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15 MB
- 2021-05-17 发布
-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第四章
中国宗教概述
宗教是一种文化
中国文化传统看重求同存异、兼容并蓄,提倡吸纳世界上各种思想和文化,因而自然把宗教也视为一种文化。
哈哈!这是课前教育哦
宗教是一种文化
赵朴初生前津津乐道一段轶事:延安时代的毛泽东一日路过寺庙欲入,同行者说,那是迷信,有何看头?毛泽东说,不对,那是文化!
讲“宗教也是文化”,这是一种既浅显又深刻、既有悠久传统又有现实意义的理念。
中国文化传统看重求同存异、兼容
并蓄,提倡吸纳世界上各种思想和文化,因而自然把宗教也视为一种文化。
导游员学习宗教文化的意义
尊重别人的宗教信仰,提升自己的人格魅力。
哈哈!这是课前教育哦
宗教是一种社会、历史、文化现象
社会现象:只有人类社会才有。
历史现象:宗教有一个消亡的过程。
文化现象:如建筑、绘画、思想等。
宗教的功用
从社会角度:提供一个使社会安定的劝善工具,或提供反抗一个统治的组织手段,或引导一个群体融入社会,或引导一个群体走向灭亡。
从个人角度:或给与一个精神庇护所让疗伤医痛,或提供一个人生价值的目标让追求寻觅。
从统治阶级角度:宗教也可以是内部政治斗争的工具。
第一节 宗教知识简述
一、
宗教的产生
多神教
一神教
佛教
基督教
世界三大宗教
伊斯兰教
本土道教
中国四大宗教
中国是一个多种宗教并存的国家,宗教信仰具有民族性和务实性的特点,中国公民依照宪法享有宗教信仰自由。
二、中国宗教信仰的特点
第二节 佛 教
一、
佛教的产生和传播
创始人:乔达摩 悉达多
创立时间:公元前六世纪(孔子时期)
创立地点:古印度
创立历史:佛教形成的标志:三宝(佛陀、佛法和僧众
)
(二)佛教的教义:
四圣谛
八正道
十二因缘(三世两重因果)
佛教在传承过程中发生分裂,分为大众部和上座部两部
至公元
1
世纪大众部中产生大乘佛教
把以前的佛教称为小乘佛教
后来大乘佛教一部分派别同婆罗门教互相调和,又产生大乘密教
大乘佛教和小乘佛教
佛教的向外传播:
南传佛教
北传佛教
藏传佛教
(四)我国汉族地区的佛教
大乘佛教八大宗派:三论宗、天台宗、法相宗、华严宗、净土宗、禅宗、律宗、密宗。
禅宗在思想上影响最大
净土宗在民间影响最大
二、
佛教的经典和标记
(一)经典
佛教经典被称为藏,概括全部佛教典籍。
佛教经典大致分为经、律、论三个部分,称为三藏。
三藏均通晓的高僧被尊称为三藏法师,三藏合编在一起称大藏经。
(二)标记
“
卍
”(或
卐)
字符是佛教的标记,古代曾被看作火或太阳的象征,梵文意为
“
吉祥之所集
”
。唐朝武则天时定此字读音为“万”。
法轮,比喻佛法,意思是佛说法圆通无碍,运转不息,能摧破众生的烦恼。
佛祖释迦牟尼
佛为梵文音译,意思是“觉悟者”。小乘只认释迦牟尼为佛,大乘则把觉行圆满者都称为佛。
佛像一般供奉在寺庙正殿即大雄宝殿。寺庙中最常见的是释迦牟尼佛,有的寺庙供奉三尊佛,或多尊佛。
三、
佛教的供奉对象
(一)佛部
三、佛教崇奉的神灵
(一)佛部
-
自觉、觉他、觉行圆满
三身佛:
卢舍那佛 毗卢遮那佛 释迦牟尼
三世佛:
横三世佛:
药师佛 释迦牟尼 阿弥陀佛
竖三世佛:
燃灯佛 释迦牟尼 弥勒佛
菩萨地位仅次于佛,是能够悟佛道、发愿普渡众生的候补佛。
四大菩萨
大悲观世音 大智文殊
大德普贤 大愿地藏
(二)菩萨部
