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2010年金融课程试卷 38页

  • 178.50 KB
  • 2021-10-12 发布

2005-2010年金融课程试卷

  • 38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4.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2005-2010年课程试卷 试卷说明 本课程在平时作业和考核上同样贯彻支持读经典原著学习和鼓励学生自主学习的原则, 期末考试所有题型全都采取任选答题方式(个别学期的命题论文外),旨在使学生有机会将自己最有心得最有把握的知识和思考展现出来。考试主干部分围绕社会学经典原著,重点放在检查学生阅读理论原著、理解核心范畴及运用关键理论范式分析现实社会现象的能力,而非测试其单纯背诵概念和理论的技能。考试大体有三方面要求:知识性要求,以撰写社会思想史重要概念或命题的词典形式完成,此项目会有答题要点。理解性要求,以阅读和阐释经典原著篇章为考核内容,此项目不宜有标准答案,关键是看学生能否讲出自己最好的道理。运用性要求,给出素材,要求学生自主运用学习过的社会理论分析和评论素材涉及的社会现象、事件或问题。此项目会有一个适用理论的目录或范围,教师评价并不根据一个固定的立场或观点,而是考察,一是学生熟悉和掌握适用理论的功夫;二是将理论联系实际的运用能力和分析能力。‎ 试卷1. 2010年1月 复旦大学社会发展与公共政策学院 ‎2009~2010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考试试卷 ‎□A卷 □B卷 课程名称:西方社会思想史 课程代码:SocI 130006.01‎ 开课院系:社会发展与公共政策学院 考试形式:开卷/闭卷/课程论文/ ‎ 姓 名: 学 号: 专 业: ‎ 题 号 ‎1‎ ‎2‎ ‎3‎ ‎4‎ ‎5‎ ‎6‎ ‎7‎ ‎8‎ 总 分 得 分 一、 你从社会思想史上学到的观点、理论或方法 (15%)‎ l 古希腊罗马时期 l 欧洲中古基督教社会思想 l 文艺复兴与宗教改革 l 十七世纪自然法 l 十八世界启蒙运动 38‎ l 十九世纪市民社会理论 任选三个时期展开你的学习汇报,可以聚焦于某人的思想;亦可以思潮或流派为叙述脉 络;或任何你认为重要而想与我们分享的东西。‎ 一、 你从你的西方社会与文化典籍的阅读中学到的、想到的 (20%)‎ 你曾被要求读一本西方社会与文化著作并与全班分享。现在你有机会继续你的阅读分享。你可以继续发挥你在本学期的Presentation中的探究;你也可以与我们分享一篇新的文献;或任何你认为足以展现你阅读成就的经验和思考。无论如何,你要让我们知道作者说了什么?你说给我们听的理由是什么?‎ 二、 以下段落出自社会思想史上的重要人物的著作,无论你先前是否接触过,现在有机 会继续我们的阅读之旅。任选两段给予阐释、评论、发挥或批判。这里没有标准回答,只须讲好你的道理(25%)。‎ l 亚里士多德 世上有统治和被统治的区分,这不仅事属必需,实际上也是有利 益的;有些人在诞生时就注定将是被统治者,另外一些人则注定将是统治者。统治者和被统治者的种类为数很多。被统治者的种类较良好,则统治者也就较优,——例如对于人的管理就优于管理牲畜。因为一方主治,另一方受命而行,两者合力,就可完成一项事业,合作的两方较高,所完成的事业也就较高。一切事物如果由若干部分组合而成一个集体,无论它是延续体『例如人身』或是非连续体『例如主奴结合』,各个部分常常明显地有统治和被统治的分别。这种情况见于自然界有生命的事物,也见于无生命的事物;无生命事物,例如一支乐曲,其中也一定存在某种主导『和辅佐』的原则。‎ ‎ 亚里士多德《政治学》,第14页,商务印书馆,1996‎ l 塞内卡 我们要寻求一种真正的“好”,不是表面上的好;它是纯粹的、始 终如一的,它的深处隐藏着它的价值。这样一种“好”是值得我们追寻的。它并不在远处。我们会找到它的。不过我们一定要懂得怎样去抓住它。我们现在暗中摸索的正是近在眼前的东西,我们碰到的就是我们寻找的东西。斯多葛派的人全都同意这一点;我们要尊重自然,明智的意思就是不违背自然,按照自然的规范进行自我修养。幸福的生活,就是符合自己的本性的生活!但是要做到这一点,必须精神健全,而且要经常保持健全;它必须坚强刚毅,有良好教养,坚定不拔,必须能够适应情况,必须考虑到身体的需要,却又不为担心身体而过分忧虑。总之,它必须注意一切属于身体方面的事情,却并不给予任何事物以过大的价值;它应当享受幸运的恩赐,却不为此当奴隶。……这样就会得到一种持久的心灵安宁,一种自由,不为任何刺激和恐惧所动。要知道,肉体上的快乐是不足道的,短暂的,而且是非常有害的,不要这些东西,就得到一种有力的、愉快的提高,不可动摇,始终如一,安宁和睦,伟大与宽容相结合。要知道,一切漫无约束的东西都是软弱的标志。‎ ‎《西方哲学原著选读》(上),第189-190页,商务印书馆,1981年 l 莫尔 在乌托邦,金钱既不使用,人们也就不贪金钱。这就砍掉多少烦 38‎ 恼啊!这就铲除了多少罪恶啊!谁不知道,金钱既然取消,欺骗、盗窃、抢劫、吵架、骚乱、喧闹、叛乱、暗杀、变节、放毒等虽然每天受到惩罚却只能施以打击而不能制止的罪行,就不发生了?谁又不知道,恐惧、焦虑、烦恼、辛苦的操作、不眠的通宵,也会随金钱的消失而消失?而且,贫穷似乎是仅仅缺乏金钱所造成,一旦金钱到处废除,贫穷也就马上减少以致消失了。‎ 莫尔《乌托邦》,第117页,商务印书馆,1982年 l 霍布斯 自然使人在身心两方面的能力都十分相等,以致有时某人的体力 虽则显然比另一人强,或是脑力比另一人敏捷;但这一切总加在一起,也不会使人与人之间的差别大到使这人能要求获得人家不能像他一样要求的任何利益,因为就体力而论,最弱的人运用密谋或者与其他处在同一种危险下的人联合起来,就能具有足够的力量来杀死最强的人。‎ ‎ 霍布斯《利维坦》,第92页,商务印书馆,1996年 l 卢梭 这时,人类的一切能力都发展了,记忆力和想象力展开了活动;自尊心加强了;理性活跃起来了;智慧已几乎达到了它可能达到的最完善的程度。这时,一切天赋的性质都发挥了作用,每个人的等级和命运不仅是建立在聪明、美丽、体力、技巧、功绩或才能等种种性质上。只有这些性质才能引起人们的重视,所以,每个人都必须很快地具有这些性质或常常利用这些性质。自己实际上是一种样子,但为了本身的利益,不得不显出另一种样子。于是,“实际是”和“看来是”变成迥然不同的的两回事。由于有了这种区别便产生了浮夸的排场;欺人的诡计以及随之而来的一切邪恶。另一方面,从前本是自由、自主的人,如今由于无数新的需要,可以说已不得不受整个自然界的支配,特别是不得不受他的同类的支配。纵使他变成了他的同类的主人,在某种意义上说,却同时也变成了他的同类的奴隶:富有,他就需要他们的服侍;贫穷,他就需要他们的援助;不穷不富也决不能不需要他们。于是他必须不断地设法使他们关心他的命运,并使他们在实际上或在表面上感到为他的利益服务,便可以获得他们自己的利益。这样, 就使得他对一部分人变得奸诈和虚伪;对另一部分变得专横和冷酷,并且,当他不能使一些人畏惧自己,或者当他认为服侍另一些人对他没有什么好处的时候,他便不得不欺骗他所需要的一切人。‎ 卢梭《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和基础》,第124-125页,商务印书馆,1982年 l 康德 人具有一种要使自己社会化的倾向;因为他要在这样的一种状态 里才会感到自己不止于是人而已,也就是说才感到他的自然禀赋得到了发展。然而他也具有一种强大的、要求自己单独化(孤立化)的倾向;因为他同时也发觉自己有着非社会的个性,想要一味按照自己的意思来摆布一切,并且因此之故就会处处都遇到阻力,正如他凭他自己本身就可以了解的那样,在他那方面他自己也是倾向于成为对别人的阻力的。可是,正是这种阻力才唤起了人类的全部能力,推动着他去克服自己的懒惰倾向,并且由于虚荣心、权力欲或贪婪心的驱使而要在他的同胞们——他既不能很好地容忍他们,可又不能脱离他们 ‎——中间为自己争得一席地位。于是就出现了由野蛮进入文化的真正的第一步,而文化本来就是人类的社会价值之所在;于是人类全部的才智就逐渐地发展起来了,趣味就形成了,并且由于连续不断的启蒙就开始奠定了一种思想方式,这种思想方式可以把粗糙的辨别道德的自然禀赋随着时间的推移而转化为确切的实践原则,从而把那种病态地被迫组成了社会的一致性终于转化为一个道德的整体。没有这种非社会性的而且其本身确实是并不可爱的性质,——每个人当其私欲横流时都必然会遇到的那种阻力就是从这里面产生的,——‎ 38‎ 人类的全部才智就会在一种美满的和睦、安逸与互亲互爱的阿迦底亚式的牧歌生活之中,永远被埋没在它们的胚胎里。‎ 康德《历史理性批判文集》,第6-7页,商务印书馆,1996年 l 托克维尔 我最挑剔于美国所建立的民主政府的,并不像大多数欧洲人所指 责的那样在于它软弱无力,而是恰恰相反,在于它拥有不可抗拒的力量。我最担心于美国的,并不在于它推行极端的民主,而在于它反对暴政的措施太少。‎ 当一个人或一个党在美国受到不公正的待遇时,你想他或它能向 谁去诉苦呢?向舆论吗?但舆论是多数制造的。向立法机构吗?但立法机构代表多数,并盲目服从多数。向行政当局吗?但行政首长是由多数选任的,是多数的百依百顺的工具。向公安机关吗?但警察不外是多数掌握的军队。向陪审团吗?但陪审团就是拥有宣判权的多数,而且在某些州,连法官都是由多数选派的。因此,不管你所告发的事情如何不正义和荒唐,你还得照样服从。‎ 相反,假如把立法机构组织得既能代表多数又一定不受多数的激 情所摆布,使行政权拥有自主其事的权利,让司法当局独立于立法权和行政权之外,那就可以建立起一个民主的政府,而又使暴政几乎无机会肆虐。‎ 托克维尔《美国的民主》(上),第289-291页,商务印书馆,1996年。‎ l 密尔 人类之所以有理有权可以各别地或者集体地对其中任何分子的行 动自由进行干涉,唯一的目的只是自我防卫。这就是说,对于文明群体的任一成员,所以能够施用一种权力以反其意志而不失为正当,唯一的目的只是要防止对他人的危害。若说为了那人自己的好处,不论是物质上的或者是精神上的好处,那不成为充足的理由……任何人的行为,只有涉及他人的那部分才须对社会负责。在仅只涉及本人的那部分,他的独立性在权利上则是绝对的。对于本人自己,对于他自己的身和心,个人乃是最高主权者。‎ 密尔《论自由》,第10页,商务印书馆,1982年 l 韦伯 今天,作为“职业”的科学,不是派发神圣价值和神启的通灵者 或先知送来的神赐之物,而是通过专业化学科的操作,服务于有关自我和事实之间关系的知识思考。它不属于智者和哲人对世界意义所作沉思的一部分。这是我们的历史环境中无可逃避的事实,只要我们忠实于自己,我们便不可能摆脱这一事实。如果托尔斯泰再次从各位中间站起来问:“对于‘我们该做什么,我们应如何料理自己的生命’这个问题,如果不由科学来回答,那该由谁来回答?”……对于这样的问题,你只能说,让一位先知或圣徒来回答吧。既然没有这样的人,或对他的先知先觉已失去信任,那么各位纵使拥有成千上万名教授,装扮成领国家薪水或地位特殊的小先知,试图在课堂上取代这位先知的角色,你仍然绝对无法逼迫一个先知出现。你用这种方式所能够做的,不过是让年轻的一代再也得不到对一个关键事实的充分了解,这个事实就是,这一代中间如此之多的人所期盼的先知根本就不存在。我相信,对于一个有真正宗教“感受力”的人,如果拿课堂上所有那些先知当做冒牌货,向他和其他人掩饰一个基本的事实,即他注定要生活在一个既没有神,也没有先知的时代,这对他绝无任何好处。我以为,他出于宗教呼唤的诚实,必定会拒绝这样的掩饰。‎ 韦伯《学术与政治》,第45-46页,三联书店,2005年 38‎ 试卷2:2009年6月 复旦大学社会发展与公共政策学院 ‎2008~2009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考试试卷 ‎√□A卷 □B卷 课程名称:当代社会学理论 课程代码: SOCI130097.01‎ 开课院系:社会发展与公共政策学院 考试形式:开卷/闭卷/课程论文/ ‎ 姓 名: 学 号: 专 业: ‎ 题 号 ‎1‎ ‎2‎ ‎3‎ ‎4‎ ‎5‎ ‎6‎ ‎7‎ ‎8‎ 总 分 得 分 一,关键词撰写(20%)‎ 本学期我们学习了当代社会理论的各家各派,如互动论,功能主义,现象学与常人方法学,批判理论,福柯,吉登斯,布尔迪厄等。请根据你自己的理解,以关键词的方式介绍上述学派和社会理论家中的任意5家的任何社会理论学说。‎ 示范:社会事实:涂尔干; ‎ 或: 理想型:韦伯的社会科学方法论 二, 阅读笔记 (10%)‎ 本学期每一位学生至少阅读了一篇作为课程作业的社会理论原典,请由你自己的阅读体会写一篇阅读笔记,告诉我们:1)作者说了什么?