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8 MB
  • 2022-09-27 发布

婴儿运动能力的发展与训练

  • 132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4.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婴儿运动能力的发展与训练贵州阳光育婴学校——杨莹\n0-3岁是人的运动能力的快速发育期--婴幼儿运动能力的发展是神经系统发育的一个重要标志。运动能力的健康发育是孩子的心理与智能良好发育的基础--人的运动能力发育又是和人的心理、智能的发育密切相关的。\n一.婴儿大运动发展的规律与训练一、头尾规律头部、躯干、脚抬头、翻身、坐、抓、站立、行走二、从泛化到集中无意识的不自主到自主、动作从不协调到协调、对外界反应从整体到逐渐分化。\n三、由粗到细大动作先发育,精细动作才随之发育。四、由远及近越接近躯干的部位动作的发育就越早。五、正反规律先发展正面动作,再发展反面动作。六、由低级到高级从无意动作到有意动作。\n动作发展是从不随意到随意,从不准确到准确--初生儿对外界的动作反应是未分化的整体反应即全身性活动。开始时手眼不协调、全身用力、手不能准确抓到物品,逐渐可以摸到,再发展到手眼可协调、准确地抓到想要地东西。\n运动对婴儿生长发育的重要性一、运动是婴儿生存和发展的基本条件出生后具备维持生命的先天反射;通过运动与环境发生联系并逐渐适应环境。二、运动的正常发展是婴儿神经系统正常发育的重要标志运动在身体、神经和心理发展成熟基础上发展起来,可利用反射检查新生儿神经行为发育状况。运动能力早于其它能力,婴儿早期的一切智能发展用动作表达。\n三、运动促进婴儿生长发育和心理发展1、对生长发育的影响促进骨骼肌肉发育、促进婴儿食欲、增强抗病能力和适应环境能力。2、对心理发展的作用对神经系统发展具有促进作用促进心理发展\n四、运动对婴儿身心障碍的康复具有重要作用婴儿出生前后受到影响造成身心障碍,可通过运动进行一定的康复。五、运动可增强婴儿体质,提高健康水平血液系统、消化功能、呼吸功能等身体系统的锻炼。\n影响婴幼儿动作技能发展的因素:一、发育的成熟是运动能力发展的基础双生子爬楼梯案例二、环境因素可促进婴儿运动能力发展1、自然环境活动环境、气候变化、自然条件2、家庭环境育儿方式、父母教育态度、家庭物质条件\n三、营养是婴儿运动能力发展的基本保证热能、蛋白质、钙、铁、锌、镁、铜四、疾病的影响地中海贫血案例\n大动作大动作技能训练的基本内容:抬头、翻身、爬、坐、走、跑、跳、攀登、平衡、投搓等。\n1、概述:是一种随意运动。在大脑皮层支配和控制下,由全身大肌肉群、骨骼和关节体参加的运动。主要依赖头颈部肌肉群、腰部肌肉群及四肢肌肉群参与的平衡性运动。在婴儿出生后4个月左右开始出现。\n2、大运动的表现形式:(1)头颈部和躯干的控制运动。最早出现的自主运动。头颈部控制运动、躯干控制运动(2)自主位移运动。最早的自主位移是爬行动作。爬行、行走(3)技巧性大运动。\n二.婴儿大运动训练时注意事项P120\n三.