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9.50 KB
  • 2021-04-26 发布

政治(思想品德)(心得)之让政治课堂成为学生探究的乐园

  • 7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4.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政治(思想品德)论文之让政治课堂成为学生探究的乐园 ‎ ‎  江苏省太仓市明德高级中学   张 忠 ‎  摘  要:探究式教学是新课程改革的产物,这种教学方式以学生活动为中心,以探究为核心,以过程为重心,本文试从探究式教学的内涵、特征入手探讨政治课探究式教学的操作程序和基本策略。‎ ‎  关键词:政治,课堂,探究式教学 ‎  新一轮的课程改革倡导建构的学习,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在此背景下探究式教学应运而生。苏霍姆林斯基说:“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这种探究式学习方式,把学习的权利还给学生,把学习的欢乐带给学生,必将给政治课教学注入新鲜的血液,让课堂成为学生探究获得发展的乐园。‎ ‎  一 、探究式教学的内涵、特征 ‎  1、探究式教学的内涵 ‎  探究式教学就是以探究为主的教学,具体来说是指教学过程是在教师的启发引导下,以学生独立自主学习和合作讨论为前提,以现行教材为基本探究内容,以学生周围世界和生活实际为参照对象,为学生提供充分自由表达、质疑、探究、讨论问题的机会,让学生通过个人、小组、集体等多种解难释疑的尝试活动,将自己所学知识应用于解决实际问题的一种教学形式。其目的是在学生积极主动地获取知识的同时,能体验到探究的乐趣,寻求到科学的思想方法,培养学生自主探索能力和创新能力。‎ ‎  2、              探究式教学的特征 ‎  (1)主体性。学生是认识的主体、实践的主体、发现的主体,教学中要尽一切可能调动和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创造性,把机会留给学生,把时空让给学生,把愉悦还给学生,在不断探究中得出正确结论,这是探究式教学的关键。‎ ‎  (2)开放性。探究式教学必须建立开放的课堂教学体系,让学生学习过程开放,具有动态性;让学生的学习内容开放,具有选择性;学习目标开放,具有灵活性;学习时空开放,具有广阔性;学习成果开放,具有多样性,这是探究式教学的途径。‎ ‎  (3)探索性。要让学生充分地自主探索,真正实现自我发现,教师和学生要建立一种新的关系,教师要从“独奏者”过渡到“伴奏者”,课堂主活动不是教师讲授,而是学生自学、探索、解决问题,教师应平等参与学生的探索学习活动。这是探究式教学的核心。‎ ‎  (4)创新性。探究式教学应创设宽松、民主、和谐的师生交往情境,注重培养学生的怀疑精神和批判精神,鼓励求异,大胆质疑,引导学生在探究中学会学习,培养创新思维、创新能力,这是探究式学习的目的。‎ ‎  二、思想政治课探究式教学的操作程序 ‎  思想政治课既是一门德育课,又是一门知识课,要真正实现思想政治课知识、能力、觉悟三者统一,解决知与不知、知与情、意、信、行之间矛盾,必须让学生主动参与到教学中来,在自主探究中实现自我发展,主动内化。‎ ‎  (一)创设情境自学探究 ‎  兴趣是求知欲的源泉,是学生学习自觉性和积极性的核心因素,是探究知识的起点,探究式教学过程一般都是围绕问题进行的,问题是探究式教学的驱动力,问题引发认知冲突,打破认知平衡,因此政治课教学中必须通过创设合理科学的探究性问题情境,诱导学生积极参与,让学生处于激情状态,集中学生的注意力,诱发学生学习兴趣,调动学生主体参与意识和学习积极性,使学生产生学好知识的内在心理需求,来激发学生探究的欲望,使学生主动地进入自学探究阶段,培养自主学习习惯和自学能力。教师要求学生在自学探究中把学、思、疑、问连接起来,学有所思、思有所疑、疑有所问。例如教师在教学中创设一个家电市场价格大战的模拟情境,先请学生自学教材“市场经济和宏观调控有关知识”,然后让学生结合情境在自主探究中去获得并加深对宏观调控必要性和手段的认识。‎ ‎  (二)解疑导拨合作探究。‎ ‎  提出问题,就要去探究解决问题的方法,教师决不能把现成的答案完整地告诉学生,学生是探究的主体,教师是引导者、组织者,应为学生创造获得正确结论的条件,而对学生自学探究过程中的疑问要采取师生互动的合作方式解疑点拨、归纳总结,在合作探究中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帮助学生解决问题,培养学生人际间交流,互相启迪,丰富知识,促使学生与人协作,交际表达能力提高。