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4.85 KB
  • 2021-04-28 发布

七年级生物期末考试试卷分析

  • 5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4.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七年级生物期末考试试卷分析 本次试卷共分四道大题,卷面满分一百分。时间:60分钟,闭卷,范围:七年级生物上册全部内容。下面将从以下方面对本次试卷进行分析。‎ ‎ 一、试卷总体情况 ‎ 本次七年级生物期末考试主要考查学生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部分题目比较灵活,突出考查了学生在具体的环境中,进行思维与能力的训练,内容丰富,难易适中、知识与技能并重,较好地体现了新课程倡导的评价体系。‎ ‎ 二、得失分情况和原因进行分析 ‎ 第一大题,单项选择,共20题,40分。本题主要考察的是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本题题型较活注重基础,学生获得的最高分是40分最低分是12分。失分最多的是9、13、14、16、20题,七年级的学生大部分还没有摆脱小学学习知识死记硬背的模式,不会自己去学习、分析问题,具体问题如下:1、个别学生对知识的掌握不牢固2、学生对较活的题应变能力较差3、不会将学到的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4、不会对问题进行分析。‎ ‎ 第二大题,判断题,共15道题,共计15分。本题考察的是学生的辨别能力,尤其是对其个别概念的理解和区别。本题得分情况较好,学生对这样的类型题也很感兴趣。 ‎ ‎ 第三大题识图作答题,共5个小题,共计35分。利用图文资料回答问题。本题考察的是学生的能力,尤其是对图文资料的阅读、分析等综合能力,本题得分情况对较好的学生来说得分较高,对这样的类型题也很感兴趣;但是对于成绩相对更差的学生来说可不是那么好得分。这个综合题就成了拉分题。第5小题有几个空在教学上没有作要求,有点超纲(考得太过细了点)。还有就是本大题的图案很多都看不清楚,这也多少影响了学生的成绩。‎ 第四大题,实验探究题,共2个小题,10分。它考察的是学生的能力,尤其是对图文资料的阅读、分析等综合能力,考察的是学生所掌握的基本实验技能、实际操作能力、探究能力,而且此题体现了较强的学科专业性,从这些题得分情况看,对较好的学生来说得分较高,对这样的类型题也很感兴趣;但是对于成绩相对更差的学生来说可不是那么好得分。这些综合题就成了拉分题。此题的得分率较低,主要是学生对实验课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应用技能相对薄弱,探究活动设计环节还存在问题,看来以后还需要在实验课上多下功夫。重在考查能力,鼓励学生创新,因此对我们农村的普通学生来说有一定难度,因此失分也较多。‎ 三、考试反映的问题及整改措施:‎ 从学生试卷可看出还存在许多问题:‎ ‎1、字母书写不规范,字迹潦草,错别字较多。与学生写字基本功较差有关。在填图题中把“雌蕊”的雌、 “受精”的受, “胚珠”的珠 等等学生写错的较多,出现眼高手低现象。‎ ‎2、审题能力差,不能提取题目中的隐含信息,不能依据题目提供的信息分析解决问题,对题意一知半解就凭经验或印象答题。与学生语文阅读理解能力较差有关,不会找关键词,不会总结中心意思。‎ ‎3、未养成总结归纳的习惯,不能习惯性的归纳所学的知识点与灵活应用。‎ ‎4、应用生物学知识迁移的能力差,不能与社会、生产、生活相联系,缺乏生活的基本常识,对基础知识在新情景下不能正确应用,对问题不善于分析。与学生平时不干家务、脱离实际生活有关,学习方法不得当,不会灵活运用。‎ ‎5、有偏题超纲现象.如填图的第5小题图中哪个果实不能继续长大。是因为树皮中能够运输有机物的筛管被切断。这一空在教学上没有作要求,有点超纲(考得太过细了点)。这也多少影响了学生的成绩 整改措施:‎ ‎1、要抓质量,先抓习惯。平时在教学中注意抓好学生的书写、审题、与检查等良好的学习习惯。‎ ‎2、加强基础知识的掌握,对知识的延伸与拓展需要深入了解。‎ ‎3、注重开发性使用教材,做到吃透教材,把握好教材的重点难点。‎ 四、考后的感想与反思 ‎ 从这次考试可看出,在生物教学中还存在许多问题,值得我认真研究与反思 ‎ 1、要继续深入钻研课标,加强教研,不断提高教育教学水平,用新课程理念统领课堂。‎ ‎ 2、狠抓基础知识的落实,把书本知识与日常的生产、生活紧密联系,教师认为学生会的学生不一定会,多用生活中鲜活的事例使书本知识常识化,寓教于乐,把初中生物课上成学生最喜欢的课。‎ ‎ 3、多做一些探究性实验,最好多让学生亲自动手做,搞清楚每一个步骤,体验探究过程,至少可以使遇到同类问题得以借鉴。‎ ‎ 4、深入了解学生,关心他们的学习、生活,了解他们的学习需求,然后按需而教,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不断改进教学方法,创设生动有趣的课堂气氛,让全体学生都参与进来。按课标的要求,突出重点,突破难点,精讲多练,扎扎实实落实好基础知识,方法灵活多样,要启发不要硬灌,更不能死记硬背,要引导,不要代替,要让学生思考,不要一讲到底,要因学论教,而不要因教论学,要注重改变教学方法,变注重学习结果为注重学习过程。‎ ‎5、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让学生积极参与教学过程,变学生的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重视知识的形成和发展的过程,启发学生通过学习发现问题并提出问题,从而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并学会应用。‎ ‎6、恰当选择和组合各种直观教学手段,自制教具,充分运用实物、标本、多媒体教学手段、多媒体课件的制作等,充分发挥现代教育技术在解决重点、难点及创设能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的教学情境等方面的作用,给学生充分的自主活动时间和空间,为学生提供线索,尝试和思考的机会,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7、尊重学生,与时俱进,和学生共同学习,共同提高,共同成长。‎ ‎ 相信通过我们的努力,学生的成绩和实践能力一定会与日俱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