其核心概念或关键论点是什么?2)你学到了什么?3)你的疑问或困惑是什么,如果有的话?4)你想对作者说什么,如果有的话?‎ 三, 阅读评论 (任选2段,20%)‎ 阅读下面的文字, 告诉我们:1)作者说了什么?2)你认为作者这里说的蕴含着怎样的人性观、社会观或方法论?属于哪一种社会理论的范式或传统?3)你的质疑或评论。‎ ‎1. ‎ Symbolic interactionism rests in the last analysis on three simple premises. The first premise is that human beings act toward things on the basis of the meanings that the things have for them. The second ‎ 38‎ premise is that the meaning of such things is derived from, or arises out of, the social interaction that one has with one’s fellows. The third premise is that these meanings are handled in, and modified through, an interpretative process used by the person in dealing with the things he encounters. ‎ From Herbert Blumer ‎2.‎ The proper object of social science, then is neither the individual, nor groups as concrete sets of individuals sharing a similar location in social space, but the relation between two realizations of historical action, in bodies and in things. It is the double and obscure relation between habitus, i.e., the durable and transposable systems of schemata of perception, appreciation, and action that result from the institution of the social in the body(or in biological individuals), and fields, i.e., systems of objective relations which are the product of the institution of the social in things or in mechanisms that have the quasi reality of physical objects; and, of course, of everything that is born of this relation, that is, social practices and representations, or fields as they present themselves in the form of realities perceived and appreciated.‎ From Bourdieu ‎3.‎ This is a mutual interpretative interplay between social science and those whose activities compose its subject matter- a double hermeneutic(诠释,或解释). The theories and findings of the social sciences cannot be kept wholly separate from the universe of meaning and action which they are about. But, for their part, lay actors are social theorists, whose theories help to constitute the activities and institutions that are the object of study of specialized social observers or social scientists.‎ ‎ From Giddens ‎4‎ The individual is not to be conceived as a sort of elementary nucleus, a primitive atom, a multiple and inert material on which power comes to fasten or against which it happens to strike, and in so doing subdues or crushes individuals. In fact, it is already one of the prime effects of power that certain bodies, certain gestures, certain discourses, certain desires, come to be identified and constituted as individuals. The individual, that is ,is not the vis-à-vis of power; it is, I believe, one of its prime effects. The individual is an effect of power, and at the same time, or precisely to the extent to which it is that effect, it is the element of its articulation. The individual which power has constituted is at the same time its 38‎ ‎ vehicle.‎ From Foucault 试卷3:2009年1月 复旦大学社会发展与公共政策学院 ‎2008~2009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考试试卷 ‎□A卷 □B卷 课程名称:西方社会思想史(上) 课程代码: SocI 130006.01‎ 开课院系:社会发展与公共政策学院 考试形式:开卷/闭卷/课程论文/ ‎ 姓 名: 学 号: 专 业: ‎ 题 号 ‎1‎ ‎2‎ ‎3‎ ‎4‎ ‎5‎ ‎6‎ ‎7‎ ‎8‎ 总 分 得 分 一,简答题(每组任选1题,20%)‎ ‎1A‎ 如何理解亚里士多德所言“人是政治的动物”?‎ ‎1B 根据阿伦特,自外于城邦,过一种彻底的私人生活,意味着剥夺了对真正人的生活有本质意义的什么东西?‎ ‎2A 为什么教会将奥古斯丁视为中世纪真正的导师?‎ ‎2B 如何理解阿奎那所言“天恩不夺走人性而只会使人性完满”?‎ ‎3A 如何理解马基雅维利“将政治学从神学中解放出来”?‎ ‎3B 如何理解马丁路德“将神学从政治学中解放出来”?‎ ‎4A‎ 用洛克的自然的自由和社会的自由的分别说解释“法无禁止即自由”‎ ‎4B 用社会契约论解释“法无授权即禁止”‎ 二, 阅读摘要 (10%)‎ ‎ 对你阅读过的本课程推荐文献撰写一篇摘要,以忠实于原著为第一要务。‎ 38‎ 三, 阅读评论 (1、4、5任选1段;2、3任选1段 20%)‎ ‎ 阅读下面的文字,并参考每篇后的问题给出你的阐释和评论。‎ ‎1. 文德尔班论文艺复兴的时代 中世纪精神所集中的坚强统一性在时间的发展过程中被打破了,原始生命力挣断了历史强加在各民族心灵上的共同的传统枷锁。这样,新时代就以民族生活的觉醒宣告了自己的开始,精神领域的帝国时代也告终了;财富分散,生气勃勃和丰富多彩代替了中世纪所形成的集中和统一。罗马和巴黎不再是西方文明的统治中心,拉丁语也不再是文明世界的唯一语言。‎ 如何理解“中世纪精神所集中的坚强统一性”?“民族生活的觉醒”意指怎样的历史过程?何为“精神领域的帝国时代”?‎ ‎2. 哈贝马斯论公共领域 ‎“公共领域”(the public sphere)首先意指我们社会生活中的一个领域,在该领域中,我们能够形成某种类似于公共舆论的东西。凡是公民都享有参与该领域之活动的充分保障。不同的私人个体通过交谈行为集合在一起,形成一个公共团体。在他们之间的每一次交谈活动中,都产生出公共领域之一部分。因此,他们既不像商业人士或专业人士在处理私人事务时那样行事,也不像一个立宪秩序中的成员那样在国家科层组织的法令制约下活动……虽然国家可说是政治的公共领域的执行机关,但它却并不是后者的一个组成部分。诚然,国家权威通常都被看作是“公共”权威,但它却主要是从政治的公共领域那里领承其促进全体公民之福利这一任务的。只有当政治权威的运作有效地受制于全体公民皆能获取信息这一民主要求时,政治的公共领域才能通过立法机构对政府施加制度化的影响。‎ 如何理解公共领域的活动,既不同于商业和专业领域中的私人事务,又不同于国家科层组织的法令制约的活动?公共“权威”与公共领域的关系是怎样的?‎ ‎3.查尔斯-泰勒论公共意见 这也就是公共意见的力量所在,它在历史上是前所未有的。其新特点正好与民间社会相配合:公共意见是完全在政治结构的渠道与公共空间以外发展出来的,因为公共意见同样独立于欧洲社会的第二个权力核心——教会。当然,政府已习惯了面对由教堂建构的宗教意见的力量。但公共意见的新颖之处在于:它将自己表达为社会的意见,而且并非通过官方的、建制的、层级的意识形态机关来阐述的。 ‎ 为什么泰勒说这里谈论的公共意见在历史上是前所未有的?公共意见独立于教会是什么意思?为什么将自己表达为社会的意见就是公共意见的新颖之处?‎ ‎4、福柯论考古学和谱系学 所谓考古学,而非先验学,是指:批判并不试图发现有关一切知识和一切可能的道德行为的普遍结构,而是力求去分析将我们的所思、所言和所为的一切都叙述为纷繁历史事件的种种话语。批判所以是谱系学的,是在于它无意从我们现在之所是的形式中推断出什么是我们不可为的和不可知的,而是从使我们成为我们之所是的偶然机缘中,分析出不再是我们之所是、不再做我们之所做或不再思我们之所思的那种可能性。批判不再追求使一种形而上学成为可能,并最终使之成为一种科学,而是竭尽全力地给自由事业以新动力。‎ 38‎ 为什么考古学要分析话语,谱系学要考察偶然机缘?福柯通过这样的分析,旨在反对什么?所谓不再是我们之所是的那种可能性究竟是怎样的可能性,是指本来可能有的,还是指向未来的可能?‎ ‎5.黑格尔论市民社会的原则 具体的人作为特殊的人本身就是目的;作为各种需要的整体以及自然必然性与任性的混合体来说,他是市民社会的一个原则。‎ 黑格尔将自然必然性与任性包含在市民社会的原则之中,他在肯定什么?市民社会的另一个原则是什么?它与自然必然性与任性的关系是怎样的?