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06 MB
  • 2021-03-02 发布

三农问题与中国的城市化道路中国社会学教学网

  • 69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4.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农 村 社 会 学 第八讲 “三农”问题与中国的城市化道路 一、农村研究的城乡关系视角 二、中国乡村社会转型的困境与城市化道路 三、我国小城镇发展道路的理论与实践 四、“三农”问题与中国的城市化道路 五、新型城镇化的理论与实践 一、农村研究的城乡关系视角 泰勒 C.C.Taylor《 农村社会学 —— 农村问题研究 》 : 农村社会学应该 “ 讨论 乡村人民相互关系及与全国和全世界人口的关系 ,并讨论乡村社会制度与生活程度及其他各种乡村社会问题。 索罗金 P.Srokin 、齐美尔曼 C.C.Zimmerman ) 《 乡村 - 城市社会学原理 》 ( 1929 ) : 乡村社会学的研究对象是在与城市相比较中描述乡村社会普遍而持久的特点和各种社会关系,包括乡村社会各部分之间、 乡村和城市之间 、乡村社会和自然环境之间的关系。 霍桑 H.B.Hawhorn《 农村生活社会学 》 ( 1926 ) : 农村社会学的主旨是用科学方法研究如何使 农民社会化。 研究怎样提高农民的精神境界,增进他们的团结以及 农民和城市的联系。 费孝通:不能附和“以为‘中国问题’是一个乡村问题”之见解,“我们认为中国社会变迁中 都市和乡村 至少是同样重要。若是 离开了都市的研究,乡村的变迁是不容易了解的 ”。 ( 费孝通: 《 社会变迁研究中都市和乡村 》 ( 1933 年), 《 费孝通文集 》 第一卷,北京:群言出版社, 1999 : 111) 袁亚愚 编著 《 新修乡村社会学 》 ( 1999 ) :乡村社会学是以整个乡村社会及城乡关系为研究对象的社会学分支学科。 它在普通社会学原理的一般原理的指导下,从综合的角度研究乡村社会学的社会结构、社会关系及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揭示其相互关系、社会功能和变迁的规律,并从与城市社会的对比和城乡关系中阐明它们的特点及演变趋势,以期为乡村社会的建设、发展和管理,提供可作为科学指南的一般原理。 农村社会学是从总体性综合的角度研究农村社会良性运行和协调发展的条件、机制以及发展规律的社会科学。(借用郑杭生教授的社会学定义) 农村社会学是运用社会学的理论和方法,系统考察和研究农村、农民和农业的结构与变迁及其规律的社会学分支学科。(陆益龙) 理论导向的农村社会学研究 冯和法:农村社会学不是应用社会学,而是理论社会学,应有系统理论。 “ 没有抽象理论对于事理的整个的彻底的分析,便不会有正确的认识。没有正确的认识,则一切所谓改良,所谓实用或应用不仅是无用,而且阻挠真正的改进,甚至贻害无穷。 ” 农村、农业和农民问题,是影响中国现代化的重要问题。中国现阶段社会转型最重要难题之一是 农业人口的出路 问题。 这一问题也是党中央和政府工作的重要方面,从历次的中共中央“一号文件”的农民增收,到今天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战略,都体现了对“三农”问题的重视和解决所做探索与努力。 新农村建设的要求:“生产发展、生活宽裕、村容整洁、村风文明、管理民主”( 城市化视角的缺乏 ) 二、中国乡村小城镇发展道路及其困境 —— 以河北定州为例 河北定州概况 现辖 3 个城区、 14 个镇、 8 个乡, 507 个行政村和街道。总人口 1,127,529 人,其中非农人口只有 123,096 人,农业人口 1004433 人,城区人口 211278 人,非农比例为 10.92 % ( 2002 年末) 。 