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81.50 KB
- 2022-04-26 发布
-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此文档为word格式,下载后您可任意编辑修改!)目录第一章概述41.1项目概要41.2编制依据51.3采用的主要标准和规范51.4编制原则61.5编制范围6第二章项目背景、必要性和意义72.1项目背景72.2自然环境92.3建设红岩煤矿矿井废水处理工程的必要性和意义11第三章建设思路、地点、目标及内容133.1建设思路133.2建设地点133.3建设目标133.4建设内容133.5污水处理回用14第四章建设规模及进出水水质154.1井下废水处理站二期工程建设规模154.2主要污染物154.3设计进出水水质15第五章废水处理工艺设计方案175.1设计原则17n5.2污水处理工艺方案选择175.3污水处理工艺方案185.4污水处理设计效果分析19第六章工程设计206.1主要技术指标206.2主要污水处理单元206.3总图设计256.4主要建、构筑物设计276.5主要设备、材料28第七章建筑、结构设计307.1建筑设计307.2结构设计31第八章电气工程设计348.1设计规范及依据348.2设计范围348.3供电设计348.4全站供电线路378.5功率因数及补偿方式378.6电机启动方式388.7照明系统388.8防雷、接地388.9节能设计39第九章防洪、节能、消防、劳动安全及环境保护40第十章污水处理厂运行管理与工程建设进度4110.1污水处理厂运行管理4110.2工程建设进度42n第十一章工程投资概算4311.1概算依据4311.2工程投资概算43第十二章主要技术经济指标及效益分析4512.1主要技术经济指标4512.2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分析46第一章概述1.1项目概要1.1.1项目及建设单位项目名称:重庆南桐矿业有限责任公司红岩煤矿矿井废水处理二期工程建设单位:重庆南桐矿业有限责任公司重庆南桐矿业有限责任公司是重庆市焦煤、动力煤及洁净煤生产基地,位于重庆市万盛区,距重庆市市区154km。重庆南桐矿业有限责任公司下辖南桐煤矿、东林煤矿、砚石台煤矿、鱼田堡煤矿、红岩煤矿五个矿井,一个煤矸石资源综合利用电厂,两个洗选厂,两个水泥厂。红岩煤矿于1965年12月建成投产,生产能力为45万吨年。建设地点:重庆市万盛区红岩煤矿原矿区医院旁1.1.2设计方案编制单位编制单位:重庆康达环保产业(集团)有限公司1.1.3项目简介红岩煤矿矿区原建有矿井废水处理站一座,设计处理量1500m3,电机功率4kw。n为防止污泥在贮存池内沉淀,池内安装潜水推流搅拌机一台。潜水推流架和控制器。(2)清水池清水池主要是为污泥浓缩脱水机冲洗滤带提供水源,设计为一座,设计尺寸为6000×2000×3500mm,地埋式钢筋混凝土结构,冲洗水水源采用沉淀池出水。安装冲洗水泵2台,一用一备,交替使用,用于冲洗脱水机的滤带,(3)集水池带式浓缩脱水一体机上清夜排入集水池,由泵提升至混合池,进入污水处理系统处理。集水池设计为一座,设计尺寸为6000×2000×3500mm,钢筋混凝土结构。塞排污泵,流量30m3,电机功率4kw。(4)带式浓缩污泥脱水机带式脱水机主要用于对沉淀污泥进行脱水,使其体积减小,以利于外运填埋。本设计选用FTE-3000型带式浓缩脱水一体机1台,滤带宽3000mm,外形尺寸4850×3710×3300mm,使用功率4.85kw。最大处理量19.2吨天(绝对干污泥)。为便于输送污泥,设计与脱水机配套的泥饼水平输送机和螺旋输送机一套。(5)污泥加药系统为便于污泥浓缩脱水,需投加药剂,本设计投加PAM,考虑PAM溶药难度大,设计为自动溶药装置,自动溶药装置一套,含药泥管道混合器、高位水箱。PAM加药泵设计为两台,一用一备,型号为I-1B2.5寸,流量6.5m3。6.2.6设备房(1)加药设备房,砖混结构,设计尺寸为6000×8000×4500mm。n(2)电控值班室,砖混结构,设计尺寸为6000×4000×4500mm。(3)库房,砖混结构,设计尺寸为6000×4000×4500mm。6.3总图设计6.3.1总平面设计6.3.1.1总平面布置设计原则平面布置设计按建设方确定的位置进行平面布置和设计。