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59.04 KB
- 2021-05-17 发布
-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中医内科学练习试卷 32-1
(总分:90 分,做题时间:90 分钟)
一、 A2 型题(总题数:45,score:90 分)
1.患者眩晕耳鸣,头胀痛,每因烦劳或恼怒而增剧,
急躁易怒,少寐多梦,舌红苔黄,脉弦数。治疗应首
选
【score:2 分】
【A】柴胡疏肝散
【B】当归芍药散
【C】天麻钩藤饮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D】丹栀逍遥散
【E】黄连温胆汤
本题思路:
2.患者眩晕,动则加剧,劳累即发,心悸少寐,面色
苍白,神疲懒言,饮食减少,舌淡,脉细弱。治疗应
首选
【score:2 分】
【A】归脾汤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B】大定风珠
【C】温胆汤
【D】天麻钩藤饮
【E】左归丸
本题思路:
3.眩晕,头重昏蒙或伴视物旋转,胸闷恶心,呕吐痰
涎;食少多寐,舌苔白腻,脉濡滑。治疗应选方
【score:2 分】
【A】天麻钩藤饮
【B】黄连温胆汤
【C】藿香正气散
【D】半夏厚朴汤
【E】半夏白术天麻汤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本题思路:
4.眩晕日久不愈,精神萎靡,腰酸膝软,少寐多梦,
健忘,两目干涩,视力减退,或遗精、滑泄,耳鸣,
齿摇,或颧红咽干,五心烦热,舌红少苔,脉细数。
治疗应以下列何方为主
【score:2 分】
【A】左归丸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B】右归丸
【C】六味地黄丸
【D】知柏地黄丸
【E】黄连阿胶汤
本题思路:1.眩晕是以头晕、眼花为主要临床表现
的一类病证。眩即眼花,晕是头晕,两者常同时井
见,故统称为“眩晕”,其轻者闭目可止,重者如坐
车船,旋转不定,不能站立,或伴有恶心、呕吐、汗
出、面色苍白等症状。 2.病因病机:(1)情志内
伤、饮食不节、外伤气滞血瘀、体虚、久病、失血、
劳倦过度、皆能发生眩晕。 (2)病位在清窍,与肝、
脾、肾三脏关系密切。眩晕的病性以虚者居多。
3.临床表现:头晕与目眩,轻者仅眼花,头重脚
轻,或摇晃浮沉感,闭目即止;重则如坐车船,视物
旋转,甚则欲仆。或兼目涩耳鸣,少寐健忘,腰膝酸
软;或恶心呕吐,面色苍白,汗出肢冷等。 4.鉴别
诊断:(1)中风病以卒然昏仆,不省人事,伴有口舌
歪斜,半身不遂,失语;或不经昏仆,仅以歪斜不遂
为特征。(2)厥证以突然昏仆,不省人事,或伴有四
肢厥冷为特点,发作后一般在短时间内逐渐苏醒,醒
后无偏瘫、失语、口舌歪斜等后遗症。严重者也可一
厥木醒而死亡。(3)痛病以突然仆倒,昏不知人,口
吐涎沫,两目上视,四肢抽搐,或口中如作猪羊叫
声,移时苏醒,醒后一如常人为特点。 5.辨证要
点:(1)辨脏腑;(2)辨虚实;(3)辨体质;(4)辨标
本。 6.治疗原则:主要是补虚而泻实,调整阴阳。
7.分证论治:(1)肝阳上亢:平肝潜阳,滋养肝肾,
天麻钩藤饮。(2)肝火上炎:清肝泻火,清利湿热,
龙胆泻肝汤。(3)痰浊上蒙:燥湿祛痰,健脾和胃,
半夏白术天麻汤,痰浊郁而化热用黄连温胆汤,若素
体阳虚,痰从寒化者,用苓桂术甘汤合泽泻汤。 (4)
瘀血阻窍:活血化瘀,通窍活络,通窍活血汤。 (5)
气血亏虚:补养气血,健运脾胃,归脾汤。(6)肝肾
阴虚:滋养肝肾,养阴填精,左归丸。
5.平素头晕头痛,耳鸣目眩,突然口眼歪斜,舌强语
謇,舌质红苔黄,脉弦。证属
【score:2 分】
【A】中经络之风痰入络
【B】中经络之风阳上扰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