交通便利,但乡镇不发达,传统集市盛行(有近百处集市, 70 余处庙会) 河北定州集市和小城镇发展状况 定州每日开市的集市数 农历日期 逢一 逢二 逢三 逢四 逢五 逢六 逢七 逢八 逢九 逢十 每旬集数 平均每天集数 开市集市数 23 19 17 18 20 23 20 16 18 21 195 19.5 年代 集市数(个) 集期(每旬开集天数) 道光三十年( 1850 ) 12 城集每旬 4 集,其余每旬 2 集 19 世纪下半叶 11 每旬 2 集 20 世纪 30 年代 81 其中 78 集每旬 2 集, 3 集每旬 4 集 1966 年前 30 1966 年 19 “ 文革 ” 中曾经将所有集市统一为 “ 一、六 ” 集 1978 年 18 1979 年 35 1988 48 每旬 2 集 1989 年 51 每旬 2 集 2004 年 85 其中 82 集每旬 2 集, 1 集每旬 4 集, 1 集每旬 3 集, 1 集为每日集 定州(县)集市数量变化情况 农历集期 1930 年 1989 年 2004 年 集市数 % 集市数 % 集市数 % 一,六 9 10.8 13 23.2 21 22.8 二,七 18 21.7 14 25.0 18 19.6 三,八 12 14.5 8 14.3 14 15.2 四,九 20 24.1 11 19.6 17 18.5 五,十 22 26.5 10 17.9 19 20.7 一,五 1 1.2 - - - - 三,七,十 - - - - 1 1.1 一,三,六,八 1 1.2 - - 1 1.1 每日集 - - - - 1 1.1 合计 83 100.0 56 100.0 92 100.0 定县(州)集市数量、集期分布的变化情况 李亲顾镇 北高蓬镇 邢邑镇 明月店镇 砖路镇 清风店镇 东亭镇 子位集 五女集 1850 年 1930 年 2004 年 3 、 8 3 、 8 3 、 8 1 、 6 1 、 6 1 、 6 4 、 9 4 、 9 4 、 9 4 、 9 4 、 9 4 、 9 4 、 9 4 、 9 4 、 9 2 、 7 2 、 7 2 、 7 1 、 6 1 、 6 1 、 6 1 、 6 1 、 6 1 、 6 5 、 10 5 、 10 5 、 10 定县(州)几个主要集市集期情况 三、我国小城镇发展道路的理论与实践 (一)小城镇道路的理论和历史基础 施坚雅:市场共同体理论 —— 基层市场、中间市场、中心市场 的市场体系及其对中心地城市体系发展的影响;基层市场随经济发展尤其是交通现代化的影响将趋向消失。 费孝通:小城镇理论 中国历史上“集市-集镇-城镇-城市”的演化规律 中心地体系的市场区域 沃尔特 . 克里斯塔勒, 《 德国南部中心地原理 》 ,商务印书馆 1998 : 82 施坚雅: 《 中国农村的市场和社会结构 》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998/1964-1965 ; 施坚雅: 《 中国封建社会晚期城市研究 —— 施坚雅模式 》 ,吉林教育出版社 1991 施坚雅分析了市场与社会结构、市场与社会习俗、市场与交通、市场与地理状况的内在关系。他的研究否定了村落作为农村基本单位的意义,认为市场结构具有农民社会或传统农耕社会的全部特征,因而将集市看作一种社会体系。认为“ 农民的实际社会区域的边界不是由他所在村庄的狭窄的范围决定,而是由他所在的基层市场区域的边界决定的 ”(施坚雅, 1998 : 40 )。 施 坚雅 的市场结构理论不仅是对中国乡村市场的生成和运作的理论解释,它也是“ 一种分析和解释中国乡村市场以及整个中国社会构建和运行的综合理论模式 ”。 费孝通所考察的江浙小城镇, 1980 年代正是乡镇企业繁荣的年代,江浙因为具有早期的工商传统的地利和占据“卖方市场”的时机,依托小城镇发展出相当规模的乡镇企业,乡镇企业又带动了小城镇的发展。依托小城镇来实现工业化,可以离土不离乡,可以以工补农,从而走出中国特色的工业化和现代化之路。费孝通的“小城镇大战略”理论和小城镇建设政策和实践,从 1980 年代以来一直是中国城市化道路的主要选择。 (二)定期集市盛行的原因和小城镇发展的困境 费孝通:定期集市将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而趋向消亡; 施坚雅:基层市场随交通条件的改善而趋向消亡、经济活动向中心市场集聚。 为什么这种理论预期并没有在定州出现? 集市盛行的原因 : 集市主要依赖乡村居民的需求而存在和发展; 集市承担了容纳大量农业剩余劳动力兼业就业的功能(集市盛行实际上乡村“内卷化”的表现)。 影响: 集市盛行也制约着店铺、坐商的发展,小城镇发展的这一道路受阻。 通过繁荣乡村市场(尤其是乡村集市)扩大内需的措施效果可疑。 