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77.50 KB
  • 2022-10-24 发布

中国建筑设计行业分析文本

  • 53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4.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中国建筑设计中国建筑设计行业分析\n中国建筑设计二零一四年七月前言伴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和国家建设的迅猛发展,建筑业成为了我国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为推动国民经济增长和社会全面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近年来,整个行业呈现平稳上升态势,中国建筑市场面临重要的发展机遇。其中,建筑设计行业作为建筑业的主力军之一,在城市建设中的地位日渐突出,其经营方式与产业构架也使得其在同时成为了越来越多建筑系毕业生的就业、发展选择。为了了解中国如今建筑设计行业总体发展趋势、经营状况以及为当代建筑系毕业生找准就业方向与定位,我们搜集了大量资料并进入多家民营建筑设计企业进行调查,整理得如下行业分析报告。\n中国建筑设计作为建筑系学生,我们走出校门之后,大部分人都将选择专业道路,投身职业建筑师行列。然而面对高速发展的建筑设计行业,如此高效的城市发展速度,我们的心态形形色色,水平参差不齐,是否都满足社会和市场对于毕业生的基本要求,是否对自己的未来职业定位有明确的把握呢?本次调研分析,目的就在于让建筑系在读学生与毕业生通过调研与学习。从制度、法律、从业情况等各方面了解当今建筑设计行业的发展趋势与规律,对建筑设计企业的运作与需求有大致的了解,明白市场所需要的人才、能力与水平,从而确定自己努力奋斗的方向,明确职业选择的道路。目录1、建筑设计行业发展现状分析...............................................................12、建筑设计行业相关的法律规范分析.................................................103、建筑设计行业与其他行业的比较.....................................................16\n中国建筑设计4、建筑企业人力资源管理问题探讨.....................................................195、建筑设计院人力资源管理优化探讨..................................................226、建筑设计院客户管理的战略思考......................................................257、建筑设计院类型分析.............................................................................278、建筑设计行业从业人员知识、素质、能力要求...........................329、建筑设计行业的发展前景分析...........................................................4010、建筑设计行业人才需求趋势分析.....................................................4211、对在校学生建议.....................................................................................4312、结语............................................................................................................47建筑设计行业发展现状分析以往30年,伴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和国家建设的迅猛发展,建筑设计行业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不但在经济发展上一路高歌猛进,还为国家的繁荣、民族的振兴以及人民的幸福生活留下了一大批美轮美奂、精彩粉呈的建筑精品。 \n中国建筑设计一、总体业务发展现状与特点1、全国建筑设计企业规模巨大,业务覆盖了全国每一个县级行业区域,从业人员众多,种类多样,情况复杂。2、注册执业人员严重不足,其中一级注册建筑师13312人,一级注册结构工程师15321人,尤显匮乏。按建筑设计企业7761家计算,每家一级注册建筑师和一级注册结构工程师数量分别为1.72人和1.97人,数量严重偏低。多数偏远地区建筑设计企业注册师严重缺乏,甚至不能满足资质需求。3、全国建筑设计行业2010年完成合同额、营业收入、利润及净利润较2009年有较大增长,增长率分别达到17.14%、38.5%、40.14%和44.44%,呈快速发展态势。4、全国建筑设计行业营业收入利润率(6.54%)、营业收入净利润率(5.25%)及人均营业收入(34.74万元)均低于全国工程勘察设计行业平均水平(8.12%、6.62%和67.09万元),尤其是建筑设计企业人均收入仅为全国工程勘察设计行业平均数的51.78%。5、营业收入中工程承包和其他收入占总数的比例为76.62%,工程设计收入仅占18.78%,比例明显偏低。6、全国工程勘察设计行业综合甲级资质企业已超过50家,建筑设计行业企业无一家获得。2010—2010年市场预测情况:预计中国每年新增建筑面积越20亿平方米2010年2011年2012年新增建筑面积(平方米)18亿19亿20亿智能建筑占新建筑面积的比例22.8%27.1%32.6%\n中国建筑设计新增的智能建筑市场规模518亿元617亿元742亿元改造的智能建筑市场规模200亿元300亿元350亿元二、专项业务发展现状与特点总体:2010年,中国建筑设计行业完成合同额3260亿元,比上年增长17.14%。如果按照2006~2010年的完成合同额增长预测,近五年来的平均增长率约为21.70%,那么2011年的完成合同额预计为3967亿元。2010年,中国建筑设计行业营业收入合计3888亿元,比上年增长38.53%。如果按照2006~2010年的营业收入增长预测,近五年来的平均增长率约为21.37%,那么2011年的营业收入预计为4719亿元。\n中国建筑设计2010年,中国建筑设计行业人均营业收入为63.23万元,比上年增长29.41%。如果按照2006~2010年的人均营业收入增长预测,近五年来的平均增长率约为16.24%,那么2011年的人均营业收入预计为73.50万元。2010年,中国建筑设计行业科技支出总额为61亿元,比上年增长125.9%。如果按照2006~2010年的科技支出总额增长预测,近五年来的平均增长率约为21.49%,2011年的科技支出总额预计为74亿元。2010年,中国建筑设计行业利润总额为254亿元,比上年增长40.3%。如果按照2006~2010年的利润总额增长预测,近五年来的平均增长率约为24.42%,那么2011年的利润总额预计为316亿元。2010年,中国建筑设计行业净利润为204亿元,比上年增长44.7%。如果按照2006~2010年的净利润增长预测,近五年来的平均增长率约为25.98%,那么2011年的净利润预计为257亿元。1、咨询业务;(1)全国建筑设计行业工程技术服务的合同额为51.94亿元,为总合同额的1.60%,营业收入为37.33\n中国建筑设计亿元,为总营业收入的0.96%,表明建筑设计行业工程技术服务市场占有率极低,没有充分发挥建筑设计行业应有的咨询作用。(2)由于历史原因,建筑设计咨询业务资质受多头领导,相关业务开展不理想,给工程建设投资咨询业务带来不利影响。(3)建筑设计行业工程技术服务中工程咨询合同额为16.58亿元,为总合同额的0.51%,可以忽略不计,是建筑设计行业的明显弱项,重视程度也显不足。(4)工程咨询业务发展落后,直接导致建筑设计技术价值无法体现,设计取费不高,全行业都在从事低水平同质化设计业务,整体效益较低。2、工程监理业务;(1)受建筑设计业务相对繁忙的影响,建筑设计行业的工程监理业务总量不大,发展缓慢,合同额仅为8.13亿元,占总合同额的比例为0.25%,可以忽略不计。(2)在投资主体多元化的情况下,服务形式多样化势在必行。工程监理业务有被工程项目管理替代的可能。(3)工程监理服务收费低,总量不大,效益较差,严重影响工程监理业务发展壮大(4)现行工程监理制度与国际通行做法不一致,属中国特色。3、项目管理业务;(1)工程项目管理业务是建筑设计行业新兴业务。2010年总合同额为24.62亿元,是工程技术服务业务中占比较大的一项,但其占比也仅为0.76%,数量极少。但也反映其发展空间与潜力很大。(2)建筑设计企业渴望开展工程项目管理业务的热情很高,很多单位将之作为未来业务发展主要方向,列入“十二五”发展规划。但受现行建设管理体制制约,业主的认可度有限,加上没有专有工艺与技术,开展此项业务还要很好探索与实践。\n中国建筑设计(3)建筑设计行业工程项目管理业务的规定、收费标准还无统一标准。(4)建筑设计单位开展工程项目管理业务,相关专业人员及知识储备还显不足,需要很好的资源配置。4、工程造价咨询业务;(1)建筑设计中的工程造价咨询业务正处于被边缘化的地位,总量很小,收费很低,总合同额仅为1.38亿元,与工程设计收入形成强烈反差。