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6.19 KB
  • 2021-04-26 发布

2021——2025年学习贯彻十九届五中全会“十四五”规划建议心得体会2770字范文

  • 6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4.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2021——2025年学习贯彻十九届五中全会“十四五”规划建议心得体会2770字范文 ‎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审议通过“十四五”规划建议,分领域阐述了“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和改革开放的重点任务,对科技创新、产业发展、国内市场、深化改革、对外开放等重点领域的思路和工作重点作出工作部署。‎ ‎  全会明确提出:“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坚持创新在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加快发展现代产业体系,推动经济体系优化升级;全面深化改革,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实行高水平对外开放,开拓合作共赢新局面……围绕未来五年的重点工作,记者采访了多位专家学者。‎ ‎  坚持创新,加快发展现代产业体系 ‎  坚持创新在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把科技自立自强作为国家发展的战略支撑。这是以习总书记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握国内国际发展大势,立足当前、着眼长远作出的战略布局。中国科学院科技战略咨询研究院院长潘教峰认为,新时代我国科技创新发展要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完善国家创新体系,加快建设科技强国。‎ ‎  “坚持发展是第一要务、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既要有充分的战略自信和赶超跨越的雄心,又要有足够的底线思维 ‎ 和奋发进取的恒心,打造一条从科技强到产业强、经济强、国家强的世界科技强国建设与发展新路径。”潘教峰建议,要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提升企业技术创新能力,激发人才创新活力,完善科技创新体制机制。在能力水平上,重点在科学重大基础前沿的问题上发力,在实现绿色增长和可持续发展能力建设上发力,着力提升致命短板技术、关键共性技术、前沿引领技术、现代工程技术和颠覆性技术的突破能力;在创新体系上,强化创新活动同经济对接、创新成果同产业对接、创新项目同现实生产力对接;在制度环境上,形成敢于创新、便于创新、乐于创新的氛围。‎ ‎  习总书记强调,要依托我国超大规模市场和完备产业体系,创造有利于新技术快速大规模应用和迭代升级的独特优势,加速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提升产业链水平,维护产业链安全。‎ ‎  “加快发展现代产业体系,推动经济体系优化升级,是顺应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实现高质量发展的现实需要。”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产业经济研究部研究室主任魏际刚认为,坚定不移建设制造强国、质量强国、网络强国、数字中国,我国具有一系列优势和潜力:我国拥有全球规模最大、最为完备的工业体系,拥有1.7 亿多受过高等教育或拥有各类专业技能的人才,同时还具有集中力量办大事的制度优势等。‎ ‎ “推进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需要坚持以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把发展经济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魏际刚建议,一是增强创新发展动力,加大基础研究投入,上下游企业加强产业协同和技术合作攻关,增强产业链韧性;二是推进要素协同,比如增强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能力,加快建设多层次产业人才队伍;三是健全制度体系,为产业持续健康发展提供鼓励创新、激发活力的环境,完善相关的标准、认证等服务体系;四是坚持对外开放,鼓励企业发挥自身优势,深度融入全球产业分工体系。‎ ‎  形成强大国内市场,实行高水平对外开放 ‎  “十四五”时期,要在质量效益明显提升的基础上实现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增长潜力充分发挥,国内市场更加强大。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产业经济研究部副部长许召元认为,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要坚持扩大内需这个战略基点,强化国内经济大循环,这有利于增强经济发展的韧性,也有利于带动国际经济循环,实现国内循环和国际循环相互促进。‎ ‎  坚持扩大内需,畅通国民经济循环,应打通从生产、分配到流通、消费等诸多环节的堵点。许召元表示,要健全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缓解老百姓消费的后顾之忧;要实现更加充分更高质量就业,提高人民收入水平,全面促进消费。‎ ‎ 同时,要加快培育完整内需体系,把实施扩大内需战略同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有机结合起来,以创新驱动、高质量供给引领和创造新需求。‎ ‎  此外,要重视拓展投资空间。促进高效率投资,重点促进研发创新等投资;进一步加大市场开放力度,降低融资成本,提高民间投资积极性,提高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和水平。‎ ‎  “我们提出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这决不是封闭的国内循环,而是更加开放的国内国际双循环”。习总书记在第三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开幕式上发表主旨演讲时强调,中国将坚定不移全面扩大开放,让中国市场成为世界的市场、共享的市场、大家的市场。‎ ‎  “‘十四五’时期,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基本形成。”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首席研究员张燕生认为,全会为我国高水平对外开放指明了方向,坚定了信心。展望“十四五”,我们要坚持实施更大范围、更宽领域、更深层次对外开放,开拓合作共赢新局面。‎ ‎  一方面,要继续推动商品和要素流动型开放迈上新台阶,进一步降低关税,积极扩大进口,坚持引进来和走出去并重,推动贸易和投资自由化便利化,推进贸易创新发展;另一方面,要推动标准、规则等制度型开放跨入新阶段,促进国际国内要素有序自由流 ‎ 动、资源高效配置、市场深度融合,打造法治化、国际化、便利化的营商环境和公平、统一、高效的市场环境。‎ ‎  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张燕生认为,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要深刻认识错综复杂的国际环境带来的新矛盾新挑战,增强机遇意识和风险意识,依托我国大市场优势,推动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积极参与全球经济治理体系改革,促进国际合作,实现互利共赢。‎ ‎  全面深化改革,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  “十三五”时期,我国全面深化改革取得重大突破,同时重点领域关键环节改革任务仍然艰巨。对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经济学教研部主任韩保江认为,“高水平”的内涵包括:高标准市场体系基本建成,市场主体更加充满活力,产权制度改革和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取得重大进展,公平竞争制度更加健全,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基本形成。‎ ‎  推动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更好结合。这既是内在要求,也是主要措施。建设“有效市场”,应以公平为原则,依法保护各种所有制经济产权和合法利益,营造各种所有制主体依法平等使用资源要素、公开公平公正参与竞争、同等受到法律保护的市场环境,激发各类市场主体活力;建设“有为政府”,要完善宏观经济治理,建立现代财税金融体制,建设高标准市场体系,加快转变政府职能,‎ ‎ 更好发挥政府作用,培育“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的营商环境。‎ ‎  “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高效配置生产要素,从而让劳动、知识、技术、管理、资本的活力竞相迸发,让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韩保江说,我们要坚持和完善党领导经济社会发展的体制机制,不断提高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能力和水平,让改革开放迈出新步伐。‎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