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31.00 KB
  • 2022-03-30 发布

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师(四级)教材

  • 24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4.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师(四级)教材               第一章:人力资源规划★1,说明企业组织信息采集的主要内容和方法。答:基本原则:准确性原则;系统性原则;针对性原则;适用性原则;经济性原则。程序:一.调研准备阶段.1.初步情况分析;2.非正式调研;3.确定调研目标;二,正式调研阶段:1.相关信息的来源,2.选择抽样方法,设计调查问卷;3.实地调查;方法:1.档案记录法;2.调查研究法。2,说明组织结构的类型及其结构图的制作方法。答:一,类型:直线制;职能制;直线职能制;事业部制;超事业部制;矩阵制。二,制作方法:1.框图一般要画四层,从中心层计算,其上画一层,其下画两层,用框图表示。2.功能、职责、权限相同机构(岗位或职务)的框图大小应一致,并列在同一水平线上。3.表示接受命令指挥系统的线,从上一层垂下来与框图中间或左端横向引出线相接。 4.命令指挥系统用实践,彼此有协作服务关系的用虚线。5.具用参谋作用的机构、岗位的框图,用横线与上一层垂线相连,并画在左、右上方。★3,简述工作岗位写实的基本程序、步骤和方法。答:步骤:一,岗位写实前的准备工作, 1.根据岗位写实的目的确认写实的对象;2.进行初步岗位调查;3.制定出写实工作计划,规定好具体的写实程序和步骤,设计出写实调查表,做好书写板、计时器等所需仪器的准备工作,明确规定划分工作事项的标准,以及各类工时消耗的代号、编码,以便于登记记录数据资料。4.培训写实人员,使其熟练掌握岗位写实的技术技巧。5.写实人员要把写实的意图和要求向被调查者解释清楚,使其积极配合,全力协助写实人员完成信息的采集工作。二,实地观察记录;三,写实资料的整理汇总。4.简述作业测时的基本程序、步骤和方法。答案:(一)测时前的准备1)根据测时的目的选择测时对象。测时对象确定后,调查人员要将测时的目的、意义和要求向员工解释清楚,以便取得员工的配合,共同把测时工作做好。2)了解被测对象和加工作业方面的情况。3)根据实际情况,将工序划分为操作或操作组。划分的原则是:基本时间和辅助时间要分开;机动时间、手动时间和手工操作时间要分开。在划分操作的基础上,确定定时点,作为区分上下操作的界限,以保证每次观察记录的一致性和正确性。4)测时最好在上班1~2小时后,待生产稳定后进行。24 (二)实地测时观察。(三)测时资料的整理、分析(1.根据测时的记录,删去不正常的数值,以便求出在正常条件下操作的延续时间。(2.计算有效的观察次数,求出每一操作的平均延续时间。(3.计算稳定系数,检验每一项操作的平均延续时间的准确和可靠程度。(4.由每个操作平均延续时间,计算出工序的作业时间,再经过工时评定,得到符合定额水平的时间值,作为制定时间定额的依据。5.简述岗位抽样的基本程序、步骤和方法。答案:1)明确调查目的。2)作业活动分类。3)确定观测次数。4)确定观测的时刻。5)现场观测。6)检验抽样数据。7)评价最后抽样结果。6.分析说明企业员工统计的指标内涵与分类。答:内涵:企业员工统计包括人数统计和结构统计,企业员工人数统计是指一定时期内对整个企业或某个部门在职员工总人数的统计,又称平均人数统计;企业员工结构统计是指一定时期内对整个企业或某个部门在职员工按照一定标志进行的构成统计。企业员工的分类:按性别构成分类;按年龄构成分类;按学历构成分类;按职业资格分类;按专业构成分类;按职业类别分类。7、分析说明工作时间统计的指标内涵与分类一,内涵:1,为合理安排作业计划和定岗定员提供依据。2,为企业产品成本核算提供依据。3,为合理发放工作报酬、考核、奖励、晋升提供依据。4,为提高工作效率提供依据。二,分类:日历时间,制度公休时间,制度工作时间,缺勤时间,出勤时间,停工时间,非生产时间,制度内实际工作时间,加班时间,全部实际工作时间。8、简述企业劳动定额的基本概念、分类及工作内容一,概念:劳动定额是指在一定生产技术组织条件下,采用科学合理的方法,对生产单位合格产品或完成一定工作任务的活劳动消耗量所预先规定的限额。二,分类:1,按劳动定额的表现形式分类:时间定额,产量定额,看管定额,服务定额,工作定额,人员定额,其他形式的劳动定额。2,按劳动定额的实施范围分类:统一定额,企业定额,一次性定额。3,按劳动定额的用途分类:现行定额,计划定额,设计定额,不变定额。4,按劳动定额编制的综合程度分类::时间定额,产量定额。5,按劳动定额的制定方法分类:经验估工定额,统计定额,技术定额,类推比较定额。6,按劳动定额水平的高低分类:先进定额,平均先进或先进合理的定额,落后的定额。7,按劳动定额反映的生产工艺特点分类:机械制造业劳动定额,建筑安装业务劳动定额,煤炭、冶金、矿山业劳动定额,纺织、服装、印染业劳动定额,铁路、港航、运输业劳动定额,电子、仪器、仪表业劳动定额,玻璃、塑料、造纸业劳动定额,制革、印刷、日用化工业劳动定额,其他劳动定额。8,按其他标志分类:如按制定、审批、发布的程序不同。三,内容:劳动定额的制定。劳动定额的贯彻执行。劳动定额的统计分析。9、简述劳动定额的影响因素及制定的依据、及其制定方法。一,影响因素:与设备、工具有关的因素;与生产情况、生产过程有关的因素;与操作方法有关的因素;劳动力的配备与组织有关的因素;与工作地有关的因素;与各种规章制度及其他有关的影响因素。