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45.67 KB
  • 2021-05-17 发布

医学考试-初级康复医学技术师基础知识-1-2

  • 37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4.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初级康复医学技术师基础知识-1-2 (总分:40 分,做题时间:90 分钟) 一、A1/A2 型题 以下每一道考题下面有 A、B、C、D、E 五个备选答 案。请从中选择一个最佳答案。 (总题数:30,score:30 分) 1.下列评定肺通气功能的较好指标是 A.潮气量 B.肺活量 C.时间肺活量 D.肺泡通气量 E.深呼气量 【score:1 分】 【A】 【B】 【C】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D】 【E】 本题思路:时间肺活量即用力呼气量,或单位时间呼 出的气量占肺活量的百分数。时间肺活量是一种动态 指标,不仅反映肺活量容量,而且反映了呼吸道阻力 变化,所以是评定肺通气功能的较好指标。 2.后天性运动功能障碍,不包括的是 A.肢体缺如 B.多发性周围神经炎 C.急性脊髓灰质炎 D.脊髓损伤 E.骨关节损伤 【score:1 分】 【A】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B】 【C】 【D】 【E】 本题思路:后天性运动功能障碍,是指由于外伤、感 染或其他原因在儿童期造成的运动功能障碍,如:臂 丛神经损伤、多发性周围神经炎、急性脊髓灰质炎、 颅脑损伤、脊髓损伤、骨关节损伤和少年类风湿关节 炎等,肢体缺如不同于外伤后截肢,它是患儿在分娩 前先天性所造成的运动功能障碍。 3.在肌肉收缩过程中产生肌力最大的收缩类型是 A.离心性收缩 B.向心性收缩 C.等长收缩 D.等张收缩 E.等速收缩 【score:1 分】 【A】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B】 【C】 【D】 【E】 本题思路:在肌肉收缩过程中产生肌力的由大到小的 顺序为离心性收缩>等长收缩>向心性收缩。所以肌 力最大的收缩类型是离心性收缩。 4.组织兴奋后处于相对不应期时,其兴奋性为 A.零 B.无限大 C.大于正常 D.小于正常 E.等于正常 【score:1 分】 【A】 【B】 【C】 【D】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E】 本题思路:相对不应期时,新的刺激有可能引起新的 兴奋,但使用的刺激强度须大于阈强度。 5.下列微生物哪种不属于原核细胞型 A.真菌 B.细菌 C.放线菌 D.支原体 E.衣原体 【score:1 分】 【A】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B】 【C】 【D】 【E】 本题思路:真菌属于真核细胞型微生物。 6.属大腿内收肌群的是 A.半腱肌 B.半膜肌 C.股薄肌 D.股内侧肌 E.缝匠肌 【score:1 分】 【A】 【B】 【C】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D】 【E】 本题思路:大腿内收肌群包括耻骨肌、股薄肌、长收 肌、短收肌和大收肌。 7.以下关于突触后抑制,说法错误的是 A.一个兴奋性神经元不能直接引起突触后神经元抑 制 B.突触后膜产生超极化变化 C.突触后膜产生部分去极化变化 D.由突触前末梢释放抑制性递质引起 E.可分为回返性抑制和传入性抑制两种 【score:1 分】 【A】 【B】 【C】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D】 【E】 本题思路:突触后膜产生去极化变化是突触前抑制的 特点。 8.关于脑神经的叙述错误的是 A.共有 12 对,第Ⅲ~Ⅻ对脑神经均从脑干发出 B.三叉神经、面神经、舌咽神经和迷走神经属于混 合神经性质 C.嗅神经、视神经和位听神经属于感觉神经性质 D.动眼神经、滑车神经、展神经、副神经和舌下神 经属于运动神经性质 E.面神经属于感觉神经 【score:1 分】 【A】 【B】 【C】 【D】 【E】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本题思路:脑神经共计 12 对。嗅神经与大脑相连, 视神经与间脑相连,余 10 对脑神经的核位于脑干内 并与脑干相连。12 对脑神经可分为 3 类:一类是感 觉神经,如嗅神经、视神经和位听神经,类似脊神经 的后根;另一类是运动神经,包括动眼神经、滑车神 经、展神经、副神经和舌下神经,类似脊神经的前 根;第三类是混合神经,包括三叉神经、面神经、舌 咽神经和迷走神经。 