案】
【C】中经络之阴虚风动
【D】风痰瘀阻
【E】痰浊瘀闭
本题思路:
6.突然昏仆,不省人事,牙关紧闭,口噤不开,两手
握固,大小便闭,肢体强痉,面赤身热,气粗口臭,
躁扰不宁,苔黄腻,脉弦滑而数。证属中风之
【score:2 分】
【A】中经
【B】脱证
【C】中腑
【D】阳闭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E】阴闭
本题思路:
7.刘某,男,57 岁。中风后经治遗留音喑失语,心
悸,气短及腰膝酸软。证属
【score:2 分】
【A】肾阳不足型语言不利
【B】肾阴不足型语言不利
【C】肾虚精亏型语言不利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
案】
【D】肾阴阳两虚型语言不利
【E】以上都不是
本题思路:
8.患者经常出现发作性眩晕,头痛,一过性肢麻及一
时性语言謇涩。其最易引发的是
【score:2 分】
【A】痫证
【B】消渴
【C】痹证
【D】中风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E】痉证
本题思路:
9.某翁年过七旬,素体丰盛,眩晕常作,近日眩晕加
重,头胀痛,烦躁,神志清楚,面色潮红,手足有轻
微震颤,舌红少苔,脉弦。首先应考虑
【score:2 分】
【A】眩晕
【B】风中经络
【C】肝阳头痛
【D】中风先兆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E】中风阳闭
本题思路:
10.突然昏仆,不省人事,牙关紧闭,口噤不开,两
手握固,大小便闭,肢体强痉,面白唇暗,静卧不
烦,四肢不温,痰涎壅盛,苔白腻,脉沉滑缓。证属
中风之
【score:2 分】
【A】中经
【B】脱证
【C】中腑
【D】阳闭
【E】阴闭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本题思路:
11.肌肤不仁,手足麻木,突然发生口眼歪斜,语言
不利,口角流涎,舌强言謇,甚则半身不遂,或兼见
恶寒,发热,手足拘挛,关节酸痛等症,舌苔薄白,
脉浮数。其病机是
【score:2 分】
【A】脉络空虚,风邪乘虚入中,气血闭阻 【此
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B】肝肾阴虚,阳亢化风,上扰清空
【C】肝阳暴张,阳亢风动,痰火壅盛,气血上
逆,神窍闭阻
【D】痰浊偏盛,上壅清窍,内蒙心神,神机闭塞
【E】正不胜邪,元气衰微
本题思路:
12.患者突然昏仆,不省人事,半身不遂,门噤不
开,两手握固,肢体强痉,大小便闭,面赤身热,气
粗口臭,躁扰不宁,舌苔黄腻,脉弦滑而数。其治法
是
【score:2 分】
【A】通腑化痰,平肝熄风
【B】开窍化痰,清肝熄风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
案】
【C】滋阴潜阳,熄风通络
【D】芳香开窍,化痰熄风
【E】平肝潜阳,熄风通络
本题思路:
13.刘某,男,47 岁。因生气后卒然晕倒,苏醒后左
半身麻木不仁,步履艰难,口眼歪斜,流涎,言语謇
涩,不能起床 2 月余,舌有瘀斑,苔白,脉沉而细,
其治则是
【score:2 分】
【A】平肝潜阳,熄风通络
【B】益气活血通络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C】辛温开窍,豁痰熄风
【D】辛凉开窍、清肝熄风
【E】祛风通络,养血和营
本题思路:
14.某女,61 岁。中风后经治半年,左侧肢体偏瘫好
转,现遗留音喑失语,心悸,气短及腰膝酸软。方药
宜选
【score:2 分】
【A】左归丸
【B】右归丸
【C】镇肝熄风汤