原因一是现有业务服务内容不能满足业主多样化需求;二是业主方多数自有专业技术人员,可以自己从事相关工作;三是工程造价咨询业务市场混乱,压价竞争,收费很低。(2)为工程建设全过程提供工程造价咨询服务业务是未来发展方向。服务内容既要有工程设计的概、预、决算,还可为业主提供投资决策分析,工程造价分析,工程费用管理等内容,业主也比较欢迎。但缺少相应收费标准。(3)应探索工程造价咨询业务在设计施工一体化业务中如何发挥更大作用。5、总承包业务;(1)建筑设计行业总承包业务(含岩土工程、专项承包和工程总承包)得到迅猛发展。全年合同额为2195.43亿元,占比为67.33%;营业收入为2498.27亿元,占比为64.25%。其中建筑设计企业完成合同额为205.58亿元,占9.36%,营业收入为179.12亿元,占7.17%;建筑设计专项企业完成合同额为1989.86亿元,占90.64%,营业收入为2319.15亿元,占92.83%。表明建筑设计行业总承包收入主要来自建筑设计专项企业,特别是建筑装饰设计与环境工程设计企业。(2)为形成企业规模品牌效应,提升行业知名度,很多大中型建筑设计企业均把开展总承包业务作为未来发展方向。(3)国际通行的以设计为龙头的建筑设计领域EPC\n中国建筑设计业务还有待进一步探讨。需创新思维开展业务,应与企业专业化发展相结合。(4)建筑设计企业开展总承包业务,应抓紧解决人力资源缺乏,知识储备不足,政策法规完善等问题。(5)应高度关注总承包业务风险防范问题,确保企业安全运营。(6)开展总承包业务需要建筑设计企业提高融投资能力和资金运作水平。6、境外业务;(1)建筑设计行业境外业务规模总体不大,合同额为115.86亿元,占3.53%;营业收入为77.96亿元,占2.01%,相对占比较低。(2)面对国内相对较好的建筑设计市场,绝大多数建筑设计企业“走出去”的积极性不高,对境外业务开展重视有限。对于经援项目,由于不能按国际收费标准取费,相对参加积极性也有限。(3)境外业务所在地主要集中在非洲及经济欠发达地区,进入发达国家建筑设计市场难度很大。(4)开展境外设计业务所面临的技术标准及管理模式问题应给予重视。(5)境外业务发展面临国际化人才短缺现象。7、设计施工一体化;(1)对于设计施工一体化业务,建筑设计企业开展的还较少。一是国内还没有开展民用建筑设计施工一体化的环境、制度及经验;二是业主对民用建筑设计施工一体化的认可程度还有限;三是缺乏相关方面的专业人才及管理经验;四是经济效益还不明显;五是开展设计施工一体化业务具有一定风险。(2)设计单位与施工单位的文化融合是开展设计施工一体化业务需要解决的问题。\n中国建筑设计(3)随着施工企业特级资质申报,将有部分建筑设计企业并入或整合到施工企业,在此环境下,开展设计施工一体化具有便利条件。(4)建筑设计企业应优先开展工程项目管理业务,在积累经验后再逐步开展设计施工一体化业务是企业的合理路径。三、发展模式现状与特点1、由单一业务发展模式向多元化业务发展模式转变,是大中型建筑设计企业的普遍选择。2、中小型建筑设计企业被大集团及大建设公司并购整合现象及行业间设计企业重组整合现象时有发生。3、大中型建筑设计企业集团化发展模式,中小型建筑设计企业专业化发展模式成为发展模式的主流。4、大型建筑设计企业积极探索开展总承包业务,已初步形成一定规模,并积累了一定经验。5、建筑设计企业积极响应国家号召,在节能减排、绿色环保及工程项目改造业务中正发挥积极作用。四、体制改革现状与特点1、大中型建筑设计企业股份制改造工作仍在继续,部分企业选择上市途径发展。2、大部分省级建筑设计企业,受政策制约,基本上持观望态度,具备条件的正在着手做改制准备。3、企业股权设置问题,国家规范日益严格,管理层及技术骨干持股将更加规范。员工激励方式呈多元化趋势。\n中国建筑设计4、大多数已改制的中小型设计企业,正在进行“第二次”股份制改革,以进一步解决诸如股权设置,管理层及技术骨干持股,公司章程修改,公司高端技术人才引进等问题。五、科技创新现状与特点1、建筑设计企业科技活动费用总额为60.98亿元,为营业收入的1.51%,科研投入不足是普遍现象。绝大部分企业没有独立的研发机构和人员,在生产和科研两者之间,重经营轻科研现象仍存在。2、建筑设计企业对知识产权工作较为淡薄,专利数量较少,不能充分反映建筑设计企业科技含量。3、建筑设计企业获得国家级科技进步奖项较少,相对专业设计院有较大差距。六、建筑创作现状与特点\n中国建筑设计1、近年来,建筑设计原创能力有所提高,一大批重点项目作品均由国内建筑设计院独立完成,从而满足了像上海世博会、西安世园会、广州亚运会等一批重点项目需求。在众多国内外顶尖设计公司参加的方案竞赛中,自主创作的世博会中国馆、重庆江北机场、郑州新机场等高端项目获得中标,提高了建筑设计原创水平。2、建筑设计理论研究与评论严重不足,设计跟风现象仍然存在,繁荣建筑创作仍将是一个长期过程。3、受社会意识影响,建筑追求新、奇、特、难成为普遍,与建筑功能没能很好结合,投资增加,资源浪费。4、中西部地区建筑创作人员缺乏,建筑原创作品多来自境外,地区发展不平衡。七、内部管理大体现状与特点(具体后面会进行详细探讨)1、品牌建设现状与特点(1)大多数建筑设计企业比较重视企业品牌建设。但也有部分建筑设计企业对品牌建设重视不够,发展不很平衡。(2)建筑设计企业文化建设正在提上日程,企业CI形象设计得到重视,企业宣传用品不断增加,但均以单一品牌形象为主。(3)企业正在不断通过品牌宣传,提升企业影响力,扩大企业经营范围和区域。2、人力资源管理现状与特点(1)大部分建筑企业反映人力资源不足,高端人才和注册执业人员缺乏在行业内比较普遍。(2)企业人才结构不尽合理,新兴业务人才严重缺乏。(3)部分边远地区建筑设计企业人员严重不足,注册执业师数量难以满足资质要求。3、组织模式现状与特点(1)中小型建筑设计企业组织结构以综合所为多,大中型建筑设计企业组织结构以专业所为多,专业所、综合所、事业部和工作室共存现象也很普遍。\n中国建筑设计(2)新兴业务组织结构以专业化发展模式为主。(3)集团式组织模式实际管控范围与力度有限。4、信息化建设现状与特点(1)建筑设计企业信息化发展不平衡,有部分企业还处在低水平建设阶段,大中型建筑设计企业信息化平台建设相对比较完善。(2)部分建筑设计企业已从二维协同设计向三维方向发展,BIM技术推广应用正在逐渐展开。(3)建筑设计企业软件正版化得到普及,但有待进一步完善。八、行业管理现状与特点(具体后面会进行详细探讨)1、建筑设计行业管理正在逐步加强,但相关政府机构管理人员偏少,管理还显力不从心。2、全行业“十二五”规划已经编制完成,但无专门建筑设计行业“十二五”规划。3、施工企业特级资质申报涉及建筑设计企业人员数量,对建筑设计企业影响较大。建筑设计行业相关的法律规范分析建设法规体系框架已初步构建,有法可依的局面正在形成。一、通过对现有的法律法规体系的分析,目前我国建筑业的法律法规还存在一些漏洞和缺陷,这些漏洞和缺陷严重困扰建筑市场的正常运行,具体比较典型的有(仅仅举3点加以说明):1、带垫资施工合同的法律惩罚效力不够\n中国建筑设计所谓带资、垫资合同,是指建筑工程的承、发包双方在签订施工合同时明确约定,建设单位不预付工程款,而由施工单位自带资金先行施工,工程实施到一定阶段或程度时,再由建设单位分期分批地给付施工单位工程款的建筑工程施工合同。尽管国家建设部、国家计划委员会、财政部早在1996年6月4日就做出《关于严格禁止在工程建设中带资承包的通知》,其中提到:“任何建设单位都不得以要求施工单位带资承包作为招标条件,更不得强行要求施工单位将此类内容写入工程承包合同……施工单位不得以带资承包作为竞争手段承揽工程。”然近几年建设单位以带资、垫资作为承揽工程项目为条件的,施工企业为了能够揽接到工程,不得已而接受之的“带垫资施工合同”的现象还是屡见不鲜,而且在建筑市场上成了“不垫资很难拿到工程,垫了资可能拿不回工程款”的死结,以至出现施工中途建设项目的停建、缓建的“半截子”工程;诱发施工企业的转包再转包,层层“剥皮”,导致建筑质量低下;施工企业的民工工资发放不及时,民工上访、影响社会安定等严重问题。造成以上问题的其中一个解释就是目前对带垫资施工的法律惩罚效力不高,使得施工企业失去了对其债权行为的保护。2、投标保证金数量和使用缺乏法律规定我国《招标投标法》第46条第二款规定:“招标文件要求中标人提交履约保证金的,中标人应当提交”,这就是投标人的所谓履约保证金制度,但是这条规定并没有同时对应该提交的保证金数量,以及招标人对保证金的使用做出明确规定,由此引发的问题就比较多了:比如对应该提交的保证金数量招标人可以任意制定。目前建筑市场上,要求投标人提供工程造价的10%保证金有之,提供30%乃至50%的也并非耸人听闻,正是因为法律规定缺乏“度”的约束,有的招标人还以提交保证金为幌子,变相地强迫施工企业垫资施工;更有甚者,由于法律没有对保证金的使用做出全面的具体规定,将巨额保证金挪作他用的开发商也不乏其例,有的还给投标人造成巨大损失。3、房地产建设资金使用监管力度不足\n中国建筑设计我国房地产开发制度几乎是全球最灵活的,但是房地产建设资金的使用又是全球最混乱的,这种混乱的一个基本特征就是:建设资金使用监管力度不足。在市场上,开发商一般可以用一个开发项目圈得三笔以上的建设资金,一笔是施工企业的代、垫资款,二是银行的抵押贷款,三是房产预、销售款。在正常情况下,即使开发商一分钱的自有资金都没有,以上三笔钱也足以支撑工程完工并全额支付工程款,但是事实上很多情况是工程款依然拖欠,甚至工程烂尾。其主要原因在于:应该用于项目建设的资金被开发商用于其他投资、其他地块的土地购置甚至腐败行为中去了,而这种情况造成的直接后果往往是履行了承包合同义务的施工企业却拿不到工程款。因此,为了制止这种“极端不公平”的社会经济现象,需要从立法的角度建立房产建设的资金使用监管制度。