9.乳酸的清除率随着乳酸浓度的升高而______,运动 可以______乳酸清除 A.加快,加速 B.减慢,加速 C.加快,减慢 D.减慢,减慢 E.不变,加速 【score:1 分】 【A】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B】 【C】 【D】 【E】 本题思路:乳酸的清除率随着乳酸浓度的升高而相应 加快,运动可以加速乳酸清除。 10.用共鸣火花疗法治疗时,电极与治疗部位的距离 为 A.1~2mm B.4~6mm C.1~4mm D.2~5mm E.紧贴治疗部位 【score:1 分】 【A】 【B】 【C】 【D】 【E】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本题思路:弱剂量治疗时,电极与治疗部位应紧贴, 火花细小或看不到火花,患者有轻度弹击感,故选 E。 11.下列哪项不符合 C7 神经根损伤的特点 A.肱二头肌反射消失 B.腕背伸肌肌力正常 C.屈肘肌力正常 D.中指感觉障碍 E.肱三头肌肌力下降 【score:1 分】 【A】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B】 【C】 【D】 【E】 本题思路: 12.静止性肌张力检查的内容不包括 A.肌肉形态 B.姿势 C.软硬度 D.肢体运动幅度改变 E.关节伸展度 【score:1 分】 【A】 【B】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C】 【D】 【E】 本题思路:静止性肌张力检查临床多采取卧位姿势检 查。包括肌肉形态、软硬度与肢体运动幅度改变及关 节伸展度,不包括姿势检查,所以选 B。 13.婴幼儿言语表达发育中,能发出辅音与元音的组 合音的最早时间是 A.0~3 个月 B.3~6 个月 C.6~9 个月 D.9~12 个月 E.12~18 个月 【score:1 分】 【A】 【B】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C】 【D】 【E】 本题思路:3~6 个月的婴幼儿可以使用 2 个不同的 元音,单独的“咿呀”发声,以不同的声音表达不同 的感受,对大人的讲话以发声作为回答,发出辅音与 元音的组合音,如:ba、ma、ga、da,模仿发出连续 的音节,模仿讲话样的发生。 14.既能伸膝关节,又能屈髋关节的肌肉是 A.股二头肌 B.半腱肌 C.股直肌 D.半膜肌 E.股中间肌 【score:1 分】 【A】 【B】 【C】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D】 【E】 本题思路:股直肌起自髂前下棘,止于胫骨粗隆,跨 过髋关节前方和膝关节前方,故既能伸膝关节,又能 屈髋关节。 15.对下呼吸道的错误描述是 A.以骨、软骨、肌肉、结缔组织和黏膜构成 B.其软骨为“C”字形的软骨环 C.管腔衬以黏膜,表面覆盖有纤毛上皮 D.黏膜具有黏附吸入气体中灰尘颗粒的功能 E.纤毛具有净化吸入的气体的功能 【score:1 分】 【A】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B】 【C】 【D】 【E】 本题思路:下呼吸道均以软骨、肌肉、结缔组织和黏 膜构成。软骨为“C”字形的软骨环。管腔衬以黏 膜,表面覆盖纤毛上皮,黏膜分泌的黏液可黏附吸入 空气中的灰尘颗粒,纤毛不断向咽部摆动将黏液与灰 尘排出,以净化吸入的气体。 16.有氧运动哪项除外 A.游泳 B.慢跑 C.散步 D.打羽毛球 E.下棋 【score:1 分】 【A】 【B】 【C】 【D】 【E】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本题思路:游泳、慢跑、散步、打羽毛球均属于有氧 运动,只有下棋除外。故选 E。 17.有关小脑的描述下列哪项是错误的 A.位于颅后窝 B.位于脑桥和延髓的背侧 C.小脑中间的缩小部称小脑蚓 D.小脑两侧膨大称小脑半球 E.小脑深部为灰质 【score:1 分】 【A】 【B】 【C】 【D】 【E】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本题思路:小脑位于颅后窝,在脑桥和延髓背侧,以 三对小脑脚与脑干相连。小脑中线为蚓部,两边各有 小脑半球。小脑表面为灰质,由外向内分为分子层、 普肯耶细胞层和颗粒细胞层。 18.小儿脑耗氧量在基础代谢状态下占总耗氧量的 A.20% B.40% C.45% D.50% E.60% 【score:1 分】 【A】 【B】 【C】 【D】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E】 本题思路:生长时期的脑组织耗氧量大,小儿脑耗氧 量在基础代谢状态下占总耗氧量的 50%,而成人为 20%。