‎ 38‎ 试卷4:2008年6月 复旦大学社会发展与公共政策学院 ‎2007~2008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考试试卷 ‎□A卷 □B卷 课程名称:当代社会学理论 课程代码: SOCI130097.01‎ 开课院系:社会发展与公共政策学院 考试形式:开卷/闭卷/课程论文/ ‎ 姓 名: 学 号: 专 业: ‎ 题 号 ‎1‎ ‎2‎ ‎3‎ ‎4‎ ‎5‎ ‎6‎ ‎7‎ ‎8‎ 总 分 得 分 一,概念解释(每组任选1题,15%)‎ ‎1a Looking-glass self (Cooley)‎ ‎1b The definition of the situation (Thomas)‎ ‎1c The generalized other (Mead)‎ ‎2a Functional imperatives (Parsons)‎ ‎2b Pattern variables (Parsons)‎ ‎2c Manifest and latent functions (Merton)‎ ‎3a Stock of Knowledge at Hand (Schutz)‎ ‎3b Constructs of the second degree (Schutz)‎ ‎3c Ethnomethodology (Garfinkel)‎ ‎4a Reification (Lukacs)‎ ‎4b Hegemony (Gramsci)‎ ‎4c Discipline (Foucault)‎ ‎5a Habitus (Bourdieu)‎ ‎5b Field (Bourdieu)‎ ‎5c Practical consciousness (Giddens)‎ 38‎ 二, 阅读摘要 (10%)‎ ‎ 对你参与的小组阅读的文章撰写一篇摘要,可以是全篇的要点,也可以是(你认定的)核心观点的概要 三, 阅读评论 (任选一段 10%)‎ ‎ 阅读下面的文字,给出你的评论,可以是与原作者同一立场的发挥引申;也可以是不同立场的批评辩驳,无论如何,重要的是你自己的评论 ‎1. ‎ To exaggerate the importance of theoretical thought in society and history is a natural failing of theorizers. It is then all the more necessary to correct this intellectualistic misapprehension. The theoretical formulations of reality, whether they be scientific or philosophical or even mythological, do not exhaust what is “real” for the members of a society. Since this is so, the sociology of knowledge must first of all concern itself with what people “know” as “reality” in their everyday, non-or pretheoretical lives. In other words, commonsense “knowledge” rather than “ideas” must be the central focus for the sociology of knowledge. It is precisely this “knowledge” that constitutes the fabric of meanings without which no society could exist. ‎ From Peter Beger and Luckmaan ‎2.‎ If we grant that symbolic systems are social products that contribute to making the world, that they do not simply mirror social relations but help constitute them, then one can, within limits, transform the world by transforming its representation Classes and other antagonistic social collectives are continually engaged in a struggle to impose the definition of the world that is most congruent with their particular interests. The sociology of knowledge or of cultural forms is eo ipso a political sociology, that is a sociology of symbolic power. ‎ From Bourdieu ‎3.‎ The important thing here, I believe, is that truth isn’t outside power, or lacking in power: contrary to a myth whose history and functions would repay further study, truth isn’t the reward of free spirits, the child of protracted solitude, nor the privilege of those who have succeeded in liberating themselves. Truth is a thing of this world: it is produced only by virtue of multiple forms of constraint. And it induces regular effects of power. Each society has its regime of truth, its “general politics” of truth: that is, the types of discourse which it accepts and makes function as true; the 38‎ ‎ mechanisms and instances which enable one to distinguish true and false statements, the means by which each is sanctioned; the techniques and procedures accorded value in the acquisition of truth; the status of those who are charged with saying what counts as true. ‎ From Foucault 四, 命题论文:群体身份的国家命名 (15%)‎ ‎ 下面的两则报道,叙述或评论的是两个独立的事件,但都涉及同一个问题,即 “群体身份的国家命名“,以此为标题撰写一篇小论文 l 胡锦涛与网民在线交流,专家称此举是肯定网络民意合法性和承认网民之为一个公民群体的存在 ‎  6月20日,在人民日报创刊60周年之际,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胡锦涛和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李长春来到人民日报社考察工作。胡锦涛十分关心互联网的发展,他特地来到人民日报社主办的人民网,看望网站工作人员。经过11年的发展,人民网已成为最大的中文和多语种新闻网站之一,每天页面访问量达1亿人次左右。 当胡锦涛来到“强国论坛”工作平台,这里随即开始了视频直播。首先,总书记对广大网民说:“朋友们,大家好!今天有机会在网上和大家交流,我感到非常高兴。我要借此机会,向网民朋友们表示诚挚的问候和良好的祝愿。” ”总书记,您平时上网吗?”一个网友问道。 “虽然我平时工作比较忙,不可能每天都上网,但我还是抽时间尽量上网。我特别要讲的是,人民网‘强国论坛’是我上网必选的网站之一。”‎ ‎ 亲切、坦诚的话语,拉近了总书记与网民们的距离。网上提问更热烈了。 “总书记,平时您上网都看些什么内容?” “平时我上网,一是想看一看国内外新闻,二是想从网上了解网民朋友们关心些什么问题、有些什么看法,三是希望从网上了解网民朋友们对党和国家工作有些什么意见和建议。” “总书记,网友们在网上提了不少意见和建议,您能看到吗?” “网友们提出的一些意见、建议,我们是非常关注的。我们强调以人为本、执政为民,因此想问题、作决策、办事情都要广泛听取人民群众意见,集中人民群众智慧。通过互联网了解民情、汇聚民智,也是一个重要的渠道。”胡锦涛说。 在同网民告别时,总书记说:“因为时间关系,今天不可能和网友们作更多的交流。但是网友们在网上发给我的一些帖子,我会认真地去阅读、去研究。”‎ ‎ 有专家称,胡锦涛与网民交流,是肯定网络民意的合法性。还有专家认为,这是承认网民作为一个公民群体的存在。 ‎ ‎(综合新华社6月21日电讯和东方卫视6月23日夜新闻)‎ l 南非华人终获黑人待遇 38‎ ‎ 据《东方早报》报道,经过长达8年的争辩,南非法院18日作出历史性裁决,把南非籍华人归类为黑人,让华人享有与黑人一样的福利,包括可以优惠价购买股票,优先晋升商界高位等。此前,南非华裔经常因为被归为白人而失去工作合同和升迁机会 比勒陀利亚高等法院的法官比勒托利乌斯裁决时称,依据公平就业法(Employment Equity Act)及广义振兴黑人经济法(Broad-BasedBlack Economic Empowerment Act),黑人的定义不但包括非洲人、有色人和印度人,也包括南非华人在内。 ‎ 本次裁决结果意味着南非华人从此可通过这两条法例赋予的补偿权益,在经济和就业上享有跟黑人相同的待遇。有关法例赋予黑人的经济补偿权益,包括获约翰内斯堡证交所上市的大型企业,提供有折扣的股票计划,南非华人因为没有被视为黑人,因此未能以优惠价参与这类投资。另外,根据防止种族歧视的政策,黑人也获得晋身商界高位的优先权。 ‎ 南非华人协会的律师乔治·万·尼凯克表示,对于作为曾经在政治上被边缘化的人群之一的华人,如今正义终于得到伸张。他说虽然这两个法例此前没有明确排除华人,但是事实上没有明确提出华人的身份,这已经导致了无数的误解。 ‎ ‎“比如,一个商业银行可能把南非华人划为‘黑人’,而另外一家商业银行却不这么认为。结果是南非的华人无法肯定自己的身份。”他说。 ‎ 南非华人协会主席Patrick Chong称:“我们这班南非华人在种族隔离时代,被当局归类为有色人种,在1994年之前,我们同样在歧视下饱受痛苦。所以从逻辑上推断,南非华人将自动获得与其他有色公民享有相同补偿权益的资格。”他又表示,“民主政府上台后,我们不再被认为有色,令我们好像夹在中间一样。” ‎ 来源:http://www.ycwb.com/news/2008-06/21/content_1917187.htm 38‎ 试卷5:2008年1月 复旦大学社会发展与公共政策学院 ‎2007~2008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考试试卷 ‎□A卷 □B卷 课程名称:西方社会思想史(上) 课程代码:SocI 130006.01‎ 开课院系:社会发展与公共政策学院 考试形式:开卷/闭卷/课程论文/ ‎ 姓 名: 学 号: 专 业: ‎ 题 号 ‎1‎ ‎2‎ ‎3‎ ‎4‎ ‎5‎ ‎6‎ ‎7‎ ‎8‎ 总 分 得 分 一. 小论文(每组任选1题,16%)‎ 以下每一个话题都与特定时代的社会思想和社会思想家有关,论文的观点,无论是原 创的、发挥的还是阐释的,都必须联系相关的思想史材料,不能毫无依据。‎ ‎1A 人、公民与城邦 (古希腊城邦社会学话题)‎ ‎1B.信徒、牧师与得救 (宗教改革话题)‎ ‎2A 自然人性与社会秩序 (近代自然法话题)‎ ‎2B 何为启蒙?‎ ‎2C 从政治的权威到理性的权威 (市民社会理论话题)‎ 二.阅读与分析 (任选一文,14%)‎ 38‎ ‎ 以下文字都由来有自,产生过重要影响,但不代表选编者的立场,也不要求限定学生的立场。本题要求有二,一是从文选的阅读中概括出你认为可用的观点或形成你的论点;二是运用此观点或论点分析中国的问题,本题特别鼓励学生联系改革开放三十年来的中国发展的实际。‎ n 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是以世界范围的劳动分工为基础建立起来的,在这种分工中,世界经济体的不同区域被派定承担特定的经济角色,发展出不同的阶级结构,因而使用不同的劳动控制方式,从世界经济体系获利也就不平等。以16世纪为例,边缘区是奴隶制和封建制,中心区是雇佣制和自我雇佣,半边缘区是分成制。每个区域确有不同的劳动控制方式。如果情况不是这样的话,就不可能确保剩余产品流入西欧以保障资本主义制度的生存。 [美] 华伦斯坦 n 就其方法而论,批判是考古学的。所谓考古学,而非先验学,是指:批判并不试图发现有关一切知识和一切可能的道德行为的普遍结构,而是力求去分析将我们的所思、所言和所为的一切都叙述为纷繁历史事件的种种话语。 [法] 福柯 三、自由议论 (20%)‎ ‎ ‎ ‎ 以下的文字出自媒体的报道和评论,无论是欢呼“2007传媒推动中国进步”,还是谴责城管暴力执法和抨击公权力滥用压制舆论监督,都如《新京报》元旦社论中所评论的那样,种种或轰轰烈烈或光怪陆离的表象下面,“是个体权利与个体命运日益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与社会成长的出发点”,或如美国《时代周刊》2007年年终中国专刊所说的“洛克意义的个人自由的扩展”,都关乎中国特色公民社会的发育和成长。