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36.59 KB
- 2021-05-17 发布
-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西药执业药师药学专业知识(二)-116
(总分:104 分,做题时间:90 分钟)
一、{{B}}药剂学部分{{/B}}(总题数:0,score:0
分)
二、{{B}}最佳选择题{{/B}}(总题数:8,score:24
分)
1.与乳剂形成条件无关的是
• 【A】降低两相液体的表面张力
• 【B】形成牢固的乳化膜
• 【C】确定形成乳剂的类型
• 【D】有适当的相比
• 【E】加入反絮凝剂
【score:3 分】
【A】
【B】
【C】
【D】
【E】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本题思路:[解析] 本题考查乳剂的形成条件。乳剂
的形成条件有:(1)确定形成乳剂的类型;(2)加入适
宜的乳化剂(亲水性高分子材料等)降低油水表面(界
面)张力,以降低界面能,形成稳定的乳剂;(3)形成
牢固的乳化膜;(4)有适当的相体积比。故选项 E 错
误。
2.己烯雌酚注射液采用的灭菌方法是
• 【A】100℃流通蒸气 30min
• 【B】115℃热压灭菌 30min
• 【C】115℃干热 1h
• 【D】150℃干热 1h
• 【E】180℃干热 1h
【score:3 分】
【A】
【B】
【C】
【D】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E】
本题思路:[解析] 本题考查注射剂的相关知识。己
烯雌酚注射液采用的灭菌方法是 150℃干热 1h。故本
题选 D。
3.影响滴眼剂药物吸收的错误表述是
• 【A】滴眼剂溶液的表面张力大小可影响药物被
吸收
• 【B】增加药液的黏度使药物分子的扩散速度减
低,因此不利于药物被吸收
• 【C】由于角膜的组织构造,能溶于水又能溶于
油的药物易透入角膜
• 【D】生物碱类药物本身的 pH 值可影响药物吸收
• 【E】药液刺激性大,可使泪液分泌增加而使药
液流失,不利于药物被吸收
【score:3 分】
【A】
【B】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C】
【D】
【E】
本题思路:[解析] 本题考查影响滴眼剂的吸收因
素。影响滴眼剂的吸收因素:(1)药物从眼睑缝隙的
损失;(2)药物从外周血管消除:结膜内含有许多血
管与淋巴管,外来物引起刺激性时,血管扩张,药物
在外周血管消除快,并有可能引起全身的副作用;
(3)pH 与 pKa:①能溶于水又能溶于油的药物易透过
角膜;②生物碱类物,在泪液 pH 值为 7.4 的环境
中,其分子态与离子态共存,因此易透过角膜;③滴
眼剂的 pH 值与药物的 pKa 会影响药物的吸收;(4)刺
激性:刺激性大,使血管与淋巴管扩张,增加药物从
外周血管的消除,且由于泪液分泌增大药物流失量增
大;(5)表面张力:降低滴眼剂的表面张力,有利于
药液与角膜的接触使药物入膜;(6)黏度:增加药液
黏度(0.5%MC 溶液的黏度 4CPa·s),延长滞留时间,
有利于吸收。故选项 B 不正确。
4.不宜作为矫味剂的药品是
• 【A】苯甲酸
• 【B】甜菊苷
• 【C】薄荷油
• 【D】糖精钠
• 【E】单糖浆
【score:3 分】
【A】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B】
【C】
【D】
【E】
本题思路:[解析] 本题考查可作为矫味剂的药品。
矫味剂是指药剂中用以改善或屏蔽药物苦味,使病人
难以觉察药物的强烈苦味(或其他异味如辛辣、刺激
等)的药用辅料。迄今为止,药剂加工中已使用或正
在使用的矫味剂包括:各种屏味剂、脂性物质(包括
卯磷脂、表面活性剂)、亲水性药物包埋剂材料(如聚
丙烯酸树脂类药用涂膜剂、改性淀粉类碳水化合物、
环糊精类葡萄糖低聚物等)以及离子交换树脂、蛋白
质、沸石和其他各种新型药用辅料。苯甲酸具有苯和
甲醛的臭味,一般用来制作防腐剂等。故选项 A 不正
确。
5.《中国药典》规定薄膜衣片的崩解时限为
• 【A】5min 内
• 【B】15min 内
• 【C】30min 内
• 【D】60min 内
• 【E】120min 内
【score:3 分】
【A】
【B】
【C】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D】
【E】
本题思路:[解析] 本题考查片剂的相关知识。崩解
时间:舌下片、泡腾片 3min;分散片 5min;普通片
剂 15min;口含片 30min;薄膜衣于人工胃液
30min,糖衣于人工胃液 60min;肠溶衣于人工胃液
2h 无变化,于人工肠液 60min 崩解;咀嚼片无崩解
时限要求。故本题选 C。
6.下列关于脂质体作用过程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吸附、脂交换、内吞和融合
