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9.75 KB
  • 2021-05-10 发布

退役军人创业事迹与退伍军人脱贫攻坚事迹材料

  • 9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4.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退役军人创业事迹与退伍军人脱贫攻坚事迹材料 退役军人创业事迹 牢记军人荣誉和使命担当 ‎**强,1972年3月出生,1990年12月入伍,1993年12月退伍,现任**超强纸制品有限公司总经理。退伍回乡后以军人的执着艰苦创业、勇于创新,从商贩做起,创建了从业人员200多人,年生产优质瓦楞纸板1.8亿平米,产值逾5亿,利税收入超千万元的**最大的纸板生产企业,成为**纸包装行业产业发展的领头人。当选为聊城市政协委员,评选为聊城市“十佳创业带头人”、冠县优秀退伍军人,冠县退役军人就业创业先进个人等。‎ 超前思维,济弱扶困 ‎1993年12月在部队服役三年的**强回到**农村老家,面对贫困落后的农村,不甘“贫困”束缚的他,开始了艰难的创业之路。‎ ‎**年,他凭借军人狭路相逢勇者胜的的气魄与胆识,创办了**超强纸制品有限公司,并不断把军队管理和文化建设的精髓有机融入企业管理和企业文化当中,提出了“思想创新,技能精进,军事化管理,质量为王,服务及时”的企业经营管理理念,健全现代企业管理制度,公司进入良性发展的快车道,生产效益连年翻番。‎ 企业的经济效益上去了,管理也规范了。此时,他想的是如何帮助贫困农民。随着企业规模不断扩大,开始大量招工,他打出的招工广告别具一格,把家庭条件特别贫困当作首要条件(当时还没有实施精准扶贫)。招工由他自己亲自把关,想要进企业的农民须先填一张表格,包括家庭成员基本信息、健康状况,经济收入情况等,然后他根据表格内容逐一审核,最终选定进入企业的都是极端贫困的人口。这些人进入企业,收入激增,极大改善了生活条件。有两位六十多岁的孤独老人听说超强纸制品招工,而且主要招募穷人,便抱着试试看的心理去报名。门卫看到他们两个年龄大了,认为他们是无理取闹,便不让他们进去。正在此时,**强同志走了过来,一问情况,得知他们都是鳏夫,无儿无女,便决定收留他们,结果他们既没有文化,也没有一技之长,就安排他们做了厂区保洁员。分管后勤的负责人说:“我们的厂区卫生已划分了责任区,不需要保洁员。”**强说:“我本来想安排他们做门卫,这样更轻省一些,可是他们没文化,不能胜任,咱总不能把向咱求助的父老乡亲拒之门外吧?再说,你又多了两个兵,何乐而不为呢?”‎ 真诚帮扶,引导脱贫 部队的教育和培养,加深了**强对人民的感情,脱贫攻坚战开始以来,他一直在思考如何帮助更多的贫困户脱贫。结合纸箱行业入门门槛低,初期投资小,盈利稳定的特点,他积极带动附近村民参与到纸箱包装的制造行业,以资金支持,赠送技术等方式引导他们从单一的纸箱家庭作坊开始、传授技术、简易设备购置,先把纸板提供给村里的贫困加工户,等他们的纸箱卖出后再回收成本,让贫困的村民看到了致富的希望,大力助推当地纸箱包装行业的发展。在他的带动和扶持下,以孟庄村为中心方圆50公里内的纸箱加工企业如雨后春笋般发展起来,先后出现了300余家各类纸箱加工企业,从业人员近万人,其中创业脱贫的二十余家,参与就业的贫困人口一百多人。原因是对创业、就业人员他也亲自把关。对具有一定创业能力的贫困户予以特别关照,提供设备和原材料,并帮助他们销售,在不影响其生产生活的前提下,逐步回笼资金。对帮扶创业的小微企业,总是谆谆告诫他们尽量录用贫困户就业,超强纸制品为这些小微企业提供一定的用工补偿,确保他们不受损失。‎ 强化责任,回馈社会 退伍不褪色,致富不忘本,成功后的**强没有忘记父老乡亲,他常说:“作为一名退伍军人,一个响应号召先富起来的农民,政府给了我荣誉,同时给了我责任,我的效益来自社会,我要服务于社会”。