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46.69 KB
  • 2022-10-24 发布

练杭施工图设计暂行规定

  • 50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4.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总则一、本项目为申嘉湖杭高速公路的一部分,起点位于湖州市练市镇,终点与杭州绕城高速公路北线相接,项目名称定为申嘉湖杭高速公路练市至杭州段。路线在练市镇的嵇家庄设练市枢纽互通与申嘉湖高速公路及规划的苏震桃高速公路相接并向南至杭州方向,通过崇贤互通与杭州绕城高速公路相接。本项目路线全长50.94KM,施工图设计共分10个标段,其中湖州市和桐乡市各2个标段,德清县和余杭区各3个标段。二、本原则针对练杭高速公路的建设特点,贯彻申嘉湖杭高速公路练市至杭州段的建设意图,根据交通部部颁《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B012003)及有关设计规范进行编制,目的是汲取省内己建及在建高速公路建设经验,力争设计创优。三、为了协调统一技术标准、施工图设计文件的组成内容及各单位图表出版格式,提高设计质量特编制本原则。本原则经浙江申嘉湖杭高速公路有限公司批准后执行。由设计单位项目组负责解释。四、本原则依据现行技术标准和设计规范,结合本项目的特点,参照历次方案审查意见和相关技术标准、设计规范的修订意见综合编制而成,施工图设计执行本规定。五、设计文件的编制及组成内容,参照交通部颁1996年1月实施的《公路工程基本建设项目设计文件编制办法》(以下简称“文件编制办法”)办理,交通工程部分按98年修订本执行。具体篇幅内容与要求见以下各篇和文件示例。六、设计文件中常用的符号按“文件编制办法”中表6.0.7规定的汉语拼音符号采用。七、图幅规格:原则上采用A3图幅,图纸外框尺寸270~385mm,图框格式见文件示例。特殊图纸幅面不够时可采用其它幅面,再按A3图幅折叠出版。八、图号编排:SA-B-C式中:S--代表施工图A--篇号B、C--图号举例:SⅠ-2-3,表示施工图的第一篇第二个图号的第三张图纸。\n九、图纸比例尺总体设计图1:2000路线平面图1:2000路线纵断面图1:2000(横向)、1:200(纵向)。路基横断面图采用A3图幅规格,比例尺1:200,个别填挖较大的横断面可采用l:400,但需标注比例公路用地图:1:2000路线平纵面缩图:平面1:50000;纵面:水平1:50000,垂直1:1000其它图纸按“文件编制办法”执行,以图面清晰为原则。十、图纸中的“注”按照交通部文件图例要求,本项目所有图纸一律采用“注”,不得采用“附注”。例:桥型布置图中的“注”根据各桥具体情况,参照以下提示按顺序修改。注:a、图中尺寸以厘米计,桩号、高程以米计;b、设计荷载等级:公路——Ⅰ级;c、本桥平面位于R-0000m的右(左)偏曲线上,纵面处在R-0000m凸(凹)形竖曲线内。采用弯桥直做(沿径向布孔),预制梁按弦线方向布置,桥面现浇层及护栏应按照桥位平面线型现浇施工,以保证桥面净宽及线型的流畅舒适。桥的平面布置及墩台位置见《桥墩台平面座标示意图》;d、本桥采用5-20m一联预应力砼宽幅空心板先简支后结构连续;下部构造为双柱墩、肋板台,桩基础。施工方法:先预制再吊装。采用的通用图为《预应力砼宽幅空心板》JHGS/QH-02;e、采用墙式护栏;桥台设置模数式伸缩缝装置D80型伸缩缝及8m长搭板;桥墩采用GYZD200×42mm橡胶支座,桥台为GYZF4D200×42mm四氟滑板橡胶支座。护栏、伸缩缝、铰缝钢筋、搭板及桥面排水等详见《桥梁公用构造图》JHGS/QH-04;f、本桥杭州岸桥下兼人行通道,上海岸桥下兼机耕通道;g、桥下改沟铺砌(改路铺设路面)至桥边缘以外20m,其长度共000m,并\n注意与原沟(原路)的衔接,其数量计入本桥;h、基础开挖或钻孔时,如果实际地质情况与地质勘察报告不相符,应及时报业主并经设计单位确认后方可调整设计。钻孔资料详见《工程地质勘察报告》;i、桩基础施工时,应严格清孔,不得采用加深孔底深度代替清孔。终孔时桩底沉淀厚度对于摩擦桩不得大于桩径的0.2倍(0.2d)嵌岩桩不得超过10cm。十一、文件分册施工图设计文件按如下八册编排。