文殊,据说是释迦牟尼的左胁侍,极具智慧,以大智闻名。其塑像多手持利剑,骑在狮子身上。文殊菩萨的道场在山西五台山。
普贤,据说是释迦牟尼的右胁侍,遍具众德,以大德闻名。普贤菩萨的道场在四川峨眉山
。
地藏,一般为坐像,僧人装束,右手拿锡杖,左手拿如意宝珠。地藏菩萨的道场在安徽九华山。
十六罗汉和十八罗汉
五百罗汉
(三)罗汉
佛教的护法神有四大天王、二十诸天、天龙八部等,在寺院中常见的护法神有金刚力士、四大天王、韦驮等。
(四)护法神
哼哈二将
南方增长天王——手持宝剑。
东方持国天王——手持琵琶。
北方多闻天王——手持雨伞。
西方广目天王——手持蛇类动物。
他们分别掌管风、调、雨、顺,护国安民。其位置在天王殿内大肚弥勒佛的四周。
四大天王:
韦驮
传说中南方增长天王的八大神侍之一,居四大天王的三十二神侍之首。
四、中国的
佛教寺院
我国的第一座佛寺建于东汉河南洛阳白马寺。
寺庙的演化:石窟寺
——
塔庙
——
院落式寺院
(二)汉地寺院主要殿堂及供奉对象
山门
因寺院多建在山里,故称“山门”。又因寺院外一般有三个门,中间大,两侧小,所以又称“三门”,象征三解脱。三门殿两侧各有一尊金刚力士像,即哼哈二将,把守山门。
天王殿
供奉的主尊是大肚弥勒佛,弥勒佛周围常有四大天王像,后面有护法将军韦驮像。
“大雄”是对佛道德法力的尊称。
大雄宝殿是寺院的正殿,也称大殿。
供奉的佛像多少各寺庙有所不同。
一些南传佛教寺院只供释迦牟尼一尊佛像,而我国内地寺院有一尊、三尊、五尊、七尊的区别,较常见的是一尊或三尊。
大雄宝殿
法堂:是僧众举行受戒、传法、集会等活动的场所,在寺院中是仅次于大殿的建筑。堂内正中是高台法座,供讲经说法用
藏经楼:是寺庙收藏佛经的地方
伽蓝殿:多在大雄宝殿东侧,供奉保护寺院(即伽蓝)的伽蓝神像。
祖师殿:主要是禅宗寺院设立,多在大雄宝殿的西侧
,
供奉禅宗祖师菩提达摩和慧能、海禅两位法师。
罗汉堂:较大寺院设立。供五百罗汉像。
(一)称谓
沙弥
沙弥尼
比丘
比丘尼
法师
住持
居士
五、
中国佛教常用称谓、礼节、 宗教节日和仪式
合十
绕佛
顶礼
参观寺院礼规
(二)礼节
1
、节日
佛诞节:农历四月初八
盂兰盆节:农历七月十五
(三)宗教节日和仪式
佛诞节
水陆法会
焰口施食
2
、仪式
(一)汉传佛教名胜
洛阳白马寺:始建于东汉初年,是中国最早的寺
院,被视为“祖庭”和“释源”。
四大石窟:甘肃敦煌石窟、麦积山石窟、
大同云冈石窟、洛阳龙门石窟。
四大名山:山西五台山、浙江普陀山
四川峨眉山、安徽九华山
六、中国的佛教名胜
天台宗——浙江省天台山国清寺。
三论宗——江苏省南京市郊栖霞山栖霞寺。
法相宗——陕西西安的慈恩寺、大雁塔和长安县的兴教寺。
华严宗——陕西长安县的华严寺和户县的草堂寺。
律宗——江苏扬州的大明寺。
密宗——陕西西安的大兴善寺和青龙寺。
净土宗——山西交城西北石壁谷的玄中寺、陕西长安县的积香寺、江西庐山的东林寺。
禅宗——禅宗派系众多,祖庭多达十几处,居各派之首。
八宗祖庭
藏传佛教最著名的寺院是达赖喇嘛的驻地布达拉宫。
黄教六大宗主寺:西藏日喀则的扎什伦布寺,拉萨的哲蚌寺、色拉寺和甘丹寺,青海的塔尔寺,甘肃夏河县的拉卜楞寺。
酥油花、绘画和堆绣被誉为藏传佛教艺术的“三绝”。
喇嘛教著名庙宇在汉族地区有北京的雍和宫和河北承德的外八庙。
(二)藏传佛教名胜
道 教
一、道教简史
道教是中国本土宗教,创立于东汉后期四川张陵、张鲁的五斗米道和山东于吉的太平道,奉老子为教主,以
《
道德经
》
为主要经典。
(二)道教的教义
1
、道是世界的本原
2
、追求长生不老,肉体成仙。
创立人
活动中心
行事方法
全真道
王重阳
北京白云观