• 【B】吸附、脂交换、融合和内吞
• 【C】脂交换、吸附、内吞和融合
• 【D】吸附、内吞、脂交换和融合
• 【E】吸附、融合、脂交换和内吞
【score:3 分】
【A】
【B】
【C】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D】
【E】
本题思路:[解析] 本题考查脂质体与细胞的作用过
程。脂质体与细胞的作用过程分为吸附、脂交换、内
吞、融合 4 个阶段。其中,内吞是脂质体与细胞的主
要作用机制,吸附是脂质体作用的开始。故本题选
C。
7.人体生物利用度测定中采集血样时间至少
• 【A】1 个半衰期
• 【B】2 个半衰期
• 【C】7 个半衰期
• 【D】5 个半衰期
• 【E】10 个半衰期
【score:3 分】
【A】
【B】
【C】
【D】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E】
本题思路:[解析] 本题考查生物利用度的相关知
识。人体生物利用度测定时,其采集血样时间至少为
3~5 个半衰期。故本题选 D。
8.关于影响药物的透皮吸收叙述错误的是
• 【A】一般而言,药物穿透过皮肤的能力是水溶
液大于油溶液药物
• 【B】药物的吸收速率与分子量成反比
• 【C】低熔点的药物容易渗透通过皮肤
• 【D】不同基质中药物的吸收速度为:乳剂型>
动物油脂>羊毛脂>植物油脂>烃类
• 【E】不同部位的皮肤对药物的透皮吸收有较大
的影响
【score:3 分】
【A】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B】
【C】
【D】
【E】
本题思路:[解析] 本题考查影响药物透皮吸收的因
素。影响药物透皮吸收的因素有:(1)药物的溶解性
与油/水分配系数(K),一般药物穿透皮肤的能力为油
溶性药物>水溶性药物;(2)药物的分子量影响药物
吸收速率与分子量成反比,一般分子量 3000 以上者
不能透入,故经皮给药宜选用分子量小、药理作用强
的小剂量药物;(3)药物的熔点与通过一般生物膜相
似,低熔点的药物容易渗透通过皮肤;(4)药物在基
质中的状态影响其吸收量,溶液态药物>混悬态药
物,微粉>细粒,一般完全溶解呈饱和状态的药液,
透皮过程易于进行;(5)基质的特性与亲和力不同,
基质中药物的吸收速度为:乳剂型>动物油脂>羊毛
脂>植物油>烃类;(6)皮肤的渗透性是影响药物透
皮吸收的重要因素。存在着个体差异、年龄、性别、
用药部位和皮肤的状态等方面的不同。故选项 A 错
误。
三、{{B}}配伍选择题{{/B}}(总题数:6,score:34
分)
• 【A】微囊
• 【B】滴丸
• 【C】栓剂
• 【D】微丸
• 【E】软胶囊
【score:6 分】
(1).药物与适当基质加热熔化后,在冷凝液中收缩冷
凝而制成的小丸状制剂称为【score:2 分】
【A】
【B】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C】
【D】
【E】
本题思路:
(2).药物与辅料构成的直径小于 0.5~2.5mm 的球状
实体称为【score:2 分】
【A】
【B】
【C】
【D】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E】
本题思路:
(3).药物与适宜基质制成的具有一定形状的供入体腔
道内给药的固体制剂称为【score:2 分】
【A】
【B】
【C】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D】
【E】
本题思路:[解析] 本组题考查微囊、滴丸、栓剂、
微丸和软胶囊的概念。微囊:将固态药物或液态药物
包裹而成的直径在 1~250μm 的微小药库型胶囊;滴
丸:药物与适当基质加热熔化后,在冷凝液中收缩冷
凝而制成的小丸状制剂;栓剂:药物与适宜基质制成
的具有一定形状的供人体腔道内给药的固体制剂;微
丸:药物与辅料构成的直径小于 2.5mm 的球状实体;
软胶囊:是指将一定量的液体药物直接包封,或将固
体药物溶解或分散在适宜的赋形剂中制备成溶液、混
悬液、乳状液或半固体,密封于球形或椭圆形的软质
囊材中的胶囊剂。故本题组分别选 B、D、C。
• 【A】溶液型
• 【B】胶体溶液型
• 【C】乳剂型
• 【D】混悬型
• 【E】其他类型
【score:6 分】
(1).药物以分子状态分散于液体分散溶媒中
【score:2 分】
【A】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B】
【C】
【D】
【E】
本题思路:
(2).难溶性固体药物分散于液体分散溶媒中
【score:2 分】
【A】
【B】
【C】
【D】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E】
本题思路:
(3).高分子化合物药物分散于液体分散溶媒中
【score:2 分】
【A】
【B】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C】
