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10.74 KB
- 2021-05-17 发布
-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中药执业药师中药学综合知识与技能-167
(总分:100 分,做题时间:90 分钟)
一、配伍选择题 (总题数:4,score:25 分)
• 【A】煅制品
• 【B】蜜炙品
• 【C】醋制品
• 【D】盐炙品
• 【E】烫制品
【score:5 分】
(1).处方名益智仁,调剂时应付【score:2.50】
【A】
【B】
【C】
【D】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E】
本题思路:
(2).处方名延胡索,调剂时应付【score:2.50】
【A】
【B】
【C】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D】
【E】
本题思路:[解析] 本题考查对中药饮片处方应付的
掌握。常见的处方应付实例,《指南》收载了 9 个方
面。具体的品种应掌握,如益智仁应付盐制品,延胡
索应付醋制品等。
• 【A】瓜蒌
• 【B】白芍
• 【C】丹参
• 【D】甘草
• 【E】乌头
【score:5 分】
(1).与海藻相反的中药是【score:2.50】
【A】
【B】
【C】
【D】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E】
本题思路:
(2).与半夏相反的中药是【score:2.50】
【A】
【B】
【C】
【D】
【E】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本题思路:[解析] 本题考查对中药“十八反”和
“十九畏”的掌握。中药“十八反”和“十九畏”是
基础知识,应掌握。如甘草反海藻、芫花等,乌头反
半夏、瓜蒌等。
• 【A】影响药物吸收
• 【B】影响药物分布
• 【C】影响药物代谢
• 【D】增加药物排泄
• 【E】减少药物排泄
【score:10 分】
(1).地榆与乳酶生联用,会【score:2.50】
【A】
【B】
【C】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D】
【E】
本题思路:
(2).大黄与利福平联用,会【score:2.50】
【A】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B】
【C】
【D】
【E】
本题思路:
(3).乌梅与阿司匹林联用,会【score:2.50】
【A】
【B】
【C】
【D】
【E】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本题思路:
(4).石膏与四环素联用,会【score:2.50】
【A】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B】
【C】
【D】
【E】
本题思路:
• 【A】天仙子
• 【B】生附子
• 【C】生白附子
• 【D】香加皮
• 【E】雪上一枝篙
【score:5 分】
(1).研末服用的是【score:2.50】
【A】
【B】
【C】
【D】
【E】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本题思路:
(2).入丸散服用的是【score:2.50】
【A】
【B】
【C】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D】
【E】
本题思路:
二、综合分析题 (总题数:6,score:50 分)
患者,女,28 岁,乳房胀痛半年,左侧乳房有肿
块,月经前增大明显,伴有胸闷胁胀,善郁易怒,失
眠多梦,心烦口苦,苔薄黄,脉弦滑。请回答:
【score:10 分】
(1).病名诊断为【score:2.50】
【A】月经不调
【B】不寐
【C】乳癖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D】郁证
【E】虚劳
本题思路:
(2).正确辨证应为【score:2.50】
【A】肝郁痰凝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B】冲任失调
【C】肝气郁结
【D】痰瘀互结
【E】肝郁化火
本题思路:
(3).宜采用的相应治法是【score:2.50】
【A】温阳化痰,疏肝解郁
【B】疏肝解郁,理气畅中
【C】健脾养心,补益气血
【D】疏肝理气,活血化瘀
【E】疏肝理气,化痰消坚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
案】
本题思路:
(4).治疗宜选用【score:2.50】
【A】消核片
【B】二仙汤和四物汤
【C】牛黄醒消丸
【D】逍遥蒌贝散加减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E】柴胡厚朴汤加减
本题思路:[解析] 本题考查对乳癖辨证论治的认
识。
“乳癖”是乳房部的良性肿块,以乳房肿块和胀痛为
主症。根据患者症状,病名诊断为“乳癖”。症见胸
闷胁胀、善郁易怒、心烦口苦为肝气郁结,脉弦滑为
痰,故辨证应为“肝郁痰凝”。治疗宜疏肝理气、化
痰消坚,选用逍遥蒌贝散加减。
许某,男,40 岁,干部。近因每日开会至深夜,自
诉心烦不寐,彻夜难眠,纵然入睡片刻,亦是睡眠不
实而梦多;白天则觉头脑晕沉,口苦咽干,饮食无
味,大便干结,小便短赤。诊见形体消瘦,舌红体
小,舌苔薄黄,脉弦。【score:5 分】
(1).该患者的病名是【score:2.50】
【A】自汗
【B】盗汗
【C】心悸
【D】不寐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E】狂证
本题思路:
(2).该患者疾病的病位主要在【score:2.50】
【A】.心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B】.肝
【C】.脾
【D】.肺
【E】.肾
本题思路:[解析] 本题考查对不寐的辨证及脉象特
征的认识。
“不寐”是指经常不能获得正常睡眠为特征的一种病
证。或为入睡困难,或为易醒不酣,或为寐短早醒,
或为寐梦纷扰,甚至彻夜难眠。根据患者症状,患病
“不寐”,说明心神不宁、睡眠难安,故病位主要在
心。
某女,43 岁,入睡困难,且多梦易醒,心悸健忘,
神疲食少,四肢倦怠,腹胀便溏,面色少华,舌质
淡,苔薄白,脉细无力,中医诊断为不寐。
【score:10 分】