多年来对慈善事业累计捐款逾百万元,直接资助贫困儿童16人,直至其大学毕业为止。为县特殊教育学校捐赠被褥、床单,走访军营等。每年他都为本村的60岁以上的老人发放100元现金加一袋面、一桶油,为孤寡老人发放500元现金,一袋面,两桶油福利,已经坚持十多年不间断。每年他都会拿出几万元,交由教育部门对贫困学生予以帮扶。超强纸制品精准扶贫定点帮扶贫困村大郭庄村,他出资10万余元,安装了路灯50盏,修建了排水设施,方便贫困群众生产生活,并录取贫困对象55人进厂务工,实现稳定脱贫。为改变贫困户生产生活条件,增强贫困户的获得感、幸福感,近三年,他连续投资近30万元,为孟庄村安装路灯40余盏,修建了村民健身广场,和500米柏油路。‎ 作为一名退伍军人,**强同志始终牢记军人荣誉和使命担当,做到退伍不褪色。他始终关心社会发展稳定,热心投身公益事业,大力支持脱贫攻坚,为建设文明和谐社会做出了积极贡献。‎ 退伍军人脱贫攻坚事迹材料 退伍军人脱贫攻坚事迹材料 退伍退役不褪志 脱贫攻坚再披甲 人们经常用“退伍不褪色,退役不退志”来赞美退役军人。穿上军装的那一刻,他们立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苦练杀敌本领,时刻准备战斗”的铮铮誓言;脱下军装后,他们依然坚守初心,不忘为人民服务的使命。当全国吹响了脱贫攻坚的冲锋号角,他们义无反顾、主动投身到攻克贫困的特殊战场中去。‎ 有召必回,踊跃请缨赴战场 ‎2020年,正值乡村振兴的起步期、改革攻坚关键期、精准扶贫的决战期,迫切需要年轻能干、讲政治、有能力的人来挑起重担。为确保如期打赢脱贫收官之战,**区脱贫攻坚工作队积极响应国家号召,其中65名由退役军人担任的工作队员主动要求留任,继续投身这场攻坚战 今年3月,**区委、区政府号召广大干部积极投身到脱贫攻坚战役中去。广大退役军人闻讯后纷纷踊跃报名,共报名登记33名,经层层考察审核,选取22名补充到脱贫攻坚工作队伍。那思镇工作分队长赖相春说“这次我是主动请缨参战扶贫,退伍后我一直有个想法就是要加入到脱贫攻坚队伍中,为消除贫困而战,在扶贫这条新时代长征路上,一棒接着一棒跑,一事接着一事办,以滴水穿石之功,带领贫困群众一起迈入小康社会。”而11名没有入选的同志失望之情溢于言表,但也表示理解,张文章说:“虽然这次没能选上,只要组织任何时候有需要,纵使已经脱下了军装,但我坚决听党指挥,必定第一时间到位。”‎ 有战必胜,勇于担当甘贡献 ‎5年战贫不言退。那****村的第一书记**,**年退役后在**区林业局任职,**年10月,开启了他的驻村征程。“自从邓书记来到我们村,这里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他带着大家发展产业,加入合作社,我们的收入比原来多了,很多像我一样原来住在破旧砖瓦房的家庭现在都建起了楼房。”**村殿彭村民小组贫困户韦谊兴深有感触地说。他善于宣传发动群众,激发群众内生动力,以出租的经营方式,带头推动成立碾米产业村民合作社,既解决了**村群众的生产需求,又为村级集体经济注入新收益。打造了**村富硒红黑米品牌,辐射带动群众98户,其中贫困户48户,每户增收约**元,带领整村顺利脱贫摘帽。全村建档立卡贫困户100户387人,**一户一户地走访,摸清致贫原因,结合贫困户实际,制定一户至少一个增收计划,通过合作社带动、介绍外出务工等方式促进贫困户增收。截至**年,已实现全村93户368人脱贫,贫困发生率由7.2%降至0.15%。‎ 舍弃小家为大家。**镇**村的第一书记**,**年从部队退役后在**区妇幼保健院工作,**年6月选派驻村。在入户走访中了解到白坟面村、江口村、大院、苦竹山村等4个自然村的进村道路还是泥土路,群众出行极其不便,**立马和村支书商量,多方对接争取,向上级有关部门申报实施村级道路硬化项目。2020年上半年,5条新修建村道已实现竣工通行,总长2283米,惠及群众1300人。