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79.74 KB
- 2021-05-17 发布
-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心电学技术-6
(总分:100 分,做题时间:90 分钟)
一、A1 型题(总题数:35,score:70 分)
1.关于额面 QRS 心电轴标准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score:2 分】
【A】心电轴位于+90°~+120°,为电轴轻、中度
右偏
【B】心电轴超过-30°,为电轴左偏
【C】正常人的心电轴范围应为+30°~
+90°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D】心电轴超过+120°,为电轴显著右偏
【E】心电轴位于-90°~-180°,为不确定电轴
本题思路:[解析] 世界卫生组织推荐的额面 QRS 心
电轴的正常范围为-30°~+90°。
2.关于 Frank 正交导联的描述,错误的是
【score:2 分】
【A】采用 X、Y、Z 三个互相垂直的导联
【B】X 导联正极在右腋中线第 5 肋间,负极在左
腋中线第 5 肋间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C】Y 导联正极在左腿,负极在头颈部(左后颈)
【D】Z 导联正极在前正中线与 X 轴同一水平,负
极在后脊柱与 X 轴同一水平
【E】X、Y、Z 三个导联分别显示左右、上下、前
后三个轴上的心电图
本题思路:[解析] X 导联的正极应放置在左腋中线
第 5 肋间,负极应放置在右腋中线第 5 肋间。
3.怀孕晚期膈肌上抬时,可引起
【score:2 分】
【A】aVL 导联的 QRS 波群呈 QS 型
【B】aVL 导联的 QRS 波群呈 rS 型
【C】aVF 导联的 QRS 波群呈 rS 型 【此项为本题
正确答案】
【D】aVF 导联的 QRS 波群呈 Rs 型
【E】aVF 导联的 QRS 波群呈 RS 型
本题思路:[解析] 怀孕晚期膈肌上抬可导致心脏呈
横位,aVL 导联的 QRS 波群可呈 R 或 Rs 型,而 aVF
导联的 QRS 波群可为 rS 型。
4.分析心律失常最常用的导联组合是
【score:2 分】
【A】Ⅱ导联和Ⅲ导联
【B】aVR 导联和 aVL 导联
【C】Ⅲ导联和 V1 导联
【D】Ⅱ导联和 V5 导联
【E】Ⅱ导联和 V1 导联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本题思路:[解析] Ⅱ导联和 V 1 导联是分析心房活
动最清楚的导联。此外,Ⅱ导联有助于识别逆行 P"
波,根据 V 1 导联的 QRS 波群形态有助于鉴别室内差
异性传导与室性期前收缩。
5.在标准心电图纸速(25mm/s)的情况下,测相邻两个
R-R 之间的大格数为 8 大格,其心率为
【score:2 分】
【A】30 次/分
【B】33.3 次/分
【C】37.5 次/分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D】42.8 次/分
【E】50 次/分
本题思路:[解析] 在标准心电图纸速(25mm/s)的情
况下,根据相邻 R-R 或 P-P 间距之间的大格数可以快
速判断心率。应该牢记:R-R 或 P-P 间距为 1 个大格
的心率为 300 次/分,2 个大格为 150 次/分,3 个大
格为 100 次/分,4 个大格为 75 次/分,5 个大格为
60 次/分,6 个大格为 50 次/分,7 个大格为 42.8 次
/分(约 43 次/分),8 个大格为 37.5 次/分(约 38 次/
分),9 个大格为 33.3 次/分(约 33 次/分),10 个大
格为 30 次/分。
6.属于 R 波递增不良的是
【score:2 分】
【A】胸导联 R 波振幅逐渐降低
【B】过渡区位于 V2~V4 导联
【C】过渡区位于 V5 或 V6 导联 【此项为本题正
确答案】
【D】胸导联 R 波振幅逐渐升高
【E】V5 导联 R 波振幅超过 V6 导联 R 波
本题思路:[解析] 选项 A 为 R 波逆向递增,选项
B、D、E 为正常 R 波递增。
7.关于正常人 PR 段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score:2 分】
【A】PR 段常呈等电位