本课程自“文艺复兴”以降的各篇,如自然法社会思想、启蒙运动和市民社会理论等,为理解今日中国的发展提供了丰富的理论资源。请充分运用你对上述社会学说的领会,对下文所提及的事件或你认为相关的发展写一篇自由议论文,本题要求自拟标题,须有适用的社会思想史观点,但不限制你对材料的选用,也无议论方式和行文语气的限定。本题鼓励学生发出你的真实议论。‎ 参考的评论和报道 ‎1、2007传媒推动中国进步 (马九器)‎ 38‎ ‎  在以传媒为推动力和载体的公共事件上,“山西黑砖窑”、“最牛钉子户”和“华南虎照片”无疑构成了这一年最刺目的三张浮世绘,而现代化的传播手段和开放的表达,将事件背后所蕴涵的制度思考、社会缺陷、公权本质、民权价值,展现得淋漓尽致。‎ ‎  “山西黑砖窑”事件大爆发的导火索,源自河南电视台都市频道以《罪恶的“黑人”之路》为题的报道,和网络论坛流传的以《罪恶的“黑人”之路!孩子被卖山西黑砖窑400位父亲泣血呼救》的帖子。正是依靠媒体尤其是网络无比迅捷的传播速度和开放程度,使得原本被山西官方中规中矩查办的“黑砖窑”案件,迅速放大和散开,里面触目惊心的黑幕和惨无人道的窑工生活,突破了国人普遍的道德、常识与容忍底线,于是舆论沸腾了。“黑砖窑”事件不仅拷问了法制的缺失和官员的麻木,还引发了基层政权的涣散和底层道德的塌陷等一系列社会问题的思索,所有这些问题的集中展现和质问,无疑以近乎残酷的现实阐释一个道理:建设公平正义的社会迫在眉睫!‎ ‎  “最牛钉子户”本不是新闻,因为“钉子户”和开发商之前已博弈了三年时间,他们之间的拆迁与赔偿之争普通得如同秋天的落叶,在轰轰烈烈的城市化建设里无人瞩目。但肇始于3月份的一张照片,无意中成了一次公共事件的导火索。那就是后来人们熟悉的“最牛钉子户”照片——一幢二层小楼孤岛般矗立在四周被深挖成坑的工地之中。当起初这张被很多人以为恶搞的图片被媒体证明确有其事后,视觉的冲击、拆迁的现实经验、物权法的通过,三者发生了奇妙的化学反应,在纸媒和网络魔弹般的集中关注下,霎时使“钉子户主人杨武、吴萍成为传播物权法理念、捍卫私有财产的标志性人物。历史总是很有意思,一些起初不起眼的蕞尔小事往往促成一种宏大语境高歌猛进的导火索,就像德国威廉一世时那个有碍国王观瞻的小磨坊,成了德国司法独立的标志;19世纪末的德雷福斯案成为法国人权进步的标志。2007年重庆九龙坡那个不起眼的“最牛钉子户”,在传媒的传播下,也不经意间成了物权法走向国民最生动有效的样本。‎ ‎  “华南虎照片风波”更昭示了现代社会公民对公权监督的力量。当华南虎照片面世后,面对陕西省有关部门急匆匆的定论,网民借助网络平台在经过理性科学的分析后发出“照片造假”的声音,当疑点重重却始终得不到令人信服的官方回应后,传媒更是将“真理越辩越明”的规律发挥到极致,所有声音直指一点——有关部门应当以足够的程序、诚意和科学态度体现公权的诚信。通过传媒这个平台实现公权与民众的良性互动,这已经成为政府近些年来越来越普遍的共识和做法,实践证明,这种良性互动进展越顺利,政府与民意的和谐度就越高,反之,就越容易产生不信任和矛盾,影响社会和谐。传媒广泛参与的“华南虎照片”事件,再一次证明了“政府与民意良性互动则双赢,反之则双输”的规律,这种证明将为今后诸多政府行为提供镜鉴。‎ ‎  由于传媒的介入而升级为公共事件的还有很多,但传媒对社会进步的推动,不仅仅止于它们。和疾风骤雨式的公共事件相比,传媒更大的价值隐藏于和风细雨式的操作中,这些操作包括先进理念的传播、公平开放的讨论、与民意的良性互动。‎ 38‎ ‎  在过去一年里,几乎事关法治、民主、公权监督、民生的每一次重大事件,都引发全民的热议,而这些热议不仅仅停留在街谈巷议和茶余饭后的闲谈,借助传媒提供的种种便利平台,无论精英还是草根,都站在同一平台上平等的对话、激烈的PK、理性的辩论。他们在传统的纸媒上、电视台上同台竞技,更多是在网络的论坛上、博客上唇枪舌剑,这些方式一面从形式上打破了垄断、体现了平等,一面也从话语等权力结构上解构了威权、建构了民主。在人们更多关注那些或激动人心或触目惊心的公共事件时,其实在不知不觉中,更多影响社会进步的还是那些悄悄变化更新的传播方式和手段,因为正是这些技术和手段给了人们参与的机会,有效地传播了公平、民主、权利、监督等先进观念,改变了人们不善于不敢于表达的习惯,也改变了公民与社会互动的既有思维,这是社会向前发展最坚实的基础。‎ ‎  2007年,传媒依靠民众在推动社会进步,民众也借助传媒的发达提升自己的进步,历史,或许就是在民众和社会有形与无形器物的良性互动中,不断获取前进的动力。 ‎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12月31日08:46 红网 ‎ ‎2、用人性的制度终结狼性 (熊培云)‎ 哪里是城管,分明是群狼———1月7日下午5时许,湖北天门发生一出悲剧:在竟陵镇湾坝村附近,公民魏文华用手机拍下城管执法人员粗暴执法过程,城管人员对其进行凶残的围殴,以至于魏文华身亡。‎ ‎  面对发生在日常生活中的种种不幸,人们时常会为深陷“盲社会”而痛心疾首。然而,发生在湾坝村的不幸,却让我们看到另一个更加残酷的现实。当有责任感的公民挺身而出,他竟是那样的单薄,在这个寂静的冬天,面对这些凶残的城管人员,即使他举起双手表示投降,仍然没有逃脱被活活打死的命运。‎ ‎  一位建筑公司的总经理,一位有着仗义之心的共和国公民,行走在共和国的土地上,为什么在那一刻像是陷入了狼窝?霍布斯说过,为了结束“人对人是狼”的战争,所以人们建立国家,守卫规则。然而,值得追问的是,究竟是什么力量容忍、纵容这些城管的丑恶行径?‎ ‎  几年前,一本名叫《狼图腾》的书受到追捧,紧随其后的是各式“狼道思维”开始被广泛移植到企业领域。一大批有关狼性的书籍,诸如《狼道》、《企业的狼性》纷纷登堂入室。在“狼文化”的劲风吹拂下,狼不仅代表着威严,代表着祖先流失的智慧,而且似乎还成了二十一世纪中国人走向成功的铺路石。‎ ‎  然而,中国真的缺少“狼文化”吗?在我看来,自古以来,中国人既不缺狼性,也不缺羊性。否则,哪会有“苛政猛于虎”的黑暗传说,哪会有数不尽的忍辱含垢、唾面自干的臣民。回顾中国历史,显而易见的是,中国最需要重建的是能够确保人与人之间平等相处的黄金法则,是“人道”,而不是“狼道”和“羊道”。‎ http://news.sina.com.cn/pl/2008-01-10/081114709552.shtml ‎3、“进京抓记者”绝对狂妄绝对愚蠢 (曹林)‎ ‎“史上最牛太爷”这个名号现在有了新的主人——— 辽宁西丰县县委书记张志国:不仅威胁商人“还想在西丰混,就别跟我谈拆迁补偿”,叫嚣将其企业“‎ 38‎ 从西丰地图上抹去”,将商人以诽谤罪非法羁押9个月。更是在北京某媒体披露此事后,立即以诽谤罪对记者进行立案调查,并派干警追到北京对 记者进行拘传。(1月7日《中国青年报》) ‎ ‎    不仅在辖地的势力范围内一手遮天、呼风唤雨,还跑到北京对辖地之外的“冒犯者”进行拘传,要把北京的记者抓到他辽宁西丰接受审查,真可谓牛气冲天。 ‎ ‎    这确实是狂妄至极!但这位“牛书记”难道真的以为:这样的恐怖性执法会让天下的媒体都像西丰媒体一样失声和闭口?会吓得没有人再敢去揭西丰的负面新闻和批评西丰县领导?会让“短信诽谤案”就止于此没人敢碰了?实际上,在舆论监督日益重要和民权诉求日益彰显的今天,以如此恶劣的手段对抗媒体监督,只能在激起公愤中引起舆论更加激烈的反弹:公众会更加关注这件事,媒体会在强烈的职业尊严中更加关注此事,越来越多的媒体会参与到事件调查中,其上级和纪委也会在舆论压力下对事件进行调查。 ‎ ‎    回望2007年,类似“领导很生气,后果很严重”的事件可谓多矣,报复性执法事件似乎越来越常见了——— 其实并非这类事件越来越多,而是媒体报道的发达和互联网的普及让传播越来越发达,这类事件越来越容易被曝光。就像如今灾害和矿难看起来似乎越来越多了,其实也非矿难比以前频繁了,而是社会的报道和传播系统更发达了,发生了矿难立即就会被报道出来。 ‎ ‎    昔日,一个地方的土皇帝能动用从宣传到警察再到法院的一切国家机器和公权资源摆平这类事件,想封锁什么消息就封锁什么,想整谁就整谁,而且能整得人无处申冤。可在当下,新闻传媒这么发达,网络表达那么方便,土皇帝们已经没有能力将类似事件控制在自己的势力范围之内了。 ‎ ‎    如此看来,这种“进京抓记者”的狂妄行为真是愚蠢至极,只能在激起舆论反弹和全民关注后加速丑闻曝光的速度——— 可能他们确实不知道这样做的后果,绝对权力已经让他们失去了正常的智商,沉浸在无所不能的权力幻觉中,他们习惯了过度看高自己手中的权力,太相信自己手中权力的力量了,以至于觉得利用自己手中的权力可以摆平一切,可以让所有人害怕自己,认为天下没有自己用权力做不成的事。 ‎ ‎    “进京抓记者”是他们习惯性的用权行为,他们习惯地以为,用权力也可以让北京的记者害怕和闭口。其实,这真的很蠢很蠢,只能使自己成为众矢之的。‎ http://news.xinhuanet.com/newmedia/2008-01/08/content_7382967.htm ‎4)The Rise of a fierce yet fragile superpower By Fareed Zakaria NEWSWEEK Dec. 31, 2007 - Jan. 7, 2008 issue For Americans, 2008 is an important election year. But for much of the world, it is likely to be seen as the year that China moved to center stage, with the Olympics serving as the country's long-awaited coming-out party. The much-heralded advent of 38‎ ‎ China as a global power is no longer a forecast but a reality. On issue after issue, China has become the second most important country on the planet. Consider what's happened already this past year. In 2007 China contributed more to global growth than the United States, the first time another country had done so since at least the 1930s. It also became the world's largest consumer, eclipsing the United States in four of the five basic food, energy and industrial commodities. And a few months ago China surpassed the United States to become the world's leading emitter of CO2. Whether it's trade, global warming, Darfur or North Korea, China has become the new x factor, without which no durable solution is possible.‎ So far Beijing has managed to balance economic growth and social stability in a highly fluid environment. Given their challenges, China's political leaders stand out for their governing skills. The regime remains a dictatorship, with a monopoly on power. But it has expanded personal liberty in ways that would be recognizable to John Locke or Thomas Jefferson. People in China can now work, travel, own property and increasingly worship as they please. This is not enough, but it is not insignificant, either.