第一册:第一篇总说明书第二篇总体设计第二册:第三篇路线第三册:第四篇路基、路面及排水第四册:第五篇桥梁涵洞第六篇隧道(无)第五册:第七篇路线交叉第六册:第八篇交通工程及沿线设施第七册:第九篇环境保护第十篇渡口码头及其它工程第十一篇筑路材料第十二篇临时交通工程、施工组织计划第八册:第十三篇施工图预算如上述各册太厚,还可分为一、二…分册,各分册页码连续编号;如本标段无某篇工程,应在该段目录位置处注明“本标段无xx工程”,如“本段无隧道”、“本段无互通”等。十二、应在每一册扉页上注明本标段施工图设计文件的组成内容,以便查找,避免失落或残缺不全。十三、签署栏内容统一规定为:图纸为设计、复核、审核;表格为编制、复核、审核,其签署必须由本人签名。十四、根据业主要求,施工图文件分标段出版,每个标段出版文件15份。\n十五、施工图标段的划分。全线共分10个施工标段,详见标段划分表。申嘉杭高速公路练市至杭州段标段划分一览表标段长度标段内主要构所属标段起终序号起讫桩号标段内地界(m)造物地区点情况湖州:K0+000~练市枢纽K0+000~湖州/K1+957.5 1 3053 湖盐公路高架田地K3+053 桐乡桐乡:K1+957.5~桥K3+053 K3+053~练市南互通2 4865 湖州湖州:K3+053~K7+918 田地K7+918 新市南塘大桥K7+918~桐乡:K7+918~3 7962 洪圣里大桥桐乡田地K15+880 K15+880 德清/K15+880~河山互通4 6420 桐乡/田地K22+300 寺后浜大桥德清K22+300~东港大桥德清:K15+880~5 6700 德清田地K29+000 新市互通K16+480 韶塘路高架桥桐乡:K16+480~K29+000~新安互通K20+788 6 7000 德清田地K36+000 京杭运河1号德清:K20+788~大桥K42+450 K36+000~雷甸互通7 5400 德清田地K41+400 东大港大桥京杭运河2号K41+400~德清8 2600 大桥田地K44+000 余杭塘栖互通K44+000~余杭:K42+450~9 5400 余杭高架桥余杭田地K49+400 K51+573 K49+400~10 2173 崇贤枢纽余杭田地K51+573 合计51573 注:各标段建安费中不含交通工程及沿线设施、互通连接线费用。\n第一篇总说明书1.1内容组成(1)地理位置图(2)总说明书(3)路线平、纵面缩图(与初步设计相同)(4)主要技术经济指标表(5)附件1.2地理位置图采用最新版本的地图(行政区划图或交通图)制作,图中突显申嘉湖杭高速公路,突出练杭段(要求标出互通和连接线),并将文件对应标段段落用不同颜色示出。1.3总说明书总说明书按照文件编制办法并结合本项目特点进行编写,包括以下内容:(1)任务依据及测设过程;(2)路线起讫点、中间控制点、全长、所经主要河流及跨越主要航道;(3)被交路情况及互通连接线设置概况;(4)沿线地形、地质、地震、气候、水文等自然地理条件及其与公路建设的关系;(5)筑路材料、水、电等建设条件及与公路建设的关系;(6)与周围环境和自然景观协调情况;(7)初步设计中间方案审查咨询意见、初步设计批复意见和施工图中间方案审查咨询意见的执行情况;(8)新技术、新材料、新设备、新工艺的采用情况;(9)与有关部门协商情况,地方意见的处理情况;(10)工程实施组织原则(包含工程实施及交通组织等);(11)质量管理体系及具体应用情况。1.4路线平、纵面缩图\n各标段采用1:50000比例出图,汇总文件采用l:200000比例出图。图中示出主要构造物、平纵设计参数等。1.5主要技术经济指标表列出主要的技术指标、工程数量等,充分反映工程状况,具体格式见图表示例。1.6附件列出外业收集的重要文件、批文、协议及有关会议纪要等。第二篇总体设计2.1总体设计原则(1)以建设精品工程目标为设计的出发点,结合路网布局、工程规摸、建设环境,从线型、经济、安全等多方面因素进行综合考虑;(2)根据初步设计审查意见,对路线平纵面认真优化,充分利用地形条件,合理选用技术标准。