大动作训练的原则P189\n四.婴儿大运动的发展及训练方法0---3个月一、婴儿大运动发展的里程碑1个月:强直性颈反射姿态2个月:俯卧位时抬头45度3个月:俯卧位时抬头90度\n二、婴儿大运动发展的评价1、仰卧姿态强直性颈反射、对称姿态、对称期\n2、俯卧姿态新生儿:手臂和腿成弯曲的姿势俯卧,双上肢从肘部弯曲紧贴躯干,双手握拳,双下肢向两侧分开,从膝部处弯曲,臀部耸起,头转向一侧,脸贴在床面上。体重落在面颊、胸部和腿部。\n1个月婴儿:用玩具逗引婴儿,会摇晃抬头,高度是2.5CM左右,头偏向一侧。\n2个月婴儿:抬头使下巴离开床面5-7.5CM,脸与床面大概呈45度。抬头时间有所增加。3个月婴儿:俯卧姿态稳当且能保持平衡。\n3、坐位姿势1个月婴儿被扶着坐起来,头耷拉在胸前,下颌几乎靠到胸部,背弯曲呈C型。2个月婴儿,抱坐胸前时,头可以摇晃着竖几下。3个月婴儿扶坐时,头能经常竖起,向前挺伸与躯干成一角度,有时头会向胸前摇晃摆动。\n4、站位姿态不会站立,但会出现踏步反射,只是踏步反射会于出生后56天左右消失。踏步反射是行走的基础,体重高的宝宝踏步反射消失稍早一些。\n三、婴儿大运动发展的训练方法注意事项:(1)时间:婴儿出生后3-4周,每天1-2次,每次10分钟左右,喂奶后1小时进行。(2)场地:硬质平面进步。(3)要点:训练循序渐进,动作轻柔缓慢,配合简单语句或儿歌交流,在宝宝身体健康时训练。\n训练活动:1、伸展颈背\n2、下肢运动:俯卧,两腿分开,大人两手握住宝宝踝部尽量让腿伸直,让宝宝小腿轻轻上弯,两脚掌相互接触慢慢还原。\n3、上肢运动(仰卧)4、扩胸运动(仰卧)5、屈膝屈髋(仰卧)6、训练侧翻(仰卧,婴儿2个月以后)7、踏步走走\n第二节4-6个月一、婴儿大运动发展的里程碑从卧位向坐位发展4个月:拉坐时头不后滞5个月:俯卧位时抬起胸6个月:用手撑着坐\n二、婴儿大运动发展的评价1、仰卧姿态4个月:双手抬起在胸前合拢,手指相互玩,抬腿能力增强。所以,该时期仰卧位是锻炼婴儿上臂和腿部运动很好的位置。拉坐、侧翻身是该月龄训练的重要方法。\n5个月:手臂可以上下左右活动,能把两条腿高高举起。拉坐时头能主动抬起,侧翻身有意识进行。6个月:仰卧时喜欢玩自己的脚,可根据自己需要把头左右转动。拉坐时相当省力,能从仰卧转到侧卧,再转到俯卧。\n2、俯卧姿态4个月:能将头完全抬起并与床面呈90度,头部可以上下左右转动。5个月:用双手撑起并将头和胸抬起,双肘关节伸直,上臂不弯曲,身体的重心仍在腹部,头完全竖直并与床面保持90度。6个月:张开的手撑着能将头和胸高高地抬起,整个胸部能抬离床面,身体的重心移动髋部。会出现以腹部为中心的旋转运动。\n3、坐位姿态是婴儿从卧位向坐位发展的过渡阶段。但不主张让婴儿过早学会坐,需要遵循婴儿生理发展规律。4个月:扶坐时,除手臂活动或转头时头会偶尔晃动外,不会再出现摇晃情况。头基本能与躯干保持在一条线上。当婴儿在拉坐时头不后仰且不晃动时,就可以开始让婴儿试着靠坐。\n5个月:可以靠坐,靠坐时,头能完全竖直竖稳,转动时不会出现晃动躯干情况。但靠坐时间不可太长,一般不超过10分钟,且大人不能离开孩子。6个月:还不能独坐,靠双手支撑坐起。