林思成:对老师所说的河北定州“乡镇集市的内卷化”,我有些不理解:因为,在我的认知里,商业贸易不同于工农实体经济 —— 工农业中通过增加劳动力投入可以增加产出;但是贸易中从业人员的增加与贸易额的增加似乎没有必然联系,只是起到了容纳多余农业劳动力的作用;所以,我觉得黄宗智先生的“内卷化”概念似乎不能完全套用在这个集市的分析上。( 2013-12-11 ) (三)中国农业劳动力转移的三条道路 1. 通过农业的深度开发和多种经营吸纳劳动力; 2. 通过发展乡镇企业向农村第二、三产业转移劳动力; 3. 向城市转移劳动力。 三条道路的实际效果 1. 通过农业的深度开发和多种经营吸纳劳动力的局限 黄宗智:中国农业面临的历史性契机 中国人口的食物消费结构正在从以粮食为主转到粮、肉、鱼并重的消费型 —— 种植业内部也要发生结构性的转变,即从“以粮为纲”转向种 — 养并重以及粮 — 肉 — 菜并重 —— 劳动密集型的新型农业结构 —— 吸纳大量劳动力、务农报酬增加 —— 农业内卷化压力消解。 黄宗智:《中国农业面临的历史性契机》,《读书》 2006,(10):118-129 黄宗智、彭玉生: 《 三大历史性变迁的交汇与中国小规模农业的前景 》 , 《 中国社会科学》 2007 第 4 期 》 我国国内生产总值三次产业构成变化曲线 (第一产业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已由1978年的28.2%下降到2010年的10.2%) 我国 三次产业贡献率 变化曲线 产业贡献率指各产业增加值增量与 GDP 增量之比 年份 第一产业 第二产业 第三产业 1979 30.0 16.6 53.4 1980 31.0 32.1 36.9 1981 22.4 45.4 32.2 1982 37.8 31.5 30.7 1983 18.7 45.1 36.2 1984 29.2 40.5 30.3 1985 12.2 39.8 48.0 1986 14.1 22.3 63.6 1987 14.7 47.3 38.0 1988 11.4 56.8 31.8 1989 25.5 46.2 28.3 1990 16.0 43.1 40.9 1991 7.5 53.1 39.4 1992 5.5 63.1 31.4 1993 2.1 72.0 25.9 1994 2.5 65.9 31.6 1995 4.7 63.9 31.4 1996 5.3 60.9 33.8 1997 4.9 63.5 31.6 1998 3.8 64.4 31.8 1999 4.0 59.5 36.5 2000 2.0 59.7 38.3 2001 2.0 47.3 50.7 2002 3.0 51.7 45.3 2003 1.2 64.5 34.3 2004 1.9 62.7 35.4 2005 2.3 55.0 42.7 2006 1.8 58.0 40.2 2007 1.2 59.0 39.7 2008 1.9 58.0 40.1 2009 2.5 50.1 47.4 我国 三次产业就业人员构成 变化曲线 我国 城乡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 变化情况 (2008年农村为43.7%,城镇为37.9%) 2 . 乡村工业发展在转移劳动力中的作用及其局限性 乡村工业的历史作用 传统小农经济的农工互补; 改革开放时期乡镇企业对农业内卷化的突破(黄宗智) 乡镇企业发展的困境和吸纳劳动力的弱化 我国小城镇的发展的动力和阶段 ( 1 )由乡村集市发展为小城镇; ( 2 )乡镇行政推动的小城镇发展; ( 3 )由乡镇企业所推动的小城镇发展。 3 .城市化对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吸纳 我国的城市化的三种过程 : 农村的城镇化; 城市向外扩张; 农村人口向城市的迅速转移。 小城镇道路是在城乡分割体制下产生的,是特殊历史条件下的产物。乡村工业化也是一种在城乡二元社会结构下的无奈选择。从世界各国现代化的历程来看,农村现代化的道路一般是城市现代产业的发展不断吸纳农村人口进城,从而缩小农业人口的比重,促进农业实现现代化、产业化和商业化。我国改革开放以来 20 多年的乡村工业的发展,基本上与城市化无关,同时城市化道路也是以发展小城镇为主要方向的城镇化。 小城镇的优点和缺点 优点:是联系城乡的中介,可以减轻大城市的负担;可以大展本地特色的产业(工业、手工业、餐饮、旅游或其他服务业);生活环境好,居民生活质量高、 缺点:占地较多,土地利用不经济;公共设施利用率较低。