主张三教合一;重休持,不崇尚神仙;教规严格,不可娶妻生子
正一道
张陵
江西龙虎山
不重修持,崇尚神仙,擅符箓;可娶妻生子
南北两大教派
二、
道教的经典和标志
(一)经典
《
道藏
》
是道教经书总集的名称,流传至今的主要是明朝正统年间编撰的
《
正统道藏
》
和万历年间的
《
万历续道藏
》
。
(二)标记:八卦太极图
三、
道教供奉的神像
道教的神仙世界,大致上可分“神”和“仙”两大系列。
(一)神
“三清”、“四御”、“三元”、日月五星、四方之神等等,另外还有许多流行于民间的神也被道教供奉。
1
、三清
三清是玉清、上清、太清的合称,是道教信奉的三位住在“三清境”的最高尊神。
玉清指元始天尊(又称天宝君)
上清指灵宝天尊(又称太上道君)
太清指道德天尊(又称太上老君)
2
、四御
“御”指帝王,四御是四位天帝的合称,地位仅次于三清,分别是:
昊天金阙至尊玉皇大帝
中央紫微北极大帝
勾陈上宫天皇大帝
承天效法后土皇地祗
3
、三官
也称三元,指上元天官、中元地官、下元水官。
天官赐辐,地官赦罪,水官解厄。
5.
四方之神
指青龙、白虎、朱雀、玄武,
源于古代二十八宿的传说。
6.
民间神祗
雷公、风伯、龙王、关帝、文昌、门神、灶神、城隍、土地、妈祖、财神、药王等,各地都有供奉这些神的祠庙。
(二)仙
仙或神仙指神通广大、长生不死者。道家所说的仙包括真人和仙人。
赤松子、彭祖、广成子等。
来自道教人物的如:三茅真君、北五祖、南五祖、北七真等。
来自历史或民间传说人物的如:四大真人和八仙等。
八仙:铁拐李、吕洞宾、张果老、钟离汉、何仙姑、蓝采和、韩湘子和曹国舅。
八仙
四、
道教的宫观
包括前庭、中庭和寮房。
前庭:山门、华表、幡杆、钟鼓楼
中庭:以天尊殿或祖师殿为中心。
寮房:生活区
五、
道教礼仪
(一)称谓
道教出家人,男的称道士,女的称道姑。
方丈,道观首领,实为荣誉职务。
住持,道观中地位仅次于方丈者,往往是掌管一观实际事务的首领,也称监院,俗称当家的。
道士的一般打扮是:衣服从内到外一律圆领,外穿蓝色大褂或道袍,袖口宽
2
尺左右,头戴偃月冠、一字巾,脚上穿高筒白布袜、青布双梁鞋。
(二)仪式
道士们除了自身念经、修心外,还有一项工作就是斋醮科仪,也即作法事。
斋醮,是道教中较为常见的祭祷仪式,意思是供斋醮神,祈告神灵消灾赐福。大致程序是先设坛摆供,而后焚香、化符、念咒、诵经、赞颂。仪式进行中还有烛灯、音乐相配合。
建醮,即作道场。每年清明、农历七月十五和十月初一要做道场,为羽化(即死去)的道士超度亡灵。寻常信徒百姓为了祛病延寿、祝寿庆贺或超度亡灵,也可以出资请道士作道场。
(三)节日
三清节,即冬至日元始天尊圣诞,夏至日灵宝天尊
圣诞,二月十五日道德天尊圣诞。
三元节,即正月十五上元天官节,七月十五中元地
官节,十月十五下元水官节。
正月九日为玉皇大帝圣诞。
三月三日为王母娘娘圣诞,即传说中的蟠桃节。
四月四日为吕洞宾祖师圣诞。
六、道教名胜
(
一)道教名山
四大名山,四川鹤鸣山 湖北武当山
江西龙虎山 江苏茅山
五岳: 东岳泰山 南岳衡山
西岳华山 北岳恒山 中岳嵩山
(二)著名宫观
陕西周至县终南山楼观 河南鹿邑县太清宫
江西龙虎山上清宫 四川成都青羊宫
江苏苏州玄妙观 江西南昌万寿宫
江苏茅山元符宫 江苏南京朝天宫
北京的白云观 陕西户县重阳万寿宫
山西芮城永乐宫
第四节 基督教
一、
基督教的产生和传播
基督教是
1
世纪前后从犹太教中分离出来的,由于教权之争和资产阶级宗教改革先后分离为天主教、东正教、新教和一些其他的教派。
基督教在中国的传播
基督教在中国的传播几经起落,经历了唐、元、明末清初三次反复,直至
