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3.00 KB
  • 2021-02-26 发布

音乐(心得)之探寻音乐教学的“无痕境界”

  • 9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4.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音乐论文之探寻音乐教学的“无痕境界” ‎ ‎  作者:吕宝翠 磐安县实验小学 ‎  [内容提要]‎ ‎  “将教学置于无痕的状态中,让孩子们在不知不觉中经历体验感受知识的形成过程。”“无痕的教学才是教学的至高境界。”这是新课程改革所倡导的。教学无痕是师生处于一种和谐的课堂氛围中,学生在课堂中素质的提高,能力的增长,不是刻意而为之的,而是顺应原有的基础,自然地成长。本文就根据当前在音乐教学中存在着灌输式教学、形式主义教学条框、为教而学等问题,谈谈如何在音乐教学中关注意外,创设情景,捕捉细节,赏识学生,精心设计等来达到“润物细无声”的无痕境界。‎ ‎  [关键词]   音乐教学 教学无痕 有痕 境界 ‎  在音乐课程改革的实施过程中,有些教师为了体现新课程理念,体现自主、合作、探究式学习,片面追求教学风格和课堂气氛,课堂上动不动就布置学生“上网收集资料”,不管有没有必要;动不动就“分组讨论”,不管学生是不是真讨论,是不是有收获;老师一个问题刚出来,“唰唰”‎ 小手林立,大家争着发言,老师就高兴,也不想想学生不思考就急着回答问题好不好,学生不经过思考就能回答的问题有没有价值;学唱歌曲时,教师让学生一遍一遍的听音乐,然后跟着音乐一遍一遍的唱,不管有没有唱准,不管有没有感情的演唱;评价学生时教师“虚情假意”,言不由衷“表扬他,啪啪啪”,让人浑身不自在……这种只追求表面热闹,忽视音乐课程三维目标的落实与达成,忽视学生健康和谐发展的教学岂不是把音乐教学改革引入了误区?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任何一种教育现象,孩子在其中越少感觉到教育者的意图,它的教育效果就越大。” “将教学置于无痕的状态中,让孩子们在不知不觉中经历体验感受知识的形成过程。”“无痕的教学才是教学的至高境界。”这是新课程改革所倡导的。那么在音乐教学中该如何彻底屏弃灌输式教学和形式主义教学来实现教学无痕,达到“润物细无声”的无痕境界呢?‎ ‎  一、关注“意外”——随机生成“智”无痕 ‎  叶澜教授说:“课堂应是向未知方向挺进的旅程,随时都有可能发现意外的通道和美丽的图景,而不是一切都必须遵循固定线路而没有激情的行程。” 在新课程的课堂中,教师精心设计的预案,往往会被学生的一些节外生枝所干扰,从生成性资源的角度看,这些“奇谈怪论”正是教学过程中出现的新的生命信息。可见,课堂教学是一个动态生成的过程,而生成是新课程倡导的生态和谐的课堂教学的重要特征,生成的信息往往是课堂教学中闪现的宝贵的教学资源。所以教师应该正视这种现象,要善于捕捉教学以外的可利用因素,注重有效引领,泰然地迎接生成,并加以智慧的推进,使它变“废”为“宝”‎ ‎,常常会给我们的课堂教学带来“未曾预设的精彩”。但真正应对生成,需要敏锐的教育智慧和高超的教学艺术。如一位教师在上公开课时,上课铃声响,她正准备上课,有几个学生姗姗来迟,她看了看后面听课的老师刹那间面红而赤,似乎觉得有些不好意思,不过她什么也没说,等这几位迟到的学生坐好就唱起《原谅我》(是本堂课继续教学的歌曲)这首歌,还对歌词进行改编:“原谅我迟到一点错,原谅我刚才不知错,承认我迟到一点错,向你倾诉我知错。”唱完这首歌,不仅这几位迟到的学生羞愧的低下了头,而且同学们也深深领会到歌曲表现的内涵,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面对迟到的学生,我们通常的做法是“教育”两句后,让他回到座位上,或者直接让他回座位,几乎没有谁把学生迟到当作宝贵的教学资源来加以智慧地利用的。这不仅关系到我们的教育意识和教学理念,更囿于我们的教学智慧和教学艺术。面对课堂教学中突如其来的意外情况,这种自然高妙、不留痕迹应对“意外”的艺术,是我们不懈追求的目标和境界。对课堂教学中不期而遇的林林总总的“生成”,我们必须不断提升自己的教学机智和教学艺术,高屋建瓴地对各种“生成”的信息加以甄别、筛选,并通过不断处理信息来提高自己的教育智慧,同时,以自己的教育智慧有效地推进“生成”,从而让课堂更加多姿多彩。