【D】地黄饮子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E】以上都不是
本题思路:1.中风病是由于正气亏虚,饮食、情
志、劳倦内伤等引起气血逆乱,产生风、火、痰、
瘀,导致脑脉痹阻或血溢脑脉之外为基本病机,以突
然昏仆、半身不遂、口舌歪斜、言语謇涩或不语、偏
身麻木为主要临床表现的病证。 2.沿革:从病因学
的发展来看,大体分为两个阶段。唐宋以前多以“内
虚邪中”立论,治疗上一般多采用疏风祛邪、补益正
气的方药。如《金匮要略》正式把本病命名为中风。
唐宋以后,特别是金元时代,许多医家以“内风”立
论,可谓中风病因学说上的一大转折。其中刘河间力
主“肾水不足,心火暴甚”;李东垣认为“形盛气
衰,本气自病”;朱丹溪主张“湿痰化热生风”;元
代王履从病因学角度将中风病分为“真中”、“类
中”。明代张景岳提出“非风”之说,提出“内伤积
损”是导致本病的根本原因;明代李中梓又将中风病
明确分为闭、脱二证,仍为现在临床所应用。晚清及
近代医家张伯龙、张山雷、张锡纯进一步认识到本病
的发生主要是阴阳失调,气血逆乱,宜冲犯脑,至此
对中风病因病机的认识及其治疗日臻完善。 3.病因
病机:(1)积损正衰、劳倦内伤、脾失健运、情志过
极引发本病。(2)其病位在脑,与心、肾、肝、脾密
切相关。其病机有虚(阴虚、气虚)、火(肝火、心
火)、风(肝风)、痰(风痰、湿痰)、气(气逆)、血
(血瘀)六端。病性多为本虚标实,上盛下虚。以肝肾
阴虚为本,基本病机为气血逆乱,上犯于脑,脑之神
明失用。 4.临床表现:其主症为神昏、半身不遂、
言语謇涩或不语、口舌歪斜、偏身麻木。次症见头
痛、眩晕、呕吐、二便失禁或不通、烦躁、抽搐、痰
多、呃逆。舌象可表现为舌强、舌歪、舌卷,舌质暗
红或红绛,舌有瘀点、瘀斑;苔薄白、白腻、黄或黄
腻;脉象多弦,或弦滑、弦细,或结或代等。 5.诊
断:在中风病病名的诊断基础上,还要根据有无神识
昏蒙诊断为中经络与中脏腑两大中风病病类。中风病
的急性期是指发病后两周以内,中脏腑类最长可至 1
个月;恢复期是发病两周或 1 个月至半年以内;后遗
症期系发病半年以上者。 6.鉴别诊断:(1)口僻俗
称吊线风,主要症状是口眼歪斜,多伴有耳后疼痛,
因口眼歪斜有时伴流涎、言语不清。多由正气不足,
风邪入中脉络,气血痹阻所致。(2)其他应与痫病、
厥证、痉病、痿病鉴别。 7.辨证要点:(1)了解病
史及先兆。(1)辨中经络与中脏腑,两者根本区别在
于中经络一般无神志改变,表现为不经昏仆而突然发
生口眼歪斜、言语不利、半身不遂;中脏腑则出现突
然昏仆,不省人事,半身不遂、口舌歪斜、舌强言謇
或不语、偏身麻木、神识恍惚或迷蒙为主症,并常遗
留后遗症,中经络者,病位较浅,病情较轻;中脏腑
者,病位较深,病情较重。 (3)明辨病性。(4)辨闭
证、脱证:闭者,邪气内闭清窍,症见神昏、牙关紧
闭、口噤不开、肢体痉强,属实证,根据有无热象,
又有阳闭、阴闭之分。阳闭为痰热闭阻清窍,症见面
赤身热,气粗口臭,躁扰不宁,舌苔黄腻,脉象弦滑
而数;阴闭为湿痰内闭清窍,症见面白唇暗,静卧不
烦,四肢不温,痰涎壅盛,舌苔白腻,脉象沉滑或
缓。脱证是五脏真阳散脱于外,症见昏愦无知,目合
口开,四肢松懈瘫软,手撤肢冷汗多,二便自遗,鼻
息低微,为中风危候。另外,临床上尚有内闭外脱
者。(5)辨病势顺逆。 8.治疗原则:急性期标实症
状突出,急则治其标,治疗当以祛邪为主。闭、脱二
证当分别治以祛邪开窍醒神和扶正固脱、救阴回阳。
内闭外脱则醒神开窍与扶正固本可以兼用。在恢复期
及后遗症期,多为虚实夹杂,邪实未清而正虚已现,
治宜扶正祛邪,常用育阴熄风、益气活血等法。
9.分证论治:(1)中经络:①风痰瘀血,痹阻脉络:
活血化瘀,化痰通络,桃红四物汤合涤痰汤,也可选
用现代经验方化痰通络汤。②肝阳暴亢,风火上扰:
平肝熄风,清热活血,补益肝肾,天麻钩藤饮。③痰
热腑实,风痰上扰:通腑化痰,大承气汤加味,也可
选用现代经验方星蒌承气汤。④气虚血瘀:益气活
血,扶正祛邪,补阳还五汤。⑤肝阳上亢:滋养肝
