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3.33 KB
  • 2021-05-17 发布

【中学科二】最后三套卷(三)

  • 8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4.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2019下教资笔试最后三套卷(三)‎ ‎《教育知识与能力》(中学)‎ 注意事项:‎ ‎1.考试时间为120分钟,满分为150分。‎ ‎2.请按规定在答题卡上填涂、作答。在试卷上作答无效,不予评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1小题,每小题2分,共42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用2B铅笔把答题纸 上对应题目的答案字母按要求涂黑。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 提出了 “ 教育即生活 ” “ 教育即生长 ” “ 教育即经验 ” 等教育主张的是 ‎( )。‎ A.夸美纽斯 B.卢梭 C.赫尔巴特 D.杜威 ‎2.目前我国教育在很多方面比新中国成立之初的教育更具有创新性,注重实践性。这反映了教育具有( )。‎ A.永恒性‎ ‎‎ ‎‎ B.历史性 C.阶级性‎ ‎‎ ‎‎ D.相对独立性 ‎3.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代表作有《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把整个心灵献给孩子》等,其教育思想的核心内容是( )。‎ A.教学与发展理论 B.教学过程最优化理论 C.掌握学习理论 D.全面和谐发展理论 ‎4.学校文化的核心和灵魂是( ),这也是学校组织发展的精神动力。‎ A.物质文化‎ ‎‎ ‎‎ B.规范文化 C.精神文化‎ ‎‎ ‎‎ D.道德文化 ‎5.精神分析学家弗洛伊德认为人的性本能是最基本的自然本能,它是推动人发展的根本动因。这一观点属于( )。‎ A.内发论 B.外铄论 C.多因素相互作用论 D.辐合论 ‎6.马克思主义认为,造就全面发展的人的根本途径和方法是( )。‎ ‎- 1 -‎ A.教育和生产劳动相结合 B.开展网络教育 C.高等学校扩招 D.加强现代科学教育 ‎7.针对实践中的问题,由实际工作者与研究者共同参与,综合运用各种有效方法,以改进教育工作为目的的一种教育研究方法称之为( )。‎ A.实验研究法 ‎ ‎‎ B.调查研究法 C.叙事研究法 ‎ ‎‎ D.行动研究法 ‎8.在课程评价模式中,( )主张把课程评价的重点从“课程计划预期的结果”转向“课程计划实际的结果”上来。‎ A.目标评价模式 B.目的游离评价模式 C.过程评价模式 D.成果评价模式 ‎9.新课程改革评价观提出现代教育评价的基本理念是( )。‎ A.甄别学生 B.选拔学生 C.促进学生成绩提高 D.促进学生发展 ‎10.赫尔巴特指出:“我想不到有任何‘无教学的教育’,正如在相反的方面,我不承认有任何‘无教育的教学’。”这句话说明教 过程具有( )规律。‎ A.间接经验与直接经验相结合 B.掌握知识与发展智力相统一 C.传授知识与思想教育相统一 D.教师主导作用与学生主动性相结合 ‎11.教师创设良好的情境,自觉利用自身因素,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的品德的方法是( )。‎ A.陶冶教育法 ‎ ‎‎ B.说服教育法 C.榜样示范法 ‎ ‎‎ D.品德评价法 ‎12.高中生周欣打算用六天时间复习完高中政治书本知识,但是数学老师派来了新任务,周欣又很快把精力投入到新任务上。这说明周欣的( )。‎ A.注意广度大 B.注意稳定性强 C.注意分配性好 D.注意转移快 ‎13.如果认知对象被标明是“好的”,他就会被“好的”光圈笼罩着,并被赋予一切好的品质;如果认知对象被标明是“坏的”,他就会被“坏的”光圈笼罩着,他所有的品质都会被认为是坏的。这种心理现象是( )。‎ ‎- 2 -‎ A.晕轮效应‎ ‎‎ ‎‎ B.首因效应 C.近因效应‎ ‎‎ ‎‎ D.刻板效应 ‎14.关于创造力与智力的关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高智力必有高创造力 B.高创造力必有高于一般水平以上的智力 C.创造力与智力无关 D.低智力也能产生高创造力 ‎15.某学生认为努力学习能够取得较为优异的成绩,但却认为自己无法努力学习。‎ 根据班杜拉理论,表明该生( )。‎ A.结果期待低,效能期待低 B.结果期待低,效能期待高 C.结果期待高,效能期待低 D.结果期待高,效能期待高 ‎16.