二、市场进入和市场清出制度正在逐步完善从2001年以来颁布的有关法律法规(《建筑业企业资质管理规定》、《建筑业企业资质等级标准》、《建造师执业资格制度暂行规定》、《行政许可法》以及《注册(公用设备、电气、化工、土木)工程师执业资格制度暂行规定》、《关于建造师专业划分及有关问题的通知》等)的内容(略)分析看,近几年我国市场准入制度的主要变化有:(1)从重企业资质管理、轻个人资质管理转向两个并重的管理;(2)更加科学地设置企业资质分类、分级标准和专业技术人员的执业资格注册体系,如建筑企业和执业人员资格的行政审批项目基本上都具有法律依据;(3)资质的审批从以政府审批为主转向由有关部门、地方、协会等方面的专家和相应的企业代表进行审批,政府核准,即更加注重专家审批。资质管理的这些变化提高了资质评审的合理性,更加规范了市场准入制度的管理,提高了我国建筑业的市场准入壁垒,但同时也对建筑企业的执业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n中国建筑设计另外,建设部规定2004年印发的《建筑施工企业安全生产许可证管理规定实施意见》中规定:2005年1月13日以后,建设主管部门在向建设单位审核发放施工许可证时,应当对建筑施工企业是否取得安全生产许可证进行审查,没有取得安全生产许可证的,不得颁发施工许可证,而没有安全生产许可证将无法承揽工程。企业安全生产许可证被暂扣期间,不得承揽新的工程项目,发生问题的在建项目停工整改,整改合格后方可继续施工;企业安全生产许可证被吊销后,该企业不得进行任何施工活动,且一年之内不得重新申请安全生产许可证。另外,建设部还通过企业资质审批、年检和专业技术人员执业资格注册等办法,对有建筑市场违法违规行为或者发生重大工程质量安全事故的勘察、设计、施工、监理等企业和有关专业技术人员给予相应的处罚,情节严重的要依法清出建筑市场。这说明建设部通过把建筑企业的安全生产、质量管理与市场承揽工程联系在一起,以实行市场行为、质量和安全一票否决为核心内容的、严格的建筑市场清出制度正在逐步建立和完善,这对于规范运作的建筑企业是一个有利的政策。三、市场秩序进一步规范整顿规范建筑市场秩序一直是我国政府建设主管部门的工作重点,自2003年以来,建设部门配合全国人大对《建筑法》实施情况进行了执法检查,并对检查中发现的建设单位规避招标、肢解发包、任意压低价格和缩短工期、拖欠工程款等突出问题进行了处理。据建设部的资料,2003年,建设部门组织了27个检查组进行了3次安全生产检查,督促各地加强安全生产管理。全年共对92个案件进行了专案稽查。对9家特级、一级施工企业给予了停业整顿和降低资质等级处罚,吊销了277名项目经理、监理工程师的执业资格证书。通过建筑执法检查,建筑市场秩序趋于规范,安全生产形势逐步好转,工程质量有所提高。\n中国建筑设计根据2004年上半年召开的全国工程建设管理工作会议,今后几年整顿规范建筑市场秩序的工作主要以清理拖欠工程款(拖欠工程款是目前困扰建设领域的“第一顽症”“第一痼疾”)为主线。建设部提出的今后三年清理拖欠工程款的目标是:2004年6月底前基本解决2003年当年拖欠的农民工工资,2005年6月底前基本解决2003年以前拖欠的农民工工资,2006年10月底前解决拖欠工程款问题;对2004年以前开工的在建项目,加强建设过程监控,防止产生新的拖欠;对2004年以后新开工的项目,严格立项和开工审批,加强建设过程控制,杜绝拖欠。为此国务院办公厅发出《关于切实解决建设领域拖欠工程款问题的通知》,包括对于拒不改正的开发企业,将不批准其设立新的项目开发公司,不批准新的开发建设项目,不为其办理开发用地手续,贷款银行将其列为信用不良单位,依法减少授信额度。凡逾期未能基本解决政府投资工程项目拖欠工程款问题的地方政府,除极特殊的项目外,一律不再批准其新建政府投资工程。四、市场运行规则和模式日益国际化建筑市场运行的规则和模式的内容有很多,包括工程造价计价模式、工程风险管理制度、工程承包与项目管理模式等,市场运行规则和模式是建筑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市场活动的“游戏规则”,“游戏规则”的变化必将影响(更多的情况只能是调整自己去适应这种变化)建筑企业的战略以及经营策略制定与调整。由于目前我国市场经济体制还处在不断的完善过程,而我国建筑业目前一个不成熟的快速发展行业,建筑市场运行规则和模式也必将处在不断的完善和调整的变化之中,总的变化趋势是:建筑市场的运行规则和模式日趋市场化、规范化和国际化(与国际惯例接轨)。五、其他影响建筑业发展的环境因素分析1、建筑市场执法检查利好建筑业发展\n中国建筑设计去年以来,建设部门配合全国人大对《建筑法》实施情况进行了执法检查,并对检查中发现的建设单位规避招标、肢解发包、任意压低价格和缩短工期、拖欠工程款等突出问题进行了处理。据建设部的资料,2003年,建设部门组织了27个检查组进行了3次安全生产检查,督促各地加强安全生产管理。全年共对92个案件进行了专案稽查。对9家特级、一级施工企业给予了停业整顿和降低资质等级处罚,吊销了277名项目经理、监理工程师的执业资格证书。通过建筑执法检查,建筑市场秩序趋于规范,安全生产形势逐步好转,工程质量有所提高。2、审批制度改革利好建筑业发展审批制度改革的核心在于改审批为核准。对不是国家投资,但社会影响比较大的项目,尤其是资源性项目,将原来的三次审批(项目建设书、可行性研究报告、开工报告)改为一次核准(初步可行性研究报告),其他项目实行项目征集制。这项制度的改革在利好房地产企业的同时也为建筑业发展迎来了春天。3、规范政府投资利好建筑业发展2004年,政府投资规范方面将会更多地借鉴国外的做法,对政府投资项目采取委托制,委托给建设总公司承包和管理,根据合同对其进行考核,改变越是政府投资的项目浪费越大的不规范现象。同时积极筹划政府投资条例的出台,理顺投资体制,保护企业的投资积极性。这将大大减少政府投资项目拖欠工程款的风险,对建筑市场的规范起到了积极的作用。4、资本市场规范利好建筑业发展目前,国家发改委、银行总行和银监会正在酝酿投融资改革方案,旨在改进上市公司质量,规范资本市场。资本市场理顺了,资金会更多,企业投资更多,对建筑业会产生良性互动。尤其是已经上市的建筑企业,资本市场的规范为其筹集到更多的资金,获取更广泛的投资提供了有力保障;同时,对即将上市的建筑企业提供了很好的机遇。\n中国建筑设计5、建材价格上涨过快,建筑业企业压力加大2003年下半年以来,国内能源和主要原材料供应全面紧张,价格上涨。据中国物流协会资料,2003年国内生产资料市场销售价格总水平比上年上升8.14%,钢材市场价格水平比上年上涨21.1%,建材价格比上年上涨4.4%。国内资源严重不足,价格上涨过快,通胀压力加大。主要建材价格的大幅上涨,使得在建工程成本增加,一方面给施工单位带来严重困难,效益减少,利润下降。另一方面,也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建材市场秩序混乱,建筑工程质量和施工安全受到影响。6、建筑市场开始打破地域封锁在北京、上海、广东、西北等重要建筑市场,市场准入门槛已大大降低。在北京,对外地进京施工企业的管理,由重点前置准入把关变成后置跟踪管理。只要持有合法有效的营业执照、资质等级证书、所属省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出具的出省施工证明等资料,经省驻京办登记备案后,即可到北京市建委进行网上登录,建立企业管理档案,直接进入市场,参加市场竞争。7、建筑市场将由“对内开放”走向“对外放开”随着2003年9月28日《关于做好在中国境内承包工程的外国企业资质管理有关工作的通知》和2003年12月19日《外商投资建筑业企业管理规定》的补充规定的出台,外商进入中国建筑市场的门槛在逐步降低,而且,从几年来建筑市场对外开放的有关政策发布周期和内容上看,中国建筑市场的对外开放政策经历了从加入WTO协议中的“承诺开放”到2002年的“提前开放”,再到2003年的“加速开放”的历程。由此可以预计,2004年,中国建筑市场将在某种程度上体现出对外的“实际放开”,外商大举进军中国建筑市场的战役即将打响,国内建筑企业将在自己的家门口真正开始与洋企业的“正面交锋”。\n中国建筑设计建筑设计行业与其他行业的比较一、建筑设计与土木工程比较分析建筑设计行业致力于于为人的各种活动提供一个良好的,舒适的和功能使用合理的环境空间,比如建筑设计和建筑构造就是建筑学专业其中主要的课程。建筑艺术的目的在创造建筑物优美的形体和建筑物所构成的空间给人的精神享受,比如建筑各种表现技法和建筑理论都是建筑学专业学习的方面。建筑学的主要目的是培养建筑师,主从建筑设计。土木工程的主要目的是培养结构工程师和施工技术人员。土木工程是学习怎么去建造的学科,具体主要以建筑结构和建筑施工为主要。建筑结构就是为建筑提供合乎使用空间并承受建筑物全部荷载和其他不可知荷载的骨架,以保证建筑物的安全和维持建筑的坚固程度。力学和结构是土木工程的重点学习方面。建筑施工就是把设计图纸在指定区域通过技术手段和组织措施变成一个现实存在体。学习课程有建筑施工技术,测量,材料等。土木工程具体指地表附近一切建筑物与构筑物的统称,包括房屋建筑,道路,桥梁,隧道,还包括烟筒,排水管等指具体专业包括房屋建筑,道路桥梁,隧道,都可以是土木工程。\n中国建筑设计通常,一座现代化建筑物和工程结构物,一组工业或民用的建筑群,道路和桥梁,乃至城镇的规划和设计,需要有各种专门的技术人员协力合作完成。他们中间有建筑师、结构工程师、设备和环境工程师等。他们同属土木建筑类学科。土木工程包括结构、市政建设、道路桥梁、给排水、粘土、建筑经济等。培养目标是工程师。如建筑结构工程师他们的任务是使建筑物和工程结构物既能满足生产和生活使用提出的各项要求,又能经受强烈地震、狂风袭击、海水侵蚀以及各种大自然的考验;要做到安全可靠,经济合理,技术先进。他学的主要课程有高等数学、各种力学和结构理论、结构设计地基基础、施工技术和管理,以及现代化实验技术。此外还要学习有关电子计算机的应用知识、优化设计、地震工程、防空工事及地下结构等内容。建筑学培养目标是建筑师。在房屋建筑和大型工程结构物的设计过程中,他需要综合考虑许多问题,如建筑与城市环境的结合、建筑物本身的使用功能、技术性能、经济效果、艺术形式等等。