\n4、站位姿态在此阶段不要训练宝宝站的能力,过早让宝宝站会对腿的发育带来负面影响。4个月:竖抱时,头可以竖得很稳。站立在腿上或桌面上,呈现的姿势是臀部伸展两膝稍弯曲。5个月:竖抱时,头能左右灵活转动。扶站着,会屈曲膝关节向上蹦跳。但此动作不宜做得太多。6个月:只需平拉双手,即可站立片刻。若膝关节弯曲则不要做该动作。\n三、婴儿大运动发展训练方法1、练习抬胸2、训练翻身3、蹬腿运动4、玩玩脚丫儿5、匍匐爬行6、拉臂坐起7、试着蹦跳(0--6)\n第三节7-9个月一、婴儿大运动发展的里程碑从坐位向站位发展7个月:会坐8个月:会爬9个月:扶站\n二、婴儿大运动发展的评价1、仰卧姿态7个月:已掌握仰卧位的各种动作技能。训练连续翻身是重点。8个月:可以从身体任一侧翻身。要特别注意该阶段婴儿安全。9个月:能在仰卧位基础上侧向坐起。\n2、俯卧姿态7个月:能把上身高高抬起,而且能用一只手和髋部支撑身体将上身抬起,用腾出来的手够玩具。爬行时无法向前,只能原地打转或向后退。8个月:能用双手、双膝撑起身体,胸部腹部离开地面,但下肢还不能完全跪起来。9个月:在作好爬行准备基础上完全会爬。并且只要训练得当,会掌握手-膝爬行姿势。\n3、坐位姿态7个月:大人放成坐位,会独坐。8个月:能坐得很稳,并能自发地从坐位翻转到俯卧位,从卧位姿势坐起。9个月:可以坐着向左右方向自如转动上身并够取玩具。\n4、站位姿态7个月:能将两腿伸直,用脚尖着地站立来承受大部分身体重量。8个月:扶物站立能力有所提高,保持平衡能力也加强。(学步车的弊端)9个月:能从扶物站有意识变成坐位,扶物捡物,还能扶物走动。\n三、婴儿大运动发展训练方法1、自己坐起2、手膝爬行3、提腿支撑4、踝部运动5、扶物站立6、拉栏杆站起来7、扶栏杆横走\n第四节10-12个月一、婴儿大运动发展的里程碑站起来10个月:会独站11个月:会扶走12个月:会走\n二、婴儿大运动发展的评价1、爬的姿态(以下均是训练得当时所出现的发展情况)9个月:手膝爬行10个月:更加灵活,且能改变爬行方向和自如转身。11个月:手足爬行12个月:不仅能在平地爬,也可以爬越障碍,甚至爬楼梯。\n2、坐位姿态该阶段婴儿都能独立完成坐的动作,即能从任何位置转变成坐位。\n3、站位姿态10个月:能扶物站得很稳。11个月:能独站几秒钟。12个月:能在独站较稳的基础上,做出许多动作,同时保持身体平衡。\n4、走的姿态10个月:扶物可协调双脚迈步。11个月:只需要一只手的支撑帮忙,就能在挪步时保持身体平衡。12个月:能蹒跚向前。(7---12)\n三、婴儿大运动发展的训练方法根据宝宝发育实际情况选择训练项目。1、手脚爬行2、练习独站3、练习迈步4、试着行走5、弯腰捡起6、下蹲运动婴儿出生后第一年是大运动发育最重要的阶段。\n第五节13-18个月一、婴儿大运动发展的里程碑会走13个月:会独走14个月:会弯腰捡东西15个月:拉着一只手上楼梯16个月:爬上大椅子17个月:僵硬地跑18个月:倒着走\n二、婴儿大运动发展的评价1、走的能力13个月:大部分婴儿会走路14个月:几乎都能走15个月:走得比较稳16个月:已经走得很稳,也更加自信17个月:能推着玩具车前进、转弯或避让障碍物18个月:能倒退走\n2、跑的能力婴儿能走稳并走得自如以后,会开始学跑。