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72 KB
  • 2022-09-27 发布

珍珠球项目的历史沿革研究

  • 5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4.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珍珠球项目的历史沿革研究摘要:满族的珍珠,又叫北珠或东珠,从古至今就是东北满族地区最有特色的特产之一。北珠为淡水珠,主要产于我国东北部的吉林省、黑龙江省境内的淡水流域。在清朝之前,北珠向来都是历代中原王朝的专享贡品。珍珠球是满族传统体育项目,是由模仿采珠人的劳动演变而来。这项体育活动运动器材比较简单,场地的选择也不严格,具有广泛的群众性,现已成为国家民运会的正式项目。本文将从民族学与历史学的角度,对珍珠球项目的历史及发展进行研究分析。关键词:珍珠球起源历史发展中图分类号:G852.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791(2015)05(c)-0000-00一、珍珠在满族生活中的地位满族的珍珠,又叫北珠或东珠,从古至今就是东北满族地区最有特色的特产之一。北珠为淡水珠,主要产于我国东北部的吉林省、黑龙江省境内的淡水流域。在清朝之前,北珠向来都是历代中原王朝的专享贡品。北珠以松花江、嫩江以及瑷珲河一带所产的质量最佳,其次为牡丹江一带。牡丹江由于产珠多,品质好,历来有“珍珠河”的美喻。第5页共5页\n自古以来,珍珠在中国人的心目中一直是华贵与财富的象征,金(女真)、元(蒙古)、明三朝,对东珠的欲求日盛一日,而有关女真人采珠、献珠的记载则更是不绝于史册。金末,为与蒙古议和,金帝将其所藏之稀世东珠尽数献予成吉思汗;明末,清太祖努尔哈赤为麻痹明廷而进献东珠,大获恩赏。大清帝国建立以后,产于"龙兴之地"的东珠,此时地位变得更为突出。清代的满族人将东珠视为国宝,因清人认为"岭南、北海产珠,皆不知东珠之色若淡金者贵",故清廷将东珠作为皇室、王公、勋贵的专用饰品,"以多少分等秩"。《打牲乌拉志典全书》载:“东珠,又名北珠,为吉林、黑龙江界内之松花江、嫩江、爱辉各江河产者俱佳。清代用以为皇室、官吏之制珠冠,嵌玉器之用。以颗大光晕,匀圆莹白为尚品。二、满族采珍珠活动的历史发展据考证,东珠的采珠史可追溯至后汉,几乎和《后汉书》上所载的“合浦珠”同一时间。早在三国时期,人们即知“美珠”多出于夫余国。而夫余国于公元前200多年即建于东北的松花江畔的吉林市龙潭山下。此后的渤海国,也曾以珍珠向唐朝朝贡。到北宋神宗熙宁年间,“朝贵已重尚之,谓之北珠(即东珠)”。辽时小国铁离也曾用东珠、貂皮等物品和辽国易货贸易。第5页共5页\n松花江东珠的采撷史到清朝时达到鼎盛。清廷特别设置了归属吉林打牲乌拉总管衙门管辖的专门机构――“珠轩”,以便对在以松花江为主的采集珍珠活动进行管理。为了满足皇室对东珠的需求,清王朝不断增添捕蚌采珠牲丁。牲丁,即吉林打牲乌拉总管衙门招募的专门从事捕鱼、采珠、狩猎、驯鹰、挖参等专业的役丁。《打牲乌拉志典全书》仅乾隆朝某年即有如下采珠记载:“三旗历年捕珠,应用艉(原指满人用独木舟,后泛指舟船)二百三十六只,每只艉派人三名。在松花江中采蚌,需要一定的技巧。采蚌的“珠丁”必须善于游泳和在激流中潜水。一般情况下,可以直接潜入水中在江底泥沙中搜捕河蚌。若在水深处,捕蚌珠丁则要用大杆插入水底,然后抱杆而下,取蚌出水后,在采珠官的监督下,当面剥开贝壳,验看有否珍珠。但珠丁往往剖百蚌而不能获一珠。三、珍珠球的起源及发展珍珠球的起源可以追溯古女真时代。女真族起源于2000多年前的肃慎人,古代女真人在渔猎过程中学会了捕捉河中的蛤蚌采集珍珠。采珠时,人们潜入水中捞取生活在河底的蛤蚌,将捞起的蛤蚌抛向河中的渔船。