同时,思良江危桥修建项目也成功申报**区2020年为民办十件实事项目,年内将有效解决群众通行安全问题。虽然家里父母年迈多病,妻子身体也不好,驻村以后在家陪护时间更加少,但**坚定“不获全胜决不收兵”信念,克服了种种困难,坚守在扶贫一线,铺就了**村群众的致富路,架起了党和群众的连心桥。“两年来,对父母和妻子有许多亏欠,夫妻都年过三十还顾不上要孩子,但是能尽我之力为一村群众谋发展、办实事、解难题,无愧于组织对我的信任,兑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从军誓言。”他动情地说道 军民鱼水情意深。那****村工作队员**, **年退役后在**区环境卫生管理站工作,**年3月选派驻村。两年多来,他始终以赤诚之心做群众的亲人,把群众的难题当成自己的难题,不遗余力为群众排忧解难。**村贫困户张原讯的妻子陈美凤,东兰县人,原携一女三子嫁在合浦县乌家镇捞竹江村,后于1996年到**村与张原讯生活至今,一直都没有身份证和户籍,成了张原讯的心病。**深入了解情况后,多次联系东兰县、合浦县乌家镇派出所,均反映查无此人,事件一度再入困局。思索再三,他决定从陈美凤之子寻找解决的突破口,通过村委出具证明材料请求东兰县、合浦县乌家镇、那**三方派出所协助调查,终于在**年6月解决了陈美凤的身份和户籍问题,并按程序申报纳入贫困人口,困扰张原讯一家长达23年的难题得到了彻底解决。“刚开始,我们都在想这小伙子年纪轻轻,在村里能做什么?但是在这两年里,真的帮我们解决了很多问题,尤其是我家老婆子的户籍问题,他就像我们的亲人一样,我们的大小难事他都放在心里。”说到这件事,82岁的老大爷张原讯仍难掩激动之情。‎ 作风优良,艰苦奋斗闯新路 转作风强基层党建。**镇**村第一书记**,果敢扭转基层作风,建强基层党建。****年退役后在共青团**区委工作,**年8月选派驻村。到基层开展工作后,**深刻认识到村级干部队伍在脱贫攻坚中的重要性,村“两委”班子不团结、不作为,脱贫攻坚各项政策的落实就会受到很大阻力。当了解到村“两委”班子存在着各种问题,严重影响脱贫攻坚工作的开展之后,**作为驻村第一书记,及时和村“两委”干部进行谈话,希望找出根源,解开症结,多次沟通却没能改变现状。**果断向上级报告并配合组织部门按照程序选拔村“两委”班子主要领导人选,新选任了支书和村主任,配足配强了基层班子,干部作风明显转变。**注重党员日常教育工作,通过党课的形式,召集村支部党员上政治和廉洁党课,以通俗易懂的方式讲解理论、解读政策,激励广大党员群众自发参与到脱贫攻坚和产业发展中去,基层党建焕发新的活力。**村群众纷纷表示,“村委换了新的干部后,办事效率高了很多,田间山上有个什么事,他们都及时赶到帮解决”,“村里党员先锋模范意识也更强了,我们生产生活上有什么困难,他们都带头互帮互助”。‎ 强龙头发展产业。那思镇塘底村第一书记**,以十足韧劲逐项破解产业发展难题。****年退役后在那思镇工商所工作,**年3月选派驻村。16年的军旅生涯,坚韧不拔的品质早已融入他的血液,脱贫攻坚中遇到的多棘手的问题、多硬的骨头,他都一一啃下了。塘底村是**区较偏远的一个贫困村,产业发展单一,群众收入来源少。驻村后,**意识到脱贫攻坚必须要依靠群众,群众要脱贫致富,关键还是靠自力更生、靠发展产业。于是,白天他总是奔走于田间地头,无论风里雨里还是炎炎夏日,都能见到他的身影;晚上他走村入户,与群众交心攀谈,谋划如何因地制宜发展适合本村的产业。遇到种植技术、销售渠道、品牌宣传等种种问题,他都没有气馁,凭着一股韧劲多方协调沟通,联系相应部门邀请专业人员现场指导,利用展销会等平台推广品牌。在他与群众的共同努力下,培育发展了那思富硒紫米、红顶芋蒙、山泉豆角等多个特色产业,极大增加了该村群众的收入,实现特色产业从无到有的突破。‎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