应用人类工程学[M]中国轻工业出版社[33].李义龙智能照明控制系统与节能[J]智能建筑与城市信息2009年6月英文文献:、[1]Gail.Goeller,Findingagoodnursinghomeforyourparents,JournalofBusiness,Jan30,2003[2]Rutledge,AlbertJ:AVisualApproachtoParkDesign,NewYork:GarlandSTPMPress,1981[3]J.David.HousingForTheElderly.PrivacyAndIndependenceInEnviromentsForTheAging,1985[4]George.E.Vaillant,Mentalhealth,TheAmericanJournalofPsychiatry»Washington,2003,160,(8);13-23[5]VictorRegnier.AssistedLivingfortheAgedandFrail.ColunbiaUniversityPress,1999[6]K.Lynch.ATheoryofGoodForm.TheMITPress,1981[7]AntheaTinker.OlderPeopleinModemSociaty.LongmanLondonandNewyork,1998[8]MartinValins.HousingforElderlyPeople.TheArchitecturalPress,1989n西南交通大学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第69页西南交通大学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第69页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科研成果发表文章《新潮办公空间设计解读》国内统一刊号:CN11-5686/F《城市建筑与商业网点设计》杂志2009年11月n基于人文关怀的养老院室内设计研究mRfi教摑IIIWANFANGDATA文献链接作者:沈迭学位授予单位:西南交通大学I本文读者也读过(7条)1.迟向正基于生理和心理需求研究的养老院人性化设计[学位论文]20082.陈慧宇城市养老院建筑及环境设计探讨一一以武汉市几所养老院为例[学位论文]20053.徐立楹养老院建筑及环境研究[学位论文]20104.迟向正.李轩浅析城市养老院建筑的人性化设计[期刊论文]-山东林业科技2010,40(1)5.王京华北京市城市中心区养老院设计研究[学位论文]20096.李乐茹大连城市地区家庭式养老院空间构成研究[学位论文]20087.朱礼智.ZHULi-zhi现代养老院公寓室内设计初探[期刊论文]-林业机械与木工设备2009,37(8)引用本文格式:沈迭基于人文关怀的养老院室内设计研究[学位论文]硕士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