人口较少既是小城镇的优点也是其缺点,因为人口偏少的小城镇难以维持经济的稳定增长。 城市的适度规模(生产规模与消费规模)与城市发展 大城市的优点和缺点 优点:城市规模大,第三产业发展空间大,从而可以容纳更多的人就业;公共设施利用效率高;各行各业、人才、信息汇集,有利于创新 缺点:城市规模过大导致城市居民生活质量下降;管理费用递增,税收高 四、“三农”问题与中国的城市化道路 中央大力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战略,是在城乡差距过大、“三农”问题日趋严重的条件下进行的,主要目的之一是缓解紧张的城乡矛盾等诸多问题。各地区新农村建设的做法各异,但投入大量的资金建设村庄和小城镇是一个主要方面。但是,进行新农村建设,一定要放在中国社会转型这一大背景下,“三农”问题的最终解决还要在“三农”之外寻求。 1 .通过大中型城市化道路大量转移乡村人口 “小城镇主义”的实际含义 小城镇道路的目标之一就是希望通过“离土不离乡”将乡村剩余劳动力及其家庭转移到小城镇,以此来促进农业规模经营的发展。 但实践证明,以小城镇作为乡村人口城市化的主要载体,很难达到这一效果。 实际上,小城镇道路是在由计划经济开始向市场经济转变和城乡分割体制这一特殊历史条件下的产物,乡村工业化也是一种在城乡二元社会结构下的无奈选择,是具有中国特色的城市化道路(张正河 ,1998 ;赵春音 ,2003 )。 值得反思的是,“离土不离乡”式的改革和“ 小城镇主义 ”的实际含义是只允许农民进入小城镇而阻止他们进入大城市。在城市农民工问题日渐凸显的今天,“小城镇主义”的现实含意已从侧重于“允许”农民进入小城镇,变为侧重于“阻止”农民进入大中城市(秦晖, 1994 ; 2001 )。 乡村劳动力的实际流向 我国长期以来实行的城乡二元政策所形成的社会结构,使得大量农民被排斥在城市化过程之外,农村劳动力随着城市工业化的进程而成为一个规模巨大的候鸟式的流动人口,在分割的劳动力市场条件下,农民工的工资长期低下,三 十多年来几乎没有增长,他们的基本权利都得不到保障。这样一种制度安排,同时也使得国家的一些宏观调控政策收效减弱。例如,影响国家的宏观调控政策“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效果的一个主要原因之一,就是西部廉价劳动力源源东流,使得东部劳动成本低而民间资本不会西流,而改革户籍制度、提高农民工的工资,使其享有与市民一样的待遇则是解决这一困境的可行办法,因为“靠国家强化财政转移支付从东部抽取资本去补充西部的做法局限性很大,而靠公民权利的提高与市场机制的完善把超过市场均衡水平的利润转移到西部则是前景广阔的 ”(秦晖, 2002 ) 。 以往“三农”政策的思路: 大多试图从农村、农业本身去解决“三农”问题,方法不外是增加投入、提高产出、保护价格、减轻负担等方面。这些办法有些有一定的效果,但总体来看是无效的。 现阶段中国社会发展处于这样一种困境:就业形势严峻 —— 农民进城受阻 —— 农业生产经营规模难以扩大 —— 农民收入低下 —— 内需不足 —— 二、三产业发展缓慢 —— 就业岗位减少。 问题表现为生产过剩和需求不足,但其根本原因是占人口多数的农民收入和消费水平低。而让农民进城,既可增加工业品的消费 , 又可增加农产品消费,农产品的价格就能升高一点,再加上农业劳动者的减少,农民的生活就能得到改善。 城市化的限制思维及其后果:分割的劳动力市场、土地制度、户籍制度等因素使得农民工处于城乡之间“永恒的钟摆”状态,农村人口转移滞后于乡村劳动力的转移,这反而成为制约农民、农业、农村发展主要障碍因素。 以及由此而造成的社会问题,如留守儿童、留守妇女、留守老人,这些社会问题带来的持续影响不可估量。 我国的“半城市化”及其问题 过度城市化与“半城市化” “半城市化”的消极后果(从根本上制约着中国进一步的发展) 关于城市化的认识误区: 城市化会影响农业、农村的发展? 城市化会导致“城市病”? “三农问题”的解决最终也是依赖于农村人口的减少。而靠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少数致富的人帮助农民都是不切实际的。(温家宝 2010 年“两会”期间的呼吁:建议农业龙头企业的企业家把 利润返还给农民一些) 城市化是消化农业人口的最有效途径,也是中国主要可依赖的途径。 