平面布置设计应满足污水处理设计工艺要求,一般按工艺流程顺序布置建、构筑物和设备。设计应美观大方,与污水处理站外其它建筑和景观协调一致。平面布置设计应有利于设备运输,废水处理系统的运行管理,安全实用。6.3.1.2平面布置设计根据建设方提供的废水处理站位置及地形特点,按工艺设计的要求,本设计拟按以下三个功能区进行总体布置设计(参见平面布置图)。(1)废水处理区废水处理区包括混合池、絮凝反应池、迷宫斜板沉淀池,库房、加药设备房。根据废水处理站位置的地形特点,为便于管理,混合池、絮凝反应池、迷宫斜板沉淀池,加药设备房布置在一条线上。混合池、絮凝反应池与迷宫斜板沉淀池合建。污水在絮凝反应池形成粗大易沉的矾花后直接进入斜管沉淀池,由下而上,经沉淀分离,上部清液可达排放标准,经集水槽收集进入排水管排放至小河。底部沉淀污泥定时由排泥泵排入污泥贮存池,进入污泥处理系统处理。(2)污泥处理区污泥处理区包括污泥贮存池、清水池、污泥脱水机房、集水池。n为便于管理,污泥贮存池、清水池、污泥脱水机房、集水池建在污水处理区一侧。(3)管理区管理区主要包括电控值班室,库房。为便于管理,电控值班室,库房布置在加药设备房和污泥脱水机房旁边。6.3.1.3给水排水站区内设Dg32给水管一条,供站内生产和清洁使用。站区内排水按雨污分流制设计,废水排入调节池,雨水排入孝子河。处理后水达标后排入孝子河。6.3.2高程布置6.3.2.1高程布置原则(1)高程布置应满足工艺流程要求。(2)应根据地形特点选择高程设计,尽可能减少工程建设土方开挖量,节省工程建设投资。(3)按工艺流程要求,尽可能利用高差形成自流,减少污水提升量,节省运行管理成本。6.3.2.2高程布置废水处理站高程布置参见工艺流程图。根据废水处理站现有地形标高,按工艺设计要求,通过综合平衡确定标高,各主要构筑物标高如下:本设计采用相对标高,以现有地面为±0.000。混合池池顶标高:4.500池底标高:2.500;絮凝反应池池顶标高:4.500池底标高:-0.500;迷宫斜板沉淀池池顶标高:4.500池底标高:-1.000;污泥贮存池池顶标高:0.200池底标高:-3.300;集水池池顶标高:0.200池底标高:-3.300;加药设备房、污泥脱水机房、库房、电控值班室室内地面标高:0.200n6.4主要建、构筑物设计6.4.1主要建、构筑物设计由于建厂地址现无地质资料,而污水处理主体构筑物要求基础均匀稳定,有一定的承载力,不允许有不均匀沉降,因此要求设计前应进行地质勘测,根据地质资料进行基础设计。结合红岩煤矿实际情况,从工艺要求,节省投资等综合考虑。本设计对水池类构筑物采用钢筋混凝土结构,其他建筑物采用砖混结构。6.4.2主要建、构筑物一览表主要建、构筑物一览表表6-1序号名称结构及规格单位数量备注1混合池分流隔板式混合槽,砖混结构,每组处理能力为420th组22加药池钢筋混凝土结构,设计尺寸为2000×2650×1200mm。座33溶药池钢筋混凝土结构,设计尺寸为2000×2000×2000mm。座34网格絮凝反应池钢筋砼结构,每组有效容积91.24m3;停留时间13.7分钟组25迷宫式斜板沉淀池钢筋混凝土结构,每座设计尺寸为13660×8000×5500mm,座2全池表面负荷3.86m3m2.h6污泥贮存池钢筋混凝土结构,设计尺寸为6000×9500×3900mm。座17集水池钢筋混凝土结构,设计尺寸为6000×2000×3900mm。座18清水池钢筋混凝土结构,设计尺寸为6000×2000×3900mm。座1n8加药设备房砖混结构,6×8m2,高5m。间19电控值班室砖混结构,6×4m2,高5m。间110库房砖混结构,6×4m2,高5m。间111污泥脱水机房砖混结构,10×8m2,高5m。间112设备基础13排水检查井座114排水渠断面1200×1000米386.5主要设备、材料6.5.1设备选型原则(1)根据工艺设计要求、选择性能可靠、质量稳定,能满足工艺要求的设备和材料。(2)根据质量、性能、价格综合因素考虑,选择质优价廉的设备材料。6.5.2主要设备、材料一览表主要设备、材料一览表表6-2序号名称型号及规格单位数量备注1进水泵泵,流量400m3,电机功率30kw,配GAK-200型自动耦合装置。台3二用一备2进水流量计LD200型电磁流量计。台23加药泵32CQ-25型磁力泵,流量:6.6m3,功率:1.1kw。