24 一,制定的依据:技术依据;经济依据;心理生理依据。二,制定方法:经验估工法;统计分析法;类推比较法;技术定额。10、简述人力资源管理费用预算与成本核算的程序与方法。答:一、人力资源管理费用预算的程序与方法:(答案正确)1)认真分析人力资源管理各方面的活动及过程,确定各个人力资源管理活动所需要的费用项目,对这些费用按公司财务科目分类,分别统计核实,纳入相关会计科目。2)根据企业实际情况,为各个费用项目进行预算。这些费用预算与执行的原则是“分头预算,总体控制,个案执行。”公司根据上年度预算与结算比较情况给一个控制度。大部分由人力资源部门掌控,项目之间根据余缺,在经过批准程序之后可以调剂使用。二、人力资源成本核算的程序与方法:(P68能力要求中的(一)、(二)1.2.3.)1)分析人力资源管理费用的项目,建立成本核算帐目。2)确定具体项目的核算办法,企业可以根据需要来规定本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成本核算办法,包括核算单位、核算形式和计算方法等。在核算上述模型所列项目时应注意:人员招募与人员选拔的成本应按实际录用人数分摊;在某些直接成本项目也包括间接成本;某些成本项目部分交叉。标有记号的地方表示不知道是否正确或太过简单,需要大家再看一看,商量再定.而且我觉得对的不一定是正确的,务必要再检查一下,以防大家背了错误答案。24 第二章 招聘与配置1、什么是人员招聘与配置?说明分析内部招募与外部招募的利弊。答:人员招聘是企业为了弥补岗位的空缺而进行的一系列的人力资源管理活动的总称。它是人力资源管理的首要环节,是实现人力资源管理有效性的重要保证。人员配置是企业为实现生产经营目标,采用科学的方法,根据岗得其人、人得其位、适才适所的原则,实现人力资源与其他物力、财力资源的有效结合而进行的一系列管理活动的总称。内部招募的优点:1)准确性高。2)适应较快3)激励性强4)费用较低内部招募的缺点:1)因处理不公,方法不当或员工个人原因,可能会在组织中造成一些矛盾,产生不利影响。2)容易造成近亲繁殖。3)组织的高层管理者如多数是从基层逐步晋升的,管理层的年龄就会偏高,不利于创新和冒险精神的发扬。外部招募的优点:1)带来新思想、新方法2)有利于招到一流人才3)树立形象的作用外部招募的缺点:1)筛选难度大,时间长2)进入角色慢3)招募成本大4)决策风险大5)影响内部员工的积极性2、发布招聘需求信息时应考虑哪些因素?如何收集、整理招聘信息?答:发布招聘需求信息时应考虑以下因素:1)信息发布的范围2)信息发布的时间3)信息发布的层次性4)信息发布的方式、渠道招聘信息的收集:招聘需求信息的收集主要是从用人部门收集有关空缺职务的所有信息,一般可以从过去的在职人员、他的上级、与之间相关的同事那里了解有关情况。招聘信息的整理包括:1)对招聘信息的分类2)对招聘信息的记录、保存3)对招聘信息的打印4)人员招聘需求信息的报送与审批★3、说明招聘广告的特点,信息发布途径如何选择?招聘广告如何设计,又如何对外发布?说明招聘申请的特点、设计的内容和注意事项。答、(一)、招聘广告的特点:1)应用最为普遍,最为广泛的人员招募方法之一。24 2)受众范围十分广泛,阅读对象不仅包括正在急于寻找工作岗位的应聘者,还包括各种潜在的应聘者、公司客户,以及社会公众。3)不仅具有传输人员招聘信息的基本功能,还代表着公司的形象。(招聘广告的特点:P80除了上述三点,还有把P80的优点答上去)(二)、信息发布途径取决于用人单位要为那些工作岗位寻找候选人,想要吸引、获取何种人才。(此处加上:P82的五种渠道:报纸、杂志、广播电视、网上招聘和其他印刷品)(三)、招聘广告设计应遵循:注意-兴趣-愿望-行动的4项基本原则:1、引起读者的注意2、激发读者的兴趣3、创造求职的愿望4、促使求职的行动。(此处加上:P85招聘广告设计还应注意以下事项:真是、合法、简洁。)(四)、招聘申请的特点:1、节省时间2、准确了解3、提供后续选择的参考。使用招聘广告时要注意广告媒体的选择取决于招聘工作岗位的类型。内容:应聘者的基本信息、应聘者受教育状况、应聘者过去的工作经验、能力特长、职业兴趣等。注意事项:要求应聘者保证所填内容都是真实的,这一说明要先印在表上,这对于应聘者填写申请表是十分重要的,否则候选人将被取消资格。(此处答P91下面倒数第三行开始的1-4项!)★4、说明人员选拔的意义,以及人员初步选拔的步骤和方法。意义:1)保证组织得到高额的回报。2)降低员工的辞退率和辞职率。3)为员工提供公平竞争的机会。初步选拔的步骤:1、从应聘者中选出企业所需要的人员过程,包括资格审查、背景调查、初选、面试、其他测试,体检、个人资料核实等一系列活动过程。   2、从企业选拔应聘人员的全过程来看,人员选拔可分为:第一阶段初步挑选,即粗选;第二阶段的深度筛选,即细选;第三阶段的最终甄别,即精选,从而最终保障企业人才选拔的质量。 3、从人员选拔的具体内容和方法上看,主要包括:1)简历筛选;2)招聘申请表筛选;3)笔试;4)面试;5)情境模拟测试;6)心里测试;7)背景调查与体检等内容。★方法有:材料筛选法具体内容:招聘申请表、个人简历的建立、应聘者的推荐材料5、员工背景调查的内容和要求,识别假文凭有那些方法?答:有观察法、提问法、核实法、网上查询。6、说明校园招聘的概念、方式、特点和选择招聘学校应考虑因素?概念:校园招聘通常是指企业直接从应届本科生、硕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招聘所需的人才。方式:1、企业到校园招聘。2、学生提前到企业实习。3、企业和学校联手培养。特点:一、校园招聘的优点:1、针对性强。