肾,潜阳熄风,镇肝熄风汤。(2)中腑脏:①痰热内
闭清窍(阳闭):清热化痰,醒神开窍,羚角钩藤汤配
合灌服或鼻饲安宫牛黄丸。②痰湿蒙塞心神(阴闭):
温阳化痰,醒神开窍,涤痰汤配合灌服或鼻饲苏合香
丸。③元气败脱,神明散乱(脱证):益气回阳固脱,
参附汤。
15.某女性患者,全身水肿,皮肤绷紧光亮,胸脘痞
闷,烦热口渴,经与疏凿饮子治疗,未见好转,肿势
日趋严重,兼见气粗喘满,倚息不得卧,脉弦有力,
证属
【score:2 分】
【A】瘀血内阻于胸
【B】肾不纳气
【C】清阳不升,浊阴不降
【D】水在胸中,上迫于肺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
案】
【E】痰湿壅肺
本题思路:
16.患者肢体浮肿,按之没指,小便短少,身体困
重,胸闷泛恶,舌苔白腻,脉沉缓。其治法是
【score:2 分】
【A】宣肺利水
【B】温脾行水
【C】通阳利水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D】温肾行水
【E】解毒消肿
本题思路:
17.患者,女,36 岁。突发眼睑及四肢浮肿,肿势迅
速,肢体酸重,尿少,恶风寒,舌苔薄白,脉浮。治
疗应首选
【score:2 分】
【A】麻黄连翘赤小豆汤
【B】五苓散合五皮饮
【C】越婢加术汤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D】实脾饮
【E】苓桂术甘汤
本题思路:
18.唐某,女性,60 岁,水肿 1 个月,从下肢开始,
水肿渐延及全身,皮肤绷紧光亮,胸脘痞闷,烦热口
渴,小便短赤,腹满不减,大便不通,舌红苔黄腻,
脉濡数。在疏凿饮子的基础上可合用
【score:2 分】
【A】己椒苈黄丸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B】大承气汤
【C】调胃承气汤
【D】温胆汤
【E】舟车丸
本题思路:
19.符某,男,62 岁。水肿不愈缠绵 10 余年,现症
见全身水肿,腰以下甚,气短、腰冷痛,畏寒肢冷,
面色灰滞,舌淡胖苔白,脉沉细无力。应治以
【score:2 分】
【A】实脾饮
【B】济生肾气丸合真武汤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
案】
【C】右归丸
【D】疏凿饮子
【E】舟车丸
本题思路:
20.某患者,全身水肿,皮肤绷紧光亮,胸脘痞闷,
烦热口渴,经与疏凿饮子治疗半月,未见好转,肿势
日趋严重,兼见气粗喘满,倚息不得卧,脉弦有力,
应治以何方
【score:2 分】
【A】血府逐瘀汤
【B】葶苈大枣泻肺汤合五苓散、五皮饮 【此项
为本题正确答案】
【C】济生肾气丸
【D】十枣汤合苓桂术甘汤
【E】舟车丸
本题思路:
21.某患者,全身水肿,皮肤绷紧光亮,胸脘痞闷,
烦热口渴,经治疗病情稍好转,但反复发作水肿,且
兼口咽干燥,大便干结,舌红少苔,脉细弦数。应治
以何方
【score:2 分】
【A】增液承气汤
【B】六味地黄丸
【C】左归丸
【D】五苓散
【E】猪苓汤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本题思路:
22.一患者,面色萎黄,遍身轻度浮肿,晨起头面较
甚,动则下肢肿胀,能食而倦怠乏力,小便反多,舌
苔薄腻,脉软弱,其最佳选方是
【score:2 分】
【A】防己黄芪汤
【B】实脾钦
【C】参苍白术散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D】五苓散
【E】五皮饮
本题思路:
23.一患者,初起恶寒发热,咽痛,眼睑浮肿,小便
不利,经治后,表虽解,但肿势未退,身重困倦,胸
闷,纳呆,泛恶,苔白腻,脉沉缓,最佳选方是
【score:2 分】
【A】越婢加术汤
【B】猪苓汤