长期营养缺乏可引起脑的生长发育落后。 19.用石蜡作为热导体的传导热疗法,石蜡的温度通 常维持在 A.33~36℃ B.38~42℃ C.45~47℃ D.52~54℃ E.55~60℃ 【score:1 分】 【A】 【B】 【C】 【D】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E】 本题思路:石蜡的热容量大,热蓄能大,导热性小, 且石蜡贴敷于治疗部位后不呈对流现象,因此,能使 人体组织耐受到较高温度(55~60℃),且有持久的热 作用,凝固后的石蜡 70~90 分钟内能保持 52~ 54℃,故选 D。 20.蛙有髓神经纤维绝对不应期持续时间为 2.0 毫 秒,理论上每秒内所能产生的动作电位的次数不可能 超过 A.50 次 B.500 次 C.100 次 D.200 次 E.400 次 【score:1 分】 【A】 【B】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C】 【D】 【E】 本题思路:在可兴奋细胞绝对不应期内,给予任何强 度的刺激都不能产生动作电位,1s=1000ms, 1000ms/2.0ms=500。 21.消除脂肪需怎样的运动形式 A.微量运动,少于 30 分钟 B.微量运动,超过 30 分钟 C.亚极量运动,少于 30 分钟 D.亚极量运动,超过 30 分钟 E.极量运动,超过 30 分钟 【score:1 分】 【A】 【B】 【C】 【D】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E】 本题思路:要消除脂肪需亚极量运动超过 30 分钟。 22.关于肠毒素,下述错误的是 A.由肠产毒性大肠杆菌产生 B.分为耐热和不耐热两种 C.可引起腹泻 D.不耐热肠毒素加热 65℃20 分钟失活 E.耐热肠毒素加热 100℃20 分钟仍不失活 【score:1 分】 【A】 【B】 【C】 【D】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E】 本题思路:不耐热肠毒素对热不稳定,65℃经 30 分 钟即失活。 23.不属于紫外线治疗作用范畴的是 A.镇痛 B.杀菌 C.促进维生素 D3 形成 D.大剂量紫外线刺激细胞分裂增殖 E.脱敏 【score:1 分】 【A】 【B】 【C】 【D】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E】 本题思路:小剂量紫外线可刺激 DNA 的合成和细胞分 裂,促进肉芽和上皮细胞的生长,加快伤口愈合。大 剂量紫外线则破坏 DNA 的合成,抑制细胞分裂,促进 细胞死亡,故选 D。 24.当小腿外伤出血时,常见的压迫止血部位是 A.股动脉 B.腘动脉 C.胫前动脉 D.胫后动脉 E.腓动脉 【score:1 分】 【A】 【B】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C】 【D】 【E】 本题思路:股动脉是下肢动脉的主干。在腹股沟中点 深面由髂外动脉延续而来,经股前部下行,在股下部 穿向后行至腘窝,移行为腘动脉。腘动脉在腘窝深部 下行,在膝关节下方分为胫后动脉和胫前动脉。 25.小儿听到叫自己名字时能转向声音发出处,模仿 摇手说“Bye-Bye”的时间是 A.3~6 个月 B.6~9 个月 C.9~12 个月 D.12~18 个月 E.15~18 个月 【score:1 分】 【A】 【B】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C】 【D】 【E】 本题思路:6~9 个月的婴儿听到叫自己名字时能转 向声音发出处,安静地注意听别人讲话或注视物体, 模仿摇手说“Bye-Bye”。所以选项为 B。 26.肌力在多大年龄达到峰值水平 A.15 岁左右 B.20 岁 C.30 岁 D.40 岁 E.50 岁 【score:1 分】 【A】 【B】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C】 【D】 【E】 本题思路:肌力在 20 岁左右达到峰值水平,然后随 年龄增长逐渐减弱,55 岁以后下降更为迅速。故选 B。 27.记忆是人脑对 A.客观事物的个别属性的反映 B.客观事物的概括的、间接的反映 C.客观事物的超前反映 D.过去经历过的事物的反映 E.过去经验的反映 【score:1 分】 【A】 【B】 【C】 【D】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E】 本题思路:记忆是人脑对经历过的事物的反映。