【D】
【E】
本题思路:[解析] 本组题考查药品的分类。按分散
系统分类,药品可分为真溶液型、胶体溶液型、乳剂
型、混悬型。真溶液型药物以分子或离子状态分散在
一定的分散介质中,形成均匀分散体系,如芳香水
剂、溶液剂、糖浆剂、甘油剂、醑剂和注射剂等;胶
体溶液型以高分子分散在一定的分散介质中形成的均
匀分散体系,也称为高分子溶液,如胶浆剂、火棉胶
剂和涂膜剂等;乳剂型油类药物或药物的油溶液以微
小液滴状态分散在分散介质中形成的非均匀分散体
系,如口服乳剂、静脉注射脂肪乳剂、部分软膏剂、
部分搽剂等;混悬型固体药物以微粒状态分散在分散
介质中形成的非均匀分散体系;如合剂、混悬剂等。
故本题组分别选 A、D、B。
A.PVA B.聚乳酸
C.硅酮 D.醋酸纤维素
E.月桂氮 酮【score:4 分】
(1).软膏剂基质【score:2 分】
【A】
【B】
【C】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D】
【E】
本题思路:
(2).膜剂材料【score:2 分】
【A】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B】
【C】
【D】
【E】
本题思路:[解析] 本组题考查的是高分子材料及其
功能。PVA 常作为膜剂的成膜材料,硅酮即二甲基硅
油可作为软膏剂基质。故本题组分别选 C、A。
• 【A】海藻酸钠
• 【B】甘油明胶
• 【C】二氧化钛
• 【D】山梨醇
• 【E】淀粉
【score:6 分】
(1).属于遮光剂的是【score:2 分】
【A】
【B】
【C】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D】
【E】
本题思路:
(2).属于增塑剂的是【score:2 分】
【A】
【B】
【C】
【D】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E】
本题思路:
(3).属于水凝胶剂基质的是【score:2 分】
【A】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B】
【C】
【D】
【E】
本题思路:[解析] 本组题考查几种物料的用途。遮
光剂可提高片芯内药物的稳定性,一般选用散射率、
折射率较大的染料,应用较多的是二氧化钛。增塑剂
是指能增加包衣材料塑性,可以降低聚合物分子间的
作用力,提高衣层柔韧性,增加其抗撞击强度,常用
水溶性增塑剂有丙二醇、甘油、PEG 等,而非水溶性
增塑剂有甘油,三醋酸酯蓖麻油、乙酰化甘油酸酯、
邻苯二甲酸酯、硅油和司盘等。常用的水性凝胶基质
常用的有卡波姆,海藻酸钠和纤维素衍生物等。故本
题组分别选 C、D、A。
• 【A】1min
• 【B】5min
• 【C】15min
• 【D】30min
• 【E】60min
【score:6 分】
(1).普通片的崩解时限是【score:2 分】
【A】
【B】
【C】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D】
【E】
本题思路:
(2).薄膜衣片的崩解时限是【score:2 分】
【A】
【B】
【C】
【D】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E】
本题思路:
(3).糖衣片的崩解时限是【score:2 分】
【A】
【B】
【C】
【D】
【E】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本题思路:[解析] 本组题考查片剂的崩解时限。中
国药典规定的片剂的崩解时限为:普通片的崩解时限
为 15min,薄膜衣片的崩解时限为 30min,糖衣片的
崩解时限为 60min。故本题组分别选 C、D、E。
• 【A】挤出滚圆法
• 【B】压制法
• 【C】复凝聚法
• 【D】液中析晶法
• 【E】熔融法
【score:6 分】
(1).软胶囊常用的制备方法是【score:2 分】
【A】
【B】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C】
【D】
【E】
本题思路:
(2).小丸常用的制备方法是【score:2 分】
【A】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B】
【C】
【D】
【E】
本题思路:
(3).微囊常用的制备方法是【score:2 分】
【A】
【B】
【C】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D】
【E】
本题思路:[解析] 本组题考查药物的常用制备方
法。软胶囊常用的制备方法是滴制法和压制法;小丸
的制备方法较多,目前主要采用沸腾制粒法、喷雾制
粒法、包衣锅法、挤出滚圆法、离心抛射法、液中制
粒法等方法制备小丸;制备微囊根据形成新相方法不
同,相分离法又分为单凝聚法、复凝聚法、溶剂-非
溶剂法、改变温度法和液中干燥法。故本题组分别选
B、A、C。