【C】五皮饮合胃苓汤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D】苓桂术甘汤
【E】防己黄芪汤
本题思路:
24.患者,女性,32 岁,因尿血反复发作 2 个月来院
就诊,尿色淡红,无尿频、尿急,有轻度尿痛涩滞,
感腰膝酸软,五心烦热,舌红苔少,脉细数。此病人
应珍为
【score:2 分】
【A】尿血之虚证
【B】尿血之实证
【C】血淋之虚证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D】血淋之实匪
【E】以上都不是
本题思路:
25.患者小便短数,灼热刺痛,溺色黄赤,少腹拘
急,苔黄腻,脉滑数。其治法是
【score:2 分】
【A】利气疏导通淋
【B】清热排石通淋
【C】滋阴清热通淋
【D】清热凉血通淋
【E】清热利湿通淋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本题思路:
26.石淋病人病久,伴见面色少华,神疲乏力,少
气,舌淡有齿痕,脉细弱,方药应选用
【score:2 分】
【A】补中益气汤合石苇散
【B】知柏地黄汤
【C】四君子汤合八正散
【D】二神散合八珍汤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E】右归丸
本题思路:
27.石淋病人病久,伴见腰隐痛、手足心热,舌红少
苔,脉细数,则应选用
【score:2 分】
【A】六味地黄丸合石苇散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
案】
【B】知柏地黄丸合八正散
【C】青娥丸
【D】玉女煎
【E】八珍汤合石苇散
本题思路:
28.患者尿痛涩滞较轻,尿色淡红,腰膝痠软,五心
烦热,舌淡红,脉细数。治疗应首选
【score:2 分】
【A】小蓟饮子
【B】导赤散
【C】知柏地黄丸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D】归脾汤
【E】无比山药丸
本题思路:
29.患者男性,45 岁。尿混蚀反复发作 3 个月,尿如
米泔水,伴尿道热涩疼痛、尿频、尿急、腰腹疼痛,
舌红苔黄腻,脉濡数。应治以
【score:2 分】
【A】膏淋汤
【B】无比山药丸
【C】苍术难名丹
【D】程氏萆薢分清饮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E】八正散
本题思路:
30.中年女性患者,尿频、尿急、腰腹拘急疼痛 3
天,伴寒热往来,口苦呕恶,大便多日一行,小便
黄。舌红苔黄腻,脉濡数。应选用
【score:2 分】
【A】知柏地黄丸加车前子
【B】八正散
【C】八正散合大柴胡汤
【D】八正散合小柴胡汤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
案】
【E】石苇散合六味地黄丸
本题思路:
31.患者咽中不适,如有物梗阻,胸中闷塞,精神抑
郁则症状加重,舌苔白腻,脉沉弦而滑。其证候是
【score:2 分】
【A】肝气郁结
【B】气血郁滞
【C】痰热内蕴
【D】痰瘀互结
【E】痰气郁结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本题思路:
32.黄某,女,35 岁。刻下见咽中不适,如有物梗
阻,咯之不出,咽之不下,胸中窒闷,且兼胁痛,呕
恶,口苦,苔黄而腻,脉滑数。方药可用
【score:2 分】
【A】二陈汤
【B】涤痰汤
【C】温胆汤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D】半夏厚朴汤
【E】以上都不是
本题思路:
33.王某,女,56 岁。长期患精神抑郁症,刻下见眩
晕心悸少寐,心烦易怒,舌质红,苔少,脉弦细数,
治疗方剂宜选
【score:2 分】
【A】左归丸
【B】右归丸
【C】六味地黄丸