2、选择面大。3、层次清晰。4、战略性强。5、人才单纯。6、成功率高。7、认可度高。二、校园招聘的不足:1、校园招聘要和学校事先商议时间安排,要考虑学生毕业期间的时间安排,并且要印制宣传品,还要做面谈记录,费钱费时。2、学生由于社会阅历浅,可塑性强,年轻且责任心较弱,因此可能造成企业实际运作中的不顺畅。3、学生缺乏实践经验,企业要投入的培训成本高。很多企业不选择校园招聘,而是选择有工作经验的人,就是想节约培训成本,并使新员工尽快胜任工作。4、刚毕业的学生常有眼高手低、对工作期望值过高的缺点,因此一年内跳槽的几率高,造成企业招聘成本高的现象。5、如果培养、任用不善,应届毕业生可能不认可企业的文化和价值观,影响企业的团队建设。考虑因素:1、在本企业关键技术领域的学术水平。2、符合本企业所需专业的毕业生人数。24 3、该校往届毕业生在本企业的业绩和服务年限。4、在本企业关键技术领域的师资水平。5、该校毕业生过去录用数量与实际报到数量的比率。6、学生的质量。7、学校的地理位置。7、说明校园招聘中可能出现的困难和问题,以及校园招聘的组织与实施步骤?1、企业在组织校园招聘时,需要处理好以下三个方面的问题:(1)领导不重视。(2)招聘人员的错误。(3)招聘人员素质不高。2、筛选应聘人员相关材料时,应注意避免出现以下三种问题:(1)淘汰大多数投档者。(2)过分看重专业、分数及学历。(3)可能出现的某种歧视,主要有性别歧视、生源歧视等。3、在校园招聘中组织笔试时,应当注意解决好以下两个问题:(1)简单地把笔试成绩作为筛选依据。(2)笔试题目的难度把握不准。4、在校园招聘中进行面试时,就歌剧中的首席女主角注意防止以下几种情况的发生:(1)招聘人员无法胜任面谈工作。(2)面试内容不确定。(3)滥用压力式面试。(4)不切实际地自夸。步骤:(一)准备工作1、编制、印刷介绍公司概况及此次校园招聘情况的手册。2、选择学校和专业。3、组成招聘小组的方式。4、招聘小组人员的组成。(二)校园面试考题的准备(三)考核招聘1、向学校相关部门的领导、老师了解应聘学生的在校表现。2、初步筛选,确定初步入选的应聘者的联系方,并决定招聘意向。3、进行讨论、比较,初步确定录用人选。8、说明人员录用的原则,办理员工录用的具体程序和步骤?原则:1、因事择人的原则2、任人唯贤原则3、用人不疑原则4、严爱相济原则。☆程序和步骤:一、通知录用者(一)公布录用名单(二)办理录用手续1、通知应聘者(1)通知被录用者(2)回绝应聘者2、关注拒聘者二、签订合同(一)员工安排与试用(二)正式录用三、新员工的培训(一)上岗前的集中训练(二)上岗后的分散训练9、员工信息管理包含哪些内容?具有何种重要的作用?说明其具体的工作步骤。答:员工信息管理包含的内容:1。反映员工历史状况的信息2.反映员工现状的信息3.反映员工个性与潜能的信息作用:1.员工信息管理是单位全方位考察员工的必要手段,是人力资源管理活动中必不可少的工具之一.2.员工信息管理为单位处理员工的有关问题提供了依据和凭证.3.员工信息管理为单位制定人力资源管理等政策,以及人才学、心理学等学科的研究提供了原始资料。具体的工作步骤:1、员工信息的收集2、员工信息的整理3、员工信息的保管24 第三章 培训与开发1、企业员工培训作用?1、从组织全局角度看:1)、培养人才,造就队伍,促进组织战略目标的实现;2)、提高效率,保证质量,为客户提供最满意的服务;2、从员工个人角度看:1)、改变员工的态度和行为,提升员工自身的素质;2)、确认员工职业发展道路,促进自我价值的实现。特点:1、员工培训是一个完整的组织管理系统,它具有目的性、计划性和针对性,与绩效管理系统等其他子系统之间存在密切的联系。2、员工培训是一种企业人力资本的投资行为,可以对它的成本和收益进行衡量。3、员工培训是创造智力资本的基本途径,是企业赢得智力资本竞争优势的重要手段。4、员工培训是持续的学习过程,是构建学习型组织的企业文化的基础。原则:1、战略性原则2、长期性原则3、按需培训原则4、实践培训原则5、多样性培训原则6、企业与员工共同发展原则7、全员培训与重点培训结合原则8、反馈与强化培训效果的原则9、注重投入提高效益的原则要求:1、高层管理者的支持2、培训机构的设置3、合格的培训师资4、足额的培训经费5、齐备的培训设备实施6、完整的培训工作记录2、企业员工培训系统的设计方法?????3.分析企业员工培训系统的作业流程。答:(一)需求确认  1.需求意向的提出。2.需求分析。(1)排他分析。(2)因素确认。(二)制定培训计划1.确定培训内容。2.确定培训时间。3.确认培训方式。4.确定受训人员。5.选择培训教师。6.费用核定于控制。(三)教学设计1.培训内容分析。2.选择购买、编辑教学大纲和教材。3.受训人员分析。4.选择确定培训方法。(四)实施培训1.培训。2.考核受训者。3.培训奖惩。(五)培训反馈1.培训教师考评。2.培训管理的考评。3.应用反馈。培训总结、资源归档。24 4.简述岗前培训的特点、意义和内容。答:特点:1.基础性培训。2.适应性培训。3.非个性化培训。意义:1.新员工进入群体过程的需要。   2.打消新员工对新的工作环境不切实际的期望。   3.满足新员工需要的专门信息。   4.降低文化冲击的影响。   5.避免企业管理人员过多地行使权威。内容:(一)岗前培训内容的影响因素。1.企业的生产经营特点。2.企业文化。3.新员工的素质。(二)岗前培训的常规内容。有规章制度、企业概况、产品只是、行为规范和共同价值观。(三)岗前培训的专业内容。1.业务知识。2.技能。3.管理实务。5.简要介绍岗前培训的实施方法与步骤。答:方法:(一)二阶段培训。一般分为全公司培训和工作现场培训。主要有集中授课、现场参观、实习等。(二)三阶段培训。