【B】正常人 PR 段亦可向 P 波相反方向偏移
【C】抬高通常<0.05mV
【D】压低通常<0.08mV
【E】心率加快不会引起 PR 段偏移 【此项为本题
正确答案】
本题思路:[解析] 正常 PR 段通常呈等电位,亦可向
P 波相反的方向偏移。正常人 PR 段抬高通常<
0.05mV,压低通常<0.08mV。心率加快可引起 PR 段
偏移。
8.幼稚型 T 波是指
【score:2 分】
【A】健康人 V3 或 V4 导联 T 波倒置
【B】健康青年人 V1~V3 导联 T 波倒置 【此项为
本题正确答案】
【C】左胸导联出现 T 波倒置
【D】Ⅲ导联出现 T 波倒置
【E】aVL 导联出现 T 波倒置
本题思路:[解析] 幼稚型 T 波是指健康青年人 V
1 ~V 3 导联 T 波倒置。中胸导联 V 3 或 V 4 导联 T
波倒置称孤立性 T 波倒置,属于一种正常变异。健康
人Ⅲ导联或 aVL 导联可出现 T 波倒置。左胸导联出现
T 波倒置一般为异常表现。
9.正常人一般 U 波的振幅是同导联 T 波振幅的
【score:2 分】
【A】5%~10%
【B】5%~20%
【C】10%~20%
【D】5%~25%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E】10%~25%
本题思路:[解析] 一般 U 波振幅为同导联 T 波振幅
的 5%~25%,最大的 U 波常出现在 V 2 导联和 V 3 导
联,振幅有时可达 0.2~0.3mV。
10.非特异性 T 波改变通常是指
【score:2 分】
【A】T 波深倒置
【B】T 波振幅>同导联 R 波的 1/10
【C】T 波振幅<同导联 R 波的 1/10 或轻度倒
置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D】Ⅲ导联或 aVL 导联出现 T 波倒置
【E】T 波倒置深度<0.5mV
本题思路:
11.目前推荐测量 ST 段抬高或压低的参考水平为
【score:2 分】
【A】TP 段
【B】J 点
【C】QRS 起始部水平线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
案】
【D】U 波终点
【E】Q 波起点
本题思路:
12.正常人肢体导联 P 波电轴的范围为
【score:2 分】
【A】-30°~+90°
【B】0°~+75°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C】+45°~+90°
【D】大多数在 0°~+45°
【E】-30°~0°
本题思路:[解析] 窦性 P 波的电轴在额面上指向左
下,在肢体导联上 P 波电轴在 0°~+75°之间,大
多数在+45°~+60°。P 波电轴>+75°是提示右心
房肥大的指标之一。
13.关于右胸导联心电图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score:2 分】
【A】右胸导联初始 r 波反映室间隔和右心室壁的
初始激动
【B】正常人右胸导联 r 波振幅小于 0.6mV
【C】正常人 V3R~V4R 导联不会呈 QS 型 【此项
为本题正确答案】
【D】V4R 导联 r 波振幅增高,可作为右心室肥厚
的一个诊断标准
【E】V4R 导联 ST 段抬高≥0.1mV,提示右心室心
肌梗死
本题思路:
14.测量 PR 段抬高或压低的参考水平为
【score:2 分】
【A】ST 段
【B】TP 段(T 波终末至 P 波的开始) 【此项为本
题正确答案】
【C】J 点
【D】J 点后 40ms 处
【E】J 点后 60ms 处
本题思路:
15.Sokolow 指数是指
【score:2 分】
【A】RavL+Sv3
【B】RⅠ+SⅢ
【C】SV1+Rv5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D】(RⅠ-SⅠ)+(SⅢ-RⅢ)
【E】Sv2+Rv5、v6
本题思路:
16.Cornell 指数是指
【score:2 分】
【A】Sv1、v2+Rv6
【B】RⅠ+SⅢ
【C】Sv2+Rv4、v5
【D】RavL+Sv3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E】(RⅠ-SⅠ)+(SⅢ-RⅢ)
本题思路:[解析] A~E 均为判断左心室肥厚的复合
电压指标,其中 Sokolow 指数(S v1 +R v5 )和
