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5.50 KB
  • 2021-04-26 发布

社会保险管理服务中心学习梁家河心得体会

  • 3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4.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2020 年为纪念建党的 97 周年,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 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重温党的光辉历史,继承党的光荣传 统,牢固树立党员艰苦奋斗、开拓创新的革命理念。我局党 组织带领我们走进了习总书记知青时插队的地方——梁家 河。 当我们步行在五公里的路途中,就已经深深地感受到了 习总书记在他不满 16 岁时,从北京的城市走进坑坑洼洼的泥 土地且又是那么偏远的农村,在那个温饱都是无法保障的年 代里,这个偏僻的农村更是荒凉。住在破烂的窑洞,吃着难 以下咽的糠饭,可就在这样的恶劣环境里,他亲自带领大家 一起谋事的一系列感人故事: 陕北耕地少、农业生产条件恶劣,群众都是靠天吃饭。 当初梁家河缺柴少油,燃料、照明、用水是生产生活最大的 问题,习近平同志就站在群众的角度,群众想什么,他就带 头做什么,群众盼什么,他就带头干什么。于是他就带领村 民打井,建了陕西省第一口沼气池、创办铁业社等,解决了 群众生产生活用水、照明等问题。他也以“能吃苦,干实事” 的党员干部良好形象,赢得广大群众的高度赞誉和真诚拥戴。 如今,村民的饮用水源主要还是当年打的“知青井”,“知 青井”旁,一块上书“饮水思源”四字的石碑矗立;村口的“知 青淤地坝”,至今仍是梁家河最肥沃的一方良田……1975 年 10 月接任梁家河村支书的石春阳,对村里大事小情如数家珍: “1982 年,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家家都吃上白馍 馍;1988 年,村里通了电,村民更多知道了山外的世界;2000 年,全村一次性退耕还林 1532 亩,村民不再上山种田,改为 种树……”等等一系列感人事迹,使我从中很受教育和启迪: 首先,我要做到凡事要实事求是,只有结合实际,才能 真正做到好心办好事。作为一名基层干部,时刻与群众紧密 相连,更应站在群众的角度考虑问题,解决问题。 其次,工作必须真心实干,只有干部带头,才能真正赢 得群众的信任和支持。一直在窗口单位工作的我,一定不能 在群众面前夸夸其谈,说漂亮话,做表面文章。俗话说:村 看村、户看户,群众看干部;说一千,道一万,不如干部带头 干。作为一名基层的党员干部,今后,我们就是应该在服务 群众的工作实践中,以群众满不满意、实不实惠、幸不幸福 来衡量和检验工作的成功与否。 第三,做好 “五星级店小二”,情系群众,为群众办实 事,解难题。日常工作中,总会遇到一些不知道如何办理事 项的群众,而此时的群众是带有一些情绪的,在我们掌握群 众的情况后,第一时间用耐心热情的态度给其解答各类问题, 但有时还存在一些不耐烦的情绪。在深刻学习了习总书记切 身为人民群众解决问题的精神后,以后我们要转变身份,以 群众的角度体会他们办事难的问题,并解决群众的难题。再 进一步加大政策宣传,让人民群众在最短的时间内了解新的 政策,享受国家给他们带来的实惠。在遇到政策之外的问题, 我们一定要将群众反映的问题汇总后,第一时间上报相关上 级部门,以认真的态度,对待每一件群众关心的问题。 通过这次体会学习,我们要以梁家河为榜样,做好自己 该做的一些事项,当好人民群众的“五星级服务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