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75.83 KB
  • 2021-05-17 发布

【医学考试】放射科主治医师专业知识(神经系统及头颈部)-试卷4

  • 23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4.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放射科主治医师专业知识【神经系统及头颈部】-试 卷 4 (总分:62 分,做题时间:90 分钟) 一、 A2 型题(总题数:23,score:46 分) 1.患者,女,27 岁。双侧突眼 7 个月。CT 示双侧下 直肌和内直肌呈梭形增大,增强扫.描明显增强,眼 环正常,眼球突出 1.0cm。最可能的诊断为 【score:2 分】 【A】炎性假瘤 【B】海绵状血管瘤 【C】横纹肌瘤 【D】甲状腺性突眼【眼型 Graves 病】 【此项为 本题正确答案】 【E】血管性病变 本题思路:眼型 Graves 病是引起成人单眼和双眼突 出最常见的原因之一。本病多见于青中年女性,临床 上主要表现为无痛性突眼等。多数病例 CT 表现为两 侧多条眼外肌增粗,其中以下直肌和内直肌最常见, 一般以肌腹增厚为主,呈梭形增厚,密度均匀一致, 增强后有不同程度强化。 2.患者,男,58 岁。右颈部肿块 3 个月,CT 示右咽 隐窝和耳咽管闭塞,局部有软组织密度肿块,颈部淋 巴结肿大。诊断为 【score:2 分】 【A】纤维血管瘤 【B】神经血管瘤 【C】腺样体增生 【D】鼻咽癌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E】结核 本题思路:鼻咽癌为鼻咽部黏膜上皮发生的癌肿,大 多数为鳞状细胞癌。在中国以广东省发病率为最高, 男性多于女性。临床表现以回缩性血涕、鼻塞、颈部 淋巴结肿大为最常见症状。还可以有听力下降、耳 鸣、头痛等相关症状。鼻咽癌 CT 平扫呈等密度,一 般无囊变或钙化。肿瘤呈浸润性生长,与周围正常组 织分界不清;增强后肿瘤呈轻度强化。CT 可表现为 鼻咽侧壁平坦、僵直、咽隐窝消失,两侧轮廓不对 称。肿瘤向深部浸润,腭帆张肌、腭帆提肌和咽鼓管 软骨结构消失,咽旁间隙外移变窄,更甚者可使咽旁 间隙闭塞。肿瘤向咽后壁可浸润头长肌,但不侵犯颈 椎。向前可侵犯翼外肌、翼内肌和翼板,破坏上颌窦 后壁及内壁可进入上颌窦内,由眶下裂可进入眼眶, 亦可侵入后组筛窦及蝶窦,经破裂孔沿颈内动脉管可 侵入颅内海绵窦,使前组脑神经受损,向下常直接咽 部蔓延,使口咽部软组织增厚。 3.患儿,男,13 岁。左眼突出伴视力下降 2 个月。 CT 示左侧视神经柱形增粗,有轻度强化,左侧视神 经孔扩大,视交叉左侧亦增粗、增强,诊断为 【score:2 分】 【A】视神经脑膜瘤 【B】视神经胶质瘤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C】炎性假瘤 【D】视神经母细胞瘤 【E】视神经血管瘤 本题思路:视神经胶质瘤起源于神经内的神经胶质, 儿童的视神经胶质瘤多为星形细胞瘤,胶质细胞瘤表 现为浸润性视神经增粗,呈纺锤形、梨形或圆柱形, 位于视神经管两端者可呈哑铃形。CT 表现为视神经 增粗、扭曲或肿块,为视神经胶质瘤最常见的表现。 部分病例眶内视神经段表现为典型的纺锤形肿瘤,平 扫呈中等或中等略偏低密度,境界清晰、密度均匀、 边缘光滑;CT 增强扫描,肿瘤轻至中度强化,且与 视神经之间无明显分界。双侧视神经胶质瘤常是神经 纤维瘤病的主要表现之一。 4.患者,男,32 岁。右耳流脓 1 年,鼓膜穿孔。