针对双向四车道的工程特点进行平、纵、横的综合设计,力求指标均衡,配合协调,线形流畅;(3)严格控制路堤的填土高度,并做好软基路段的设计研究工作,综合采取有效措施;(4)合理选择路面结构,适应车载要求,提高路面耐久性;(5)作好路基防护及排水,确保路基稳定、排水畅通;(6)确保结构安全,合理选择桥型方案;(7)互通及沿线安全、服务、管理等设施布置应符合规范的规定;(8)结合道路安全设计审查程序对全线进行安全设计性设计和审查;(9)妥善处理与沿线各城镇规划的关系,充分考虑地方经济的发展;(10)尽量少占良田,少拆迁房屋建筑,合理设置环保工程保护好自然与人类居住环境;(11)综合实施公路的美化绿化工程,使公路建设与环境相协调;(12)合理布设服务区、停车区,提高高速公路的服务水平;(13)做好施工组织设计,提出合理的施工期交通组织方案;\n(14)交通工程设计要与土建工程设计相配合,并在土建工程设计中结合工程实施需要进行临时交通工程的设计。2.2设计标准主要技术标准如下:本项目采用交通部部颁《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B01—2003)中的双向四车道高速公路标准建设。设计车速:120km/h。路基横断面组成:整体式路基横断面宽28m,行车道2×7.5m,中央分隔带3.0m,左侧路缘带2×0.75m,硬路肩(含路缘带)2×3.5m,土路肩2×0.75m。桥涵设计荷载:公路—I级。设计洪水频率:特大桥1/300;大、中、小桥涵及构造物1/100;路基设计洪水频率1/100。桥涵抗震设计按《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B01—2003)的规定进行设计。地震基本烈度为Ⅵ区。根据交通部《公路工程抗震设计规范》(JTJ004—89)的相关规定,线路构筑物不需进行地震强度和稳定性验算,但按Ⅶ度进行设防。其它技术标准按交通部颁发《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B01—2003)有关规定执行。在本设计中应完全遵照执行《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公路工程部分)》的规定。2.3图纸组成及内容(1)说明包含以下内容:a、初步设计批复意见的执行情况;b、总体设计原则及采用情况;c、总体技术方案;d、各项工程的总体实施方案;e、施工注意事项。(2)公路平面总体设计图按文件编制办法的内容进行绘制,根据本项目的具体特点,作如下的具体规\n定:a、比例1:2000;b、示出挡墙和高填方、桥头等特殊路段的防护,一般防护路段可不示出;c、按不同处理方式标出软基处理路段;d、标注全部构造物(包括桥孔布置和变宽桥布置方案等)及其相关工程(分离式立交车行天桥等)。第三篇路线3.1路线设计基本要求(l)公路的平、纵、横三方面应根据平原区高速公路的特点进行综合设计,不盲目追求高标准,力求做到平面顺适、纵坡均衡、横面合理。(2)线形设计应高度重视车辆行驶的安全舒适,驾乘人员的视觉和心理反应,引导驾驶人员的视线,保持线形的连续性,路线要充分注意与周围环境和自然景观协调并强调生态环保效果。(3)应利用地形,合理采用技术指标,保证线形指标的均衡性。(4)填方路段尽量避免采用小于3‰纵坡,避免在小于3‰纵坡段设置超高缓和段。(5)路线应尽量避免穿过不良地质地段及开发区等。(6)路线应尽量少拆迁房屋,尽量少占良田,对“初设”批复的路线平、纵作进一步优化。(7)对平、纵组合欠佳路段应进行透视图检验,以便合理选用指标。(8)杭州绕城高速公路通车以来发生了不同程度的沉降,实际纵面和设计纵面存在差异,崇贤枢纽互通匝道接入绕城高速时,其纵面要在满足标准要求的前提下尽可能拟合绕城高速现有纵面。3.2路线平面(1)线位布设时充分考虑地形地貌条件,直线的最大长度控制在20V以内,平曲线间最小直线长度:同向曲线间控制在6V、反向曲线间控制在2V以上。\n(2)条件较好时,宜选用较大的平曲线半径。当采用规范规定不设超高的圆曲线半径时,应考虑行车速度的影响。(3)避免长直线接小半径的平曲线,此时,平曲线半径的选用应与行车速度相适应。(4)中央分隔带开口间距原则上按2000米设计,开口长度40米。特殊地段如特大桥、大桥的两端必须设置中央分隔带开口。3.3路线纵面(1)路线纵面的控制高程以满足下列要求为原则:●有关部门提供的通航河流、等级公路、铁路、管线的现状或规划的净空要求;●与沿线政府(乡、镇以上政府)或主管部门签定的相关构造物设置协议;●本项目沿线水文分析和调查的洪水位、内渍水位等资料;●桥梁、通道、天桥及互通设计负责人必须提供签名的控制设计高程等文件。