19
世纪中叶,依托西方列强的炮舰,才在中国社会扎下根。
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基督教采取自传、自治、自养的三自方针。
二、
基督教经典及标记
经典:圣经,包括
《
旧约全书
》
(希伯来文)和
《
新约全书
》
(希腊文)
徽志:十字架
三、
基督教信仰对象
基督教信仰上帝、耶稣基督、耶稣基督、圣玛莉亚、圣徒、天使等。
最后的晚餐
四、
基督教教堂
教堂建筑风格上有拜占廷式、罗马式、哥特式和文艺复兴式。
北京南堂,是北京现存最古老的天主教堂,在前门西大街。
四、中国
基督教教堂
北京崇文门教堂是新教在北京设立的第一所教堂
哈尔滨尼古拉教堂,东正教教堂,位于哈尔滨市南岗区,现存建筑为全木结构。
广州圣心大教堂,天主教教堂,位于广州市一德路,是国内最高的哥特式建筑。
五、
基督教的礼仪
(一)称谓
天主教:教皇、枢机主教、大主教、主教、神父
东正教:牧首、主教、神父
新教:主教、牧师
礼拜:基督教教徒日常主要宗教活动,多在星期日由牧师或神父在教堂主持,内容有祈祷、读经、唱诗、讲道等。
(二)仪式
弥撒:基督教纪念耶稣牺牲的宗教仪式,象征重演耶稣为救赎人类在十字架上对上帝的祭献。
(三)节日
圣诞节:纪念耶稣诞生的节日,在每年
12
月
25
日。
复活节,纪念耶稣“复活”的节日,在每年
3
月
21
日和
4
月
25
日之间。节日期间人们互赠复活彩蛋,象征生命和繁荣。
第五节
伊斯兰教
一、
伊斯兰教的产生和传播
伊期兰,意思就是“顺服”;教徒称为“穆斯林”,意思
就是“顺服者”。
1
.公元七世纪初,穆罕默德在阿拉伯半岛创立,并建立政教合一的政权。
2
.经过发展,从阿拉伯半岛的统治宗教发展为跨欧亚非三洲的世界性宗教,并主要分为了逊尼派和什叶派。
伊斯兰教传入中国
伊斯兰教大约在公元七世纪中叶(唐朝初年)经海路和陆路传入中国,在唐朝到元的数百年间,与当地居民长期杂居融合,形成了回族。
六信、五功
六信是:信安拉,信天使,信使者,信经典,信后世,信前定。
五功是:念功、拜功、斋功、课功、朝功。
二、
伊斯兰教的经典和标记
(一)经典
伊斯兰教的主要经典是
《
古兰经
》
和
《
圣训
》
。
(二)标记伊斯兰的标记是新月。许多伊斯兰教建筑的屋顶都树立这个标志。
三、伊斯兰教崇奉的神灵
安拉:安拉是独一无二的真主,安拉之外别无神灵。
使者:穆罕默德是真主的最后一位使者,也是最伟大的使者。
天使;安拉创造的,奉安拉差遣,传达安拉的旨意。
《
古兰经
》
记载有四大天使。
虽然有上述信仰对象,但是伊斯兰教不供奉任何偶像。
四、
伊斯兰教礼仪
(一)称谓
阿訇:波斯语音译,原意“教师”。在我国,人们对伊斯兰教宗教职业者通称为阿訇。我国新疆地区穆斯林称阿訇为毛拉(阿拉伯语音译)。
伊玛目:清真寺里主持礼拜的人,有时也指教长。
(三)节日
伊斯兰教有三大主要节日,开斋节、宰牲节、圣纪节。
开斋节:我国新疆地区称肉孜节,时间在斋月结束次日,即回历
10
月
1
日。届时穆斯林要前往清真寺参加会礼,举行庆祝活动。
宰牲节:也称古尔邦节,时间在回历
12
月
10
日朝觐麦加活动的最后一天。届时要举行会礼,宰牲献主等活动
圣纪节:纪念穆罕默德诞生的节日,时间在回历
3
月
12
日。这一天也是穆罕默德的忌日,所以中国穆斯林又称这一天为“圣忌”。
小知识
阿门:音译词,犹太教、基督教和伊斯兰教教徒祈祷结束时的常用语,意为诚心所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