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6.00 KB
  • 2021-04-28 发布

语文(心得)之我在实用文教学中的几点做法

  • 5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4.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语文论文之我在实用文教学中的几点做法 ‎ ‎    河南省林州市城郊乡上庄学校    李志霞 ‎    学了《小学语文实用文教学策略》,我对什么是实用文,实用文该如何进行有效的教学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下面谈谈我在实用文教学中的几点做法:‎ ‎    一、巧导入,激发兴趣。‎ ‎    实用文多侧重于说明、议论,语言的逻辑性很强,这对于以形象直观思维占主导地位的小学生来说,理解起来有一定的困难,不容易接受。俗话说“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所以我非常注重课前导入,激发学生兴趣。‎ ‎    如《蛇与庄稼》一课的导入方式:1、师在黑板上快速画出蛇、庄稼的简笔画;2、提问导入:蛇是一种凶猛的食肉动物,而庄稼则是与人们生活息息相关的绿色植物。它们之间会有什么联系呢?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第三十一课《蛇与庄稼》吧。(师在“蛇”“庄稼”的简笔画间添加“与”字)生动形象的画面,吊人胃口的设疑,一下子就把学生的心牢牢地抓住了。‎ ‎    二、    抓字词,析义活用。‎ ‎    由于广大教师对实用文的基本功能、价值取向搞不清楚,定位不准,于是出现了很严重的“断层”‎ 现象,中高年级侧重于对文章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以读代教,将对“知识与技能”的培养搁置一边,这是典型的将实用文本当成文学文本去教的现象,而低年级又过度侧重于“知识与技能”的培养,忽视对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启发诱导。‎ ‎    我们常说“字不离词,词不离句”,只有首先理解字词的意思,才能进一步理解句子的含义,而只有在通透理解句子的基础上,才可能深刻领悟文章主旨。所以在教学中,我尝试通过抓重点词语,以词带篇,收到了“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功效。‎ ‎    仍以《蛇与庄稼》一课为例,在研究“猫和苜蓿”的关系时,我设计了这样一道练习题:理解“竟”这一词语在“猫的多少,竟和苜蓿的收获有密切的关系”一句。通过对“竟”的词义辨析——出乎意料,学生对“许多看似毫无关联的事物之间往往存在着密切的联系”这一科学道理有了更深刻的领悟。‎ ‎    再如《田忌赛马》一课最后一段“还是原来的马,只调换了一下出场顺序,就可以转败为胜”。我从字词入手,设计了这样两个问题:1、“只…就…”说明了什么?2、这样一个“简单”的办法是不是谁都能想出来的?第一个问题旨在使学生领悟到“方法很简单,没费多大力气”,在此基础上,我抓住“简单”,将学生的理解力引向纵深,然后通过让学生亲自动手试验,交流讨论,发现只有孙膑的办法才是唯一可取胜的办法,从而使学生理解了“这看似简单的办法融入了孙膑高超的聪明才智”。‎ ‎    同时,在教学中,我始终关注学生对词语的运用。如在《蛇与庄稼》中,我要求学生用“因为…所以…”说说蛇与庄稼的关系;在《田忌赛马》中用“只…就…”说一句话等。‎ ‎    三、创情境,以读促悟。‎ ‎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这一教学目标贯穿语文教学始终,然纵观当下的小学生阅读,往往是“正确流利”有余,“感情投入”不足。究其原因,就在于学生对所读内容没有深刻体会,此时“创设阅读情境”不失为一种行之有效的好办法。‎ ‎    如《诺曼底号遇难记》中有一段在轮船即将沉没时哈尔威船长与洛克机械师、大副之间的简短对话。一开始,学生在分角色朗读时,犹如“闲庭信步”,有气无力。很显然,他们并未走入人物的内心。怎么办?我突然灵机一动,对啊,既然这段对话是在乘客争相逃命,船上乱得不可开交的时候说的,何不让学生模仿出那种混乱的局面,然后再找学生分角色朗读呢?随着我一声令下,霎时,尖叫声、哭喊声、奔跑声、火炉被海浪呛得嘶嘶喘气声响成一片,一向安静的教室此刻像一锅煮沸的开水翻滚不休,“船长”只好竭力提高声音以确保自己的命令不被湮没在混乱的人潮中,一段简短生动的对话就此被成功地演绎了出来。‎ ‎   ‎ ‎ 通过再现险境这一环节的设计生成,同学们不仅体会到了船长那临危不惧、舍己为人的高尚品格,而且深受感动,对船长产生了由衷的敬佩之情,以至在朗读最后一段即船长葬身大海时,大家都神情凝重,眼含热泪。那一刻,那个伟大的灵魂,那尊黑色的雕像,仿佛就站在我们面前。‎ ‎    四、重拓展,积累创新。‎ ‎    实用文教学重在对信息的获得,而仅靠书本上的那点东西是难以获得大量信息的,这就要求教师“功夫在课外”,注重知识的拓展延伸。‎ ‎    如教学《陶罐和铁罐》时,教师通过提问“铁罐为什么会消失得无影无踪”,插入有关铁的氧化的科学知识;教学《黄河象》时,通过提问“科学家为什么假想当时是一个象群,而不是一头象?为什么假想落水的是一只带头的老年公象?”让学生课下查阅资料,从而对象的生活习性有了进一步的了解,拓宽了其知识面,为日后的提高与创新打下基础。‎ ‎    五、小练笔,学以致用。‎ ‎    再好的办法如果不拿来进行实际应用,也只能是“镜中花”“水中月”,所以课堂小练笔应该成为学生学以致用的有效载体。‎ ‎    如学完《陶罐和铁罐》一课,可让学生仿写《铅笔和钢笔》、《太阳和月亮》等;学完了《富饶的西沙群岛》,认识了总分结构,可让学生以“花园里的花真美啊”为开头写一段总分结构的话;学了《美丽的小兴安岭》,知道了本文是按“春夏秋冬”的时间顺序写的,可让学生以《我的家乡》为题进行仿写。‎ ‎    以上是我在实用文教学中的几点做法,下面谈谈我的困惑:在教学中,不能很好地把握实用文本和文学文本的界限,尤其是在实用文的阅读方面,常常一不留神就偏向了纯文学性的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