‎ ‎  二、创设情景,情境感悟“趣”无痕 ‎  建构主义认为,儿童的学习活动不是学生被动接受信息的过程,而是一个“同化”、“顺应”‎ 的过程,这是学习者认知结构发展变化的两个途径或两种方式。也就是说,知识不是由教师被动地传授给学生的,而是学习者在一定的情境即社会文化背景下,借助他人的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料,通过意义构建的方式获得的。建构主义强调,学习者的学习总是在一定的情景下进行的。德国教育学家第斯多惠曾说:“教学艺术不仅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情景的创设,是实现激励、唤醒、鼓舞的良好手段。尤其对于情感的艺术——音乐教学,情景的创设更显重要。《音乐新课标》指出:“音乐教学应以兴趣爱好为动力”。教学中,教师要深入挖掘教材中的趣味性,从学生生活中感兴趣的事情出发,大胆利用各种教学资源,创设情景,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  如在教学《郊游》一课时,教师这样引入:“小朋友们,你们看,稻海翻起金色的波浪,苹果露出红红的脸颊,火红的枫叶在向我们招手,眼前的这一切告诉我们是什么季节呢?(课件点击稻田、苹果、枫叶等秋天丰收景象的图片)在这美丽的金秋时节,你最想干什么?(指名回答)今天老师就带你们到大自然中去实现自己的愿望。”课堂上,教师融歌唱教学于音乐活动和生活化的教学情景之中,再现了一个生动、有趣的生活情境,老师带着学生去“郊游”‎ ‎,边唱、边动、边体会、边感受,秋天的气息扑面而来,活泼的孩子们开心地笑着、律动着、歌唱着,在快乐郊游中轻松学会歌曲,感悟、体验、表现音乐的美,听课的教师时不时地被感染,恨不得成为孩子们中的一员,去跺跺脚踩出节拍、挥挥手释放心情、放开喉咙大声地唱“走走走走走,我们小手拉大手,走走走走走,一同去郊游”。‎ ‎  三、捕捉细节,睿智高效“巧”无痕 ‎  课堂教学活动是由一个一个的细节构成的。“教学细节”,形成于特定的教学情境中,是构成教学行为的最小单位。“泰山不拒细壤,故能成其高,江河不择细流,故能就其深”,细节处理好,课堂上教师才可能演绎精彩,师生才会奏响美妙的、华丽的乐章。如有位教师在教学《卖报歌》的第一段时,引导学生找出最难唱的一句“不等天明去等派报”,(师板书:不等  天明去  等派  报)再问学生:你们发现了什么?学生通过观察发现字体的大小不同,字体大的唱得长一点,字体小得唱得短一点,从而把复杂的的问题简单化,把抽象的乐谱形象化,将知识技能技巧,巧妙地融入到学生的音乐感受中去,使学生轻松掌握这一句歌词的演唱;然后教师又顺势启发式的提问:“天气那么冷,天又刚蒙蒙亮,小毛头为什么要去卖报?”这时学生思绪飞扬,开始畅所欲言起来:有的说,小毛头不怕辛苦;有的说,小毛头不这么早去就拿不到报纸卖了;还有的说,小毛头如果拿不到报纸卖就没有钱给爸爸治病了……当教师引导学生演唱第一段时,学生对歌词的深层内涵已经不言而喻了,他们身临其境,仿佛自己就是当年卖报的小毛头在焦急的叫卖……‎ 课堂里没有拨算盘珠般的知识灌输,没有喝白开水似的情感体验,有的是语言的灵动、思维的敏捷、情感的抒发、体验的锤炼、智慧的启迪、思想的升华。听课的老师除了感受到于巧老师对教育事业的热爱,更可以感受到她的睿智——细节之处的睿智,铸就了课堂的精彩。大礼不辞小让,细节决定成败,细节是艺术,需要我们去追求,让我们立足平淡,捕捉细节,在润物细无声中静听花开的声音,在水到渠成中领悟细节的魅力。‎ ‎  四、赏识学生,点拨激励“情”无痕 ‎  音乐教育的本质是情感教育,音乐是表达人类情感的艺术,音乐课教学的核心与灵魂就是情感。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是否以情动人,是否充分调动学生的感情,让学生融入到音乐的情感之中,是评价教师课堂教学是否成功的重要因素。音乐课程评价充分体现了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精神,贯彻《标准》的基本理念,着眼于评价的教育、激励与改善的功能,特别强调对学生的激励性评价和肯定性的评价。这就要求教师要有激励性的赏识。教师的赏识可以点亮学生内心的火花,随时捕捉学生的一些闪光点,帮助他们增强自信心。教师对学生的赏识要发自内心的鼓励和赞扬,要用真诚的语言对学生进行充分肯定。