Cornell 指数(R avL +S v3 )是最常用的两项诊断左心
室肥厚的复合指标。
17.最准确的 PR 间期的测量方法是
【score:2 分】
【A】选择Ⅱ导联测量 PR 间期
【B】选择一个有最大 P 波和最宽的 QRS 波群时限
的导联测量
【C】选择一个有最大 P 波和最窄的 QRS 波群时限
的导联测量
【D】选择 V1 导联测量
【E】选择 12 导联同步心电图,自最早的 P 波起点
测量至最早的 QRS 波群起点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
案】
本题思路:[解析] 最准确的 PR 间期的测量方法应采
用 12 导联同步心电图,自最早的 P 波起点测量至最
早的 QRS 波群起点(P 波和 QRS 波群不一定在同一导
联上)。如果采用单导联心电图测量 PR 间期,应选择
一个有最大 P 波和最宽的 QRS 波群时限的导联进行测
量。
18.V 5 、V 5 导联 R 峰时间>0.06s,可见于
【score:2 分】
【A】右心室肥大
【B】右束支阻滞
【C】左束支阻滞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D】左前分支阻滞
【E】左后分支阻滞
本题思路:[解析] R 峰时间(过去称类本位曲折时间
或室壁激动时间)指 QRS 起点至 R 波顶端垂直线的间
距。测量方法是:如有 R"波,则应测量至 R"峰;如
R 峰呈切迹,应测量至切迹第二峰。正常成人 R 峰时
间在 V 1 、V 2 导联一般不超过 0.04s,在 V 5 、V 6
导联一般不超过 0.05s。R 峰时间可用于诊断束支阻
滞。若 V 5 、V 6 导联 R 峰时间>0.06s,可见于完
全性左束支阻滞。
19.关于正常 Q 波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score:2 分】
【A】Q 波时限<0.04s
【B】Q/R<1/4
【C】aVR 导联常呈 Qr 或 QS 波
【D】V1 导联可呈 QS 波
【E】V1 或 V2 导联可出现 Q 波 【此项为本题正
确答案】
本题思路:[解析] 正常人 V 1 、V 2 导联不应出现 Q
波,但偶尔可出现 QS 波。
20.关于正常人 ST 段偏移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score:2 分】
【A】V5、V6 导联 ST 段上抬小于 0.1mV
【B】V2~V3 导联 ST 段上抬可达 0.3mV
【C】年轻人 ST 段上抬的幅度较大
【D】ST 段下移一般不超过 0.1mV 【此项为本题
正确答案】
【E】早期复极引起的 ST 段上抬大多属于正常变异
本题思路:[解析] 正常人 ST 段下移一般不超过
0.05mV。
21.关于正常人 T 波形态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score:2 分】
【A】aVR 导联 T 波倒置
【B】V4~V6 导联 T 波直立
【C】约 50%的正常女性 V1 导联 T 波可倒置
【D】正常 T 波上行支与下行支不对称
【E】V3 导联 T 波倒置常见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
案】
本题思路:[解析] 正常人 V 1 导联 T 波可倒置,尤
其见于女性。正常人 V 3 导联 T 波倒置则极少见。
22.T 波低平的定义为
【score:2 分】
【A】肢体导联 T 波振幅小于 0.1mV
【B】胸前导联 T 波振幅小于 0.1mV
【C】T 波振幅小于同导联 R 波的 1/10 【此项为
本题正确答案】
【D】T 波振幅小于同导联 R 波的 1/4
【E】胸前导联 T 波振幅小于同导联 R 波的 1/10
本题思路:[解析] T 波低平通常指以 R 波为主的导
联,T 波振幅小于同导联 R 波的 1/10。
23.关于正常人 T 波振幅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score:2 分】
【A】一般 V2 或 V3 导联 T 波振幅最高
【B】胸前导联 T 波振幅正常值大于肢体导联
【C】女性 T 波的振幅一般大于男性 【此项为本
题正确答案】
【D】胸前导联 T 波振幅可高达 1.2~1.5mV
【E】一般 T 波振幅随年龄增长逐渐降低
本题思路:[解析] 一般正常男性 T 波的振幅大于女
性,尤其在胸导联。
24.测量 QT 间期一般应选择的导联是