中等程度的愉快情绪,有利于提高认知活动的效果,而消极情绪的激活水平越 高,操作效果越差。这体现了情绪的( )。‎ A.适应功能‎ ‎‎ ‎‎ B.动机功能 C.信号功能‎ ‎‎ ‎‎ D.组织功能 ‎17.( )的心理特点是半成熟、半幼稚,充满着独立性和依赖性、自觉性和幼稚性的矛盾。‎ A.童年期‎ ‎‎ ‎‎ B.少年期 C.青年期‎ ‎‎ ‎‎ D.青年初期 ‎18.最近,初中生小明非常喜欢上数学课,因为数学老师讲课很生动,从而激发了他学好数学的愿望。那么小明的学习动机属于( )。‎ A.近景的直接性动机 B.低级的动机 C.高尚的动机 D.远景的间接性动机 ‎19.在教“鸟”的概念时,用麻雀、燕子说明“前肢为翼,无齿有喙”是鸟这一概念的本质特征。这是适当地运用了( )。‎ A.命题‎ ‎‎ ‎‎ B.案例 C.反例‎ ‎‎ ‎‎ D.正例 ‎20.学生害怕在社交场合讲话,担心自己会因发抖、脸红、声音发颤、口吃而暴露 ‎- 3 -‎ 自己的焦虑。觉得自己说话不自然,因而不敢抬头,不敢正视对方的眼睛。这种心理症状是( )。‎ A.恐惧症‎ ‎‎ ‎‎ B.抑郁症 C.强迫症‎ ‎‎ ‎‎ D.焦虑症 ‎21.张老师在教室时,学生不声不响,认真学习;但当张老师离开教室,学生纪律立即变得松懈。张教师领导类型最有可能是( )。‎ A.专制型‎ ‎‎ ‎‎ B.民主型 C.放纵型‎ ‎‎ ‎‎ D.任务型 二、辨析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8分,共32分)判断正误,并说明理由。‎ ‎22.智育就是对学生进行科学文化知识与技能的教育。‎ ‎23.备课即写教案。‎ ‎- 4 -‎ ‎24.注意的动摇就是注意的分散。‎ ‎25.外部奖励可以削弱内部动机。‎ 三、简答题(本大题共4题,每小题10分,共40分)‎ ‎26.简述隐性课程的基本类型。‎ ‎- 5 -‎ ‎27.简述一堂好课的具体标准。‎ ‎28.简述影响问题解决的主要因素。‎ ‎29.简述中学生情绪调节的方法。‎ ‎- 6 -‎ 四、材料分析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8分,共36分)阅读材料,并回答问 题。‎ ‎30.材料:‎ 那年学校安排我担任高一年级某班的班主任。组建班委会是我感到既敏感又头疼的一件大事,因为既要选举出能起表率作用、具有一定管理能力的学生,又要适当照顾那些性格内向、自卑、需要锻炼的学生。在观察中我发现,有个女学生很特别:性格孤僻,不敢与人正视,总是一个人发呆。通过和家长的沟通我了解到,该生在初中时活泼、开朗,曾经担任过班上的宣传委员,学习名列前茅,尤其擅长作文。但在一次学校组织的班级黑板报评比中,她负责的黑板报名落孙山,遭到班主任三番五次的严厉批评,这种打击直接影响到她的学习。在随后的考试中,由于成绩不理想,班主任又旧话重提,并以“你做什么都不行”为由撤掉了她宣传委员的职务。这使她受到了极大的心理刺激,学习成绩每况愈下,并经常自责,整天生活在忧郁和自卑的阴影中无法自拔。在安排班委的过程中,尽管我苦口婆心地动员、鼓励,但她执意拒绝担任宣传委员。为此,我有意将宣传委员的位置空缺,并宣布:“暂时没有发现合适人选,待学期结束后根据同学们的成绩和表现进行公开选举,希望大家抓住这个机会。”‎ 在此后的日子里,我多次暗地里给她创造机会:把她的演讲稿、学习心得等多次在班上进行展示,并在学校广播站广播。她所拍摄的有关宣传环保的图片被报社采用,作文也获得了学校的“新蕾奖”。我发现她渐渐变得开朗起来,愿意主动和同学交流了,也能听到她天真、爽朗的笑声了,不知不觉中她逐渐恢复了久违的自信。‎ 第二个学期初,在全体同学的掌声中她“站”到了宣传委员的位置上。两年后她以优异成绩考取了重点大学。‎ 问题:‎ ‎(1)请说明材料中的“我”使用了哪一德育原则?(6分)‎ ‎(2)结合材料分析该原则实施的基本要求。(12分)‎ ‎- 7 -‎ ‎31.材料:‎ 下面是一位14岁男生的日记摘抄:‎ 大人们常说“少年不识愁滋味”,其实他们并不了解我们。不到两年,我长高了,吃得多了,有了自己的主见,而不再是“小小少年”。但是在父母眼里,我仍然还是个孩子,逛公园、逛商店或外出散步,妈妈还是像过去一样,拉着我的手,生怕我会走丢似的。要是被同学看见了,真是丢死人了。‎ 走进教室,我总觉得有几十双眼睛在盯着我,跟女同学打个招呼会感到脸红心跳;为了一个小问题,会与同学争得面红耳赤;当答不出老师的提问时,又会觉得羞愧难当……‎ 在同学的眼中,我帅吗?在老师和同学的心目中,我是一个好学生吗?……尽管 有这么多烦恼,父母却浑然不知,有时候想和他们交流,但又总觉得有些难以启齿。真不知道该向谁诉说。仔细观察班上其他同学,虽然他们表面上显得若无其事,但似乎又都与我有同样的问题、困惑和迷茫……‎ 问题:‎ 请运用心理学知识分析案例中该学生的问题,并提出合理建议。(18分)‎ ‎- 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