2008 年提出的“土地流转”政策及其效果 只有当多数农民流转出去之后,土地才能真正流转流转。只有到了大部分农业人口流出去之后,农业本身的工业化才有可能,剩余的农业人口也就有机会通过规模生产提高生活水准。 2009 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放开城镇户口 放开户口后是否会导致城市贫民窟(“温铁军的忧心”)(“搞城市化中国将出现贫民窟 ” —— 温铁军就十七届三中全会决定答媒体采访时如是说, http://money.163.com/special/002531MV/wentiejun.html 拉美和印度,因为政府没有能力控制人口流动,大量人口进入城市,尤其是大城市,从而造成了城市贫民窟。尽管农民进了城,但他们的权利也同样得不到保障。 “城镇化”与“城市化” “我们为什么强调城镇化,是因为城镇离农民最近。我们说 21 世纪的农民问题主要是就业,就业靠短暂性就业。短暂性的就业其实是农民最根本的就业, 假如我今天上午在镇上的就业遇到了什么问题,我丢了工作,中午就骑自行车回家吃饭了。 这种农民既有在村社经营的基本条件,又有外出条件获取现金收入的条件,这种情况会是中国长期稳定发展、可持续发展一个重要的制度基础。” —— 温铁军就 2010 年中央一号文件接受媒体采访时如是说 http://news.jschina.com.cn/focus/201003/t328450.shtml “城镇化定要以农民为主体 最怕被城镇化” http://v.youku.com/v_show/id_XMTYyMTQwNzMy.html 中国的制度优势及其发挥 2. 走相对集中型城市化道路 除了通过向外部大中城市逐步转移乡村人口外,在乡村地区,要通过宏观布局,走集中型城市化道路,重点扩大和建设中等城市,择优发展城镇,而不是遍地开花的建设小城镇。 当前中国“三农”主要问题 农民出路问题(未来的走向与分布) 农业安全问题(土地经营规模问题) 农村发展问题(城乡二元结构与小农经济条件下农村建设主体的缺乏和不确定) 农民工工作目前面临挑战和机遇 挑战: 切实维护农民工权益仍然面临挑战;实现新生代农民工的诉求面临着新的挑战。 机遇: 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大规模开展农民工培训带来了宝贵机遇; 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治理)为农民工享受平等权益提供了难得的机遇; 构建和谐劳动关系为维护农民工权益带来了重要的机遇; 推进城镇化为农民工逐步解决进城落户和改善住宿提供了机遇。 在 20 世纪末期,费孝通根据中国经济社会结构已发生深刻转型的实际,在对自己以前的城乡发展理论及其实践反思的基础上,越来越认识到农村要想进一步发展,如果离开城市的支持和推动是不可能的。 由此他提出,对于人口众多、地域广阔的中国而言, 怎样对人口分布进行妥善安排 并使他们都能 安居乐业 ,看来还得走 大、中、小城市和村镇同时并举的城市化道路 ,需要搞几个特大都市,更多的大城市和中等城市以及大量的小城市和小城镇来容纳更多的人口。 —— 费孝通, 1998 , 《 我看到的中国农村工业化和城市化道路 》 , 《 浙江社会科学 》 第 4 期 费孝通晚年关于中国要走多元城市化发展道路的思想,对破解当前的“三农”问题有十分重要的理论和政策意义。在我国工业化、城市化、信息化快速发展,经济社会结构已经发生重大转变的背景下,那种一味强调要把农村或小城镇当作中国现代化稳定器与蓄水池的观点、做法与政策,实际上反而使得农民工长期在城乡之间钟摆式流动,也导致农业、农村因发展主体缺乏或不确定而陷入困境。 杜润生 (家庭联产承包制的支持者和主要推动者) 他后来关心的一个重大问题就是 怎样减少农村人口,组织好农村人口的转移 (杜润生,2003)。 农业的问题的根本,不是土地公有还是私有,不是家庭经营还是集体经营, 关键在于经营规模 。承包制之前的根本问题在于集体经济对于农民的束缚,以及绝对平均主义。集体化并没有解决人多地少的格局。而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工业化、城市化,人口转移加速,家庭经营土地规模将会扩大,从而实现多形式的联合,最终告别小农经济。 —— 杜润生:我的梦想:农村人口转移问题 (《 杜润生自述:中国农村体制变革重大决策纪实 》) 陆学艺先生:城乡差距的根源在于二元社会体制,城乡一体化须填平城乡二元结构。“三农”的问题根本解决途径在于 打破城乡二元体制 ;土地的城乡一体化政策 当前需要尽快转变长期以来 在农民城市化上缺乏长远规划 的做法,改变以往 只注重城市规模扩张而偏离让农民分享城市发展成果 这一城市化本质的增长方式,积极主动有序地推动农业转移人口的市民化,推进和完善能让城乡居民都能安居乐业的统一的劳动力市场、现代职业体系和社会福利保障体系,实现工业化、城市化、农业现代化协调同步发展和城乡协调发展。(核心任务: 农民的市民化 与 农民的专业化 )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 第二十章 积极稳妥推进城镇化 优化城市化布局和形态,加强城镇化管理,不断提升城镇化的质量和水平。     第一节 构建城市化战略格局     按照统筹规划、合理布局、完善功能、以大带小的原则,遵循城市发展客观规律,以大城市为依托,以中小城市为重点,逐步形成辐射作用大的城市群,促进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构建以陆桥通道、沿长江通道为两条横轴,以沿海、京哈京广、包昆通道为三条纵轴,以轴线上若干城市群为依托、其他城市化地区和城市为重要组成部分的城市化战略格局,促进经济增长和市场空间由东向西、由南向北拓展。     在东部地区逐步打造更具国际竞争力的城市群,在中西部有条件的地区培育壮大若干城市群。科学规划城市群内各城市功能定位和产业布局,缓解特大城市中心城区压力,强化中小城市产业功能,增强小城镇公共服务和居住功能,推进大中小城市基础设施一体化建设和网络化发展。积极挖掘现有中小城市发展潜力,优先发展区位优势明显、资源环境承载能力较强的中小城市。有重点地发展小城镇,把有条件的东部地区中心镇、中西部地区县城和重要边境口岸逐步发展成为中小城市。 “ 二十五”规划:“两横三纵”城市化战略格局 我国城镇化过程中的问题与困境 城镇化的主要偏差 1.大城市、有经济发展潜力的城市对流动人口的排斥(城市的高度行政化)——城市多元隔区隔的社会结构; 2.有足够发展潜力的地方城市化受行政区划体制的制约(如某些“镇”、“村”实际上早都具有城市经济、和人口规模,但在建制上仍然是乡镇和村,导致其城市化远远滞后于城镇化;(十八届三中全会:“对吸纳人口多、经济实力强的镇,可赋予同人口和经济规模相适应的管理权。”) 3.以拉动经济增长为根本目的的城镇化战略下的地方政府的激进城镇化步伐:脱离经济发展规律的粗放型城市化——各地的“造城运动”(“土地财政”的本色依然) 网络、视频材料 2009 中国经验:城镇化 在探索中稳步前进 http://news.xinhuanet.com/video/2010-01/07/content_12769457.htm 新中国 60 年城镇化发展综述 http://202.123.110.5/jrzg/2009-08/23/content_1399493.htm “中国第一座农民城”正向流域 中心城市跨越 http://www.cnlg.cn/06news/2008/12/12/172753.html 中国龙港网站  >>  动态  >>  媒体关注 http://www.cnlg.cn/06news/class16/index.html 昆山新城一角(2008年10月) 下图:摄于 20 世纪 70 年代的龙港。 1984 年,龙港建镇初期,只有 5 个小渔村 6000 多人口。当时的布告:谁愿意拿出 3 万元人民币,谁就可以进龙港镇建新屋,就可有一个龙港镇户口。短短 10 天就有 2700 多个农民专业户涌入龙港,在龙港镇简陋的“欢迎农民进城办公室”办理了落户手续,龙港镇一下子收入现金 1.2 亿元。 在全国率先推行土地有偿使用、户籍管理制度和发展民营经济等三大制度改革,成功地走出了一条农村城镇化的路子,成为中国农民自费建城的样板,被誉为“中国第一座农民城” 温州苍南县龙港镇 温州苍南龙港镇的劳动力市场。每年有近万名外地打工者在这里找到就业岗位。( 2002 年 11 月 14 日拍摄) 龙港于 1984 年建镇。建镇之初,在全国率先推行土地有偿使用、户籍管理制度和发展民营经济等三大制度改革,成功地走出了一条农村城镇化的路子,成为中国农民自费建城的样板,被誉为“中国第一座农民城”,成功实现了龙港第一次跨越。 