(2)纵面线形应充分利用地形地势,合理采用坡率、坡长,力求指标均衡、视觉顺适。(3)竖曲线半径应满足视觉要求,竖曲线长度不小于250米,最短坡长一般不小于400米,条件限制时不小于300米。(4)下穿主线的地方道路或等级公路,在保证其路基水能自排的条件下,可适当下挖,以降低主线设计高度。(5)在较长平曲线和较长直线内纵坡变更次数不宜超过三次。(6)纵坡设计尽量控制在0.5%~3%范围之间;凸、凹竖曲线半径应按公路线型设计规范规定的满足视觉要求的指标采用。3.4路线平纵面线形的组合(1)应充分考虑平曲线形与纵面线形的对应,竖曲线包含在平曲线之内,平、竖曲线半径之比采用1:10~20为宜。(2)如果平曲线过长,在一个平曲线内不宜设置超过三个竖曲线。(3)在直线段上纵面线形不应反复凹凸,也不应连续采用最短坡长。(4)局部困难路段应采用动态透视图检验平纵配合的合理性。\n(5)凹、凸型竖曲线要按公路线型设计规范规定要求考虑。(6)避免在短距离内出现凹凸起伏的线形。(7)避免只能看到近处,但看不到中间凹下部分的线形。3.5图表内容及规定(1)图表内容应满足文件编制办法的要求。(2)主要注意事项:a、路线平面图中地形图的图面应与平面总体设计图一致;b、公路用地图、征地拆迁数量表需结合工程实际进行编(绘)制。第四篇路基、路面及排水4.1基本设计原则(1)认真分析地质勘探资料,合理划分路基段落。(2)确保路基稳定,控制路基的差异沉降。(3)建立完整的、有效的排水体系。(4)充分吸取课题研究成果,合理确定路基特殊处理和路面结构方案。(5)考虑到软基路段工后沉降、区域地面沉降的影响,需要对全线路基设计高度进行复核,确保路基高度满足规范要求。(6)本项目路基设计标高为中央分隔右侧边缘处的标高。4.2路基一般设计(1)一般设计不包括以下路段:a、特殊填料路段;b、软基路段。(2)根据地质条件、填料供应情况划分路基段落,分段确定一般设计原则。(3)填土高度小于6m时填方边坡率1:1.5,填土高度大于6m时上部6m采用1:1.5坡率,下部采用1:2。护坡道宽度均为1m,设2%外倾横坡。(4)互通匝道内侧边坡及匝道包围范围内的主线边坡坡率采用l:3。\n(5)路基按边沟边缘以外1m(填筑式边沟按边沟外坡脚以外1m控制),大中桥的陆上部分按桥面宽以外2m进行计征地数量。(6)一般条件下不采用挡墙路基,特殊路段视实际条件决定是否设置挡墙。(7)路基填筑前应对原地表进行清理,地表耕植土层消除换填厚度按0.3m计算,清表后进行填前压实(按0.1m计列压实下沉量),达到压实要求后再填筑路基(压实度≥90%)。如地面潮湿,应采取工程措施,保证其压实度。(8)鱼塘、水塘地段要视路堤高度、地质条件采取不同的清淤措施。清淤厚度一般按50cm考虑,特殊路段按实计量。清淤及回填等工程数量计列于相应工程数量表中。(9)路基土石方计算:路基土石方工程数量汇总应扣除路面结构体积、地基处理的换填部分体积和地表清淤回填土方等数量。为保证路基压实度,填方路堤两侧各宽填50cm进行填筑,工程数量计入土石方中。填前夯实增加土石方(软土沉降补偿)、清表回填土石方计入相应工程数量中。(10)路基浸水线标高加50cm以下,路基填料的选择必须满足质量评定标准规定的CBR值要求。(11)征地表中应反映路基、桥梁、各附属区、互通、线外工程(改沟渠、改路、上跨主线构造物接线)占地等永久征地数量。4.3路基高度确定(1)本项目路基高度主要受通道、分离式立交、通航水位、设计水位及1/100设计洪水频率的控制,设计应根据沿线地形、地貌、水文、地质等情况,结合构造物设置。(2)沿河及受水浸淹路段,路基设计标高应不小于百年一遇设计水位+壅水高+波浪浸袭高+0.5m的安全高度。(3)特大、大中桥桥头引道(在洪水泛滥范围内)的路基设计标高,一般应高于该桥设计水位(并包括壅水和浪高)0.5m;小桥涵附近的路基设计标高应高于桥(涵)前壅水水位0.5m(不计浪高)。4.4填方路基设计(1)浸水路堤设计应对经过水塘、鱼塘等浸水路段,从路基填料、防护、排水等方面进行综合设计。对大面积水域,先填筑路基侧面的拦水堤,再抽水,\n经清淤后优先考虑水稳性好的材料填筑至塘埂标高,边坡采用M7.5浆砌片石防护。(2)路基的边坡防护型式应重视环境和景观的效果。(3)多孔跨径总和大于或等于6米的构造物所占空间应扣除相应的土石方数量。