一般由总部培训、分支机构或部门培训、工作现场培训组成。步骤:(一)岗前培训的设计。   1.制定岗前培训计划。2.编写岗前培训提纲。(二)岗前培训资料。1.准备培训资料。2.岗前培训的会务准备。3.实施培训。4.考核考试。颁发上岗证或上岗通知书。(三)岗前培训内容与效果的跟踪。1.岗前培训活动是否适当。2.培训内容是否容易理解。3.岗前培训是否有激励作用。4.岗前培训活动的成本大小。6.员工培训分类?一、根据培训与工作的关系分(一)岗前培训(二)在岗培训(三)脱产培训二、根据培训目的分(一)过渡性教育培训(二)知识更新培训(三)转岗培训(四)提高业务能力培训(五)专业人才培训(六)人员晋升培训三、根据培训对象在公司中的地位分(一)高层管理人员培训(二)基层管理人员培训(三)专业技术人员培训(四)一般人员培训四、根据培训地点分(一)企业内培训(二)企业外培训24 (一)在岗培训五、根据培训范围分(一)全员培训(二)单项培训六、根据培训组织形式分(一)正规学校(二)短训班(三)非正规大学(四)自学1)员工手册的内容(一)概括介绍本公司(二)企业文化(三)组织结构(四)部门职责(五)政策规定(六)行为规范7、在岗培训的类别、内容。  在岗培训的类别:转岗培训晋升培训以改善绩效为目的的培训岗位资格培训在岗培训的内容:在岗人员管理技能培训在岗人员专业性技能培训培训迁移的有效促进8、培训现场的具体要求?(一)保证教学环境良好(二)保证教学设备齐全(三)合理的食宿重要条件以适应不同层次学员的要求(四)为外出参观、考察提供足够的车辆(五)解决专、兼职教师的交通问题(六)交通顺利,保证学员来去方便9.简述在岗培训的计划、设计和程序。1) 在岗培训的计划(一)调查企业目前从业员工现状(二)确定培训的项目各内容(三)培训的准备工作(四)确定培训指导负责人(五)制作培训记录表(六)培训计划制订的责任(七)在岗培训费用管理2)在岗培训的设计(一)转岗培训设计(二)晋升培训设计24 (一)以改善绩效为目的的培训程序(二)岗位资格培训设计(三)管理人员教程培训设计3)1,转岗培训的程序(一)确定转换的岗位(二)确定培训内容和方式(三)实施培训(四)考核考试2,晋升培训设计(一)任职前训练阶段(二)任职后训练阶段3,以改善绩效为目的的培训程序(一)对员工的绩效进行评价(二)进行评估面谈(三)制订绩效改进计划(四)培训(五)对培训效果进行评价4,岗位资格培训设计(一)确定要严格执行持证上岗制度的岗位和资格证的期限(二)确定岗位资格考试、考核的内容(三)确定培训内容(四)实施培训(五)考试、考核(六)重新颁发上岗证5,管理人员教程培训设计(一)四级培训(二)三级培训(三)二级培训(四)一级培训10、简述在岗培训的类型与审批的程序。1)脱产培训的类型:(一)从实践上看;分短期脱产培训和长期脱产培训(二)从安排培训的主体看;分组织安排的培训各个人选择的培训(三)从培训的内容看;分学历培训和更新技能培训(四)从受训阶层看;分分阶层脱产培训各分专业脱产培训2)审批的程序:1.填写“脱产培训申请表”或“脱产培训推荐表”2.报人力资源部门审核并须经主管经理审批。11、简述课堂培训影响因素和种类,并介绍课堂培训的准备工作。1),课堂培训影响因素(一)教师的教学水平(二)培训内容是否充实,是否符合学员的需要(三)教学方法(四)学员的学习态度2)课堂培训的种类24 (一)讲授法(二)研讨法(三)摸拟练习法(四)视听法(五)演示法(六)案例法3)课堂培训的准备工作(一)制定培训计划(二)根据培训内容设计培训课程(三)编写或选择教材(四)选择和培养培训教师(五)准备培训场所和设备(六)准备必要的资料脱产培训审批的程序 缺12.简要介绍教室的布置方式。教室的布置可以以教师为中心,也可以以学生为中心。具体方式有六种:1)传统布置法2)臂章形布置法3)环形布置法4)圆桌会议和圆桌分组布置法5)U形布置法6)V形布置法(一般地10人以下为宜)13.简述讲授法的优点、缺点、方式和实施要点。1)讲授法的优点:①易于操作②经济高效③有利于教师作用的发挥。2)讲授法的缺点:①单向式教学②缺乏实际的直观体验③培训的针对性不强。3)讲授法的方式:①灌输式讲授②启发式讲授③画龙点睛式讲授。4)讲授法的实施要点:①对讲课内容的要求②对讲课教师的要求③保持学员兴趣的措施④与其他方法结合使用。★14.简述研讨法的类型、优点、难点、形式、方法和实施要点。1)研讨法的类型:⑴以教师为中心的研讨和以学生为中心的研讨:①以教师为中心的研讨②以学生为中心的研讨③既不以教师为中心,也不以学生为中心的研讨,而是由某个组织举办,参加者以平等的身份就某一主题展开研讨。⑵任务取向和过程取向的研讨:①任务取向的研讨②过程取向的研讨③任务——过程取向的研讨2)研讨法的优点:⑴多向式信息交流。⑵要求学员积极参与,有利于培养学员的综合能力。⑶加深学员对知识的理解。⑷研讨法形式多样,适应性强,可针对不同的培训目的选择适当的方法。总之,研讨既可以用于知识学习,又可以用于能力的开发、心理训练。★3)研讨法的难点:①研讨题目和内容的准备:24 1.题目具有代表性。2.题目具有启发性。3.题目难度适当。4.研讨题目应事先提供给学院一边做好研讨准备。②研讨法对指导教师的要求较高,他们不仅应是所研讨课题方面的专家,而且要善于引导学员围绕主题展开讨论,同时创造轻松自由的讨论气氛,否则直接影响研讨的顺利进行,影响培训的效果。4)研讨法的形式:①集体讨论②分组讨论③对立式讨论5)研讨法的方法:①演讲讨论法②管理贯彻法③强调理解讨论法6)研讨法的实施要点:①对研讨题目和内容的要求②对指导教师的要求③指导教师制订讨论计划,准备讨论资料。15、简述案例分析法的概念、特点、操作程序和对教师的基本要求。