台9六用三备4转子流量计LZB-25型,量程40~400Lh套65加药管道系统6溶药搅拌机转速50~60转分,3kw套37网格装置含支架M2100絮凝反应池n8迷宫式斜板采用聚氯乙烯平板,长2000mm,宽1000mm,厚3mm,斜板上翼片高60mm,间距60mm。斜板安装角度60°,安装间距90mm。设置三层斜板,安装高度2.6m。M3250迷宫斜板沉淀池9斜板支架每组2×8m2组610穿孔排泥管DN200组1011排泥闸阀DN200个1012排泥管DN200组113潜水推流搅拌机980rmin螺旋桨直径260mm,配支架和控制器。台1污泥贮存池14污泥输送泵污泵,流量30m3,电机功率4kw。台2污泥贮存池一用一备15提升水泵污泵,流量30m3,电机功率4kw。台2集水池一用一备16冲洗水泵污泵,流量30m3,电机功率4kw。台2清水池一用一备17带式浓缩脱水一体机FTE-3000型带式浓缩脱水一体机1台,滤带宽3000mm,外形尺寸4850×3710×3300mm,使用功率4.85kw。台118脱水机配套设备包括加药设备、絮凝装置、计量装置等套119污泥储斗非标设计个120无轴螺旋输送机WLS320型,20rpm,长9m。套121管道系统22配电及控制设备n23照明系统第七章建筑、结构设计7.1建筑设计7.1.1设计的指导思想遵循经济、实用、美观的原则,执行国家有关建筑设计的规范和标准,满足当地的需求和当地的政策法规,结合当地的环境条件特点,进行建筑设计。依据废水处理站的性质和场地特点,在平面布置上力求通畅、明快。立面造型依据场地环境加以具体的特色装饰。另外,根据废水处理站的特点寻求美化站区环境的优美,适当布置一些绿化用地,在整体上力求流畅、温馨。7.1.2建筑造型设计依照建筑的性质功能特点及其当地环境,根据废水处理站建筑的特点,在造型上注重庄重、大方,以经济实用为主,周围进行绿化装饰。7.1.3单体设计所有构筑物作一般防水抹灰,保持其自然的特征,使之更能融入所处环境。办公操作间布置有库房、电控室、风机室、污泥压滤间等均为砖混结构,屋顶为现浇坡屋面。7.1.4建筑装修(1)构筑物(各种池体)构筑物池体为钢筋混凝土现浇,砼强度C30,混凝土抗渗等级为S6;池体内外墙及池底均抹防水砂浆(防水剂掺入量为水泥用量的5%)。(2)建筑物(设备房)n建筑物为砖混结构,屋面结构层为钢筋混凝土现浇,在结构层上作瓦坡屋面。内外墙面1:2水泥砂浆抹灰,厚20,内墙面刷白色内墙乳胶漆二遍;外墙面刷白色外墙漆二遍,外墙面距地1米高帖深灰色外墙砖。外墙轮廓样式及颜色按当地农村风貌格式。屋面面层贴深灰色琉璃瓦;室内地面为水泥砂浆地面,内墙面水泥砂浆抹灰。7.2结构设计7.2.1设计依据5、《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TJ36—79;9、钢筋混凝土水池设计计算手册;15、混凝土结构施工图平面整体表示方法制图规范和构造详图(11G101-1);结构设计力求安全、实用、节省并满足使用要求,尊重当地的习惯做法,结合以往的实践经验,采用最佳设计方案。建、构筑物设计使用年限按25年考虑。7.2.2厂区地质条件根据业主提供的项目所在地地质勘察报告(初勘,公路,调节池末作地质勘察),项目用地基本地质条件有有了一个基本功解,待初设计后完成并审核通过后,在施工图设计前,还将作进行一步的详勘。7.2.3地震效应及场地类别场地位于四川盆地丘陵地带,地壳块体结构稳定性好,构造活动微弱。地震基本烈度≤6度,基本地震加速度为<0.05g,设计特征周期为0.35s,为抗震不设防区,建筑场地抗震类别为Ⅰ类。7.2.4结构选型1)各废水处理站内设有构筑物采用普通钢筋砼结构均可满足使用要求。n场地无地下水,松散土层中有小量地下水,厂区内设排水沟地表水排泄通畅,水池可不考虑抗浮设计。废水处理站构筑物均为储水构筑物,储水构筑物裂缝宽度均按小于0.2mm设计。储水构筑物防止渗漏是重点,主要通过提高砼密实度来满足抗渗要求,抗渗等级为S6,根据构筑物的重要性及水力梯度综合考虑对砼的抗渗要求。此外在砼中掺入适量合适的外加剂提高砼和易性,以补偿混凝土的收缩变形,避免砼在温度、干缩、徐变等作用下引起的砼开裂。所选用的外加剂必须要有可靠的质量保证。持力层及基础型式建议基础型式:构筑物采用筏板基础,地基承载力特征值=250(kPa);建筑物采用条形基础,其地基承载力特征值=120(kPa);构筑物施工完毕后(防水砂浆抹面施工前)必进行闭水试验。