【score:2 分】
【A】V1 导联
【B】V2 导联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C】V3 导联
【D】Ⅱ导联
【E】V6 导联
本题思路:[解析] V 2 导联除 T 波终点清楚外,QRS
波群的起点与 V 1 接近,一般较 V 6 导联提前约
20ms。因此,在 V 2 导联测量最能反映实际的 QT 间
期。
25.关于正常 U 波的描述,错误的是
【score:2 分】
【A】U 波方向大体与 T 波方向一致
【B】最大的 U 波常出现在 V2 和 V3 导联
【C】心率快则 U 波振幅增高 【此项为本题正确
答案】
【D】正常 U 波的形态为前半部斜度较大,后半部
较平缓
【E】一般 U 波的振幅为同导联 T 波振幅的 5%~
25%
本题思路:[解析] 心率快则 U 波振幅降低。当心率
明显增快时 U 波振幅明显降低而不易测定。
26.U 波倒置可见于下列情况,但除外
【score:2 分】
【A】低钾血症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B】高血压所致左心室肥大
【C】瓣膜病所致左心室肥大
【D】心肌缺血
【E】变异型心绞痛
本题思路:[解析] U 波倒置与左心室舒张期延长或
舒张功能不全有关。低血钾延长 3 相动作电位时程,
可使 U 波振幅增加,一般不引起 U 波倒置。
27.关于 S Ⅰ 、S Ⅱ 、S Ⅲ 图形的描述,错误的是
【score:2 分】
【A】可见于正常人
【B】可见于右心室肥大
【C】可见于肺气肿
【D】Ⅰ、Ⅱ、Ⅲ导联均有终末 S 波,且 SⅡ>SⅢ
【E】终末 S 波是因为左心室流出道肥厚所
致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本题思路:[解析] Ⅰ、Ⅱ、Ⅲ导联终末 S 波反映右
心室流出道和室间隔后底部的 QRS 波群终末向量,指
向右上。除见于正常人外,还可见于右心室肥大、肺
气肿等患者。
28.关于早期复极的描述,错误的是
【score:2 分】
【A】ST 段呈凹面向上抬高
【B】常见于年轻人
【C】运动时或心率增快时,ST 段抬高程度加
重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D】ST 段抬高主要以胸导联(V2~V5)明显,J 点
可上移 0.1~0.4mV
【E】是由于部分心室肌提前复极所致
本题思路:[解析] 早期复极的心电图特点是,运动
时或心率增快时 ST 段抬高程度可减轻或恢复正常。
29.下列成人心电图正常值的标准,错误的是
【score:2 分】
【A】PR 间期为 0.12~0.20s
【B】P 波时限<0.12s
【C】V2、V3 导联 ST 段上抬可达 0.2mV
【D】QRS 波群时限不超过 0.11s
【E】QTc 间期>0.44s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本题思路:
30.符合肢体导联低电压的是
【score:2 分】
【A】每个肢体导联 QRS 波群正、负振幅代数和均
<0.5mV
【B】每个肢体导联 QRS 波群正、负振幅绝对值的
和均<0.5mV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C】每个肢体导联 QRS 波群正、负振幅代数和均
<0.8mV
【D】每个肢体导联 QRS 波群正、负振幅绝对值的
和均<0.8mV
【E】每个肢体导联 QRs 波群正、负振幅代数和均
<0.3mV
本题思路:
31.窦性 P 波的方向是
【score:2 分】
【A】除 aVR 导联倒置外,其余导联均应直立
【B】Ⅱ、Ⅲ、aVF 导联倒置,aVR 导联直立
【C】Ⅰ、Ⅱ、aVF、V4~V6 导联直立,aVR 导联倒
置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D】V1 导联正负双向,其余导联均应直立
【E】Ⅰ、aVL、V1~V3 导联倒置,aVR 导联直立
本题思路:
32.正常成人的 PR 间期为
【score:2 分】
【A】0.10~0.20s
【B】0.12~0.20s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C】0.06~0.08s
【D】0.32~0.44s
【E】0.08~0.22s
本题思路:
33.QTc 的计算公式为
A.
B.
C.
D.
E.