答:概念:案例分析法是针对对特定案例进行讨论,寻求解决问题方案的方法,它可以被看作是一种特殊的研讨方法。特点:1.目的是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学生需要在课堂外去完成案例的知识准备,因此,它是一种较为高级的培训方法。2.主题是学生3.学习方式是学生通过对案例的分析,从中总结出某些规律。本质上是一种归纳式学习方法。4.揭示了人的行为的动因,即人在某些情境下的行为规律。5.提供给学生一个个生动具体的例子,教师应在案例中鼓励和激发学生的思考6.它提供的情景是具体的,全方位的。7.可以让学生掌握解决问题的一些基本方法和程序。操作程序:1.培训前的准备工作(1)培训者根据培训目标和培训对象确定培训课程的具体内容(2)培训者从平时积累的案例中选择适当的案例作为研讨内容(3)培训者制定培训计划,确定培训时间、地点。(4)培训者熟悉案例分析法的操作方法,了解实际应用中要注意的问题,掌握案例的选择标准和讨论后进行总结的方法2.培训前的介绍工作(1)培训者向学员介绍(2)学员简单的自我介绍(3)将学员分组,确定各组队长3.案例讨论(1)教师展示案例资料,让学员了解、熟悉案例内容,同时回答问题(2)各组分别讨论案例,找出所有的问题,并进一步确定核心问题。(3)小组成员提出多种解决方案,通过讨论选择最佳答案(4)全体讨论解决问题的方案4.分析总结(1)培训者就案例内容及解决方案进行总结(2)培训者就本次培训课程的学习要点进行总结,并对讨论质量作出评价要求:1.培训者应在案例资料展示完毕后,进行必要的解释说明,回答学员的提问,以尽量保证学员对案例内容的准确把握。2.小组讨论后,若发现研讨内容偏离主题,培训者应及时纠正3.各小组在提出最佳方案时,若培训者发现各组提出的对策缺乏新意,应给予指示引导,以促进学员深入思考4.集体讨论后,培训者应该注意控制时间,并进行适当引导,以使讨论能够深入。5.培训者进行总结时,既要对案例内容及解决方法进行分析,又要对各组提出的方案进行评价6.培训者应在每次案例研讨结束后,做好记录、整理。16、简要介绍案例的类型和编写的步骤。答:类型:1.分析型案例,每一个分析型案例都是一个以实践为依据的编写的典型课题2.说明型案例,即用来说明某理论、方法、程序的运用,或者对理论进行解释。编写的步骤:1.确定培训的目的2.搜集信息24 3.写作4.检测5.定稿17、简述现场培训的内容、对象和分类。答:内容:1.企业概况2.企业文化3.企业行为规范4.企业各项规章制度5.产品知识6.从事具体岗位所应具备的专业知识7.从事具体岗位所应具备的能力8.从事具体岗位所应具备的技能9.管理实务10.思想品德对象:1.从学校毕业的新员工2.有相关工作经验的新聘用人员3.有工作经历但原先从事的工作与现在从事的工作完全不同的员工4.企业的后备人才5.需要改善绩效的员工,而且该员工要改进的项目适合于现场培训分类:1.工作指导法2.工作轮换法3.特别任务法4.个别指导法18、简要介绍适应性现场培训程序的程序和方法。答: 一.确定培训项目1.工作说明查阅法2.培训需求调查法二.编写现场培训指导书三.确定现场培训的指导者四.培训结束后对受训者进行考试或考核五.颁发上岗证19、简要介绍以改善绩效、培训人才为目的的现场培训的程序和方法。答:一.确定培训需求1.根据员工发展规划确定现场培训需求2.根据绩效改进计划确定现场培训需求3.通过自我申报确定培训需求二.制定个别指导计划书1.上下级充分讨论后,上级凭经验制定2.上级根据下级的自我申报表从个别指导手册上选择部分合适的项目,制定出草案,经上下级协商后确定。三.实施培训1.具体方法2.针对不同培训对象和内容采取不同方法四.培训评价1.看受训者的工作成绩是否有提高2..看受训者的态度、行为是否发生变化3.听受训者讲述培训后的收获4.向同事、顾客了解受训者接受培训后的变化20、简述台湾的李汉雄博士的现场培训的六大战术法。答:1.说明:指导者向受训者说明培训项目的意义、内容、确保其理解。2.见习:主管或者资深员工给受训者做示范,让其掌握工作要领,但暂时不让其动手3.:实习:受训者在主管或资深员工的协助下完成指定的工作,主管或资深员工根据其具体的工作表现随时给予指导。4.分担:让受训者与指导者共同承担一项工作,使其有机会进一步锻炼5.代理:制造机会让受训者代理和该项能力关系密切的某项工作6.承办:正式让受训者独立负责一项和该项能力相关的某项工作24 21.简述自学的使用范围、优缺点和组织形式。答:1)从培训内容上看,自学适用与知识、技能的学习。2)从培训体系看,自学既适用与岗前培训,又适用于在岗培训,新员工和老员工都可以通过自学掌握必备的知识和技能。优点:1.费用低2.不影响工作3.学习者自主性强4.可体现学习的个别差异。5.培养员工的自学能力缺点:1.学习的内容受到限制2.学习效果可能存在很大差异3.学习中遇到疑问和难题往往得不到解答4.容易使自学者感到单调乏味组织形式:1.指定学习资料2.网上学习3.电视教育22、简述培训成本的含义与构成。答:培训成本是指企业在员工培训过程中所发生的一切费用,包括培训之前的准备工作,培训的实施过程,以及培训结束后的效果评估等各项活动的各种费用。培训成本的构成包括:人员定向成本;在职培训成本;脱产培训成本。23、简要介绍培训成本信息的采集、项目的核算和收益分析的方法。答:培训成本信息采集1.收集需要参加公司外部培训的员工的数据资料2.收集企业及其各个下属部门在企业内部组织培训可能发生的各项费用资料3.收集企业培训所需要新建场地设施,新增设备器材器具的购置等方面的数据资料。项目的核算1.利用会计方法计算培训成本2.利用资源需求模型计算培训成本收益分析1.可以运用专业技术的研究成果、生产实践活动的变化证实培训计划所取得的收益。2.