CT 示外耳道嵴骨消失,听小骨破坏,鼓室壁破坏,内有 软组织密度影,诊断为 【score:2 分】 【A】血管球瘤 【B】转移瘤 【C】胆脂瘤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D】中耳癌 【E】面神经纤维瘤 本题思路:胆脂瘤是慢性化脓性中耳炎的一种类型。 CT 能显示胆脂瘤本身的软组织密度影占据含气腔, 并向鼓室形成隆起边缘。CT 值为 30~50HU,或为负 值,其密度、CT 值无特异性。典型者 CT 表现为鼓室 盾板、上鼓室侧壁【“骨桥”】及鼓前嵴【鼓大嵴】 破坏,乳突窦入口及乳突窦扩大,边缘硬化,岩鳞板 消失。 5.患者,男,56 岁。右侧面部肿胀、麻木 2 个月 余,伴流涕。CT 示右侧上颌窦内软组织密度影,后 外侧壁骨质消失。诊断为 【score:2 分】 【A】上颌窦黏液囊肿 【B】上颌窦黏膜囊肿 【C】上颌窦癌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D】上颌窦血管瘤 【E】上颌窦炎 本题思路:鼻腔和鼻窦的恶性肿瘤以鳞状细胞癌最多 见,鼻窦的恶性肿瘤的症状出现较晚,并视其侵犯的 部位不同而表现不同。上颌窦恶性肿瘤多见于男性, 上颌窦恶性肿瘤早期常局限于窦腔,以后逐渐发展占 据整个窦腔,并向邻近蔓延。癌肿向上破坏上颌窦顶 壁侵及眼眶,向内经窦腔自然开口或破坏内侧壁侵及 鼻腔;经窦腔内上角侵犯筛小房,经窦腔后壁侵及翼 腭窝,经前壁侵及面颊软组织,经外侧壁侵及颞下 区,经底壁侵及齿槽、硬腭。 6.患者,男,17 岁。反复鼻出血 1 年。CT 示翼腭窝 软组织肿块,压迫上颌窦后壁弯曲前移,明显强化。 诊断为 【score:2 分】 【A】淋巴瘤 【B】肉瘤 【C】上颌窦癌 【D】血管纤维瘤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E】转移瘤 本题思路:鼻咽纤维血管瘤又称青年鼻咽血管纤维 瘤,易发于男性青年,高发年龄为 10~25 岁。肿瘤 内主要为致密纤维组织,内含丰富血管,血管管壁 薄,缺乏弹性,损伤后不易收缩,常致大出血。瘤体 呈与肌组织相仿密度,CT 平扫时瘤体与周围组织分 辨较差,增强明显强化。 7.患者,女,45 岁。左侧眼球向外下突出 2 个月 余,逐渐加重,伴复视。CT 示左侧额窦扩大,窦腔 内星软组织密度,骨壁变薄,左眼球受压移位。诊断 为 【score:2 分】 【A】额窦癌 【B】额窦黏液囊肿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C】额窦黏膜下囊肿 【D】慢性额窦炎 【E】额窦骨纤维异常增殖症 本题思路:鼻窦黏液囊肿多见于额窦、筛小房或蝶 窦,额窦黏液囊肿多见于中老年人,而筛小房黏液囊 肿多见于中年或青年,儿童亦可发生。囊肿最初可无 不适,额窦、筛小房黏液囊肿缓慢生长,膨胀的囊肿 可压迫窦壁产生面部畸形和相应的症状,如头痛、眼 球突出和移位,隆起的局部可扪及乒乓球样肿块。鼻 窦黏液囊肿的 CT 平扫表现为窦腔内低密度的软组织 影,肿块边缘光滑呈弧形,可见均匀细薄的稍高密度 的囊壁,当囊肿呈高压时窦腔呈类圆形膨胀性扩大, 窦壁呈弧形变薄或外移。囊内黏液一般为不增强的低 密度区,CT 值约 20HU 左右,而窦壁可有线形增强。 8.患儿,男,8 岁,头痛。CT 示后颅窝囊性低密度肿 块,边缘较锐利,无瘤周水肿,囊壁较厚,增强后瘤 体及囊壁均无强化,最可能的诊断为 【score:2 分】 【A】皮样囊肿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B】蛛网膜囊肿 【C】表皮样囊肿 【D】脑萎缩 【E】脑囊虫病 本题思路:皮样囊肿也是起源于神经外胚层,好发于 后颅窝。