在综合考虑这些错综复杂的因素上,进行城镇布局的规划,建筑平面和空间的组合,建筑立面的处理,选定合适的材料结构形式,拟定声、光、热等适宜的环境条件,进行室内外装饰设计等等。要求具有工程技术、建筑理论及艺术设计能力等方面的广泛的学习内容。除具备一般理工科的数理化基础外,还应具有一定的美术知识和绘画能力。建筑师好像一个作曲家,而工程师好像一个演奏家。二、建筑设计与工业设计比较建筑设计(ArchitecturalDesign)是指建筑物在建造之前,设计者按照建设任务,把施工过程和使用过程中所存在的或可能发生的问题,事先作好通盘的设想,拟定好解决这些问题的办法、方案,用图纸和文件表达出来。作为备料、施工组织工作和各工种在制作、建造工作中互相配合协作的共同依据。便于整个工程得以在预定的投资限额范围内,按照周密考虑的预定方案,统一步调,顺利进行。并使建成的建筑物充分满足使用者和社会所期望的各种要求。工业设计(Industrial\n中国建筑设计Design)指以工学、美学、经济学为基础对工业产品进行设计。工业设计分为产品设计、环境设计、传播设计、设计管理4类;包括造型设计、机械设计、电路设计、服装设计、环境规划、室内设计、建筑设计、UI设计、平面设计、包装设计、广告设计、动画设计、展示设计、网站设计等。工业设计又称工业产品设计学,工业设计涉及到心理学,社会学,美学,人机工程学,机械构造,摄影,色彩学等。工业发展和劳动分工所带来的工业设计,与其它艺术、生产活动、工艺制作等都有明显不同,它是各种学科、技术和审美观念的交叉产物。建筑艺术和工业设计在审美上有很多的相似之处。首先。两者都从功能上出发,肯定功能在各自领域的重要性,同时承认艺术的介入对自身的发展也起很重要的作用。其次,建筑艺术强调空间的运用以及和周围环境的和谐关系,工业设计同样强调自身外形的美观以及和使用者的和谐关系,并且工业设计逐步认识到产品设计的好坏对于其周围环境同样产生重要的影响。再次,工业设计在设计中物质材料的选用比建筑艺术的材料选用更加广泛,新技术、新型材料的不断运用也不断推动着工业设计发展并设计出更符合、更能提高人们生活质量的产品。第四,工业设计在设计产品是同样会受到现实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的影响,也同样会代表设计者自己思想并反映社会的客观现实情况。虽然建筑艺术与工业设计有着自身不同的发展历史,但在审美特征上两者还是存在着一定的相似之处。通过对这些建筑大师工业设计产品的了解,使自己在建筑设计中所遵循的审美原则有了更深的理解。我想这些知识在大家以后的学习中很有必要,帮助大家更快、更准确的理解建筑设计的理念和思想,加快自身的提高。建筑企业人力资源管理问题探讨一、建筑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n中国建筑设计(一)人力资源制度不健全。建筑企业在与企业发展战略相结合的人力资源规划、后备干部管理办法、员工职业生涯发展计划、员工申诉制度等人力资源管理制度建设及执行等方面做得比较差,尤其是后备干部管理办法、员工职业生涯发展计划等方面十分缺乏。在人力资源管理制度建设及执行方面,建筑业与其他不同行业企业相比做得普遍差一些。(二)人力资源管理观念落后,缺乏科学性。许多中小型建筑企业管理者认为,企业的发展,就是规模的不断扩张,忽视企业人力资本的管理,缺乏系统的管理观念。仅把人才作为管理的一个要素,对人力资本的管理,仍停留在人事管理的理念上,尊重人和尊重人才的用人理念淡薄,管理者没有真正树立起以人为本的理念。还有不少中小型建筑企业的管理者认为,人才就是指技术人才。其实,人才是多层次的,多元化的,他们可以是高层的管理者,也可以是生产经营第一线的员工,可以是高级的技术开发专家,也可以是技能娴熟的工人。(三)人力资源管理目标游离于企业生产经营活动。人力资源部门往往对企业存在问题、发展方向、面临挑战和机遇并没有清醒的认识,从而也难以为其他各业务部门提供有益帮助。特别是在确定人力资源发展战略时,忽略了企业生产经营活动内容,游离于企业生产经营活动内容,很多人根本未认识到人力资源战略作为企业发展总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实现企业发展总体战略起着巨大支持和推动作用。人力资源管理部门在现有的管理模式下,因其内部条线分割,难以参与企业内外经营业务活动的过程,几乎很难做到成为企业经营管理的战略伙伴。(四)企业文化不突出。企业文化构成企业的软环境,是人体的神经,是电脑的软件,\n中国建筑设计是人力资源管理的基础和灵魂。而多数企业并没有形成具有自己特色的企业文化。企业领导和中层管理人员对企业文化建设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认识不足,认为企业文化是一种虚幻而不切实际的东西,不可能对企业实际运行产生什么真正的效益。直到目前,大多数建筑企业连自己的文化手册也没有,企业文化的建设只停留在喊口号阶段。二、建筑企业人力资源管理问题成因分析我国建筑企业目前人力资源管理问题的形成有多种原因,主要来自两方面:一是企业外部的社会因素,二是企业自身的人力资源管理理念和管理体制上存在诸多问题。本文着重从第二点分析造成我国建筑企业人力资源管理问题的原因。·薪酬体系设计不合理,缺乏激励性。企业的薪酬是企业管理者可以支配的最有效的激励手段之一,它是连接员工与企业劳动关系的纽带,对双方都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对于企业自身来说,薪酬管理可以控制企业的经营成本,使资源有效配置,并且改善经营绩效。而对于员工来说,可以满足员工基本的物质需求、安全保障需求、精神和个人社会地位的需求。尽管很多建筑企业已经开始强力推行新的薪酬体系,破除原先的等级工资制,但是并没有从本质上改变传统的大锅饭模式,目前推行的岗位绩效薪点工资制对岗位要求比较严,然而,没有解决人与事的正确匹配问题,就无法实现按业绩、贡献来体现收益的目标,是一种在新型分配体制掩盖下的另一种大锅饭的分配方式。尤其难以让人理解的是,在薪酬分配的两个极端严重脱离市场的现象长期存在,使得高端人才留不住,\n中国建筑设计低端人才淘汰不掉。待遇留人何从谈起?(二)没有建立科学的招聘和用人机制。由于许多建筑企业人才理念缺失,在人员招聘和使用上存在许多问题。表现在:(1)没有合理的人力资源需求计划。一些建筑企业没有长远的和明确的战略规划目标,招投标针对性不足,往往是在获得项目后而匆忙招人,且对招聘来的人员大多只考虑使用不考虑培养。(2)人员的责权利不匹配。许多施工技术及管理人员工作量超负荷、责任范围大,却又缺乏应有的管理权。一些青年技术人员还存在专业不对口,用非所学,专长得不到发挥。(3)缺乏有效的竞争机制。我国建筑企业由于长期计划经济的影响,形成僵化的的人事制度,许多富余的素质低下、年龄偏大的人员得不到妥善处理,而许多从大专院校招来的高素质人员却得不到重用和晋升途径。(三)缺乏有效的激励手段。随着中国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完善,一少部分走在前沿的建筑企业,已开始搞年薪制试点、内部股份制,做到企业经营收益与员工共享,从而追求企业最终、最大的效益。而大多数企业还依旧靠传统的工资制,分配不均、奖罚不明、绩效不评,甚至还是大锅饭,没有一套完整的企业价值分配体系,更谈不上分享报酬体系。由于没有激励,员工按部就班,竞争意识、危机意识淡薄,全员效率低下,没有追求效益的责任和动力,整个企业凝聚力涣散。(四)员工培训工作不到位。目前建筑企业由于人力资源开发理念淡薄,为了减少成本,培训工作还很不到位。表现在:(1)培训目标不明确。很多建筑企业特别是一些中小企业并不清楚为什么要培训和培训所要达到的目的。(2)培训内容针对性不强、可操作性差,没有统一的培训教材,\n中国建筑设计没有建立起固定的师资培训队伍。(3)培训方式落后。大多采用的是单一的传统课堂教学模式,不能有效培训员工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4)培训过程没有进行有效控制,培训考核也多流于形式,培训效果得不到保证。建筑设计院人力资源管理优化探讨这是一个大兴土木的时代,虽然房地产市场受到国家宏观调控的影响,但是各地的超级大楼盘仍然纷纷上马,奥运会、世博会的召开进一步带动国内相关城市的建设市场。在这种建设形势看好的情况下,设计院的人员工作也接近饱和的状态。如何进一步解放设计院的人力资源配置,调动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创造更大的生产产值是值得进行研究的热点问题。  设计院的人力资源优化配置的根本目的是为了能够充分发挥人力资源的价值,进而提升设计院的整体价值。众所周知,人力资本是设计院竞争的最核心的竞争力,但是在将现有的人力资源转换为企业竞争力需要一个合理的机制。  设计院的人力资源优化应该从建立合理的人才梯队、有效的人才晋升通道、合理的绩效考评体系和符合企业特点的薪酬分配制度几个方面进行优化。  一、建立合理的人才梯队,有效区分简单劳动与复杂劳动  合理的人才梯队包括人员的年龄结构、专业结构比例、专业内的人员资历构成比例。建立合理的人才梯队是构建具有竞争力的工作团队的基础。\n中国建筑设计  首先要对设计院目前的主要经营活动进行划分,哪些经营活动直接影响到设计院的生产质量、品牌信誉、工期进度,然后对所长、主任建、设总、专业负责人的工作岗位进行更加合理的工作分工。对于大部分的施工图的基础的绘图工作最好能够让初级设计员以及比较熟练的设计师来完成大部分。项目负责人以及其他具有丰富经验的工程师能够花更多的时间来进行前期的方案设计、初步设计、与甲方进行有效沟通以及对于施工图的质量把关方面。这样合理的工作分工能够有效的解决核心骨干人员的生产力,给予他们更多的发挥空间,并从繁琐的重复性的绘图工作中解放出来。