“感人心者,莫先乎情。”同样一个“好”‎ 字,可以说得平淡如水,让人感到有勉强应付之嫌,也可以说得激情满怀,让人感受到你发自内心的赞赏。有时教师一个赏识的眼神、鼓励的话语、满意的点头、会心的微笑、亲切的手势,恰似一场春雨,滋润着孩子们求知的心灵,给孩子们带来无比的欢乐和鼓舞。如一位教师在指导学生熟悉了《哈里罗》的歌词及听录音范唱之后,说:“很多小朋友都很想唱一唱,那就亮出动听的歌喉吧!”师弹奏生轻轻地唱了一遍。在场听课的老师都已经听出其中有一句唱错了,但这位教师并未马上指出错误,而是亲切地不慌不忙地说:“老师很想唱一唱,但有一句跟你们唱的节奏不一样,哪一只灵敏的耳朵能听出来,就把小手举起来。”教师声情并茂的唱,学生聚精会神地听了教师声情并茂的范唱之后,基本上同学都举起小手找出自己唱错的那一句,并听唱了一遍就纠正过来。接下来,又开展了男女生演唱比赛,评委是学生自己,只见男女同学分别给对方打了98分,老师让他们分别说说两分扣在哪里,并带着疑惑地语气说:“为什么能听出别人唱错,而自己却唱不对呢?”从学生的表情可以看出他们觉得有些不好意思,又好象开始在做自我检查。老师看着学生很不服输的表情,激励他们:“你们想不想得100分!”学生满怀信心地回答:“想!”这下子学生唱得那样投入,那样有感情。唱完了,老师激动地竖起大母指:“恭喜你们,100分!”“也!”学生兴奋地心情感动了在场所有的听课老师。下课铃声响了,师生的感情完全交融在一起,舍不得离开教室,更舍不得这份真诚……‎ ‎  一节课下来之所以能感动听课教师,能让师生彼此心灵交汇,他的成功之处在于赏识学生,转换自己的角色,从评价的“主宰者”变为学生平等的“对话者”‎ ‎,用爱心去正确地进行评价,教师巧妙点拨、机智激励,不露痕迹的情感渗透,学生从中得到的将是多元潜能的开发和个性的张扬,以及和谐、自主、全面的发展。‎ ‎  五、精心设计,浑然天成“美”无痕 ‎  在《音乐课程标准》中,把“音乐教育以审美为核心”作为音乐课程最基本的理念。“音乐课的基本价值在于通过以聆听音乐、表现音乐和音乐创造活动为主的审美活动,使学生充分体验蕴涵于音乐音响形式中的美和丰富的情感。”常言道:备课花功夫,上课显神通。为了有效地上好音乐课,教师必须精心地进行教学设计。教学改革成功的关键,在于使新的教学理念内化为教师的理解并化为有效的教学行为,而教学设计正是实现这一转化的有效途径之一。教师面对的是一个个富有个性的鲜活的学生,要与学生沟通,教师不能只注重教育的技巧,更应注重教育的智慧,把学生置于教学的出发点和核心地位,因学生而动,因情境而变,为学习而展开。如有位教师在执教《美丽的黄昏》一课时,首先教师引导学生用形体动作感受音乐并轻声坐好,课前组织引人入胜,让人感受到安静、和谐的美;接着引导学生用太阳下山的下行音乐来开展练唱,并变化着结合图形谱来练习声音处理及进行轮唱,同时创设黄昏的情景让学生用心去感受;然后由前面的练唱引出钟声的音乐,让学生听钟声、唱钟声,直接点到歌曲的主题——“美丽的黄昏,美妙的钟声”‎ ‎,启发学生深入感受黄昏、钟声的悠闲情景,激发学生参与音乐审美体验,优美和谐的声音与美丽的黄昏景色融合在一起,浑然天成构成了一幅流动的画面。这堂课之所以让人感受到意犹未尽,美不胜收,就在于教师精心设计教学,善于发现和挖掘音乐教材的审美因素,将自己的音乐审美体验积极地融入对教材的分析、处理之中,形成强烈而浓郁的音乐审美动力和审美渴望,在看似随意实则环环相扣的教学过程中,教学目标的达成水道渠成,学生的音乐素养也在无意识中得到了培养和提高。‎ ‎  回顾他们教学的点点滴滴,细细品来,真是“此时无声胜有声”——教学无痕 精彩有痕。可见,“不露痕迹的教育是最有效的教育”。这种“不教而教”的无痕的教学手段妙不可言,它正体现了苏霍姆林斯基所说的 “把自己的教育意图隐蔽起来”的“无为”而教的教育境界,亦是教育的最高的境界。 那么,对于课堂教学者而言,这种 “不露痕迹”的无声教学——无痕教学,亦应是我们所不懈追求的教学的理想境界。‎ ‎  参考文献 ‎  1、《音乐课程标准》‎ ‎  2、、《中小学音乐教育》 2005.1‎ ‎  3、《教学月刊》       2005.12‎ ‎  4、《中国音乐教育》   2006.10‎ ‎  5、《中国音乐教育》   2007.1‎ ‎  6、《中小学音乐教育》 2007.3‎ ‎  7、《2006年浙江省小学音乐课堂教学评比活动会议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