在企业大规模投入资源之前,通过实验性培训,评价一部分受训者所获得的收益。3.通过对成功的工作者的观察,可帮助企业确定成功与不成功的工作者的绩效差别。24、简要介绍培训经费预算草案的编制的方法,以及相关注意事项。(此题答案不确定)     (1)有多少员工需要参加这项教育训练计划?他们的工作岗位处于何种层级?      (2)每期有多少员工同时离开工作岗位?脱产多长时间?准备举办多少期?     (3)员工离开工作岗位,部门主管安排其他同事替代是否要增加额外的支出?     (4)讲师与学员最理想的比率是多少?最多可容纳多少学员,同时保证讲师仍能掌握并达成训练目标,保证培训的质量?     (5)参与培训计划的人员成本设施费用地点及其他单位的支援费用?     (6)培训计划从设计安排协调执行到追踪评估所需要的时间人力物力?     (7)增加部分成本在效益上是否会按比例扩大?培训结果有哪些可能产生的间接效益?     (8)培训成果评估,直接效益的计算,应事先根据培训目标设定.      (9)培训成本分担期限的界定及人数或成本中心的计算方式应合理确定.     (10)培训计划是企业内自行设计,或聘请企业外培训机构,或购买现成的培训套装,与培训人数 ,次数几培训需要达成的目标有关.  25、简要介绍培训项目收费标准核算的方法。答:(1)上级拨款实报实销.(2)上级核算一个收费标准,依照每人平均培训费用缴纳,收费标准比较模糊.(3精确计算培训成本,按收支平衡略有盈余的原则收费. 24 24 第四章 绩效管理1.什么是绩效管理?说明绩效管理与绩效考评的区别与联系。答:绩效管理的概念:绩效管理是指为实现组织发展战略目标,采用科学的方法,通过对员工个人或组织的综合素质态度行为和工作业绩的全面检测分析与考核评定,不管鼓励员工,改善组织行为,提高综合素质,充分调动员工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挖掘其潜力的活动过程.   绩效管理与绩效考评的区别与联系:虽然从概念的内涵上看,绩效考评等概念与绩效管理似乎无太大的区别,但从外延上看,绩效管理是一个外延比较完整的概念,它是指从绩效计划(绩效目标的确定)到考评标准的制定,从考核评价的具体实施到信息反馈总结和改进工作等全部活动饿过程.绩效管理的活动过程,不仅仅着眼于员工个体绩效的提高,而且还注意员工绩效与组织绩效的有机结合,最终实现企业总体效率和技能的提升.实际上,绩效考评仅仅是绩效管理活动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它是考评者按照特定程序,采用一定方法,根据预定的量化指标和标准,对员工个人或团队的行为和结果进行测量考核评价的过程.它在绩效管理的全过程中居于举足轻重的地位,成为绩效管理系统运行的重要支撑点。2.说明绩效的性质和特点,以及加强绩效考评的重要意义。(一)绩效的性质和特点1.绩效的多因性2.绩效的多维性3.绩效的动态性(二)加强绩效考评的重要意义: 1.上级主管不必介入所有具体的事务中。 2.通过富裕员工必要的知识来帮助他们进行合理的自我决策,从个人节省管理者的时间。 3.减少员工之间因职责不明而产生的误解,减少出现当上级主管需要信息时没有信息的局面。4.通过帮助员工找到绩效低下的原因,减少错误和偏差(包括重复出错的问题)。5.通过定期的交流,员工不但对自己的长处有了全面、正确的顾及,也能清醒冷静得面对自己的不足和缺陷,从而激发他们劳动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新性,扬长避短,努力学习,不断进步。3、绩效管理系统与其他人力资源管理系统具有和何种关系。答:绩效管理作为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即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系统的子系统,与其他人力资源管理系统存在极为密切的关系,如图:24 法律法规政策策略企业发展战略工作岗位分析绩效信息采集面谈反馈调整职业生涯规划工作需要绩效考评指标绩效考评标准员工行为表现绩效考评方法绩效管理目标个体绩效小组绩效部门绩效领导绩效总体绩效人事调整员工薪酬人才甄选培训开发考评总结应用绩效分析改进4、说明绩效管理系统设计的基本原则与方法。答:一、基本原则(一)公开与开放的原则(二)反馈与修改的原则(三)定期化与制度化原则(四)可靠性与有效性原则(五)可行性与实用性原则1。限制因素分析2。目标效益分析3。潜在问题的分析二、员工绩效考评的方法NOTSURE(一)按具体形式区分的考评方法1。量表评定法2。混合标准尺度法(混合标准计数法、混合标准说明法)3。书面法(二)行为导向型的考评方法1。关键事件法2。行为观察量表法3。行为定点量表法4。硬性分配法5。排队法(三)按员工的工作成果进行考评的方法1。生产能力衡量2。生产目标管理法24 5、说明起草企业绩效管理制度的基本内容和要求。答:在起草和编写企业员工绩效管理制度时,至少应当包括以下10个方面的基本内容:(1)概括说明建立绩效管理制度的原因,绩效管理的地位和作用,即在企业单位中加强绩效管理的重要性和必要性。(2)对绩效管理的组织机构设置、职责范围、业务分工,以及各级参与绩效管理活动的人员的责任、权限、义务和要求做出具体的规定。(3)明确规定绩效管理的目标、程序和步骤,以及具体实施过程中应当遵守的基本原则和具体的要求。(4)对各类人员绩效考评的方法、设计依据、基本原理、考评指标和标准体系做出简要确切的解释和说明。(5)详细规定绩效考评的类别、层次和考评期限(何时提出计划,何时确定计划,何时开始实施,何时具体考评,何时面谈反馈,何时上报结果等)。