无特征性临床症状与体征,主要决定于肿瘤 的部位与大小。平扫 CT 表现为低密度肿块,CT 值多 为 40~100HU,圆形或椭圆形,边缘锐利,无瘤周水 肿,有较厚的囊壁,有时可见囊壁的钙化;增强扫描 瘤体及囊壁均无强化,偶尔可见囊壁强化。 9.老年患者,右眼视力下降半年。CT 示眼环局限性 增厚,玻璃体腔后一密度均匀的等密度肿块,增强后 呈中等均匀强化,最可能的是 【score:2 分】 【A】血管瘤 【B】眶内炎性假瘤 【C】眼型 Graves 病 【D】脉络膜黑色素瘤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E】海绵状血管瘤 本题思路:脉络膜黑色素瘤是成年人最常见的眶内恶 性肿瘤,起源于葡萄膜色素细胞,多发生于老年人, 常为单侧性。CT 平扫早期仅表现为眼环局限性增 厚,当肿瘤突入玻璃体腔后,则表现为密度均匀、边 界较清楚的等密度或略高密度半球形或蘑菇形肿块; 增强扫描一般为轻、中度均匀强化,较小的肿瘤强化 后仅表现为眼环扁平状高密度隆起。 10.患者,女,25 岁。右侧耳鸣,听力下降。CT 平扫 无异常,临床拟诊内听道内小听神经瘤,选择进一步 检查的方法是 【score:2 分】 【A】CT 增强扫描 【B】动态 CT 扫描 【C】椎动脉造影 【D】颈内动脉造影 【E】MRI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本题思路: 11.患儿,女,10 岁。头痛,抽搐,右颞部膨隆,CT 示右中颅窝有一 3.0cm×4.0cm 脑脊液样密度影, 边界清楚,蝶骨大翼变薄,颞骨薄,向外膨隆,诊断 为 【score:2 分】 【A】神经纤维瘤病 【B】表皮样囊肿 【C】脑萎缩 【D】蛛网膜囊肿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E】脑发育不全 本题思路:蛛网膜囊肿为包裹在蛛网膜与软脑膜之间 含脑脊液的空腔,分为先天性和继发性两种。先天性 者囊肿与蛛网膜下腔不相通,多见于儿童,好发于侧 裂池、大脑半球凸面等。继发性者多由创伤、炎性病 变等引起的蛛网膜粘连所致,多数情况下囊腔与蛛网 膜下腔之间有狭窄的通道相通,可发生于任何年龄, 以中青年多见,好发于鞍上池、侧裂池、枕大池、四 叠体池等。CT 表现为脑外边界清楚的脑脊液密度 影,有占位效应,无增强,囊壁不显示。常伴邻近脑 组织的挤压、移位、萎缩或发育不全,局部颅骨常有 吸收、变薄与膨隆。其形态依不同的部位表现多样。 12.患者男,60 岁。右侧颜面肿胀,右眼球渐突出 5 个月。CT 显示右上颌窦腔增大,窦壁变薄伴局部骨 质消失,窦腔内见软组织密度影,含气消失。最可能 的诊断是 【score:2 分】 【A】鼻息肉 【B】上颌骨骨髓炎 【C】黏液囊肿 【D】上颌窦癌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E】纤维血管瘤 本题思路: 13.患儿,男,8 岁。运动障碍 2 个月,CT 示视神经 呈梭形增粗,视交叉增粗,中度、均匀强化。最可能 的诊断是 【score:2 分】 【A】视网膜母细胞瘤 【B】视神经脑膜瘤 【C】视神经胶质瘤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D】海绵状血管瘤 【E】黑色素瘤 本题思路:视神经胶质瘤起源于神经内的神经胶质, 儿童的视神经胶质瘤多为星形细胞瘤,胶质细胞瘤表 现为浸润性视神经增粗,呈纺锤形、梨形或圆柱形, 位于视神经管两端者可呈哑铃形。