‎ But whether this forward movement—economic and political—will continue has become the crucial question for China. It is a question that is being asked not just in the West but in China, and for practical reasons. The regime's main problem is not that it's incurably evil but that it is losing control over its own country. Growth has empowered localities and regions to the point that decentralization is now the defining reality of Chinese life. Central tax collection is lower than in most countries, a key indicator of Beijing's weakness. On almost every issue—slowing down lending, curbing greenhouse-gas emissions—the central government issues edicts that are ignored by the provinces. As China moves up the value chain, so the gap between rich and poor grows dramatically. Large sectors of the economy and society are simply outside the grip of the Communist Party, which has become an elite technocracy, sitting above the 1.3 billion people it leads.‎ 试卷6:2007年7月 38‎ 社会学系2005级“西方社会思想史”(下)期末考试试卷(A)‎ ‎2007年7月2日 一、 解释下列概念(每组任选2词,12%)‎ ‎1.古典社会理论 ‎1)collective representations(涂尔干);2)social action(韦伯);3) the generalized other(米德)‎ ‎2.现代社会理论 ‎1)the unit act(帕森斯);2)stock knowledge at hand(舒茨);3)communicative action(哈贝玛斯)‎ ‎3.最近的社会理论 ‎1)a regime of truth(福柯);2)practical consciousness(吉登斯);3)habitus as an acquired system of generative schemes(布迪厄)‎ 二、阅读下列章节,可就文中任何论点或命题设问(必须设问)并给出应答(任选2段,24%)‎ l 示范:Commonsense knowledge constitutes the fabric of meanings (Peter Berger)‎ The theoretical formulations of reality, whether they be scientific or philosophical or even mythological, do not exhaust what is “real” for the members of a society. Since this is so, the sociology of knowledge must first of all concern itself with what people “know” as “reality” in their everyday, non-or pretheoretical lives. In other words, commonsense “knowledge” rather than “ideas” must be the ‎ 38‎ central focus for the sociology of knowledge. It is precisely this “knowledge” that constitutes the fabric of meanings without which no society could exist. – from yuhai(edited): Western Social Theory, p245‎ 拟议的问题 l 为什么说常识构成了“意义的网络”,没有它社会就不能存在? 或 l 为什么常识比理论知识更有资格成为知识社会学的对象? 或 l ‎。。。。。。‎ ‎1. Status Honor (Weber)‎ In contrast to the purely economically determined “class situation”, we wish to designate as status situation every typical component of the life of men that is determined by a specific, positive or negative, social estimation of honor. This honor may be connected with any quality shared by a plurality, and, of course, it can be knit to a class situation: class distinctions are linked in the most varied ways with status distinctions. Property as such is not always recognized as a status qualification, but in the long run it is, and with extraordinary regularity…… But status honor need not necessarily be linked with a class situation. On the contrary, it normally stands in sharp opposition to the pretensions of sheer property. -From Yuhai (edited) Western Social Theory, pp93-95‎ ‎2.Particular structure of the constructs of the social sciences ( Schutz)‎ The facts, data, and events with which the natural scientist has to deal are just facts, data, and events within his observational field but this field does not “mean” anything to the molecules, atoms, and electrons therein.‎ But the facts, events, and data before the social scientist are of an entirely different structure. His observational field, the social world, is not essentially structureless. It has a particular meaning and relevance structure for the human 38‎ ‎ beings living, thinking, and acting therein. -From Yuhai (edited) Western Social Theory, p227‎ ‎3. New technologies of power (Foucault)‎ In the camp of the Left, one often hears people saying that power is that which abstracts, which negates the body, represses, suppresses, and so forth. I would say instead that what I find most striking about these new technologies of power introduced since the seventeenth and eighteenth centuries is their concrete and precise character, their grasp of a multiple and differentiated reality…… It becomes a matter of obtaining productive service from individuals in their concrete lives. And in consequence, a real and effective “incorporation” of power was necessary, in the sense that power had to be able to gain access to the bodies of individuals, to their acts, attitudes and modes of everyday behavior. Hence the significance of methods like school discipline, which succeeded in making children’s bodies the object of highly complex systems of manipulation and conditioning. -From Yuhai (edited) Western Social Theory, p582‎ ‎4. Habitus (Bourdieu)‎ Habitus ensures the active presence of past experiences, which, deposited in each organism in the form of schemes of perception, thought and action, tend to guarantee the “correctness” of practices and their constancy over time, more reliably than all formal rules and explicit norms. This system of dispositions--a present past that tends to perpetuate itself into the future by reactivation in similarly structured practices, an internal law through which the law of external necessities, irreducible to immediate constraints, is constantly exerted—is the principle of the continuity and regularity which objectivism sees in social practices without being able to account for it; and also of the regulated transformations that cannot be explained either by the extrinsic, instantaneous determinisms of mechanistic sociologism or by the purely internal but equally instantaneous ‎ 38‎ determination of spontaneist subjectivism. From Yuhai (edited) Western Social Theory, p714‎ 三、阅读下列文字,写一篇评论或读后感(任选一段,14%)‎ ‎1. 