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4.50 KB
  • 2021-10-14 发布

教导处范文之作文启蒙教学的探索

  • 3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4.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教导处范文之作文启蒙教学的探索 ‎ ‎  新《语文课程标准》指出,作文教学要使学生“能具体明确,文从字顺地表述自己的意思;能根据日常生活需要,运用常见的表达方式写作”。要达到这个目标,克服学生“怕作文,作文难”的关键在于低年级就循序渐进地开展作文启蒙教学。若能在阶段目标“写话”这一作文启蒙阶段做好训练,就能顺利过渡到“习作”、“写作”阶段。‎ ‎  一、背诵经典多积累 ‎  古人说“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强调了多读多背的重要性。小学生正是在多读多背的过程中,不断反复地去感知、感悟,将大量有用的信息储存在大脑中。一方面,在阅读教学中让学生快乐诵读优美课文。新课标教材的编排较前面更精美,文字优美又贴近儿童生活,让学生热爱课文中的每一句话,每一个字,从而激发学生读背课文的积极性,通过诵背课文学生感知生活的美好。另一方面,在完成课本教学的同时,还利用晨读时间组织学生学习一些经典古诗词。古诗词内涵丰富,意境优美,语言精练,时间一长,学生头脑中就积累了许多精美的文字信息,在口语交际、仿写、作文中就自然而然地运用进去了。‎ ‎  二、多读书籍拓视野 ‎  杜甫说:“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书读得多,知识才渊博,写起文章来才能左右逢源,才能如有神助。在一年级刚刚学完拼音时,我就推荐孩子们读一些课外拼音读本,原只想达到巩固汉语拼音的目的,却意外发现,在阅读过程中孩子们的识字量得到了飞速发展。于是,我制作了简单的读书卡,让学生记录相关内容:题目、我认识的新字新词、我喜欢的句子、我的收获。我让孩子们把读书卡装订成册,每天检查。每两周评选三到五“读书小博士”,并发送表扬信。每月评选五名“读书小明星”,把他们的照片贴上班级光荣榜。刚开始坚持较难,久而久之,孩子们每天读课外书就成了一种习惯。‎ ‎  三、口语训练打基础 ‎  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学生回答问题或发言时,要求学生用完整准确的语言来表达,随时纠正不完整、有语病的句子。并注意认真上好每节口语交际课,通过小组自主合作学习,让每个孩子都开口说话。在小组合作学习中让孩子们轮流当小组长,组织学习小伙伴积极发言。长期的坚持下来,孩子们的说话能力普遍提高。与此同时让学生把口语交际的内容写下来,让学生感觉作文很容易,就是“我手写我口,我手写我心”的过程。如一年级口语交际的主题“春天在哪里”,通过先布置学生观察生活,要求他们把自己眼中的春天画下来,再让孩子们在小组学习中向其他小伙伴介绍自己的画,介绍自己看到的春天。说完之后,又叫孩子们为自己的画配上几句话。有学生写道:“春天来了,校园里花儿的脸红了,小草也从地里钻了出来,一齐看着我们做早操。”‎ ‎  四、模仿写作寻突破 ‎  一二年级的新教材,课文都很精美,这些美文,就是范文。我让学生进行适当的模仿,既降低了写作的难度,又能收到明显的效果。如一年二期课本中《荷叶圆圆》是孩子们很喜欢诵读的。学完课文我问:“这个美丽的荷花池还会有谁来呀?他会说什么呢?请你写下来。”有学生写道:“还有小蚂蚁爬过来。小蚂蚁说:‘荷叶是我的游乐场。’小蚂蚁跑在荷叶上,高兴地和小鱼打招呼。”我又拓宽学生视野,以《杨树高高》为题,先请大家仿照课文说说,然后要求孩子把自己说的内容画一幅画并配上文字。孩子们交上来的作业让我很欣喜,可以说是图文并茂。颜色鲜艳的图画旁附文:“杨树高高的,绿绿的。小花儿说:‘杨树是我的避风港。’小花儿站在杨树下,露出甜甜的笑脸,……”“杨树高高的,绿绿的。小朋友们说:‘杨树是我们的乐园。’小朋友们在杨树下手拉手,唱啊跳啊,玩得特别高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