闭水试验必须严格按照《给水排水构筑物施工及验收规范》(GBJ141-90)执行,水池渗水量不得超过2Lm2·d。2)厂内跨度较小的建筑物,可采用砖混结构。厂内跨度较小的建筑物,可采用框架或彩钢结构。3)边坡挡墙支护结构场地平整、基槽开挖、均不得采用爆破作业。宜用风镐等进行开挖,不得大范围开挖,分段跳槽开挖,分段锚固。施工中做好基坑排水工作,作业面以下500mm范围内,不应有地下水层,以回填土作为基础持力层时,回填土必须按规范要求级配并分层夯实。需由现场做载荷试验,确定其力学指标后,根据实测结果进行设计和施工。施工中应加强施工监理和基坑验槽工作,确保工程的设计施工质量。7.2.5材料1)砼:构筑物采用C30。抗渗等级S6。2)砌体:页岩机砖MU10,水泥砂浆M5。3)钢筋:直径小于12mm为HPB225,大于等于12mm为HRB335。n第八章电气工程设计8.1设计规范及依据5).《工业与民用电力装置的接地设计规范》GBJ65-838).《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JGJT16-9210).相关工种所提设计资料、图纸8.2设计范围本设计包括污水处理站用地红线范围内的设计,其主要内容如下:1).低压配电及动力系统的设计;2).照明系统的设计;3).防雷、接地系统的设计。8.3供电设计8.3.1设备用电负荷表设备用电负荷表如表8.1。.n设备用电负荷表表8.1序号名称型号及规格单位数量用电负荷日用电量备注工作(kw)备用(kw)工作时间(hd)用电量(kwh)1进水泵台330×230×12414402搅拌机非标设备套33×32183加药泵32CQ-25型磁力泵,6.6m3,1.1kw。台91.1×61.1×324158.44潜水推流搅拌机台11.5×134.55污泥输送泵台24×14×115604脱水机配套设备包括自动溶药装置、加药泵套23×13×115455带式浓缩脱水机FS10B24T型全封闭带式浓缩脱水一体机套14.851572.756冲洗水泵台24×14×115607提升水泵台24×14×115608配电及控制设备配电及控制设备套12.024489照明系统组12.21226.410合计101.1548.31993.5n用电负荷说明:本表为最大负荷时用电量;8.3.2负荷等级及供电电源根据污水处理站处理工艺和设备运行的要求,本工程按二级负荷全站供电。本站设计由用户提供二路独立的0.4KV电源引入到污水处理站的电控室。8.3.3负荷计算负荷计算表序号电缆编号总功率需用系数功率因数额定电压设备相序视在功率有功功率无功功率计算电流1WP3300.80.85380三相28.232414.8742.92WP4300.80.85380三相28.232414.8742.93WP51.10.80.85380三相1.040.880.551.574WP61.10.80.85380三相1.040.880.551.575WP71.10.80.85380三相1.040.880.551.576WP81.10.80.85380三相1.040.880.551.577WP91.10.80.85380三相1.040.880.551.578WP101.10.80.85380三相1.040.880.551.579WP1130.80.85380三相2.822.41.494.2910WP1230.80.85380三相2.822.41.494.2911WP1330.80.85380三相2.822.41.494.2912WP141.50.80.85380三相1.411.20.742.1413WP1540.80.85380三相3.763.21.985.7214WP1640.80.85380三相3.763.21.985.7215WP1740.80.85380三相3.763.21.985.7216WP184.850.80.85380三相4.563.882.406.9417WP1930.80.85380三相2.822.41.494.2996.95总功率因数:进线相序:三相91.2377.5648.08138.62n负荷有功无功同时系数:0.90,0.970.85S1无功补偿补偿前:0.81补偿后:0.9补偿量:16.568.3.4电气保护和计量低压系统采用三相五线制,PN-S接地保护系统。