(6)对绩效管理中所使用的报表格式、考评量表、统计口径、填写方法、评述撰写和上报期限,以及对考评结果偏误的控制和剔除提出具体要求。(7)对绩效考评结果的应用原则和要求,以及与之配套的薪酬奖励、人事调整、晋升培训等规章制度的贯彻实施和相关政策的兑现办法做出明确规定。(8)对各个职能和业务部门年度绩效管理总结、表彰活动和要求做出原则规定。(9)对绩效考评中员工申诉的权利、具体程序和管理办法做出明确详细的规定。起草绩效管理制度的基本功要求:(1)全面性和完整性(2)相关性与有效性(3)明确性与具体性(4)可操作性与精确性(5)原则一致性与可靠性(6)公正性与客观性(7)民主性与透明性6、说明员工绩效考评的类别和内容,以及绩效考评的一般程序和方法。答:员工绩效考评的类别:(一)按照绩效考评的对象不同,可将绩效考评分为以下五种形式:(1)上级考评(2)同级考评(3)下级考评(4)自我考评(5)外人考评(二)根据绩效考评的内容不同,可将绩效考评分为(1)品质主导型(2)行为主导型(3)效果主导型(三)根据绩效考评的时限不同,可以将绩效考评分为:(1)月度考评(2)季度考评(3)年度考评绩效考评内容:(1)能力考评,(2)态度考评,(3)业绩考评绩效考评的基本程序:(1)以基层为起点,由基层部门的领导对直属下级进行考评(2)在基层考评的基础上,对各个中层部门进行考评(3)最后,完成逐级考评之后,由企业的上级机构或董事会对企业高层领导进行考评绩效考评的方法:(一)按具体形式区分的考评方法(1)量表评定法24 (1)混合标准尺度法(2)书面法(一)行为导向型的考评方法(1)关键事件法(2)行为观察量表法(3)行为定点量表法(4)硬性分配法(5)排队法(二)按照员工的工作成果进行考评的方法(1)生产能力衡量(2)目标管理法7、说明绩效考评资料的印制、数据收集和整理汇总以及统计、保存的方法。(本题答案在P220-221,每个黑标题中摘要几句话表述一下就可以了!)8.分析绩效考评数据时,可以采用哪些方法,它们具有哪些特点?(1)顺序法(2)能级分析法(3)对比分析法(4)综合分析法(5)常模分析法24 薪酬管理1、企业薪酬管理的原则及程序。答:简述企企业薪酬管理的原则:(1)对外具有竞争性原则(2)对内具有公平性原则(3)对员工具有激励性原则(4)对成本具有控制性原则企业薪酬管理的基本程序:(1)明确企业的薪酬政策与目标(2)工作岗位分析与评价(3)不同地区、行业和不同类型企业的薪酬调查(4)企业工资制度结构的确定(5)设定工资等级和工资标准(6)工资制度的贯彻和实施2.简述工资形式所包含的内容。答:工资形式的内容:(1)劳动计量,即以劳动时间直接计量或以劳动产品以及其他形式表现的劳动成果间接计量,反映劳动者的劳动数量。(2)工资支付,即按照既定的工资标准和计量的实际劳动量计算应付工资,幷向劳动者支付。工资支付的主要内容包括:工资支付项目、工资支付水平、工资支付形式,工资支付对象,工资支付时间以及特殊情况下支付的工资。3.简述各类工资形式的基本含义,并比较计时工资与计件工资的区别。答:1.工资形式的种类有计时工资制,计件工资制,奖金,津贴和补贴以及加班加点和特殊情况下支付的工资。(1)计时工资是按计时工资标准和工作时间支付给个人的劳动报酬。(2)计件工资是指根据员工完成合格产品的数量,按计件单价支付的劳动报酬。(3)奖金是给与付出超额劳动的劳动者的现金奖励。(4)津贴和补贴是指国家或企业对员工在特殊劳动条件下工作而付出的额外劳动消耗和生活费用支出所给与的补偿。(5)加班加点工资是指按规定支付的加班工资和加点工资。2.计时工资与计件工资的区别:两者的计量劳动的方式不同,在实行计时工资的情况下,劳动由劳动的直接持续时间来计量;在实行计件工资的情况下,则由在一定时间内劳动所凝结成的产品数量来计量,计件工资只是计时工资的转化形式。4.简述岗位分析的不同方法及其基本程序。答:(一)排序法的工作程序:1、获取岗位信息。2、选择等级参照物并划分岗位等级。3、选择报酬因素。4、对岗位进行排序。(二)岗位归类法的工作程序:1、岗位分类:将相似的岗位划分为一类。2、岗位分级:将复杂度相似的同类岗位划分为一级。(三)要素比较法的工作程序:1、获取岗位信息。2、确定薪酬评价要素。3、选择关键基准岗位。4、根据薪酬要素将关键岗位排序。5、对每个位分别分配各评价因素所占权重。6、按权重对岗位进行排序。7、确立各岗位每个评价因素所对应的薪酬。8、将其他岗位与关键岗位按照评价要素进行比较。(四)要素计点法的工作程序:1、确定岗位系列。2、搜集岗位信息。3、选择评价要素。4、定义评要素。5、确定要素等级。6、确定各要素的权重。7、确定各要素及各要素等级的点值。5.列举员工的福利项目以及相当于工资的比重。答:一)、员工的福利项目包括:1).法定福利和补充福利:1.社会保险,包括养老、医疗、失业、工伤、生育以及疾病、伤残、遗属三中津贴。2.法定带薪假期。全年10天。3.特殊情况下的工资支付。如:疾病津贴、产假工资···4.工资性补贴。包括上下班交通补贴、洗理费、书报费等。5.工资总额外补贴项目:计划生育独生子女补贴、冬季取暖补贴。2)、补充福利:3)、集体福利和个人福利4)、经济性福利和非经济性福利24 1.经济性福利:1.住房性福利;2.交通性;3.饮食性福利;4.教育培训性福利;5.医疗保健性福利;6.有薪假期;7.文化旅游性福利;8.金融性福利;9.其他生活性福利;10.惬意补充保险与商业保险。2.非经济性福利:咨询性服务;保护性服务;工作环境保护。二)、员工的福利项目相当于工资的比重:在P269从国外的情况来看,在雇员的全部收入中,福利所占的比例普遍在38%一上,有的企业已经上升到50%以上。从我国的情况来看,各地不一。