合作探究有三种形式:一是生生合作探究,即让同桌学生就疑难问题互相启发,互相探讨。二是小组合作探究。如在讲授“农业问题”时教师让以4-6位学生为单位一起探究“当前农民收入增长缓慢的原因”,进而使学生获得增加农民收入途径的新知识。三是整班集体探究,如在讲授“中国入世利弊”这个热点问题时,采用集体探究方式,在合作探究中师生、生生平等对话,通过争论答辩获得“中国入世利大于弊”的认识。‎ ‎  (三)明理内化应用探究 ‎  学生的学习过程是不断建立和完善自身认知结构的过程,其认知结构的形成不可能在瞬间完成,需要逐步建构,学生认知结构的建构,是通过学生自主地进行观察、分析、类比、综合等探究活动完成的,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应注重知识的形成过程,让学生在探究过程中自己去发现知识,掌握解决问题的方法,使其主体性得到充分发挥,学会举一反三,解决类似问题。应用探究是政治课理论联系实际的要求,也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探究精神的要求,思想政治课应重视且善于引导学生运用马克思主义观点去认识解决实际问题。如学习了“价值规律作用”后,可引导学生对彩电市场价格大战分析,设置“如果你是彩电生产厂商,你会怎么办?”让学生在应用探究中进一步明理内化。‎ ‎  (四)激励评价引深探究 ‎  如果学生通过探究学习获得了某种启迪,学到了有用的东西,就会极大地增强学生的兴趣热情,因此教师要想方设法使学生学习的内部诱因得到正强化,运用探究知识的效果去激励学生,让学生得到满足感、喜悦感,让学生体验到成功探究的欢乐。评价学生的探究活动时应以激励为主,以探究的过程为主,开发学生的创新精神,让学生的创新才华得到展示,鼓励学生在社会实践活动中探究。如社会调查是思想政治课常用的组织学生社会实践的一种有效方法,学生通过社会调查获得丰富的感性材料,并对其进行思维加工,写出调查报告、小论文,教师应鼓励学生把成果向调查单位或部门提供反馈,这有利于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深入探究,明辨是非,使学生从观察、分析思考社会现象中认识社会的主流本质,增强事业心和社会责任感。‎ ‎  探究式课堂教学操作程序流程图 ‎  创设情境自学探究    解疑导拨合作探究    明理内化应用探究    激励评价引深探究 ‎  以趣生情独立自主    个人思考生生合作   ‎ ‎ 内化知识发展能力    共同评价明确思路 ‎  思维活跃主动探究    小组合作集体探究    举一反三方法探究    养成习惯激励探索 ‎  学有所思思有所疑    情感交流团结协助    开发智力培养创新    体验成功认识自己 ‎  疑有所问质疑探究    民主和谐个性探究    开放解决自学探究    建立自信方向探究 ‎  三、探究式教学的基本策略 ‎  1、情境设置策略。创设问题情境提供诱因,让学生入情入境地进行学习,是学生自主探究的重要前提,问题情境的创设要贴近学生的现实生活,靠近学生认识的最近发展区,设置问题悬念引导学生独立思考,让学生在最佳的探索状态下学习。‎ ‎  2、主体参与策略。教师要在学生探索新知识过程中提供一些探索线索,提供充分的探索时空,应让学生在民主和谐的探究氛围中充分表达自己的观点,实现师生、生生之间平等对话,保证学生在探索活动中产生积极的情感体验。‎ ‎  3、开放合作策略。教师要唤起学生开放的心态,提供合作讨论互相交流的机会,在师生、生生多向互动中探究,培养学生良好的合作意识、交际能力。‎ ‎  总之,探究式教学使学生通过探究获取了知识,获得了信心,懂得了创新,学会了生活,体验了感受-探究-创造的乐趣,变被动接受为主动探索,给政治课教学添上了一道亮丽的风景。‎ ‎  参考文献:‎ ‎  1、  刁培萼、吴也显主编《走向自主创新性学习之路》  上海远东出版社2000版 ‎  2、张承芬主编《教育心理学》山东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 ‎  3、钟启泉编译《现代学习论发展》教育科学出版社1992年版 ‎  4、李惠民主编《中学思想政治课教学论》河北大学出版社1991年版 ‎  5、[苏]苏霍姆林斯基著 杜殿坤编译:《给教师的建议》教育科学出版社1984年版 ‎  6、陈心五著《中小学课堂教学策略》人民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