15-16个月:开始学跑,动作较僵硬。17-18个月:会协调跑的动作,控制身体平衡。婴儿在学跑过程中经常跌倒,因为婴儿头重脚轻的缘故,所以大人要注意婴儿安全。\n3、爬高的能力12-13个月:学会用四肢一级一级爬上楼梯。14-15个月:不仅会爬楼梯,还会爬沙发和椅子并转身坐下,再从沙发或椅子上后退着地爬下来。16-18个月:会借助物体向高处攀爬。视崖实验\n4、上下楼梯的能力婴儿上下楼梯的能力是评估大运动发育水平的一个有价值的指标。13-15个月:可以一手牵着大人的手,一手扶着栏杆跨上台阶。16-18个月:可以自己扶着栏杆上楼梯。(侧向上楼梯-双脚交替上楼梯)\n三、婴儿大运动发展的训练方法1、爬过“小山”2、追赶皮球3、抛掷皮球4、弯腰滚球5、玩踢皮球6、玩拖拉车7、扶栏上下楼\n第六节19-24个月一、婴儿大运动发展的里程碑会跑、会跳19个月:能扶栏上楼20个月:会踢皮球21个月:跑得好22个月:能扶栏下楼23个月:独脚站瞬间24个月:双足并跳\n二、婴儿大运动发展的评价1、走的能力19-21个月:走的过程中能随心所欲行动。22-24个月:受大人动作姿态影响模仿走路(酉酉学爷爷走路)\n2、跑的能力18个月:在跑动中通过扶物停下。21个月:能在跑动中控制住自己逐渐放慢速度停下来。24个月:跑得较好(跑步姿势、稳定性)\n3、独脚站与蹦跳的能力21-24个月:不扶物情况下可抬起一只脚保持1-2秒的平衡。21-24个月:有蹦跳意识,但无法做到双足并跳。表现为两脚起跳不一致、没有下蹲助跳动作。\n4、上下楼梯的能力19-21个月:能扶栏一步一级上楼梯,两步一级下楼梯。22-24个月:自己熟练地扶栏上下楼梯。\n三、婴儿大运动发展的训练方法1、自己上下楼2、追逐皮球3、跨越“小河”4、小鸟飞飞5、试独脚站6、小兔蹦蹦7、爬玩滑梯\n第七节25-30个月一、婴儿大运动发展的里程碑会跳、会蹦25个月:会跳26个月:独自上下楼27个月:独脚站片刻28个月:会脚尖走29个月:会骑小三轮车30个月:会从高处跳下\n二、婴儿大运动发展的评价1、走与跑的能力走路步伐和节奏不均匀,两臂与下肢动作不协调。30个月,能模仿成人用脚尖踮着走。跑得更有力,跑动中脚能抬高,能较好地起跑、停住、绕圈跑、躲避障碍跑。两岁半的宝宝可以骑小三轮车。\n2、独脚站的能力能在大人示范下,不扶物提起一只脚,独脚站1-2秒。大人应训练双脚均衡站的能力,不要把负重力都放在右脚。\n3、会蹦跳的能力2岁以后能双脚并跳,表现为向上跳。可在平地跳基础上再利用沙发、跳跳床等软性面练习。在原地跳能站稳后,能从较矮台阶上往下跳。但仍表现为直直跳,不会屈膝跳。这种情况一直延续至30个月。\n4、上下楼梯的能力25-27个月:两步一级上楼,上楼姿势比以前稳,动作也协调得多。30个月:两脚交替上楼,上楼速度加快。下楼梯动作较上楼梯动作难,所以发展稍慢一些,大人可逐步训练婴儿上下楼梯的能力。\n三、婴儿大运动发展的训练方法1、跨越障碍2、跳跃运动3、金鸡独立4、跳下台阶5、投接皮球6、双足交替上楼\n第八节31-36个月一、婴儿大运动发展的里程碑基本能控制好身体的平衡31个月:独脚站1-2秒32个月:双足交替上楼33个月:会跳远34个月:独脚站3-4秒35个月:双足交替下楼36个月:单足跳几下\n二、婴儿大运动发展的评价1、走与跑的能力因为走得较好,所以会走“不寻常路”。