(1).中医辨证是【score:2.50】
【A】心火炽盛
【B】肝气郁结
【C】心脾两虚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D】肾阴亏虚
【E】心肾阳虚
本题思路:
(2).应采用的中医治法是【score:2.50】
【A】健脾养心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B】疏肝理气
【C】清心泻火
【D】滋阴补肾
【E】温补心肾
本题思路:
(3).治疗宜选用的方剂是【score:2.50】
【A】逍遥散
【B】归脾汤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C】导赤散
【D】右归丸
【E】生脉散
本题思路:
(4).治疗宜选用的中成药是【score:2.50】
【A】朱砂安神丸
【B】养血安神丸
【C】泻肝安神丸
【D】天王补心丸
【E】柏子养心丸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本题思路:[解析] 本题考查对不寐心脾两虚证辨证
论治的掌握。
不寐心脾两虚证症见不易入睡,多梦易醒,心悸健
忘,神疲食少,四肢倦怠,腹胀便溏,面色少华,舌
淡苔薄,脉细无力。治法健脾养心。方剂应用归脾汤
加减;中成药选用归脾丸、柏子养心丸。
《肘后方》《普济方》《千金要方》《千金翼方》
《外台秘要》《和剂局方》《太平圣惠方》等方书典
籍。根据内容、作用和历史地位。回答以下问题。
【score:10 分】
(1).载方 61739 首的方书是【score:2.50】
【A】《肘后方》
【B】《普济方》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C】《和剂局方》
【D】《外台秘要》
【E】《太平圣惠方》
本题思路:
(2).我国第一部成药典籍是【score:2.50】
【A】《普济方》
【B】《肘后方》
【C】《和剂局方》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D】《千金要方》
【E】《千金翼方》
本题思路:
(3).属急症手册性质的方书是【score:2.50】
【A】《伤寒论》
【B】《肘后方》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C】《和剂局方》
【D】《千金要方》
【E】《太平圣惠方》
本题思路:
(4).被称为综合性医学巨著的方书是【score:2.50】
【A】《普济方》
【B】《肘后方》
【C】《千金要方》
【D】《外台秘要》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E】《和剂局方》
本题思路:[解析] 本题考查对方书典籍的掌握。方
书典籍《指南》收载了 7 部,重点掌握收载的内容和
历史地位。如《和剂局方》的历史地位是我国第一部
成药典籍。
疾病分寒热,药物有温凉,药物的性能功效与所疗的
疾病的证候相悖,可能导致病情加重,属于禁忌范
围。根据疾病的性质和药物偏性,回答以下问题。
【score:10 分】
(1).体虚多汗者,忌用【score:2.50】
【A】发汗药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B】寒凉药
【C】养阴药
【D】固表药
【E】泻下药
本题思路:
(2).阴虚内热者忌用【score:2.50】
【A】泻下药
【B】补虚药
【C】清热药
【D】苦寒药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E】开窍药
本题思路:
(3).脱症神昏者忌用【score:2.50】
【A】补益药
【B】开窍药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C】固表药
【D】止泻药
【E】破血药
本题思路:
(4).表邪未解者忌用【score:2.50】
【A】燥湿药
【B】固表药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C】香窜药
【D】泻下药
【E】寒凉药
本题思路:[解析] 本题考查对中药证候禁忌的掌
握。疾病有寒热,药物分温凉,药物的性能与所治的
疾病的病证相悖,可导致病情加重,属于禁忌范围。
如体虚多汗,禁用发汗药,表邪未解者忌固表药。
肝脏是人体重要器官,在用药过程中,熟悉对肝脏功
能有损害和病理改变的品种。根据对肝病的治疗和预
防的重要性,回答以下问题。【score:5 分】
(1).对肝有损伤的中药是【score:2.50】
【A】芦荟
【B】麻黄
【C】商陆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D】土荆芥
【E】土牛膝
本题思路:
(2).对肝脏有损伤,含鞣质的中药是【score:2.50】
【A】三七
【B】诃子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C】苍耳子
【D】川楝子
【E】黄药子
本题思路:
三、多项选择题 (总题数:10,score:25 分)
1.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升高常见于以下哪些情况
【score:2.50】
【A】肝胆疾病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B】心肌梗死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C】骨骼肌病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D】用药与接触化学品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
案】
【E】外伤
本题思路:[解析] 本题考查对肝功能检查中血清丙
氨酸氨基转移酶(ALT)的临床意义,升高常见以下疾
病:肝胆疾病;急性心肌梗死、心肌炎、心力衰竭时
的肝脏淤血、骨骼肌病、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等;
以及接触化学品、服用有肝毒性的药物如氯丙嗪、异
烟肼等,可使 ALT 活力上升等。
2.与心相关的有
【score:2.50】
【A】在志为喜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B】在液为汗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C】在体合脉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D】其华在发
