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77 KB
- 2021-05-17 发布
-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国开大学电大专科《幼儿园课程论》名词解释题题库及答案(试卷号:2511)
盗传必究
一、名词解释题
1. 活动课程:是以儿童的兴趣、需要和能力为出发点、通过儿童白己组织的活动而实施的课程。活 动
课程打破了学科本身的逻辑,注重儿童的学习过程木身。
2. 总结性评价:是一种结果评价,旨在对课程实施以后所获得的效果进行评价,以验证课程的成功 程
度和推广价值。
3. 光谱方案:建立于 1984 年,是哈佛大学“零点方案”的一个组成部分,是为学前和初小教育的评 价
和课程的改革所作的研究。其理论依据是哈佛大学心理学家加德纳的多元智力理论。光谱方案的研究者 相
信每个儿童都有其能力的长处,富有材料和活动的环境和教育机会能促进智能发展。光谱方案在 8 个知 识
领域里为教师提供了不同类型活动的样板,使教师能够看到儿童的长处,并能够在儿童长处的基础上有 所
作为。
4. 五指活动课程:是陈鹤琴创编的。陈鹤琴打破了按学科编制幼儿园课程的方式,以大自然、大社 会
为中心选择和组织课程内容,形成了他所谓的五指活动:健康活动、社会活动、科学活动、艺术活动、 语
文活动。陈鹤琴以 5 个连为一体的手指比喻课程内容的五个方而,虽有区分,却是整体的、连通的,以 此
说明他所谓的五指活动课程的特征。
5. 行为目标:是以儿童具体的、可被观察的行为表述的课程目标,它指向的是实施课程以后在儿童 身
上所发生的行为变化。行为目标具有客观性和可操作性等特点。
6. DI 直接教学模式:是恩格尔门和贝克为 5 到 8 岁(幼儿园到小学三年级)儿童设计的课程方案,其
主要目标是帮助儿童获得学业上的成就,并由此增强白信心和自尊心。构成该模式的三个主要来源是: ①
行为主义理论;②对课堂资源运用的逻辑分析;③对概念和任务的逻辑分析。它的核心内容是读、写、算,
主要方法为小组教学和儿童个别练习相结合。
7. 幼儿园课程评价:是针对幼儿园课程的特点和组成成分,分析和判断幼儿园课程的价值的过程,即
评估由于幼儿园课程的影响所引起的变化的数量和程度。
8. 一元化课程;是一种“主流中心的课程”,是一种以占主导地位的民族的文化、历史、立场和经验
为中心而设置的课程。
9. 鹰架教学:是维果茨基理论中的一个核心概念,它是指为儿童提供教学,并逐步转化为提供外部 支
持的过程。有效的“鹰架教学”必须发生在儿童的最近发展区之内,即独立行为水平和帮助行为水平之 间。
10. 目标模式:是以对社会有实用价值的目标作为课程开发的基础和核心,并在此基础上选择、组织 和
评价学习经验的课程编制模式 O
11. 单元教学:是从能引起儿童兴趣的专题或概念发展出单元,设计教育活动时将儿童发展的各个方
面或者各个学科综合到单元之中,并在一段时间内围绕这个单元组织教育活动的课程形式。
12. 勃朗芬布伦纳所谓的外系统:是指发展着的人在具有特定物理和物质特征的情景中所体验到的活
动、角色和人际关系的一种样式。
13. 课程编制的过程模式:反对用预先确定的目标,尤其是行为目标来规定课程的进展和结果。该模 式
把课程设计看成是一个不断发展的过程,它是主张应关注具有内在价值的课程内容及儿童实际的活动过 程
的课程设计模式。
14. 张雪门:依据杜威的“教育即生活”的理论和陶行知的“知行合一"思想,创编了行为课程。行 为
课程密切联系幼儿生活经验,课程内容直接来源白儿童直接的活动,课程实施强调儿童通过行为进行学 习,
课程形式主要为儿童围绕单元主题进行的活动。
15. 多元文化课程:又称反偏见课程,这种课程以让儿童参与多元文化社会为出发点,为儿童提供在 多
元文化社会中能有效活动的知识、技能和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