渔船上的采珠人使用一个抄网接住水中抛来的蛤蚌,用以取出蛤蚌中的珍珠。在抛接蛤蚌的过程中,往往一人抛出数船皆来争抢,场面热闹非凡。采珠人在采集珍珠的劳动中享受到了极大的快乐。第5页共5页\n“采珍珠”游戏的具体发明时间已不可考。但早在清太祖努尔哈赤建立后金政权时期,“采珍珠”游戏就已在松花江、鸭绿江和渤海沿海一带的少年儿童中普遍开展,其场地中设有水区、蛤蚌区和威呼(其满语为“船”之意)区,采珍珠人在水区设法摆脱蛤蚌区的防守,用布包、绣球等以传、投等动作投到威呼区同伴手中,投中多的一方为胜者。努尔哈赤死后,其子皇太极登基称帝,建立了清政权,并将生活在中国东北地区的女真族改名为满族。1644年满清入关并攻入北京城,在北京建立了大清王朝,逐步确立了对整个中国的统治。这期间大批原居东北的满族人也陆续进入关内。清政府的满州八旗兵被派往全国各地重镇驻防,满族人大量分散到全国各地。四、近现代珍珠球的历史及发展情况近代的中国饱受内忧外患的冲击,人民生活困苦,流离失所,早已无瑕顾及各类体育运动项目的传承及发展。二十世纪初期,由于清政府的懦弱无能及一系列不平等条约的签订,人民大众对于清政府以及满州贵族均怀有极大的仇视心理。随着大清帝国的灭亡,渐渐无人再开展满族特有的“采珍珠”游戏。古代“采珍珠”游戏于中华民国时期失传。新中国成立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在党的民族政策指引下,民族传统体育进入了一个崭新的发展阶段,许多民族、民间传统体育经过挖掘与整理显现出新的活力。1983年北京市民委组织在京的民族传统体育专家、学者,对“采珍珠”游戏进行挖掘、整理、改进,同时参照篮球、手球规则编写出“采珍珠”游戏规则,并正式更名为珍珠球。1986年8月10日至17日在新疆乌鲁木齐市举行的第三届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上,北京代表团首次按照新的规则表演了这一项目,受到大家的好评,从而为珍珠球走向全国少数民族运动会竞赛项目奠定了基础。1990年在第四届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筹委会上,珍珠球被列为正式比赛项目。1991年11月在广西南宁市第四届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上,珍珠球首次作为正式比赛项目顺利亮相,有来自全国的10支代表队参加了比赛。此后,珍珠球运动在全国迅速开展起来。第5页共5页\n2001年6月,在辽宁沈阳举办了珍珠球邀请赛。2005年8月,全国珍珠球、射弩邀请赛在广州举办,来自北京、天津、河北、辽宁、吉林、福建、河南、广东等地的参赛队伍在赛场上进行了激烈的角逐。2009年7月全国珍珠球邀请赛在沈阳师范大学拉开序幕。来自全国8个省市自治区的近200名运动员在赛场上进行了珍珠球的比赛。在即将举办的2015年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上,珍珠球运动将第七次作为全国民运会正式比赛项目开赛。珍珠球运动流传至今已超过400年,传承和延续这项运动的原汁原味,就等于继承满族先民在久远的历史岁月中同大自然搏斗的那种勇敢勤劳的精神。参考文献:[1]胡良玉满族传统体育项目“珍珠球”的传承与发展[J]体育与科学2014(5)[2]黎年茂珍珠球竞争规则的演变与珍珠球运动的发展趋势[J]当代体育科技2012(2)[3]向富兴对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珍珠球推广、普及的研究[J]科学时代2012(3)第5页共5页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