这些 经历过的事物都会在头脑中留下痕迹,并在一定条件 下呈现出来。故只有 D 描述正确。 28.人体脊椎中,活动度最大的节段是 A.颈椎 B.胸椎 C.腰椎 D.骶椎 E.尾椎 【score:1 分】 【A】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B】 【C】 【D】 【E】 本题思路:颈椎是脊椎活动度最大的节段。故选 A。 29.下列不是新生儿的触觉高度敏感部位的是 A.嘴唇 B.前臂 C.手掌 D.脚掌 E.眼睑 【score:1 分】 【A】 【B】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C】 【D】 【E】 本题思路: 30.下列有关原始反射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原始反射是婴儿特有的一过性反射,又称新生儿 反射 B.新生儿的原始反射已高度发育,是婴儿初期各种 生命现象的基础 C.其中枢位于脊髓、延髓和中脑 D.常见的原始反射有:拥抱反射、吸吮反射、觅食 反射、手握持反射等 E.在胎儿娩出后逐渐失去实际意义 【score:1 分】 【A】 【B】 【C】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D】 【E】 本题思路:原始反射是婴儿特有的一过性反射,所以 原始反射称为新生儿反射。众多的原始反射是胎儿得 以娩出的动力,是婴儿初期各种生命现象的基础,也 是后来分节运动和随意运动的基础。其中枢位于脊 髓、延髓和脑桥,而不是中脑。其余说法均为正确, 所以选项为 C。 二、B 型题 以下提供若干组考题,每组考题共同使用在考题前 列出的 A、B、C、D、E 五个备选答案。请从中选择 一个与考题关系最密切的答案。每个备选答案可能 被选择一次、多次或不被选择。 (总题数:9,score:10 分) A.涎腺 B.腮腺 C.颌下腺 D.舌下腺 E.颏下腺 【score:1 分】 (1).最大的涎腺是【score:0.50】 【A】 【B】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C】 【D】 【E】 本题思路: (2).导管开口于舌系带两侧【score:0.50】 【A】 【B】 【C】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D】 【E】 本题思路:腮腺、颌下腺、舌下腺是三对最大的涎 腺,左右各一。腮腺是最大的一对涎腺,导管开口于 对着上颌第二磨牙的颊黏膜处。颌下腺导管开口于舌 系带两侧舌下阜。舌下腺最小,位于口底两侧黏膜 下,各腺泡有单独的小导管,直接通向舌下皱襞或颌 下腺导管。 A.淋巴液 B.扁桃体 C.胸腺 D.脾 E.淋巴结 【score:1 分】 (1).不属于淋巴器官的结构【score:0.50】 【A】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B】 【C】 【D】 【E】 本题思路: (2).具有破坏衰老的红细胞、吞噬致病微生物和异物 的功能【score:0.50】 【A】 【B】 【C】 【D】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E】 本题思路:淋巴结、脾、胸腺、腭扁桃体、舌扁桃体 和咽扁桃体等都属于淋巴器官。脾是体内最大的淋巴 器官,同时又是储血器官,并具有破坏衰老的红细 胞、吞噬致病微生物和异物、产生白细胞和抗体的功 能。 A.固定法 B.水下法 C.移动法 D.水袋法 E.聚焦法 【score:1 分】 (1).超声波治疗癌症可用【score:0.50】 【A】 【B】 【C】 【D】 【E】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本题思路:聚焦法对肿瘤所产生的瞬间高温效应,空 化效应和机械效应可使肿瘤组织蛋白凝固坏死,滋养 血管破坏,肿瘤缺血坏死,周围正常组织无损伤,故 选 E。 (2).超声波治疗足部开放性创伤及溃疡应采用 【score:0.50】 【A】 【B】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C】 【D】 【E】 本题思路:水下法适用于凹凸不平的手、足治疗,故 选 B。 A.糖原 B.糖酵解 C.糖异生 D.单糖 E.有氧氧化 【score:2 分】 (1).指细胞在无氧条件下,胞浆中分解葡萄糖生成丙 酮酸的过程【score:0.50】 【A】 【B】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C】 【D】 【E】 本题思路: (2).