四、{{B}}多项选择题{{/B}}(总题数:6,score:12
分)
9.药物化学结构修饰的目的有
• 【A】改变药物的基本结构和基团,以利于和受
体的契合
• 【B】提高药物的组织选择性
• 【C】提高化合物的活性
• 【D】延长药物作用时间
• 【E】改善药物的吸收
【score:2 分】
【A】
【B】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C】
【D】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E】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本题思路:[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药物化学结构修饰
的目的。药物化学结构修饰的目的主要有:(1)提高
药物的组织选择性;(2)提高药物的稳定性;(3)延长
药物的作用时间;(4)改善药物的吸收;(5)改善药物
的溶解性;(6)降低药物的毒副作用;(7)发挥药物配
伍作用。故本题选 BDE。
10.从药物化学角度,新药设计主要包括
• 【A】药物剂型的设计
• 【B】剂量范围的确定
• 【C】先导化合物的发掘和设计
• 【D】先导化合物的结构修饰
• 【E】先导化合物的结构改造
【score:2 分】
【A】
【B】
【C】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D】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E】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本题思路:[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从药物化学角度新
药设计的主要内容。从药物化学角度药物剂型的设
计、剂量范围的确定不属于新药设计内容。故本题选
CDE。
11.抗溃疡药法莫替丁含有下列哪些结构
• 【A】含有咪唑环
• 【B】含有呋喃环
• 【C】含有噻唑环
• 【D】含有氨磺酰基
• 【E】含有硝基
【score:2 分】
【A】
【B】
【C】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D】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E】
本题思路:[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法莫替丁的结构特
点。法莫替丁是用胍基取代的噻唑换取代了西咪替丁
的咪唑环,侧链上用 N-氨基磺酰基脒取代了氰基胍
的平面缔构,中间的含硫四原子链仍未改变。故本题
选 CD。
12.苯甲酸酯局麻药具有 ,结构,下列叙述中哪些
是正确的
• 【A】当 X 为-S-,-O-,-CH2-,-NH-时局麻作用
依次降低
• 【B】n=2~3,碳链增长,毒性增加
• 【C】氨基一般是叔胺
• 【D】R 和 R'一般分别为 C1-C4,R 的碳链增长,
毒性增加
• 【E】Ar 中在酯键的邻位有取代基时,局麻作用
减弱
【score:2 分】
【A】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B】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C】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D】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E】
本题思路:[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苯甲酸酯类局麻药
构效关系。本类局麻药中 Ar 为带有不同取代基的苯
基,取代基一般在酯键的对位,若在邻位,由于空间
位阻,可妨碍酯键水解,局麻作用可有所增加。X 可
为-S-,-O-,-CH2-,-NH-,且其局麻作用依次降
低,n 为 2~3,碳链增长,毒性增加。氨基部分一般
为叔胺,仲胺刺激性大,R 和 R'一般分别为 C1-C4,R
再增大,毒性增加。故本题选 ABCD。
13.合成镇痛药化学结构应有下列哪些特点
• 【A】分子中具有 1 个平坦的芳环结构
• 【B】有 1 个碱性中心,在生理 pH 下能大部分电
离成阳离子
• 【C】碱性中心和平坦的芳环结构不在同一平面
• 【D】含有哌啶或类似哌啶的结构
• 【E】连在哌啶或类似哌啶环上的烃基(如苯基)
突出于环平面
【score:2 分】
【A】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B】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C】