【D】滋水清肝饮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E】归脾汤
本题思路:1.郁病是由于情志不舒、气机郁滞所
致,以心情抑郁、情绪不宁、胸部满闷、胁肋胀痛,
或易怒易哭,或咽中如有异物梗塞等症为主要临床表
现的一类病证。 2.病因病机:(1)情志内伤是郁病
的致病原因,也与机体本身的状况有极为密切的关
系,机体的“脏气弱”是郁病发病的内在因素。(2)
病机主要为肝失疏泄,脾失健运,心失所养及脏腑阴
阳气血失调。 3.临床表现:发病缓慢,发病前均有
一个情志不舒或思虑过度的过程。气郁症状,如精神
抑郁、情绪不宁、胸胁胀满疼痛等,为郁病的各种证
型所共有,在气郁的基础上继发其他郁滞:则出现相
应的症状,如血郁、火郁、食郁、湿郁、痰郁。脏
躁、梅核气是郁病中具有特征性的证候。 4.鉴别诊
断:(1)梅核气应注意和虚火喉痹相鉴别。梅核气多
见于青中年女性,因情志抑郁而起病,自觉咽中有物
梗塞,但无咽痛及吞咽困难,咽中梗塞的感觉与情绪
波动有关,在心情愉快、工作繁忙时,症状可减轻或
消失,而当心情抑郁或注意力集中于咽部时,则梗塞
感觉加重。虚火喉痹则以青中年男性发病较多,多因
感冒,长期烟酒及嗜食辛辣食物而引发,咽部除有异
物感外,尚觉咽干、灼热、咽痒。咽部症状与情绪无
关,但过度辛劳或感受外邪则易加剧。(2)脏躁癫病
相鉴别。脏躁多发于青中年妇女,在精神因素的刺激
下呈间歇性发作,发作时症状轻重常受暗示影响,在
不发作时可如常人。而癫病则多发于青壮年,男女发
病率无显著差别,病程迁延,心神失常的症状极少自
行缓解。 5.辨证要点:(1)辨明受病脏腑与六郁的
关系。 (2)辨别证候虚实。 6.治疗原则:理气开
郁、调畅气机、怡情易性是治疗郁病的基本原则。郁
病一般用药不宜峻猛。 7.分证论治:(1)肝气郁
结:疏肝解郁,理气畅中,柴胡疏肝散。(2)气郁化
火:疏肝解郁,清肝泻火,丹栀逍遥散。(3)血行郁
滞:活血化瘀,理气解郁,血府逐瘀汤。(4)痰气郁
结:行气开郁,化痰散结,半夏厚朴汤。(5)心神惑
乱:甘润缓急,养心安神,甘麦大枣汤。(6)心脾两
虚:健脾养心,补益气血,归脾汤。(7)心阴亏虚:
滋阴养血,补心安神,天王补心丹。(8)肝阴亏虚:
滋养阴精,补益肝肾,滋水清肝饮。
34.患者咳嗽阵作半月,牵引胸胁作痛,咯痰黄稠带
血,或咳鲜血,急躁易怒,大便秘结,小便短赤,舌
质红,苔薄黄,脉弦数,此病的病机是
【score:2 分】
【A】燥热伤肺
【B】肝火犯肺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C】虚火灼肺
【D】痰热蕴肺
【E】以上均不是
本题思路:
35.患者喉痒咳嗽,痰中带血,门干鼻燥,舌质红,
脉数,此病的病机是
【score:2 分】
【A】燥热伤肺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B】肝火犯肺
【C】虚火灼肺
【D】痰热蕴肺
【E】以上均不是
本题思路:
36.患者咳嗽痰少,经常痰中带血,血色鲜红,口干
咽燥,颧红,潮热盗汗,舌质红,脉细数,此病的病
机是
【score:2 分】
【A】燥热伤肺
【B】肝火犯肺
【C】虚火灼肺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D】痰热蕴肺
【E】以上均不是
本题思路:
37.患者咳嗽痰少,痰中带血或反复咳血,血色鲜
红,口干咽燥,颧红,潮热盗汗,舌质红,脉细数。
其治法是
【score:2 分】
【A】润燥止咳,宁络止血
【B】滋阴润肺,凉血止血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
案】
【C】养阴清肝,凉血止血
【D】养阴润燥,化瘀止血
【E】清热润肺,化瘀止血
本题思路:
38.患者,男,40 岁。1 年来皮肤常见青紫点,2 天
前饮酒后出现双下肢青紫斑块,心烦口渴,手足心