指葡萄糖在有氧条件下,氧化分解生成二氧化碳 和水的过程【score:0.50】 【A】 【B】 【C】 【D】 【E】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本题思路: (3).非糖物质转变为葡萄糖或糖原的过程 【score:0.50】 【A】 【B】 【C】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D】 【E】 本题思路: (4).是由多个葡萄糖组成的带分支的大分子多糖 【score:0.50】 【A】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B】 【C】 【D】 【E】 本题思路:糖异生:非糖物质转变为葡萄糖或糖原的 过程。糖原:是由多个葡萄糖组成的带分支的大分子 多糖。糖酵解:指细胞在无氧条件下,胞浆中分解葡 萄糖生成丙酮酸的过程。有氧氧化:指葡萄糖在有氧 条件下,氧化分解生成二氧化碳和水的过程。 A.肩关节 B.肘关节 C.膝关节 D.髋关节 E.距小腿关节 【score:1 分】 (1).有关节内软骨的是【score:0.50】 【A】 【B】 【C】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D】 【E】 本题思路: (2).关节囊内有肌腱通过的是【score:0.50】 【A】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B】 【C】 【D】 【E】 本题思路:肩关节内有肱二头肌长头腱通过,对肩关 节具有保护作用。膝关节内有关节内软骨、半月板。 A.髋关节 B.膝关节 C.肩关节 D.肘关节 E.腕关节 【score:1 分】 (1).具有轮匝带的关节是【score:0.50】 【A】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B】 【C】 【D】 【E】 本题思路: (2).具有半月板的关节是【score:0.50】 【A】 【B】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C】 【D】 【E】 本题思路:轮匝带可约束股骨头向外脱出,半月板使 膝关节面更为相适,也能缓冲压力,吸收震荡,起弹 性垫的作用;同时还增大了关节窝的深度,又能连同 股骨髁一起对胫骨作旋转运动。 A.100Hz B.50~100Hz C.25~50Hz D.20~40Hz E.1~10Hz 【score:1 分】 (1).干扰电流治疗作用中兴奋交感神经的差频 【score:0.50】 【A】 【B】 【C】 【D】 【E】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本题思路:兴奋交感神经,引起正常骨骼肌单收缩, 使失神经肌肉收缩,使平滑肌收缩。 (2).干扰电流治疗作用中抑制交感神经的差频 【score:0.50】 【A】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B】 【C】 【D】 【E】 本题思路:100Hz 差频电流可抑制交感神经,常用于 交感神经节部位,故选 A。 A.肌皮神经 B.桡神经 C.腋神经 D.尺神经 E.正中神经 【score:1 分】 (1).肱骨中部骨折易损伤【score:0.50】 【A】 【B】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C】 【D】 【E】 本题思路: (2).肱骨内上髁骨折,易损伤【score:0.50】 【A】 【B】 【C】 【D】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E】 本题思路:肱骨体后面中部有一自内上斜向外下的浅 沟,称桡神经沟,为桡神经通过的路径,肱骨中部骨 折可能伤及桡神经。肱骨内上髁后方有一浅沟,称尺 神经沟,尺神经由此通过,肱骨内上髁骨折,易损伤 尺神经。 A.室襞 B.声襞 C.前庭 D.前庭裂 E.声门 【score:1 分】 (1).假声带为【score:0.50】 【A】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B】 【C】 【D】 【E】 本题思路: (2).左、右声带之间的缝隙为【score:0.50】 【A】 【B】 【C】 【D】 【E】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本题思路:喉腔两侧壁有上、下两对平行的皱襞突入 腔内。上方者为室襞,又称假声带。左、右假声带之 间的间隙为前庭裂;下方者为声襞,声襞即声带是以 声韧带和声带肌为基础。左、右声带之间的缝隙为声 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