CT 表现视神经增 粗、扭曲或肿块,为视神经胶质瘤最常见的表现。部 分病例眶内视神经段表现为典型的纺锤形肿瘤,平扫 呈中等或中等略偏低密度,境界清晰、密度均匀、边 缘光滑;CT 增强扫描,肿瘤轻至中度强化,且与视 神经之间无明显分界。 14.患者女,25 岁。双侧突眼 6 个月,CT 示双侧下直 肌和内直肌呈梭形增大,增强扫描明显增强,眼环正 常,眼球突出 1.3cm。最可能的诊断是 【score:2 分】 【A】炎性假瘤 【B】甲状腺性突眼【Graves 病】 【此项为本题 正确答案】 【C】细菌性肌炎 【D】血管性病变 【E】淋巴瘤 本题思路:眼型 Graves 病是引起成人单眼和双眼突 出最常见的原因之一。本病多见于青中年女性,临床 上主要表现为无痛性突眼等。多数病例 CT 表现为两 侧多条眼外肌增粗,其中以下直肌和内直肌最常见, 一般以肌腹增厚为主,呈梭形增厚,密度均匀一致, 增强后有不同程度强化。 15.患者男,60 岁。鼻出血 3 个月,CT 示右上颌窦密 度增高,前外壁破坏。最可能的诊断是 【score:2 分】 【A】上颌窦腺瘤 【B】上颌窦囊肿 【C】上颌窦炎 【D】上颌窦癌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E】上颌窦黏膜囊肿 本题思路: 16.患者男,16 岁。因反复鼻出血行鼻咽 CT 检查, 示鼻咽顶后壁较大软组织肿块,向前进入鼻、筛窦和 上颌窦,向外侧经扩大的翼上裂进入翼腭窝和颞窝, 向上经蝶窦和破裂孔达海绵窦,邻近骨骼可见压迫性 改变,增强扫描后可见肿瘤强化明显。应首先考虑诊 断为 【score:2 分】 【A】鼻咽癌 【B】鼻咽纤维血管瘤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C】鼻咽增殖体肥大 【D】鼻咽恶性淋巴瘤 【E】鼻咽结核性脓肿 本题思路: 17.患者女,20 岁。右颈部包块 2 年,CT 示右颈动脉 鞘区有一 2.0cm×3.0cm 的囊实性肿块,实性部分 增强。最可能的诊断为 【score:2 分】 【A】腮腺囊肿 【B】颈动脉球瘤 【C】神经鞘瘤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D】恶性淋巴瘤 【E】腮裂囊肿 本题思路: 18.患儿,女,15 天。吸吮反射减弱,CT 检查如下 图。最可能的诊断为 【score:2 分】 【A】脑水肿 【B】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 【此项为本题正确 答案】 【C】脑出血 【D】先天性无脑回 【E】先天性巨脑回 本题思路: 19.患者男,24 岁。头部被球击中,1 周后出现持续 性头痛、头晕,结合 CT 图像,最可能的诊断是 【score:2 分】 【A】硬膜外血肿 【B】脑挫裂伤 【C】急性硬膜下血肿 【D】亚急性硬膜下血肿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 案】 【E】慢性硬膜下血肿 本题思路:亚急性期血肿表现为新月形或过渡形【血 肿内缘部分凹陷,部分平直或凸出】。一般而言,伤 后 1~2 周血肿变为等密度,有时因细胞碎片和血块 沉淀于血肿下方,呈分层状,表现为上部是等密度或 略低密度区,下部是高密度区的混合密度。等密度血 肿在 CT 上仅见占位效应,表现为患侧灰白质界面内 移、脑沟消失、侧脑室变形和中线结构向健侧移位。 20.