3岁时,部分婴儿可以脚跟对脚尖踩着一条线上走几步。跑步时能较好地控制速度和身体的重心。\n2、独脚站与独脚跳的能力独脚站能力有所发展,表现在站的稳定性和时间的长短上。独脚跳只能象征性地完成。跳起的高度有限且跳的间隔不明显。\n3、蹦跳的能力蹦跳中能很好地保持身体平衡,不但可以在平地跳,还可以在游乐场的蹦蹦床上跳。从台阶上向下跳的能力也增强,并且有了立定跳远的最初姿势,只是屈膝动作仍然有待练习。\n4、上下楼梯的能力30个月以后基本上能两脚交替一步一级台阶上楼,但下楼梯能力稍弱,两步一级。3岁以后,可以一步一级下楼梯。建议大人多带婴儿练习攀爬动作。\n三、婴儿大运动发展的训练方法1、走独木桥2、跳过“小河”3、打“篮球”4、跳蹦蹦床5、练习攀登6、双足交替下楼7、玩跳房子(训练)\n精细动作精细动作包括:技能训练、模、抓、拿、握、敲、捏、取、撕、拼、插等\n三、精细运动和适应性动作1、概述:将用手捏弄细小物品的动作称为精细运动,是利用手和手指的小肌肉或小肌肉群进行活动。分为适应性行为和个人社会性行为。精细动作是婴儿最初的智能形式。\n2、精细运动的表现形式(1)抓握动作:婴儿精细运动的最早表现形式。(2)绘画和书写动作:出生后18个月左右开始握笔涂画。\n五.精细动作训练的原则刺激性原则操作性原则递进性原则\n二、婴儿精细运动发展的评价1、握拳的松紧出生到1个月,醒着的时候常常是两手紧握成拳,拇指放在其他四指的里面。(握持反射)2个月,手经常握成拳状,有时也会松开。3-4个月,握持反射逐渐消失,开始学会伸出手来有意识地抓取物品。\n2、握住玩具的时间握住玩具时间反映宝宝手指抓握能力。1个月,握住带柄玩具并保留2-3秒。2个月,玩具放入手心可紧握1分钟左右。3个月,带柄玩具放在手上,能把玩具从床面举起来,并停留一会儿。\n3、主动抓握物品的能力出生到2个月,没有主动抓握物品的能力。2个月后,物品碰到手指时,会主动张开手来抓握物品。3-4个月,握持反射消失,出现主动抓握动作。\n4、两手相握和玩手的能力出生到2个月,双手没有进入视线,不会“玩手”。2个月后,仰卧时两手能相碰并握在一起。3个月,能将手臂举到身体前面,把双手贴到自己脸前。\n三、精细运动发展的训练方法1、触摸和抓握玩具2、玩小铃铛3、按摩手指4、握持训练5、手眼协调能力的训练6、抚摸训练\n第二节4-6个月一、婴儿精细动作发展的里程碑双手协调能力的产生和发展4个月:坐位时,不准确主动抓握物品,仰卧时,初次侧向抓取物品,并把抓在手上的物品往嘴里放。5个月:指端掌根抓握方积木。6个月:坐位时,整个手掌准确抓握物品并能摇动带响玩具。用手耙弄桌面的细小物品。仰卧时用手越过身体中心向另一侧抓取物品。\n二、婴儿精细运动发展的评价1、主动抓握物体的能力4个月,主动抓握物体。5个月,玩具放在距离2.5CM的地方,能主动伸手并抓住玩具。6个月,仰卧时,两手能接近并抓握到悬挂在面前的玩具,会越过身体中心去抓握大人从另一侧递过来的物品。\n2、主动抓握物体的时间4个月,主动抓握玩具并保留1分钟左右。