根据这样的分工,对于建筑设计单位的人才梯队构建的目标是建立从辅助设计师、主创设计师、项目经理到专业带头人的梯队配置,形成一个合理的金字塔结构。  二、建立有效的人才晋升通道,给予充分的发展空间  企业的发展与人才的发展是相辅相承的,领导者不能够只关注设计院总产值、人均产值,还要关注让员工的个人发展目标与组织发展目标有效的结合。初级设计员在进行一段的基础性工作之后需要进一步的提升空间,对其的工作内容相应的进行调整。\n中国建筑设计  设计院员工职业发展通道的设计基本原则是能够让具有不同能力、特长和爱好的员工在合适的职业发展方向上取得成功。目前大多数的设计人员如果从事设计的工作时间较长,最后成为能够胜任重大项目的项目负责人,但是如果想要进一步发展就只能转向管理岗位,这样设计院少了一位优秀的设计师,可能多了一位不合格的管理人员。一些企业在替某大型建筑设计单位进行岗位序列划分的时候对设计人员划分为技术员、助理设计师、中级设计师、高级设计师、资深设计师,对于进行项目管理的复合型人才划分为辅助人员、初级项目管理人员、中级项目管理人员、高级项目管理人员、资深项目管理人员,对于高级设计人才和项目管理人才能够享受与院领导同样的待遇和地位。设计人才可以在设计岗位序列中发展,同时也可以转型行政管理和项目管理岗位,这样对于设计人员提供了更多的职业选择。科学的人才晋升通道能够让人才梯队保持流动,能够让人才梯队不断的进行完善。  三、建立切实有效的绩效评价考核机制  建立科学的绩效管理的目的是为了能够使企业的目标通过绩效目标的设定进行层层分解,从企业到部门,从部门再到个人,即将企业的目标转化为对员工的具体工作要求,同时也为员工明确了工作方向。  绩效考核一般要考虑到几个要素:绩效考核组织运作、考核流程、考核周期、关键绩效指标等。对于关键绩效指标的提取是非常重要的,不能求全,要抓住重点。比如在市场竞争激烈的设计市场,对设计院项目经理的考核就不应该仅仅局限于内部各专业工种的协调,应该重点考核工期完成的情况、甲方的客户关系维护情况,甚至可以将是否带来后续的项目作为考核项目经理的一个重要的指标。  在进行考核的时候要注意对不同的工作岗位加以区分,可以设计不同的考核权重和考核重点。比如对于一般设计人员可以重点考核图纸的质量,项目完成的情况,而对于职能部门和经营部门的员工,由于其工作往往琐碎,工作成果难以体现为可量化的成果,因此适合采取工作目标与工作能力态度相结合的考核方式。天强认为,对知识性员工的评价应该在过程中从工作成果和工作态度两方面进行综合性评价,并且应该及时反馈评价的意见。  四、建立符合设计院特点分配体制  在很多的设计院设计人员的薪资基本上分为基本工资和效益工资两个部分,效益工资与工程项目设计产值挂钩,这种分配方式确实能够充分调动设计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因为奖金的比例高。但是同样也存在一些问题,比如奖金的发放过程不够透明,基本工资比例过低等。\n中国建筑设计  建立符合设计院特点的薪酬分配体系是最重要的,方案的设计要根据设计院的的生产组织模式、人员配置结构、专业分布情况以及业务类型特点等多方面因素来考虑。同时还要注意薪酬制度设计的导向性,一方面要将绩效考核的结果在薪酬中加以体现,让员工重视绩效考核,另外一方面要强化项目管理的导向,让员工不仅仅只关注产值,还要关注项目的过程以及项目的效果。  对于设计院而言,留住核心骨干人才就等于保持了企业的核心竞争力,留住人才的关键是要让人才能够有充分的发展空间,有吸引力的报酬。但是前提是要对人才进行准确的划分,并非所有的人员都需要进行充分的激励,制定薪酬分配制度应该有效地向骨干人员进行倾斜。设计院薪酬制度的先进性衡量标准是人才的价值能够充分的体现。  综上所述,提高设计院的人力资源管理是设计院保持核心竞争力的重要内容,人力资本需要有适当的机制来运用,能够设计合理的人力资源管理制度,有效的激励方式、合理的人才结构、有效的考核体系以及符合设计院特点的薪酬分配制度才能够最充分的发挥现有的人力资源的潜力,创造更大的效益。建筑设计院客户管理的战略思考随着建筑设计市场日益激烈,僧多粥少将使建筑设计院在市场开发上投入更多的精力,守株待兔式的日子一去不返。长期以来,建筑设计院的传统客户是政府机构,因此,客户来源是稳定的,有保障的,但是近年在投资体制的改变下,众多的开发商成为新型的客户资源。面对客户对象的改变,建筑设计院的客户管理理念和机制也应该迅速进行适当地调整。建筑设计院的客户管理已经逐渐成为与质量管理体系、项目管理体系同等重要的工作内容。\n中国建筑设计在传统的客户管理理念中,设计师是直接与客户接触并进行客户维护的对象,设计院作为主体缺乏有效的支持。通常,在这种模式下客户最容易成为设计师的资源而非设计院的资源,随着设计师的流失宝贵的客户资源也大量的流失,给企业造成重大的损失。随着资质管理的放开,更多的设计师离开原有的国有设计院成立自身的建筑设计公司,从目前统计的情况来看,这类型的民营设计事务所发展迅速业绩突出。起点高,机制灵活是发展迅速的主要原因,其中非常重要的是骨干设计师带着原国有设计院的客户资源。建筑设计院是凸现个人智慧的智力型企业,生产活动围绕客户与设计师之间的互动开展,生产的产品是更多的体现为设计师的个人能力和团队组织协调力。因此,建筑设计院的客户管理具有非常大的风险性,如何才能有效地进行客户管理,将风险降到最低,便需要建立适当的组织模式,同时对客户进行分类管理。客户管理的核心是围绕客户的需求依赖来开展,这种需求是重要的、影响客户进行决策判断的、不可替代的。当依赖形成,就产生了客户管理的主动权。加大院对客户资源的影响力。大部分的设计院实行两级经营,更多的以设计所为主进行市场开拓,从客户前期接触到最终的项目签约全部在设计所完成。留住客户的关键在于让客户对提供的服务产生以依赖,但是如果完全依赖设计师,那么影响客户的关键因素就是设计师。如果设计院能够在质量管理体系、现场服务、售后服务方面能够做到更加出色,服务价值更多依附于品牌,那么客户对设计师的纯粹性依赖相对减少,客户管理的风险就相应的降低了。比如IBM的市场、销售职能分为四个部门,分别负责客户信息收集、客户接洽、客户谈判和合同签订,把职能进行分解。任何一个客户都不会纯粹地依赖任何一个部门,而是IBM公司整体,任何一个销售人员离开也不会带走客户,保障了企业的利益。当然,这种营销职能的拆分需要非常高的管理成本。\n中国建筑设计对客户的差异化管理主要从对公司的商业价值不同进行区分。对公司的商业价值大的客户资源必须尽可能的掌握在设计院的手中,而非单个设计师。从前期的客户谈判到设计团队的组成到后期的现场服务,在整个的销售和服务过程中院分管领导、市场经营部、生产部门、院总建筑师等都不同程度的介入,最终让客户依赖于院总体的品牌效应、质量管理体系、团队协调模式,设计品质只是依赖的一项重要因素,降低了项目经理(设总)对客户的影响力。但是,我们不能回避的是,建筑设计仍然是智力密集型行业,设计师的个人智慧和品牌在设计项目的过程中必然占据重要的位置。因此,留住骨干设计师也就意味着留住客户,市场营销工作与人力资源工作高度一致。在实际的市场开展过程中,也仅仅是少数的具有较强市场品牌和设计能力的设计师或项目经理是具有客户影响力的,设计院必须要将该部分的设计师当成重点客户一样进行管理。在国外建筑设计事务所,实行合伙制的模式,具有上述市场能力的骨干人员将被提拔为合伙人,通过合伙制的方式把个人能力变为公司能力,把个人资源转变为公司资源,把个人客户变为公司客户。企业的战略定位决定了企业的市场思路,同时也决定了客户管理的思路。同时客户管理的关键在于降低客户流失的风险,把握让企业得到丰厚利润的重点客户,留住让客户产生依赖感的骨干设计师。建筑设计院类型分析建筑设计企业专业化进程逐渐加快,特色经营各有千秋。即俗话讲,存在即为合理,每个建筑设计企业只要找到适合自己发展的空间,拥有自己的目标客户群,即有自己的市场地位。分析有以下类型:一、正在向工程公司转型的设计院\n中国建筑设计建设部2004年发布的《关于加快杭州建筑招聘业改革与发展的若干意见》指出:大力发展工程咨询等现代中介服务机构。加快培育项目管理、招标代理、工程造价咨询、工程保险评估机构等工程咨询服务机构,积极与国际接轨。工程咨询业2009-2015年发展规划纲要指出:工程咨询业是为投资建设项目决策与实施全过程提供咨询服务,服务范围包括规划咨询、可行性研究、评估咨询、工程勘察设计、招标代理、工程监理和设备监理。到2015年底前,全行业营业收入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比例将不低于6%。目前,国内的普通现状是业主自己总承包,然后进行设计分包,施工分包,招投标,采购分包等等。但是大多数情况下,业主不是很专业,技术能力也不够,难以很好地完成协调管理工作。长期以来,我国工程设计作为一个独立的行业,其业务范围基本上是定位在工程设计上。尽管改革开放以后提出了工程咨询的概念,但工程咨询只是作为工程设计业务的延伸和补充,突出的依然是工程设计,没有把工程项目建设过程作为一个整体对象来研究。2004年7月25日,国务院发布的《国务院关于投资体制改革的决定》中有一条[原文]:对非经营性政府投资项目加快推行“代建制” 。[解读]:所谓“代建制”,即通过招标等方式,选择专业化的项目管理单位负责建设实施,严格控制项目投资、质量和工期,竣工验收后移交给使用单位。“代建制”,突破了政府工程旧有方式,投资行为受到了规范。这将有效地提高项目质量,预防部分政府投资项目中的腐败行为。“代建制”的推出,大大加强了工程咨询这一领域的市场需求,设计院拥有人力资源和技术力量,是开展这一领域业务的最佳人选。一些有眼光的设计企业在这一方面已加快了发展脚步。上海现代设计集团早在2005年就提出了“全过程”和“全国化”两大基本发展战略,所谓“全过程”\n中国建筑设计就是指从前期咨询、建筑设计、项目管理和到提供固定资产投资全过程咨询服务。