成人,头痛、发热、血象高,CT 检查见脑实质内 不规则的稍低密度灶;增强扫描显示低密度灶未见强 化,周边轻度强化,最可能的诊断是 【score:2 分】 【A】脑脓肿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B】胶质瘤 【C】皮样囊肿 【D】脑梗死 【E】脑膜瘤 本题思路:脑脓肿患者一般具有三类临床症状:急性 感染症状、颅内高压症状和脑局灶性症状,病灶可以 是单发、多发或多房性的。CT 平扫显示脓肿中央为 低密度影,周边显示完整或不完整,规则或不规则的 等密度或略高密度环;增强扫描显示脓肿内仍为低密 度,脓肿壁轻度强化,表现为完整但不规则的浅淡环 状强化,环壁可厚可薄,厚薄均匀或不均匀,外壁边 缘模糊。脓肿周围可见低密度水肿带。 21.患儿,男,2 岁。外伤后头痛。CT 轴位平扫示双 侧额顶部颅骨内板下半月形高密度,脑实质受压,中 线结构居中,诊断为 【score:2 分】 【A】慢性硬膜下血肿 【B】双侧硬膜外血肿 【C】双额顶硬膜下血肿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 案】 【D】双额顶硬膜下积液 【E】双额顶蛛网膜囊肿 本题思路: 22.成人,外伤后 1 小时,CT 检查如下图所示,最可 能的诊断是 【score:2 分】 【A】硬膜下血肿 【B】硬膜外血肿 【C】蛛网膜下腔出血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D】正常脑 CT 【E】脑出血 本题思路:外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是指颅内血管破裂 后血液进入蛛网膜下腔,CT 是诊断蛛网膜下腔出血 的首选方法,在出血 1~2 天,蛛网膜下腔出血的 CT 检出率为 80%~100%,出血后一周 CT 扫描已很难 检出。蛛网膜下腔出血在 CT 图像上的特征性表现为 基底池、侧裂池和脑沟内较广泛的高密度影。 23.患者女,49 岁。头痛,MRI 表现如下图,最可能 的诊断是 【score:2 分】 【A】硬膜下血肿 【B】硬膜下积液 【C】Dandy 一 Walker 综合征 【D】脑积水 【E】蛛网膜囊肿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本题思路: 二、 A3/A4 型题(总题数:2,score:10 分) 患者,女,30 岁。搏动性突眼伴头痛半年。CT 平扫 表现为眼球突出,眼上、下静脉迂曲扩张,呈弯曲条 状软组织密度影,位于视神经和上直肌之间;增强后 眼上静脉明显强化。【score:6 分】 (1).最可能的诊断是【score:2 分】 【A】眶内炎性假瘤 【B】视神经肿瘤 【C】海绵状血管瘤 【D】甲状腺性突眼【眼型 Graves 病】 【E】颈内动脉海绵窦瘘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 案】 本题思路:颈内动脉海绵窦瘘是由于颈内动脉或颈外 动脉分支与海绵窦之间的异常交通而引起的神经一眼 科综合征。常表现为搏动性突眼、血管杂音、多方向 眼球运动障碍。眼球表面血管怒张呈螺丝状,眼压升 高,部分患者伴有头痛。 (2).颈内动脉海绵窦瘘的 CT 表现不包括【score:2 分】 【A】突眼 【B】眼上、下静脉迂曲扩张 【C】患侧海绵窦扩大 【D】眼外肌可增粗,密度增高 【E】视神经无改变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本题思路:CT 平扫表现为眼球突出,眼上、下静脉 迂曲扩张,扩张的眼上静脉直径>2.0mm,呈弯曲条 状软组织密度影,位于视神经和上直肌之间;CT 增 强见扩张的眼上静脉明显强化,通过眶上裂连于海绵 窦;冠状位 CT 增强扫描,可更清楚地显示患侧海绵 窦扩大。