0.4KV电源进线选用总进线断路器设瞬时、短延时及长延时三段过电流保护。所有电动机采用低压断路器加热继电器保护。成套设备的供电线路设低压断路器控制。电动机保护回路设瞬时、长延时过电流及过载保护;配电回路设瞬时、长延时过电流两段保护。进水泵房设就地按钮和接线箱。电力计量由上一级供电设施提供。8.4全站供电线路低压配电进线采用YJV-0.61KV交联聚乙稀绝缘聚氯乙稀护套电力电缆,沿电缆沟或穿SC管埋地方式敷设。由于本项目用电设备不多,集中敷设的电缆根数较少,故厂区用电设备考虑采用穿管直埋敷设。所有室外电气管线埋深在-0.5m--0.7m之间,穿越车行道时埋深不低于-0.7m。电气管线敷设时与相关其它工种管线、建(构)筑物的间距应满足相关规范规定要求。n8.5功率因数及补偿方式本工程主要动力设备负荷类型为泵和加药系统等,自然功率因数cosφ=0.85。由于低压负荷容量较小,故采用上一级供电系统集中电容器组自动补偿方式,补偿后功率因数为0.93以上。8.6电机启动方式本工程中,小于或等于30KW的电机采用直接启动方式,大于30KW的电机采用软启动方式。8.7照明系统照度标准:电控室300Lx;其余生产附属用房:150Lx。照明设计在满足照度标准的前提下,优先选用LED光源、高效节能型灯具以降低能源损耗和运行费用。PVC管暗敷设。污水处理站户外照明采用LED新型光源照明,三相五线制供电,其中一芯为PE线,与其路灯金属灯杆联结以实现接地保护。8.8防雷、接地本工程建筑物按三类防雷建筑物设计,采取以下防雷措施:沿屋顶所有凸出周边装设φ12镀锌圆钢作为避雷带,并在屋面装设不大于20mx20mn的避雷网格。突出屋面的金属物体应和屋面防雷装置相连。利用钢筋混凝土柱内钢筋作引下线,并沿建筑物四周均匀或对称布置,其间距不大于18m。接地电阻R≤10Ω。利用钢筋混凝土(池)基础主钢筋作为接地装置,接地方式采用共用接地方式。所有引入室内的金属物体均应在进户处与防雷接地装置相连。防雷接地与电气接地共用接地极时,接地电阻R≤4Ω,如防雷、电气与弱电接地公用接地极时,接地电阻R≤1Ω。配电室低压母线上装设避雷器作为防雷措施。本工程采用TN-S系统。所有电气设备、用电设备、金属外壳等一律保护接地,配电站设汇流接地铜排(PE线),全厂接地系统应为等电位系统,接地电阻应小于或等于1欧姆。8.9节能设计本工程照明采用LED新型光源和高效节能光源,以降低能耗。第九章防洪、节能、消防、劳动安全及环境保护9.1防洪废水处理站建设在防洪水位线以上。为防止山洪,设计有排洪水沟。9.2节能本方案设备均选用高效节能设备。控制系统设计有节能措施。9.3消防n废水处理站为带水构筑物为主,一般不需设大型专用消防设施。可在废水处理站适当位置配置灭火器。9.4劳动安全各处理设施、设备、器材应符合国家的设计、施工规范要求,安全、可靠。各运行设备均应设置防护罩,处理设施设备的人行走道均应设置防护栏。站内各处适当设置照明灯具。9.5环境保护加强管理,及时清运泥饼,防止未处理废水外排,造成污染。第十章污水处理厂运行管理与工程建设进度10.1污水处理厂运行管理10.1.1工作班制污水处理系统设计按三班制运行,一般正常情况下采用自动控制运行。设计管理人员7人,其中站长1人,技术员及化验员1人,维修工1人,操作管理人员4人。每班需管理人员1人,每天三班运行,一班轮休。污水站人员编制如下表:污水处理站人员编制表表10-1序号名称生产工人(人班)辅助工人(人班)技术人员(人班)班次(次)合计(人)一办公及化验2n1站长1112技术及化验员111二操作管理员51操作工145三设备维修11设备维修工111四合计810.1.2工作内容按操作管理规程,负责设备运行,维护管理。根据运行情况及时调整工艺运行参数,保证处理后水达到排放标准排放。10.2工程建设进度根据红岩煤矿污水处理站二期工程建设的实际情况,建议工程进度如下:2013年2~3月完成污水处理工程设计、建设资金筹措2013年4~8月污水处理工程施工2013年9月完成联动试车和调试运行2013年10月正式投产运行。第十一章工程投资概算11.1概算依据11.1.1工程规模n红岩煤矿矿井废水处理二期工程,是一项重要的环保工程。本工程污水处理设计规模为19200m3d。