吴思:从山西“黑砖窑”看地霸秩序 ‎ ‎ 在中国历史上有一个一个的地方地盘,党纪国法虽然有规定,但这个地盘内有它自己的规矩。相对官场叫潜规则,相对黑帮叫横规矩,我把其称为地方的“地霸秩序”。这些地盘是怎么形成的?如果什么都畅通,政府管理都到位,这些地盘是形成不了的。举个例子,比如山西黑窑可以看做一个地盘。在这个地霸秩序中谁是受益者呢?我们可以从成本收益上来分析。‎ ‎ 首先收益者肯定是这些窑主。而且从新闻媒体的曝光看,窑主得到钱,首先是买通官员,然后再往上串通不同的部门,不同的层级。拉人入伙者也能得到好处,这样就形成了一个利益链条。有钱的、有势的、有权的和掌握信息通道者都是收益者。只有一个受害者,就是奴工。对这个秩序的维持者来说,只要收益大于成本,这个秩序就会建立、维持甚至扩张。‎ ‎  再看地方官员,其收益也很明显,但风险在哪?风险来自于高层震怒。官员应对风险的办法也有很多。一是隐瞒。官员不上报,不处理,假装看不见,故行疏纵,这是打信息战。二是打程序战。拖延,推委,忽略,阻挠,刁难,对抗各种指示,压制反对者。河南电视台的那个记者不是说了,他去调查最大的阻力来自山西当地的政府,有些部门甚至把解救出来的人悄悄再卖给老板。但是他们不会坚决抵抗高层震怒,他们也就这点收益,丢了乌纱帽就不划算了。‎ ‎  谁是地霸秩序的受害者,谁就是坚决的反对者。这事最高层没有任何收益,只有丢脸。这事出来后,中央又是开会,又是批示,要追究地方官员的责任。奴工是地霸秩序的最大受害者。他们应该是最有力的反对者,但奴工反对成本有多高、有多不合算呢?在这个秩序中,他们不团结或者没有办法团结,零零散散,没有工会组织,没有信息通道,面对的是一个单线的权利。不是说他找地方政府不成,可以找法院;法院不成,可以找代表;代表不成,可以找媒体,哪条线都有解决的可能。这事的解决最早是由媒体引发的,后来才引起高层的震怒。幸亏付振中是河南电视台记者,这一秩序制服不了他,若是山西的……。‎ 来自http://news.sina.com.cn/c/2007-06-29/123513339652.shtml 窗体顶端 ‎2.李方:寻找彭加木的故事令人欣慰 ‎ 彭加木运气不太好,跟老外们的探险相比,他那次其实不算什么。真正让我感动的是好像中国人从来没像那次那样投入那么多的关注和力量,去寻找一个失踪的科学家或者说探险家。当年就搜寻了三次,最后一次出动了十几架飞机,拉网般把罗布泊梳理了一遍,最终只好放弃。这些年来,陆续又有尝试,大都是去往罗布泊的探险队,把寻找彭加木(遗体)作为任务之一。‎ 38‎ ‎  探险可以总结出很多伟大意义,但是我总认为,更令人感动的是搜寻探险失踪者的卓绝努力。它代表了人道主义,不肯把失踪的英雄彻底抛弃给大自然的信念,一定要让他们(哪怕只是遗体)回家。也正是这种信念,使得探险者不会感到孤独,确信这世界上总有人关心着他们;哪怕走得再远,也总有一根线联系着他们和身后的那个国家那个社会。没有这种联系,我相信人类是走不远的,不论10万年前的走出非洲,500年前的大航海时代,还是未来的太空探险时代。窗体顶端 不放弃对先行者的责任,我想这是支撑着人类探险精神的信念精髓。人类组成社会,彼此关联,彼此汲取力量,从而使我们能够走得更远。设想哪怕在未来的太空时代,第一批太空探险家乘坐飞船飞向其他行星,他们的心境,内心确信不会被抛弃的笃定,应该与早先的探险家们并无二致。我们不妨设想,万一载人飞船在火星失踪,地球的人类会怎样做?恐怕没有第二种选择,只有不惜一切代价继续派出搜寻者,直到把失事英雄的遗体运回地球。这一种回家的信念,任何物质的代价都无法与之相比。窗体顶端 来自http://news.sina.com.cn/pl/2007-06-28/101313330043.shtml ‎( 装 订 线 内 不 要 答 题 )‎ 试卷7:2007年1月 38‎ 复旦大学社会发展与公共政策学院 ‎2006~2007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考试试卷 ‎□A卷 □B卷 课程名称:西方社会思想史(上) 课程代码:SocI 130006.01‎ 开课院系:社会发展与公共政策学院 考试形式:开卷/闭卷/课程论文/ ‎ 姓 名: 学 号: 专 业: ‎ 题 号 ‎1‎ ‎2‎ ‎3‎ ‎4‎ ‎5‎ ‎6‎ ‎7‎ ‎8‎ 总 分 得 分 一. 简答题 (每组任选1题,25%)‎ ‎1A‎ 根据韦尔南,古希腊以公民集会广场为中心的新的社会空间,与希腊理性是怎样的关系?‎ ‎1B 为什么阿伦特将城邦的公共生活视为对真正人的生活具有本质的意义?‎ ‎2A‎ 为什么奥古斯丁主义能被中世纪教会奉为基督教的官方哲学?‎ ‎2B 为什么哲学史家将阿奎那的工作评价为是对古典的自然目的论和基督教的历史目的论的全面结合?‎ ‎3A‎ 为什么马克思评价马基雅维里确立的是与神学世界观不同的法律世界观?‎ ‎3B 在何种意义上可以说马丁路德发起的宗教改革构成了欧洲个人主义思潮的重要篇章?‎ ‎4A‎ 为什么华伦斯坦说资本主义是世界不平等的产物?‎ ‎4B 为什么布罗代尔认为资本主义是反市场反竞争的?‎ ‎5A‎ 为什么马克思对“社会契约论”既评之为虚构和错觉,又许之为对“市民社会”的预感?‎ ‎5B 为什么康德否定“社会公约”之为一项历史事实在前,又肯定它作为一项纯观念的实在性在后?‎ 二.阅读与评论 (25%)‎ 本学期我们学习了西方近代主要的社会学说,如自然法学说,启蒙运动的批判学说,和市民社会理论等,以下是当代学者对这些学说的阐释:‎ 38‎ l 洛克的市民社会理论 (查尔斯-泰勒)‎ ‎“洛派”的民间社会理论,可以鼓动起人们激烈的政治理想,这些理想有时候是反政治的。甚至洛克本人也认为,在未有政治组织前,人民已在努力共同奉行自然法则,就这个意义来说,社会早已政治化了,因而政治结构不过是此社会的延续。通过发挥“洛派”的民间社会理论,我们可以得出这样的看法:社会有其自己的前政治的生命和前政治的整合,这是政治结构所必须服务的。社会有权利和能力建立一个政权来服务社会,若政权不能服务社会,社会亦有权利和能力将之废除。‎ l 托克维尔相信自愿组织的重要性 (查尔斯-泰勒)‎ 托克维尔认为,组织(associations)是对抗温和专制(mild despotism)的唯一堡垒。为任何目的而出现的自愿组织都是宝贵的。但它们的重要性在于使人们养成自我管理的嗜好和习惯。因此为政治目的而出现的组织是重要的。但如果这些组织要真的成为自治的核心,它们必须是细小而众多,而且存在于政治制度的许多层面。而政治制度本身也得下放,使自治不但可以在全国的层次进行,也可在地区的层次进行。若前者失败,后者亦危殆。“在民主国家,组织的科学就是一切科学之母。”‎ l 公共领域将政治的权威转变为“理性”权威 (哈贝玛斯)‎ 在最早的几部近代宪法中,有关公民应享有的基本权利的那些条款极好地勾勒出自由的公共领域的轮廓。它们确保社会成为一个私人自主的领域,并将公共权威限定在少数几个职能上。在这两个领域之间,宪法进一步确保了一个私人领域的存在。这些私人个体集合在一起,形成一个公共团体。他们以公民的身份将资产阶级社会的种种需要传达给国家,其目的是要以这个领域为中介,从观念上将政治权威转变为“理性”权威。公众的一般利益成了衡量理性权威的标尺。当私人个体的活动在市场上摆脱了社会强制,在公共领域中摆脱了政治压力时,这种一般利益便根据一个实行自由的商品交换的社会的种种预设前提而获得了保障。‎ l philosophical interrogation (Foucault)‎ I have been seeking, on the one hand, to emphasize the extent to which a type of philosophical interrogation -- one that simultaneously problematizes man's relation to the present, man's historical mode of being, and the constitution of the self ‎ 38‎ as an autonomous subject -- is rooted in the Enlightenment. On the other hand, I have been seeking to stress that the thread that may connect us with the Enlightenment is not faithfulness to doctrinal elements, but rather the permanent reactivation of an attitude -- that is, of a philosophical ethos that could be described as a permanent critique of our historical era. ‎ 请参考所学理论分析评论下列文字,你可以提出问题并展开你的观点,你可以质疑,对涉及的事件提出你自己不同的论点;你当然可以支持某种提法并给予理论的阐释和发挥,总之,需要你将课堂学习的西方古典理论用来观照和反思今日中国的发展和问题(任选两段)‎ l ‎2006,媒体推动了中国 这是中国诸领域全面反思的一年。首先是“改革”的反思,中国改革已经从前几年人人受益各方齐头并进的增量改革时期,逐渐迈进了损益划分明显,发展快慢不均的存量改革阶段。这种背景下,原先支撑社会的一些改革共识渐有歧见,社会进入了一个改革认知失调期:人人都在思考这几年自己的得与失,原初的共富承诺能否兑现,除了物质社会还需要什么?然后是“开放”的反思,借着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五周年的历史语境,国人根据金融、汽车、农业等消费方面切身的利益感觉,对本国市场对世界的开放程度和得失进行了深刻的反思,并呼唤出“和平发展”所需要的国际视野和民族发展的新诉求;财富的反思:顾雏军等富豪纷纷落马引出民营企业家“原罪”的大讨论,引出财富伦理和辩证史观的反思;文化的反思:“超女”糟粕精华之争、中医存废之争、中国龙存废之争也让公共空间一直充满着喧哗与骚动。(曹林)‎ 材料来源:2006年12月26日《中国青年报》‎ l 生存权还是市容?这是一个问题 38‎ 事实上,任何伟大的市政当局想象一个没有小贩的都市的过程也是把小贩妖魔化的过程:小贩们脏、乱,是城市的污点,影响市容;小贩们道德低下,坑蒙拐骗,是人群中的毒菌,侵损社会肌体。一句话,小贩理当并且活该被赶尽杀绝。看看城管战士怒目横眉剑出鞘的大无畏做派,听听城管长官“如果太温和,城市管理整治会不到位”的硬朗表态,就可以推想小贩的身份几乎蜕变成了“敌人”。可是,小贩不过是一群这样的人:他们没有资本,只能小打小闹,自雇劳动;他们边缘,弱势,面对庞大的国家机器,他们只能在偷来的时间,偷来的地方偷偷摆卖;他们本分,勤劳,踏实,用劳动,换取生存的资费,获得做人的尊严。堂皇的想象或概念总是抽象的,它是蒙住我们双眼的黑布条,让我们看不到他们身为小贩,他们的权利在哪里?他们营生的空间在哪里?借用我们最熟悉的一句话,“生存权是最基本的人权”,那么,究竟是生存权紧要还是“市容”丢不起?解开蒙住双眼的黑布条,渐渐地,阳光不再炫目。我们看到了“市容”。“市容”,谁的“市容”?“市容”不过是面子工程,政绩就写在涂脂抹粉的“市容”上。对“市容”的维护充满了资本对公共权力的围追堵截,也充满了公共权力与资本的联姻共舞。扫荡小贩后的空间,被拥有资本的人占据,起 窗体顶端窗体底端豪宅,设超市,那是繁荣的象征,也是“市容”的亮点。小贩,在资本的强权话语下,在“市容”的想象空间里,没有位置! (吴重庆)‎ 材料来源:http://news.sina.com.cn/c/pl/‎2006-12-14‎/084511787072.shtml l 中国公民社会成长的合法空间 ‎ ‎2003年3月,青年孙志刚在广州街头被收容,羁留期间被殴打致死,此事一经报道,激起全国舆论和民众关注,网络评论如潮。三名法学博士向全国人大发出建议,要求对国务院的收容遣送条例启动违宪审查。贺卫方等五位著名法学家再以中国公民名义,支持调查程序。结果是国务院主动废止了实行了21年的收容遣送条例,并未等到全国人大常委会对公民的倡议作出任何回应时。这个结果极富中国特色。运用法律赋予公民的权利置疑现行的法律,是公民社会发挥作用的日常方式,但在中国,这样的诉求 38‎ 容易被视为挑战国家权威,从而极少可能发生,更不必说成功。普通公民不熟悉公民合法的政治权利的细节,即使有所了解,也不容易掌握运用合法权利挑战现行法律的分寸。同时因少有成熟而合法的公民团体,在最有可能由团体发动的公共事务倡议运动中,团体是付诸阙如的。