2008年现代设计集团工程咨询、项目总承包的营业收入已占总收入的约25%,2009年增长的势头仍然很强烈;中建国际(CCDI)2007年提出把业务定义为“提供工程设计综合解决方案”,并进一步分为四个业务版块,即城市发展咨询(Consultancy),民用建筑设计(Design),项目管理(Management)和工程(Engineering),是以建筑设计核心业务为基础,向设计顾问服务全面扩展方向发展。华汇工程设计集团,其业务分为设计咨询、投资、工程承包施工三大板块,形成了从项目可研——勘察设计——工程施工——竣工验收的工程建设全过程服务链。调查中也发现,很多企业工程咨询业务发展迅速,营业收入的平均增长率达30%,中国中元国际工程公司工程咨询和项目管理业务收入达53799万,年增长率为110%;上海现代设计集团咨询和项目管理业务收入达18553万,年增长率为25%。·以公建市场为主的设计院大型公建市场通常被认为是高端市场,尤其是一些地标性的公共建筑,可以给设计单位带来较高的收益与声誉。该类项目由于技术难度大,进入门槛高,一些民营的小院很难有机会进入这一市场,历来被国营大院和境外知名设计公司所占领,有相当部分设计院把大型公建作为自己的主攻业务领域,如广州市设计院公建设计收入是住宅设计收入的5倍,同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2008年公建收入占全年总收入的60%。近年来一些优秀的民营设计企业也在大型公建市场获取了一定份额,如中建国际获得了2008奥运会水立方的设计机会。调查显示,公建类设计营业收入达50%以上的几乎均是一些知名的大院:如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中国建筑股份有限公司所属东北、西北、西南院、中南建筑设计院、同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上海现代设计集团等等。\n中国建筑设计在公建设计领域,国内一些优秀建筑设计院已经认识到产品创新、特色经营对于企业长期持续发展的重要性,它们通过成立面向特定产品方向的工作室、事业部来进行孵化和具体经营公建建筑设计,吸引、留住领军人物来进行产品创作,取得了一定成绩。如华南理工在教育建筑市场、中元国际在医疗设施建筑市场、中建国际在体育建筑市场均占据了不小份额,创作了一批有影响力的作品。·与境外设计公司的合作境外设计机构自进入中国市场以来,就占据着一定量的中国建筑设计的高端市场,在建筑数量和投资都非常密集的上海和北京市场上,我们可以看到的超高层建筑绝大多数出自海外建筑师之手,很多国内设计单位选择与境外设计机构合作,一方面可以借机进入高端市场,另一方面也在锻炼队伍,获取工程设计经验。例如,“水立方”设计为中建国际(深圳)设计顾问有限公司、澳大利亚PTW建筑师事务所和ARUP澳大利亚有限公司联合设计。中建国际以此为契机成立体育建筑事业部,之后在这一细分市场上做得风生水起。上海现代集团与SOM事务所合作设计的金茂大厦,同济设计院与美国Gensler公司合作设计的上海中心大厦。调查中发现有超过六成的国内设计单位有与境外设计单位合作的经验。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中元国际工程设计研究院和建研建筑设计研究院等四家民用建筑设计大院,95年以来与这些院合作过的国外及港、澳、台设计机构共有13个国家和地区、58家设计所、82个项目,而这些项目基本上是大型公共建筑、大型或高档公寓住宅建筑。·以住宅设计为主的设计院\n中国建筑设计我国建筑设计市场正处于成长阶段,其特征是以满足广大居民的居住消费需求为主,因此,住宅设计是建筑设计市场的主力产品,也是大多数建筑设计院业务构成的主要来源。尤其是不少民营设计企业,住宅市场是他们的业务重点,得益与近年来国内房地产市场的迅猛发展,这些企业得到了很大的市场空间。据统计,70%的民营公司以住宅项目为主,住宅收入占营业额的60%以上。相对与地标性公共建筑而言,住宅市场属于低端市场,但在传统的住宅设计市场里,通过精耕细作也可以进行产品创新,形成企业自身的特色。例如在环保节能建筑方面,峰尚国际公寓项目在保障建筑功能的前提下,从设计、建设各环节,利用新型建材和设计理念降低能耗,在行业内起到了带头示范作用。在住宅产品上,作为房地产商的万科同各家设计院展开合作,针对不同类型客户进行细分,形成面向青年伴侣、小太阳、中青年、中老年等各类家庭的产品类型,为实现住宅产品的产业化创新在努力。五、以施工图设计为主的技术劳务型设计院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市场的不断成熟、市场分工的细化,一些以施工图设计为主的技术劳务型设计院也应运而生。尤其是在一些三线城市,发达地区设计院对当地市场的争夺,使当地一些设计院成为施工图设计配合单位。在发达地区同样如此,有些设计院专为境外设计公司做施工图配合。\n中国建筑设计\n中国建筑设计建筑设计行业从业人员知识、素质、能力要求一、对建筑师主观心态的要求1、正确认识建筑师的天职建筑是不是艺术家。因此,建筑师的首要职责是服务社会、以自己的一专之才满足社会的需求,而不是仅仅追求个人价值的实现。画家的一幅作品标价百万,即便无人问津,尚可孤芳自赏。而建筑设计的目的是建造和使用,需要社会要投入大量资金、人力并且占用土地和环境资源。建筑师不是理论家。对各种前卫建筑设计流派和时髦的主义与理论,建筑师可以了解,但不能将其视为工作核心,每必奉之。那属于建筑理论家、评论家、学术研究者、教育研究者的工作范畴,而建筑师的首要职责不是夸夸其谈,而是脚踏实地的实现。足球行业涉及的人群可分为三类,一类是球员,是足球艺术的直接创造者;第二类人指导球员创造足球艺术的人,比如各种不同专业的教练;第三类人更关心足球演绎出来的种种文化,如某球员的转会费多少,谁又下课了,对甲A在册球员家史了如指掌。他们也是足球文化的一部分,但绝不是足球文化的主体。相应在建筑界,一类人在第一线生产,是直接做设计的建筑师;一类人是从事建筑学术研究和理论教育的工作者;还有一类是建筑评论家。就好比一个高水平的球员应该上球场证明自己,而不是整天谈论足球文化一样,建筑设计师应该通过身体力行的设计来解决社会与技术问题,而不是主义谈的不精,设计做的不良,偏废正务,不知所从。建筑师也不是哲学家。确实,象路易·斯·\n中国建筑设计康这样伟大的建筑哲人,以其圣经式的建筑言论,影响和感召着一个时代的建筑师。但这不是大多数建筑师的方向,作为一名职业建筑师,康不算成功,他一生的大多数方案都留于纸面,而且最终悄无声息的死于三等舱的卫生间里。建筑师属于服务行业的一支。建筑作品最终要服务于社会中的广大用户。一个小区可能居住着上千户人家,数万人口。一套百余平米的住房,在建筑师而言,或许只是复杂日常工作中一带而过的细节,但对于众多月薪不过千余的普通居住者,价值几十万元的住宅,往往是一生之中最大的投资,也是将在其中度过大多数时光的所在,想到这些,哪位建筑师还会敷衍了事呢?任何建筑都有它的投资方。对于一个开发项目,发展商的投资动辄百万、千万、甚至几亿。受人之托,忠人之事,建筑师必须根据设计委托合同的要求,在建筑技术上提交一个解决方案。对于一个政府项目,资金来源与纳税人的税金,建筑师对纳税人承担责任。即便是对于一座艺术要求再高,纪念性再强的建筑,比如美术馆或是纪念碑,终究是一项工程,有出资者,建筑师在表现艺术性的同时,也必须满足出资方的要求。这反映了建筑师对建设方的投资,以及所承担风险的尊重。建筑师对国家和社会也负有深刻的责任。在有限的土地上,建筑物一经建造,通常要使用几十年甚至更多,建筑师的工作影响和改造着城市的空间环境和文化环境。每一个建筑师都希望自己的作品是城市的地标性建筑,当各具特色、缺乏主次的众多标志性建筑集中在一起的时候,建筑师是否又能站到更高的层面去考虑建筑,避免因此而来的混乱城市面貌呢?建筑不是空中楼阁,而是盖在土地上。建筑师没有资格牺牲国家不可再生的土地资源,满足个人创作的欲望。不单是服务于投资建设方,更要服务于社会大众,这是建筑师的天职。2、建筑师的团队精神\n中国建筑设计在西方人眼中,中国人被称为一盘散沙,团队精神相对较弱,往往更注重个人利益。尤其在建筑设计行业中,建筑师作为“自由职业者”,工作有艺术性的一面,比较容易注重个人价值,而忽视团队精神。事实上,作为生产行业,建筑从设计到建造的复杂分工,使得严密的团队协作成为必需。大型事务所的常见架构是在公司内部分为不同的设计小组,比如因为不同建筑类型的规范不同而分为商业,住宅,学校,办公楼小组等,小组间的互相协调是顺利完成大项目的保证。小组一般由资深建筑师带领,一味追求个人表现而不讲团队精神的设计师对小组的工作效率和工作结果都会造成一定影响。另外,建筑设计行业不断进行中的结构调整,要求企业间的合理协作。目前国内的大型设计企业大多是综合型的,“什么都能做”。这使得众多企业在同一平台上进行不必要的竞争,也不利于专业水准的提高。国家政策也在鼓励专业化趋势。目前我国把施工企业资质分为总承包、专业分包和劳务分包三个序列,在最近的一次企业资质就位中,从事专业分包的企业比例相当大。据了解,设计方面的类似政策不久也会出台。在世界范围内,专门化创作已成为惯例。安德鲁事务所的规模并不大,在国家大剧院中标后,立刻寻找最好的专业公司合作。北京五合也是如此,着重发展建筑设计一个工种,在结构、水、暖、电等领域都根据项目需要寻找相应的能力最强的公司合作。为了提高竞争能力,随着设计企业的专门化,公司间协作是必然趋势。3、不断学习的态度优秀建筑师是由时代造就的。\n中国建筑设计只要将身边八十年代、九十年代、二十一世纪的建筑稍做对比,就能明显地感受到时代对建筑设计不断提高的要求。一般应用型人才,如书架型人才、工匠型人才,已难以适应时代的发展;而素质全面,接受继续教育能力强,智能型、创造型人才在时代的激烈竞争中愈来愈表现出充分的活力。建筑师需要学习的内容主要包括如下方面:新兴的工程技术和材料知识。