5个月,玩具抓在手中持续玩2分钟左右。6个月,很长时间把玩具抓在手中玩耍并能把玩具弄出声音。\n3、抓取物体的准确性4个月,动作不太准确也不协调。5个月,手相对较灵活,能比较准确地抓握到玩具。6个月,能准确抓握到玩具,并能注意桌面上的细小物品。\n4、两手抓取桌面上方积木的能力4个月,两手活跃地抓桌面但不能伸手抓积木。5个月,双手移向桌面上的积木,但不能抓握到积木。6个月,能很快接近并抓握到桌面上的积木。\n5、抓握积木的个数抓握积木的个数反映手的抓握能力。4个月,抓一块,注意到另一块。5个月,拿一块,注意到另外的积木。6个月,能一手抓一块。\n6、手抓握方积木的姿势4-5个月,抓在偏小拇指一侧的手掌里。6个月,采用大把抓。\n7、注意和耙弄小物品的能力4个月,注意较大物品并尝试用手抓握。5个月,注意桌面小物品。6个月,注意小丸并用手耙弄,随即大把抓。\n8、掀盖物品的能力反映双手动作的灵活性。4个月,仰卧时,把盖在腹部的衣服等物品掀起来再蒙到脸上。5个月,把蒙在脸上的薄布、手帕等物品拉开。6个月,迅速拉开蒙在脸上的物品。\n9、玩吊球的能力反映双手抓握能力和手眼的协调能力。4个月,仰卧时,只能用手拍击吊球。5个月,会用双手抱吊球或够到吊球。6个月,会伸出一只手够取吊球,并用脚踢。\n三、婴儿精细运动发展的训练方法1、“藏猫猫”游戏2、拉动带响玩具3、抓握玩具4、伸出小手指头5、玩手6、自喂饼干7、寻找红皮球8、玩会发出声音来的玩具9、抱物训练10、拍打球训练\n第三节7-9个月一、婴儿精细运动发展的里程碑会用一只手抓握几件物品7个月,坐位时会用一只手取物,玩具能换手。8个月,用拇、食、中指抓握方积木,用拇指和屈曲的食指捏取细小物品,物物相击。9个月,拇指和屈曲的食指侧面捏取细小物品,其他三指伸直,随意放手。\n二、婴儿精细运动发展的评价方法1、双手传递物品的能力7个月,积木换手,接第二块积木。8个月,随意将物品换手,物物相击。\n2、抓握积木的个数与时间评价双手抓握能力。7个月,一手抓一块积木,另一手抓第二块。8个月,短时间内左右手各拿一块积木,在手中握1分钟以上。9个月,长时间抓住两块积木玩,并再抓握第三块积木。\n3、互击物品的能力评价手眼的协调能力。7个月,无法有意识互击,偶尔碰一下。8个月,能用一手物品打、推另一手上物品。9个月,能物物相击且很准确。\n4、手抓握方积木的姿势反映手指精细动作发展水平。7个月,积木抓在偏向大拇指侧的手掌里,拇指与其他4指相对。8个月,拇指、食指、中指3个手指的指端抓起积木,积木与手掌之间有空隙。\n5、手指捏取细小物品的姿势反映手指动作的灵活性。7个月,用大拇指和其他指耙弄小物品,能成功,但拇指和他指抓握物品不一定成功。8个月,拇指和屈曲食指侧面抓起细小物品。9个月,拇指和卷曲食指侧面抓取细小物品。\n6、提绳取环的能力反映手眼协调能力及认识能力。7个月,看环、绳子,但不知二者关系。8个月,小手接触到绳子,并拉起绳子拿环。9个月,看着圆环用手拉绳子取环。\n7、玩小铃铛能力反映双手动作的灵活性和协调性。7个月,伸手抓握铃铛,敲打铃铛。8-9个月,抓握铃铛木柄,摇动铃铛。10个月,抓到铃铛后,玩铃铛。