但一项十足公民社会参与性的公共倡议仍然被提出了,是由精通法律的法学家们提出的,知识分子个人以公民名义行使的权利,在一个尚称不上是公民社会中被容许了或容忍了,这是公民社会行为获得合法性的行动空间,它已经为未来的公民社会行动作了示范。另一方面,这项倡议并未得到直接的回应,国家并未回应公民的法律诉求,这本是公民社会有效运作的程序保证。但在中国的情况下,即使审查国务院法规的合法性的请求完全符合成文法律,也不可能获得人大的许可。所以公民社会的合法要求实质也是无效的。国务院主动废除旧法规,其结果与公民要求一致,但这与若真通过人大审查来废除意义大不相同。后者是公民社会推动政府改革;前者是政府既采纳民意代表民意更体现国家主导改革主动改革的意志,最终的合法性在国家不在社会。(于海)‎ 材料来源http://www.cul-studies.com/bbs/printpage.asp?BoardID=5&ID=6223‎ 试卷8:2006年6月 社会学系2004级“当代西方社会思潮”期末考试试卷(A)‎ ‎2006年6月22日 38‎ 一、 社会学词典词条解释(每组任选1词,15%)‎ ‎1.自然法 ‎1)自然的自由与社会的自由(洛克);2)野蛮人与文明人(卢梭);3)鲁滨逊故事的错觉(马克思)‎ ‎2.启蒙精神 ‎1)理性的私下运用和公开运用(康德);人性科学(休谟);谱系学方法的批判精神(福柯)‎ ‎3.市民社会 ‎1)市民社会的两个原则(黑格尔);2)公共领域(哈贝玛斯);3)公共意见(查尔斯-泰勒)‎ 二、阅读下列文字,设问或诘问并给予阐释(任选2段,25%)‎ ‎1. Herbert Blume: meanings and social interaction It sees meaning as arising in the process of interaction between people. The meaning of a thing for a person grows out of the ways in which other persons act toward the person with regard to the thing. Their actions operate to define the thing for the person. Thus, symbolic interactionism sees meanings as social products, as creation that are formed in and through the defining activities of people as they interact.--- from Herbert Blume: Symbolic Interactionism: Perspective and Method ‎ ‎2.Peter Berger: Commonsense knowledge constitutes the fabric of meanings The theoretical formulations of reality, whether they be scientific or philosophical or even mythological, do not exhaust what is “real” for the members of a society. Since this is so, the sociology of knowledge must first of all concern itself with ‎ 38‎ what people “know” as “reality” in their everyday, non-or pretheoretical lives. In other words, commonsense “knowledge” rather than “ideas” must be the central focus for the sociology of knowledge. It is precisely this “knowledge” that constitutes the fabric of meanings without which no society could exist. – from yuhai(edited): Western Social Theory, p245‎ ‎3. Hayek: Intelligent Use of Reason This means that, before we can try to remold society intelligently, we must understand its functioning; we must realize that, even when we believe that we understand it, we may be mistaken. What we must learn to understand is that human civilization has a life of its own, that all our efforts to improve things must operate within a working whole which we cannot entirely control, and the operation of whose forces we can hope merely to facilitate and assist so far as we understand them. Our attitude ought to be similar to that of the physician toward a living organism; like him, we have to deal with a self-maintaining whole which is kept going by forces which we cannot replace and which we must therefore use in all we try to achieve. --- from Friedrich A. Hayek:The Constitution of Liberty pp69-70‎ ‎4. Foucault: Truth and power The important thing here, I believe, is that truth isn’t outside power, or lacking in power: contrary to a myth whose history and functions would repay further study, truth isn’t the reward of free spirits, the child of protracted solitude, nor the privilege of those who have succeeded in liberating themselves. Truth is a thing of this world: it is produced only by virtue of multiple forms of constraint. And it induces regular effects of power. Each society has its regime of truth, its “general politics” of truth: that is, the types of discourse which it accepts and makes function as true; the mechanisms and instances which enable one to d 38‎ istinguish true and false statements, the means by which each is sanctioned; the techniques and procedures accorded value in the acquisition of truth; the status of those who are charged with saying what counts as true. – from yuhai (edited): Western Social Theory, p587‎ 三、阅读下列文字,运用你认为适当的社会理论加以分析和阐释(任选2段,20%)‎ ‎1.高呼“废除死刑”的是哪些人?‎ 前一段时间,一些法学家从专家角度频频抛出“废除死刑论”,立即引发了争鸣,有人赞同,更多的是反对之声。有人甚至一针见血地指出:如果他们从一开始就呼吁“废除经济犯罪的死刑”肯定是不行的,必须首先“骗取”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支持,因此开始装出一副普度众生的面孔,抽象地谈废除死刑。然后,再主张根据目前不具备全面废除死刑的条件循序渐进,让“一部分人”首先告别死刑。哪“一部分人”呢?自然是手上没有直接沾血的人。这看起来似乎也是合理的。可是,有钱有权的人用得着自己亲手去杀人吗?贪污掉成千上万人的救命款,难道不比亲手杀掉一个人更令人发指吗?也许是受了废除死刑论的影响,现在一大批有权有势的腐败官员纷纷“受惠”,人头可保,余生可度,真让善良的人们不明就理。‎ 来自 http://news.sina.com.cn/c/pl/2006-06-16/091310170827.shtml ‎2.血汗工厂”的丧钟为谁而鸣?‎ 劳工的不堪遭遇,一次又一次疼痛我们的眼睛。但是,尽管外资企业的无良更能触动我们的义愤,但我要说“血汗工厂”的定义是相似的,受辱的群体是一致的,无论是“女工日工作15小时月薪仅400元”,还是“一般操作工都必须连续12个小时站立着干活”,这类虐工现象绝非外资企业的专利。不必探究谁比谁更无良,也不必探求谁比谁受伤,唯一的真问题是“血汗工厂”为何存续不绝?‎ 来自http://news.sina.com.cn/c/pl/2006-06-16/171410175022.shtml ‎3.还有多少英雄靠止痛片度日如年 38‎ 眼下的尴尬是:活雷锋越来越多了,而活雷锋上法庭索赔的故事也越来越多了,这让我们大叹“世风日下人心不古”——更可怕的是:在越来越多可能成就英雄的危难中,英雄越来越不敢、不愿出头了。是的,价值选择的高昂成本让我们退缩,道德冲动的“事后罚单”让我们后顾有忧,从经济人理性分析,如果事后的经济鼓励小于见义勇为所带来的风险成本,英雄不是“赔钱货”是什么呢?——这是我们心照不宣的秘密,论说起原因来无非有二:一是抽象的道德语境,英雄永远高不可攀的居住在神龛里,所以他们只要景仰只要表彰只要感动不能谈钱,英雄渐次成为社会的“稀缺行为”;二是我们对英雄缺乏刚性的制度保障,基于《民法通则》和相关解释而作出的“根据受益人受益的多少及其经济状况责令受益人给予适当补偿”的规定既缺乏操作性、又不现实;英雄见义勇为的初衷并不是为了补偿,受益人也并没有欠什么人的债。如果见义勇为的人事后提出赔偿或补偿,那就降低了见义勇为的品格,已经是见“利”勇为了——于是,英雄的生存窘境和道德天平、法理悖论让我们混乱不已,这背后,我们恰恰忘却了政府机构的责任:和谐社会离不开自上而下的公共道德支撑。公众不仅需要政府关注他们的钱袋,也需要政府关注社会的道德生态。对英雄的跟踪关注,不仅是一个社会的良心,更是这个社会的道德生成过程。 ‎ 窗体顶端 来自http://news.sina.com.cn/c/pl/2006-06-17/182910182371.shtml ‎4.抄袭者拒不道歉令人忧 让笔者忧心的是现在的年轻人,道德观念在朝着一个危险的方向滑去。比如,最近少年作家郭敬明抄袭庄羽一案,郭敬明拒不道歉,舆论哗然。与此同时,还有一批郭迷们极力替郭敬明的抄袭辩解。抄袭者有理,抄袭者赔钱可以,但其尊贵而高昂的头决不肯低下那么一点点;不仅他不低头,他的狂热崇拜者宁肯颠倒人间是非观念,也不低头,并且不许他人批评郭敬明的拒不道歉,否则就恶语相加,令人寒心!16日下午,庄羽向北京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递交了强制执行申请书,要求法院对郭敬明“拒不道歉”一事采取强制执行措施。(《竞报》‎6月17日)我支持庄羽的做法。道德约束不了的东西,通过法律手段强制性约束,不失为教育的一种手段。