6、简述企业建立薪酬福利和保险台账的方法。(不要求做)7、企业需要重新设计一个奖金分配制度,请问需要收集哪些资料?答:在确定员工奖金分配具体方法时,应该收集奖金总额、各员工的薪酬等级和工资标各员工的考核结果。如果企业非常重视员工的考勤、事故等发生情况,也可以收集这方面的资料,以便作为员工奖金的扣减项或做其他处理。任职资历、人际关系及沟通技巧、管理范围、岗位资源、岗位竞争、任务的艰巨和复杂性。8、企业准备实行薪酬调整,请问需要收集哪些资料?1、收集薪酬市场调查的信息;2、收集岗位分析、岗位评价、能力测评、绩效考核的结果以及员工定级的结果;3、收集企业销售收入、总成本、各部门费用管理等数据;4、收集往年的薪酬总额以及各构成项目所占比例;5、收集企业战略规划和个部门人力资源规划信息;6、收集各员工的基本薪酬信息、员工的能力、所处岗位、绩效考评等信息。9、某员工的岗位工资标准是2500元,6月他加班12小时,缺勤一天,如果不考虑扣个人所得税和各项保险,请问他的实际工资是多少?答:日工资标准=月工资标准/20.92=2500/20.92=119.5(元)小时工资标准=日工资标准/8=119.5/8=14.9(元)实际工资=日工资标准*天数+加班费=119.5*(20.92-1)+12*14.9*150%=2380.44+268.2=2648.6(元)10、某企业基期与报告期的员工人数及工资的统计资料见表,运用相关的知识计算、填写该表,并对该企业进行工资总额动态分析。项目基期报告期动态指标(%)工资总额(元)11600001536000(3)132.4%员工平均人数(人)10001200(4)120%员工平均工资(元/人)(1)1160(2)1280(5)110.3%答案提示:(1)基期员工平均工资=工资总额/员工平均人数=1160000/1000=1160(2)同理得报告期员工平均工资=1536000/1200=1280(3)工资总额动态指标=报告期工资总额/基期工资总额=1536000/1160000=132.4%(4)从上列资料分析,报告期工资总额比基期增加1536000—1160000=364000由于员工平均人数增加使工资总额增加,根据公式,则为员工人数对工资总额影响=(报告期员工平均工资—基期员工平均人数)*基期员工平均工资=(1280—1000)*1160=324800占工资总增加额的比重=324800/364000≈89.2%24 (5)由于员工平均工资增加使工资总额增加,根据公式,则为:员工平均工资变动对工资总额影响=(报告期员工平均工资—基期员工平均工资)*报告期员工平均人数=(1280—1160)*1200=144000占工资总增加额的11.某市基本养老保险企业缴费费率是19%,个人是7%;医疗保险企业缴费费率是10%,个人是2%+3;失业保险企业缴费费率是1.5%,个人是0.5%;某企业10个员工。其中月工资为5000元的1名,月工资为3000元的3名,月工资为2000元的为4名,月工资为1000元的2名,请问该企业四项保险共需缴纳多少保险费?每个员工应该缴纳多少保险费?答:公司需缴纳保险费用是:(1)该公司的员工工资总额=5000+3000*3+2000*4+1000*2=24000(元)需缴纳的各项保险费总额=24000*(19%+10%+1.5%)=7320(元)(2)个人缴纳保险费为:月工资为5000的员工应缴纳的保险费为:5000*(7%+2%+0.5%)+3=478月工资为3000的员工应缴纳的保险费为:3000*(7%+2%+0.5%)+3=288月工资为2000的员工应缴纳的保险费为:2000*(7%+2%+0.5%)+3=193月工资为1000的员工应缴纳的保险费为:1000*(7%+2%+0.5%)+24 第六章 劳动关系管理1.何谓劳动关系P283,有哪些特征P286?答:(1)劳动关系是指用人单位(雇主)与劳动者(雇员)之间在运用劳动者的劳动能力,实现劳动过程中所发生的关系。(2)1.劳动关系的内容是劳动;2.劳动关系具有人身关系属性相结合的特点;3.劳动关系具有平等性和隶属性的特点。2.何谓劳动法律关系P287,有哪些特征?P288(1)答:劳动法律关系是指劳动法律规范在调整劳动关系过程中所形成的雇员与雇主之间的权利义务关系。(2)一,劳动法律关系是劳动关系的现实形态;二,劳动法律关系的内容是权利的义务;三,劳动法律关系的双务关系;四,劳动法律关系具有国家强制性。3.订立劳动合同应遵循什么原则?P297答:平等原则;自愿原则;协商一致原则;合法原则;4、合同的法定条款包括哪些内容?P2951、劳动合同期限2、工作内容3、劳动保护和劳动条件4、劳动报酬5、社会保险6、劳动纪律7、劳动合同终止的条件8、违反劳动合同的责任5、我国劳动合同期限分为哪些类别?P2951、有固定期限的劳动合同2、无固定期限的劳动合同3、以完成一定工作为期限的劳动合同6、特种作业包括哪些工作岗位P321?1、高低压电力设备安装、运行、检修,以及配电、变电、输电、供电设备安装、运行操作、维修。2、电梯设备维修、操作。3、金属焊接、气割设备操作。4、场地运输机械设备操作(叉车、电瓶车)。5、起重机械设备操作。7、劳动安全技术规程和劳动卫生规程包括哪些内容?劳动安全技术规程的主要内容:P324(一)工厂安全技术规程的主要内容(二)矿山安全规程(三)建筑安装工程安全技术规程24 劳动卫生规程的内容:P3271、防止有毒有害物质危害;2、防止粉尘危害;3、防止噪声和强光刺激;4、防止电磁辐射危害‘5、防暑降温和防冻取暖;6、通风和照明;7、个人防护用品和生产辅助设施;8、职业病防治。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