(4)路基压实标准参照下表执行:路面、底面以填料最大重型压实固体体积备注项目分类下深度(cm)粒径(cm)CBR度(%)率上路床0~30108≥96≥87粒径大于填方路基下路床30~80105≥96≥874cm的粗粒零填方及上路堤80~150154≥94≥85料含量大路堑路床下路堤150以下153≥93≥82于30%时采0~30108≥96用固体体积率30~80105≥96注:表中压实度为按《公路土工试验规程》重型击实实验法求得的最大干密度的压实度。(5)为防止水土流失,污染环境,弃土堆应作好环保防护设计。(6)水塘清淤后回填宕渣(如遇软基处理,则回填普通土或砂砾土),其压实度为≥82%(固体体积率),并根据稳定计算确定土工格栅的设置。4.5路基横断面(1)路基标准横断面主线路基按四车道高速公路标准设计,采用整体式断面,路基宽度28m,其中,行车道2×7.5m,中央分隔带3.0m,左侧路缘带2×0.75m,硬路肩(含路缘带0.5m)2×3.5m,土路肩2×0.75m。行车道、路缘带及硬路肩横坡为2%,土路肩横坡为3%。主线平曲线半径大于等于5500m时不设置路基超高。主线路段无加宽。(2)路基横断面设计a、地面线全部采用外业测量成果;b、横断面图一般采用1:200比例出图,特殊路段可采用1:250~1:400的比例(应在图中注明),但力求减少比例变化。\n4.6路基特殊设计(1)特殊路基的处理,应结合地质情况及填土高度、设计要求(工后沉降量及稳定安全系数)、施工工期等,一般填土路基采用以塑料排水板预压法处理为主,桥头及构造物路段采用预压、真空预压、水泥浆液搅拌桩、预应力管桩等软基处理方法。(2)容许工后沉降,应满足《公路软土地基路堤设计与施工技术规范》(JTG017—96)表5.1.2的要求。(3)填方路基拼接采用边坡台阶拼接法。开挖台阶前须清除边坡表面30cm厚的表土层,底部变坡率的高填边坡均按1:1.5进行清坡。(4)底部台阶宽度考虑设置土工格栅的需要按1.5m控制,中部台阶宽度按1.0m控制,台阶按内倾2%设计。以上台阶宽度均不包括边坡表面清除部分。(5)对试验指标不是软土但计算总沉降量大于15cm的路段也需进行地基处理。(6)根据地质条件和填土高度,对一般路段采取打设塑料排水带+等载预压措施;对于部分软基较浅的构造物路段采用水泥浆喷桩处理;填土比较高、软土层较厚的构造物路段采用长短桩、预应力管桩、真空预压复合地基处理的措施;新老路拼宽路段(崇贤枢纽)采用预应力管桩处理;浅层软土采用砂砾或清宕渣换填措施。(7)由于老路基硬路肩将转变为行车道,为了提高老路基的压实度,应对老路硬路肩中线以外的路床进行全部或部分重新填筑,设计时暂按换填40cm计算工程数量,具体深度结合路况评价结果再作调整。(8)为了减少路基拼接的差异沉降,路床顶面以下20cm处设置1层单向土工格栅,在地表加设1~2层单向土工格栅(路基填高大于4米时设2层,反之设1层),格栅抗拉强度不小于80KN/m,2%应变时抗拉强度不小于20KN/m。(9)软基处理在满足功能要求、经济比较合理的条件下优先采用预应力管桩处理。预应力管桩初始利用深度按10m控制,采用φ40cm先张法薄壁预应力预制管桩(PTC,按省制定的标准进行预制),管桩上设置桩帽,桩帽尺寸根据桩距的不同进行选择。(10)预应力管桩处理段桩顶设置40cm厚的碎石垫层,垫层内设置单层双\n向钢塑格栅(格栅强度不小于80KN/m,对应延伸率小于3%)或单层钢筋网(φ8mm,双向间距30cm)。(11)预应力管桩推荐采用静压法施工。(12)水泥搅拌桩全部采用湿法搅拌桩,最大长度一般按15m进行控制,特殊情况下考虑施工需要可以按18m进行控制。(13)水泥搅拌桩设计28天无侧限抗压强度不小于0.6MPa,90天不小于0.9MPa,水泥用量应较室内试验提高5kg/m。(14)水泥搅拌桩要求全程复喷、复搅,即全程2喷4搅。(15)水泥搅拌桩间距1.0~1.6m,桩长以打穿软土层为准,具体间距由地质条件和道路条件确定。(16)水泥搅拌桩顶面设置40cm的清宕渣垫层,垫层内根据需要设置1~2层双向土工格栅(路基填高大于4米时设2层,反之设1层),格栅强度不小于80KN/m(对应延伸率小于10%)。(17)每个处理段落(不同的处理方法)须进行至少一个断面的沉降和位移观测,处理路段长时,综合路基填土高度、软基处理深度等布设观测断面,至少要保证每公里不少于2个观测断面,并可根据具体路段情况进行加密。观测断面布置要结合老路观测点的布置统一布设。