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8.50 KB
  • 2021-02-26 发布

英语(心得)之英语课堂中的活动设计

  • 6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4.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英语论文之英语课堂中的活动设计 ‎ 一、研究背景随着素质教育和二期课改的进一步推进,英语基础教学在课程理念、课程标准、课程功能和教学方式上都发生了重大变化。因而更新教学理念、改革课堂教学方式、坚持以“活动”为上课的主要形式,已成为备受关注的中小学英语课堂教学改革热点之一。然而,从牛津英语教学的三年实践来看,尽管我们已经知道中小学英语教学应该以活动为主的教学模式,但活动课的性质、内容、特点、要求等方面的认识上还在不断的摸索之中。现在往往存在这样的一些问题:一方面是在预初和初一阶段,由于课程进度的原因,往往前松后紧,出现将活动简化为练习活动的现象,从而忽视了活动本身的价值意义和文化内涵;另一方面是在公开课的教学中,往往片面追求教学组织形式的活动化效果,课堂表面上看上去热热闹闹、生动活泼,但刻板、机械的表演使活动缺乏现实感和真实性,天真欢快的游戏活动变成了纯粹的游戏,缺乏应有的实效。因此,研究和探索以活动为主的教学模式就显得尤为必要。 ‎ 二、二期课改课程理念的渗透上海市普通中小学课程的基本理念是以学生发展为本,坚持全体学生的全面发展,关注学生个性的健康发展和可持续发展。在这一理念的推进过程中,我们通过开展一些形式丰富、内容充实、学乐兼顾的活动,为学生提供多种学习经历,丰富他们的学习经验,我们不仅关注的是学生的学习习得,还关注学生学习的过程;这些活动也同样是学生创造精神、实践能力和积极情感的培养过程,这些都拓宽了德育教育的教学方式,突出了德育教育的作用;有不少活动是在学习基础知识的基础之上,对所学知识活学活用的一个过程,这不仅拓展了基础内涵,也加强了课程整合,真正使学生的综合素质有所提高;活动的过程亦是学生自主探究、实践体验、合作交流的机会,这将使学生的学习方式更加完善,与社会有更广泛的接触;对于我们处于教学一线的教师来说,这也给了我们更多的参与机会。 三、具体活动设计在具体的实践过程中,我们不仅有沿袭传统的一些活动,也有结合新形势的创新活动,“活动”本身是一个宽泛的概念。而我们这里所说的“活动”则是特指教师根据英语教学内容和教学要求所设计的语言学习活动。其特征为“直接体验,合作交流,全员参与”,其组织结构可以是集体活动也可为小组活动(以2~4人一组为宜),活动形式既可以是讨论、交流、调查、会话,也可以是游戏、竞赛、歌曲、韵文、动手制作以及绘画等。如:在教授牛津英语…is our favourite drink.以及在讨论I go to school by ….时,就可以安排学生进行调查活动,又如:在教牛津英语6B和7B     中,分别有介绍如何做蛋糕,如何做pizza时,则可组织学生进行实地操作。至于活动时机应视教学需要而定,不可一概而论,活动既可以用于为呈现新知识作准备的复习阶段,比如表演对话、朗诵韵文等,也可以用于引出新的学习内容,如:在教牛津英语6A food and ‎ drinks一课时,就可以通过一首小诗in the fridge引出课文,又如:在教牛津8A Unit 1 A letter to a pen-friend课文时,教师就采用看卡通图片的活动形式逐渐导出课文,但活动更多的是用于操练、练习和巩固、拓展阶段。另外,由于活动课具有真实性和意义性特征,因此活动可以在课内完成,也可以在课外进行。比如在A Telephone时,可以让学生回去后用英语与同学打电话;在学习Go shopping时,让学生在学校的“小卖部”进行英语购物实践。在学习Writing a tourist guide时,以两句立志谚语引出所学知识,最后请同学自己做导游,开发设计旅游产品,不仅为学生创造尽可能多的接触英语的机会和语言环境,也间接地引导他们学会热爱自己地家乡,培养他们为自己的家乡建设,从现在起就努力的愿望。除此之外,还可以让学生大量接触视听资料(英语电影、故事、广播等)、阅读简单的课外英语读物等活动,加大学生信息量的输入,在活动中得到发展。