【D】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E】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本题思路:[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合成镇痛药化学结
构的特点。合成镇痛药化学结构有如下特点:(1)分
子具有 1 个平坦的芳环结构;(2)有 1 个碱性中心,
并在生理 pH 下,能大部分电离为阳离子,碱性中心
和平坦结构在同一平面上;(3)含有哌啶或类似哌啶
的空间结构,所连烃基突出于平面前方。故本题选
ABDE。
14.咖啡因的特点错误的是
• 【A】具有酰脲结构
• 【B】对碱稳定
• 【C】碱性中心和平坦的芳环结构不在同一平面
• 【D】含有哌啶或类似哌啶的结构
• 【E】连在哌啶或类似哌啶环上的烃基(如苯基)
突出于环平面
【score:2 分】
【A】
【B】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C】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D】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E】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本题思路:[解析] 本题主要考核咖啡因的性质和结
构特点。咖啡因具有的性质:水解性、水解开环(酰
脲结构)。对碱不稳定,与碱共热(开环、脱羧)生成
咖啡啶。故本题选 BCDE。
五、{{B}}药物化学部分{{/B}}(总题数:0,score:0
分)
六、{{B}}最佳选择题{{/B}}(总题数:6,score:12
分)
15.用氟原子置换尿嘧啶 5 位上的氢原子,其设计思
想是
• 【A】生物电子等排置换
• 【B】起生物烷化剂作用
• 【C】立体位阻增大
• 【D】改变药物的理化性质,有利于进入肿瘤细
胞
• 【E】供电子效应
【score:2 分】
【A】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B】
【C】
【D】
【E】
本题思路:[解析] 本题考查药物化学基本原理。5-
氟尿嘧啶属抗代谢抗肿瘤药,用氟原子置换尿嘧啶 5
位上的氢原子,是经典的由卤素取代 H 型的生物电子
等排体。故本题选 A。
16.在喹诺酮类抗菌药的构效关系中,这类药物的必
要基团是下列哪点
• 【A】1 位氮原子无取代
• 【B】5 位有氨基
• 【C】3 位上有羧基和 4 位是羰基
• 【D】8 位氟原子取代
• 【E】7 位无取代
【score:2 分】
【A】
【B】
【C】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D】
【E】
本题思路:[解析] 本题考查喹诺酮类抗菌药的构效
关系。在目前上市的喹诺酮类抗菌药中,从结构上分
类,有喹啉羧酸类、萘啶羧酸类、吡啶并嘧啶羧酸类
和噌啉羧酸类。其结构中都具有 3 位羧基和 4 位羧
基。故本题选 C。
17.氯霉素产生毒性的主要原因是由于其
• 【A】在体内代谢生成有毒性的代谢产物
• 【B】生物利用度低.临床使用剂量大
• 【C】能对体内生物大分子进行烷基化
• 【D】化学性质不稳定,带入少量有毒性的杂质
• 【E】不易代谢,在体内发生蓄积
【score:2 分】
【A】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B】
【C】
【D】
【E】
本题思路:[解析] 本题考查氯霉素产生毒性的原
因。霉素产生毒性的主要原因是由于其二氯乙酰侧链
氧化成酰氯,产生毒性。故本题选 A。
18.盐酸克仑特罗用于
• 【A】防治支气管哮喘和喘息型支气管炎
• 【B】循环功能不全时,低血压状态的急救
• 【C】支气管哮喘性心搏骤停
• 【D】抗心律不齐
• 【E】抗高血压
【score:2 分】
【A】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B】
【C】
【D】
【E】
本题思路:[解析] 本题考查盐酸克仑特罗的用途。
盐酸克仑特罗是苯乙胺类拟肾上腺素药,为 β2 受体
激动剂。其松弛支气管平滑肌作用强而持久,用于防
治支气管哮喘、喘息型支气管炎及支气管痉挛。故本
题选 A。
19.下列哪个属于 Vaughan Williams 抗心律失常药分
类法中第Ⅲ类的药物 A.盐酸胺碘酮 B.盐酸美西律
C.盐酸地尔硫 D.硫酸奎尼丁 E.洛伐他汀
【score:2 分】
【A】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B】
【C】
【D】
【E】
本题思路:[解析] 本题考查抗心律失常药的相关知
识。抗心律失常药物按其药理作用机制分为 4 类:Ⅰ
类,钠通道阻滞剂;Ⅱ类,β 受体拮抗剂;Ⅲ类,
钾通道阻滞剂;Ⅳ类,钙通道阻滞剂。其中Ⅲ类,钾
通道阻滞剂的代表药物为盐酸胺碘酮和多非利特。故