(18)管桩、水泥搅拌桩平面布置原则如下:a、管桩采用平行四边形布置,水泥搅拌桩采用正三角形布置;b、管桩从老路基边缘外3.0m开始布置,水泥搅拌桩从老路基边缘外2.5m开始布置,横向处理至新坡脚附近。路基边坡上的桩一般需要采取先开孔后设桩的方式施工;c、管桩、水泥搅拌桩处理端部与不处理段应采取处理深度渐变、间距渐变的方法过渡,过渡段应结合地质条件进行布置,深入不处理路段5~1Om,且过渡段总长度不小于50m(包含深入不处理路段部分);d、桥头路段应处理至台前护坡坡脚外加一排,台后地基处理应根据地质条件不同、处理方式不同采取相应的加强措施,确保桥头路基的稳定,减小地基土对桥台的推力。采用管桩处理的路段可以采用减小桩距、多桩桩帽连接等措施加强:采用水泥搅拌桩处理的路段可以采用减小桩距的措施加强。\ne、桥头路段施工时应先进行软基处理,再进行构造物基础施工,基础施工与软基处理有矛盾时可适当调整软基处理桩位。(19)排水对路基稳定性影响较大的路段可以先实施水上部分的地基处理,再进行分段排水施工(分段不长于10米),提高路基的稳定性。(20)地表软土层厚度小于1.5m时采用换填方式进行处理;对于软土层厚度小于3m且下伏土层良好的鸡窝状软土优先采用换填进行处理;软土层厚度介于1.5m~3m之间且下伏土层较软时采用搅拌桩进行处理,最小处理深度按4m控制;软土层厚度大3m时按以上各条处理原则执行。4.7路基防护(1)边坡坡面防护以保证边坡稳定为前提,固土为本,以绿色为主。路基防护工程应根据当地水文情况、工程地质条件及筑路材料来源,选用经济、合理、而又美观实用的工程措施,在边坡稳定的前提下加大植草面积(边坡高度在3m以下考虑自然长草绿化),减少圬工体积。(2)本项目采用路面漫流排水,填方边坡坡面防护应结合路面排水作综合考虑。(3)高于3m的填方边坡设置预制砼方格网骨架防护,主要作用是在排除路面水时,防止路表水对路基的冲刷,骨架内培土植草。(4)中央分隔带双排错位栽植四季常绿,成活率高、无病虫害、苗源广的刺柏、蜀桧等柏科类植物或小叶女贞、大叶黄杨等灌木类组合球,株距2米,以满足防眩需要,中央分隔带地表植草。(5)水(鱼)塘及河塘段路基下部护坡道外迎水侧边坡采用M7.5浆砌片石全坡防护至设计水位以上0.5m,厚度25cm,其下设1Ocm石屑垫层。(6)过水构造物的桥头锥坡及台前溜坡,洪水位以上0.5m采用预制砼空心六棱块防护,空心六棱块内培土植草;其下采用M7.5浆砌片石全坡防护。(7)在高速公路占用原有沟、渠,且原有渠沟需要进行恢复时,通过改渠、改沟加以完善。改移沟渠一般按原有断面进行恢复。当原有土沟、土渠需要改移时,同样采用土渠、土沟予以恢复。当原有渠沟为预制混凝上槽需要改移时,同样采用预制混凝土槽给予恢复。当所改河道为通航河流或靠近路基侧或河流改移曲率较大时,改河处应采用M7.5浆砌片石全坡防护加固。\n(8)考虑到路基、路面工程分标先后实施,为了方便施工,防护工程均由路基标在后期一次施工。(9)防护工程在坡面清除超宽填土后按标准坡率实施,超宽土方用于填筑互通内缓边坡和抬高边沟。4.8路基排水(1)路基、路面排水应进行综合设计。互通立交、分离式立交等处的路基排水应结合主线排水一并考虑。(2)路基排水应结合路线设计,在充分调查沿线水系,现有边沟状况和排灌系统的基础上综合考虑,确保排水畅通。(3)整体式路基一般路段路堤边沟采用预制砼矩形边沟,预制厚度10cm,宽1m,深60cm,边沟要高出原地面30~50cm,搭接勾缝拼接。排水距离大于300m或有集中汇水的路段由计算确定截面尺寸。(4)互通式立交应进行详细的综合排水系统设计,并绘制相应的设计图表,计算工程量。(5)当排水设施位于主线征地以外,应计算线外永久征地数量和工程数量。(6)线外涵一般采用φ75cm或φl00cm圆管涵。(7)各类明沟、渗沟按最小排水纵坡0.3%控制。(8)低填地段和挖方地段要考虑地下水和毛细水作用,在路基两侧的路床中设置纵向管式碎石排水渗沟,渗沟断面不小于60(宽)×80(深),渗沟采用不筛分碎石填充,内设φ10~φ20的HDPE等硬质排水管。(9)互通结合景观设置需要,填筑缓边坡,尽可能不设砌体防护和砌体排水设施。4.9路面结构(1)不设超高路段路面横坡采用2.0%,土路肩横坡采用3.0%。全线土路肩不作硬化处理,采用粘土夯实。(2)路面设计年限:沥青混凝土为15年,水泥混凝土为30年。为适应大规模机械化施工,主线及互通匝道采用沥青混凝土路面,收费站采用水泥砼路面。(3)路面结构要适应本项目交通量和车辆荷载要求,最大限度提高路面的耐久性。