四、活动课教学模式的原则随着课程改革的稳步推进,越来越多的教师认识到“活动”‎ 在中小学英语教学中所具有的独特功效。但是我们对活动寄予的良好愿望在实际的课堂教学中并不都能轻易实现。这是因为,教学活动是由多元因素构成的动态过程,它要受到许多变项或变量的制约。为此,我们更应重视活动过程的优化,根据中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和生理、心理发展规律,在活动的实际操作中努力遵循以下原则:1、主体性原则。学习是学习者个体主动建构知识的行为。教师要确立学生在活动中的主体地位,把调动学生参与活动的积极性贯穿于活动的始终,重视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在活动中以学生为中心,把学生当作是充满活力、富于想象和情感、具有独立人格的人;是有发展权利和需要尊重理解的人;是有着个别差异和巨大发展潜能的人,尊重学生独立的兴趣爱好,尽可能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在引导学生进行讨论、交流的同时,激励学生思考,鼓励学生大胆发表自身的看法和意见,教给方法,使之能学;传输动力,使之想学;培养能力,使之会学。在语言实践活动中,教师不但是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还应成为活动的参与者,成为学生的伙伴和合作者,比如在学生自编对话的活动中,教师就应不失时机地主动参与学生的讨论和角色的扮演。这样,在活动的过程中,教师与学生互相影响、互相补充、互相促进,不但实现了师生之间、生生之间双向或多向的互动式信息交流,而且还提升了活动的水平,增加了活动的信息量,并让学生在活动的过程中体验到理解、尊重、信任、宽容与关爱,同时还受到激励、感化、指导与建议。       ‎ ‎ 2、可行性原则。教师在制定活动目标时,一方面要以新课标和教学内容为依据,注意挖掘语言活动中的教育功能,将活动的着力点放在提高学生的语言素质上,对活动的素材进行深层次的开发,另一方面还要考虑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水准和适应能力。由于不同年龄层次的学生有着不同的情感和不同的语言知识结构和水平,不同的活动有着不同的训练侧重点,因此,活动的目标要与学生的语言知识和语言素质的发展水平相适应,与活动的重点相适应。任何过高、过难或过低、过易的目标都于活动的开展无益。因为过高、过难的活动目标,会因无法实现而挫伤学生的自信心和参与活动的积极性,而过低、过易的目标则会使活动因难以发挥作用而失去其自身的意义。3、实践性原则为了有效地发挥活动在语言实践中的作用,教师应精心设计活动方案,积极创设活动的适用语境,有意识地增加语言信息的输入量,注意设置活动的信息差,多角度地组织学生开展“任务型”的活动,关注活动中语言的意义而不是语言的形式,让学生在“执行任务”的过程中体验和感受“真实”的语言,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主动地进行语言实践和语言交流,自觉地将语言形式与语言意义联系起来,将语言形式与其自身的生活实际联系起来,通过自身的知识结构的重组,使语言技能发展成为运用语言进行交流的能力。4、实效性原则在设计活动时要充分考虑到活动的针对性、实效性。活动能否对所学知识起到巩固延伸作用;学生在活动中操练面怎样,是个别得到训练,还是大部分得到了训练。例如:有位教师在课堂中用“击鼓传花”‎ 的游戏进行游戏操练,这本身是一种很好的形式,但她让学生敲鼓,自己提问,结果到游戏结束只有少数几位学生得到了操练。如果我们采用老师击鼓,学生问学生答的形式,其效果绝对比她的要好。5、真实性与趣味性相结合的原则愉悦的活动氛围能使学生产生积极的情感体验,激发起学生的求知欲和学习潜能,提高学生反应的敏感性和思维的活跃性。因此在设计活动时要注意趣味性,同时更多地要体现情景的真实性。总之,以活动为主的中学英语课堂教学方式充分体现了“以人为本”,以学生为学习主体的教学理念,多样化的语言活动使学生在课堂上自始至终参与教学实践,处于动态的学习与交流之中。可以说,活动为我们的英语课堂教学带来了生机,带来了活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