2010 年,全镇实现生产总值 122.8 亿元,同比增长 21.7% ;工业总产值 282.6 亿元,同比增长 21% ;财政总收入 11.4 亿元(相当于人口120多万的定州市),同比增长 20.3%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 39 亿元,同比增长 19.2% ;人均纯收入 12822 元,同比增长 14.6% 先后获得了“中国印刷城”、“中国礼品城”、“中国印刷材料交易中心”和“中国台挂历集散中心”等四张“国”字号金名片,实现了从“农民城”到“产业城”的第二次跨越。 到 2011 年,辖 9 个办事处、 23 个居民区和 107 个行政村,辖区面积 80.7 平方公里,人口 34 万(户籍人口 24.5 万) 。 不用国家投资,完全依靠民间经济力量自费建设起来的新城,在发展壮大到相当规模时,也遭遇自身无法克服的行政体制制约。每年为国家和上一级政府增加数以亿计的税收,应该在行政上承认龙港的城市性质。 五、新型城镇化的理论与实践 社会学要积极介入城镇化研究,深入研究积极推进城镇化过程中的问题与困境,不能变成社会问题研究。(社会学边缘地位的根源) 当前的城镇化离“新型城镇化”(以人为本、有感发展)有多远? 在对城镇化的高度行政化干预模式下,重要资源的过度集中,使得城镇化严重背离经济规律,资源难以有效、合理配置(老百姓难以“安居乐业”,不能遂生乐业,社会难以达到中和位育,社会治理困境日益加剧)。 反思:对于这种完全无视“人的发展”的造城运动,那些参与其中的城市规划专家们负何责?城市规划制度体制该如何改革? 社会学介入城市规划的制度化问题(如规划社会影响评价制度或法律的建立);社会学在这方面的准备如何? 在什么意义上说“小城镇依然是个大问题”? 十八届三中全会:“城乡二元结构是制约城乡发展一体化的主要障碍。” 十八届三中全会关于“加快户籍制度改革”的部署: “全面放开建制镇和小城市落户限制,有序放开中等城市落户限制,合理确定大城市落户条件,严格控制特大城市人口规模”。( 限制性思维依然保留 ) 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 ( 2013 年 12 月 12 日至 13 日) 改革开放以来中央召开的第一次城镇化工作会议。 明确提出要推进以人为核心的城镇化,把促进有能力在城镇稳定就业和生活的常住人口有序实现市民化作为首要任务。 六项主要任务: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提高城镇建设用地利用效率、建立多元可持续的资金保障机制、优化城镇化布局和形态、提高城镇建设水平、加强对城镇化的管理。( 社会三大关切:人到哪去,钱从哪来,地怎么管) 公安部:以固定住房和稳定就业为依据? 思考题 小城镇道路的意义及其局限 如何理解新型城镇化? 律师参评优秀农民工引发的争议 http://tv.sohu.com/20130424/n373906047.shtml (美) G.W. 施坚雅 . 中国农村的市场和社会结构 [M]. 北京 :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998:22-24. 费孝通 . 小城镇大问题 [A]. 江苏省小城镇课题组 . 小城镇、大问题 [C]. 南京 : 江苏人民出版社 ,1984:1-40. 秦晖, 1994 ,“离土不离乡”:中国现代化的独特模式? —— 也谈“乡土中国重建”问题, 《 东方 》 第 1 期。秦晖 . 小城镇的优点与广阔天地的作为 [N]. 中国建设报 ,2001-3-20(7). 潘允康 . 城市化进程中的“二难推理”与“统筹”理念 [J]. 社会科学研究 ,2007(5):104-109. 陆益龙: 《 多元城镇化道路与中国农村发展 》《 创新 》2010 年第 1 期。 奂平清: 《 中国传统乡村集市转型迟滞的原因分析 》 , 《 西北师大学报 》 (社会科学版) 2006 年第 4 期; 奂平清: 《 华北乡村社会转型的困境与城市化道路 》 , 《 中共中央党校学报 》2008 年第 3 期; 奂平清: 《 施坚雅乡村市场发展模型与华北乡村社会转型的困境 —— 以河北定州为例 》 , 《 社会主义研究 》2008 年第 4 期。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