\n(4)主线路面结构组成及厚度面层:根据省厅“关于全面提高我省高速公路沥青路面质量的实施意见”及本项目初设批复意见,上、中面层采用TLA改性沥青,面层总厚度18cm;主线:4cm细粒式沥青砼TLA(改性)+6cm中粒式沥青砼TLA(改性)+8cm粗粒式沥青砼+1cm乳化沥青稀浆封层+36cm水泥稳定碎石(5%)+20cm水泥稳定碎石(3%);互通匝道:4cm细粒式沥青砼TLA(改性)+5cm中粒式沥青砼TLA(改性)+30cm水泥稳定碎石(5%)+20cm水泥稳定碎石(3%);收费站:26cm水泥砼+20cm水泥稳定碎石(5%)+20cm水泥稳定碎石(3%);桥梁:桥梁路面采用主线路面结构上、中面层。(5)被交公路若被交公路进行改造时,原则上按原有路面结构类型修复,但在主线两侧范围按以下原则处理。当下穿高速公路时,高速公路路基宽加两端各20米范围内、当上跨高速公路时在跨线桥端外各20米范围内:高速公路:路面结构同主线;一级公路:4cm细粒式沥青砼TLA(改性)+6cm中粒式沥青砼TLA(改性)+30cm水泥稳定碎石(5%)+20cm水泥稳定碎石(3%);二级公路:4cm细粒式沥青砼TLA(改性)+6cm中粒式沥青砼TLA(改性)+22cm水泥稳定碎石(5%)+20cm水泥稳定碎石(3%);三级公路:4cm沥青砼表面处理+20cm二灰稳定碎石(4:16:80)+20cm水泥稳定碎石(3%);四级公路:3cm沥青砼表面处理+20cm二灰稳定碎石(4:16:80)+15cm水泥稳定碎石(3%)。(6)通道原则上每个通道洞口外各20cm及改线段铺设路面,其路面结构如下:汽车通道:面层22cm水泥混凝土,20cm二灰稳定碎石(4:16;80)机耕通道:面层20cm水泥混凝土,20cm二灰稳定碎石(4:16;80)人行通道:面层15cm水泥混凝土,20cm二灰稳定碎石(4:16;80)\n(7)互通连接线路面结构与二级被交路相同。4.10中间带设计(1)中央分隔带全宽3.0m,采用凹型,顶面设计为弧度面,表面植草绿化、植树防眩。为抢险、急救和维修方便,中央分隔带每2km左右设一处开口,并考虑在大桥、特大桥一侧桥头及互通式立交起终点的一端设置开口一处,开口端部为弹头形,开口长度为40m,过渡区段15m长。在中央分隔带底部设置防渗土工布和20×40cm纵向碎石盲沟,在碎石盲沟中埋设直径为10cm纵向透水管,沿路线每50m设置一个20×40×50cm的碎石盲沟集水槽,并设置一横坡为3%,直径为10cm的横向PVC塑料排水管,将集水槽中汇水排出路基。(2)为了防止通讯管道之检查井集水,应在检查井内外表面进行防渗水处理,使地下水不能渗入检查井,并采用特型井盖防止地面水流入。(3)中央分隔带内采用分设型波形梁护拦,植树(两排)防眩。(4)超高路段中央分隔带横向排水管采用φ10cm塑料排水管,超高段纵向排水沟路面侧适当开孔排除路面层中水。(5)地下排水:当路基范围内出露地下水或地下水较高,影响路基、路面强度或边坡稳定时,应设地下排水设施。4.11路面排水(1)土路肩采用传统的设置路肩排水盲沟(盲沟可采用碎石或排水盲沟材)。(2)正常路段路面排水,由路面漫流至边坡,通过边沟(排水沟)排除,超高路段外侧路面排水经中央纵向排水沟、集水井、横向排水沟,急流槽、排水沟等排出。(3)中央分隔带排水及路面边缘排水,应根据规范要求,设置完善的排水系统。中央分隔带盲沟内采用φ10cm纵向透水管,路肩边部排水是采用纵向级配碎石渗沟汇集路面渗水。(4)纵向排水沟配筋现浇,并采用微膨胀混凝土,同时在外周边采用沥青处理。排水沟采用矩形断面,宽、深均为60cm,顶部设置钢筋砼盖板。钢筋砼盖板配置双层钢筋并采用C30纤维混凝土预制,盖板中预留钢筋安装后与排水沟身钢筋连接,浇筑连接混凝土,但每30米设置一块活动盖板(也可以采取逐段现\n浇的方式施工)。4.12图纸内容及要求(1)图纸内容应满足文件编制办法的要求。(2)说明中应重点对路基填料选择、填料处理、填筑工艺要求、压实度标准、软基处理施工要求等进行说明。(3)软基路段需有地质剖面图,比例1:2000。边沟、排水沟设计可作适当简化,主要是构建排水系统、确定排水出口位置和标高、提出排水方向。