‎ http://news.sina.com.cn/c/pl/2006-06-18/002110182658.shtml 四、附加题:小论文(10%)‎ 网上的角色扮演与人际互动 试卷9:2005年1月 38‎ 社会学系2002-03级“西方社会思想史”期末考试试卷 ‎2005年1月19日 一、 社会思想史词典(每组任选1项,25%)‎ A 1) 人是政治的动物 (亚里士多德); 2) 公共领域和私人领域 (阿伦特); ‎ B 3) 将神学从政治学中解放出来(马丁-路德); 4)将政治学从神学中解放出来(马基雅维里); ‎ C 5) 现代世界体系 (Wallerstein); 6) 资本主义是一晚间来客(Braudel); ‎ D 7) 自然的自由和社会的自由 (洛克); 8) 社会秩序是人类行动的结果但不是刻意为之的结果 (苏格兰学派);‎ E 9)理性的私下运用与公开运用(康德);10)公共领域(哈贝玛斯)‎ 二、以下文字,是近代经典思想家对近代自然法和社会契约论的评论,请根据你对近代自然法的了解,写一篇评论。可以是对下列某一评论的评论:发挥或反驳(特别注意划线部分);也可以是一篇独立的评论,但必须涉及与下列评论观点的对话与辩驳(15%)‎ ‎1.‎ 研究过社会基础的哲学家们,都认为有追溯到自然状态的必要,但是没有一个人曾经追溯到这种状态。有些人毫不犹豫地设想,在自然状态中的人,已有正义和非正义的观念,但他们却没有指出在自然状态中的人何以会有这种观念,甚至也没有说明这种观念对他有什么用处。另外有一些人谈到自然权利,即每个人所具有的保存属于自己的东西的权利,但却没有阐明他们对于属于一词的理解。再有一些人首先赋予强者以统治弱者的权力,因而就认为政府是由此产生的,但他们根本没有想到在人类脑筋里能够存在权力和政府等名词的意义以前,需要经过多么长的一段时间。总之,所有这些人不断地在讲人类的需要、贪婪、压迫、欲望和骄傲的时候,其实是把从社会里得来的一些观念,搬到自然状态上去了;他们论述的是野蛮人,而描绘的却是文明人。 ——卢梭 ‎2. ‎ 在社会中进行生产的个人,因而,这些个人的一定社会性质的生产,自然是出发点。被斯密和李嘉图当作出发点的单个的孤立的猎人和渔夫,应归入18世纪鲁宾逊故事的毫无想象力的虚构,鲁宾逊故事决不像文化史家设想的那样,仅仅是对极度文明的反动和想要回到被误解了的自然生活中去。同样,卢梭的通过契约来建立天生独立的主体之间的相互关系和联系的社会契约论,也不是奠定在这种自然主义的基础上的,这是错觉,只是美学上大大小小的鲁宾逊故事的错觉。这倒是对于16世纪以来就进行准备,而在18世纪大踏步走向成熟的”市民社会”的预感。‎ 38‎ 在这个自由竞争的社会里,单个的人表现为了摆脱了自然联系等等,後者在过去历史时代使他成为一定的狭隘人群的附属物。这种18世纪的个人,一方面是封建社会形式解体的产物,另一方面是16世纪以来新兴生产力的产物,而在18世纪的预言家看来(斯密和李嘉图还完全以这些预言家为依据),这种个人是一种理想,他的存在是过去的事;在他们看来,这种个人不是历史的结果,而是历史的起点。因为,按照他们关於人类天性的看法,合乎自然的个人并不是从历史中产生的,而是由自然造成的。这样的错觉是到现在为止的每个新时代所具有的。 ——马克思 ‎3. ‎ 社会公约作为人民中所有的个别私人意志的结合而成为一个共同的和公共的意志却决不可认为就是一项事实(这样一项事实就根本是不可能的),竟仿佛首先就必须根据以往的历史来证明曾有过一族人民,其权利和义务是我们作为后裔的继承下来了的,竟仿佛这族人民确实曾经有一度完成过这样一桩行动,并且还一定得在口头上或书面上留下给我们一项确凿无疑的有关通告或工具,好使我们尊重自己所要受到的那种既定的公民体制的束缚.它的确只是纯理性的一项纯观念,但拥有毋庸置疑的实在性,亦即,它能够束缚每一个立法者,以至于他的立法正如从全体人民的意志中产生出来的,把每一个愿意成为公民的臣民看作仿佛他已经同意了这样一种意志。因为这是每一个公开法律之合权利性的试金石。也即是说,倘若法律是这样的,以至全体公民都不同意的话,那么它就是不正义的,但只要有可能整个人民予以同意的话,那么认为法律是正义的就是义务了,哪怕人民目前处于这样的状态或思想状况,即假如征询他们对它的意见的话,他们或者会拒绝同意它。——康德 三、以下文字,是西方经典社会理论家关于市民社会和公共领域的论述,请仔细辨析各自的论点,回答文后的问题(任选2个问题,30%)‎ ‎1.‎ 城邦与家庭的区分被恰当地定义为公共领域和私人领域的区分,以及自由与必然性的区分。城邦仅仅是由一些“平等的人”组成的,而家庭则是最严格的不平等的中心。自由意味着既不受制于生活的必然性或他人的命令,也不对其他人发号施令。它既不意味着统治,也不意味着被统治。在家庭领域里,自由是根本不存在的;仅当一家之主,有权离开家庭,进入人人平等的政治领域时,他才被认为是自由的。希腊人必须每天穿越横亘在他们面前的这条鸿沟,越过狭窄的家庭领域,“升入”政治领域。以政治方式行事,生活在城邦里,这意味着一切事情都必须通过言辞和劝说,而不是通过强力和暴力来决定。按照希腊人的自我理解,凭借暴力威逼别人,以命令而非劝说的方式对待他人,这是一种前政治手段,用以对付那些以城邦以外的生活、家庭生活为特征的人们。这样,“人天生是要做公民的”,和“人天生是政治的动物”,应该理解为,城邦的政治生活(立法与司法的讨论,表决和执行)最可使参与其中的人相互砥砺“理性言说”所认识到的种种美德。所以城邦的政治过程,乃是最适当地落实与发展人性的领域。自外于城邦的公共生活,过一种彻底的私人生活,首先意味着被剥夺了对真正的人的生活具有本质意义的东西:被剥夺了来自于被他人看见和听见的现实性,被剥夺了与他人的“客观”关系,被剥夺了达到比生命本身更加永恒的境界的可能性。私人生活之所以具有一种被剥夺的性质,原因在于他人的缺席;对他人而言,私人并没有出现,因此他仿佛是不存在的。无论他做了什么,都不会对他人产生任何意义或结果,对他来说至关重要的事情对其他人则是无足轻重的。(Arendt)‎ ‎2.‎ 38‎ 市民社会包括各个个人在生产力发展的一定阶段上的一切物质交往.它包括该阶段上的整个商业生活和工业生活,因此它超出了国家和民族的范围,尽管另一方面它对外仍然需要以民族的姿态出现,对外仍然需要组成国家的形式.”市民社会”这一用语是在十八世纪产生的,当时财产关系已经摆脱了古代的和中世纪的共同体.真正的资产阶级社会只是随同资产阶级发展起来的;但是这一名称始终标志着直接从生产和交往中发展起来的社会组织,这种社会组织在一切时代都构成国家的基础以及任何其他的观念的上层建筑的基础. (马克思)‎ ‎3.‎ 公共领域首先意指我们社会生活中的一个领域,在该领域中,我们能够形成某种类似于公共舆论的东西。凡是公民都享有参与该领域之活动的充分保障。不同的私人个体通过交谈行为集合在一起,形成一个公共团体。在他们之间的每一次交谈活动中,都产生出公共领域之一部分。因此,他们既不像商业人士或专业人士在处理私人事务时那样行事,也不像一个立宪秩序中的成员那样在国家科层组织的法令制约下活动。当公民们不受任何限制地——亦即在集会、结社自由以及表达和发表意见的自由得到保障的条件下——就大家共同关心的事情进行交谈时,他们便是以一个公共团体的身份在活动,那就需要有某种特定的手段来传播信息,并对信息接受者施加影响。 (哈贝玛斯)‎ ‎4.‎ 被我称为“洛派”的思潮,其中心特色在于:它视社会为一个外在的政治实体,这观念比上第一点所提到的观念更加丰富,并且得到进一步发挥。这观念得到发挥的其中一面,直到相当近期,仍然主导着有关“民间社会”性质的讨论。这一面就是:人们把社会当成一个“经济体系”,即由许多互相关联的生产、交易和消费行为构成的总和,它有自身的内在动态和不受外界影响的规律。这幅图象形成于十八世纪重农学派的著作中,更准确地说,是由亚当·斯密(Adam Smith,1723-1790)完成的。我们只须考察一下“经济”这个字眼的意义的变化,就知道其间经历了一场多么巨大的知识革命。Economics一词,就其字源来看,是家庭(household)管理术之意,尤指理财。nomos就是由管理者,即oikos(家居)所下令实行者。人开始将整个王国视如家庭,认为全国的生产和消费都需要用家庭的理财方式进行“管理”时,这就已经意味着一场思想上的革命,它使我们跃进到“政治经济学”中。但其更重要的意义在于:它使我们将全国的经济活动,视为在某种意义上的自我组织、服从自身均衡和变化的体系。nomos一词开始具备astronomy(天文学)中的nomos的含义,指一个依照因果律而运行的体系。Economy的现代意义便诞生了,即指一个拥有内在组织的体系。‎ 使“民间社会”与“政治化的社会”对立的,还有另一流派,用孟德斯鸠(Montesquieu,1689-1755)来代表这一派是最方便的了。在其《论法的精神》(Espirit des Lois)中,他对于“君权”(monarchy)的描述提供了于洛克以外的另一反专制信条。不同于洛克,孟德斯鸠已假设一个强大的君主政府是不可缺少的,重要的问题就变成:这政府是不受制约,转向专制,还是受制于法律。但除非存在独立的、具备法律地位的机构、除非这些机构随时准备维护法律,否则这法律就不能发挥其约束力。法治与“中介团体”(corps intèrmediares)共存亡而相扶持。没有法律、国会之类的机构与贵族之类的阶层就没有地位:而没有这些机构和阶层,法律就得不到有效的维护。一个自由的君主政体(对孟德斯鸠来说这句是冗言,因为不自由的君主政体就是专制),要在一个强大的中央政权、以及此政权必须处理的一大群互相交织的机构和组织之间,取得平衡 (查尔斯-泰勒)‎ 38‎ 问题:‎ l 阿伦特与哈贝玛斯使用的“公共领域”是同一个概念吗?试作比较。‎ l 马克思的“市民社会”概念最接近哪一派的传统:洛克,还是孟德斯鸠?请具体说明。‎ l 孟德斯鸠的“中介团体”可以用谁的概念来解说:马克思说的“直接从生产和交往中发展起来的社会组织”,还是哈贝玛斯说的“不同的私人个体通过交谈行为集合在一起,形成一个公共团体”?试作选择并说明。‎ l 在哈贝玛斯的理论中,国家与“公共领域”是什么关系?它是否等同于在洛克理论中国家与“市民社会”的关系?进而,“公共领域”(哈氏)与“市民社会”(洛氏)是什么关系?‎ 四、附加题:阅读下列文字,尝试运用你在本学期学习的古典社会理论对此文议论的问题再作分析或议论(10%)‎ 权利缺乏保障是社会贫困的重要因素 童大焕 ‎2004年10月14日14:05 新京报 世界银行新近出炉的《2005年全球企业经营环境报告》指出,贫困国家设置的行政程序造成企业家在开办和经营企业方面的难度两倍于发达国家,而贫困国家企业得到的产权保护还不到富裕国家的一半;在富裕国家开办新企业平均用6道手续,支付相当于人均年收入8%的费用,外加27天时间;而在贫困或中低收入国家,上述指标分别要11道手续、122%的费用和59天时间。 ‎ 贫国与富国,除了投资创业的门槛如此悬殊,市场的透明程度也不一样。在富裕国家,潜在的投资者可以获取所有上市公司股权结构和财务状况的全部信息,而贫困国家的投资者却几乎得不到任何信息,即便幸运地得到了某些信息,其可信程度也要大打折扣。‎ ‎  这样一来,我们似乎很难分清,到底是制度贫困导致国家和社会贫困,还是国家和社会贫困加剧了制度贫困。但有一点很清楚:消除国家、地区的社会贫困,必须从消除制度贫困开始。在这里,“制度贫困”并不是指不发达国家和地区缺少制度,而是说不合理的制度容易导致贫困,而合理的制度安排才有可能通向“共同富裕”。世行的研究报告和人们日常见到的普遍现象是,越是贫困的地方,发展经济的制度空间越是狭隘,经济活动也越不自由。《新京报》前不久报道说,哈尔滨集中管制“破烂王”、银川市要求擦鞋业者穿统一制服。这在发达国家和地区是不可想像的。‎ 38‎ ‎  而“制度贫困”说到底是公民的权利贫困。一方面是有关法律对公民个人的权利保障,不如对权力“管理方便”的保障有力;另一方面是公民权利受到权力侵害时,缺乏公正调解。因此,解决“制度贫困”的关键,一是放松管制,严格限制权力;二是建立法治国家。最近,全国300多名诉讼法学界人士就三大诉讼法修改中的有关热点问题提出意见:证人无故不出庭其证言不能作为证据,建立保释为主羁押为辅的制度,抽象行政行为(各级“红头文件”)和教育权、劳动权列入行政受案范围等。其中“保障人权”成为一个重要原则,可视为解决当前我国“制度贫困”的一个努力。‎ ‎  必须指出,解决制度贫困也就是公民权利贫困的问题,必须从保障最弱者的权利开始。如果一个社会因为对最弱者的权利保护不力,最弱者就不会倾向于保护公民私有财产,即使中产者通过制定法律对私有财产权进行保护,这些的法律也可能在某些特定历史条件下成为空文。从这个意义上说,解决制度贫困即权利贫困的问题,其实包含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创业环境的宽松和自由,管制尽可能越少越好;二是对私有财产特别是“无产者”、“微产者”私有财产的界定和保护(如农民的土地、房屋、城市居民的房产等)越有力越好。‎ 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