\n8、扔东西和松手的能力反映手指和手腕动作的灵活性以及手的控制能力。8个月以前,扔手中东西抓新东西。8个月以后,手松开放掉手中物品。9个月,掌心向下再松开手。有预备姿势。\n三、婴儿精细运动发展的训练方法1、抓握小糖丸2、玩积木3、寻找玩具4、指认五官5、屈伸手指练习6、伸指练习7、玩纸8、拍手游戏9、挥手再见10、掏挖训练11、投入练习\n第四节10-12个月一、婴儿精细运动发展的里程碑会把物品放入孔中10个月,会伸出一只手的食指去拨弄小物品,低级钳式捏取细小物品。11个月,灵巧钳式捏取细小物品。12个月,一只手同时握两块方木,会抛球等。\n二、婴儿精细运动发展的评价1、手捏取细小物品的姿势和能力10个月,伸出食指拨弄小丸,拇指端和食指端或中指端捏小丸。11个月,拇指和食指端捏小丸。但手和前臂都不能离开桌面。12个月,能悬空捏取小丸。\n2、手指捏取绳子的姿势和能力10个月,拇指、食指侧面捏起绳子,动作不协调。11个月,手指接近绳子一二次就能捏起,动作比较协调。\n3、放下物品的能力11个月,有意识松开手指将物品放到桌上或杯子里。12个月,连续将两块积木放入杯中并且动作较灵活。\n4、玩球的能力11个月,可经过训练后抛球但动作不平衡、不协调。12个月,平衡抛球且动作明显。\n5、手的抓握能力12个月,一手同时抓起两块积木,手对物品有很强的控制力。\n6、盖瓶盖的能力11个月,不知瓶、盖的关系。12个月,将瓶盖无意识地碰到瓶口,但还不会有意识地盖上。\n7、放小丸入瓶的能力11个月,捏起小丸投入瓶中不能投准。12个月,自发将小丸捏起投入瓶中。\n8、握笔画画的能力11个月,整个拳头握笔。12个月,模仿大人在纸上乱画,但不一定能画出痕迹,也不能一笔一笔地画。\n9、玩形板的能力11个月,会将形板放在洞边敲击,但不能放入。12个月,经家长示范后能将形板放入洞里。\n三、婴儿精细运动发展的训练方法1、向瓶中投物2、指拨玩具3、涂画训练4、放进去,拿出来5、打开纸包取物品6、拉绳取物玩具训练7、玩形板8、拉钩游戏9、玩球10、双手捡物训练11、玩水12、开小汽车\n第五节13-18个月一、婴儿精细运动发展的里程碑双手控制物品运动的能力及垒叠平衡能力的产生和发展。表现在搭积木、乱画、倒小丸、翻书、瓶盖和瓶子等方面。\n二、婴儿精细运动发展的评价1、搭积木的能力13个月,搭一块,能重叠。15个月,搭3块。18个月,搭4块。2、倒小丸的能力15个月,有意识转动小瓶倒出小丸。18个月,自发用手将瓶子倒转并将小丸倒出。\n3、画画的能力13个月,模仿成人动作在空中划,不一定能画出实在的直线。15个月,自发乱画,笔画很轻。18个月,模仿成人画一笔。4、盖瓶盖的能力13个月,瓶子和瓶盖相碰。15个月,瓶盖往瓶子上放,但瓶盖是倒着的,且松手后会掉。18个月,瓶盖往瓶子上放,但瓶盖是倒着的,但松手后不会掉。\n5、翻书的能力13个月,顺着书页的方向推下去。15个月,有意识将书页顺着一个方向完全翻过去,但一次会翻很多页,且经常倒着。18个月,拇指、食指、中指3个手指来翻书,从头翻起,一次2-3页。\n6、玩形板的能力13个月,单一圆形放进圆洞。15个月,3块形块放到洞附近,不一定对着正确的洞。