11.1.2编制依据(1)本工程依据下列文件、定额、资料编制:①《全国市政工程投资估算指标》;②本工程的工艺方案及构筑物、设备材料清单;③《全国统一建筑工程基础定额重庆市基价表》、《重庆市建筑工程费用定额》;④《重庆市建筑工程综合基价表》;⑤《重庆市安装工程基价表》、《重庆市安装工程费用定额》;⑥国家及其他部门颁发的有关概算定额;⑦重庆市工程造价管理总站2012年颁发的《重庆工程造价信息》确定的指导价格;⑧国家及重庆市有关工程建设法规;⑨类似工程造价统计资料;⑩设备采用各设备生产厂家报价及询价(另加设备运杂费)。(2)本工程设计方案11.2工程投资概算11.2.1工程投资概算工程投资概算见:《红岩煤矿矿井废水处理工程(二期)投资概算汇总表》;《红岩煤矿矿井废水处理工程(二期)建、构筑物工程预算书》;《红岩煤矿矿井废水处理工程(二期)工艺设备材料按实计价书》。11.2.2投资概况:n红岩煤矿废水处理二期工程建设工程总投资为:814.81万元。其中:土建工程费用:295.73万元;设备材料及安装工程费用:387万元;二类配套费用:132.08万元。第十二章主要技术经济指标及效益分析12.1主要技术经济指标12.1.1废水处理系统运行指标(1)废水处理系统总装机容量:149.45KW;废水处理系统运行功率:103.7KW;废水处理系统连续运行电耗(一天):2085.3Kwh。(2)废水处理系统药剂耗量(一天):PAC:5760Kg;PAM:480Kg。12.1.2废水处理系统运行管理费用估算(一天):(1)电费:按0.80元Kwh2085.3×0.6=1251.18元天;(2)药剂费:PAC按1.2元Kg;PAM按8元Kg5760×1.2+480×8=10752元天;(3)污泥运输处置费:200元天(4)人员工资及福利费:设计定员7人,人均工资福利费用1500元月,平均每月按30天计,则人均日工资福利费用50元天n7×50=350元天。(5)运行管理费用合计为:电费+药剂费+污泥运输处置费+工资福利费=1251.18+10752+200+350=12553.18元天(7)单方废水治理运行管理费用:12553.18÷19200=0.65元吨·废水12.2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分析红岩煤矿矿井废水处理二期工程建成后,可提高红岩矿区的环境质量,减轻污水排放所造成的污染危害,消除污水排放对水源的影响,保护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随着人类文明的进步和社会经济的发展,人类已逐渐认识到环境保护对促进社会进步和经济持续、稳定、协调发展的重要意义。环境保护已作为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受到全社会的关注。红岩煤矿矿井废水处理站二期工程建设正是重庆南桐矿业有限责任公司重视环境保护的具体行动。本工程实施后,每年可大量削减CODcr、SS的排放量,每年可削减CODcr排放量1447.2吨、SS的排放量6822吨。红岩煤矿废水处理二期工程是一项保护环境、造福社会的城市基础设施建设项目,项目的建设有利于提高人民群众的卫生水平和生活水平,有利于提升南桐矿区的环境质量,改善投资环境。具有显著的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是一项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事业,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项目建成后污染物平均削减率达91.42%,具体数据见下表:(表12-1),污染物削减量表(一年生产时间按300天计)。n表12-1单位(吨年)项目污染物产生总量处理后污染物削减量污染物削减率(%)COD1759140980SS7182682295红岩煤矿矿井废水处理二期工程的建设,对三峡库区水环境质量的提高有一定的意义,对附近地区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起到良好作用,由此可见,其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是十分巨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