第五篇桥梁、涵洞5.1采用规范(1)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B01-2003)(2)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公路桥涵设计通用规范》(JTGD60-2004)(3)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公路钢筋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桥涵设计规范》(JTGD62-2004)(4)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部部标准《公路桥涵地基与基础设计规范》(JTJ024-85)(5)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公路圬工桥涵设计规范》(JTGD61-2005)(6)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部部标准《公路工程抗震设计规范》(JTJ004-89)(7)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J041-2000)5.2设计技术标准(1)本路段全长约51.5Km,设计速度120Km/h,双向四车道,路基宽度28m,中央分隔带宽3.0m,路肩宽0.75m。(2)桥涵设计荷载均为公路-Ⅰ级。(3)地震动峰值加速度系数为0.05。(4)设计洪水频率特大桥1/300,其余1/100。(5)主线特大、大、中桥及小桥横断面形式如图5.2.1和图5.2.2所示:\n图5.2.1特大、大、中桥半幅桥横断面布置图图5.2.2小桥半幅桥横断面布置图(6)桥面铺装及桥面现浇砼:桥面铺装采用复合式桥面;空心板桥采用10cm砼(整体化现浇层)+10cm沥青砼(铺装层);预制组合小箱梁桥采用8cm砼(整体化现浇层)+10cm沥青砼(铺装层)。匝道桥梁预制空心板桥采用10cm砼(整体化现浇层)+9cm沥青砼(铺装层);预制组合小箱梁桥采用8cm砼(整体化现浇层)+9cm沥青砼(铺装层)。整体化现浇层砼采用与梁体相同的砼标号。整体化现浇层设计如作受力层考虑,按计算配筋;如作非受力层考虑,建议设Ф8mm焊接钢筋网,设置的位置应保证其顶净保护层2~3cm。5.3桥梁结构形式(1)主线桥梁结构类型a、特大桥、大桥上部结构,无特殊要求时,一般采用先简支后结构连续的20m预应力砼空心板及25m、30m预应力砼组合箱梁,当需跨越高等级航道,采用20m预应力砼空心板及25m、30m预应力砼组合箱梁无法满足要求时,主跨采用大跨度预应力砼变截面连续箱梁或钢管砼系杆拱。b、中桥上部结构,一般采用先简支后结构连续的13m、16m和20m预应力砼空心板梁。c、小桥上部结构一般采用10m先简支后桥面连续的先张法预应力砼空心板。\n(2)分离式立交桥或天桥结构类型a、主线上跨分离式立交桥同主线桥梁结构类型基本相同。b、车行天桥或被交道上跨分离式立交桥上部结构采用50m钢筋砼拱、20~35m现浇钢筋砼、斜腿刚构等结构型式,保证同一种桥型重复率不大于30﹪。(3)互通内桥梁结构类型a、应根据匝道的平纵面设计合理选择配跨。b、对于平曲线半径较小的匝道桥原则采用跨径L≤20m的钢筋砼连续箱梁,若205厘米时,桥梁按折线布置,如图5.6.3所示。其特征为:桥墩中心线与交点处切线所成角度完全相同;桥墩中心线互不平行;各个桥墩盖梁长度完全相同;桥台背墙线与板(梁)端线平行布设,路线中心线桥台背墙线高2矢/高矢桥台背墙线桥梁中心线桥墩中心线图 5.6.2 平移桥梁平行布置示意图坐标的计算以路线中心线为基准。当路线曲率半径较小时,将该跨整体向曲线外侧平移该跨的矢高/2,以保证桥跨跨中的边缘至路基边缘的差值控制在3厘米以内。路线中心线θθθθ桥墩中心线桥台背墙线桥梁中心线图 5.6.3 桥梁径向布置示意图注意:当采用预制板建造曲线桥时,因护墙按曲线浇注,空心板按直线预制,故通用图说明中应补充护墙在空心板边板中预埋钢筋应按实际桥梁曲线预埋,否则钢筋偏差较大。5.7伸缩缝设置(1)桥梁连续长度原则控制在D160伸缩装置所能满足的长度内,所有桥梁均采用模数式伸缩缝。一般桥梁伸缩缝采用表5.7.1规定选用。表5.7.1桥梁伸缩缝型号表\n单联桥长(L)伸缩缝型号L≤60模数式D60型伸缩缝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