随着新技术新材料的开发与应用,从砖混结构、框架结构到钢结构,从石头、木材到钢和玻璃,建筑技术和材料的发展带来了建筑形象一次次的飞跃。建筑师要创新,就必须掌握新技术。即便是为了能够以最经济便捷的方法建造建筑物,技术方面的不断学习也不可或缺。目前我国建筑界在这方面有较大差距。在有些大跨度建筑中,运用钢结构显然有更快更经济的优势,而由于钢结构设计能力弱被迫采用混凝土框架结构的事屡有发生。新设计手段的学习。美国著名建筑师法兰克·盖瑞在闻名世界的解构主义建筑--西班牙毕尔巴鄂·古根海姆美术馆的设计过程中,首次引入了用于航天造型技术的软件,这使得将古根海姆美术馆完全自由的外形,转化成施工图纸进行建造成为了可能。当然,有人认为建筑师对计算机软件的过分依赖将导致创造力的退化,但在西方很多建筑学校,比如引领世界建筑潮流的英国AASCHOOL,计算机辅助设计确实被列为重要课程之一。应该承认,新一代建筑师对于新型设计手段的掌握是必需的。不断掌握和运用性的设计手段,要求建筑师有不断学习的精神。不断更新的市场环境。建筑设计师为市场服务,而市场比知识的更新速度更快。不了解别人在做什么,不了解用户在想什么,对于建筑设计来说无异于盲人摸象。\n中国建筑设计市场是建筑设计师最好的老师。有效吸收和学习有用的市场信息,对建筑师思维的敏锐程度和专业判断力也提出了比较高的要求。“活到老、学到老”的古训,对于建筑师保持更长的职业生命力显得尤为重要。二、对建筑师专业技能的要求1、做出正确决策的判断能力及将其贯彻下去的宏观控制能力建筑设计的过程是从分析问题开始的。周边环境的建筑约束和文化约束、使用者的需求、项目的市场定位、建筑的性质和特征,都是建筑师必须纳入分析判断体系的影响因素,并形成最初的设计构想。这是对建筑师综合分析和判断能力的考验。而最初构想在设计全过程中的逐步落实,则取决于建筑师的宏观控制能力。从构想到施工图的完成,众多具体问题需要判断取舍、不断追溯和贯彻最初决策,将宏观决策转化为微观的解决方案,避免出现因为战术而改变战略的错误。在2000-2001年,北京五合负责位于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一栋洋房”住宅项目的规划、建筑和景观设计。接到项目之后,北京五合的建筑设计师认识到项目定位是设计的关键,也是贯穿设计始终的核心问题。于是与代理商北京金网络置业投资顾问有限公司通力合作,把握住了两点最关键的因素:项目的位置优势和销售对象。“一栋洋房”项目位于经济技术开发区,从1992年4月8日亦庄开发区成立以来,10年间有1000余家高新技术企业驻扎于此,其中有著名跨国公司60余家,世界500强企业40家,在15平方公里的土地上,投资总额近40亿美元。巨大的经济力量使开发区具有良好的生活环境,形成了“一栋洋房”项目的位置优势。由位置特点决定了“一栋洋房”\n中国建筑设计项目面向的销售对象主要为中高收入的年轻白领,包括开发区的外企工作者和在CBD工作在郊区居住的有车族,属于成功人士的过渡性第一居所。因而建筑设计师选择了有朝气、积极向上、色调明快、符合青年人需求的格调氛围。准确分析和正确决策给后续设计明确了方向。从设计至施工图,建筑设计师避免装饰的堆砌,不表现奢华,从形象到功能基本实现了最初的设计构想,并成为2001年北京十大明星楼盘之首。2、具备足够的专业知识积累积累是建筑师必不可少的过程。包括:建筑技术方面知识的积累、建筑法规规范知识的积累、对于国内外建筑作品的了解以及长期实践经验的积累。也正是由于足够的积累对时间的要求,建筑设计被不太准确地称为“老年人的行业”。一般来说,建筑师的成熟期都在四五十岁以后,而50岁以下的建筑师都属于“青年建筑师”之列。现代主义大师柯布西耶设计最著名的朗香教堂时是63岁。建筑师需要充分积累,才能寻求到知识和创造力的平衡点。积累的实现也来自于对生活点滴事情的关注。据说中国建筑界第一人梁思成先生,去中南海开会还随身携带卷尺,遇见坐着舒服的沙发,他就拿出卷尺来量一量尺寸。对很多建筑师而言,关注生活中的建筑现象和细节已经成为了一种职业习惯。3、对城市空间尺度、建筑群空间尺度的把握创造良好的城市、建筑空间,始终是建筑设计的首要责任。空间尺度是建筑的基本问题,也是当前一些建筑师在追求建筑理念时容易忽略的问题。城市和建筑群的空间尺度存在着基本规律,只有掌握了这一规律,才不会导致建筑创作时的方向性失误。对于建筑师来说,城市和建筑群空间尺度的把握能力是比较高级的专业能力要求。不具备这一能力的建筑师可能永远只能停留在建筑小品的创作层面上,或者是给城市留下一些大而无当的空间和蠢笨骇人的建筑群。4、审美素养和造型能力\n中国建筑设计“坚固、实用、美观”是维特鲁威提出的最早判断建筑优劣的标准。审美素养是成为一个优秀建筑师的必要前提。人创造了建筑,建筑也改变着生活其间的人们。建筑的外观会潜移默化的影响使用者的审美和情绪。建筑的美观有不同的表现形式,文化建筑的美表现在温文尔雅,商业建筑的美表现在生机勃勃,建筑的审美取向一定程度上代表了一个城市和国家的特征,也是当地社会人文的重要组成。缺乏审美素养的设计人员与其说是建筑师不如说是工程师。而在审美素养中尤为重要的是宏观造型能力。悉尼歌剧院、艾菲尔铁塔等流传百世的著名建筑均可简练到用一根线条来表达,其宏观造型是震撼世界的重要原因。5、对建筑构件在空间和形象表现上的预知力人们使用的是建筑物的空间,而建筑空间本身是由一系列不同功能和尺寸的构件组合而成的。构件是建筑和人交流的最直接途径,极大地影响了人对空间的感受和对建筑的认知。建筑是不是随心所欲的雕塑,建筑师必须能够通过各种比例的图纸感受到建筑物建成足尺后的实际效果,对各种建筑构件在未来空间和形象表现中所起的作用具备较强预知力。这种能力需要长时间实践的培养逐步形成。6、对建筑功能的综合解决能力包括建筑内部功能布置和建筑群体中的场地设计和流线组织两个方面。具体说来有:建筑内部的水平和垂直交通;各使用空间的排布和组合;建筑物和城市道路周边环境的衔接;\n中国建筑设计地面地下停车的组织;各建筑物间的协调关系等等。这些功能问题的解决,既需要建筑师的专业技能,也需要深入学习和了解相应建筑的运转规律。对新技术新材料的掌握为建筑师的解决能力提供了必要的工具,而最关键的还是取决于建筑师对最终用户的关怀。7、对使用者的关注和了解不同地区、不同民族、不同行业、不同年龄的人对同类建筑会有不同的需求。建筑师必须关注其差异,提出有针对性地设计方案。这就需要建筑师有丰富准确的生活体验,对各种社会现象进行积极的思考,善于和使用者沟通,这往往比设计本身更重要。同样是别墅,在美国,比如洛杉矶,是普通人的居住场所,两个孩子一条狗,一栋house一辆车,是标准的大众化幸福家庭模式;在中国,别墅则是有钱人才能享受的奢侈品,是事业成功,成为“人上人”的标志。于是洛杉矶的别墅可以是简单温馨的,而在中国,则需要能够表现居住者的尊贵身份,超越一般人的高尚品位,而且要以最直接的方式,“看得见摸得着”的方式表现出来。有人认为建筑师迎合这种心理和需求是“媚俗”,但“建筑”物本来就是现实生活中的“俗”物,只有尽早还“俗”的建筑师才能“普渡众生”!8、表达和沟通能力表达和沟通合称“交流”,是说明自身意图,进行讨论,并接受反馈意见的过程。包括建筑和思想两方面内容。建筑师的建筑表达能力,即将自己对空间和形态的设想用图的形式反映为具体的形象,这是建筑师的基本功。首先是徒手绘图的能力,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手头功夫”。徒手绘图可以迅速而概括地表达设计意图,也可以用来记录,很适合于面对面的交流。\n中国建筑设计其次是电脑绘图。电脑绘图可以精确的绘制图纸,易于修改,也可以很真实的表达建筑形象和空间氛围,能够缩短图纸和现实的距离,在专业人士和非专业人士的交流中必不可少。思想交流是通过语言进行的,在各行各业中都很必要。建筑师良好的思想交流能力有助于理解业主需求,提供更好的服务,同时交流过程中充分的表达也是建筑师自身思想的实现成为了可能。9、组织协调能力建筑设计是一个分工协作的复杂过程,历史上著名建筑的设计通常历时数十年甚至上百年。天主教中心梵蒂冈的圣彼得大教堂始建于4世纪20年代,最初为长方形“巴西里卡”式大会堂,1506年拆毁后重建,于1626年完工,历时120年,先后经过勃拉芒特、米开朗基罗、拉斐尔、小桑迦洛等10位建筑师之手,其工程前后协调的难度可想而知。即使在建设速度快得惊人的中国,一栋普通公建的设计建造周期也在3年左右。在这样长的时间里,建筑师一方面要负责设计工作,另一方面要面对很多不可预见的矛盾和变故,及时进行协调解决。在建筑从策划、设计到施工、验收使用的漫长过程中,建筑师对外联系着使用者、投资者和建造者,对内协调着结构、水、暖、电各工种,承担着核心和纽带的作用。建筑师要组织各类人员的协同工作,同时必须协调众人之间不可避免的矛盾。使用者追求高标准和投资方追求低造价之间的矛盾,高质量设计所需时间和甲方缩短设计周期要求之间的矛盾,建筑造型变化与结构简捷实用之间的矛盾,如此等等,使建筑师的责任远远超出设计本身。难怪梁思成先生说,建筑师的工作就像“带着镣铐跳舞”。\n中国建筑设计建筑设计行业发展前景分析以往30年,伴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和国家建设的迅猛发展,建筑设计行业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不但在经济发展上一路高歌猛进,还为国家的繁荣、民族的振兴以及人民的幸福生活留下了一大批美轮美奂、精彩粉呈的建筑精品。如今,中国建筑设计行业已经成为了国际同行业大家庭中不可忽视的重要成员之一。一、建筑业发展前景广阔从2002年以来,我国建筑业对国民经济的贡献率始终保持在5%以上。建筑业总产值从1985年的675.10亿元增加到2006年的50,019亿元;增加值由1980年的195.5亿元增加到2007年的14,014亿元。随着中国城市化进程的逐步推进,“住宅产业化”的进程也大大加快。