本题选 A。
20.可用于胃溃疡治疗的含咪唑环的药物是
• 【A】盐酸氯丙嗪
• 【B】奋乃静
• 【C】西咪替丁
• 【D】盐酸丙米嗪
• 【E】多潘立酮
【score:2 分】
【A】
【B】
【C】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D】
【E】
本题思路:[解析] 本题考查抗胃溃疡药物的相关知
识。抗胃溃疡药物主要有 3 类,包括组胺 H2 受体拮
抗剂、H+-K+-ATP 酶抑制剂和前列腺素类胃黏膜保护
剂。其中西咪替丁是咪唑类组胺 H2 受体拮抗剂,含
咪唑环。故本题选 C。
七、{{B}}配伍选择题{{/B}}(总题数:3,score:22
分)
• 【A】有效控制疟疾症状
• 【B】控制疟疾的复发和传播
• 【C】主要用于预防疟疾
• 【D】抢救脑型疟疾效果良好
• 【E】适用于耐氯喹恶性疟疾的治疗
【score:8 分】
(1).青蒿素【score:2 分】
【A】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B】
【C】
【D】
【E】
本题思路:
(2).乙胺嘧啶【score:2 分】
【A】
【B】
【C】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D】
【E】
本题思路:
(3).磷酸伯氨喹【score:2 分】
【A】
【B】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C】
【D】
【E】
本题思路:
奎宁
【A】
【B】
【C】
【D】
【E】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本题思路:[解析] 本组题主要考查抗疟药的相关知
识。(1)青蒿素由于代谢与排泄均快,有效血药浓度
维持时间短,不利于彻底杀灭疟原虫,故复发率较
高。主要用于间日疟、恶性疟的症状控制,以及耐氯
喹虫株的治疗,也可用以治疗凶险型恶性疟,如脑
型、黄疸型等。亦可用以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与盘状
红斑狼疮。(2)乙胺嘧啶可抑制疟原虫的二氢叶酸还
原酶,因而干扰疟原虫的叶酸正常代谢,对恶性疟及
间日疟原虫红细胞前期有效,常用作病因性预防药。
此外,也能抑制疟原虫在蚊体内的发育,故可阻断传
播。临床上用于预防疟疾和休止期抗复发治疗。(3)
磷酸伯氨喹防治间日疟、三日疟的复发和传播,以及
防止恶性疟的传播。奎宁用于治疗耐氯喹虫株所致的
恶性疟。也可用于治疗间日疟。故本题组分别选 A、
C、B、E。
• 【A】甲硝唑
• 【B】枸橼酸乙胺嗪
• 【C】枸橼酸哌嗪
• 【D】奎宁
• 【E】吡喹酮
【score:6 分】
(1).防治日本血吸虫药【score:2 分】
【A】
【B】
【C】
【D】
【E】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本题思路:
(2).驱蛔虫药【score:2 分】
【A】
【B】
【C】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D】
【E】
本题思路:
(3).抗疟药【score:2 分】
【A】
【B】
【C】
【D】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E】
本题思路:[解析] 本组题主要考查抗寄生虫药物的
相关知识。甲硝唑为抗滴虫药;枸橼酸乙胺嗪为抗丝
虫药物;枸橼酸哌嗪为驱肠虫药;奎宁为抗疟药;吡
喹酮为抗吸血虫药,特别是对日本血吸虫有杀灭作
用。故本题组分别选 E、C、D。
• 【A】盐酸异丙肾上腺素
• 【B】盐酸麻黄碱
• 【C】盐酸普萘洛尔
• 【D】盐酸哌唑嗪
• 【E】硫酸沙丁胺醇
【score:8 分】
(1).含有喹唑啉结构的药物是【score:2 分】
【A】
【B】
【C】
【D】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E】
本题思路:
(2).含有儿茶酚胺结构的药物是【score:2 分】
【A】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B】
【C】
【D】
【E】
本题思路:
(3).含有萘环结构的药物是【score:2 分】
【A】
【B】
【C】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D】
【E】
本题思路:
(4).含有 2 个手性碳的药物是【score:2 分】
【A】
【B】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C】
【D】
【E】
本题思路:[解析] 本组题主要考查肾上腺素能神经
系统药物的化学结构。盐酸异丙肾上腺素含有儿茶酚
胺结构;盐酸麻黄碱还有 2 个手性碳;盐酸普萘洛尔
含有萘环结构;盐酸哌唑嗪含有喹唑啉结构。故本题
组分别选 D、A、C、B。