【E】在窍为舌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本题思路:[解析] 本题考查对心与志、液、体、窍
的关系的掌握。
心在志为喜,在液为汗,在体合脉,其华在面,在窍
为舌。
3.康复的原则包括
【score:2.50】
【A】形神共养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B】调养气血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C】调整阴阳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D】调理脏腑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E】疏通经络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本题思路:[解析] 本题考查对康复原则的掌握。
康复原则包括:①形神共养。不仅要注意形体的保
养,还要注意精神的调摄,使形神强健,精力充沛;
②调养气血阴阳。协调脏腑,疏通经络,使气血充
足,阴阳平衡,才能使机体达到动态平衡的正常状
态,维持人体正常的生命活动。
4.奇恒之腑的生理特点包括
【score:2.50】
【A】贮藏精气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B】传化水谷
【C】不接触水谷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D】受盛水谷
【E】相对密闭的组织器官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
案】
本题思路:[解析] 本题考查对奇恒之腑生理特点的
掌握。
奇恒之腑,即脑、髓、骨、脉、胆、女子胞,虽名为
腑,但不与水谷直接接触,有异于六腑;其功能“以
藏为主”,类似于五脏贮藏精气,为相对密闭的组织
器官。
5.下列哪些属于“证”的范畴
【score:2.50】
【A】病因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B】病名
【C】病性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D】病位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E】邪正关系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本题思路:[解析] 本题考查对证的概念的掌握。
证,是机体在疾病发展过程中某一阶段的病理概括,
包括病变的部位、原因、性质,以及邪正关系,能够
反映出疾病发展过程中某一阶段的病理变化的本质。
6.执业药师在咨询服务和用药指导过程中,需特别提
示的情形有
【score:2.50】
【A】首次使用的药品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B】多种药物合并应用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
案】
【C】使用含有毒成分的药品 【此项为本题正确
答案】
【D】处方用法与说明书不一致 【此项为本题正
确答案】
【E】使用需特殊条件贮存的药品 【此项为本题
正确答案】
本题思路:[解析] 本题考查对执业药师咨询服务和
用药指导过程,需要特别提示的情形有:(1)患者同
时使用两种或两种以上药物时;(2)多种药物合并使
用;(3)使用含有毒成分的药品时;(4)处方用药与说
明书不一致;(5)使用需特殊贮藏的药品等 13 个方
面。
7.服用糖皮质激素药物(泼尼松、地塞米松)宜联用
【score:2.50】
【A】六味地黄丸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B】知柏地黄丸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C】益肾补骨液
【D】参茸卫生丸
【E】金匮肾气丸
本题思路:[解析]
8.宜放于下层斗架的饮片是
【score:2.50】
【A】赭石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B】龙骨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C】地榆炭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D】大黄炭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E】蒲黄炭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本题思路:[解析] 本题考查对中药调配斗谱编排的
掌握。中药斗谱编排一般分四层:高层、上层、下
层、底层。下层多放质重的矿物药和易污染它药的炭
类药物。
9.甘草不能配用的有
【score:2.50】
【A】甘遂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B】芫花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C】海藻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D】大戟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E】朴硝
本题思路:[解析]
10.中西药联用的优点有
【score:2.50】
【A】减少剂量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B】协同增效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C】延长药物体内的代谢时间
【D】提高药物吸收率
【E】降低西药的不良反应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
案】
本题思路:[解析] 本题考查对中西药联用特点的掌
握。中西药合理的联用,能起到:协同增效、降低毒
副作用、减少剂量等。如黄连、黄柏与四环素、呋喃
唑酮联用,地西泮与苓桂术甘汤联用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