热,盗汗,形体消瘦,舌红少苔,脉细数。治疗应首
选
【score:2 分】
【A】清胃散
【B】茜根散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C】归脾汤
【D】玉女煎
【E】地榆散
本题思路:
39.患者吐血色红或紫黯,脘腹胀闷,甚则作痛,口
臭,便秘,舌红苔黄腻,脉滑数。治疗应首选
【score:2 分】
【A】泻心汤合十灰散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B】白虎汤合四生丸
【C】玉女煎合十灰散
【D】失笑散合四生丸
【E】丹参饮合十灰散
本题思路:
40.咳嗽阵作,痰中带血鲜红,烦躁易怒,胸胁疼
痛,小便黄赤,大便干结,舌苔黄,脉弦数,治疗宜
用
【score:2 分】
【A】桑杏汤
【B】清燥救肺汤
【C】百合固金汤
【D】泻白散合黛蛤散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E】龙胆泻肝汤
本题思路:
41.患者小便热赤,尿血鲜红,心烦口渴,夜寐不
安,舌尖红,脉数,治疗宜用
【score:2 分】
【A】龙胆泻肝汤
【B】小蓟饮子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C】清营汤
【D】知柏地黄丸
【E】泻心汤
本题思路:
42.患者皮肤出现青紫斑点,伴有鼻衄,发热,口渴
欲饮,便秘,舌红苔黄,脉弦数。最佳选方是
【score:2 分】
【A】加味清胃散
【B】泻心汤
【C】十灰散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D】茜根散
【E】黛蛤散
本题思路:
43.某男,36 岁。平素性情急躁,有胃溃疡病史。昨
日因大怒,诱发呕血,吐血色红,伴有口苦咽干,胸
胁疼痛,舌质红绛,脉象弦数。方剂宜选用
【score:2 分】
【A】泻心汤合十灰散
【B】龙胆泻肝汤合十灰散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
案】
【C】化肝煎合十灰散
【D】犀角地黄汤
【E】玉女煎
本题思路:
44.患者小便混浊如膏如脂,带甜味,尿频量多,头
晕耳鸣,腰脊酸软,多梦遗精,下肢无力,口咽干
燥,舌质红,脉沉细而数。其治法是
【score:2 分】
【A】补益肝肾
【B】滋朋潜阳
【C】滋阴固肾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D】温阳滋肾
【E】益气固涩
本题思路:
45.患者烦渴多饮,口干舌燥,兼见小便频多,舌边
尖红苔薄黄,脉洪数。其治法是
【score:2 分】
【A】清胃泻火,养阴增液
【B】清热润肺,生津止渴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
案】
【C】滋补肾阴,固摄肾气
【D】温阳滋肾,固摄肾气
【E】养阴清热,镇肝潜阳
本题思路:
相关文档
- 医学考试-中级主管药师专业知识-32021-05-1731页
- 【医学考试】初级护师外科护理学(肠2021-05-1724页
- 医学考试-中医皮肤与性病学(五)-12021-05-1752页
- 医学考试-初级临床医学检验技师专2021-05-1737页
- 医学考试-中级主管药师专业知识-22021-05-1734页
- 医学考试-中医外科学综合练习试卷92021-05-1719页
- 医学考试-感染性疾病练习试卷2-12021-05-1735页
- 医学考试-心理治疗学相关专业知识-2021-05-1736页
- 【医学考试】主管护师模拟题2018年2021-05-1724页
- 医学考试-妇科杂病(四)2021-05-172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