另外,可见视神经增粗,眶内 4 条直肌亦因 充血而肿胀增粗、增宽,眼环的密度增高。 (3).诊断颈内动脉海绵窦瘘的金标准是【score:2 分】 【A】CT 【B】MRI 【C】血管造影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D】CTA 【E】MRA 本题思路:血管造影表现为诊断此病的金标准,注射 对比剂后,颈内静脉海绵窦段立即显影,并可见迂曲 扩张的眼静脉显影;可显示瘘口的位置,为介入治疗 做准备。 患者,女,45 岁。头痛、发热 4 天。CT 平扫示脚间 池内葡萄状低密度,有强化,脑室扩大。【score:4 分】 (1).最可能的诊断为【score:2 分】 【A】结核性脑膜炎 【B】化脓性脑膜炎 【C】脑膜型脑囊虫病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D】病毒性脑膜脑炎 【E】真菌性脑膜炎,髓鞘形成异常 本题思路:猪肉绦虫的囊尾蚴经血行播散寄生于脑组 织内形成脑囊虫病。临床表现主要为癫痫发作,还可 以出现脑积水、脑膜炎等症状。根据囊尾蚴的侵及位 置可分为脑实质型、脑室型、脑膜型和混合型。脑膜 型为囊蚴寄生于软脑膜,并引起蛛网膜粘连或交通性 脑积水表现。CT 上表现为外侧裂池、鞍上池等脑池 内囊状低密度影,轻度占位效应。增强扫描时,囊壁 有强化,并可见脑室对称性扩大。 (2).显示非活动性脑猪囊尾蚴病最佳的检查方法为 【score:2 分】 【A】MRI 【B】CT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C】X 线平片 【D】CT 三维成像 【E】SPECT 本题思路:CT 可显示各型脑猪囊尾蚴病改变,尤以 非活动性脑猪囊尾蚴更佳;而 MRI 诊断活动期脑囊虫 明显优于 CT。 三、 B1 型题(总题数:1,score:6 分) A.听神经瘤 B.三叉神经瘤 C.室管膜瘤 D.脑囊虫 病 E.脑膜瘤【score:6 分】 (1).CT 示跨越左侧中后颅窝的哑铃状肿块,岩骨尖 骨质破坏,增强后明显强化,第四脑室右移,第三脑 室及两侧脑室扩张【score:2 分】 【A】 【B】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C】 【D】 【E】 本题思路: (2).CT 示左矢状窦旁高密度结节、均质,宽基底附 着于窦壁,无瘤周水肿,明显强化【score:2 分】 【A】 【B】 【C】 【D】 【E】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本题思路: (3).患者癫痫发作,CT 扫描脑实质内多发囊性病 灶,无灶周水肿,同时可见多发钙化灶,查体发现皮 下多发结节【score:2 分】 【A】 【B】 【C】 【D】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E】 本题思路:三叉神经瘤位于中颅窝或后颅窝偏前近岩 骨尖的部位,呈哑铃状跨越中、后颅窝,侵入海绵 窦,并引起岩尖骨质改变;脑膜瘤表现为边界清楚的 圆形、卵圆形或分叶状肿块,与岩骨或天幕呈广基相 连的脑外肿块,病变常有钙化或【和】小的低密囊变 坏死区,增强呈均匀明显强化,邻近颅骨可有骨质异 常,多为增生、硬化改变;脑囊虫患者临床表现为癫 痫发作,CT 扫描脑实质内多发囊性病灶,无灶周水 肿,同时可见多发钙化灶,查体发现皮下多发结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