专家预计中国城市化率加速增长期将持续到2020年,届时中国城镇人口将占总人口的65%。与现有城市人口相比,意味着未来10年内将有1.6亿左右的新增城市人口,其所带来的住宅、交通、公用建筑等基础设施的需求无比巨大。近两年来,我国房地产市场呈现爆发式增长。为促进房地产市场健康发展,国家出台了一系列宏观调控政策,房地产投资增速过猛势头得到初步遏制,但从投资总量上看,房地产市场的建设需求仍是土木建筑设计行业的主要市场。在国内城市化进程加速以及国际承包业务逐渐成熟的大背景下,我国建筑业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二、我国建筑设计产业发展举世瞩目\n中国建筑设计近几年来,我国建筑设计行业发展突飞猛进,建筑设计行业的蓬勃发展大大带动起我国建筑设计产业的快速兴起。目前,我国建筑设计行业已经进入稳定发展阶段,各种设计手段均居于世界领先水平。据统计,目前中国每年建筑市场的设计费用在80至480亿元之间,行业发展前景广阔。设计行业具备创业便利的特点,在巨大的市场行情和全行业对速度的追求的背景之下,各种类型和规模的设计院、设计公司和个人经营的工作室屡见不鲜。建筑设计行业独特的运作特点,使得越来越多的人实现了自己的创业梦想,行业竞争与合作同时并存,共同发展。三、时代铸英才目前,中国正值建筑设计产业大变革、大发展的时代,伴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建筑设计已成为近年来中国最有发展前景的应用领域之一。优秀建筑师是时代的产物。时代的发展总是对建筑设计提出更高要求。较高的艺术品位、合理科学的设计布局、高超的建筑表现技能,这些都已成为一个成功建筑设计师的必备因素。作为建筑设计的一员,必须紧紧跟随建筑设计的市场脉搏,才能在瞬息万变的设计市场中独占鳌头。建筑设计行业人才需求趋势分析·复合人才国内部分总的来看比较紧缺的有懂技术会经营的人员;熟悉建筑管理又熟悉技术、经济、法律、的人才;懂建筑技术又懂建筑材料的人才;懂建筑技术又懂定额概预算的人才;从事工程建设监理和工程咨询服务的人才;科研开发型人才;项目管理;房地产经营人才等短缺。国际部分则缺少有一定的外语水平和国际建筑市场开发经验,能熟练地进行对外工作交流的从事国际化经营人才;懂得国际工程管理的总承包项目管理人才;能熟练准确计算国际投标报价的人才;了解WTO规则,能熟练运用国际上或工程所在国的各种法律法规,维护企业自身权益的人才;懂得国际工程索赔的合同管理人才;国际工程咨询专业服务人才等奇缺。二、专业技师与管理人才\n中国建筑设计设计师、建筑师、电气工程师、暖通与空调工程师、土建工程师、工程预算人员、工程造价管理、工程部管理、专业工长,以及吊车、钢筋、电焊、脚手架熟练操作工。对在校学生的建议建筑系毕业生走出校门之后,不小的一部分人将选择专业道路,投身职业建筑师行列。他们的心态形形色色,水平参差不齐,但他们是否满足社会和市场对于毕业生的基本要求呢?作为市场一线的建筑设计单位,也是建筑系毕业生的直接用人单位,我们认为,毕业生在进入专业设计队伍之前必须做好如下两个方面的准备。1、坚定、清晰、踏实的主观心态1)、对自身发展方向有明确的定位无论是本科生、硕士生还是博士生。毕业生首先需要根据自身的长处和短处做一明确定位,并规划好自己的未来发展方向。目前建筑专业的本科毕业1-2年的学生中,考研成风。约有80%的人想考,50%的人真正复习并参加考研,而最后只有5%以下的人才能考上。从考研的动机来看,最多的可能是想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再找一个机会继续学习;第二是拿学位镀金以此提高收入;第三个原因是不想走入社会或者在社会上碰壁,想在象牙塔里再躲几年。真正考虑清楚为何考研的学生,少而又少。\n中国建筑设计对于想提高业务水平的人,读完博士可以说在理论修养上有长足的提高,但建筑设计能力决不是按比例增长,与其他同时期的本科毕业生相比,缺少了宝贵的几年实际工程经验,在这方面实际是落后了,在建筑设计市场上的竞争力反而下降。在国外,设计公司大多不愿意接受理论能力强,工资水平高,而设计能力弱,创造产值低的博士。综观国内外建筑设计大师,几乎没有几个是建筑学博士毕业的,(较多的是有杰出成就以后,被授予名誉博士)这也从一个方面说明了建筑大师获得成功的根本原因在于能创作出优秀的建筑设计作品。对于想拿学位镀金以此提高收入的人,总有学位至上的想法。这跟中国的传统教育观念有关系,也是社会意识上的误区。普遍认为学位代表水平,学位越高,综合水平越高。最典型的笑话是把博士后当作一种学位。事实上,一个人所获得的收入,不是他的学位高低所决定的,而是与他的劳动在社会市场中所拥有的价值对应。从实际工作中获得的经验,对于建筑设计师而言,会带来更大的社会价值,相应的带来高收入。对于不敢走入社会抱有逃避心理的人,应该正视自己的胆怯,明确自身的特点,选择适合自己发展的道路。拿不定主意的不妨走出来试一试,只有勇于尝试才能在实践中获得更全面地认识,更好的规划自己的未来。所以毕业生首先应该明白,社会分工的不同赋予建筑师和学者的不同职责。学者和教师同样是社会的需要,认真做科研与教学的好学者能教出一万个好建筑师;设计师是社会的需要,在最前沿直接服务于社会,也是建筑界的主力。建筑师的学位或高深的理论不能证明什么,他们的价值在于实实在在的设计能力。在国外,这两者分得很清楚:读硕士或博士的人,走的是学术道路,就很可能回不到实际生产里来。大部分中国人出国,是为了拿奖学金,为了出国而出国。出国读了几年之后才逐渐明白了这个道理,学位越高越不好找工作,在大学里当教授也好,做研究也好,注定了在学术这个领域里面,路是非常窄的。很多硕士、博士到设计公司找工作,不敢说自己是博士,甚至连硕士也不说,只拿本科文凭找工作,这对于个人来说,也是时间和资源的浪费。总之,对自身发展方向有明确定位的毕业生,于已可尽量避免盲目性、少走弯路;于社会,可以节省不必要的教育投入,提高人才的培养效率。\n中国建筑设计2)、正确认识自身能力刚出校门的建筑系毕业生普遍对自己的创意设计能力过于自信,无视或轻视社会对建筑设计的实际需求,不肯踏踏实实的从点滴做起。尤其是读完研究生的毕业生,过惯了懒散的研究生生活,不适应设计行业严格的作息时间和工作方式。他们应聘时薪金一开口就是别人的几倍,认为学位高的人能力就比别人强,实际情况可能是恰恰相反。读学位不代表设计能力的提高,也不代表工资应该提高。学位主要代表的是理论水平,与实际生产能力没有本质关系。甚至有些设计单位在这一点上有认识误区,认为学生有创意,将方案推给新毕业生、甚至实习学生做。致使学生也以这样的观点来认识自己,最终误人误己。3)、有长远目光避免浮躁的心态在明确规划未来和正确认识自身能力的基础上,毕业生应该有长远的目光和踏实的态度。整个社会的浮躁使得大多数年轻人不愿脚踏实地从小处做起,常常这山望着那山高,不断调换工作,总认为没有找到适合发展的空间。殊不知,限制其发展的不见得是所在的企业,而往往是自身浮躁的心态。很多学生都崇拜或很推崇实验建筑,热衷于前卫的、另类的、更有表现力的建筑语言,追求表现自我。这也是毕业生不实际的浮躁心态的表现。建筑师可以自诩是或被别人称为建筑大师。建筑也常被称做艺术。建筑有艺术的成份,它是跨越了工程技术和造型艺术的一门学科,同时也包括城市环境与社会文化等诸多方面的因素。只追求创意的实验建筑有其积极的意义,但于社会而言不可能成为主流。实现了七成的毕业生就业率。未来可以预见,毕业生就业压力将会越来越大。因为不具备良好的心态导致未能迅速地融入行业和社会,可以说是当前各行各业中毕业生普遍出现的问题。对于建筑系毕业的学生来说,因为心态而耽误了自我发展的时机,更令人惋惜。\n中国建筑设计2、在专业技能方面达到基本要求对于毕业生而言,要具备成熟建筑师的各种技能是苛求,但一些基本要求应该达到,主要包括四个方面。1)、审美素养和基本的建筑感觉现状是毕业生所掌握的创意与空间变化等知识常不切实际,同时缺乏对高品位建筑作品的鉴赏能力的培养。而且由于城市规划、城市设计方面的训练相对薄弱,毕业生常常对城市空间尺度、建筑群体空间塑造缺少基本的感觉与能力。2)、对建筑所涉及各系统和程序的初步了解这方面要求包括对结构、水、暖、电与建筑配合的基本认识,和构造方面的基本知识,主要是外墙构造知识。由于在构造方面缺少感性认识,即便了解的也是相对老旧的知识,以至于设计出来的方案要么脱离现实无法实施,要么不懂得如何利用新的材料技术,创造新的表现手段与形式语言。3)、绘图技能主要是计算机绘图,这一点大多数毕业生都能符合要求。在手绘方面,则有较明显的不足。实际上,计算机的广泛使用终究不能代替手绘的工作。4)、表达能力和沟通能力这是从业建筑师必备的能力,也是大多数毕业生所缺乏的,需要在工作中不断提升。结语最终,本小组通过对资料的收集和整理以及对自身专业的学习总结,得出了本主报告作为成果。\n中国建筑设计通过了对民营建筑设计行业以及相关行业的分析,得出了从发展现状,法律法规,人力资源,人才需求乃至发展前景的各方面分析,总的来说,民营建筑设计行业尚处于高速的发展阶段,虽然当中还存在不少的问题,但是,各项制度都在不断地完善,不断地改进,由于需求量大,市场广阔,建筑设计行业的还有着非常巨大的发展潜力。最后希望广大建筑设计行业从业人员和在校学生在阅读本报告后能有一定的启发,再结合自身的实践和经验,获得更大的益处。参考文献:[1]中国勘察设计协会建筑设计分会.中国建筑设计行业年度发展研究报告(2010-2011)[2]建筑施工业研究咨询报告[3]建设工程、建筑工程、土木工程[4]建筑设计(百度百科)、工业设计(百度百科)[6]孟剑敏.建筑企业人力资源管理问题探讨[7]杨帆.探寻建筑设计院人力资源优化配置[8]建筑设计院客户管理的战略思考[9]设计院类型分析[10]五合国际建筑设计集团中国经理刘力博士.论建筑师的培养及建筑设计的企业再教育[11]火星时代实训基地.建筑设计行业:稳定发展前景广阔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