【score:2 分】
【A】
【B】
【C】
【D】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E】
本题思路:
34.正常人 V 1 ~V 5 导联 R 波的移行规律是
【score:2 分】
【A】逐渐降低
【B】逐渐升高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C】一样高
【D】V1~V3 导联逐渐升高,V4~V6 导联逐渐降低
【E】以上均不是
本题思路:
35.观测心脏转位的方法
【score:2 分】
【A】从心尖部向心底部方向观测 【此项为本题
正确答案】
【B】从右心房向心底部方向观测
【C】从前向后观测
【D】从水平面观测
【E】从心尖部向右心室观测
本题思路:
二、A3 型题 (总题数:2,score:12 分)
如果左、右手电极反接记录心电图。【score:6 分】
(1).记录的 aVF 导联心电图相当于实际心电图的
【score:2 分】
【A】Ⅱ导联
【B】Ⅲ导联
【C】aVR 导联
【D】aVL 导联
【E】aVF 导联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本题思路:
(2).记录的 aVR 导联心电图相当于实际心电图的
【score:2 分】
【A】Ⅱ导联
【B】Ⅲ导联
【C】Ⅰ导联
【D】aVL 导联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E】aVF 导联
本题思路:
(3).记录的Ⅲ导联心电图相当于实际心电图的
【score:2 分】
【A】Ⅱ导联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B】Ⅰ导联
【C】aVR 导联
【D】aVL 导联
【E】aVF 导联
本题思路:
患者男性,36 岁,体检心电图示额面 QRs 心电轴为
+15°。【score:6 分】
(1).额面 QRS 心电轴是指【score:2 分】
【A】将额面 QRS 向量环综合成一个最大向量,代
表心室除极的大小和方向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B】将额面 QRS 向量环综合成一个最大向量,代
表心室复极的大小和方向
【C】将额面 QRS 向量环综合成一个最小向量,代
表心室除极的大小
【D】将额面 QRS 向量环综合成一个最小向量,代
表心室除极的方向
【E】将额面 QRS 向量环综合成一个最小向量,代
表心室复极的大小和方向
本题思路:
(2).该患者的额面 QRS 心电轴属于【score:2 分】
【A】左偏
【B】右偏
【C】无偏移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D】极度左偏
【E】重度右偏
本题思路:
(3).关于正常人额面 QRS 心电轴的描述,正确的是
【score:2 分】
【A】正常人额面 QRS 心电轴范围为-30°~
+90°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B】正常人额面 QRS 心电轴范围为 0°~+75°
【C】正常人额面 QRS 心电轴范围应为+30°~
+90°
【D】正常人额面 QRS 心电轴范围为 0°~-50°
【E】额面 QRS 心电轴+90°~+120°属正常范围
本题思路:[解析] 正常人额面 QRS 心电轴范围为-
30°~+90°。如果额面 QRS 心电轴为+90°~
+120°,应视为心电轴轻、中度右偏。
三、B 型题 (总题数:3,score:18 分)
• 【A】正极置于左腿,负极置于头颈部
• 【B】正极置于左腋中线第 5 肋间,负极置于右
腋中线第 5 肋间
• 【C】正极置于前正中线与 X 轴同一水平,负极
置于后脊柱与 X 轴同一水平
• 【D】位于 A、E 之间与 x 轴和 Y 轴各构成 45。
角
• 【E】正极置于头颈部,负极置于左腿
【score:6 分】
(1).Frank 导联中 X 导联电极的部位【score:2 分】
【A】
【B】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C】
【D】
【E】
本题思路:
(2).Frank 导联中 Y 导联电极的部位【score:2 分】
【A】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B】
【C】
【D】
【E】
本题思路:
(3).Frank 导联中 Z 导联电极的部位【score:2 分】
【A】
【B】
【C】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D】
【E】
本题思路:
• 【A】标准肢体导联
• 【B】单极肢体导联
• 【C】加压肢体导联
• 【D】胸导联
• 【E】F 导联
【score:6 分】
(1).Ⅰ导联为【score:2 分】
【A】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B】
【C】
【D】
【E】
本题思路:
(2).V 5 导联为【score:2 分】
【A】
【B】
【C】
【D】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E】
本题思路:
(3).aVR 导联为【score:2 分】
【A】
【B】
【C】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D】
【E】
本题思路:
• 【A】标准肢体导联和加压肢体导联
• 【B】V1 和 V2 导联
• 【C】标准肢体导联、加压肢体导联和 V1~V6 导
联
• 【D】V3R~V5R 导联和 V7~V9 导联
• 【E】Frank 导联
【score:6 分】
(1).常规心电图采用的导联是【score:2 分】
【A】
【B】
【C】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D】
【E】
本题思路:
(2).疑有急性下壁心肌梗死患者首次做常规心电图
时,应加做的导联是【score:2 分】
【A】
【B】
【C】
【D】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E】
本题思路:
(3).心电向量图采用的导联系统是【score:2 分】
【A】
【B】
【C】
【D】
【E】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本题思路:
相关文档
- 医学考试-全科医学主治医师专业知2021-05-1742页
- 医学考试-中级主管药师专业实践能2021-05-1717页
- 【医学考试】初级康复医学技术师相2021-05-1732页
- 医学考试-中医妇科主治医师模拟题22021-05-1718页
- 医学考试-神经内科学练习试卷12021-05-1718页
- 【医学考试】病理学中级(师)专业实践2021-05-1717页
- 医学考试-心内科主治医师-(五)2021-05-1745页
- 医学考试-中医针灸学综合练习试卷82021-05-1720页
- 医学考试-麻醉学主治医师专业知识-2021-05-1728页
- 医学考试-普外科主治医师-3-12021-05-173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