18个月,主动把3块形块正确地放进洞里。\n7、自己吃饭、喝水的能力13个月,自己拿饼干等往嘴里送。15个月,用勺子挖饭吃,但拨洒较多。18个月,拨洒较少。\n三、婴儿精细运动发展的训练方法1、“过家家”游戏2、捡豆子训练3、搭积木4、玩“鸡斗斗”5、翻书训练6、当个小鼓手7、玩晾衣夹8、玩套环9、叠手帕10、倒物训练11、双手指认身体部位的训练12、手指轮流捏取物品的训练\n第六节19-24个月一、婴儿精细运动发展的里程碑会双手上下摆动手腕,两手之间有了初步的协调动作。表现在搭积木、翻书、涂画、盖瓶盖方面。\n二、婴儿精细运动发展的评价1、搭积木的能力21个月,搭6块积木24个月,搭7块积木2、盖瓶盖的能力21个月,能将瓶盖往瓶口上盖,但不会拧紧。24个月,能拧紧瓶盖。\n3、翻书的能力21个月,用拇指、食指、中指翻书,每次翻1-2页。24个月,拇指、食指翻书,一页一页翻。4、握笔的姿势24个月前,大把抓笔杆画。24个月,拇指和其他手指握笔画。\n5、模仿画画的能力24个月,按正确的垂直方向明显画一条线。6、吃饭、喝水能力24个月,能一只手扶碗,另一只手用勺子喂,洒落较少。7、穿珠子的能力21个月,穿1-2颗珠子。24个月,穿3-4颗珠子。\n三、婴儿精细运动发展的训练方法1、翻书看书训练2、玩套叠玩具3、玩水4、折纸练习5、穿珠练习6、伸出小指头7、玩橡皮泥8、用木棍取物9、分捡物品10、抛纸团\n第七节25-30个月一、婴儿精细运动发展的里程碑双手手指、手腕的协调运动有了进一步发展。表现在搭积木、模仿画圆、穿珠子等方面。\n二、婴儿精细运动发展的评价1、搭积木的能力27个月,搭8块。30个月,搭9块。2、放小丸入瓶30个月,30秒内将10颗小丸全部放入瓶中。\n3、模仿画画的能力24个月后,能画出2条以上的交叉直线。4、穿衣服的能力小便后自己提裤子(夏天),穿鞋子、扣子母扣。5、玩形板能力能将相应形板放入相应洞里。\n三、婴儿精细动作发展的训练方法1、搭积木2、学接球和拍球3、拍吊球4、套环训练5、盖瓶盖6、帮妈妈捡豆子7、玩面团8、玩“过家家”游戏9、绕毛线\n第八节31-36个月一、婴儿精细运动发展的里程碑构思自己行动内容并通过双手完成。表现在搭积木、画圆、剪东西、刷牙、脱衣服等方面。二、婴儿精细运动发展的评价1、搭积木能力建构构思能力发展关键期会搭火车、城楼等。\n2、放小丸入瓶的速度放小丸速度迅速。3、画画能力模仿画圆形、水平线、垂直线、十字型等形状。4、解扣扣子能力33个月,解开衣服上较大的钮扣。36个月,扣上衣服上较大的钮扣。\n5、使用剪刀的能力30个月后,扶剪刀把手但不能剪。33个月,一手拿剪刀,把大拇指和其他手指分别放入剪刀的两个把手里,但不能把纸剪开。36个月,一手拿纸,一手拿剪刀沿直线把纸剪开。6、生活自理能力生活自理能力增强。洗手、喝水、剥桔子皮、会刷牙等。\n三、婴儿精细运动发展的训练方法1、玩结构玩具2、扣钮扣训练3、排图形4、做挂链5、玩沙6、玩包、剪、锤游戏7、学画画8、切面条9、包扎物品10、剥豆子11、按图撕纸(一)(二)\n谢谢大家!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